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海寇 > 大明海寇第85部分阅读

大明海寇第85部分阅读

    有点好笑的是恐怕打死郑一官,他自己都想不到,他的儿子在数十年之后,却会继承他的衣钵之后,在形势所迫之下,带兵将荷兰人逐出了台湾岛,成了台湾王!

    所以说郑一官不见得说的话全部都是实话,要知道他们在这一带活动,已经踩到了于孝天的地盘边缘,郑一官肯定是不愿意告诉于孝天,他在这一带是为了拦截通过台湾海峡的商船,故此才会托词说他这是要带船返回九州岛。

    不过于孝天听罢郑一官的话之后,看破也不说破,他眼下并不想节外生枝,和李旦发生正面的冲突,既然他不想现在杀了郑一官,那么也只有暂时买给李旦一个面子,结交一下郑一官,以后真是再有什么事情的话,起码李旦和郑一官都要欠他一个人情。

    于是于孝天点头道:“原来如此,看来今天咱们真是有缘呀!可惜于某和那些红毛人没有什么交情,他们自然不会找我帮忙了!照郑兄弟这么一说,你们这段ri子倒是和这红毛人处的不错吧!”

    郑一官点头道:“关系不错不敢说,但是起码在下给那些红毛人当过通事,倒是在他们面前也有几分薄面!怎么?于当家难道想要和这些红毛人认识认识?如果有需要的话,郑某倒是愿意给于当家引荐一下!”

    于孝天灵机一动,眼下他虽然也在觊觎台湾岛,但是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荷兰人抗衡,不让荷兰人染指台湾岛,那么既然如此,荷兰人眼下正因为没法打开和中国商人交易的局面,又被大明官军搞得有点焦头烂额,现如今他手头倒是有不少的资源,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从荷兰人那里赚一笔回来。

    反正钱多不咬手,赚谁的钱都是赚,而且这些钱赚回来之后,他可以发展自己的实力,有朝一ri使得自己获得和荷兰人正面相抗的能力,这又有何不可呢?

    而且眼下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之间闹得很不愉,既然李旦这样的人能趁机从中捞取实惠,那么他于孝天为何又不能从中获取渔翁之利呢?

    想到这里,于孝天点头笑道:“如此甚好,只可惜现在红毛人正在和官军交战,即便是我想要搭上他们,恐怕也没这个机会,既然郑兄弟和他们有交情,那么改ri等局势稳定下来之后,于某说不定还真是需要郑兄弟从中引荐一下!”

    “好说好说,只要于当家用得着郑某的地方,郑某一定帮忙!对了,这段ri子,郑某来往于这一带,倒是从未见过于当家你们在这一带出现过,为何于当家突然间却带着弟兄们来了这一带呢?”郑一官点头满口答应着,忽然间话锋一转,问起了于孝天来这一带的目的。

    于孝天心中暗笑了一下,知道郑一官这是想要打探他的事情了,于是大手一挥道:“也没啥,本来近期我这边倒是没啥大事,可是前段时间我听说有些同行在这边一带时不时的劫船,要知道这边也算是我们海狼的地头了,出这等事情,我免不了要过来看看,都是谁在这边干的!这不刚过来,就碰上了郑兄弟,要不然的话,恐怕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认识郑兄弟你!”

    于孝天给郑一官的这个解释,倒是让郑一官没什么好说的,毕竟这段时间他们结伙在这一带干的事情,虽然不至于说是踩到了海狼的地块上,但是好歹也已经算是踩着人家的地头了,人家带人过来查看一下也不算为过,所以他多少有点尴尬,赶忙用喝酒掩饰了过去。

    于孝天也没有和郑一官聊太长时间,大致上打听了一些有关李旦的事情和郑一官的经历之后,和自己记忆中的信息比对了一下,虽然和他所知的事情有所偏差,但是偏差整体上来说,却不算是很大。

    而且他现在正急于前往台湾岛,办他自己的事情,不想让郑一官知道他此行的目的,于是两人喝了一场酒之后,于孝天大大方方的将郑一官的船包括从他船上起出的货都还给了他,趁夜便和郑一官告别分手,看着郑一官带船驶入到了茫茫的夜sè之中。

