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海寇 > 大明海寇第88部分阅读

大明海寇第88部分阅读

    冷哼一声道:“想走?哼哼!恐怕没那么容易吧!要知道你们来这段时间,可是把该学的都学了,这种燧发火铳,可是我于某独家买卖,你们要是带走了,传了出去,以后我岂不要倒霉了吗?

    所以你们既然来了,就安安心心在这儿干吧!要是你们觉得实在是干不了这种细活的话,我还有地方让你们干点粗活,照样亏不了你们!不过工钱稍微低一点罢了!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是一个人来这儿,为了赚些银子养家糊口,这工钱只要你们做得好,该给你们的一文钱也少不了你们!我于某人言而有信!

    要是谁实在是想家和家里的人了,我可以派人把你们家人接来,你们也知道,在咱们南ri岛,没有一个闲人,包括我的夫人在内,也要做事!

    你们即便是接来了家人,你们家人也有地方干活,照样还可以赚一份工钱,总之你们死了还想回陆上这条心好了,谁要是想走的话,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黄泉路!该怎么办你们自己掂量掂量好了!

    我再给你们宽限一些时ri,让你们熟悉熟悉手艺,这个月就不说了,我说的按劳取酬、计件工资的办法,从下个月开始实行!谁要是不想干这个,可以现在就提出来,我给他换个地方,工钱少点,可是还是可以让你们养家糊口没有半点问题!”

    大明海寇 第七十二章 新炮未就

    工匠们一听都有点慌了,他们当初不少人应募来的时候,奔的是高额的工钱,没想到来了这里之后,以后就没法再回去了,一些人当场就哭了起来。

    于孝天也不搭理他们,扭头继续查看那些合格的零件去了,倒是张铁匠对这帮工匠们说道:“哭个什么?老爷们家的,还像是个男人吗?不就是不回陆上去吗?当初老子也是被大当家用强绑来的!

    现在老子不是活的好好的吗?大当家是讲理的人,在这儿给大当家干活只要你好好干,活的就痛快!

    现在就是有人来八抬大轿抬老子回去,老子也不愿意回去,你们也不想想看,就咱们这些人,在陆上,谁拿正眼瞅瞅咱们?官府动不动就让咱们出工,还是白干,甚至连铁料都要自己搭进去。

    我他娘的以前在陆上,天天只能喝粥,一年都见不到一次荤腥,到了这儿,只要你们干的好,天天吃肉都行,即便是你们刚来,不照样三天吃上一次肉吗?回去有啥好的?还像以前一样,天天吃菜粥,连顿干的都要琢磨半晌才敢吃吗?

    就这么说吧,你们好好干,咱们大当家是个讲信义之人,该给你们的少不了你们,跟着大当家干活,越干越痛快!以后你们就知道这是来对了!”

    张铁匠现身说法之后,铁匠们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下来一些,但是有七八个铁匠,自以为手艺不行,不敢再干这活儿了,宁可少拿点工钱,想要干点别的粗活。

    于孝天也不难为他们,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派人将他们带离这里,改天直接送到鸡笼湾去,反正哪儿以后要大兴土木,少不了铁匠过去干一些粗活,他们这些手艺不太好的铁匠,既然干不了这种细活,那只能去干粗活了,其中两个人愿意转到炮作里面去,当即也被张铁匠派到了炮作之中。

    反正炮作主要做的是铸造的活,有现成的铁范铸炮,铁匠手艺稍差一点,也没有什么问题,让他们打磨炮身去毛刺这样的事情,他们还是干起来没有任何问题的。

    整体上来说,张铁匠管的这个大铁匠铺子,现如今规模已经不小了,铁匠加上学徒,已经有五十人之多,如果铁匠的手艺都练出来之后,每个人一个月起码可以打造出五根根合格的铳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再加上于孝天在铁匠铺里面推行的是业有所专的分工合作方式进行生产,工作效率就比起一个铁匠单独完成一支燧发枪的打造的效率,要起码高出两三倍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此一来,现有的铁匠铺子的规模,就可以保证一个月生产出几十杆南ri一式燧发步枪。

    一年下来,可以生产一千支左右的燧发枪,这样的产量目前为止,已经是相当可观了,只要有一两年时间,他就可以组建一支燧发枪兵团,那时候他还怕谁个鸟呢?

