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在这一带活动的时候安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以前海狼部众和移民们很少敢于到距离鸡笼寨较远的地方活动,只敢在鸡笼寨附近地势稍微开阔一点的地方活动,但是从那一次之后,海狼部众的活动范围便开始逐步的扩大,开始将触角伸到了更远的地方去。
而周边方圆几十里之内的一些土人部落,在跟海狼合作了一次之后,得到了不少的便宜,即瓜分了被灭掉的那支部落的地盘,收获了不少战利品,分得了一批奴隶,还从海狼手中得到了一些刀斧、枪头和工具,可谓是各个都很是高兴。
另外他们也发现这些外来人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坏,一般情况下不招惹这些外来人,这些外来人倒是也很容易打交道。
而且鸡笼湾这里的这些外来人手中有不少好东西,是他们平时很难搞到的,特别是工具和布匹等物,比起他们手中那些骨质和木质甚至是石头的东西都好用很多。
于是这些土人部落便开始和鸡笼寨的海狼打起了交道,时不时的会跑到鸡笼寨这里用他们猎获的兽皮和海狼交换一些他们有用的东西。
而黑头他们这帮人也为此专门制定了一个易货贸易的标准,用一些小刀、斧头、锯片、茶叶以及食盐还有布匹等物,明码标价,从这些土人手中换取他们猎获的兽皮,并且给土人的兽皮制定了相应的等级,使之在前来交易的时候,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如此一来,附近的土人感觉海狼这帮外来人做事还是很公平的,于是相互之间关系也就更好了一些。
其实这些土人也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在海狼来此之前的几十上百年时间里,早已有众多海盗倭寇前来台员岛落脚,所以土人们跟外人也并非没有打过交道,但是这些外人多借助土人见识少,要么滥杀土人,要么抓土人为奴,就算是交易,也多喜欢骗土人。
这也造成了土人历来敌视外来者的态度,对于海狼当初登陆鸡笼湾,他们也采取了同样敌视的态度,不断袭扰鸡笼湾,试图将这些外来者限制在鸡笼湾之中,甚至于希望将其赶走。
但是在和海狼合作并且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这些土人发现海狼这帮外来人似乎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坏,跟海狼交易的时候,他们觉得很公平,以前他们几张上好的兽皮,都不见得能换一把小刀,但是现在海狼开出的价钱,却公道的多,使得他们现如今可以用更少的兽皮或者猎物,换得更多有用的东西。
所以渐渐的这些土人便减弱了对海狼的敌视,感觉有了这些外来人之后,他们的日子似乎好过了一些,倒也不再希望将海狼给赶走了,要不然的话,他们以后又没有地方换东西了。
但是这样的交易对于海狼来说,并不吃亏,相反海狼开出的价格,对于他们的利润照样非常大,往往他们换得的兽皮,在运到陆上之后,抑或是运到马尼拉、澳门等地之后,价格可以翻十番还要多,只是相对来说,土人们自己感觉还不错罢了。
现如今在李清的主持下,这种易货贸易已经做的相当大了,每个月他们几乎都可以换取到近千张各种兽皮,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台湾特有的水鹿和梅花鹿的皮张,以及较为少见台湾云豹的皮张,每个月单是这些皮张所获的利润,就基本上差不多可以满足这里的部众的生活所需了。
可见得山海经济只要认真的进行发展,还是相当有搞头的。
除了眼下鸡笼湾已经形成的皮张交易之外,有时候土人还会将一些食用不了的野味拿来和海狼交易,对此李清也照单全收,权当是给当地的部众改善伙食之用,一部分腌腊之后,还送往南日岛,作为土产让其他海狼部众也尝尝鲜。
对此于孝天特意找了几个会制作肉脯的人,派往了鸡笼寨这边,专门将一些猎物的肉制成肉脯,然后运到陆上销售,居然生意也相当不错,特别是鹿肉和野猪肉的肉脯,更是颇受福建一带商贾和达官贵人的追捧,同样渐渐的也形成了一个不错的买卖,现如今李清已经开始在鸡笼寨专门搞起了一个食品加工厂,专门制作这种肉脯。
而且原材料也从以前的鹿肉和野猪肉,渐渐的发展到了鲸肉,以后产量也会越来越大,将会成为一个不错的财路。
对此于孝天对李清的工作很是满意,着实对李清褒奖了几句,让李清大为兴奋,赶紧趴下连连称谢。
“李清!你起来说话吧,不必如此!你管的这些事情做的是相当不错,我于某历来做事公平,只要你好好做,于某自不会亏待于你!
