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茂盛源通过关系,找到陆上的工匠定做了一批今后用来烧制玻璃的坩埚,这种坩埚和熔铁水的坩埚不同,是封口的,放置炉中的灰落入坩埚之中,影响到玻璃的成sè。
以前于孝天被大学开除之后,曾经为了生计,干过不少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在一家小玻璃厂给人打工。
那个小玻璃厂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于孝天一看就明白了玻璃是怎么烧制出来的,原料方面也不是什么问题。
烧制玻璃其实原料很简单,不过就是一些石英砂、生石灰、纯碱,先对原料充分碾碎再分别煅烧之后,放入坩埚之中盖上盖子开始入窑混合煅烧,然后生成玻璃液,再对其进行脱sè处理,就可以得到玻璃液,用玻璃液就可以制成各种玻璃制品。
当初他打工的那家小玻璃厂,工艺技术都比较落后,生产的玻璃器皿也不是很好,但是这也正好比较适合在这个时代使用,让于孝天意外的学到了一门手艺。
所以他也不耽误时间,抽出空便开始着手干了起来,工棚和玻璃炉一起开建,这么一来工程进度就了很多,加上提前进料和定制坩埚,等工棚到位之后,就可以开始干了。
烧制玻璃的玻璃窑,于孝天比葫芦画瓢,根据后世学到的一些东西,再结合目前的技术条件,进行了修改,然后土法上马,倒是没有费太多的事,就建起了一座土造的烧制玻璃液的玻璃窑。
而原料方面就很容易解决了,南ri岛本身就有石灰石,让人采下来之后煅烧成生石灰,然后用水将其熟化,晾干碾碎过筛待用。
石英石陆上很多地方就有,不值钱,稍微花点钱就可以买来,石英石让人破碎之后,拈碎成沙,就成了石英砂,过筛之后,选出jg细的石英砂,用清水洗一下晒干就可以使用,甚至连南ri岛上这段时间也发现了石英石,以后连去陆上买的钱和事件都可以省了,直接就可以就地取材。
其它的都好说,但是眼下他最缺的就只剩下了纯碱的问题,以于孝天的水平和现在的技术,生产出纯碱是不可能的事情,于孝天于是便根据所知,决定采用草木灰来替代纯碱。
草木灰之中富含大量碳酸钾,碳酸钾就是纯碱,西方在烧制玻璃的时候,早期几百年都没有纯碱使用,也是使用草木灰替代,所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草木灰的获取,就不用发愁了,岛上本来就杂草丛生,有的是草木灰用,可是于孝天觉得还是用海藻烧制的草木灰含碱量大,质量也好一些,故此让一些移民或者岛上渔民家属出工,他们海狼出钱,去海边捞取大量的海藻,堆放在海边晒干,然后点燃烧成草木灰,运到建的玻璃场代用。
如此一来各种事情就基本上迎刃而解,只待于孝天点火准备烧制玻璃了。
正月刚过,于孝天的玻璃场就彻底建好了,另外他还购入了几船煤作为燃料使用,福建本来就不是缺煤的地方,南方刚好也只有福建有煤,集中在龙岩一带,明代时候已经开始大量开采了,所以采购一些煤也不是难事。
干这些事情的时候,于孝天没有对任何人详细说明他要做什么,只是告诉手下,按照他的要求准备就可以了,到时候会给他们惊喜的。
所以到他给玻璃炉点火的时候,也没人知道他到底要做什么,只是一众工匠,傻乎乎的看着于孝天指挥他们忙活。
炉子点燃之后,先烧了两天,将炉子彻底烘干,另外炉温也提高起来,于孝天这才开始将石英砂和石灰装入坩埚送入炉中煅烧。
本来于孝天胸有成竹,觉得问题不大,可是偏偏在刚开始煅烧原料的时候,就出了问题,刚把一些坩埚放入炉中不久,炉子里面就发出了爆炸的声音,吓得众人都纷纷逃出了工棚,连于孝天也被吓得一溜烟的溜出了工棚,好一阵子看没有爆炸声传出炉子,这才小心翼翼的带人回到工棚里面查看。
