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初风流 > 明初风流第108部分阅读

明初风流第108部分阅读

    实际上。她身体娇嫩,刚才被小乞丐在腰间撞了一下,也是非常疼,从她皱紧的眉头上就可以看出她是在忍着痛,然而她没有在意自己身上地疼痛,却是在关心一个身份于她天差地别的小乞丐,这种善良之心,让刚刚看到经过的朱允文心中非常惊讶,要知道。一般大户人家的子女,从小生活欲与欲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都是娇生惯养。眼高于顶,小姑娘与常人不同的表现,令朱允文懵懂的情愫,似乎在这一瞬间就悄悄地萌发了。

    那小乞丐已经疼得说不

    了。只是咝咝地抽着冷气!这时小姑娘的丫鬟也掩对小姑娘不耐地说道,“小姐,您金枝玉叶,为何理会这种下人?”

    那小姑娘一听更生气了。责骂道,“小蝶,怎么连你也说这种话?想当初。要不是我爹爹收留你们姐弟。或许你们姐弟两人。现在也是沦落街头!”

    丫鬟小蝶闻言一呆,呐呐地说不出话来。

    “你过来!”这时小姑娘对另一个家奴叫道。

    那个家奴连忙走过来。道,“小姐,有什么吩咐?”

    小姑娘担心地说道,“这个小弟弟好像伤地很重,我们应该带他去看一看大夫!”

    有了小蝶姑娘被责骂在前的前车之鉴,那个家奴自然不敢多言,连忙屏住呼吸,皱眉将小乞丐抱了起来,向不远处的一个医馆奔去。小姑娘等人连忙跟了上前。

    周遭已经聚集了不少看热闹地人,看到这种情况,也就都渐渐散去了,不过走时,还是有不少人在低声夸赞那小姑娘的好心肠。

    而朱允文,居然也是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因为那小姑娘给了他一种无可言语的吸引力。

    他带着小太监以及一个侍卫站在了医馆门口对面的街上,向内看去,那小姑娘或许是担心那小乞丐地伤势,因此也没有注意到,门外不远处,有一个英俊的小年郎,在静静地看着她。

    所幸小乞丐没有什么大碍,在大夫的诊治之下,很快地就站了起来,他显然对笑姑娘身后的几个大汉非常地害怕,身体才一能够行动,立刻就跪伏在地,连连求饶。

    小姑娘再次伸手将其扶起,紧张地询问了他身体的情况。

    小乞丐摇摇头,虽然身体还疼得厉害,却又哪敢在喊疼啊。他抽抽噎噎地表示自己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吃过东西了,迫不得已之下才做出行窃之事,希望小姑娘能够给放他一马!

    周遭的那些家奴都流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显然都不相信那小乞丐地话,你这小子要是真几天没吃东西了,刚才身后还会那么滑溜?不过自家小姐正在气头上,他们也不敢在多说什么了。

    小姑娘果然同情心泛滥,立刻就拉着小乞丐就到得月楼上,给小乞丐点了一桌子的菜,席间还不断地让小乞丐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了……

    小乞丐这一下或许是真的被感动了,边吃泪水边哗哗哗地流。最后在他离开地时候,小姑娘居然还给了他一些银两,神情温和地教育道,“小弟弟,以后可不能再做这种事情了哦?”

    而那小乞丐也表情严肃,郑重地点了点头离去!

    看到这种情况,朱允文身边地小太监忍不住感叹道,“殿下,这位小姐果然好心肠,看来那个小乞丐是被感化了,这比送官法办地手段要好了许多啊!”

    朱允文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眼神耀耀发光……

    ……………………………………………………

    ……………………………………………………

    “呵呵,这么说来,二弟,你是对那个小姐一见钟情了?”听完朱允文的阐述之后,刘子风笑道。

    朱允文脸色通红,说道,“不是啦,我就是心里有点奇怪,从那以后,我会常常想起她来!”

    “那不是一见钟情还是什么!”刘子风立刻就以“过来人”地身份给朱允文下了断论,同时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朱允文的脸皮很薄,被刘子风笑得有些不知所措,用力地抓着刘子风胳膊,急道,“大哥。我们说好了,你不准不笑话我的!”

