本就不可能!
我们既然把老百姓弄来了,那就要想办法让他们过的更好一些,仅仅是让他们吃饱肚子,可不是我所想看到的!
你也知道,我们现在是贼身,想让老百姓跟我们一心,并不容易!要是我们对付的是同行的话,老百姓估计还能跟咱们共进退,但是有朝一日如果是官府派兵来剿的话,这些百姓们还会不会跟咱们一条心?
要想让老百姓跟咱们一条心,咱们唯有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因为老百姓都知道大明的官是什么德行,大明的官军是什么德行,要是他们在这里,过的日子跟陆上差不多的话,谁来这里管他们,对他们来说都差不多的话,谁还会跟咱们一条心?
咱们要让老百姓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除了咱们之外,没有人会对他们好,没人会关心他们的生死,唯有如此,老百姓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跟咱们一条心!不明白这一点的话,你就不够格做这个民务总管!
所以我不管你想什么办法,这灌溉排水沟渠,要马上开始动工,顺便要把路也修起来,有了好路,老百姓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要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鲁有时听着于孝天的话,不觉间紧张了起来,他现在刚刚觉得这日子过的有点起色了,要是因为这些事,闹得让于孝天不待见他的话,那么他的好日子也就算又要到头了。
其实在他看来,虽然这于孝天是个海贼,但是却比陆上当官的还要明白,别看平时于孝天并不经常板着脸发脾气,但是一旦要是他不高兴的话,即便是不瞪眼,也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现在于孝天发脾气了,这让鲁有时很有压力。
于是鲁有时赶紧点头道:“学生受教了!这都是学生的疏忽,学生这就马上安排!”
于孝天看到鲁有时的态度还算是不错,于是收起了怒色,对鲁有时说道:“鲁先生,虽说你们跟着于某,不过是个贼身,但是咱们却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
这台员岛并不是大明属地,起码并未被大明朝廷和官府的当官的视为大明版图,这里是一块飞地,谁在这里站稳脚跟,谁就是这里的无冕之王!
你也莫要自己看低自己,其实你和林先生你们这些人,并非没有能力,而是时运不济加之官府贪官当道,所以你们才无处可施展你们的才学。
但是我却可以给你们一个一展你们所学的机会,说白了你就是这里的官,我不希望你们这些人学陆上那些当官的作风,我要你们把老百姓放在最重的位置上,唯有如此,我们海狼才能在这大海上生存下去,否则的话,迟早有一天,我们不是被同行吞并,就是被官府剿灭!
说难听点,你们上了我这条贼船,就和我于某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除了我这里之外,我可以保证,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还能给你们这样一展所学的机会!希望你能用心!”
鲁有时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称是:“学生记下了!请大当家放心,学生谨记大当家的教诲!”
于孝天笑了起来,摆手道:“教诲不敢当,你乃是读书人出身,而我于某在你们眼中,始终只是一个粗人抑或是武夫而已!岂敢称之为教诲!只要记住我的话就可以了!
这件事你要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来办,人力的问题咱们可以商量商量!
兴修水利乃是百年大计,就算是急,也不能仓促上马!首先要找懂行之人,进行统一的规划,修出来的沟渠,既要灌溉方便,又要能排水畅通,稍有不慎,就会好心办成坏事!要慎之又慎!
另外修路方面,我倒是可以帮忙出一点主意!
这道路不能按照现在这种办法修,这样修出来的路,用不了多久,还是会变成眼下这个摸样!
不管是修路还是兴修水利,都是百年大计,不可不慎!我们做事,不做就不做,做的话,就要做好,让这件事能长期惠及百姓才行!
这道路首先要打好地基,土可以用老办法,用火炒一下,可以防虫还能避免长草,合上一些石灰,地基要彻底夯实,用大石磙碾压也行!
然后上面辅以碎石,可以把铁作的炉渣合着石子还有大沙铺到路面上碾实,如果炉渣不够用的话,砖瓦窑还有瓷窑烧制出的废料和炉渣,也可以用,反复用石磙碾实!