这一看于孝天就哭了,他把事情想的有点太简单了,觉得坩埚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但是问题正好就出在坩埚上,他定做的这些坩埚之中,有大半的坩埚不符合要求。
放入炉子加温之后不久,一大半的坩埚就发生了爆裂,结果使得他第一步试验就宣告失败。
于是他只得停工下来,将不合格的坩埚淘汰掉,再从陆上订购的坩埚,运回来先加热试验,选出可用的坩埚继续试验。
如此折腾了一个月的工夫,原料和坩埚的问题才基本上解决,接着他将各种原料混合到坩埚之中,盖上盖子再次放入炉子里面开始焙烧。
经过长时间的焙烧之后,炉温升高到了一定程度,坩埚中的原料也开始融化产生反应,逐渐的被烧成了玻璃液,但是这种玻璃液取出之后,试验了一下之后,发现颜sè太重不说,而且还很多气泡,这样的玻璃即便是做成玻璃制品也很不美观,制作玻璃镜根本就不能用,质量上甚至没法和现在的西方所产的玻璃相比。
所以如果想要得到好的玻璃原料,那么就必须对玻璃液进行脱sè处理,于孝天想了半天才想到以前玻璃厂是用现成的脱sè剂,对玻璃进行脱sè处理,脱sè剂好像是二氧化锰和硝酸钠。
可是这时代他去哪儿弄这样的化工原料呢?所以他只能想办法找替代品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气泡的问题,倒是好解决,稍微加入一些食盐,作为催化剂,然后通过不断的搅拌玻璃液,就可以派出玻璃液里面的气泡,即便是不能完全排出也不妨,只要气泡变得非常小,肉眼难以看到就行,不影响玻璃的使用。
于孝天绞尽脑汁想了很长时间,最后想到了只能用硝石来取代硝酸钠使用,于是他继续试验,折腾了又足足一个月的时间,甚至连炉子都重改造了一次,最终总算是得到了接近sè的玻璃液。
于孝天看着被搅棒拉出的滚烫的玻璃液,这下乐开花了,不管怎么说他总算是成功了,玻璃液滴下来之后,凝结成了玻璃珠,被他送到退火窑之中退火,省的降温太造成玻璃内部应力不均开裂。
最终他得到了几个接近物sè的玻璃珠,顾不上这些玻璃珠还有点烫手,他就抓了起来,被烫的嗷嗷直叫,但是也舍不得撒手。
等众人见到了这些不规则的玻璃珠的时候,才知道于孝天这段时间忙活什么了,一个个看着这晶莹剔透的玻璃珠,都惊讶的下巴要掉到地上了。
有点见识的人知道这是什么,像跟着他去陆上办事的亲卫和赵麻子,见过世面了,当然知道这是玻璃。
但是没见过世面的人,怎么也不敢想,于孝天居然能在岛上自己做出水晶来,一个二个都把这些玻璃珠当做了水晶。
于孝天给众人解释了一番,告诉他们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水晶,而是被世人眼下称之为琉璃的东西,不过又不同于中国人制作的那种琉璃,中国古代生产的玻璃含铁元素多,颜sè比较深,而且因为所含元素不同,颜sè也不同,没有真正生产出这样的sè玻璃。
倒是泰西人会生产这种玻璃,不过卖到大明之后的价钱高的吓死人,于孝天专门将送给兰儿的那面小镜子拿给众人参看,众人才知道这么小小的玩意儿,居然价值上百两银子,是被惊得一个个都只顾倒吸凉气了。
再想一下,于孝天现在居然也折腾出了这种玻璃,要是他们以后南ri岛也能产出这样的东西的话,那结果是……
理事堂的人包括其他人的瞳孔立即都变成了方形,一个个满眼冒金星了起来。
“哈哈!现在你们知道我于某人的本事了吧!以后大家伙都等着发财吧!除了做玻璃镜之外,这些玻璃还能做成很漂亮的杯碟花瓶,照样也都值老鼻子钱了!”于孝天这会儿也献宝一般给众人显摆着,嘴巴笑的几乎要咧到耳朵后面了。
“大当家果真大才!真想不出大当家还有啥不会的东西,哈哈!不过大当家,这琉璃镜上的银子是咋弄上去的?这个大当家也知道吗?”王宏拍着于孝天的马屁,对于孝天问道。