    而郑一官对于孝天如此给他面子,也非常满意,告辞之前一再保证,一定会另行抽空前往南ri岛拜谢,这才带船离开。

    看着郑一官的船离开的方向,于孝天有一种急迫的感觉,因为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荷兰人最慢到下半年的时候,就会登陆台南,开始在大员建立他的热兰遮城,之后以荷兰人的胃口,他们肯定是要想方设法控制整个台湾岛。

    而且于孝天还要面临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西班牙人,在荷兰人看上台湾岛的同时,西班牙人也意识到了荷兰人控制台湾,会对他们造成的威胁,所以西班牙人也会紧随其后来到台湾岛抢地盘。

    而他现在如果不赶紧下手的话,恐怕到时候根本就什么都轮不到他了,以他的实力,想要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口中夺食,根本就是在与虎谋皮。

    所以他能做的就是要先抢得一个先机,先控制住一个立足点,并且强势守住这个果实,今后他才有可能在台湾站稳脚跟。

    他之所以将目标选定在了台湾北部,而不去台湾南部,并不是台湾南部条件没有台湾北部好,恰恰相反,台湾南部地区适合拓荒开垦,后世也是台湾的农业主产区,符合他的要求。

    可是他之所以不去台南,就是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下一步荷兰人的选择,荷兰人受到李旦的指点,选择了在台南一带登陆,建立他们的势力。

    这个时候他如果去台南的话,立即就要和荷兰人起正面的冲突,而他根本没有一点胜算可言。

    台湾历史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也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有着开台王之称的颜思齐,这个颜思齐其实也是在这一年带着手下人等从ri本逃到了台湾,就选择在了云林一带登陆,开始在那一带开拓,准备在那里建起他一番基业。

    可是颜思齐运气不好,刚在台湾站住脚,就染病暴亡,他手下也被郑一官所收拢,接管了他的遗产,可是郑一官也没能守住颜思齐留给他的地方,因为荷兰人不许他们急需在台湾发展,后来郑一官才被迫奈之下,弃了台湾岛,返回到泉州一带沿海发展他的势力。

    所以提前知道这些事情,让于孝天就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他如果想要也在台湾占据一席之地,并且站稳脚跟,以后不被荷兰人挤走的话,就要先在台湾北部选择一个立足点,先期加发展自己的实力,等到荷兰人赶他走之前,必须要获得和荷兰人对抗的能力,方能保住他的地盘。

    多小说最章节请:5小说或直接访问5

    大明海寇 第六十二章 村子

    正因为以上的原因,于孝天在做出经营台湾的决定之时,就已经将他要选择的地点放在了台湾北部一带,而这一次他来之前,已经做出了最后的选择,那就是将他登陆的地点,选在了鸡笼湾,也就是后世的基隆港。

    他之所以要选择鸡笼湾,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鸡笼湾的地形和地势,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在荷兰人占领台南之后,西班牙人也盯上了台湾,而西拔牙人选择的登陆地点也正是鸡笼湾。

    而鸡笼湾是台湾北部最重要也是最大最好的天然良港,虽然台湾岛在此之前始终没有被纳入中国版图,可是这里却在唐宋之后,历朝历代都是海商和海盗们作为停泊休息的地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果他于孝天想要先在台湾岛打入一颗牢固的钉子的话,没有其它地方比这里合适了,他只要能把鸡笼湾给控制在手中,并且守住这里,那么他就在台湾北部获得了坚固的前进基地,由东向南,就是台湾的宜兰平原,那里是非常好的一个可以作为农业耕种的地点,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只要将其恳拓出来,支撑他的粮食需求就没有多大的问题。

    由西向南,他可以在淡水河口进入台湾腹地,经营淡水河沿岸水域,同样也可以获得一个大面积的垦殖之地。

    而且占领鸡笼湾,他又获得了一个前出到琉球群岛的前进基地,可以扼住由南向北前往ri本的海上通道,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鸡笼湾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所以这一次于孝天才会将手头近三分之一的实力拿出来,带来台湾,目的就是要先趁着这段时间台湾还是一个力量真空的时候,将鸡笼湾控制在自己手中。