另外道路两边,一定要开挖沟渠,道路必须要高出地面,可以防止道路积水!路面也要做成两边低,中间高,这样有利于排水。
而路边的沟渠,也正好作为田间的水渠使用,开挖出的土直接可以作为路基使用,这样的道路要能用很长时间不会轻易损坏……”
于孝天蹲下身,用一把尖锐锋利的小刀,在地面上开始画了起来,把他对修筑道路的要求告诉了鲁有时,而鲁有时也赶紧蹲下,看着于孝天在地面上画图,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眼界是非常窄的,他们除了种地或者做一些简单的手工之外,很少懂得太多的东西。
鲁有时在此之前,已经领教了于孝天在工业方面的能力,知道眼下海狼用来大肆赚钱的香皂和玻璃,都是他一手弄出来的,包括炮作里面所产的大炮还有眼下海狼部众装备的那些不用火绳的火绳枪,也都是出自于孝天之手,甚至于孝天还在船寮创出了飞字号快船这种新式的船只,这种本事就算是他这样自诩涉猎广泛的读书人,也自叹不如。
而这个时代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般人很难学得有关水利和筑路方面的事情,这都需要看很多书才能掌握的东西,而于孝天却信手拈来,虽然并不十分专业,但是却很显然了解颇多。
在谈及筑路方面事情的时候,于孝天也随口说了一些有关水利建设方面的事情,根据他对淡水城周边水源的了解,点出了不少地方,如何建立水坝,如何提高水面,如何引水排水,这方面的事情都说的很清楚。
而且于孝天还提出在许多地方,要造一些大型的水车,利用水力直接将河里面的水引入沟渠,直接进入水渠之中引入农田。
至于将水渠的水引入田间,他也提出尽可能利用地理条件,能将水直接引入田间,就算是条件限制,也要多采用水车,降低对人力的需求,这些水渠要形成一张大网,天旱可以引水灌溉,雨季的时候,还要可以方便将田间积水快速排出,引入到河道之中排走。
听着于孝天侃侃而谈,鲁有时连连点头称是,不敢在于孝天面前露出一点自大的表情,于孝天虽然只是随口说说,但是其中却有许多东西,让他都觉得吃惊。
于孝天倒是没学过什么水利或者修路方面的事情,完全都是本着没吃过猪肉,但是却还是知道猪是怎么跑的,将旧时空所见的一些事情,大致总结了一下告知了鲁有时,但是仅凭这点,就让鲁有时很是佩服了。
说过了这些事情之后,于孝天便带着鲁有时等人继续在移民村之中转悠,于孝天一路走,一路指指点点,提出了不少让鲁有时这帮负责民务的手下们感到惊讶而且新鲜的东西。
比如对于眼下的水稻田,于孝天提出来了稻田养鱼或者养鸭的方法,这个时代农业没有化肥和农药来辅助生产,所以农田中肥力和病虫害都很严重。
而他旧时空从电视上看到一些地方推广稻田养鱼或者养鸭的办法,通过在稻田之中养鱼或者养鸭,既可以让这些鱼鸭吃掉稻田中的一些害虫,而且鱼鸭的粪便,还能直接作用于稻田之中,提高稻田肥力。
另外在稻田收割的时候,鱼鸭也都养肥了,可以让农民从收获的鱼鸭之中再多一份收入,这么一来一举几得。
(特别鸣谢无心风月兄弟的打赏!多谢支持!)
