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海寇 > 大明海寇第159部分阅读

大明海寇第159部分阅读

    了一些,但是却使得炮重大幅降低了下来,使之和以前的六磅炮的重量相仿,但是近距离威力却成倍提高。

    即便是在海战之中,只要在二百米有效射程之内,所能给敌船造成的杀伤,也远超过身管较长的六磅炮许多。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铸炮,炮作和于孝天本身都积累起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铁范铸炮法,大幅降低了铸炮的难度,大大提高了铸炮的成品率,使得海狼拥有了一年四季不间断随时铸炮的优势。

    但是毕竟铁范铸炮法在铸炮的时候,依旧存在铸件炮身外部比内部冷却速度快,形成一定的内外压力不同,造成外部冷却快的外层硬度超过冷却慢的炮膛内壁,使得本应该内层更坚固的内膛硬度反倒没有炮身外壁硬度大,结果还是会一定程度上产生次品,只能报废。

    铁范铸炮法依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得铸炮的成品率徘徊在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间,再无法提高,而且还存在越是口径大的重炮,因为炮管内外壁冷却速度不同,外壁冷却速度超过内壁,导致铸炮的废品率越高。

    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大明购买红夷大炮的时候,一门炮就要千多两银子的原因,实际上一门红夷大炮的铸造成本,并不会太高,就算是采用泥范铸炮法进行铸炮,一门十八磅炮的铸造成本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两银子。

    但是葡萄牙人把大炮卖给大明的时候,还是一门十八磅炮卖出了一千多两银子的价钱,如果从成本上来说的话,这要把废品率也计算进去,还有运费和利润都要加入到价格之中,加之这个时代西方人还没有发明铁范铸炮法,采用的也是泥范铸炮的方法进行铸炮,导致火炮在铸造的时候,废品率同样居高不下,远超过海狼的铁范铸炮法许多,这才导致大明进口红夷大炮的价格很高。

    即便如此,葡萄牙人在卖给大明的这些十八磅炮长炮的时候,已经算是很便宜了,因为这些炮根本就不是葡萄牙人自己铸造的,而是干脆从澳门一带的海里的一条英国沉船上打捞出来的,所以才会卖的这么便宜。

    据说褚彩老从葡萄牙人手中购得的那五门十八磅炮,价格足足超出了三千两一门,那才是够黑的!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铸炮师为了保证炮身的坚固性,迫不得已只能以增加炮壁的厚度为代价,来提高炮管的强度,随之而来也带来了火炮重量增加的缺点,同时更增加了废品率,形成了恶性循环。

    对于同样也遇上了这种问题的于孝天来说,这段时间他百忙之中,一直在琢磨着怎么能继续提高大炮的质量和成品率,在保证火炮威力的同时,想办法再降低一些大炮的重量,从根本上解决铸炮的废品率的问题。

    (继续求月票!多谢已经投过月票的弟兄们的支持!寒风拜谢了!)

    大明海寇 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炮升级2

    后来思来想去了很长时候之后,突然间脑子里面不知道哪根筋动了一下,让他灵光一闪,想起了历史上美国人(他不记得这个人叫什么名字,这个人应该叫做罗德曼)曾经发明了内模水冷技术,使得在铸炮的时候,炮管内壁冷却凝固的速度超过了外壁冷却的速度,使得内壁形成了一层更坚固的钢材,大大提高了火炮的坚固性,同时也又大幅提高了成品率,甚至使得废品率基本上归零。

    其实内模水冷技术十分简单,就是在制作大炮炮管内模的时候,内模做成中空结构,有一个进水口,另外还有一个出水口,将冷水从进水口不停的注入,从出水口流出,使得炮管内模可以迅速的降温,吸收铸件内部的热量,使得贴近内模的铸件表面更快凝固冷却,其实就是一种炮管自紧的工艺。

