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初风流 > 明初风流第113部分阅读

明初风流第113部分阅读

    商,找出个有效的方法,化干戈为玉帛!”

    还没有等刘子风有所表态,曹敏修已是怒而站起,指着李成桂喝道,“李大人,我等乃是高丽重臣,你却对明朝官员如此低三下四,简直有辱我高丽声威!”

    实际上今日曹敏修并不想来,但是那李成桂却说,是明军方面通知说,希望要与己方谈判,身为高丽军的右都统使,他无法推卸!只是曹敏修问起为何不见明军使者,李成桂却若无其事地表示说,明军使者来的时候忘记通知你了。

    曹敏修气地差点直接发飙,不过有心忌惮,却也只能生生忍了下来。

    至于曹敏修心中有什么忌惮,下文会有解释。

    李成桂鄙夷地看了一眼曹敏修,没有反驳,今日他将这曹敏修“诱”来,实是有心在刘子风面前证明一些事情,所以现在既然翻脸了,他就没有那么多顾忌,反而更是直接地对刘子风说道,“大人,不知下官可否与大人单独一谈?”

    曹敏修又怒道,“李成桂,有什么话,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就是,为何连本将军都需要避开?”

    李成桂依旧将他当成了空气,不加理睬。

    看着这两个人在斗嘴,好像一个演红脸一个演白脸似的,刘子风也饶有兴趣地点了点头,道,“也好,李大人随我来!”说着,他就起身直接走出了大帐,同样地,刘子风也将那曹敏修当成了一个透明人。

    李成桂立刻跟上,那曹敏修似乎有些不甘,也想跟着,却被帐中的明军侍卫直接拦了下来,毕竟这是别人的地盘,曹敏修不敢乱来,只得气哼哼地坐回到了位置上面。

    刘子风与李成桂二人走出大帐有一段距离之后,刘子风这才说道,“李将军,现在这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李成桂先是又对刘子风表示了以前的那些恩情的谢意,刘子风有些不耐烦地摇摇手,道,“闲话少说,李将军,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李成桂面色一僵,稍微有些犹豫,旋即就咬了咬牙,单膝跪下,说道,“大人,今日成桂实有一事相求!”

    刘子风随手一托,将将李成桂的扶起,不冷不热地说道,“李将军,勿需多礼,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李成桂这才说道,“大人,成桂希望大人能助成桂一臂之力!”

    刘子风心中一动,却是不动声色地问道,“哦?李将军此言何意?”

    李成桂解释道,“大人,实际上,这支高丽军队,实是成桂心腹之师,我王派成桂出征,却是存了两重心思,若是胜了,那倒也好,若是败了,就等若借助大明之师,除掉成桂以及我手下的这支人马!”

    刘子风已经多少猜到了李成桂地意图,心中窃喜之下,却没有急于表态,毕竟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

    李成桂继续说道,“其实成桂之前曾经犯大不违,向我王表示,不远出征,奈何我王却直接扣押了成桂的族人,以至于成桂不得不行啊,而那右都统使,就是我王派来见识成桂的官员,否则……呵呵……一只军队,又哪能有两个统帅!”李成桂满脸苦涩!

    “哦?还有这种事情?”刘子风适当地表示出了惊讶,“那李将军你的意思是?”

    “这……这……”李成桂狠了狠心,面上稍稍流露出一丝狰狞,决然道,“成桂欲反,求大人相助!”

    果然如刘子风心中猜测一般,他心中忽然一动,印象中,高丽好像就是明朝的时候覆灭的,取代它的就是后来的“朝鲜”,而最初地朝鲜王朝,国主好像就是李氏!不过这李氏到底是不是眼前的李成桂,刘子风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对明朝地历史都了解不太多地他,对朝鲜的历史就更加地不了解了。

    381 杀

    子风虽然心有猜测,但是却没有办法求证,不过就算的就是李氏朝鲜的开国君王,他也不会太过在,虽然说论地位,自己一个侯爵,的确是比不上一国君王,可是话说回来,朝鲜过是大明朝附属的一个小国罢了,也管不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再者,八字还没有一撇呢,李成桂是不是朝鲜开国君王那还不一定呢。

    因此刘子风不动声色,既没有惊讶,也没有疑惑,只是淡淡地挑了挑眉头,道,“哦?李大人野心不小啊!”