    他前些天给刘老六说过,手的打手慢的,他越早插足台湾岛,就越对他有利,但是同时这也是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最大的一场赌博,如果他能在台湾站住脚,并且守住他的地盘的话,那么他就很可能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开台王,获得一个广阔的后方基地,可以做多的事情。

    但是假如他没有能守住自己的果实的话,那么这一赌,也会把他大半以上的身家给押上去,输的jg光,以后还被打回原形,灰溜溜的返回大陆沿海,干他的小海盗去。

    可是这场豪赌可见的利益,却使得于孝天不得不拿出本钱,参与进来,不管他最终成功与否,他都必须要加入到这场豪赌之中。

    这也是他为何急不可耐的放下手头所有重要的事情,带着人跑来台湾的原因。

    可是他现在还猜不出,这个郑一官今后会带给他什么影响,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次放走郑一官,做的是对是错,但是有一点他认为,他于孝天就是他自己,他有他做人的原则,既然做了,他就没啥好后悔的。

    船队在送走了郑一官之后,再一次调整了航向,在舵工的cāo作之下,以星光和罗盘作为导航的工具,朝着台湾岛驶去。

    当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的时候,一条海岸线便出现在了船上众人的眼中,于孝天几个箭步走到了船首位置,举目朝着远处的海岸线望去,不由得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忍不住想要高呼一声“台湾,我于孝天来了!”

    根据黑头第一次带回去的地图,再加上黑头这次也在船队之中,为船队引路,他们并没有费多大力气,便抵达了台湾岛东岸,不过这个时候导航的水平还非常差,他们夜间航行,不能确保航向完全正确,所以他们并未能直接驶到那个黑头他们发现的沿海村子,而是航向有些偏南了一些,再往南的话,就到了淡水河口。

    于孝天在确定了他们所在位置之后,暂时放弃了去一观淡水河口风景的念头,下令船队向北,沿着海岸线,先去找到那个黑头他们发现的村落,然后再确定下一步的行动。

    船队立即沿着台湾东岸开始转向了北方,向北开始航行,有了地图,加上黑头他们第一批来这儿的人员带路,沿途他们未做什么停留探查,便经过半天多的航行之后,于孝天一边走,一边在船上观察海岸线的情况。

    他命人在右舷处摆了一张桌子,将第一幅刘唐所绘制的那幅地图,摊开在桌子上,又在旁边放了一张纸,开始一边观察沿岸地形,一边对第一幅刘唐所绘的地图进行修正,把一些刘唐绘制不准确的地方,重进行修正,绘制出的地图。

    特别是有些地方未标出的高地和山坡位置,于孝天在地图上都重进行了大概的标注,起码知道什么地方有山,大致多高,省的以后拿着地图也找不到合适的参照物,这对于以后他手下来此办事,就便利多了。

    当他们抵达那个靠岸的渔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和上次一样,村民老远就发现了他们的踪迹,立即开始鸣锣,于孝天远远的就看到岸上有些人,像是受惊的兔子一般,纷纷逃回他们的巢|岤之中,没多会儿工夫,所有在村寨外面的村民,都飞也般的逃入了村子,一些人甚至连自己的小渔船都丢在了岸边不管了,甚至于一些农具和两头耕牛,也被他们弃之不顾,丢在了寨子外面。

    这样的场景让海狼部众们不少人为之哈哈大笑了起来,觉得这个村子的村民也实在是太胆小了一些,他们这次又不是来打劫的,犯得着被吓成这样吗?

    但是于孝天从他们的表现中可以看出来,这个渔村可能长期以来,因为靠近海边,饱受出没在这一带的海盗们的侵扰,才会如此胆小,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移居到台湾的平民,不愿意在靠近海边的地方居住的原因,他们宁可深入到腹地之中,放弃海边可以打渔补贴家用的优点,宁可只在内陆之中过艰苦的耕种生活的原因。

    所以他没有嘲笑这些村民,而是下令各船头目整顿纪律,不得大声喧哗,寻找合适地点落帆停船,然后用小船开始摆渡登岸。

    船队缓缓的在渔村外的海面上停泊了下来,一条条舢板和拖在后面的小船这个时候起到了作用,大船上的水手和战兵转乘小船,开始一批批的登岸,并且在岸边集合了起来。

    于孝天下到了岸上,对李大嘴说道:“整顿你的部下,不得擅自行动,等候命令,我去见见村子里面的人,但是记住,要军纪严肃一些,给我表现的威风一些!”