    于是于孝天说干就干,立即招呼炮作的工匠改造火炮的内模,从新铸造中空的内模,改用水冷技术来铸造火炮。

    如此一来,经过试验之后,新铸成的火炮质量更是比之以往的普通铁范铸炮法所铸成的大炮质量大为提高,进行破坏性试验的时候,采用新的内模水冷技术铸成的铁炮,所能承受的装药量,比起以前的大炮增加了近四成,这么一来,火炮在不增加重量的同时,却可以装填更多的发射药,使得炮弹获得更高的初速,也就获得了更大的射程和更高的精度。

    但是火炮也不可能一味的增加火药的装填量,因为理论上火炮的最佳装填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研究认为,火炮的装药量,最好是发射药充分燃烧之后,所产生的能量刚刚好把炮弹推出炮膛属于最佳。

    如果装药量太多的话,火药还没有完全爆燃,炮弹就飞出了炮口,这么一来就浪费了火药,装得再多也不见得能增加多少初速和威力,但是装药太少的话,火药爆燃完成之后,炮弹还没有飞出炮口,就会使得炮弹和炮膛摩擦,产生阻力,降低火炮的射程和威力以及影响到火炮的精度。

    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已经走到了前面,他们在使用火炮的时候,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同时也通过对数学的研究,制作出了炮表,使得炮手只要看炮表,就可以很方便的知道,打多远的目标,使用实心弹或者榴弹的时候,该装填多少火药,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炮击的精度更高一些。

    但是作为发明火炮的中国人,却因为从来没有人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造炮的铸炮师也就是铁匠,各个都吝惜手艺,生怕别人学走了他们的手艺抢了他们的饭碗,故此相互之间从不交流,只是代代相传,以至于使得中国自从发明火炮之后,整体技术提高的非常缓慢,甚至于到明末的时候,中国自造的火炮连瞄准的东西都没有,全凭炮手经验进行估计瞄准,这大炮的精度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反过来作为学生的西方人,却在使用火炮期间,逐步的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技术规范,在很短的时间内,便铸成了远超过中国人铸造的火炮,反过来中国人还要去跟西方人学习铸炮的技术,从西方人手中购买大炮,请以前的学生来传授他们打炮的技术。

    这种事情让不少中国人想起来都有点郁闷,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于孝天当然也是其中一员,如果不是他穿越到这个时代,本身了解了很多后世发明的铸炮技术的话,恐怕他也没法弄出来这么好的火炮。

    新铸成的这种十二磅短炮,就是采用的新的内模水冷技术铸成,在保证了大炮身管的强度前提下,炮壁的厚度再次减少了一些,使得炮身重量得到了减重的效果,这种炮可以安装在两种炮架上,当安装在四轮炮架上的时候,便可以作为舰炮,放在船上使用,即便是以前只能装载六磅炮的轻型船只,现如今也可以装载新的十二磅短炮了,这么一来一旦大面积装备海狼的战船之后,海狼的船队火力更能提高一个等级。

    如果装在两轮炮架上的话,这种炮总重只有不到三百公斤,也就是六百斤不到的样子,一匹马就能拉动,牵引着跟随战兵进行战场机动,使得战兵可以获得更强的攻击能力。

    就算是在山地战之中,无法使用畜力牵引火炮,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拆开炮架,将炮管和炮架分解,用骡马驮载,在山地之中行动,是目前为止,海狼战兵可以获得的最强的火力。

    就算是眼下海狼的严重缺乏畜力,短途不是非常艰难的地形上行军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完全采用代畜输卒的方式,依靠人力来牵引火炮跟随队伍行进,确保在普通情况下,战兵可以获得更有效的火力支援和火力压制以及攻坚的能力。

    而眼下炮作新铸造的这种十二磅山地榴弹炮,无疑成为了一种超时代的产物,大大提高了海狼水师和战兵的火力强度。

    这种短管十二磅榴弹炮试制成功之后,立即便开始取代六磅炮的生产,成为了海狼炮作近期生产的重点,短时间之内,便造出了几十门,装备到了水师和战兵之中,而水师自然而然也获得了其中大部分,分配到了一些船只上面,提高了战船的火力强度。