“那是自然了!不过这件事不可说,不可说呀!不是不放心你们,要是万一传出去的话,以后咱们就没得玩儿了!等于把钱送给了旁人!等着吧,回头我会给你们弄出来这种琉璃镜的!”于孝天当然不会现在就把他的办法告诉众人了,摆出一副故作神秘的架势,挥挥手让众人散去,又一头钻入到了玻璃场之中。
多小说最章节请:5小说或直接访问5
大明海寇 第五十五章 南日一式燧发步枪
就在于孝天忙活着他的玻璃大业的时候,南ri岛上也开始接连传出好的消息。免费电子书下载
厚积薄发之下,于孝天前期所做的各种努力,现在开始逐步的进入到了收获期,第一个要说的就是他的炮作,在完成铁范铸炮法的试制之后,转入到了正常的生产之中。
铁范铸炮法的优势太大,除了铸造出的火炮质量很好之外,还有铸造速度,不受天气影响,可以随时铸造,另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好处,就是用铁范铸炮法铸造火炮的时候,废品率很低,不敢说每一门都是合格的产品,但是起码铸造合格率超出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工匠们手艺jg湛些,仔细一些的话,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这在这个时代铸炮行业里面,是绝仅有的,一般的好的铸炮工匠,能将成品率控制在五成左右,就算是十分高明了。
如此一来,在原料得到保证之后,炮作的铁炉基本上就没有停歇下来,不断的投料出铁,加之为了提高速度,雷铁匠又重多铸造了一套铁范,两套铁范交替使用,几乎三天就可以铸成一门六磅炮。
如此从年前到年后,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铸成了二十余门六磅炮,大大的缓解了海狼船上火炮的短缺问题,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海狼船只的火力强度,放眼周边百里之内,他们这样的火力,已经可以说是基本上敌了。
就算是眼下官府再派少量的水师对南ri岛进剿,他们也有能力与之一战。
第二个好消息就是张铁匠的铁作传出来的,张铁匠在年前打造出第一根可用的铳管之后,便开始继续潜心摸索铳管的打造方法,对之前的工装进行了重的改造,对工艺也进行了重的修改,年后接连打造出了几根铳管,并且成功的将铳管打造的废品率降到了五成以下,基本上打造两根铳管,就可以出一根可用的成品。
另外张铁匠按照于孝天给他的燧发枪击发机构的草图,也试着摸索着打造了几套燧发枪的击发机构,并且找来了燧石装在了燧发机构上,和铳管组装起来,进行了试shè。
但是两个月来,这些造出来的燧发装置的发火率都始终不高,甚至于连四成的发火率都法达到。
这里面除了张铁匠设计有缺陷之外,跟材料也有很大的关系,燧发机构最重要的就是簧片,簧片必须要有足够的韧xg和力,才可以保证燧石可以有力的击打在火门处,敲出火星引燃火门里的引药,成功击发火铳。
所以单是解决簧片xg和韧xg的问题,张铁匠就足足折腾了上百副簧片,最终才终于制成了可用的簧片,将打造簧片的工艺给确定了下来。
到了天启四年二月底的时候,第一种可用的燧发装置终于达到了实用的程度,将燧发装置的发火率提高到了百分之七十,也就是七成以上。
虽然这种发火率还不让于孝天非常满意,但是他也知道能达到这种发火率,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即便是西方国家在大批装备燧发枪的时代,他们也没有彻底解决这种问题,燧发枪的发火率始终徘徊在七成到八成之间,甚至于在火帽发明之后,改用火帽发火的击发枪,也只能将发火率提高到九成左右,也不敢确保每一枪都能有效击发。
所以于孝天对张铁匠能在数月时间内,将燧发装置的发火率提高到七成左右,已经只能表示满意了,于是他便将这种燧发装置初步定型下来,配合打造出来的铳管,将其称之为南ri一式燧发枪,开始让张铁匠带人投入生产。