    李成桂心中微微一惊,旋即苦笑道,“成桂也是在万不得已之下,才行此下策的啊!”他也不管刘子风愿不愿意听,就自顾自地解释道,“将军,其实我高丽朝廷一向分为两派,分为是亲元派与亲明派,亲元派以崔莹为首,而成桂,正是亲明派的首领之一,自从大人活捉了北元皇帝之后,高丽国中就此事,已经闹得不可开交,我亲明派虽然控制着大部分兵权,但是亲元派毕竟有王室的支持,因此最后我王不顾我亲明派官员的反对,一意孤行,要于大明开战,同时却也想借着这个机会,铲除成桂这一派系的实力。并且还派出了曹敏修来监军!那曹敏修嚣张跋扈,但因王命在身,成桂也只能忍气吞声。”

    “也就是说,如今这支人马,是属于亲明派一系的了?”刘子风问道。

    李成桂点点头。道,“成桂在高丽国中,乃上将军,这队人马皆是吾手下心腹之师!”他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这些兵士们,都是有父有父,有妻有子地人,跟着成桂很多年了,成桂不愿看到他们因为不必要的战争而战死沙场!”也因为这支队伍都是李成桂的人,所以曹敏修虽然跟李成桂很不对头。但若是李成桂真个于他阴奉阳违,他也不能将李成桂怎么样,这也是李成桂之前敷衍他说,明军使者求见的时候,忘记通知他了,而曹敏修却也只能干生气,无法真个较真。

    刘子风点点头,难怪这李成桂心生反意了,那高丽王不仅扣押了他的家眷,更是让他来大明当炮灰。

    换成自己,被逼到这种地步,似乎也就只能有这么一条路可走了。刘子风不由冷笑,极度鄙视那高丽王辛褕的智商,对比一下朱元璋,同样是一国之君,朱元璋要想弄死哪个臣子,什么理由都找地出来,而且手段果敢狠辣。而辛褕却用这么一个借刀杀人的手段,现在逼得这李成桂心生反意了,那可不是自找麻烦吗?

    “如今你这支军队,有多少人马?”刘子风很直接地问道。

    李成桂脸色略微有些尴尬,伸出了四个指头,道,“勉强凑足四万!”

    “四万?!”刘子风眼睛一瞪,顿时无语,看来那高丽王辛褕脑袋真的是被门夹了。想那北元纳哈出的二十万大军都轻易地被蓝玉劝降了,你丫的现在派了不到被元军五分之一地部队。就想跟大明开战!这……这也太扯淡了吧……

    或许。这就是高丽版地夜郎自大吧!

    难怪李成桂这么有自知之明了,懂得主动求和了。人马比别人少,又还是在人家的地头上作战,想不死都难!

    李成桂似乎看出了刘子风的不屑,心中还以为刘子风是认为四万人马不足成事,他连忙解释道,“大人,对我高丽而言,四万大军已经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兵力了,高丽全国人口,不足百万,国力微薄,常期编制的军队也不过区区十万人而已,除了王城驻守一万军队之外,其他军队,皆都散步全国各地,其实成桂这四万人马原本也还是分布各地,如今只不过是紧急抽调,重新组建罢了!”

    “哦?李将军说这些做什么?”刘子风心中了然,却要对方主动开口。

    李成桂面色微微有些潮红,显然心中也很激动,他极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道,“大人,若是成桂能得大明相助,成桂有把握,在最短时间里,拿下王城,献上高丽王辛褕!”

    的确,李成桂若是要反的话,在高丽朝廷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确能够轻而易举地通过高丽率军通过高丽国各地城关,等抵达王城之后,以四万人对一万人,加之有心算无心,成功地可能性,确实非常的大,可既然成功性这么大,他李成桂足可以自己反,为何还要向自己求助

    是多此一举吗?难道他不担心,自己趁着这个机会,丽国吗?当然了,刘子风心中倒也没有侵占他人国土欲望!