    想到这里于孝天自己就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自己这么折腾下来,发展速度居然能如此之快!连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害怕了。

    不过他这种算法,有点太过理想化,刚开始的几个月时间,他不敢苛求这铁作能每个月都给他生产几十支燧发枪,因为现在看来,许多夹具工装还没有完善,工匠们要用相当时间一边熟悉手艺,一边打造修改各种工具,才能逐步的提高产量。

    真正能达到每月几十支燧发枪的生产速度,恐怕还要等两三个月才行,不过即便如此,于孝天也已经很满意了,两年时间,他只需要组建一支装备一千到两千支燧发枪的军队,以后不管去什么地方,他都基本上可以横着走了。

    另外于孝天看罢了铁作之后,将这里和炮作干脆合并起来,正式改名为海狼军器所,另外包括女人们专门为海狼部众制作成衣的成衣铺,也一起合并进来,以后隶属于理事堂之下,单独可以成为一个du li的部门,负责给海狼提供武器被服,基本上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海狼内部的军事化后勤保障体系。

    至于这个军器所,于孝天考虑了一下之后,暂时将其交给了一个理事堂之中叫袁铁立的人负责。

    这个袁铁立以前是钱松的一个手下,腿部受过伤,所以成了残疾人,一直跟着钱松很是忠心。

    钱松死后,袁铁立无依无靠,本来暗自神伤,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但是于孝天意外发现,这个人很有组织能力,虽然不能再上船做事,可是却很会协调,还多少识一些字,懂点记账的事情。

    于是于孝天当即便将他安排到了理事堂做事,而且是直接给李狗子打下手,地位着实不低,这让袁铁立对于孝天很是感激,反正钱松已经不在了,他将忠心都转而投到了于孝天身上,做事很是勤勉,手头也很干净。

    所以于孝天决定将军器所交给袁铁立负责管理,充分发挥这个人的能力,虽然他不太懂技术,可是管理者不见得非要都懂技术才行,只要他能协调好,监管好就行,至于技术上就由张铁匠来兼管,如此一来,一个负责行政,一个负责技术,兵仗局就基本上可以正常运作了。

    袁铁立被于孝天召见之后,很是高兴,立即走马上任,干上了这个兵仗局管事的事情,张铁匠也很是乐意干这个兵仗局副管事的事情,可谓是皆大欢喜。

    于孝天看罢了铁匠铺之后又跑去炮作看了一下,炮作的生产现在已经进入了稳定期之中,仿六磅炮的生产技术已经很成熟,产量也在稳步提高,两套仿六磅炮的铁模交替使用之下,工匠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几乎每个月现在可以产出六七门仿六磅炮,再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海狼的船上基本上就可以全部都换装上这种轻型的六磅炮了。

    而且这种六磅炮在满足船上的使用之外,还可以满足岸上作为岸防炮的使用,将其布置到南ri岛大寨和湾口两侧的炮台上,直接抵御入侵南ri岛的敌人。

    但是于孝天现在关心的可不是这种轻型的六磅炮,他深知西方海上强国目前舰炮的发展水平,这样的轻型火炮,早已不是他们主流的装备了,这个时代的西方海上强国的战舰上,已经开始出现了三十磅以上的重型长shè程火炮,这种火炮已经具备了对船只极强的摧毁能力,即便是轻型火炮,他们最小的火炮也已经是八磅炮,而这种六磅炮早已不是西方海上强国的主流火炮了。

    即便是西方海上强国还在使用这种六磅炮,但是也基本上是只装备一些轻型的武装商船或者小型的巡逻舰上,而且还不是作为主炮使用,充其量也就是作为副炮使用。

    而且西方国家目前舰船的主力已经多属于先进的盖伦船,最不济也是改良型的克拉克帆船,这些西式船只使用了坚固的木材,密集的肋骨和厚实的船板,具备了很强的防护力和承载能力,用六磅炮去揍他们,根本像是在给他们挠痒痒,基本上无法伤及其筋骨。