    另外通过各种途径,海狼现在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硝石的供应问题,不但储备了大量的硝石、硫磺,淡水和南日岛的两个火药作坊近期也生产了不少的火药,加之海狼的火药作坊一直都在坚持生产粒装火药,使得海狼的火药质量,始终保持领先于同行以及官军不少,就算是西方国家的火药,也最多就能达到目前海狼生产的火药这种水平了。

    所以海狼并不怕眼下官府掐断他们物资的供应,现如今经过一两年时间下来,南日岛上的粮食产量,虽然不高,但是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岛上民众和海狼部众们的自身需要,淡水和鸡笼目前尚未达到可以自产自足的程度,但是经过一年多的经营,那里现在粮食自给的能力也可以满足七成左右的需求,剩下三成需求,可以从陆上购买。

    为此海狼近段时间,在稻子成熟之后,拿出了相当一批资金,从广东和福建一带,购入了几十万斤粮食,以至于近段时间把福建和广东一带的粮食价格都拉高了一些,现在海狼已经开始朝广西那边跑,在那边大批收购粮食了。

    俗话说的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于孝天深知粮食对于海狼生存的重要性,一旦陆上遇上天灾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面积的灾荒,到时候他提前储备下的这些粮食,就可以趁机吸引不少灾民,跟着他来台湾岛落脚谋生了,这可是爆人口的关键。

    另外淡水和鸡笼两地,现在人口越来越多,但是开垦出来的土地还都是生地,加之台湾降水多,现在农田排水灌溉设施还不完备,很容易遭水灾,一旦遇上水灾的话,移民可能颗粒无收,他总不能说他不管,眼睁睁看着这些移民饿死吧,所以提前储备粮食,一应不时之需,这也是必须的。

    所以虽然海狼收入越来越高,但是支出也越来越大,存再多的银子,都没有多存粮食和各种物资来的有效,故此理事堂的人对于孝天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很是不满,左手进右手出,以至于理事堂从来都没有存下多少银子。

    要不是理事堂还要兼顾着储备足够给海狼部众开支的饷钱和赏钱的话,估计于孝天能把理事堂的钱库都给花光。

    不过带来的好处也是明显的,海狼部众手中有充足的粮食和各种物资、武器,使得他们日子过的很安心,不必为了吃了这顿没下顿担忧。

    所以这一次对付官军的进剿行动,海狼部众特别是这些头目们,各个信心十足,甚至有点摩拳擦掌的意味,只待于孝天一声令下,就轮膀子大干一场了。

    现在的南日水寨就位于忠门半岛莆禧所的南部海角位置,这里和湄洲岛隔海相望,相距不过只有数里远的距离。

    这里也是兴化府的门户之地,北边就是平海湾,隶属于兴化府的平海卫,莆禧千户所和平海卫正好扼守住平海湾,紧邻南日水道,和南日岛隔海相望,相距也不过只有三十多里远。

    近期因为福建巡抚要对南日岛用兵,在福建沿海一带大举钉封船只,禁止商船入海,所以使得平日里航运繁忙的南日水道变得冷清了许多。

    而且因为官军开始进驻平海卫和莆禧所,战船也开始朝平海湾和兴化湾集结,使得兴化府一带的局势显得紧张了许多,就连一些渔民也被禁止出海,官府的说法是防止渔民通贼。

    (月票月票!我要月票!呵呵!我自己都嫌自己罗嗦了!今天最后一次吆喝!)

    正文 第一章 南日水寨

    现在的南日水寨就位于忠门半岛莆禧所的南部海角位置,这里和湄洲岛隔海相望,相距不过只有数里远的距离。

    这里也是兴化府的门户之地,北边就是平海湾,隶属于兴化府的平海卫,莆禧千户所和平海卫正好扼守住平海湾,紧邻南日水道,和南日岛隔海相望,相距也不过只有三十多里远。

    近期因为福建巡抚要对南日岛用兵,在福建沿海一带大举钉封船只,禁止商船入海,所以使得平日里航运繁忙的南日水道变得冷清了许多。

    而且因为官军开始进驻平海卫和莆禧所,战船也开始朝平海湾和兴化湾集结,使得兴化府一带的局势显得紧张了许多,就连一些渔民也被禁止出海,官府的说法是防止渔民通贼。

    在沿海一带的许多地方,官军开始派驻哨岗,监视海面上船只的情况,严防海狼船队在这个时候进袭兴化府沿岸。

    但是这样的行动却给当地沿岸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这个时候官军的军纪已经相当败坏,加之官兵粮饷不足,又有就地就粮的习惯,大量的官兵抵达这一带之后,以各种名义开始向当地的村寨进行摊派,令这一带的各村各寨给他们提供酒食,算是劳军。