    “属下遵命!请大当家放心!”李大嘴腆胸迭肚的并腿大声应命道。

    于孝天点点头告知其他登岸的水手,也都各自集结,在岸边列队,保持他们的军纪,不得擅动。

    交代完这些之后,他才带着亲卫,缓步朝着那个村寨走了过去。

    这个村寨并不大,外围全部用原木一根根的竖立起来,加了横撑固定住,深深的打入到地下,为小村竖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成为了村民们休息生活的地方。

    村子外面东南部则是大片村民开垦出的农田,种植着各种粮食作物,有番薯、水稻、蔬菜等,面积大概有二百亩左右,在农田外面就是荒地和低矮的林子,属于尚未被开拓出来的荒地。

    可见的这些村民,在这里落脚,已经有些时ri了,否则的话不可能开垦出这么多这么工整的农田。

    另外岸边的沙滩上零星还倒扣着几条小舢板,肯定是这里的村民作为打渔或者交通的工具,不过他们来不及把这些舢板拖回到村子里面,只能任其丢在海边的沙滩上。

    而村子的规模可以看出,这里最多不过有一百多人,撑天了也不会超过二百人,最多也就是二三十户人家,确实属于一个小村子。

    走近村子之后,他看到村子的寨墙上这会儿已经露出了不少人的脑袋,探头探脑的朝外张望,当看到于孝天带着几个亲卫走向村子的时候,这些人便又都缩到了寨墙下面,不敢再露头了。

    于孝天在村子外面五十步左右的地方站定了脚跟,看到没有一个人冒头,感到有点好气又好笑,这帮村民这种表现,很有点像乌龟,遇上危险就把脑袋和四肢缩回到龟壳之中,这样的表现实属可笑。

    于是他让刘旺上前喊话,让村子里管事之人出来答话。

    刘旺上去大声叫道:“村里面的人听了,我们大当家又请你们管事的出来一叙!”

    可是刘旺的叫声落地之后,等了一会儿却没人露头答话,村子里面静悄悄的,于是刘旺有点生气了,怒道:“里面有活的没有?有喘气的就出来个喘气的说话!”

    可是他的话音落地之后,却还是没有人说话,这一下刘旺的鼻子都气歪了,扭头对于孝天说道:“大当家,这里面的人他娘的都是聋子,居然没人出来应声!”

    黑头跟了过来,站在于孝天身后奈的说道:“启禀大当家,上次属下过来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怎么喊话他们都一声不吭,最后喊的急了,他们就从寨子里面丢出来一些咸鱼,几包粮食,几张鹿皮,就是不肯露头!”

    于孝天听罢之后,也有点生气了,这个村子的管事的即便是怕事之人,起码也知道个起码的礼节,现如今他这么大的排场过来了,居然连个头都不冒一个,这不是太不把他朝眼里放了吗?

    他扭头对身边的人吩咐了一声,赵四点点头立即转身跑回了海滩,不多会儿工夫,李大嘴便喊着口令,带着百余人的战兵队列队开了过来,整齐的排列在了村子外面,过了一会儿水手们又抬过来了两门虎蹲炮,也摆在了村子外面,炮口对准了村子。

    多小说最章节请:5小说或直接访问5

    大明海寇 第六十三章 示之以好

    “里面的村民们听了,本人姓于,人送外号海狼!此次前来,于某对尔等并恶意,只是想要跟你们打听一些事情罢了,你们不必害怕!

    但是你们却如此不识时务,根本不通礼数,将我等视为物,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了!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我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如果你们再没有人出来答话的话,那么我于某人自问也不是善人,到时候我会用我的办法,把你们请出来的!