另外于孝天也告诉张铁匠了一个不错的办法,那就是分工负责流水线作业,将他带的徒弟,每个人交给他们一个打造的零件,让其专职负责打造这一种零件,最终将零件组装成燧发枪。
另外于孝天还对原来鸟铳使用的拐子型枪托进行了改造,将其制成像后世步枪一样的枪托,使之具备了可以抵肩发shè的功能,如此一来,持枪者以枪托抵肩,就多了一个稳定的支撑点,可以有效的提高shè击jg度。
南ri一式燧发枪的定型,对于孝天来说,疑是一件基本上等同于铁范铸炮的超级利好消息。
因为燧发枪虽然有时候发火率可能不如火绳枪,但是大部分时候,优势却远超出火绳枪。
火绳枪因为要用火绳引火击发,所以受到天气影响很大,天气太过cháo湿,或者下雨,抑或是大风天的话,火绳枪基本上就没有办法再有效使用,装备火绳枪的兵丁,遇上这样的天气就基本上等于掂了一根烧火棍,面对手持冷兵器的敌人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基本上就是被屠杀的命运。
另外火绳枪虽说装填步骤只比燧发枪多了一道点燃火绳,将其卡在击发装置的龙头上,但是这一道工序,就足以决定很多人的命运,火枪手在击发之前,要始终保持火绳不能熄灭,站着等候开火还稍好一些,可是一旦要一边走,一边随时准备开火的话,就难为那些火绳枪的火枪兵了。
火枪手必须要一边走,一边小心翼翼的鼓着腮帮,吹着火绳的火头,不能让火头熄灭,要不然的话就要重点燃火绳,一旦法及时点燃火绳的话,这可就朕要命了,他们手中的火绳枪就变成了一根烧火棍,只能等着挨刀了。
据说万历四十六年发生在辽东那一场事关大明命运的萨尔浒之战,明军最终大败亏输就存在一定的这样的因素,明军大批装备火器,三眼铳、鸟铳、拐子铳装备数量很高,技术上远超过当时完全冷兵器化的东虏鞑子,但是因为天气原因,明军法有效发挥火力上的优势,所以也影响到了最后的战局进程。
而燧发枪则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虽说下雨的时候,还会影响到燧发枪的发火,但是起码也具备了一定的发火能力,使之保持一定的战斗力,另外火门处加上了一个盖子,装填好引药之后,可以盖上盖子,确保引药不会被风吹掉,使之造成瞎火的情况。
另外燧发枪免去了点燃火绳,安装火绳的这一个步骤,只需装填好药和引药之后,就只需把卡着燧石的击锤扳开,做好一切发shè前的准备,一旦需要开火,便可以立即瞄准,扣动扳机就可以朝着目标shè击。
如此一来,燧发枪的可使用气候,大大超出了火绳枪的使用范围,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火枪兵在很多时候可以有效击发开火。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非常重要,火绳枪在夜间使用的话,就必须提前点火,夜间老远就可以发现手持火绳枪的敌人的位置,使之根本法进行任何形式的突然袭击。
但是燧发枪却需提前点火,这就避免了使用者会被敌人提前发现,夜间伏击敌人成了可能,想想看一群燧发枪的火枪手,躲在一个地方,等敌人大摇大摆的从面前走过的时候,突然间集体站起来开火。
这样的情况可以让被袭击者出现什么样的混乱,夜间本来就指挥不灵,一旦被突然袭击的话,有时候很少的火枪手,就可以击溃超出他们十倍以上甚至几十倍的敌人,这优势之大,就不言而喻了。
燧发枪仅仅是减少了这么一个步骤,看似只是使得繁琐的火枪装填变得多少简化了一些,但是得到的好处之大,却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这也是当燧发枪被投入战场之后,非常的就取代了原来的火绳枪的原因!