    虽然这种事是由村寨之中族长或者保长以及有头有脸的士绅出面,但是实际上负担却基本上都被转嫁到了那些农户和穷人身上,这已经成为了大明的惯例,越是有钱人,就越是出钱少。

    另外还有官军要求各村寨在派粮的同时还要出人,给官军帮忙干活,出工的事情,自然而然大户人家是不会去的,又加派到了最穷的农户身上,以至于许多农户因此而彻底破产甚至家破人亡。

    但是官府才不会管这些事情,兴化府当地的府县当官的现在也很紧张,因为南日岛就在他们的辖地之中,福建官府要对南日岛用兵,自然而然他们的负担最重,对此兴化府的当官们对此颇有腹诽。

    毕竟海狼在占了南日岛之后,比起之前的鲨鱼帮对兴化府沿岸的袭扰和破坏要少了很多,这两年之中,兴化府地面上还算是相当平静,但是正因为这个朱钦相来了之后,却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先是惹得海狼前几个月大举袭岸,这才刚刚消停下来,接着巡抚大人便又要调兵遣将攻打南日岛。

    结果搞得兴化府境内是鸡飞狗跳,而且还要承担相当一部分为官军的输粮以及军饷,使得兴化府的负担陡然加重了许多,这些钱从什么地方来?当官的肯定不可能自掏腰包,来满足军队的需要的,肯定还是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不过也有些当官的对此欢呼雀跃,但凡每一次加饷,对于官府来说都是一场狂欢,不少当官的就能趁机从中再打捞一笔,中饱一下他们的私囊了,这种机会并不是很多,碰上了是决不能放过的。

    所以兴化府沿岸一带的老百姓顿时陷入到了一场灾难之中,被这些官军搞得是民不聊生。

    而坐镇南日水寨的正是当初被朱钦相招至福州府的那个刘应龙刘游击,他身为兴化府海防游击,自然而然要坐镇在南日水寨,负责调动指挥聚集在这里的水师战船。

    而南日水寨自从迁至了这里之后,虽然当初建的还不错,但是经过几十年下来,这里并未再进行过大幅的扩建和修缮,现如今的南日水寨早已是破败不堪,在水寨外面的沙滩上,可以看到被丢弃腐烂的不少战船的残骸,有些船已经被拆解,将有用的船板拆卸下来,作为修补其它战船之用。

    而南日水寨以前拥有的几十条战船,到了这个年头的时候,也仅剩下了不足十条还看看能用,就连码头栈桥,现在也只剩下了两座还能使用,另外两座栈桥,也已经因为常年失修,这时候已经垮在了水中。

    幸好近期朱钦相在了解了南日水寨的情况之后,想办法调了一些银子,重修了一下南日水寨的兵营屋舍,另外又想办法给南日水寨补充了几条新造的战船,但是一时间却无法给他们补充好的火炮。

    所以虽然南日水寨获得了一些战船,但是也只能将以前战船上拆下的旧炮装上这些新船,实际上战斗力提高并不是很多。

    不过这一次朱钦相也没有逼着刘应龙率领这么点战船,出海去找海狼的麻烦,而是从泉州、福州和漳州等地,调集了一些水师战船,集结到南日水寨和平海湾之中,增强了这里的水师战船的数量和实力,这才使得这里的战备情况好了许多。