我们海狼新立不久,而且目前鸡笼和淡水甚至包括南日岛,都是百业待兴之际,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来管事!你好好干,以后我虽然不敢保你光耀门庭,但是起码可以保你荣华富贵!
我们眼下开拓财路尤为重要,但是我们却没有办法跟大明陆上的一些行当竞争,江南的丝绸,福建、广东的瓷器,江浙的茶叶,我们都没法跟他们比!
所以我们就只能因势利导,来发展咱们自己的产业!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背后有台员岛连绵的大山密林,又临着大海,不靠这些发财,还能靠什么?
所以今后你要多在这方面想办法,眼下的肉脯作坊只是开始,以后这边我要看到的是各种食品的加工场越来越多,渔获、鲸肉,只要能赚钱的,你就放手做,要人我给你人,要船我给你船,总而言之,鸡笼湾今后要产出更多的肉食!
除了要让咱们弟兄们吃好之外,还要能换成银子,做到这一点,你就是海狼的功臣,以后自会有你享受的!”
于孝天的话说完之后,李清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他以前不过只是个店铺的跑腿的,后来东家的船出事漂泊到了这里,天天担惊受怕,怕被土人吃了,但是没想到遇上了海狼之后,他的命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当于孝天得知他会土人的话之后,便立即启用了他,现如今他已经是海狼在鸡笼寨这边的一个重要的管事之人,除了换了干净宽敞的住处之外,还有了几十个给他跑腿的手下,另外前段时间还娶了个漂亮的老婆,这放在以前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现如今于孝天对他说的这些话,让他更是觉得以后日子又奔头了,只要好好干,弄不好他真的能像于孝天说的那样,出人头地,享不完的荣华富贵也说不定,于是李清又赶紧跪下称谢。
李清说完了之后,孙宝强接着说道:“当初大当家在灭了那伙土人之后,没有明确把他们的地盘怎么分配,这一招实在是妙棋!
自从那之后,周边的几伙土人,就开始为了抢地盘,争斗不休,他们相互之间时不时的会发生冲突,眼下这几伙土人都不敢轻易得罪咱们!
年后不久,其中一伙土人仗着他们人多势众把一座山抢了去,欺负其它几伙土人,还不让咱们的人进入他们的地盘之中狩猎,还射杀了咱们两个进山狩猎的弟兄。
于是在下和黑头兄立即便招了其它几家土人,使劲的收拾了这伙土人一番,抓了他们一百多个族人,还把他们赶出了以前他们的地盘!虽然没有把他们灭了,但是也把他们从一个大部落愣是收拾成了小部落,以后再也猖狂不起来了,今后他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经此一事之后,另外几家土人对咱们更是感恩不尽,他们的地盘现在由着咱们进出,还给咱们的人提供向导!
眼下按照当初大当家的吩咐,我们令这里的战兵,每个月分成三组,每次出去二十到五十个人,在土人向导的引领下,进山林之中,进行狩猎!入山之后,还跟着土人学了不少东西。
这大半年来,收获颇丰,眼下咱们的人再也不似以前刚来时候那样,不敢轻易进山了,今后不是属下们吹,以后要是再有土人胆敢袭扰咱们鸡笼寨,就算是不请其他土人帮忙,就凭咱们自己的战兵,进去也可以把他们的老窝端掉!”