正文 第六十一章 斥责
而他所说的这个办法,在目前这个时空之中,几乎根本没有人听说过,这便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仔细想想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对于于孝天的这些奇思妙想,都感到很是佩服。
连忙记下这件事,以后准备试着在淡水这边农户水稻田之中推广。
另外于孝天也根据自己多少了解一些的农事方面,提了一些建议,比如水稻优良种子的统一选种,统一育秧,还有其它红薯玉米等物的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等事。
这种事让老百姓去做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须要放在海狼自有的农场之中进行试验种植,各种品种的水稻都引种一些,派专人观察水稻的长势和产量,从中选出产量高,并且抗病虫害能力强,最适应本地气候的水稻品种,然后在农场之中扩大面积种植,专门充作种粮以后推广给老百姓种植。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官府很少关注,基本上都是老百姓在长时间摸索之中,发现并且自行推广的,现如今于孝天提出要海狼专门安排负责这种良种推广的事情,也让鲁有时等人感慨不已。
这些事情以前他们根本没有想过,但是于孝天这个大当家,在百忙之中,却“考虑”到了这些事情,如果不是切实关心民生的人,是绝对不会想这些事情的,就连他们这些被派来专门管理这里民务的人,也没有想到这些事情,而却让于孝天先想到了,不由得让鲁有时这些人颇为惭愧,心中对于孝天的敬佩也就又增加了一些,以前心中多少存在的一丝混日子的心思,这会儿也都立即被他们彻底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些人意识到以后想要在于孝天手下做事,靠着吃吃喝喝来来往往混日子,恐怕是不成了,不干出点正儿八经的成绩,想要在于孝天的手下混,估计迟早都会被一撸到底。
于孝天再怎么说也是个贼,在陆上混不成的话,到不了回家当个富家翁,但是在这里如果他们不好好干的话,没人怀疑于孝天会不会把他们投入到苦役营里面去,对于苦役营,现在可是远近闻名,谁提起来都会不寒而栗。
于孝天带着这些人一边走一边聊,在几个移民村还停下来,到村子里面里里外外的巡视了这些移民村的卫生情况。
对于移民村的卫生情况,于孝天再一次发了脾气,昨天他在新营的时候,对新营的卫生情况已经表示了不满,要求整改,但是在移民村之中,他看到的卫生情况要比起新营那边糟糕十倍。
虽然如果按照陆上的标准来说,这些移民村的卫生条件已经算是不错了,起码不会出现垃圾成堆,遍地粪便的情况,而且每个移民村都建起了一两座不小的公共茅厕,并且安排有人专门负责清理打扫,这在陆上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可是于孝天还是对此很不满意,移民村内外,依旧存在有人随地大小便,并且垃圾不及时处理,粪池属于敞开式的,苍蝇乱飞,而且许多移民村没有构建下水道排水系统,村子里面依旧存在污水随地泼洒,任由其四下横流的情况。
如果这是在陆上的话,这样的场景实在是算不得什么,但是当于孝天看到之后,却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他多次给手下们说过,台员岛不比陆上,更和南日岛没法比,台员岛的环境极易滋生蚊虫,很容易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所以卫生条件必须要好,移民村的卫生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行,不能存在卫生死角,更不许在村子周边存在污水横流和积存的情况。
但是今天他看到了这些移民村的情况之后,却还是被眼前的这些景象震撼了,他的话被许多移民村当成了耳旁风,想当然的按照他们自己的生活习惯,在延续陆上带来的各种坏习惯。
而且这方面的事情,管理者们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于是于孝天看了几个移民村的情况之后,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出来。
鲁有时和一群负责淡水这边的民务官们,被于孝天招到面前,劈头盖脸的便又是一通痛斥。
于孝天一边痛斥他们对这样的事情漠不关心,一边观察他们的表情,很显然他的话对于这些人来说并不是很受到重视,个别人脸上多多少少流露出了一丝不以为然的表情,很显然觉得于孝天如此要求他们,实在是有点吹毛求疵了一些,在他们看来,现在这里的移民村的卫生情况比起陆上已经算是相当好了,可是于孝天还不满意,犯得着这么小题大做对他们发脾气吗?