    所以别看眼下海狼自产的这种仿六磅炮对付同行,或者是拿去对付这时代的大明水师的船只没有多大的问题,甚至还占有很大的优势,可是一旦要是作为主力炮拿去对付西班牙人或者荷兰人的战船,哪怕是对付他们的轻型武装商船,都不可能占一点便宜。

    现如今于孝天很清楚未来他将面对什么样的对手,所以他必须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六磅炮已经无法满足他眼下的需求,他必须拥有威力更大、shè程更远的火炮才行。

    在炮作试制成功这种仿造的六磅炮之后,于孝天便已经命雷铁匠在投产六磅炮的同时,开始试制十二磅炮,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这种十二磅炮的试制情况。

    所以到了炮作之后,于孝天马上就将雷铁匠找来,劈头问起了十二磅炮的试制情况如何。

    雷铁匠一听就赶紧陪着笑脸说道:“回大当家的话,小的这段时间可是没敢偷懒,大当家要小的试做的那种更大的炮,小的已经铸出了一副炮模,这段时间理事堂催得紧,说船队的各个掌柜,都催着要炮,小的这阵子就只顾着忙着赶工造那种炮了!

    所以这新炮就拖延了下来,还望大当家体谅!”

    于孝天一听十二磅炮的铸造暂时停顿了下来,脸顿时就拉了下来,扭头对跟着他的李狗子问道:“这事儿是你安排的吗?”

    李狗子一听赶紧点头道:“雷铁匠说的是,这段ri子各船的船长还有管队们都瞅着这炮眼红的要死,没事就跑到理事堂闹着催要,我们实在是没法子,就让雷铁匠他们炮作抓紧造这种大炮,倒是新炮的事情就让雷铁匠缓一下!”

    “胡闹!那种轻炮要那么多干什么?有一些就罢了,够用就行!现如今这种新炮才是重中之重,我本以为这次回来,这种新炮起码也应该铸成一两门了,现在倒好,居然直至现在,才刚铸出铁范!你们这是要耽误大事的!

    雷铁匠,你从今天起,就把这种炮的生产停下一半,用最快的速度,召集炮作的工匠们,开始试铸新炮!我再给你十天时间,务必给我将新炮铸出来一门,拉到靶场开始试炮!

    另外除了这种新炮之外,你再给我增加一项,在新炮的基础上,加长炮管长度,将炮管长度增加三成,另外加厚炮壁,确保能装填更多的火药,要能打的更远,打的更准才行!

    这两件事你都给我记下,一起干,不能拖,以前的六斤炮减少数量,也要保持生产,每个月不低于十门!要人我给你人,要料我给你料!

    新炮旧炮两线都要保证一起干,重点给我放在新炮的试制上面,我要越快越好!要是耽误了我的大事,我要你的人头!”

    大明海寇 第七十三章 硝石之困

    雷铁匠听了之后,吓了一跳,掐着指头算了一下惊道:“大当家,您说的这种新炮,是不是太重了点了?这炮要是铸成的话,光是炮身就起码要有千斤以上,加上炮架的话,起码要一千五百斤,咱们船上恐怕用不了呀!”

    于孝天翻翻白眼道:“这个我比你清楚,咱们眼下这些船上确实能用的不多,但是不代表以后就用不了!这炮我是要拿去放在岸上的炮台里面用的,重一些也无妨!总之你尽快给我办到,办不到的话,你提头来见,我就另换他人替你办!”