    这段时间南日水寨空前的热闹了起来,不断有其它地方的水师战船驶向了南日水寨,使得南日水寨近期码头爆满、

    这些新到的战船到了这里之后,要补充弹药、粮食、淡水,还要检修一下船上的缆绳帆索以及船舵,船上的官兵也要下船休息,这些吃喝拉撒的事情自然刘应龙也要管。

    看着挤在水寨外面的这些战船,刘应龙颇为无奈,还有一丝担忧,虽然眼下看来,南日水寨的官军水师实力大增,但是实际上这些官军战船到底战力如何,刘应龙是很清楚的。

    上一次南居益集结福建各地水师以及陆上官军进击澎湖红毛人的时候,刘应龙就随军参战,当时他也见识到了红毛人那些大帆船的厉害,红毛人的那些大帆船,船体高大,火力充足,每条船上最不济也装有十几门红夷大炮,一旦开火的时候,硝烟遮云蔽日,可以以一当十横行海上。

    说起来当时南居益调集了大批水师战船,但是大明的这些战船和红毛人的战船一比,实在是寒酸的可怜。

    大明最大的战船也就是四百料的福船了,这种战船平时看起来不小,很是威风,可是一旦和红毛人的大帆船放在一起再看的时候,就显得小的可怜,而且红毛人的大炮威力十足,船体坚固异常,而大明的战船上的火炮都是一些小炮和旧炮,火力根本在红毛人面前拿不出手。

    之所以后来大明的官军还是控制了海面,那只能说是大明采取了蝗虫战术,以绝对数量上的优势,压制住了红毛人的船队,拼的是官兵的命,才算是堵住了红毛人的战船。

    可是现在他们要对付的是海狼,近期刘应龙派人到处打探,多多少少的了解了一些海狼的实力。

    现如今这南日岛的海狼们,已经比当初褚彩老来攻南日岛的时候,又实力大增了许多,据细作回报,海狼眼下拥有各种战船数量不下百条之多,而且这些船上都装了不少的大炮。

    虽然海狼的战船和大明官军的战船本质上并无多大的区别,但是海狼的战船大多数都很新,而且相对比较结实坚固,船龄很短,一些船还在南日岛船寮进行了加固,使得它们可以承载更大的大炮。

    而且据传海狼拥有不少像红毛人那样的红夷大炮,褚彩老当初就在海狼的船队面前,吃了大亏,现如今要大明的水师去对付这些海狼的战船,刘应龙忧心忡忡,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带着大明的水师战船,还能像上一次对付红毛人那样,能困住他们。

    现在虽然朱钦相这个巡抚大人想办法调来了貌似不少水师战船,但是仔细瞅瞅看,这些水师战船之中,能称得上是新船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陈年旧货,而且是数量上也不见得就比起海狼占有多大优势。

    虽说他们去年勉强将红毛人逐出了澎湖,但是参战的官兵其实都心里清楚,他们是以多胜少,靠着狼群一般的战术,贴上去死缠烂打才勉勉强强的控制了海面,红毛人当初只有几条大帆船,剩下的几条船大多都是小船,根本架不住他们人多势众。

    但是眼下他们要去对付的是海狼,海狼是谁?海狼可是刚刚把褚彩老这个大佬大败不久的一帮家伙,褚彩老这些年来,纵横于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官府始终都拿他没有办法,现在连褚彩老都被这伙海狼打的满地找牙,他们这么点战船,能是人家的对手吗?

    可是这话他也没法对朱钦相说,这个现任的福建巡抚根本听不进去他们这些武将的话,单是凭着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便认为海狼实力并没有多强,觉得调来这些水师战船已经足够对付海狼了。

    刘应龙一想到这里,就暗自摇头,现在朱钦相已经调来了大批官兵,并且钉封了许多商船,做好了要攻打南日岛的准备,现如今可以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至于这一仗到底能打成什么样,刘应龙心中一点底都没有,他只能受命在这里整装待发,接下来至于是赢是输,他只能暗自祈祷老天保佑了!