大明海寇 第二百九十五章 土人辅兵
这恐怕是于孝天来鸡笼寨之后,听到的最好的一个消息了,自从他带人抢占了鸡笼湾之后,便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手下不管是船员还是战兵,多都是沿海一带的渔民转化而来的。
这些人别看行船捕鱼各个在行,可是进入山林之中,却绝大多数都是属于软脚虾一类的,他们根本不熟悉在丛林,更不要说在丛林之中跟人交手了。
上一次他带人进剿那伙袭杀海狼部众的土人部落,如果不是威逼利诱其它几支土人部落帮忙,将那伙土人诱出山林,用排枪枪毙的办法击垮了他们的话,仅凭他自己的实力,很难对付这些在山林中呼啸来去的土人。
虽然去年起他招募战兵的时候,开始注意从福建内地招募一些猎人,补充到战兵营之中,试图以此来提高海狼的战兵在陆地特别是山林之中的作战能力,但是这样的办法目前来看,还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于孝天便决定利用鸡笼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这里已经建立起来的和土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让这边的战兵进入山林之中,学习如何在山林之中生存和作战的技巧。
他这次来鸡笼寨,无疑也是想要看看这一年来黑头他们这方面的事情做的如何了,现在听了孙宝强的话之后,于孝天就可以放心下来了,起码可以确定,当初他这么安排,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让驻守在这里的海狼部众们拥有了一定的可以在山林中生存作战的能力。
下一步这个办法还要推行到淡水寨那边去,让淡水寨的驻兵也得到这方面的经验,使之获得可以在山林中作战的能力。
他这么做可不单单只是为了对付生活在台湾岛上的原住民这么简单,既然他已经确定了海狼今后要在台湾岛立足发展下去,除了要应对这里恶劣的环境之外,还要应付可能的敌人,其中不乏已经火器化的西方军队。
所以他的战兵很有必要,拥有很强的山地和丛林作战的能力,今后这也是他牢牢控制住台湾岛的本钱。
于是于孝天立即笑着点头道:“做得好!我要的就是这个!可惜的是现在天气太坏,要不然的话我一定要马上验收一下你们的成果,亲眼见识见识这里战兵们在山林之中狩猎的水平!”
黑头得意洋洋的说道:“请大当家放心,眼下咱们这边开始配了越来越多的燧发枪,前段时间还送来了四十支短铳,也都配发了下去,咱们的人进山之后,再也不跟以前那样,吓得畏手畏脚的!
眼下我和孙兄弟每十天就换一拨人进山狩猎,基本上都能做到可以全身而还,还能带出不少的猎物!
另外这一年来,咱们这边抓了二百多个土人奴隶,这帮人在山里面都是猴精猴精的,咱们把他们使劲的收拾之后,一个二个现在对咱们是服服帖帖的,很是听话,特别是那些受过伤,又被咱们救活的家伙们,更是听话的很。
于是我和孙兄弟就把他们之中几十个年轻力壮,而且听话的人也编入到了战兵之中,给咱们的人充当辅兵,跟着咱们的弟兄们进山。
有了这帮家伙帮忙之后,更是让咱们的人在林子里面干的顺手多了,这帮家伙耳聪目明,在山林之中奔走如飞,有些家伙甚至敢徒手捕猎,设猎套挖陷阱更是不在话下!
而且他们还善于使用弓箭,我们给他们配了一些咱们不用的强弓硬驽,换掉了他们以前善用的那些竹弓竹箭,这帮家伙就更是厉害了许多,有他们之后,现在进山根本就不是啥难事!”