    “你想我怎么助

    李成桂能够成为高丽朝廷两个派系其中一系的领袖,自然也有他过人之处,见刘子风皱眉思索,顿时明白了刘子风地猜疑,实际上他最担心的事情,也就是害怕大明会出兵侵占高丽国土,曾经出使过大明,见识过大明江山广袤昌盛的他,也清楚地知晓,高丽再怎么蹦跶,也不可能对大明产生任何的威胁,如今没有了北元的牵制,若是朱元璋真个有心想要灭掉高丽,那高丽恐怕真的就要玩完了,而他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大明对他地支持,得到大明对他的承认,否则的话,就算他举兵反叛,事成之后,高丽国力肯定要受损大半,到时候却要应对明军的大军侵袭,这还不等于加速了高丽的灭亡?

    于是李成桂说道,“大人,成桂的意思是,无需大明为成桂出一兵一卒,一分财力,只需大人能够在大明皇帝面前保荐成桂,成桂若是事成,高丽定当世代向大明称臣,奉大明为主,岁岁朝奉,绝不敢有半分不敬!”

    刘子风心下意动,看这情况,这李成桂似乎真的有打算起兵造反,这种情况他自然乐于看见,毕竟若是他举兵的话,自己就不用打这场战了,只需要坐等高丽国内的消息,无论李成桂成败与否,对大明都是相当有利地。

    于是刘子风说道,“李大人所言似乎天衣无缝,但你又任何能够证明你说的一切都是真地呢?!”

    “只要大人答应相助,成桂会向大人证明一切!”李成桂大喜道。

    “好,我暂时可以先答应你!你证明给我看吧!”刘子风淡淡地笑着。

    李成桂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二话不说,转身向大帐内行去,刘子风心中一动,差不多明白了对方想要怎么样证明了,于是刘子风也不多说什么,缓缓地跟了上去。

    李成桂跳开帐帘,走进大帐,那曹敏修立刻拍案而起,口中喝道,“李将军,你到底与他们私下中商议了什么?莫不要忘记了,你可还身负我王重令!以及你地那些族人!”他不敢对帐内明军将士怎么样,而刘子风的这些手下也是眼高于顶,鸟都不鸟他,曹敏修早就气地一肚子火了,如今李成桂去了这么久才回来,他自然第一时间就冲着李成桂发泄。

    李成桂眼中闪过一丝杀机,面上却是堆笑地凑了过去,说道,“曹大人,稍安勿躁,本将有要事与你相商……”说着,李成桂就装出一副神秘兮兮地凑近了曹敏修,作势似乎想要低声耳语一般。

    曹敏修不疑有他,此人乃是亲元派首领崔莹的小舅子,论什么真本事,还真没有多少,之所以会被派出来当监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是崔莹能够完全信任的心腹罢了!于是曹敏修立刻也侧耳凑了过去。

    只听李成桂在他耳边说道,“曹大人,事情是这样的,本将军准备……”李成桂的声音越来越小,曹敏修听不清,下意识地又凑近了一些。

    “本将军准备造反!”李成桂终于将话说清,曹敏修一愣,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意思,忽然觉得腰间猛地一疼,低头看去,顿时曹敏修魂飞魄散,因为而匕首的一端,握着的,正是李成桂的手!

    “你……你……啊……”曹敏修惨叫连连,直到这时候,曹敏修才感到一阵剧痛袭上全身,因为那李成桂居然握着匕首使劲地朝侧面一拉,顿时那曹敏修的半个腰间就直接被李成桂割开。

    李成桂满脸狰狞地瞪着尚未断气地狞笑道,“曹敏修,老子早就想要干掉你了,这一次崔莹居然派你来监军,这简直是让你送死,哈哈哈哈……”

    营帐内的几个明朝将领以及跟着李成桂曹敏修二人的那几个高丽侍卫,全都被这突然发生的事情惊呆了,等众明朝将领反应过来,正准备抽出兵器制服李成桂之际,刘子风已是低声对众将士喝道,“你们先不要动手!”

    382 改朝换代

    子风制止的自己手下,但那几个高丽随从中,却有几修的心腹,一见自家主子居然被李成桂给捅了,大惊之下,连忙来救!