    看着在水寨码头挤得满满当当的这些水师战船,刘应龙转身想要走回水寨之中,跟这次前来这里的那些各处的军将们见见面,布置一下这一次出战的行动,可是他转身的时候,忽然间又产生出一种不安。

    于是他又停下了脚步,朝着码头附近挤作一团的这些战船望去,他忽然想起一件事,现如今陆上官府和官兵折腾的这么热闹,按理说海狼那边不可能不知道,肯定是早已听闻了风声,而且南日水寨这边船来船往,又和湄洲岛隔水相望,只要在湄洲岛上,就能看到南日水寨这边的情况。

    假如海狼这一次要是先发制人的话,不等他们官军先动手,便杀将过来,而这会儿他们什么都没准备,一旦海狼的船队杀过来的话,那么还不把他们一锅端了吗?

    想到这里,刘应龙就打了个冷战,赶紧不自觉的朝着远处海面望去,但是海面上空荡荡的,并没有什么船影,于是他转身大步走回了水寨之中,令人立即给他备一条快船,他要到莆禧千户所那边,面见一下现在坐镇在莆禧所那边的副总兵张嘉策,给他提个醒。

    正文 第二章 先下手为强

    南日水寨这边,除了这些战船之外,水寨虽然近期简单的修缮了一下,但是并未添置什么大炮,一旦海狼先发制人,大举来袭的话,那么他们这些战船,恐怕短时间之内,很难做出反应。

    故此刘应龙想请张嘉策,派一支官兵,携带几门张嘉策从泉州带来的千斤大炮,驻守南日水寨,以增强南日水寨的防御。

    但是等刘应龙见到了副总兵张嘉策,将他的担忧说给了张嘉策之后,这个张嘉策却不以为然,以水寨已有战船数十条,大炮百门之多,岂能无力自保,而眼下官军起兵在即,马上就要出发前往南日岛攻打海贼大寨,军中重炮移动不便,不易再移至南日水寨布防,令刘应龙自行加强水寨的防御,对其的要求不允。

    刘应龙无奈之下,只得连忙赶回南日水寨,召集了已经聚在南日水寨之中的各水营的军官议事,将他的担忧告知了这些暂时听令于他的军官们。

    这几个带兵的水师军官在听罢了刘应龙的担忧之后,也都觉得心中没底,他们水师的兵将,历来都比陆师的军将要关心海上的局势。

    所以他们对于海狼的了解要超过其他陆师的军将许多,对于海狼的厉害,他们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清楚的。

    这一次朱钦相下令调集他们到南日水寨,准备攻打南日岛,本来这些军官就不太愿意,因为他们去年刚刚跟红毛人大打一场,虽然名义上他们克复了澎湖,但是当初战况之惨烈,他们现如今还记忆犹新。

    当初在澎湖一战之中,往往红毛人大炮一响,官兵便死伤陈籍,而明军大炮射程短,威力小,却无法给红毛人造成多少损伤,如果他们当时不是有数量优势的话,当时澎湖之战最终的结局估计就很难说了。

    别看文官们在此战之后,把澎湖之战说的是天花乱坠,称其为大捷,但是这大捷却是含了很多水分,过万明军,围困澎湖的红毛城,最后红毛人退走的时候,不过只有不足十条大小船只,兵力充其量不过八百人,而且当时据说还有不少是少年,其中更有不少病人。

    就这样,过万明军却始终攻不下小小的红毛城,反倒是在红毛城外损兵折将,被红毛人犀利的炮铳打死打伤了不少明军。

    现在他们被调到这里,海狼的厉害他们是比较清楚的,这次攻打南日岛,说实在的这些水师的军将们并无几分把握,只是硬着头皮听调过来。

    听了刘应龙的担忧之后,这些军官们也都很是紧张,倒是也不敢大意,最终他们同意刘应龙的安排,每天轮流带船出海,在海上巡逻,以防海狼先发制人,派船队前来偷袭南日水寨。

    其它的人也在南日水寨之中,随时做好准备应付突发事件,就此刘应龙总算是多少放心了一些,忙着开始安排调集弹药物资,给船队进行补给。

    马枭继王宏之后,成为了海狼之中水师的第一号人物,名义上虽然水师还是于孝天总辖,但是于孝天身上担负的事务太多,很多时候并不能随船队进行活动,所以平时便由马枭总体负责统带三个分船队。