于孝天听罢之后,倒是颇有点惊讶,他倒是没想到利用这些俘获的土人来为他们打仗,但是没想到却让黑头他们想到了这个办法。
土人自幼就生活在山林之中,对于山林的熟悉程度绝非外来人短时间可以达到的,在山林之中活动和生存,是有特殊的技巧的,外人要是想学,还真不是很容易能学的全的。
如果能把土人转化成为他们的的士兵的话,那么这就厉害了,这些土人士兵在山林中发挥出的战斗力,绝对要远远超过海狼自己的战兵。
这个办法倒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办法,于是于孝天再一次点头表示对这样的办法满意,回头要见识见识这些土人辅兵的能力如何。
接下来的两三天里,鸡笼湾因为受到台风的影响,始终都大雨瓢泼,工程只能停了下来,船只也都无法出海,使得于孝天只能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呆着,趁机也好好的休息了休息。
从年前和褚彩老闹僵之后,于孝天就一直在为备战忙活,好不容易打赢了南日岛之战以后,各种战后的善后之事又纷至沓来,把于孝天忙的是四脚朝天,一会儿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好不容易把南日岛战后的事情安排妥当,接着就是各种工坊动迁的事情。
于是他便启程赶往淡水寨和鸡笼寨巡视,这一次不巧到鸡笼寨遇上台风,这才迫使于孝天不得不休息了一番。
有时候于孝天自己都琢磨,自己这么忙,这么累图个什么,他来这个世上,似乎一直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几乎没有机会好好的享受一下生活,只是在一味的殚精竭虑的护着他这个盘子,一手把他的盘子养大,却根本没有一点时间,让自己休息休息。
这么做值不值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觉得有点想不通,只是一味的还在继续忙碌下去,直到偶然间想起这件事,稍稍纠结一下,然后马上就又将这件事丢到了脑后。
掐指算算,现如今已经是天启五年了,这几个月来,他一直忙着对付褚彩老,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当今大明的局势上,而前些天他在离开南日岛之前,才听北方传来了消息,说建奴军年初的时候,攻破了旅顺口,大将张盘、朱国昌战殁,城池被毁,这也是毛文龙的东江军这些年来很大的一次失利。
提起毛文龙,于孝天是非常敬佩的,毛文龙这个人不用多说什么,所有人都知道毛文龙乃是大明的勇将,一手带领少数兵将,在辽东打造出了一支强悍的东江军,在所有人都几乎放弃的时候,一手在辽东建奴的背后建立起了一个牵制建奴的基地,使得奴酋努尔哈赤在毛文龙在世的时候,始终不敢大举南犯,一直都担心毛文龙的东江军这个插在他们后背的利刃会趁机要了他们建奴的命。
可惜的是毛文龙却始终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朝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无数的军资投入到了辽东,但是毛文龙的东江军却始终都得不到足够的粮饷支持,就算是朝廷拨发的有限军资粮饷,经过山东等地官员的层层盘剥,到了他们手中之后,也飘没大半,以至于东江军自成立之后,始终都在为了吃饭问题发愁,也导致了毛文龙和文官系统的关系恶化。
毛文龙这个人无疑是个能力非常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对大明极其忠心的大将,但是只因为始终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源,最终不能将辽东半岛彻底收回大明手中。
最可气的是于孝天始终都没有想通,袁崇焕这个混账玩意儿,为什么上任之后,什么都没干,却先跑去把毛文龙杀了,历史上一直把袁崇焕说成一个大明的忠臣,但是横竖他杀毛文龙,自断大明一条可以牵制建奴的臂膀这件事,怎么都说不通。
所以于孝天对于袁崇焕这个人始终都怀有一种没法说的感觉,因为后世对袁崇焕的评价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说袁崇焕是标准的大明忠臣,也有人说袁崇焕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账东西,即便这家伙不是大明叛徒,也是个沽名钓誉爱说大话的家伙。
起码在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件事上,于孝天觉得实在是不可饶恕。
去年的时候,他派往北方运冰的人在山东便和毛文龙的东江军发生了接触,东江军确确实实是在海上做买卖,倒腾一些辽东的特产还有一些朝鲜的特产,特别是高丽参、辽东人参、鹿茸、皮张、牛角等物。