    你们到时候可不要怪我们礼,现在开始计时,点香!”

    有人立即抛过去,在村子外面的地面上插上了一根香,然后用火折子将其点燃,转身跑了回来。最

    所有人都平心静气的默默的看着那柱香缓缓的燃烧着,于孝天岔开两腿,稳稳的站在村外,微微的闭上眼睛,默默的等着那柱香燃完。

    而百余名战兵,则同样整齐的排列在村子外面,没有一个人动一下,长枪短刀包括擦拭的锃亮的鸟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寒光。

    两门虎蹲炮黑洞洞的炮口沉静的指向村子,水手来回跑了一趟,送来了两箱药,摆在了虎蹲炮旁边。

    有一批水手,被指派带着斧头到附近,开始砍树,就地制作起了木梯。

    整个村子外面显露出了一派肃杀的气氛,让人感到非常紧张的同时,又感到十分压抑。

    香还在缓缓的燃烧着,不等这根香燃烧到一半,村寨的寨墙上有人便开口叫道:“好汉饶命……”

    一个干瘪老朽颤颤巍巍的跪在于孝天面前,哆嗦的像筛糠一半,虽说他极力想要让自己表现的平静一些,但是颤抖的胡子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恐惧。

    于孝天看到目的已经达到,挥手令部下们撤下去,在海边就地休息,闲着没事的话,可以派人去打几只野味回来改善改善生活。

    而他命人将老头搀起来,给他了个小马扎坐在了自己对面,并且让人给老头送了一杯水,安抚了老头几句,甚至于还给老头递了一根他自己卷的烟,老头不知怎么抽,学着于孝天的样子,点上结果呛得连声咳嗽。

    “这个叫卷烟,有点冲,抽的时候要慢点!”于孝天从铁皮盒子里面拿了一支出来,点上得意的吸了两口,吞云吐雾倒是颇为自在。

    他之前早就发现烟草已经出现在了中国,南北都有人开始种植,不过目前抽这个的并不普及,只有较少的人开始试着用旱烟袋抽这个。

    本来于孝天也试着让人给他做了个烟斗,可是抽起来不太习惯,他还是喜欢卷烟的感觉,于是便让人去给他弄了些烟叶,回来之后自己尝试着发酵一些,烤制一下,然后用小铡刀将其卷起来切成丝,又搞了个手工卷烟的小东西。

    他选了十几种纸试着卷了一些,尝试了一遍之后,最终确定了一种纸,作为专门卷烟之用。

    不过他不懂卷烟的烟丝配方和工艺,烟叶处理不到位,味道远不如后世随便一种卷烟,不过在这个时代他能抽上久违的“香烟”,也没啥好挑剔的了。

    他烟瘾不大,最初抽的时候,不过是为了缅怀一下自己过去的生活,但是他一带头,结果搞得手下们现在不少头目们也跟着他学着抽了起来。

    现如今南ri岛海狼部众的小圈子里面,已经开始逐步产生了不少烟鬼,使得他准备回头,专门安排一些人,来给部众们制作这种卷烟,先供应自己人抽,下一步如果可能的话,也推广出去,作为南ri岛的一种商品销售。

    今天这个村子里面的老头,算是第一个尝试到他这种手工卷烟的外人,不过看样子老头有点不太适应这个味道,被呛得老泪都喷了出来,奈之下他只能自己享用这玩意儿了。

    “老丈莫怕!我们此行并非是要来这里洗劫你们村子,不过是路过,想要找你们打听一些事情,请你们帮点忙而已!

    请老丈你大可放心,虽然我们也是海贼,但是我们海狼却是侠盗,干的是劫富济贫之事,对待你们这样的人,我们是秋毫犯的!

    你大可扭头看看,你们的田里我们人去糟蹋,连你们丢下的两头牛,我们也人去碰,还不能让你放心吗?”于孝天吞云吐雾的同时,对老头说道。

    这个老头扭头看了一下,赶紧转头过来,连连对于孝天称谢,脸上的表情还是诚惶诚恐,显然并不是很相信于孝天的话,这世道贼人就是贼人,还能有不祸害平民的贼人吗?