看到这些人这种表情之后,于孝天更是恼怒了起来,对他们吼道:“你们这些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他这话一出口,便把鲁有时这帮人吓了个魂飞魄散,不见棺材不掉泪这话,要是说出来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距离杀人不远了,他们没想到于孝天在这件事上会发如此大的火,于是吓得各个都赶紧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连连求饶。
于孝天知道他们会错了意,但是也不让他们起来,指着他们怒道:“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你们这些人曾经讲过,台员岛不是陆上,更不是小小的南日岛可比的,台员岛蚊虫肆虐,你们应该都知道,以前曾经有不少移民来过台员岛,但是为何他们却没有在这里站住脚?
正是因为这里的瘟疫肆虐,使得他们大批病死,无奈之下才只好弃了这里,返回陆上,而瘟疫又是如何发生的?正是因为这里的卫生条件太差!
而你们自己看看这里,都是什么样子,我一再三六五申之下,还如此摸样,蚊虫横飞污水横流,随处还是可见粪便,难道你们就不怕死吗?
这台员岛自古瘴气横生,你们以为不是什么大事,那是你们侥幸,现在还没有碰上瘟疫爆发!
而这里最可怕的就是疟疾,疟疾你们知道吗?就是打摆子!相比你们也都听说过,一旦得上这病的话,几乎没救!一旦传播开来,整村整村的死人,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吗?
咱们好不容易又是花钱买,又是强行裹挟,把老百姓弄到这里,难道就是要让他们在这里自生自灭吗?
咱们好不容易开出了这些田,只要有一场大瘟疫过来,这里立即便会再回以前的样子,你们想过吗?
平日我要这里的人都必须要吃熟食,喝开水,那只不过是防住了病从口入,天天洗澡是为了避免其它疾病,但是疟疾这种疫病,却是靠着蚊子传播的!
蚊子叮咬了人之后,许多人便会传上疟疾,身体好的可以抗住,但是身体稍弱便会爆发疫病,到时候即便是施药恐怕也很难控制!
而现在你们自己看看,这里到处都是污水,到处都是水洼,刘旺,你派人去用干净瓷碗舀一碗水洼里的水过来!”
刘旺于是立即派人去找了个干净白瓷碗,从附近一个水洼之中舀来了一碗水,呈到了于孝天面前。
于孝天把这碗水放在了鲁有时这些人面前,对他们喝道:“你们都瞪大眼给我看清楚了!现在只不过还是初春时分,你们看看这水里都有什么?”
于是鲁有时等人赶紧都瞪大了眼睛,朝着水碗之中望去,这碗水要说并不算很脏,甚至可以说清澈透亮,可以直接清洗的看到碗底,碗里面水中的东西也可以一下看的很清楚。
众人仔细观看了一下,顿时都觉得头皮有点发麻,不仔细看的话,还会觉得这碗水很干净,但是如果仔细看的话,就可以看到水中有许多很小的虫子,在水里面到处游动,这要是注意喝下去的话,肚子不疼恐怕都怪。
于是众人都连忙表示看到了,于孝天指着这碗水道:“里面的这些小虫,恐怕你们也大概知道,这就是蚊子的幼虫,称之为孑孓!
现在只是初春,水中便有这么多蚊子幼虫,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蚊子四下飞散!而他们就带有疟疾,叮咬了人之后,就很可能爆发疟疾这种疫病!
一旦传播开来,到时候扑灭都难,一旦爆发瘟疫,到时候咱们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还有不少弟兄恐怕也要死在这里!包括你们自己,恐怕也难以幸免!
现在你们还觉得我于某人是吹毛求疵吗?
从即日起,你们把这件事也给我记住,放在最首要的位置,亲自到各村之中,检查各村的卫生情况,没有开挖下水道排水的村子,全村人立即给我停下来手头的活,开挖下水道,并且加盖,村中所有污水,必须要立即排掉,排不掉的,也要挖出大池子,加上盖子,沉淀腐熟!
告诉所有百姓,任何人不得在村子内和周边随地大小便,实在是等不及,也要立即把粪便就地用土掩埋起来,总之不许看到任何地方有粪便存在!