    然而还没有等他们扑近,却已被身旁的几个李成桂的心腹砍翻,很显然,这些人都已得到了李成桂事先的知会,知道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否则的话,他们的反应也不至于那么的快。

    这几下变化发生的兔起鹘落,帐内的明军将领都非常的吃惊,他们都没有想到高丽人会起内讧,而且事情还发生的这么惨烈,曹敏修的几个随从全都几乎是当场被砍死。若非刘子风冷静地制止了他们,他们肯定会下意识地冲上前去,见李成桂等人全都制服。

    那曹敏修被李成桂在腰间横拉了一个大口子,连肠子什么的都流了出来,当令人惊奇的是,这人的生命力还真是顽强,居然还没有断气,他惨呼地躺在了地上,好半晌之后才有气无力地叫道,“李……李成桂……你想……造反?”

    李成桂面色依旧狰狞,他惨然道,“这全都是你们逼我的……你们以为,扣押了我的族人,我就会乖乖地跑来大明送命吗?哈哈哈……就算是死,你也是死在我前头!”言罢,李成桂也不等曹敏修多说什么,跟着上前,又是一匕首,直插曹敏修的心口。

    曹敏修抽搐了几下,终于咽气。

    李成桂抽出带血的匕首,朝刘子风方向走了两步,帐内的明军将领警惕性大起。立刻有两个偏将挡在了刘子风地跟前。

    而李成桂似乎才发现自己行为不妥,他连忙将手中的匕首远远丢开,并且命令手下的几个随从也放下武器,这才在刘子风的面前单膝跪下,道,“大人,不知这个,能够证明成桂所言!?”

    刘子风拨开身前的两个将士,面带笑容地说道。“很好,既然李大人有这个决心,那本侯成全了你也无妨。此事你尽管放手去做,皇上那边。本侯到时候倒也可以帮你保荐保荐,至于我十五万大军,呵呵呵。你大可以放心,本侯保证,绝不会在高丽本侯捅刀子!”

    李成桂闻言大喜,砰砰砰地就给刘子风扣了几个响头,是啊,他能不惊喜么?得了刘子风的保证,不仅可以不与明军开战,保下了性命,最重要的是,若是事成。自己还很有可能成为高丽国新的国君,实际上,李成桂的这个野心早就有了。只不过这次是最好地机会罢了,有了大明的支持。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名正言顺地……

    事不宜迟,于是李成桂打算立刻回营起事,临走时,更是对刘子风千恩万谢,刘子风也笑着说道,“李大人,此去,本侯祝你旗开得胜,近期,我会在铁岭卫静候佳音,希望捷报早日传来!”

    李成桂恭谨地答道,“承大人吉言,大人放心,成桂会及时将战果回报给大人!”

    于是李成桂离开!

    李成桂回营之后,向自己手下的将士说明了自己地意图,同时也将明军的实力夸张了无数倍,总之一句话己方区区十万人,对上明军,根本就是羊入虎口,以卵击石,这战要真打了,肯定是有死无生。

    这四万人,原本就是李成桂亲明派的嫡系军队,加之李成桂对明军地渲染,以及煽情地说高丽国内还有家人等候等等,那四万将士,几乎绝大多数都被李成桂说动,宣誓要跟着李成桂会高丽推翻高丽王这个脑袋里装的都是大粪的蠢蛋。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所谓“忠君爱国”的人士,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却也被李成桂很轻易地镇压最后格杀了。

    前车可鉴,见此情形,原本有些犹豫不定的将士再也不敢有什么异意了,于是当夜,李成桂就起军回国。

    接下去的事情,果然是一帆风顺。

    由于高丽国内,根本就不知道李成桂已经决定起兵谋反,所以大军返回高丽途中,几乎轻而易举地通过各个城关,那些不知情的城守门见到李成桂的大军,甚至是打开城门,热情地迎接李

    军进城,于是只是两日的时间,李成桂地大军就势如了高丽国腹内。

    高丽国本来就不大,那李成桂又是求兵贵神速,所以仅仅是三日时间,李成桂就兵临城下,将高丽国的京都“松京”给团团包围。【松京,今朝鲜开城;又称松都,乃朝鲜直辖市,在朝鲜中西部,距江华湾约20公里。

    】

    松京的王城守卫仅仅是一万人而已,加上抵御地不及时,李成桂只是花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挥军破城而入,旋即就攻进了高丽王宫“万月台”,那高丽王辛褕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已经被李成桂地人可擒拿扣押!