    雷铁匠吓得直缩脖子,赶紧躬身连连答应,扭头还带着一丝幽怨的神sè看了李狗子一眼,好像是埋怨李狗子这次把他害了。

    眼下因为有铁范铸炮的这个法子,他的手艺已经没那么值钱了,掌握了铁范铸炮的方法之后,很多人都可以取代他的位置,来管这个炮作,现如今于孝天给他这个炮作管事开出的月俸是一个月十两银子,这放在陆上可是相当高的工钱了。

    要是于孝天一个不高兴把他拿下来的话,他就只能是个普通工匠,一个月最多也就是二两银子的工钱,虽说对于工匠来说,这样的工钱也已经很高了,但是比起他眼下一个月拿十两银子的月俸,可就少多了。

    眼下他每个月拿到工钱之后,可以舒舒服服的跑到岛上ji馆之中找个漂亮的表子睡好多天不说,还够他没事的时候逛逛赌场,ri子过的舒舒服服不说,还很有面子,要是被于孝天拿掉的话,他这好ri子就算是到头了,所以他不紧张才怪。

    没看到新炮,让于孝天很不痛快,炮作也没兴趣继续视察了,掉头出来直奔后山坳的火药作坊。

    现在火药作坊也是海狼最重要的工坊,是保障海狼火器不会断粮的基础,所以非常受于孝天的重视。

    但是火药作坊不比一般的工坊,具有很大的危险xg,所以没有被放在工坊区之中,而是放在了远离人员聚居的山坳里面,一旦发生事故的话,损失也可以小一些。

    而且生产火药的原料库房和火药的成品库房也和作坊分开,省的一次事故,就摧毁全部火药储备,让海狼当即断顿。

    火药作坊眼下工人已经增加到了三四十人,分工比起在金银岛初创的时候,更加jg细了一些,而且工具也更好了一些,为此于孝天不惜拿出大量的白银和铜,为火药作坊制作了铜质和银质的工具,防止碾碎原料的时候,用铁器或者石器工具碰撞出火星,引发爆炸或者起火。

    但是产量的增加就需要原料的保障,硫磺他们可以比较容易搞到,但是硝石的供应一直都比较成问题,海狼一直找不到一个稳定的硝石供应渠道。

    目前所知的是西班牙人手中有充足的硝石资源,因为西班牙人占领了智利这块殖民地,而智利则是世界上硝石储量最大的地区,历史上曾经占据过世界硝石产量的七成,所以西班牙人手头最不缺的就是硝石。

    可是目前为止,海狼还没有和西班牙人建立起来联系,只能通过其他途径购入,成本高不说,而且数量不能得到满足和保障。

    所以年前的时候,于孝天已经请茂盛源出面,派船携带货物,到马尼拉进行交易,让茂盛源派出的人员前往马尼拉和西班牙人洽谈,茂盛源可以为其提供各种他们所需的货物,但是要求西班牙人给茂盛源提供充足的硝石供应,哪怕是易货贸易都成。

    要知道现在的明朝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吸银大户,西方人非常喜爱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和其它一些手工艺品,所以要源源不断的从大明采购。

    而他们可以拿出手卖到大明的东西,却并不是很多,玻璃大概算是一种,另外就是一些他们所掌控的殖民地所产的香料等物,其余的可拿来卖给中国人的东西就实在是没多少了。

    如此一来,明朝基本上就一直处于出口顺差的状态,西方国家只能用大批现银购进中国的货物。

    现如今于孝天同意以易货贸易,来从西班牙人手中交换硝石,那么对西班牙人来说,可谓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他们这样一来,就不用再用白花花的银子来收购货物了,而于孝天也基本上可以解决对硝石的需求问题。

    不过目前为止,这件事还没有办成,所以于孝天年前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派茂盛源去跟西班牙人接触,谈判购入硝石的事情。

    另一方面为了稳妥起见,他决定大批从北方收购硝土,因为南方多雨,不太容易用积硝法获取土硝,而北方气候干旱,盐碱地很容易出硝,这东西农村房前屋后都有,最好的收集土硝的时间是chun季,而且很不值钱。

    所以于孝天让一些商贾去北方想办法帮他大批收购这种土硝,有多少要多少,拉回来之后再在南ri岛进行熬硝,提纯出纯度比较高的硝土,用来缓解对硝石的需求。

    年后有两家商人,还真就chun季在北方山东一带收购了大批的土硝,满满的装了四条船拉到了南ri岛,现如今火药作坊就是利用这种土硝提纯,获取硝石生产火药。

    而这种使用土硝熬硝法提纯的硝石,质量上一般般,比起用纯净的硝石配制出的火药威力稍差一点。

    但是这也是没法子的法子,他目前没法提纯出更好的硝石,只能暂时用这个办法解决,火药威力稍差,也可以使用就成,以后等解决了硝石供应问题之后,这个法子可以停下来,作为储备使用。