同时于孝天暗自窃喜的是,当燧发长枪制造出来之后,也使得下一步制造可供随身携带的燧发短枪成为了可能。
想想看,他这个海盗头腰里面再插两支或者多支燧发手枪,那就符合他这个身份了!想到这里,即将能搞到真正的短枪,于孝天脸上露出了一脸y、荡的笑容。
不过有一点不太让于孝天满意,就是造枪比造炮费事一些,他手头工匠有限,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小作坊式的生产,即便是能生产这种燧发枪,产量也低的让人有点绝望。
于孝天很想提高产量,可是提高产量就需要大量的人工,机械化生产他根本不用想,除了想办法增加人手之外,他没有多好的办法。
以目前的生产速度,即便是采用他说的分工合作的方式生产这种南ri一式燧发枪,他目前的这个铁作,也只能每个月生产两三支就算是不错了,而且与此同时还要打造其它铁器,大大的影响到了这种燧发枪的生产速度。
于孝天考虑了一下之后,干脆将张铁匠这个铁作全部转为专职生产燧发枪,其它铁质工具的打造,暂时先移交到船寮的铁作里面进行生产。
另外他让手下,到陆上多想办法,打听地方一些高明点的铁匠,不管是重金收买还是强行绑架,想方设法的给南ri岛多搞一批铁匠,人数不限,多多益善,反正他们背负贼名,要是都只干遵纪守法的事情的话,那么他们就不能再被称作为海贼了。
除了这两个好消息之外,黑头也在年后带着两条船从台湾返航返回了南ri岛。
(倒霉催的,昨下午居然又开始发烧了!再去检查,还是病毒xg感冒,咋么这么倒霉呀!没遇上这么难缠的感冒的!浑身疼!还要坚持码字,悲哀!今天特别鸣谢每喀什朋友的不吝打赏!你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多谢帮顶了!
多小说最章节请:5小说或直接访问5
大明海寇 第五十六章 第一次实地侦察
南ri岛到台湾岛直线距离并不远,直航过去即便是船速捕,也用不了一天时间,之所以黑头去了两个月,是因为于孝天吩咐的清楚,让他沿着台湾岛的西北部朝北一路行驶,每隔一段就上岸深入陆地探查情况,一直围着北部转一圈到台湾岛的东面,大致探摸一下那里的情况之后,才返回南ri岛。最
所以黑头忠实的履行了于孝天交给他的这个任务,带着两条船近百人的队伍,抵达了台湾岛之后,开始沿着海岸线探查起了当地的情况。
随船的那个画工,也一边走,一边绘制地形图,把沿岸的地形尽量的绘制出来,包括礁石、河口也都标注在地图上。
所以他们这一路走的很慢,走走停停,不断的派人上岸深入到腹地之中探查情况,所以两个月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并不算太长,他们也仅仅是把台湾北部沿岸一带摸了一遍,并没有太过深入台湾岛的腹地。
通过这次黑头带人到台湾北部探查,于孝天基本上获得了台湾北部目前的第一手资料,也拿到了一份相对比较详尽的沿岸地图。
不过这个画工水平有限,也没有学过深一些的绘制地图的技术,所以仅能主观上将地形绘制出来,得到的地图七扭八歪,看上去很不成样子,根本没有一点现代地图的规整。
但是于孝天拿到这份地图之后,还是很高兴的,这时代能绘制一份这样的地图,对这个画工来说,已经是尽心竭力了,虽然地形绘制比例失调,但是也大概看得出沿岸的地形情况。
这对于以后他们再次前往台湾岛的时候,提供了一份有效的参考,可以明确的告知前往者要去的地方,省的他们每次都要沿着海岸线转悠,弄不好还找不到指定的地方。
于孝天看了一下这份地图,地图上没有文字标记,因为他们这趟去完全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地方的地名,所以也只能把地形情况记录下来。
从地图上于孝天看到了台湾北部最重要的河流,也就是淡水河,但是这条河也仅仅是标注出了入海口的一段,深入岛内的部分没有标注,可见黑头他们发现这条淡水河的时候,并未太过深入其中,仅仅是在河口内深入了二三十里左右,就掉头返航了。
对此于孝天多少有点不满意,因为他最看重的就是这一带的地形,但是黑头他们没有太过深入考察这里的情况,而是主要jg力都放在了沿岸的情况。
接着于孝天看到地图上台湾岛东北角的那个著名的富贵角,从这里地形图开始转而向东延伸。
大致上整个地图还是绘制出了台湾岛北部沿岸一带重要的标志xg地形,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地图上找到了他想要看到的鸡笼湾,也就是后世的基隆港,黑头带人在这里还是做了比较详细的考察的,画工也绘制出了比较详尽的鸡笼湾的地形图。
于孝天虽然身为后世之人,台湾岛也名义上是中国的地方,可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一般大陆人想去台湾并不容易,所以于孝天也没去过台湾,对台湾岛的了解,也仅仅是一些纸面上的东西。
何况数百年之后的台湾岛,除了沿海一带的地形变化可能不会太大之外,内陆地区早已是人满为患了,现代人为的改造,已经根本法和这个时代的台湾岛贴合起来,去过的也基本上等于白去!