    说白了马枭现在就是海狼舰队的名义副总司令,使得马枭现在成为了海狼屈指可数的几个关键统兵人物之一。

    十一月二十三的这一天,在台湾海峡南日岛南侧三十余里的海面上,出现了一支大约三十条船左右的船队,借着海面上的西北风,以纵列船阵向着西面航行,所有船只的船帆都调整到侧帆位置,使得船只可以吃上风,保持为船只提供动力。

    马枭站在船队中间位置的一条四百料的福船上,不断的用望远镜观察着周边海面的情况,在船队前方,有三条单桅纵帆船以品字的形状,分散在船队的前方。

    如果从高空俯瞰这支船队的话,会发现这支船队更像是一支利箭,三条单桅纵帆船是郑智箭的箭簇,在它们三条船的引导之下,这支船队如同一支利箭一般,朝着湄洲岛方向驶去。

    而湄洲岛虽然地处海狼控制区之内,但是因为湄洲岛距离南日水寨很近,同时也是平海卫和莆禧所防控之地,这两年来,海狼虽然偶尔会到岛上活动一下,但是为了不和官府发生冲突,海狼一直没有实际占领这个岛。

    但是在昨天晚上,却有两条船载着几十个海狼战兵,趁夜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的靠上了湄洲岛,船上的这些战兵们全部换上了短刀,并且配了几个善使弓弩的战兵随行,船只一靠岸,便立即纵身跃上了湄洲岛,飞快的分成几个小队,在几个头目率领之下,迅速的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近期官军大肆调动,也加强了沿海的防御,特别是以前并不太受重视的湄洲岛,作为兴化府的屏障,也得到了重视,岛上几座早已年久失修的烽火台被派驻上了一些官兵驻守,负责监视海面上出现的船只。

    这些登上湄洲岛的官兵们奉命,只要发现海面上出现大批船只,便立即点燃烽火,将消息报知距离他们仅仅数里远的南日水寨,使南日水寨的水师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但是这些人没有想到,在这一天晚上,他们却突然遭到了袭击,一些全身上下都是一袭黑衣的人,突然间出现在牛头尾以及另外几座烽火台,在夜幕的掩护之下,几乎毫无声息的便潜到了这些留守烽火台的官兵面前。

    几乎没有给这些官兵任何反抗的时间,这些黑衣人便干净利索的将他们的武装解除,几个试图反抗并且点燃烽火台的官兵,被毫不留情的割断了脖子抑或是砍掉了脑袋,天亮之前,这些海狼的战兵们便彻底控制了岛上的几座烽火台,戳瞎了官军设在这里的几只眼睛。

    中午时分,在马枭的率领下,海狼的这支三十余条船只的船队便出现在了湄洲岛东北方向。

    整支船队绕过南日岛东面,从台湾海峡划了一个大大的弧线,避开了沿岸官军对南日水道的监视,多走了几倍的路程,但是却出其不意的进入到了平海湾的口部。

    本来这一次主动出击,攻击南日水寨的行动,于孝天可以调集更多战船的,但是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他还是决定并不倾巢而出,派出大批船只参与这次攻击行动,而是只在各分船队之中,挑选出了战斗力最强的十几条福船以及十几条行动灵活的赶缯以及鸟船,并把快船支队的三条飞字号单桅纵帆船增配到船队之中,来执行这一次攻击行动。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南日水寨地处忠门半岛东南角,正好和湄洲岛隔水相望,这里水面十分狭窄,最宽处也不过只有四五里远,沿岸海水也比较浅,一旦打起来的时候,太多的船只在这里很容易挤成一团,变成一场混战。

    这样的海面地形并不适合大批船只行动,一旦混乱起来的话,很难有效指挥船队,所以众人一致认为,这一次不易排出太多的船只前往南日水寨,三十条大小战船,已经足以完成这次任务了。

    而最终马枭被指令作为这一次行动的主帅,直接指挥这一次作战行动。

    马枭在挑选出了参战的船只之后,用了三天的时间,在南日岛东面进行了两次演练,使得这支船队的各船都熟悉了配合之后,才补充足了各种弹药物资,提前一天驶离了南日岛。

    他们按照之前预定的详细计划,不惜耗费了更多的时间,在海上绕了个大圈子,驶往了平海湾,为的就是在不提前惊动官军的时候,突然出现在南日水寨,打南日水寨聚集的官军战船一个措手不及。