    至于丞相,也就是亲元派的首领崔莹,则是被李成桂亲自带兵杀入丞相府,二话不说,直接就一刀砍成了两段。

    至于其他亲元派的官员,也被他以雷霆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或擒杀,或格拿!

    第四日,也就是攻入王宫的第二日清晨,李成桂就立刻对外表示,高丽王辛褕不顾国家安危,一意孤行,要与大明开战,这简直就是弃全高丽国子民于不顾,置全高丽国子民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他宣布,废黜高丽王辛褕,并且还自己登基为王,废除了高丽的称号,表示新王朝的国号,需得大明皇帝赐名!

    再之后,李成桂就亲自押解高丽王辛褕,将其送到了铁岭卫,刘子风处!

    再次见到李成桂的刘子风,发觉对方满面红光,春风满面,心中也很是开心,不是因为李成桂造反成功了才开心,而是因为,这样一来,自己就能够打道回京,并且也算是立下了一个天大的功劳,毕竟并不刃血地解决了高丽的问题,这显然比通过战争,打败对方来的好多了。

    如今李成桂已经自封为王了,见到刘子风之后也就不会像之前那般,动不动就给刘子风下跪磕头。

    刘子风也不以为意,也李成桂平起平坐。

    “平远侯爷,这个就是反王辛褕,如今成桂将他送给侯爷,以谢侯爷相助之恩!”李成桂指着帐下跪着的那个披头散发的中年男子笑道,只是明明他自己是“反贼”,却将“反王”的头衔扣到了辛褕的头上,令刘子风心中暗笑不已,不过战争向来如此,成王败寇,胜利者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就好比历史,向来都是由胜利者随意编造的。

    “多谢李将军……呃……不对,呵呵,现在都不知该如何称呼你了……“刘子风笑道,随后令人将辛褕收押!

    李成桂也是哈哈一笑,不以为意地说道,“什么称呼这都不重要了,不过侯爷是永远都是成桂的恩人!成桂痴长几岁,托大一些,可否称侯爷一声刘兄弟?”若是换作以前,李成桂是绝对不会说出这种话来的,毕竟双方的身份摆在那里,虽然他李成桂在高丽国内算是一个相当大的官员,但是高丽国的大小,还比不上大明一个藩王封地大,他的什么上将军,跟刘子风比起来,连个p都算不上,可是如今却|已经自立为王,在身份上,已经不输于刘子风,甚至说,比刘子风还要更加高级了。

    刘子风笑道,“如此甚好,那小弟以后就称呼您为李大哥了!”无论刘子风对这李成桂是好感还是恶感,但是不管怎么说,跟一国之王搞好关系,这对他来说是,百里无一害的。

    两人相视大笑,随手李成桂就拿出早已拟好的国书,递给了刘子风道,“老弟,这是为兄拟好的国书,敬请老弟呈交给大明皇帝!”

    刘子风也表现地小心翼翼地接过,他本想打开来看看,却觉得有些不妥,最后还是收了起来。

    李成桂似乎发觉了刘子风意图,笑着说道,“国书上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老哥我向大明皇帝臣服的奏呈,以及敬请大明皇帝为我新朝赐名等事!”

    刘子风一听笑了,随口就说道,“呵呵,名字啊,是朝鲜吧?”

    李成桂目瞪口呆,吃惊地说道,“这……这,老弟,你是如何知晓我拟定的两个名字之一?”