所以仅从后世纸面上得到的信息,并不足以支撑于孝天对时下台湾岛情况的了解,这也是他派出黑头等人前往台湾岛探路的原因。
于孝天将黑头等人招到他的议事堂之中,详细的听他们这趟前往台湾岛的情况,黑头等人于是便将此行的过程详尽的对于孝天说了一遍。
“说起来这趟去台湾岛也没遇上太大的麻烦!属下出发之后,只用了一天工夫,就驶到了那里,我们不知道靠岸的是什么地方,就派人上岸探查了一下,刘兄弟也开始画图!
岛上现如今真是杂草丛生,就算是现在,蚊子也多的吓人!另外岛上的野物很多,我们看见了不少鹿,还打了几只,味道不错,鹿皮我们也带回来了,回头给大当家送过来。
另外岛上还有野猪,有人还看到了豹子,野猪倒是也打了两头,豹子太jg了,看见我们就跑的没影了!
不过在岛上又一次上岸取水的时候,就在这条大河里头不远处的岸边,我们居然还看到了土人,这些土人似乎很怕我们,一看到我们掉头就跑,我们想找他们打听打听点事情都不成!
后来我们在岸边打野味的时候,居然还有土人偷袭了我们,不知道从啥地方朝外面shè了几支箭,伤了我们一个弟兄,后来那个弟兄好像是中毒了,结果第二天就死在了船上。
气的属下想要派人找那些土人,可是当家的说过,这次去哪儿,主要是先查看地形,不要跟当地土人发生太大的冲突,所以属下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因为有土人出没,我们在这条河没有深入太多,怕又被他们偷袭了,这帮混帐跑的可真,一眨巴眼就瞅不见人了。
倒是在这里……”
黑头一边说一边指着地图上淡水河以北的一个地方,接着说道:“大当家,就是这儿,我们发现了一个村子,这里的人不是当地的土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大明过去的!
这个村子大概有一二百人左右,筑有寨墙,在村子外面,开荒种地,开出来了有几百亩地,另外他们还有渔船,看来也出海打渔。
我们登岸之后,发现了这个村子,想要和他们打听打听,但是他们一见到我们,就逃回了村中,紧闭寨门坚守不出!
我们去喊话他们也不应,要是以前照着属下的脾气,早就带人打他们的村子了,可是大当家的交代属下不敢忘,见你们问话不答,于是便奈只好离开。
于孝天这才注意到在地图上的一个地方,标注了一个黑点,这就代表了那个村子,于是点点头道:“黑头,你做的很好!这么做就对了!我们现在需要这样的人给我们帮忙,而不是去激怒他们!不错,应该有赏,这件事给你们记一功!接着说吧!其它的倒是所谓,你把这个湾子的情况给我说说!”
说着于孝天把手点在了鸡笼湾的位置。
黑头一听就赶紧点头继续说道:“原来大当家瞧见了这个地方,这个湾子可是个好地方呀!我们走到这里的时候,看到了这个湾子。
在我们还没有到的时候,就看到有船从这个湾子出来,一见到我们就立即朝东去了,我们反正也不是出去办事,所以也没管他们,任由他们走了!