    于孝天也不管他信不信,对老头问道:“老丈贵姓?今年贵庚?你们这个村子名字叫什么?你们是何时过来这里建起这个村子的?”

    老头弓着身难受的坐在小马扎上,毕恭毕敬的答道:“不敢当,不敢当,好汉太客气了,回好汉的话,小老儿免贵姓曹,叫曹马!……”

    于孝天差点被烟给呛死,立即大声一边咳嗽一边笑了起来,曹马,我晕,为啥不叫草泥马呢?太没文化了吧!

    老头吓了一跳,赶紧接着说道:“小老儿今年刚好六十有五,本来早该入土了,可是小老儿算是运气不错,多糟蹋了不少年粮食!我们这村子里面,都是曹姓人家,以前家在漳州漳浦,世代为农,数年前小老儿家中大旱,不得已之下,小老儿便带着儿孙离家逃难,乘船飘至了此地,便在此地落户!

    后来族中之人得知我们来此落户,便也跟着过来,这才有了这个曹家村!算来我们这个曹家村在这儿也已经有五六年的光景了!

    今ri多有冒犯诸位好汉,还望好汉万莫生气,我们这里自耕自织,好东西拿不出多少,但是多少还能给诸位好汉送一点鱼鲜、野味、皮张,小老儿已经让人备好东西,一会儿就给好汉们送出来!”

    于孝天立即摇头道:“这是什么话?我已经说过,我们此行绝非要来敲诈袭掠你们,非是来sāo扰你们的,东西我们自己不缺,你们也不要送什么礼给我!

    我只是想要问一下这里的情况,你们这一带土人的情况如何?多不多,你们和土人之间关系如何?另外这里附近可还有其他从陆上移居过来的村寨?老丈莫怕,据实说来,如果你能老实说的话,我非但不会祸害你们,而且还有厚礼相赠!”

    老头听罢之后,不敢对于孝天隐瞒,因为他知道今天碰上的这批海贼,力量大到了已经让他们法抵御,只要惹恼对方,这些海贼如果反目的话,可以轻松将他们曹家村给一举踏平,弄死他们全村的人,都跟碾死一群蚂蚁一般容易。

    所以老头很识趣的据实回答,把他知道的都告诉了于孝天。

    原来这里并不很太平,他们这一带有不少的土人部落,大的部落大概有二三百人,小的部落有几十人,这些土人不善农耕,但是却是狩猎高手,对于他们这些外来人,并不友善。

    土人一般情况下并不来sāo扰这些从大陆移民过来的村落,但是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冲突,特别是狩猎的时候,移民为了获取多的肉食,也会进行狩猎,有时候因为狩猎会发生冲突。

    双方都曾经杀死过对方的人,所以也就结仇了下来,而土人喜欢这些移民种植的粮食,同时也喜欢移民的布料和铁器,所以偶尔会跑来抢、劫,移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自然不会干,就会与之对抗。

    所以在这里生活,不建起寨墙是根本法在这里立足的,这几年下来,曹家村的人不断的修筑寨墙,将整个村子围了起来,基本上保证了自家人的安全,除了抵御当地土人的袭击之外,他们有时候还要面临过路的海贼的袭扰。

    不过海贼们也都知道,这样的移民小村,油水不大,而且筑有寨墙的村落,他们攻打下来并不容易,所以他们依靠着这道寨墙,往往遇上海贼侵扰,都是丢出一些土货,将来的海贼打发走拉倒。

    今天如果不是于孝天摆出了要攻寨的架势,这曹家村还想用老办法把他们打发走就算了。

    另外据老头讲,周边深入内地一些地方,确确实实还有一些从大陆过来的移民定居的村落,他所知的方圆百里范围内,起码有十几个类似他们这样的村落,大一点的村落大概有二百多人,小点的村落只有几十人。

    有时候在淡水河口内二十几里的一个靠河的村子,就成了他们周边一带村子的商品集散地,偶尔有陆上的小商人,会驾船从陆上带来一些生活用品,到那里进行贩售,有需要的村子就会去那里用当地的土产跟他们交换,如果土产多的话,还可以换成钱或者银子。

    虽然这里蚊虫很多,时不时的也会有疫病,可是这里因为是主之地,开出来的土地就是自己的,没人对他们进行盘剥,加上这里雨水比较充足,土地也十分肥沃,生活倒是比陆上要好一些。

    所以他们宁可在这里忍受蚊虫肆虐,也不愿再回到陆上去了。

    听罢了老头的话之后,于孝天点了点头,接着对老头问道:“对了老丈,你们既然来这里如此长时候了,那么你们可画的有地图吗?可否给我一份?我愿意重金买下!”