    而此次任务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先拔掉官军设在湄洲岛上的那些眼睛,在这一点上,海狼已经拥有了相当的经验。

    别忘了于孝天第一次上陆去救兰儿的时候,就是采用的奇袭战术,而且当时他还带的是小黄岛上的那帮后生,几乎全部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最终还是成功的攻入了蒋百户的大宅,成功的杀了蒋百户,并且将他家抄了个底掉,救出了兰儿。

    后来海狼建立之后,于孝天对于奇袭战术就非常重视,后来组建战兵营之后,更是将这种奇袭的战术,作为了战兵营日常演练的科目,并且在这两年时间里,多次使用这种办法,用于绑架一些他们用得着的工匠或者清除一些他们在陆上的敌人,效果相当不错。

    海狼的战兵营之中,为此专门挑选出了几十个身手灵活,胆子大而且善于夜间行动的战兵,单独编成了一个小分队,用于这种行动,说白了这批人应该算是海狼的一支特战分队,有时候还能给战兵充当斥候使用。

    这一次这支小分队也被于孝天派了出来,在马枭的船队抵达平海湾之前,先行把官军设在湄洲岛上的几座烽火台拔除。

    就这样,海狼的船队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就驶抵了平海湾并且靠近了湄洲岛北部的牛头尾。

    这个时候,海狼的船队已经距离南日水寨和浦西所城不足六七里的距离了,就算是官军这个时候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也已经来不及做出更好的准备了。

    而这个时候终于有一条官军的哨船出现在了平海湾的口部,船上的那些官兵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突然间在绕过湄洲岛牛头尾的时候,看到了眼前出现了一支黑压压的船队,正在和他们迎面而行,只朝着他们冲了过来。

    正文 第三章 莆禧千户所

    “是海狼的船队!敌袭!敌袭!快放狼烟!发炮示警!”船上的一个低级军官,在愣了一阵之后,忽然间意识到这支船队的身份,立即便惊声大叫了起来。

    直到这个时候,船上的那些官兵士卒们才反应过来,赶紧奔至船舷处,那里摆放了几个火盆,点燃了火盆之中的狼烟。

    同时他们船上也装有号炮,有人立即冲过去点燃了号炮,只听咚咚咚,他们船上接连冒出三股硝烟,响起了三声巨大的号炮声响。

    平静的平海湾在响起了这三声号炮之后,这种平静顿时便被打破,声音传出了很远,而且这条官军哨船上冒出的狼烟也滚滚冲上了天际。

    正在南日水寨忙着备战的刘应龙,当听到远处湄洲岛牛头尾方向传来的号炮声的时候,还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对身边跟着的亲兵问道:“你们听到了吗?我怎么听着东北面有号炮声?”

    亲兵这会儿脸色也变了,连连点头道:“听到了!确实是示警的号炮声!”

    刘应龙心中大吃一惊,立即直奔水寨东北角的一座望楼而去,飞身窜上了箭楼之后,他手搭凉棚极目远眺,朝着牛头尾方向望去。

    而这个时候哨船上的狼烟已经腾空而起,在天空中升腾了起来,刘应龙惊声大叫道:“敌袭!鸣锣示警,传我将令,所有弟兄立即登船备战!是海狼来了!他娘的,到底还是让老子猜中了,这些海狼果真要先动手了!快!速速登船!”

    南日水寨立即响起了一片告警的铜锣声,本来还在水寨之中各处瞎忙活的这些官兵们,闻听这通急促的告警锣声,顿时都慌了手脚,锣声一响,也就意味着有敌来犯,而且锣声如此紧密,也说明了情况的紧急。

    原本还算是有秩序的南日水寨,几乎在一瞬间便如同炸窝的蜜蜂一般,彻底大乱了起来,大批官兵立即丢了手头忙的东西,撒腿就朝码头方向狂奔而去,军官们更是?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