这也是后来袁崇焕等文官攻讦毛文龙,说毛文龙和建奴私下交易做买卖,坐实毛文龙通敌之罪的一个重要证据。
但是于孝天对此说法是嗤之以鼻,换成谁坐镇辽东,在得不到自己国家足够的资金粮食支持的情况下,也要自己想办法养活那么多东江军将士和辽东的几十万难民,这些事朝廷可以睁只眼闭只眼撒手不管,可是毛文龙作为东江军主帅,要扎根在辽东,靠着这些难民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想办法养活这些人。
现在正是小冰川时期,连福建沿海的冬天都冷的要死,就不要说远在北方的辽东一带了,那边一年到头,就没几个月见不到雪的时候,而且时不时的还会大旱,开春种下去的粮食种子,甚至来不及到成熟的时候,就又开始下雪了,动辄一年到头颗粒无收,以前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前,他不太清楚小冰川时期对于这个时代的影响,但是当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现在算是领教了小冰川时期的厉害。
所以说某种程度上,小冰川时代也是摧垮大明江山的一个重要原因,北方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以及严寒,使得这个时代北方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导致了大明山陕豫鲁以及北直隶多地出现大面积的农民起义,同时生活在关外的建奴鞑子们,也为了过的更好一些,开始大举南犯,加之大明弊政积重难返,最终彻底将大明这座大厦摧垮。
大明海寇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不以为然
对于满清鞑子,于孝天从小就深恶痛绝,这些满清鞑子入关之后,带给了中国人深重的灾难,并且毁掉了大量中国古代留下的璀璨文化,将中国带入到屈辱的深渊之中,甚至一直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给中国留下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现在他来到这个时代了,如果有一点机会的话,他都不希望看到满清鞑子入关的那一天,可惜的是眼下他还没有能力来影响历史的走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历史巨轮按照原来的轨迹朝前运行着,却无力阻挡。
这恐怕也是于孝天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一直不遗余力的发展自己实力的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迟早有一天,他想要改变这个历史的进程,将中华文明从满清鞑子手中拯救出来。
所以在去年底的时候,他虽然集中力量应对褚彩老的事情,但是在得知东江军做买卖的事情之后,他还是派出了理事堂的人,在年后择机在辽东沿海海面的海冰解冻之后,派出两三条船,收购几船粮食,运往东江军那里。
当然于孝天现在绝对没有狂妄到以为自己的实力已经可以影响到历史的进程,只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先跟东江军那边的人建立联系,更深一些的了解一些有关辽东的局势。
另外东江军手中也确确实实有他们需要的好东西,自从建奴起兵造反之后,大明朝廷明地里禁绝大明商人和建奴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易,虽然暗地里大批晋商却还在大发横财,暗中跟建奴勾搭,将大批粮食运出关外,解决了建奴对于粮食的需求问题,也为建奴提供了大量的兵粮,可是这样的禁令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起码眼下南方的药材市场之中,人参、高丽参、虎骨等物成了奇缺的货物,只有极个别的人能从晋商抑或是东江军那边搞到一些。
而且这些途径也仅仅把持在极少数人手中,这些药材商们囤货居奇,眼下将这些北方特产的药材炒的价格奇高,而且还一货难求。
海狼目前对于这些药材也有需求,另外通过茂盛源现如今他们也暗中建立了自己的药的药铺,所以也需要这样的东西。
于孝天眼下肯定不会考虑去跟建奴鞑子交易,所以想要搞到这些东西唯一的途径也只能从东江军手中来解决。
但是东江军毛文龙的商业信誉很显然并不是很好,毛文龙为了筹措粮饷,给不少爱国的商贾开出了不少空头支票,以至于搞得不少商贾倾家荡产,这件事他已经有所耳闻,所以他虽然有心想要给毛文龙帮点小忙,但是也没有大方到给毛文龙白送大批粮食过去的程度。