茅厕的粪池也要加盖,以后我会告诉你们一个新法子,解决这个问题,暂时要先加盖子,不能露天任由蚊蝇在粪池出没!
把军营的那套卫生制度给我拿来,在各村之中推行,然后严格督促,必须要让村民达到要求,由各村村长亲自负责,哪个村子不达标的话,我就免了他,让他去劳役营先蹲三个月!换人来办这件事!我就不信管不好这件事!
更何况粪便也是眼下极好的肥料,与其浪费,还不如腐熟之后,上到地里面增加肥力!
你们天天吵吵着田地贫瘠,没有肥力,这现成的肥料你们却没有看到眼里!
鲁先生,这件事你亲自来抓,你要是抓不好的话,那么我就让方安来抓,方安要是抓不好的话,我就亲自来抓,总而言之,一个月之内,要是还达不到我的要求的话,你就不要干了!”
正文 第六十二章 整改
于孝天深知瘟疫对他来说的可怕性,经营台湾岛,他最担心的其实并不是西班牙人、荷兰人、郑一官和大明官府来找他的麻烦,而是各种各样的瘟疫。
虽然他很重视搜罗各种名医,并且培养各种初级的救护兵,甚至于暗中在陆上置办药铺,大规模的暗中储备收购各种药材,但是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还处于很原始的阶段,他根本没有能力来控制一场大规模的瘟疫,更没有任何现代的药物来医治像疟疾这样的疫病。
甚至于他连后世最最基本的漂白粉现在都弄不出来,更不要说其它消毒剂了,他目前唯一可用的消毒用品,也就是生石灰了。
所以想要在这个时代避免大规模的瘟疫,他唯有从预防着手,先改造环境,然后注意卫生条件,尽可能的将瘟疫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并且控制传染源头,从根本做起,这么做虽然消耗不少人力物力,但是也总比大规模爆发瘟疫之后,再去控制要省的多。
鲁有时听罢之后,赶紧连连称是,保证一个月之内,把这件事办好,绝对不敢再懈怠了,说完之后,鲁有时不觉间全身惊出了一身冷汗。
“你可以分片包干,把这些移民村分派给手下的人员负责督查这件事,谁管的地方出问题,你就直接找他说事,谁要是对这件事阳奉阴违,不当成回事,那么我就请他去苦役营待一段日子,享受享受苦役营的待遇!”
其它那些跟着鲁有时过来的负责民务的人员,听罢之后也都各个毛骨悚然,赶紧跪在地上连连答应,谁都不敢再大意了。
看到这帮家伙已经都被吓住了,于孝天这才让他们起来,继续跟着他巡视移民村,接下来两天之中,于孝天差不多巡视了一半左右的移民村,而且他选择移民村巡视,不让鲁有时他们挑选地方,他根据地图,随机抽选村落进行巡视。
在巡视之中,于孝天发现了不少问题,都给鲁有时他们一一点明,令他们立即记下,分批按时整改。
对于移民村眼下的防御情况,于孝天也提出了他的意见,淡水城虽然建了起来,但是移民数量越来越多,新建的移民村距离淡水城也越来越远,所以全凭淡水城的守卫力量,来保护这些移民村的话,很显然力有不逮。
敌人可能无力攻打淡水城,但是却可以在其它地方登陆,小股袭击这一带的移民村,另外当地土人的问题虽然这半年来有所缓解,但是土人不喜欢他们这些外来者侵占他们的领地,双方冲突始终存在。
加之海狼不断增加移民数量,开设新的移民点,建立新移民村,不断的砍伐掉这一带的树林,烧毁灌木,平整土地,开荒种田,也确确实实挤占了原来生活在这一带的土著部落的生存空间,想要完全和平的和土著部落相处,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所以移民村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才行,除了要组建乡勇自保之外,对于移民村建筑村子的式样方面,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以前这里的移民村多是修建好房屋之后,围着村子建起一道木质的寨墙,作为移民村的基本防御,但是现在于孝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认为今后这里很可能遭到对手的袭击,单凭简单的木栅来抵御敌人,显然是不够用的,敌人只要实力稍强一点,便可以很轻松的攻破村落,将村子袭掠一空,给这里的移民造成重大损失。