后来我们到了湾口之后,就驶入了湾子,这个湾子很大,容得下几百条船都没问题,湾子里水也很深,我让人放绳子探了一下,湾子里最深的地方有十多丈,再大的船也能出入自如。
湾口还有一个岛,比咱们以前的金银岛还要大一点,正好守住这个湾子,要是谁占了这个湾子的话,只要守住这个岛,谁也别想进出这个湾子!
到了这儿之后,我们发现湾子里有人有船,他们看到我们便有人驾船出来挡住我们,后来我们打了招呼之后,才知道他们也是干咱们这行的,不过他们人不多,船也不大,平ri他们主要在湾子外东面活动,干一些小活儿!
他们看我们不好惹,也没敢不让我们进去,所以属下便带船进了湾子,让六兄弟把湾子里面的地形给画了出来。
他们问我们到哪儿作甚,我就告诉他们,我们只是路过,看到这里进来看看,补点水,他们也没敢拦着,让我们派人上岸取了水,不过我看他们很不想让我们在湾子里停太久,所以也没有多做太多停留。
打听了之后,属下得知他们的当家的姓周,大号叫周奉,不过却没有见到这个姓周的,属下大概看了一下,他们在湾子里面有座小寨子,还有个小码头,而且看样子他们里面还有些人是倭人,说话叽里呱啦的跟放屁一般,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鸟话!”
出了这里就向东南方向去了,我们走了一段上岸看看,东边都是山地,没啥好看的,倒是野物着实不少,还有山羊,被我们抓了几只带了回来!
而且东面也有不少土人,不过他们倒是不怎么怕我们,远远的叽里呱啦的跟我们嚷嚷,我看他们没啥敌意,也没招惹他们,不过就是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罢了!
后来我送了他们两把刀,五把斧头,他们很高兴的样子,送我们了几张鹿皮,估摸着是算给我们的答谢,还给我们送了些野味!
看看出去时候不短了,我们走到这里,就没有再继续向南走,掉头沿着岸返了回来,下一次要是再去的话,我带人朝里面多摸摸,估摸着能弄的清楚一些!”
于孝天听罢之后很是高兴,说道:“可惜了!要是你们能搭上关系的话,那么以后咱们就多了些向导,事情就好办了!不过即便如此,黑头你们这次干的也算是不错了,损失不大,还把事情给我办到如此地步,已经实属难得!
黑头,你近来脾气变得不少,越来越稳重了,办事也越来越让我放心多了,很不错,按照咱们的规矩,记功一次,你本人赏银五十两,每条船赏银百两,随行战兵小队赏银百两,伤亡人员按照原来的规矩,加倍抚恤!
另外刘唐(画工这趟事情也办的不错,单独赏银二十两!你们辛苦了,过节你们也没有能在岛上休息一下,该给你们的都给你们留着呢,给你们这些人单独放假五天,好好休息一下,回头我还要用你们!下去吧!”
跟着黑头的船长和刘唐以及战兵小队的小队长听罢之后,都高兴的呲牙咧嘴,赶紧跪下称谢,然后欢天喜地的转身下去休息去了。
于孝天看着这张来之不易的地图,虽然在他眼中这份地形图粗鄙不堪,可是这也是他手下用命换来的。
其实他对台湾岛的大致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特别是大概的地形地貌,他心中有数,在派出黑头他们前去查探之前,他其实就基本上心中有数,只是他需要详细的了解一下目前台湾岛的情况,虽说这一趟下来,黑头他们并未深入腹地,可是还是基本上达到了他的满意。
通过这一趟他们走下来,于孝天基本上可以确定,台湾目前为止,其实已经有相当数量大陆过去的移民,已经开始在岛上恳拓,不过散布肯定也比较广,不太容易发现,这些人对他来说,是一个机遇,因为这些人肯定已经和当地的原住民打了很长时间的交道,对岛上目前的情况了解。
他盯着刘唐标注在地图上的那个沿海小村,想了一阵之后,又把目光放在了淡水河口和鸡笼湾这两个地方,来来回回的在这两个地方扫视着,过了一阵站起身在屋中来回踱步,足足有一盅茶之后,他才转身回到桌边,将地图收了起来,交给了刘旺妥善保管。
(今天还是保证了两章,字数还不少,但是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决定明天休息一天,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看看到底是哪儿出毛病了!病毒xg感冒怎么会这么难缠!最怕吸烟时间长了,肺出了毛病,明天做个胸透去!所以不得已断一天!对不起了弟兄们!