    “好了好了,我不笑,我不笑!”刘子风忍着笑意,问道,“所以皇上想让你选妃,你还会这么苦恼吧,那么,大哥想知道一下。那个善良地小姐,到底是那户人家的大家闺秀啊!”

    朱允文嘴唇嗫嚅了几下,摇了摇头,道。“这个……其实我也不知!”

    刘子风一愣,问道,“难道你没有让人去查吗?”

    “我……我不好意思告诉别人的……”朱允文脸色愈发的红润,就像是个做错的小孩子。

    哦。卖狗的,刘子风无语,他拍了拍朱允文的肩膀说道,“二弟。幸福是要靠自己来把握的!”

    朱允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恰好这时刘三吾夫妇也来了,两人只好结束了这个话题。

    只见刘三吾领着刘老夫人三两步地奔到朱允文的面前。呼啦地一下就拜倒在地。齐声谢恩道。“微臣多谢殿下为刘家为出世地孩儿赐名!”

    而,也是站在刘三吾夫妇的后面。一脸的喜色。

    “大学士,刘老夫人,莫要多礼,快快请起!”朱允文连忙将刘三吾夫妇扶起。

    “谢殿下!”二老站起,然后恭恭敬敬地就请朱允文上座,刚才他们二老在房中午休,要不是按耐不住兴奋,跑去告诉了二老这个“喜讯”,二老根本就不知道朱允文的到来。

    刘老夫人很快地就告退了,而刘三吾却丝毫没有离开地意思,有他这个古板的老头在场,原本一些年轻人的话题,朱允文也就不好跟刘子风开口了。

    于是朱允文问道,“对了,大哥,那蜀王小郡主之事,到底怎么样了?”

    听到朱允文的问话,刘三吾也是用询问地眼神看着刘子风,朱秀云在郭府上失踪,此事虽然被郭英掩盖的很好,并没有传扬出去,知道的人也有限,但是作为与郭府来往密切的刘三吾,自然也清楚事情地经过。

    于是刘子风就将自己昨日看到那封信之后的猜测,说了一边,朱允文这才放下心来,而刘三吾也是常常地松了一口气,朱秀云那小丫头,十分的惹人疼爱,她又时常来刘府找玩耍,因此刘三吾夫妇也是将她当作孙女般来看待,知道她应该没事了,甚至在那古怪地病情,在这两年内都有可能被治好,自然心中也是欢喜。

    刘三吾叹道,“风儿,你这师傅,果然是当世奇人,只是可惜,他在我们府上传授了你好几年地武艺,爷爷居然没能够见上他一面,着实是让人遗憾啊!”

    刘子

    ,“是啊,我师傅是个奇人,不过也是个怪人,他地人难以捉摸,不过以后若是还能够见到他地话,我会找机会让爷爷您认识认识他的!”

    “如此甚好!”刘三吾点了点头。

    “哦,二弟,还有一事麻烦你帮我去打探一下!”刘子风转头对朱允文说道。

    “大哥请讲!”朱允文立刻答应。

    “我觉得,或许皇上他是认识我师傅的,不过他却不肯说出此事,因此我是向让你帮我在皇上那边旁敲侧击一下,看看我师傅到底与皇上是什么关系!说实话,对于我师傅的身份,我比任何人都好奇!”刘子风笑道。

    “没问题,等回宫之后,我就帮你试着问一下皇爷爷吧,不过皇爷爷肯不肯告诉我,我可就不敢保证了!”

    “无妨!我只是有点好奇罢了!呵呵!”刘子风耸了耸肩。

    接下来,刘氏爷孙,就陪着朱允文在府中闲聊了约莫一个时辰时间,朱允文就表示时间差不多了,应该去北门等那蓝玉的到来。

    于是刘三吾与刘子风就陪着朱允文立出发了,送朱允文过来的那些大内禁军侍卫的轿子早就在刘府外放着,于是几人上轿,不到两刻钟就到了北门,北门处进进出出的百姓们早就被清道了,留下的都是一些达官贵人。

    众人见到朱允文之后,省不了又是一番跪拜,跪拜后对刘子风又是“侯爷侯爷”地客气恭维了一番,有恭喜升官的,有恭喜乔迁的,不一而足,客套过后,于是就安静了下来,原本稀稀拉拉地聊天声也消失不见——有朱允文这个未来国君在此。他们其实还是挺拘谨的。