    383 再会朱棣

    知道,李成桂私下中与自己的心腹们,商议了许久,王朝的名字,在“朝鲜”与“和宁”两者之间做出一个取舍,当然,决定权则是交由朱元璋来决定。

    之所以决定取名“朝鲜”与“和宁”,前者是意指“朝日鲜明”,与国书中归附大明有着隐晦地呼应关系,而后者“和宁”,则是当年李成桂之父李子春就仕之地。

    只是这取名一事,是李成桂等人在私密之下,商量出来的结果,迄今为止,除了参与商议之人,还没有外人能够知晓这里面的内容。

    如果刘子风看过了国书,忽然有这么一说,那还算是正常。

    可刘子风分明对那国书,连打开都没有打开过,跟别提看过了,而他,却是能够一口说出“朝鲜”一词汇,这就不得不令李成桂惊诧莫名了。

    刘子风也是面色一僵,暗道这段时间自己老是想着那李成桂到底会不会是李氏朝鲜的开国君王,因此此时居然下意识地就说出了“朝鲜”一词,真是该死,这可难解释了,刘子风讪讪一笑,支支吾吾了半天,才道,“呃……这个,呵呵……其实,我也是听说来着!”

    刘子风根本就是找不到借口,随口一说而已,但是这话听在李成桂耳中,却变了一个意思,他脸色微微一变,暗道难不成自己的心腹班子里,已经有人被刘子风成功地收买了?否则的话?刘子风怎么可能听说来着?特别是他脸上的那种懊恼神色。分明是在懊恼一时说漏嘴了嘛!

    当然,李成桂还有一种想法,那就是,他认为,这或许是刘子风故意借着这种方式。来敲打自己,意思是说,你看看,我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将自己的眼线、探子打入你的内部,而你却没有丝毫察觉,也就是说,你给我老实点,要是有什么不规矩。我随时随地都等知晓你地一举一动……

    李成桂的冷汗立刻就下来了,在心中暗暗打算回国之后要将自己的内部班子好好重新洗牌一次的同时,心中也暗暗的庆幸,幸好自己是真心实意想要臣服大明,否则的话。要是有什么不轨之意的话,自己今日的性命,或许就交代在这里了。

    刘子风哪里知晓自己随口掩饰地一句话,居然会对李成桂造成如此大的震撼,见李成桂面色不对,还以为他不相信自己的解释呢。刘子风连忙哈哈一笑,随口就扯开了话题。

    于是当天下午,李成桂就匆匆告辞回国去了,借口当然了国内局势未稳,他必须回去坐镇京都,刘子风也没有阻拦,反而还十分客气地送行十里。

    李成桂只是将高丽王辛褕一个人送来而已,至于其他的高丽王室成员,诸如高丽王太后。高丽王后等人,却没见一个,刘子风也不以为意,有高丽王辛褕一个足以,其他的高丽王室到底是死是活,他才懒得理睬呢。

    当然,李成桂离去之后,刘子风还是忍不住在私下中将国书打开来看了一遍,内容没有什么新奇之处。除了提到“朝鲜”“和宁”两个国名,以及尊明为天朝。并采用明年号,从此以后,历代国王继位后都要派使臣至明朝,得到明朝皇帝地确认并赐予封号等事宜之外,还有诸如将迁都汉阳(此“汉阳”非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而是今日的韩国首都首尔。)以及改名为李旦等事宜(“李旦”这名字是不是很熟悉?呵呵,是的,朝鲜开国皇帝的名字和唐高宗第八子,也就是唐睿宗李旦是同名同姓!),只是刘子风没有想到是,那李成桂在自己国内早已经自封为王,甚至还追封了自己祖上四代为王,但对朱元璋启奏的国书中,却是称自己为“权知高丽国事”,也不知道这算是什么品级地官员,刘子风看了,不由哑然失笑,这算什么?掩耳盗铃吗?

    于是第二日,刘子风决定押解高丽王辛褕起兵回朝。

    如果换作一个人的话,绝不会这么快就起兵回朝的,毕竟那李成桂的新政权刚刚建立,还保不准他的江山稳不稳,说不定不几天就又会被推翻,到时候若是由原高丽王室重新掌权,谁晓得两国之间是不是又要大战了啊?