多小说最章节请:5小说或直接访问5
大明海寇 第五十七章 亲赴台湾
就在岛上的各种事情蒸蒸ri上的时候,于孝天在完成了第一面玻璃镜的制作之后,突然间做了一个决定。
他决定亲自走一趟台湾岛,去那边看看,为期两个月的时间,岛上事务交给刘老六、王宏、方安等人共同负责管理,有事的话可以派船到台湾找他,如果事情紧急话,就由刘老六拍板定案。
众人听罢都觉得于孝天有点太过心急了一些,台湾就在哪儿放着,谁也偷不走,而且现如今南ri岛上一切正常,很多事情都进展顺利,官府那边还在忙于盘踞在澎湖的红毛人的事情,根本暇来管他们南ri岛的事情。
何况他们现在已经习惯了很多事情都由于孝天来决定,突然间于孝天要出去这么长时候,让这些人都觉得有点不太适应。
刘老六甚至于先暗中找到于孝天,劝于孝天先不要急着去台湾,刘老六的理由是他们眼下才整合起来,内部尚未完全稳定,他这个大当家如果不在这里坐镇的话,生怕有人趁机闹出什么乱子。
于孝天听罢之后摇头笑道:“这个岳丈大人大可放心!王宏和方安的人品我心中有数,只要有他们二人坐镇,即便是有人想要闹事,也闹不起来!
我对他们那些鲨鱼帮过来的弟兄,跟咱们金银岛过来的弟兄一视同仁,他们现在比以前ri子过的舒坦,又觉得有奔头,为何又要反我?这里有你坐镇,我完全可以放心!
而台湾那边的事情,时不我待,越早动手越好,省的被人捷足先登,我可以给你透露点消息,用不了多久,就有人想要占这个台湾,这世上手的打手慢的道理谁都知道,先下手为强!不能等着别人站住了脚跟,咱们再去跟人家抢!这件事一经不能再拖了!”
刘老六吓了一跳赶紧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是谁的心思这么大?难不成比你的心还大?”
于孝天附耳对刘老六耳语了几句,刘老六的眼珠顿时瞪大了起来,开口骂道:“nǎǎi的,这红毛鬼怎么会打上哪儿的主意?你咋知道的?难不成你真的像别人说的那样,能未卜先知吗?”
于孝天干笑了一声道:“这个岳丈大人就不必多问了!总之我就是知道,不过我可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今儿晚上吃啥饭我都猜不到!呵呵!”
刘老六一脸的不相信的神sè,看了于孝天半晌,这才点点头道:“好吧,你是大当家,你说了算,我信得过你的话,既然你想要做,那么我这个当岳父的还能说啥?家我帮你看着,你只管去吧!谁要是敢趁你不在闹事的话,别看我刘老六年纪不小了,可是弄死他还是没啥问题的!”
于是于孝天将岛上的事情一一安排了一番,告知各处负责之人,在他不在岛上的时候,都不得放松下来,各项事情都要加继续推进。
玻璃场那边,他也将其严密封闭了起来,严令玻璃场之中所有工匠,都不得对任何人提及玻璃生产的任何事情,违令者杀都是轻的,让他查知的话,活剥了他的皮!这可是干系着他钱途大业的事情,不得有任何疏漏。
另外他将玻璃场、炮作、铁作三个地方,派人将其围了起来,并且派人ri夜守在门口,不得任何闲杂人等擅自进入,甚至于靠近都不行,如若发现有人试图打听其中的消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