这次年后他派人带几船粮食去辽东,就是想要先跟东江军搭上线,用几船粮食,从东江军手中换得一些人参、虎骨之类的中药材,当然兽皮也是不错的商品,这样的买卖还是可以做的,即便是东江军真的赖账,他大不了也就是损失几船粮食,这样的损失对他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权当是给毛文龙帮点忙,进一点微薄之力,也算是让他多少感觉安慰一些。
而且他相信,毛文龙如果知道他海狼的名头之后,也会愿意跟他做生意的,他眼下已经决定要做军火买卖了,而东江军无疑是一个不错的买家,估计毛文龙得知消息之后,肯定也会举双手双脚欢迎他去辽东做买卖的。
除了辽东的事情之外,于孝天趁着这几天的台风来袭,也坐下来梳理了一下自己对未来的规划。
他的林大参谋在经过一天的休息之后,又喝了一些米粥,总算是缓过了劲,恢复了jg神,冒着雨在鸡笼寨观看了一番,特别是当看到鸡笼寨这种特殊的寨墙以及建成的炮台之后,林易阳更是对于孝天佩服的五体投地。
鸡笼寨的寨墙基本上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用当地直接开采的石料构建起来的,不像其它地方的寨墙那样,多使用木材建造,基本上全部使用了石材。
虽然寨墙不算高,但是却很是结实,寨墙的石头缝都用石灰粘土进行了粘合,虽然赶不上后世水泥的坚固程度,但是也已经相当不错了,完全可以承受这个时代普通火炮的轰击。
而且鸡笼寨的寨墙同样也是使用的多边形棱堡结构,寨墙上留有足够多的shè孔和藏兵的房间,由通道将其连接起来,通过寨墙上的shè孔,可以对寨墙下面形成有效的交叉火力,少量守御者就可以有效对大寨进行防御作战,但是对于进攻一方来说,想要攻入寨中,可就不容易了。
进攻方很难找到寨墙的薄弱点下手,也无法有效发挥重炮的火力,单靠人员进攻的话,没有十倍于守方的兵力,很难有效攻上寨墙,即便如此,进攻一方恐怕也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更何况鸡笼湾口部于孝天还建起了两座炮台,里面陈列了多门重炮,小一点的船队想要攻入湾子里面,在这两个炮台的火力面前,基本上就要全灭了。
所以说鸡笼湾眼下即便是不能说已经是固若金汤,起码也不是任谁想拿就能拿得下的了,可见于孝天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规划这里,并且投入了巨资,把这里经营成了眼下这种规模。
而且据林易阳观察,现在这里的海狼部众,还开始在鸡笼湾东侧湾口处,又开始构建起了一座炮台,这座炮台一旦建成,那么就等于彻底封锁了所有进入鸡笼湾的水道,这鸡笼湾就基本上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了。
看罢了鸡笼湾的情况之后,林易阳感慨万分,更是确定于孝天在下的这盘棋着实不小,他这么做已经不单单只是满足于当一伙啸聚大海的海盗那么简单了,跟着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人混下去,林易阳也开始充满了信心。
应了于孝天的邀请,林易阳也趁着这两天的机会,在鸡笼寨休息了一下,两个人坐在鸡笼寨之中,便闲聊起了当今的天下大势。
对于眼下大明的未来,很显然像林易阳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特别是生活在南方的人们,根本无法切身体验到北方老百姓眼下面临的处境。
但是林易阳对于大明目前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却还是比较有清晰的认识,因为他也是这种事情的直接受害者,并且对此深恶痛绝。
可是当于孝天提起北方建奴的时候,林易阳却表现出了嗤之以鼻,并不认为建奴将会成为大明的大敌,充其量也不过只是一个癣疥之疾罢了。
在他这种读书人看来,建奴虽然这些年闹腾的厉害,但是毕竟人数少,而且大明有险关把手要隘,虽然明军这些年和建奴交手多败绩,使得建奴肆虐于辽东,但是也至多是猖獗一时罢了。
大明辖域万里,兵多将广,只需有朝一ri奋起一击,便能将建奴彻底击败,根本不足以担忧。
对此于孝天颇为无语,因为林易阳的想法,代表了这个时代大明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他们生活在相对和平的内地,根本不知道建奴的凶残和厉害,更无法体会到辽东的汉民所承受的痛苦。
在他们的眼中,建奴始终只是一群跳梁小丑,根本不是大明的对手,即便是眼下建奴很是嚣张,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只是猖獗一时罢了,根本不用太过担心。
于孝天摇摇头道:“林先生,你此话差矣!大明眼下恐怕早已没有你想的这么强大了!