故此移民村下一步最好是能加强防御设施,原有的移民村,除了要加强原来的木质寨墙之外,最好能在寨墙覆土,防止对方火攻,另外加强寨墙抗击能力。
另外在开挖水渠的时候,可以围绕寨墙开挖沟渠,形成一道壕沟,既可以用于灌溉排水,也可以作为御敌之用。
再者在壕沟和寨墙之间,要多插一些削尖的竹签或者削尖的木签,在火上烘烤一下,除了加强硬度之外,还可以使之表面形成碳化,有效的起到防腐的作用,延长竹签木签的寿命。
这么一来,原来的移民村的村寨便可以拥有较强的守卫能力,对于小股进犯的敌人不管是土人,还是海盗,抑或是其他敌人,只要不是实力太强的小股敌人进犯,就算是没有得到海狼正规的人马赶来御敌,村子里面的人们也可以依靠自身的武力,阻挡或者干脆瓦解他们的进攻,并且击退他们。
但是遇上大股的敌人进犯的时候,他们也起码可以坚持抵抗一段时间,可以争取待援的时间,等待海狼的战兵赶到这里支援他们,为他们解围,帮着他们将来犯之敌击退。
另外对于以后新建的移民村,于孝天认为可以采用福建客家常用的土楼方式建村,直接把村子建成一个大型的土楼,就地取土夯成土墙,作为土楼的外墙,结构最好是三层,只在土楼外面留一个门出入。
土楼之中打上水井,解决村子的饮水问题,第一层可以作为私养牲畜和公共厕所以及私养家禽,储存饲料稻草的地方,二层以上可以住人,这样的住宿环境要比一家一户平房更干燥一些,也可以作为储存粮食的地方,减少因为地面潮湿,而造成的粮食霉变损失。
而土楼第一层外面不开窗,但是二层以上的外墙上可以开窗,这些窗子平时可以作为土楼中住户们通风采光之用,遇上敌人的时候,可以作为射孔炮门使用,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如果外面再开挖一道壕沟的话,那就更加完善了,别说是当地土人想要攻入土楼根本不可能,就算是一般的海盗甚至是小队的官兵,想要攻入土楼,也是妄想。
对此鲁有时也都赶紧记了下来,对于建造土楼这种结构的房屋,虽然本地人经验并不多,但是在移民之中,还是有一些人知道该怎么建,部分泥瓦匠也给人以前建过土楼。
但是对于土楼安置的移民,于孝天勒令要特别主意,不能将一个大家族集中安置在土楼之中,也不能将同乡的人集中安置在土楼之中,这样很容易在移民村之中,形成以宗族或者同乡的小团体,使得海狼对其的管理效率减弱,甚至于可能在遇上大事的时候,这些移民村形成小割据的情况,不听海狼的调遣。
而新移民村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必须把移民打散安置,由海狼选派村长来管理移民村,一旦发现个别移民村出现暗中有结社的情况,要立即处理,将他们的亲友打散重新安置,决不允许海狼地盘上出现这样的情况。
下一步要对老的移民村也采取同样的方式,用强硬手段,将他们拆散,避免这些移民村出现宗族管理方式,削弱海狼对移民村的直接控制力度。
对此鲁有时也都赶紧记了下来,这件事对他来说还算是好办,现在移民村全部建立起了户籍造册,只要查一下册子,便对村民结构一目了然,谁和谁是亲戚,谁和谁是子侄关系,谁和谁是亲家,谁又是族人,到时候隔三差五的调整一下,渐渐的就可以将其彻底拆散。
对于于孝天想到的这一点,鲁有时也觉得很有道理,宗族管理虽然在这个时代陆上十分常见,但是却弊端很大,很多大的宗族形成了很强的地方势力,表面上听地方官府的指派,但是实质上地方官府却只能管到这些宗族势力屯堡的外面,根本无法管理到宗族的村堡内部事务。
甚至于有些宗族取代了地方官府,在他们的村寨之内,任意处置村子里面违反宗族规定或者挑战族长权力的人,将其随意处死,或者剥夺他们的田产,官府对此也无力过问,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任其施为。