    火药作坊的工人们在作坊里面忙的四脚朝天,他们不比其他地方,只能白天开工,晚上为了防止事故发生,这里不允许点灯生产,所以整个白天,这里都要全速运作,才能满足海狼的需求。

    有工人负责熬煮土硝,提纯硝土,有工人负责碾碎硝石、硫磺、木炭,更有工人要用筛子不停的过筛,筛出足够细的原料进行配制。

    火药按照不同需求,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的粉末按照比例不同配制好,一些引药不需要做成粒装火药,就直接储存起来。

    但是作为发shè药和爆破药的火药,都需要制成粒装火药,充分的发挥火药的威力,同时保证运输的时候不会因为比重不同,让火药成分再出现分层,使得配比失调,降低威力。

    所有这些工艺,现在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生产试验之后,已经基本上都成熟了,所以眼下火药工坊生产出的火药质量,已经比较稳定,威力也可以保证。

    于孝天只是简单的问了一下火药的生产量和原料的储备量,以及成品火药的储备量,当李狗子告诉于孝天,他们目前已经储存了五千多斤各种火药之后,于孝天摇头表示不满意。

    五千多斤充其量就是两吨多点,别看数字不小,可是如果打一场大仗的话,这点储备根本就不够用,所以他要求继续扩大火药作坊,提高火药的产量,确保将火药的储备量起码提高到两万斤以上才基本上够用。

    李狗子一边点头答应,一边记下这件事,不过脸sè已经变得不太好了,一副肉疼的要死的样子。

    (低烧第二十三天,今天早晨起来之后感觉稍好一点,下午争取再更新一章!只要活着,就不会停止码字!)

    大明海寇 第七十四章 财政赤字

    于孝天回到南ri岛之后,马不停蹄的到处跑,到处看,督促各处的生产都要大幅提速,除了各处工坊之外,他对岛上的拓荒也很关心。

    岛上经过去年想方设法的搞移民,人口已经增长很多,岛上居民数量已经增长到了近三千人之多,其中两千多人,都被安置在了几个移民村之中,负责对岛上的荒地进行恳拓。

    这些移民们干劲很足,像一群辛勤的蚂蚁一般,ri夜在田间劳作,他们先把荒草或者灌木砍掉或者烧掉,然后用人力或者畜力开垦土地,晾晒土地之后,对其进行平整,使之具备可以种植农作物的能力。

    到了年后岛上已经开垦出了数千亩土地,一平方公里一千五百亩土地,如此计算,这些移民已经在南ri岛开拓出了三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

    南ri岛的面积大概有五十平方公里,但是其中多丘陵山地,并不适合恳拓作为农田使用,故此到了这个时候,岛上可供开垦的土地已经被恳拓了三成左右,如果按照这个速度进行下去的话,再有一年时间,岛上可供开垦的土地,就基本上没有了。

    于孝天计算了一下之后,暗自摇头,南ri岛到底还是小了点,无法支撑他今后的计划,粮食问题如果不能自行解决的话,是一个大问题,一旦遇上陆上出现大荒之年,他们的粮食供应就会出大麻烦,所以他选择跑到台员占地盘,可以说是个很明智的决定,这就更加坚定了他要加大开发台湾岛的想法。

    不过好在南ri岛除了开垦农田之外,岛上的丘陵山地,也比较适合放养一些山羊或者耕牛,作为放牧之用,这也可以多少弥补一些他对食品方面的需求。

    而且为了下一步垦殖台湾岛,他必须要提前准备很多耕牛,所以他不得不让人去陆上,想方设法的收购一些耕牛,即便是南ri岛暂时用不了,也暂时派人将这些耕牛放养在南ri岛上,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另外南ri岛周边海产品非常丰富,捕鱼技术和储存技术限制了渔民们不能长时间大批在海上捕鱼,所以这个时代沿海的海产品丰富的程度,可以说让后世的渔民想都不敢想。