    老头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般:“没有没有!请好汉恕罪!小老儿村子里面净是一些大字不识的人,哪儿会画什么地图呀!那可是读书人才懂的东西,我们这些人,平时路都记在脑子里,要是好汉让我们给你们带路的话,倒是还行,可是要地图,小老儿实在是没有呀!”

    于孝天看老头不像是说瞎话,于是也只好作罢,想了想之后,扭头吩咐了一声,派人到船上取来了二十匹麻布,十匹粗棉布,十斤茶叶,另外又取来了斧头十把,砍刀十把,铁锯三把,铁锤五把,另外还有两口铁锅和一些ri用的瓷器,摆在了老汉的面前。

    (发烧ri记,今天是持续低烧第十六天,昨天做了肺部ct,没发现问题!但是血象很高,停止吃药,改为输水!希望点退烧吧,要不然天天浑浑噩噩的!连字都没法码了!

    多小说最章节请:5小说或直接访问5

    大明海寇 第六十四章 怀柔

    他将这些东西放在老汉面前,对老汉说道:“多谢老丈直言相告,我刚才已经说过,我们虽然身为海贼,但是却是有道之贼,不会祸害你们的!

    老丈给我说了这么多,这些东西,就作为我的答谢,送给你们曹家村好了!我知道给你们钱,还不如给你们些有用的东西,还望老丈笑纳!

    如果你们有什么东西,想要卖掉的话,我可以出公道价钱收购,以后你们需要什么,我也可以派船送过来,我们公平交易!”

    看着地上一堆的东西,老汉的下巴差点掉到了地上,这群看上去凶神恶煞的海贼,他虽然眼拙,但是也看出来这帮家伙不好招惹,今天险一些吓掉了他的魂魄,本来以为今天他们曹家村肯定是要出大血了,老头都做好准备,实在不行,能给他们的都给他们,大不了他们以后移居到靠里面的地方去。

    可是万没想到,这个海贼的头子,没他想的那么不讲理,只是问了他一些事情之后,就送给他们了这么多东西。

    虽说这些东西放在陆上也不是太值钱的东西,可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却非常实用,是十分珍贵的物资,有时候他们去跟陆上来的生意人交易,要想换回这么多东西,起码要上百张鹿皮,可是今天这个高大的海贼首领,居然眼都不眨一下,就白送给了他们。

    把这个老汉惊得连说不敢收,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般,扑通又给于孝天跪了下去。

    于孝天笑道:“曹老丈,请起,用不着如此害怕!我于海狼是吐口吐沫砸个坑的堂堂汉子,岂能骗你?这些东西我是诚心实意送给你们的,你收下便是!

    我之所以如此,是希望让你们明白,我们对你们并恶意,以后我们可能还会过来,希望曹老丈你们今后莫要再将我等拒之于门外!我们可以交个朋友,互通有,这对你们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的!”

    曹老汉听罢之后,这次真的相信于孝天的话是真的了,感动的连连磕头称谢道:“好汉们真是好人呀!是小老儿有眼珠呀!多谢好汉爷们了!……”说着说着,老汉居然连眼泪都又下来了。

    于孝天为了不让曹家村的人担心,让手下们上船,留下几个亲卫,帮着老汉把东西送到村子寨门处。

    老汉招呼人打开寨门,拦着几个亲卫要请他们进去喝茶,但是刘旺等人立即拒绝了他的提议,转身就走。

    “好汉爷莫急,莫急着走呀!稍等稍等!”