    大内禁军早已为朱允文准备了座椅,今日天气较为阴沉,阳光不大,因此倒也不用再撑起大黄伞来。

    朱允文见只有自己一个人有座,而刘子风却要站着,心中不免有些别扭,于是就让侍卫又去找了一把椅子来,让刘子风坐在他地身边陪他聊天,但最后这把椅子。却被刘子风让给了自己的爷爷刘三吾。

    朱允文见状不由地就责骂了身旁的几个侍卫几句,意思是说,你们这些人怎么这么死脑筋啊,就不会多找一张椅子来?

    后来侍卫终于又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张椅子来。让刘子风坐下。

    这样一来,在场的这么多官员中,除了皇太孙朱允文有座之外,居然就只有刘氏爷孙两大马金刀地坐着。一时间在场的那些官员们心中真是又羡又妒,特别是对刘子风,他们都有些想不通,年纪轻轻的刘子风。为何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允文,都对他这般宠幸呢?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自己的子孙辈。也不少。怎么就不见出一个想刘子风这样的年轻人呢?而那刘三吾不知道是上辈子积了什么德。偌大的刘府就那么一根独苗苗,偏偏就是这根独苗苗。自家一大群地子孙加起来都比不上,唉,估计是老刘家祖坟冒青烟,咱们真的是比不了了……

    ………………………………………………………

    ………………………………………………………

    “差点忘记一件事情了!”朱允文忽然一拍额头说道。

    刘子风用询问地眼神看着他。

    “就是湘儿那边啊!”朱允文苦笑道,“前日,姐夫你担心蜀王表妹安危,所以本宫没有留下姐夫,回去之后,湘儿又和本宫闹了一顿脾气!这丫头,年纪越大,脾气也越来越大了!”由于身边有侍卫在场,于是朱允文对刘子风的称呼又从“大哥”变成了“姐夫”!

    刘子风无语,顿了半晌这才说道,“左右无事,等接完蓝将军之后,微臣就随殿下进宫一趟就是!”

    “呵呵,那样就太好了,你去好好哄哄湘儿,省的他每天都在本宫耳边吵闹!”朱允文大喜拍手道。

    众人又等了一个时辰左右,蓝玉地大军终于到了,其实也不能说是他的大军,因为这对人马,不过是二万人的先锋队而以,不过是由蓝玉以及他手下一些重要的将领率领地罢了,哦,对了,里面还有一个元军降将纳哈出!

    也不知道那蓝玉到底是托大,还是没有看到朱允文,他居然一直策马到了城门口之后,这才翻身下马,要是按照一般情况来说,就算他没有看到朱允文,远远地看到这么多官员在迎接,他也该提前下马来啊,看来这家伙,的确有些嚣张过头了。

    “微臣叩见皇太孙殿下!”蓝玉脸色得意地看了周遭的那些官员一眼,只是看到刘子风之后,脸色微微有些变化,这才施施然地向朱允文跪下,于是他身后的常茂等人以及纳哈出,全都跟着跪了下去。

    朱允文与刘子风两人早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朱允文也不多说什么废话,也没有让蓝玉起来,说道,“蓝将军,皇爷爷口谕,将军舟车劳顿,今日不无需进宫了!”

    蓝玉微微有些愕然,却还是应了一声“是!”

    原以为朱允文会说“平身”地,不了却见朱允文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一卷圣旨,高声道,“圣旨到,蓝玉接旨!”

    “微臣蓝玉接旨!”蓝玉再次叩首。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昌侯蓝玉破敌于北荒,降敌二十万,功劳甚巨,特封之为凉国公!钦此!”朱允文大声将圣旨宣读了一遍。

    蓝玉面上流露出欣喜之色,分为“国公”,这已经是外姓人家封爵说能够封赏到的极致了,他焉能会不高兴?