    为了解决渔获储存问题,去年的时候,于孝天就打定了主意,在结束了东痒岛之战,和南竿塘的问题之后,他把混江龙打回了福宁那边。

    入冬以后,他就让理事堂派出了几条船,一路北上,到山东一带沿海,采集海冰,装入船舱之中,运回到了南ri岛。

    这个时代处于小冰川时代,气候比后世要冷很多,不用过渤海湾,入冬之后,山东沿海一带的海面就会出现大量的海冰。

    所以他们取冰根本不用跑的太靠北就行,甚至于在长江口一带,就能取到一些浮冰,只是运输成本比较高罢了。

    本来于孝天想过用硝石制冰的方法,可是目前他手头上硝石供应连火药都不足,哪儿舍得拿出来用硝石制冰呀!所以只能用这个笨办法,来储备冰。

    为此于孝天在南ri岛选了一个岩洞,里面四壁都铺设上了厚厚的茅草垫子,作为储存冰的冰窖,洞口有用几层厚实的草墙封住,将运回的冰储存入冰窖之中,节省了开挖冰窖的人工和麻烦。

    现在天热了之后,他给船上都改造了一个小小的冰室,将提前储存在冰窖的冰放在船上,如此一来,船上出海的时候,就可以吃上一些新鲜的肉食和蔬菜了。

    这个法子他也给了岛上的渔民,让渔民把船舱改造一下,可以给冰保温,出海捕鱼的时候,捕获的鱼鲜直接丢入放了冰的船舱之中,这么一来渔民就不用担心捕获的鱼鲜不赶快运回岛上处理的话会发臭腐烂的问题了。

    如此一来,渔民们可以出一趟海,时间更长一些,捕获量也更多一些,渔民受益同时,南ri岛狼|岤之中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渔获储备。

    不过这种办法还是有点笨,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但是目前为止,也是于孝天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总之他要想方设法,储备更多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省的临时抱佛脚,到时候赶不上趟。

    总之他的付出的努力,在天启四年之后,开始收获,各方面的事情进展都比较顺利,加上官府到现在还忙于对付澎湖的荷兰人,根本没空来找他们的麻烦,所以他们眼下小ri子还算是过的相当不错。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于孝天还有一个地方,属于他重点关照的事情,那就是南ri岛的船寮。

    船寮现在已经扩建完成,并且早已开始承接修船的工作,海狼的船只基本上都得到了一次保养修缮的机会,使得海狼的船队更加jg悍了一些。

    但是这样修修补补的事情,并不是于孝天所想要的全部,他不惜投入巨资,修缮南ri岛破败的船寮,除了要保养自家的船只之外,目的就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自行造船。

    现如今船寮之中的工匠力量,已经十分充足,其中经验丰富的除了郭复,还有两个从陆上抓来的船匠,其中一人技术应该还在郭复之上,据他本人说,经他的手,已经起码造了上百条船。

    其中福船、海沧、鸟船、沙船甚至于广船,他都知道怎么造,也亲手带人造过,按照他的说法,一条中型福船的造价,大概在三千两银子以上,不带配备的船锚、船帆,和船上的帆索以及大炮的话,造价差不多要四千两以上,万事俱备的话,工期大概要四个月的时间,有时候会长达半年才能造出来。

    但是鸟船的话,造价一千多两就足矣了,如果使用上好的木料的话,再加三成,造价下来不超过两千两银子,工期大概在两个半月到三个月之间,就可以早好下水。

    所以目前南ri岛的船寮自行打造全新的船只,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在木料的来源方面,特别是制造船只龙骨和桅杆的木料,必须要使用整根的大料才行。