而且宗祖化的村落,有时候甚至于抗粮不交,官府追究他们也是阳奉阴违,实在是拖不下去的话,就买一些穷人去顶缸,被送到县衙戴枷示众或者挨一顿板子,等到过了交粮的期限之后,再花几个小钱,把人赎回去,这一年的粮食也就算是扛了过去,就不用再交了。
官府甚至于连他们的田地数量,都无法搞清楚,以至于许多地方官府,在册的人口不断减少,需要交粮的田地数量也不断减少,使得一些宗族越来越富,成为地方一霸,而地方官府只能将负担转嫁到其他小民身上,使得许多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于孝天能看到这样的问题,说明他把问题看的已经相当深了,已经决意要在海狼地盘上,彻底杜绝这样的宗族势力的形成,以防出现陆上宗族势力形成地方一霸的情况,将苗头直接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于孝天在巡视过了淡水城这边大部分事务之后,还是没有马上离开淡水城,而是出了淡水城,到了城北一个偏僻的山坳之中。
正文 第六十三章 淡水医馆的小白鼠
在这个小山坳的外面,设有海狼的哨卡,禁止一般人随意进入山坳之中,可见这个山坳里面,有海狼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设施。
但是在进入山坳之后,却可以闻到山坳里面隐约飘出一些中药的味道,拐过一个弯之后,可以看到山坳里面有一片营地,环境相当幽静,而且有一条干净的小溪,从山上流下,流经这片营地,给这片营地提供了一处干净的水源。
当于孝天走入这个小营地之后,跟着他来的亲兵才发现,这里其实是海狼的一个医馆,其实也就是一个医院。
这个时候,医馆之中飘荡着一股浓郁的中药的味道,大概有十几个大夫在忙忙碌碌,而且这里的医馆的建筑结构,也类似于后世的医院,不过是几排平房,被分成了几个区域,有大夫办事的地方,也有一些房间被作为病房使用,有一排屋子,不断的冒出袅袅青烟,一些少男少女,在这里出出入入的忙碌着。
走入营地之后,这里的医官赶紧出来相迎,而在这座医馆里面主持工作的,是海狼较早从陆上绑架来的一个姓刘的郎中,此人据说善于治疗疫病,在福建当地有点名气,便被海狼盯上,全家老少都被海狼一夜之间绑架,弄到船上运回了南ri岛。
这个姓刘的郎中眼瞅着回去也不可能了,在于孝天软磨硬之下,只得答应给于孝天办事,留在海狼的地盘上行医。
于孝天对这些绑架来的郎中们很是重视,待遇也给的很高,家家户户都安置有专门的宅院,并且派人专门伺候,好吃好喝的供养着他们。
这些被绑来的大夫们,心知不可能再被放回陆上,除非海狼覆灭之外,他们没有一点机会再离开海狼的控制,于是也只得认命,给于孝天办事。
于孝天先是在南ri岛成立了一个医馆,将这些郎中都充为医馆的医官,让他们为海狼部众乃至是海狼地盘上的移民们看病。
在于孝天下令进军台湾岛,占领鸡笼和淡水两地之后,医官们也开始被派往这两地做事,在这两地各成立了一个医馆。
战事这些医官们要负责救治海狼的伤病员,平时则负责给海狼部众或者老百姓看病治病,另外他们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为海狼要培养一大批救护兵,这些救护兵跟后世的p的卫生员差不多,要掌握一定的战场急救的技能和普通头疼脑热的治疗办法。
虽然于孝天到处搜罗郎中,但是这个时代的医生,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靠着上一辈传帮带,逐步培养出来的,在社会上从事这行业的人口比例非常低,再怎么想办法,也弄不来太多。
而海狼久行于海上,对于医生的需求量也很大,本来按照于孝天的想法,每条大船上,起码要有一个医官随船行动,保障船上的海狼部众们的健康,随时给船员提供一些医疗。
但是这个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想办法给船上配置一名卫生员,可以处理简单的疾患和临时急救。