    而刘子风却微微有些察觉出一些不对劲了,当初他回来的时候,朱元璋可是亲自召见了自己,并且还是在第二日早朝之时,郑重其事地在文武百官面前嘉奖了自己,而轮到了蓝玉,朱元璋却连见也不见他一面。直接就让朱允文在城门处宣旨了。而且连圣旨地内容都只是寥寥地几句,颇给人一种应付了事地感觉。看来老朱果然已经开始对蓝玉产生忌惮了,功高震主,果然是个要不得地事情啊。

    “微臣蓝玉,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蓝玉三叩六拜。

    “凉国公,平身接旨吧!”朱允文淡淡地说道

    完全没有当初迎接刘子风时候的热情。

    “谢殿下!”蓝玉并没有发觉什么不对劲,喜滋滋地接过了圣旨。然后认真地将圣旨地内容看了一边,脸色不由地一僵!

    朱允文似乎一直在观察蓝玉,见状微微笑道,“凉国公。有何不妥?”

    “呃……没……没……”蓝玉支支吾吾地掩饰了过去!

    “恭喜蓝将军高升国公!”刘子风不得不虚伪地向其道贺!

    “同喜同喜,不知皇上如何封赏刘大人?”蓝玉尽力掩饰心中的怒火,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皇爷爷升姐夫为平远侯!”不等刘子风应答,朱允文已是先为其说道。

    “那真是要恭喜侯爷了。侯爷乃是我大明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侯爵,果然是少年英才啊!”蓝玉很不爽,因为他觉得。刘子风的这个“平远侯”,根本就是从他身上,虎口夺食的!平白无故地送给一个让自己厌恶的人。一个天大地功劳。就算是肚量再好。恐怕心中都会有怨愤。

    “客气客气!”刘子风跟着拱了拱手!

    朱允文又再大声说道,“至于国公手下那些官员的封赏。国公今日回府后,自可拟一份请功奏折,送入宫中,皇爷爷自会依功封赏!”

    “谢主隆恩!”蓝玉再次叩谢!

    “这位是纳哈出将军吧!”朱允文走到了纳哈出的身边。

    纳哈出依旧跪在了地上,叩首道,“罪臣真是纳哈出!”虽然他也很想跟刘子风打招呼,但是因为人生地不熟,加上朱允文再次,他也不敢太过放肆!

    “将军请起!”朱允文和颜悦色将纳哈出扶了起来,说道,“皇爷爷要见你,你随本宫进宫去!”

    “是,殿下!”纳哈出应道。

    “国公长途跋涉,想必也是劳累,不如早些回府歇息去吧,既然如此,本宫也要回宫去了,众位卿家,自可散去!”于是朱元璋对蓝玉说道,言罢,他朝刘子风招招手,带着纳哈出先行离去,刘子风自然是立刻跟上,整个迎接经过,所用时间,不超过一刻钟,这让一些心思细腻的官员们,心中多少都体会出那么一点点滋味来。

    ………………………………………………………………

    ………………………………………………………………

    蓝玉一脸铁青地回到了蓝府,而常茂则是乐颠颠地跟在了他身后,根本没有注意到蓝玉地神色不对。

    见到蓝玉回来,他那几个婀娜多姿的妻妾已经贴了上来,娇滴滴地叫道,“老爷,您可回来啦,想死妾身了……”

    “去去去……都滚一边去……老子现在火气大着呢,谁来惹老子,老子休了她!”蓝玉破口大骂道。

    众妻妾齐齐吓了一跳,惊慌地作鸟兽散!

    常茂一脸的愕然,问道,“舅舅,你这是怎么了?心情这么糟?是因为那个姓刘的小子吗?算了,舅舅,反正他也不过是被封为区区地一个平远侯而已,而您,却是梁国公,可见,皇上还是认为,您的功劳比他大!”

    “大个屁!”蓝玉一拍桌子,气呼呼地坐在太师椅上,一把将手中的圣旨扔到了常茂的手中,说道,“你自己看看,圣旨上面都写了什么?”

    常茂莫名其妙,想不到蓝玉这到底是为什么忽然会火气这么大?圣旨地内容,刚才自己也听得清清楚楚的啊,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啊!

    他脑筋虽然有些蠢笨,但好在字还认识,于是常茂将圣旨摊开,仔细地看了看,不由地也是呆了,他呐呐地问道,“舅舅,这个……皇上是否是不小心写错一个字了,应该是‘梁国公’,而非‘凉国公’吧!”是啊,自古只听说过有“梁国公”,又何曾听闻过“凉国公”。

    蓝玉嘿嘿冷笑道,“自从皇上当年将‘兖州’错写成了‘衮州’,闹出了一时笑话之后,他所下的每份圣旨,都会小心地检查好几遍,所以,即使说皇上是写错了,我想也应是故意写错!”