    老汉大声的叫着,一边回头叫道:“你们这些混帐还愣着作甚?!去把咱们藏得两张豹皮,还有鹿皮给好汉爷们取来!你们不看看,好汉们送咱们多少好东西呀!去!另外把咱们自酿的米酒也抬出来,点!”

    寨子里面的人刚才不提心吊胆,也不知道曹老汉出去之后,会落得一个什么下场,他们不少人都已经吓得腿肚子转筋了,但是看来看去,忽然间却看到海贼们掉头开始登船,还从船上送下了不少东西,曹老汉对那个海贼头还连连磕头,搞得他们弄不清状况。

    接着他们看到大部分海贼开始回到船上,而几个海贼则抬着一堆东西跟着曹老汉回到了寨门前面,是让他们各个都搞不清楚状态了。

    而且他们还听到老汉要他们打开门,请这些海贼进去奉茶,一个个是下巴掉了一地,而那些海贼放下东西之后,却转头就走,这时候他们便听到曹老汉在外面大声叫了起来。

    这些村民实在是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七手八脚打开寨门,把老汉给请了进去,又赶紧关上了门,七嘴八舌的开始问老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曹老汉是这个村的族长,听着周围众人乱糟糟的发问,跺跺脚骂道:“都给老子闭嘴!这帮好汉不是你们想的歹人,人家可是真正的好汉呀!今儿个老夫出去,人家大当家就问了我几句话,非但对咱们秋毫犯,还送给了咱们这么多好东西!你们还愣着作甚?去把我让你们拿的东西,都赶紧拿来,人家一会儿可是就要走了!去!”

    那些他的晚辈们也不敢再多问什么了,这时候寨墙上的人已经告诉他们,剩下的那些海贼这会儿也已经准备走了,于是曹老汉赶紧带着十几个村里面的青壮,抬着一堆东西,被人架着颠颠的朝着海边追去。

    “好汉慢走!慢走!于当家暂且留步!”曹老汉一边跑,一边伸着手对着想要跨上小船的于孝天的背影大声叫道。

    于孝天转过身,对身边的亲卫们眨巴了眨巴眼睛,露出了得意的神sè,小声说道:“怎么样?还是让我说中了吧,他们到底还是追来了!你们几个给我记住,每个人欠我一两银子!回去之后咱们可是要清帐的!谁给我赖账,我让谁以后天天去挑粪!”

    亲卫门一个个都嘿嘿笑了起来,于孝天停下脚步,转身过来,抱拳对赶过来的曹老汉说道:“老丈,不知还有何事?”

    曹老汉气喘吁吁的跑到近前,扭头喝道:“还不赶紧都给于大当家磕头?”

    跟着他出来的这些后辈们,听到曹老汉的呵斥,赶紧纷纷跪下给于孝天称谢,于孝天赶紧摆手道:“区区一点小意思,何足挂齿?诸位请起,诸位请起!不必如此多礼!”

    曹老汉躬身对于孝天说道:“于当家,真是想不到呀!小老儿这辈子居然还能遇上于当家如此仗义之人!于当家的好意,小民们领受了!但是小老儿也有点薄礼,想要送给于当家!以后要是于当家有空再来的话,小老儿一定要请于当家到村里面好好奉酒款待,这次于当家走的急,小老儿就只能给于当家送点本地土货了,还望于当家一定笑纳才是!”

    说着曹老汉就让后辈们把那些皮张、米酒抬到了于孝天面前,一定要让于孝天收下。

    于孝天看罢之后叹息一声道:“于某多谢老丈,多谢诸位了!这些东西太贵重了,于某不能收!如果你们一定要给的话,我折成现银收买了好了!

    但是这米酒,于某就收下了!其它的如果诸位愿意出手的话,那么我就买下来好了!刘旺,去取银子,看看这些东西值多少钱,只能多给,不能亏了这些朋友!去!”

    曹老汉好一番推辞,执意要把这些东西送给于孝天,但是于孝天假惺惺的执意不收,最终还装作生气的样子,这才唬住了曹老汉,刘旺从船上取来了一百多两银子,交给了曹老汉。

    这一百多两银子,其实于孝天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