远的不说,单说眼下肆虐于四川云南一带的奢安之乱!奢安之乱从起事到现在,恐怕已经有四五年之久了,叛军杀人无算,先围chong qg,再围贵阳,逼得军民相食!
而朝廷派兵进剿,却连连失利,难道能说大明无兵吗?为何却始终无法将其剿灭?令其荼毒地方数年之久?
大明已非当年洪武年的大明了!时下大明弊政丛生,武将贪生怕死,文官横征暴敛!当朝又有jiān佞当道,宦官把持朝政!
本来以大明的国力,建奴确实应该算不得什么,可是朝廷却用人不当,以至于文武之间相互倾扎!
辽东的东江军孤军奋战,却始终得不到朝廷足够的亮相支持,即便是朝廷拨发的有限粮饷,还在途中飘没半数,落入到当官的私囊之中。
如此做法,岂能让将士用命?
千里大堤溃于蚁|岤!大明虽然外表看上去很是强大,可是实质上内部却早已是被蛀虫蛀的千疮百孔,经不起任何风雨了!
近ri我等出发之前,我听闻陕西发生了民变,山陕地方连年大旱,但是朝廷却对此不管不问,根本不思赈济,以至于多地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可是朝廷却依旧不肯减免税赋,老百姓无以为生之下,只能揭竿而起!
恐怕林先生又要说这不过只是癣疥之疾了!但是如此下去,必将官逼民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旦有朝一ri老百姓被逼无奈,只得从贼求活的时候,这天下恐怕就要彻底大乱了!
眼下可以说已经是初见端倪,只是并没有引起朝廷官府足够的重视罢了!
但是我可以跟你打一个赌,如果五年之内,你必定可以看到北方出现大批乱民,如果五年之内没有出现我所预料的大乱的话,我于某便从此金盆洗手,从此上陆安身当一个良民!”
林易阳听了于孝天的话之后,眉头紧皱了起来,从于孝天的话中,他似乎感觉到于孝天对于大明的未来非常不看好,而且他所说的陕西的事情,连他也没有听说过,他不清楚于孝天为何身在福建海上,却还关注着那么远的地方的事情。
总而言之,这两天他断断续续和于孝天闲聊的时候,他可以清晰的感觉出,于孝天根本上不看好大明,甚至认为大明大厦将倾,至于什么时候轰然倒塌,那不过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
可是目前为止,虽然西南有奢安之乱肆虐,北方有建奴猖獗,但是总体上来看,大明似乎并未出现更大的乱景,林易阳想不通于孝天为何这么不看好大明的未来,坚持认为大明的局势将会越来越恶化下去。
他不可否认大明在经历了近三百年之后,到如今确确实实重疾缠身,弊政丛生,天下到处天怒人怨,许多地方民不聊生,可是在他看来,这些事情并不是不可挽回的,只要当今皇上能励jg图治,文臣用心,武将用命,加上大明二百余年基业尚在,并不至于闹到天下大乱的地步。
所以对于于孝天这样的断言,林易阳并未放在心上,只是觉得于孝天太过杞人忧天了,他一个海贼头子,虽然颇有远见不假,可是对于天下大势的判断,岂能比他这些读书人还能更明白多少?所以他没有把于孝天的话太放在心上,对此一笑置之。
看到林易阳对他的话并不重视,甚至于还有些轻视,于孝天不由得有点泄气,还有些愠怒,但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自己这么生气根本犯不着,别说林易阳会有这种看法了,恐怕他这话就算是说给眼下当朝的首辅和重臣们听,也没人会把他的话当成回事,甚至可能把他当成妄想症的疯子看待。
毕竟大明有这二百多年的基业在这摆着,就算是有点毛病,在众多人眼中看来,也不过只是一些癣疥之疾,没什么大不了的。
更何况林易阳不过只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读书人,虽然称得上涉猎较广,比起身边的一些同类也算是有些见识,但是他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不可能眼界非常宽,更不可能看清未来的局势。