    但刘子风毕竟不是其他人,但他

    中清清楚楚地看到“朝鲜”两字之后,就已明白,那就是自己之前猜测中的李氏朝鲜的开国君王,其后随百年,朝鲜虽然也陆陆续续地发生过不少的动乱,那“朝鲜”一词,却永远都是他们的国号了,也就是说,原高丽王室,已经算是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李成桂与朱元璋确定地大明王朝与朝鲜和睦友善的关系,立下的双方守望互助的诺言,双方也都一直兑现着自己的承诺。

    知道这种结果的刘子风,还会有什么不放心的吗?思乡心切,特别是即将成为父亲的激动,让他几乎想要插上翅膀,直接就飞回京城去了。

    回京途中,刘子风一想到自己带着十五万大军,急匆匆地奔波了四五十天的时间,最后却没有动一兵一卒,两国地战事就消弭于无形之中,这让他有一种自己成天都在做无用功的感觉,呵呵,他知道,自己这一次真地又等于是凭空又捡到了一个大功劳,可以很肯定的就是,就算这一次,统军的人不是自己,相信心有反意的李成桂,同样会找个说法,来接触明军的统帅,而自己的存在,只是让李成桂能够借着所谓“恩人”等头衔,跟轻易的接近明军统帅罢了,总之一句话,这个功劳,从本质上来说,根本就是李成桂送给自己的,都说天上会掉馅饼,刘子风现在真的有点相信了,之前送粮送的迷路了,却逮了个北元皇帝,如今又将没日没夜赶到铁岭卫处,李成桂却将高丽国王拱手奉上,刘子风都不得不承认,自己貌似真的是走了狗屎运了。

    “难道老朱说的是真的?我真的是一员天大的福将?”骑着枣红大马的刘子风,很臭屁地想着……

    ……………………………………………………………………

    ……………………………………………………………………

    一路无事,由于回程不赶时间,因此大军足足花了五日的时间,才抵达北平府。闻讯的燕王朱再次不阴不阳地前来道贺,并且又一次邀请刘子风入城休息。

    前一次刘子风以军情紧急,不得耽搁为由拒绝,这一次,他却找不到什么好的借口推脱,于是只好命大军城外驻扎,而自己只是带着潘成渝几人随朱棣进城。

    在燕王府上,朱棣异常热情地安排了酒宴招待刘子风,并且还表示,已经在王府中安排的上好的厢房给刘子风,从外人看来,根本没有人能够看出他与刘子风二人貌合神离,私仇可是大了去了。

    也因为心有芥蒂,尽管朱棣招呼非常的热情,刘子风也只是表情淡淡,如果朱棣没有说话,他是绝对不会主动开口。

    —

    刘子风倒也不担心朱棣在酒菜中下毒,因为他现在的地位摆在那里,城外还有十五万的军队驻扎,加上是在众目睽睽被朱棣所邀,要是朱有胆子下毒谋害自己,他自己绝对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实际上,若是从的那边的关系算起来,刘子风倒也要跟着叫朱一声舅舅,只是刘子风与朱棣之间似乎很默契,对于这一层关系,双方从来都不提起,于是,彼此之间,还是你一句“王爷”我一句“侯爷”地称呼着。

    朱棣很热情,只是刘子风却没有太大反应,因此从外人看来,朱棣颇有些用热脸贴刘子风的冷屁股,而他辖下的那个家臣,暗中对刘子风的意见就非常的大了,认为刘子风此人太过持功自傲,居然连燕王殿下都不放在眼中,只是朱棣一副笑面米勒的模样,他手下的这些家将,也就敢怒不敢言,但眼神,已经变得相当的不客气,甚至可以说是挑衅了。

    对于这一切,刘子风虽看在眼中,却不放在心上,他与朱棣二人都心知肚明,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改善了,此时的演戏,不过是官场上的客套罢了,至于那些对自己横眉冷对的燕王府家将,哼哼,老子明儿一早就回京了,从此你过你的我过的我的,大家或许一辈子都不可能在碰上面了,就算你们都对我仇视,那又能怎么样?