可是这样的想法,依旧不是容易实现的,因为培养普通的卫生员,对于这些郎中来说,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古代郎中用的很多方子,各成一派,很难统一起来,中医培养也是个很缓慢的事情,到目前为止,海狼也没有能给每条船都配上一个救护兵抑或是卫生员,郎中们还有时候敝帚自珍,舍不得传授给外人手艺,加之海狼的文盲比例太高,选不出太多合适的人员来学这门手艺。
现如今海狼通过集中收养孤儿,并且在海狼部众之中扫盲的手段,让不少人开始识字了,但是这也只是开始,以后才能逐步的见效。
不过于孝天还是对医疗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凡这些医生们有什么需要,只要不过分的他都着令理事堂要想办法给予满足。
在开发台湾岛的时候,于孝天重视医馆的建设,选派了一批比较善于治疗各种疫病的郎中,到淡水和鸡笼两地做事。
而这个刘大夫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比较善于治疗疫病,祖上传下了一些秘方,在陆上也小有名气,所以于孝天便重用了这个刘大夫,让他负责这边医馆的工作。
但是这里的医馆并没有放在淡水城之中,在淡水城只设有一个小型的医馆,负责处理收治一些轻病号,而于孝天着令方安,在淡水城之外,不太远的地方,选择了这个僻静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医馆。
刘大夫便带着一些同行郎中,在这里做事。
而这座医馆,实质上就是一座实验xg的医院,这些大夫被于孝天赋予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务,那就是在这里研究怎么防治疟疾这种疾病。
虽然现在淡水和鸡笼两地,并未爆发大规模的疟疾病,但是还是有人感染了疟疾,这些病号,便被集中到了这座医馆之中,专门供这些大夫们试验药物。
这个时代在中国还没有金鸡纳树,自然也没有可能提炼出奎宁这种治疗疟疾的良药,不可能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研制出氯喹这种效果很好的药物,所以他只能立足于本地,来想办法解决这个事情。
他在后世的时候,听说过中国医疗科技人员,在很早的时候,就尝试着用中国本土遍地都有的黄花蒿来提取药物,并且最终从中提取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疟疾的药物。
那么他也只有从这种黄花蒿身上来打主意了,于是在一年多前,他便开始在陆上到处大批搜购黄花蒿,作为储备资源,运抵淡水这边储存起来,随时供这些医官们试验用。
黄花蒿和青蒿形态近似,很容易弄混,而可以治疗疟疾的成分之中,只有黄花蒿之中才有,青蒿之中根本没有这种东西,所以在采购的时候,黄花蒿之中也混入了相当一批青蒿,这些东西让刘大夫他们着实费了一番力气,才算是最终确认了黄花蒿的身份,至于青蒿只能拿去让海狼部众当做熏蚊子用的蒿草,放入熏炉之中熏烟驱蚊之用了。
现如今这座医馆之中,就是一个大型的实验室,专供这些医官们来试验治疗疟疾的方法和试验药物的地方。
而倒霉的先得上疟疾的一些移民或者海狼部众,只能充当这帮医官们的小白鼠,让他们肆意施为了。
于孝天在安排刘大夫他们到这里办这件事的时候,明确的告诉了他们,黄花蒿是目前唯一可以作为治疗疟疾的重要主要药材,让他们就围绕着这个黄花蒿来想办法,不管是提取还是用其他方法,配置出一种可以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来防治疟疾。
刘大夫倒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