    常茂想不明白蓝玉话中地意思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问道,“舅舅,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蓝玉不答反问道,“应该说,皇上这圣旨是什么意思!”

    常茂挠了挠头,说道,“是啊,皇上这圣旨是什么意思?凉国公、凉国公,难不成,这‘凉’是什么意思?心凉吗?”

    宾果,有时候傻人往往会出其不意地想到点子上上,蓝玉闻言,心中一惊,是啊,皇上难道是暗示他对自己心凉了吗?一时间,蓝玉忽然觉得浑身有些冒冷!

    常茂却依旧喋喋不休,道,“舅舅,我们是否应该进宫向皇上讨个说法?如今外人应该还都以为,您封赏地是‘梁国公’呢,要是他们知道此‘凉’非彼‘梁’,恐怕那些人私下中,都会笑话舅舅你地!”

    “闭嘴!”蓝玉脸色相当的不好看,地确,若是朝中的文武百官知道,此“凉”非彼“梁”,明里面他们虽然不敢有什么表示,但是背地里偷笑,那几乎是肯定的了,这种事情真的很掉面子,不过由于常茂无心的那一句“心凉”让蓝玉心中伸出了一股警惕,当初那“兖州”知府就是上书指出朱元璋将“兖州”的“兖”写错了,死得朱元璋恼羞成怒,直接就以此为借口将其砍了,谁知道,朱元璋现在是不是又是用这一招,给自己下一个套,等着自己往下跳啊!

    蓝玉越想,心中越是心惊,开国以来,那些开国老臣一个个被朱元璋或这个或那个地斩杀地场面一一从脑海中闪过,难道现在要轮到我了吗?蓝玉心惊胆跳!

    忍,要忍,要低调!

    这是蓝玉在这一瞬间做出的决定,虽然这对一向嚣张惯了的他来说,似乎有些困难,但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必须做出一种姿态了,否则恐怕真的要大难临头了。

    363 不知死活

    玉心中有了警惕,刚才发生的事情也立刻让他察觉到劲,朱元璋都有时间接见纳哈出这个北元降将,却没有召见自己,虽然明里说是让自己去休息,但是仔细一想,事情显然不如表象上那么简单。

    “舅舅,你在想什么?”常茂放下圣旨,抬头见到蓝玉皱紧眉头,沉默不语,于是问道。

    蓝玉挥了挥手,道,“茂儿,舅舅希望你能记住一句话,最近一段时间,任何言行举止,都要小心谨慎!”

    常茂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蓝玉已再次强调道,“特别是那个刘子风,非到万不得已,千万莫要招惹他!”在蓝玉认为,刘子风可是握着他的大把柄的,当初刘子风之所以没有落井下石,多是因为自己以担心二十万北元降军再度反叛为由,让他答应了帮自己保守秘密。可是如今,那些将军,已经被分散编制到各地,若是在这个时侯,刘子风给朱元璋面前给他打个小报告,那样一来,恐怕老朱就有理由对他动刀了。

    常茂却有些不服气地说道,“舅舅,就算皇上这次升那刘子风的官了,但他也不过是区区的一个侯爵,你我二人,皆是国公,怕他作个什么?!”

    蓝玉脸色沉了下来,声色俱厉地喝道,“让你低调一些,就低调一些,最近少去惹什么是非!”