    384 卑鄙

    些家将虽然心中对刘子风暗恨,却也不敢真个与刘子是在酒桌之上,大家就心照不宣地频频向刘子风劝酒,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打算将刘子风灌醉,人只要一醉,到时候什么丑态都有可能发生,到时候他们自然可以狠狠地鄙夷一番。

    只是令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对于他们的劝酒,刘子风来者不拒,但愣是没有一点醉意,反而是潘成渝等人全都被灌趴下了,你想啊,那朱以及他手下的高级官员向他们这种品级不算太高的将领敬酒,这对他们简直就是天大的荣幸啊,于是这酒能少喝么?

    只是期间发生了一幕令众人全都始料不及的丑事,那就是,那群有资格作为陪酒的燕王府家将,在倒下了大半之后,居然有一个原是出身草莽的家将,大发酒疯,丑态毕露,醉眼朦胧地扯着一旁给众人倒酒的丫鬟,就要将对方往地上按下。

    刘子风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切,最后朱棣面色铁青地命人直接将那醉酒的家伙给拖了出去。

    于是一干家将满脸悻然,他们哪里想得到,这么多人拼一个人,对方连脸都没红一下,反而是自己这边的人丑态大发,直接就让朱棣颜面扫地,有此前车可鉴,众人这才打消了继续与刘子风拼酒的念头。

    不过还好,至少在表面上,双方似乎还是表现的非常融洽,最后刘子风在朱棣的安排下,在燕王府地一个厢房中睡下。至于早已烂醉如泥潘成渝等人,也被朱棣在王府中安排住下。

    睡在厢房中,刘子风的警惕性一丝都没有减少,一直都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听到房门被轻轻地敲响,一个女子的声音小声地问道,“侯爷,您睡了么?”

    刘子风立刻坐了起来,问道,“什么人?有什么事情吗?”虽然不知道现在具体是什么时间。但是照刘子风估计,至少也过了午夜,这个时间,应该都睡了才是,怎么莫名其妙地会有人来敲门!

    说来可笑,刘子风脑中的第一感觉。居然想到了现代某些酒店的某种情况。那就是每当客人住下之后,总会接到房中的电话。然后电话那头就会传来嗲地要命的声音——先生,你需要服务吗……

    “奴婢是王府的丫鬟。侯爷,我家王爷有要事相商。特命奴婢请侯爷过去一叙!”门外的女子说道。

    刘子风皱了皱眉头,朱棣找自己?还有要事相商?

    他立刻觉得有些不对劲,毕竟自己与朱棣地关系。

    在外人眼里似乎很好,但是彼此之间却心知肚明,相互说的话,基本上都是虚情假意,那朱棣又怎么可能会有什么要事跟自己商量?

    更何况,若是真有要事的话,刚才酒宴结束之时,朱棣大可以直接就提出,又何必拖到夜深人静,大伙儿都基本上睡了的时候找上门呢?

    有此想法,刘子风很不客气地说道,“深更半夜,本侯也已乏了,劳烦姑娘回去禀报你家王爷,有什么事情,等明日再说吧?”

    外面稍微安静了片刻,只听那女子又再说道,“侯爷……我家王爷说了,一定要请侯爷过去,这个……请侯爷体谅体谅我们下人的难处,若是不能奴婢不能完成王爷的托付,奴婢会受到重罚地……”

    刘子风打算不理,因此默不作声。

    只是那门外地丫鬟,显然非常有任性,愣是不离去,一直在外哀声请求。

    刘子风闻言有些无奈,那些做下人的难处,其实他是能够理解地,朱心情暴烈,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那丫鬟地话,倒也没有夸张的成分在内,刘子风转念一想,觉得朱棣也不大可能真地在王府中对自己下手,只要自己警惕性高一些,应该还是能够防备下来的,否则话,一直被那被对方缠着,也不是个办法。

    于是刘子风站起身来,一边穿衣,一边说道,“好了好了,本侯随你走一趟就是了!”

    那门外的丫鬟终于松了一口气,没有在做声。

    等了一会儿,她就将刘子风穿戴整齐地打开了门来,丫鬟连忙又行礼道,“侯爷请随奴婢来!”

    刘子风淡淡地扫了对方一眼,这是一个十五六岁地小姑娘,脸上稚气未脱,看上去也不想有什么心机的女人,心中稍稍也有些

    下来。

    于是刘子风就默默地跟在着?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