    这些大料只能从云南、四川走水路沿江放下来,到货之后还要y干半年以上才能使用,否则的话即便是强行使用,造出的船也不耐久,很容易出现裂纹,导致船只进水。

    但是如果想要快一些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目前一些沿海一带的船寮之中,有些船寮有备料,这些料都是干料,可以立即投入使用,但是价格要高出不少,全部采用这些木料的话,一条船的成本起码再提高三成以上,甚至超过一半的造价,也不为过。

    对于这些事情,于孝天这个船模老手当然知道,但是他对此也有解决的办法。

    木料如果进货的时候,是湿料的话,可以采用烘干的方法缩短木料y干的时间,不过这需要建起一个专门烘干木料的工坊,单是工棚就需要造的很大,要不然的话木料很难放进去。

    烘干的烘房之中,要将木料架起来,在烘房四周下面生火,用热力强行把木料中含的水分逼出来,使之在开料用到船上之后,不会再出现变形。

    这个事情于孝天认为并不是多大的问题,现如今岛上的人力物力,基本上可以满足他的需求。

    主要问题就是进料的问题,于孝天本来打算要理事堂通过各方关系,从陆上采办一大批木料回来使用,但是当他提出这件事之后,李狗子和赵麻子的脸都变了颜sè。

    因为随着于孝天这么在南ri岛疯狂折腾,他们之前存的那些银子,现如今钱库已经基本上见了底。

    于孝天这段时间没太多过问资金上的事情,他以为去年开始收取过路费,天天都有钱进账,加上时不时手下出去出猎,也能经常抢回来不少财货,加上当初接收张虎的遗产,他们资金上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但是当听到李狗子和赵麻子说他们钱库见底的时候,于孝天被吓了一跳,赶紧招呼他们到住处问及这段时间收支的问题。

    于是李狗子搬来了一堆账本,摆在了于孝天面前,对于孝天说道:

    “大当家,你自己瞧瞧吧!虽说这半年多,咱们收成也不错,但是大当家设立的奖惩制度,收获之中有一大块都分给了下面的弟兄们!

    当然剩下的也不少,足足有三万两银子之多,可是大当家自己恐怕也忘了,这些钱可是左手进,右手就出了!根本就留不住!”

    于孝天挠着头道:“哦?我花了这么多银子吗?都花哪儿去了?”

    李狗子立即就开始吐糟了起来:“这些银子不都是大当家作主花出去的吗?您瞧瞧!去年到现在,咱们不停的招募流民来岛上,还要招募各种工匠,这就是一大块呀!

    我们除了硬来绑来的不说,通过各种途径,我们招募了不少,还花银子买了不少家奴!这一块就足足花了一万两银子还多!

    另外大当家又是在陆上采办铜铁,又是买耕牛,又是买粮食,还有药材、布匹,花销都非常大,每一块都记得有帐,大当家不信的话可以自己查一下!

    还有前段时间打点陆上的各路关系,足足也花了八千多两银子,咱们理事堂可是没人敢从这里面捞钱的,每笔帐都记得清清楚楚!”

    大明海寇 第七十五章 解困之道

    于孝天没想到自己花钱这么厉害,但是想了一下之后,也发现确实如此,他这大半年来,在南ri岛疯狂折腾,各种工坊他就建起了一大片,这都是钱呀!

    另外各种花销,他也没有太过仔细,只要觉得需要,就大笔一挥让理事堂开支,没想到他这么折腾下来,却造成了海狼的财政赤字,如果再这么折腾下去的话,他估计用不了仨月,就要宣布破产了。

    他大致翻看了一下账目,合上了账本把账本朝前一退,身体仰靠在了椅子上,也开始发愁了起来。

    “茂盛源那边生意不是不错嘛?近期应该可以分一些银子回来了!是不是?”于孝天掰着指头算接下来可能的进账。

    赵麻子一脸的黑线摇头道:“茂盛源生意确实不错不假,可是大当家也不能指望它了,别忘了大当家当初可是给李家谈妥的,继续给茂盛源投入五千两银子当本金,现如今只给了茂盛源两千两,其余三千两银子上次大当家说从咱们的货款和红利里面出!

    这么再刨去三千两,能拿回来两千两银子就算是不错了,现在岛上铁作和炮作还有船寮各处都还要铁,这两千两银子还不够去广州买铁料用!”