    常茂吓了一跳,嗫嚅了几下。终于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点了点头。

    …………………………………………

    …………………………………………

    “殿下请稍等!”刘子风随着朱允文以及一干侍卫准备进宫,路经闹市的时候,看到卖糖人地小贩之后,他忽然心中一动,对朱允文说了一声,立刻就跑了过去,卖了三串造型可爱的小糖人。

    “姐夫,你还喜欢吃这种东西呀!”朱允文见状,奇怪地问道。

    “呵呵。不是,我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喜欢吃这东西,这是用来哄湘儿的!”刘子风笑着用绸布将三串糖人包好。免得一会儿化了。

    朱允文点点头,道,“还是大哥想的周到,湘儿从小几乎都没有出过皇宫。对这种东西应该会有些兴趣。”

    于是一行人继续前行,进了皇宫之后,一干侍卫就立刻被朱允文遣散。

    “好了,大哥。湘儿就在里面,你自己进去吧,我就不进去了!”朱允文带着刘子风来到原本是当初他们读书的“大本堂”之后。他将刘子风一推。脚底抹油。就溜了,看来他是真的被朱湘云给纠缠怕了。

    刘子风纳闷了。有这么严重么?搞得自己的妹子就像是洪水猛兽似的!

    他摸了摸鼻子,转身推开那厚重的大门,走了进去。

    空旷地大本堂内,一个身着黄衣的女孩正背对着他坐着,刘子风看了一眼,感觉有些点不像是朱秀云的背影,但当女孩开口说话之后,他就知道,此女确实是朱秀云无疑。

    朱秀云没有转身,只见她抱着一本不知道什么书,边看边慵懒地说道,“皇兄,大哥说来看我了么?”

    刘子风哧地一笑,道,“湘儿,我这不是来了么?”

    朱秀云身子一僵,旋即就迅速地放下了手中的书本,激动地跳了起来,叫道,“大哥,你终于来看湘儿啦,湘儿想死你了!”边说,她还边雀跃地跳了过来。

    都说女孩子发育地早,刘子风现在算是相信了,想不到还没有一年时间不见,朱湘云比起当初居然高了一大节,难怪刚才从背影上看,不像是原来的她了,而朱湘云的胸前,也已微微地有些鼓起,显示出了青春期女孩的朝气。

    不过很显然,朱湘云似乎还不懂地男女之情,因此看到刘子风之后,也没有什么羞涩,蹦蹦跳跳地就过来拉住刘子风的手,一点都不显忸怩。

    “一段时间不见,我们湘儿都成了大姑娘了!”刘子风笑着摸了摸朱湘云的脑袋。

    朱湘云嘟起嘴巴,抱怨道,“大哥你好坏,这么长时间都不进宫来找湘儿,是不是和媚儿表姐成亲之后,就忘记了湘儿啦!”

    “呵

    哪里的话呢!”刘子风大汗,说实话,自从与成还真是忘记了这个调皮捣蛋地小丫头了呢!好在自己提前有所准备,他连忙将那用绸布包裹好的三串糖人递给了朱湘云,道,“大哥怎么会忘记湘儿你呢?!喏,这是送给你的!”

    朱湘云贵为前太子之女,从小锦衣玉食,绫罗绸缎,如果刘子风是送给她绫罗绸缎,珠宝首饰之类地,她肯定是不屑一顾,不过像这种造型可爱地廉价小糖人,却是十分讨她欢喜,她“哎呀”了一声,劈手夺过了刘子风手中地糖人,欣喜地叫道,“好漂亮的小人儿!”看来她以前,还真是没有见过这种东西。

    小姑娘就是好哄,刘子风就用这种小玩意,很容易地就解了朱湘云心中小小地怨气,其实朱湘云与朱允文差不多,就是因为从小生活在皇宫之中,身边没有什么朋友,那些宫女啊太监啊,一个个对她都是毕恭毕敬,没有一个人敢真个与她谈天说地,所以她才会对刘子风这般念念不忘。

    陪着朱湘云在御花园中玩耍了一会儿,于是她又缠着刘子风说故事,刘子风也尽力地满足她,最后刘子风说道,“湘儿,大哥我想在搬家了,就在武定侯府的隔壁,有时间的话,你也可以出宫去找你媚儿表姐玩耍啊!原来蜀王小郡主朱秀云在的时候,她就常常去找你媚儿表姐玩耍!”

    朱湘云眼神有些黯淡地说道,“我也很想出宫去玩呀!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皇爷爷从来都不肯让我出去!”

    这样一说,刘子风也就没有办法了,朱元璋为何一意不准朱湘云出宫,这种疑问,不是他能够问的。

    当初在蜀王府的时候,胡闹,带朱秀云悄悄溜出王府玩耍,那一次,自己拧不过,只得配合她胡闹,而现在他总不可能也学,将朱湘云偷偷地带出皇宫出去!