就算是于孝天自己,如果他不是从后世过来的话,也不可能有这种远见,现在根本没有几个人可以看清大明未来的走向,更何况眼下的皇帝还活蹦乱跳,没人能想得到,他的寿命已经剩下不到两年时间了,更没有人能猜得到,下一个要当大明皇帝,并且一手将大明断送的是崇祯皇帝了。
所以这个时候给林易阳谈及这些事情,林易阳不以为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也就是看在他是海狼的老大的面子上,林易阳没有嘲笑他杞人忧天,换做是其他人如果说这些事情的话,估计能当场就被林易阳喷死。
于是于孝天干脆便转移了话题,不再跟林易阳谈这些事情,该说的他已经说过了,那么接下来就只能等待时间来验证他的话了,到时候他相信,林易阳一定会大吃一惊,将他视作天人,有时候预言这种东西,如果使用的正确的话,倒是一件利器,估摸着到时候林易阳更会对他死心塌地,跟着他一路走下去了。
(来个四千字大章!)
大明海寇 第二百九十七章 清除行动1
鸡笼寨眼下基本上没有什么让于孝天可担心的事情,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朝前推进,大寨的建寨工作目前基本上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朝寨中填充各种工坊和增加这里的移民了。
而未来一段时间,鸡笼寨的主要产业也基本上在于孝天这趟来的时候确定了下来,以后这里的主业就基本上先确定为渔业、捕鲸业以及带来的相关产业,而鸡笼湾也将作为海狼以后重要的渔港,下一步于孝天还打算将这里发展成为海狼的重要海上贸易港口,作为大明和倭国、琉球国的转口基地。
台风过去之后,于孝天带着林易阳在鸡笼湾转悠了一大圈,并且登高巡视了一下周边的情况,吩咐黑头和孙宝强,在鸡笼湾四周高地上,设立一些哨所,可以直接观察到附近的情况,防止敌人从其它地方潜入到鸡笼湾之中,对鸡笼寨发动出其不意的袭击。
另外于孝天也亲自检验了一下这里的战兵,对于丛林的熟悉情况,带着一百余名鸡笼寨的战兵,以行猎的名义进入到了东面山林之中,分成数组展开了一场寻猎比武。
获胜的条件很简单,就是看这几组战兵在三天之内,谁捕获的猎物更多,谁便是胜者,当然他们的猎物也包括东面山林中的一个土人部落,这个土人部落是之前始终不跟海狼接触,并且始终对鸡笼寨的人们保持敌意的一个部落。
这一年来,海狼派往东面探路的一些人员,就是在他们地盘失踪的,但是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所以一直以来,黑头他们都怀疑是这个土人部落干的这件事,只是以前没有查实此事。
但是在这段时间,附近另外一支和海狼又接触的土人部落告知他们一个消息,说他们的族人意外的发现了是这支土人部落袭杀了海狼派出探路的人员。
于是黑头他们原计划在台风结束之后,就要对这支土人部落用兵,将其彻底清理掉,于孝天刚好这个时候来到这里,自然而然的也就要参与一下这次对这支土人部落的进剿。
这一次于孝天没有再像上一次那样,纠集其它土人部落参与此事,而是决定由他们海狼自己来解决这个麻烦,通过这次行动,来检验一下鸡笼寨的海狼部众在山林之中作战的能力。
而孙宝强便成为了这一次行动的策划和指挥者,在安排好了鸡笼寨的事情之后,就开始带着人员进入到了山林之中,朝着鸡笼寨东面的鸡笼山一带行去。
这一次于孝天和孙宝强动用了鸡笼寨八成左右的战兵力量,一共从寨中带出了一百余人,另外还随行带了五十个土人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