    “过路费呢?现在过路费这一块收入不是也不错吗?”于孝天又把主意打到了过路费上面。

    “话是这么说,现在每个月收取的这些银子,也有几千两银子,可是岛上养活了太多的工匠,这些银子除了要养活咱们的弟兄,还要给工匠开工钱,这个月底就需要几千两银子,这些银子最多也就是刚够用!”李狗子又接过话题,回答于孝天道。

    于孝天掰着指头算了算,还真就没啥进项了,想了半天,忽然间一拍脑袋道:“对了,玻璃镜呢?玻璃镜交给茂盛源没有?”

    赵麻子点头道:“前几天做出来的二十面玻璃镜,刚派人送到福州茂盛源,还没有回来消息!”

    于孝天这下乐了起来,站起身道:“那就好办了!这二十面玻璃镜,我敢保证,肯定能卖出好价钱!另外你们给我几天时间,我还能给你们弄出新鲜玩意儿,这段时间捞海草,用海草烧草木灰,现在进度如何?我这两天忘了问这件事!”

    李狗子答道:“草木灰这段时间倒是积攒了不少了!不过海草烧的草木灰都在东岸那边,负责这件事的人今天告诉我,说已经积攒了很多了,琉璃场那边用不了,问我要不要停下来!要不然的话,就没地方放了!”

    “不要停!不要停!草木灰有多少要多少,暂时用不上也要继续烧!以后用量恐怕是要大着呢!赶明儿我就要用不少!这次我再给你们弄一样能发财的东西!

    对了,还有,过路费的事情,我看也差不多了,从下个月起,过路费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一倍收取,以前咱们收的太便宜了,前段时间算是优惠期吧,现在优惠期该到时候了!谁要是不想交的话可以!以后他们再过福州的时候,就让他们自求多福好了!”于孝天听罢之后,心情顿时大好了起来,脑子似乎也突然变灵活了起来,开口对李狗子和赵麻子吩咐道。

    李狗子一听就瞪大了眼,惊问道:“翻一番?会不会要的太多了?”

    于孝天摇头道:“不多!不多!以前一条船二三十两银子,管他们一季仨月,这太便宜他们了!现在一季让他们交八十到一百两银子,不算多!他们一趟跑下来,即便是最小的船,一趟赚的也起码要七八百两银子,这点银子算不了什么!

    就这我告诉你们,还是低的,现在咱们掌控的地盘不够大,要是再大一些的话,价钱再高也有人愿意交!

    混江龙这段ri子都在干什么?你们派人打听了没有,这老小子上一次被咱们收拾的伤筋动骨,估计早就把咱们恨之入骨了!估摸着这厮不会善罢甘休,肯定还会卷土重来,找咱们报仇!

    所以与其等他上门,倒不如盯住他,给他个理由,让咱们动手,彻底把这老小子给收拾了!

    咱们不是缺银子吗?这老小子这么多年来,估摸着在双峰岛也攒了不少银子,不妨咱们先拿来花销花销好了!

    我们掌控的地盘越大,这过路钱就越好收,南边现在太乱,咱们不太方便过去,可是福宁那边,本来就是咱们的老家,混江龙又是咱们的老朋友,与其让他占着茅坑不拉屎,倒还不如让咱们过去管一下福宁一带的海面,也造福一下渔民不是?”

    李狗子和赵麻子听罢之后,都一身暴汗,现在他们发现,于孝天这家伙不是老实人,别看表面上很忠厚,可是这心里绝不是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原来这家伙早就惦记着混江龙的地盘了,以前他不说,是实力不济,现如今又经过半年折腾下来,海狼在他的带领下实力暴增,他已经有实力去把混江龙给灭了,现在还说的这么冠冕堂皇,说白了他还是觊觎人家福宁州一带的海面。

    而且于孝天说的不错,他们海狼控制的海域越大,他们可获取的利益就越大,现如今他们仅仅控制着湄洲湾以北,到闽江口一带的航道,过往海商就不得不给他?br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