    正说着故事呢,这时朱允文忽然找来,道,“大哥湘儿,原来你们在这里啊,大哥,走走走,皇爷爷要见你!”

    朱湘云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朱元璋要见刘子风,她也阻止不了,只得对刘子风交代说,让他有时间,就多多进宫来见她。

    刘子风自然是满口子答应。

    朱允文拉着刘子风就往御书房走,刘子风问道,“二弟,皇上为何要见我,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吗?!”

    朱允文神色还是比较轻松的,他笑道,“也没有什么,只是高丽那边,忽然派了使臣来,要求皇爷爷释放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以及其子地保奴而已!”

    刘子风闻言一愣,有点反应不过来,不是吧,高丽派使臣来,让朱元璋把脱古思帖木儿和地保奴放了?有没有搞错?那高丽皇帝脑子不会秀逗了吧?

    刘子风忍不住笑道,“二弟,高丽那边到底是什么意思?”

    “呵呵,其实现在高丽王太后,就是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的亲妹妹,而高丽王后更是脱古思帖木儿的侄女,当他们知道大哥你将脱古思帖木儿一干人全都俘虏了之后,那高丽王太后自然恼怒了,就立刻谴派使臣来大明了,所以你前脚才回京,高丽使臣后脚就到了!”

    刘子风冷笑道,“就算是那高丽王太后和王后与脱古思帖木儿沾亲带故,他们凭什么让我大明放人?难道就因为他们一句话,我们就要放虎归山?哦,对了,高丽使臣有说,若是我们不放人,会怎么样么?”

    “恩,说了,那高丽使臣说,若是皇爷爷不放人,两国就要开战!”朱允文答道。

    “自不量力!”刘子风哼道,区区高丽弹丸之地,居然敢以两国开战来威胁老朱,真是不知死活!

    364 无奈请缨

    朝建国之后,就立刻发兵攻打高丽,区区小国的高丽敌,最终被迫屈服蒙元。

    而元朝统治者按其一贯的方针政策,将本是隶属过的高丽归并为元朝的征东行省。

    元朝还随意废除高丽国王,其目的在于通过王室的通婚,将高丽牢牢控在手中,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元世祖到元末,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元朝的皇帝,先后将七位公主下嫁给了高丽历代的国王。

    不得不说,和亲这一招永远都是有用的,万一有一天双方打起来,只要把七姑八姨的拉出来,读一下家谱,考证出阁下是我姐姐的儿子的堂弟的邻居等等,就能把对方说得目瞪口呆,收兵回家吧。

    于是元朝的目的达到了,经过长期的相亲介绍和血缘分配,几代高丽国王都带有元朝皇室血统。当然了,如果要算出到底是哪一辈的,互相之间怎么称呼还是要翻家谱的。

    正因为如此,那高丽一听说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居然被明朝俘虏了,那高丽王才会立刻就派出了使臣,向朱元璋要人。

    “皇上那儿是怎么决定的?”刘子风问道。

    他一听朱允文说,那高丽王使臣表示,若是不交还脱古思帖木儿,两国就开战的这个消息之后,刘子风的第一感觉就是,那高丽王是个脑残。或者说,高丽王是迫于自己的母后以及王后地王室中人地压力,才不得不派出了这个使臣的。但是他难道不会想想,这样做,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吗?

    “还能怎么样!”朱允文耸了耸肩,道,“皇爷爷直接就将那高丽使臣给轰出了京城!”

    “呵呵,”刘子风笑了,这的确是朱元璋的一贯作风,当然了,主要还是因为朱元璋现在年纪大了。火气已经没有年轻是那么盛了,否则的话,恐怕那高丽使臣就不仅仅只是被轰出京城那么简单,估计被老朱直接拖出去砍了。都有可能。

    “既然皇上已经将那高丽使臣驱逐出去了,那皇上他还急着召见我做什么?”刘子风问道。

    “按我猜测,这一战肯定是要打的,所以我向皇爷爷可能是想要让你来统兵!”朱允文答道。

    这很有可能。实际上,若是真的与高丽开战地话,最有资格统兵的人,应该是蓝玉才对。但是或许朱元璋现在是真的已经对蓝玉产生了芥蒂,所以第一时间就将人选名额中的蓝玉给剔除了,而如今风头正盛。而且还被朱元璋认为是一员大大地福将的刘子风。显然是最好的一个人选。加上刘子风与朱允文的关系密切。老朱显然也是有意识地要为朱允文培养权力班底。

    不过刘子风闻言,眉头却是微微一皱。他离家半年,刚刚才回来两三天,被窝都还没有睡暖,忽然又可能被派去与高丽开战,而战场,自然是在辽东那一带,这么说来,自己岂不是又要离家大半年?而且现在还怀了近五个月地身孕,刘子风还满心地期待这亲眼看到自己孩子的出生呢。

    两人边说边走,终于来到了御书房。

    走进御书房,刘子风向朱元璋行完君臣之礼后,朱元璋照例赐座。

    在场的除了朱元璋朱允文之外,还有兵部尚书茹瑺、兵部侍郎齐泰、以及都督平安三人。

    老朱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就让齐泰给刘子风在详细地解说了一边高丽使臣之事情。

    听完齐泰的叙述之后,刘子风才知道,那高丽王,居然已经将当初随着李成桂一同前往高丽地两个大明使臣——林密、蔡斌二人扣押,并扬言,若是朱元璋释放了脱古思帖木儿,他们就归还大明使臣,若是老朱不同意,那他高丽国,就用这两个使臣的头颅来祭旗!

    啧啧,听完之后,刘子风都不得不感叹了,脑残就是脑残,难道他们认为,老朱是那种乖乖地被人威胁的主吗?更何况,区区两个使臣,就能够威胁得了老朱,区区两个使臣,就能够用来交换老朱十几年来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了地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

    如此一来,就算他高丽不准备开战,老朱自己都会先动手了!

    如果是在一年前,因为有北元地牵制,老朱或许还会勉强忍下高丽地挑衅,可如今,北元的威胁已经不值得一提

    他区区高丽,还不是三只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地

    于是,齐泰叙述完毕之后,老朱扫了几人一眼,道,“各位卿家认为,此事该如何?”从老朱寒芒爆射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他心中定是恚怒非常。

    都督平安直直地站起,冷然说道,“皇上,我大明朝蒸蒸日上,国力一时强横,区区弹丸高丽,竟然敢如此藐视我天朝盛威,实在是欺我天朝无人焉?除了给予迎头痛击,别无选择,其他一切的手段方法,都只是示敌以弱,所以微臣认为,即刻出兵是最好的选择。老臣请战!请皇上恩准老臣率军踏平高丽!”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平爱卿说的是,区区高丽小国,地不过如我大明半郡大小,人口不过寥寥数十万余,竟然有如此大胆,妄图以卵击石,那高丽王,实是犯了失心疯,只是可怜高丽的百姓了,怕是要妄受刀兵之灾!”说到这里,朱元璋却又摇了摇头,道,“我天朝盛威,岂容亵渎,此战是必打无疑,只是平爱卿年事已高,实不宜再常年奔波沙场!”言罢,朱元璋还刻意将眼神放到了刘子风的身上,显然是想要他主动请缨。

    平安本来还想表示自己廉颇虽老,尚且能饭,但是一接触老朱的眼神之后,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只能张了张嘴,终于还是识相地坐回到了座位之上。

    刘子风面色发苦,朱元璋的意思都这么明显了,他又岂能装作没有看见,刘子风只得站起说道,“皇上,微臣斗胆,请战高丽!”

    朱元璋很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刘爱卿,朕封你为平远将军,再赐你十五万精锐之师,望你能及早凯旋而归!”

    “谢主隆恩!”刘子风纳头拜倒。

    “那高丽使臣已被朕驱逐出京城,想必他也会以最快的速度返回高丽通报消息,事不宜迟,朕给你一天时间回府准备,明日一早,就整军北上!”朱元璋说道。

    “微臣遵旨!”刘子风苦笑应承。

    于是朱元璋又在拟了一道圣旨,内容大致就是收回了给前高丽王“王”的谥号,以及表示绝不承认现任高丽王“辛褕”的国王地位。然后在交给了刘子风,让其明日一早,带着这道圣旨一起出发。

    “如此大事已定,刘爱卿,你可回?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