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金鳞大王 > 金鳞大王第60部分阅读

金鳞大王第60部分阅读

    话,唐僧师徒会经过一处仙山,为地仙之祖镇元子地道场,万寿山五庄观。

    思及此处,金鳞子方才庆幸自己被那孙悟空的三言两语所挽留,毕竟提及镇元子之名,金鳞子理所应当就想起了响誉四大部洲的人参果。

    这等稀罕的宝物,只在传说中听闻,金鳞子已来到这个神魔世界,不亲眼目睹一番却是如何甘心。

    不过,先金鳞子一步,那黑鱼精鱼灵子早已在深山外驻扎等候。只窥探着一有时机便即刻下山。

    镇元子之仙术,足以能威慑到此时鱼灵子,所以他连靠近五庄观的胆子也没有。可是俗话说的好,机会总是会给予提前做好准备的人。这黑鱼精提前做好了准备,所以机会也随之而来了。

    忽一日,这镇元子得元始天尊地请贴,邀他去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纵观门下,虽多有地界散仙,但观中只有四十八人,皆是得道地全真。这镇元子索性就带走了四十六个,只留下最小的两个看家,一个叫清风,一个叫明月。

    别小看这两个小道童,在这山中跟随镇元子修行,皆已有千年修为,法力不弱,要不然这镇元子也不敢让他俩留守家中看守门户。只不过在临行之前,大仙特别交代了一件事,是关乎到唐僧地。

    镇元子法力通天,身为地仙之祖,常与佛界人往来,与如来,观音一般人物,因此得知那西天取经人乃是金蝉子转世,故此叫门人布施两个人参果,以尽地主之谊。

    只是这镇元大仙万万没有想到,他这园子里九千年才得以成熟的人参果,于此间已成熟的消息,早已经不胫而走,被那聚集在西牛贺洲的各路妖魔尽皆知晓,一个个都是垂涎欲滴,只是苦与斗不过那镇元子,因此按捺。

    而镇元子此去弥罗宫,带去了四十六弟子,只留两个看门小童看守门户,实在是给他们提供了大大的便利。一时间,群魔蠢蠢欲动,但凡是获悉此消息的,皆从四处云集而来。

    其中当属一直驻扎在万寿山之外的鱼灵子第一个知晓。

    第十三章 人参果风波(2)

    镇元子虽已离开,但是他却给五庄观布下了两层防护。一为清风明月,他们虽然是大仙座下的两员小童,但是都有千年之修为,能独挡一面。另外一个便是五庄观外先天灵气凝聚而成的法阵。

    万寿山五庄观中,能生长出天地之间独一无二的灵根,于他周围散布的先天灵气也是十分稠密。这镇元子号称地仙之祖,自然早已对这山中的一切了如指掌。如此一来,他趁着在山中宣讲大道的闲暇之余,便微微施以小术,将这弥散在山峦之间的灵气结成法阵,散布在五庄观周围,以阻挡邪恶势力的入侵。

    镇元子离开的翌日,鱼灵子便已按捺不住,于是不顾法阵的凶险,便只身闯入五庄观范围之内,窥探观中情形。

    五庄观大门紧闭,一排坡度极大的台阶镶嵌在陡峭的崖壁之间,周围生长着高大的松柏,皆是一派青翠之色,丝毫让人感觉不到此间有任何的凶险。

    鱼灵子壮了壮胆,想经过这唯一可以通往五庄观的台阶进入观中,却不想他刚一踏足这石砌的台阶,就突然遭遇到一股前所未有的侵袭力所威慑,一时间,他寸步难行。

    所幸的是,布置在台阶之上的禁制,只有防御性,而没有攻击性,它就好似是一个守卫此处山林的山神,在对鱼灵子这个入侵者发出强烈的警告。

    鱼灵子好不懊悔,因为他清楚的感应到,五庄观外布置的禁制,是一种专门抵御妖力的禁制,妖力越强,抵制力就越大。如若鱼灵子还是魔神,没有被剔除仙骨,他完全可以似寻常人一般,不受任何阻碍地走进五庄观中。

    可即便是这样。这鱼灵子还不死心,毕竟此时的他虽不是魔神之体,却多少修炼了一点法术,于在台阶上的禁制,以他的妖力,还是能破除的。

    如此,鱼灵子就在山前盘膝而坐,捻了几句口诀之后,随即便已妖力在自己守卫加持了几道防护。然后他就开始迈出自己的左脚。缓慢地踏在了上山地台阶之上。

    如遭遇强劲的狂风侵袭,鱼灵子每迈出一步都显得非常艰难。不过,使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他这般强行冲破禁制的方法,却引起了观中。清风明月两道童的注意。

    “有妖魔擅闯本山。”感应到山前剧烈的冲击波动,五庄观中,清风对明月急切地说道。

    “不必担心,有师傅的镇山法阵,一般的邪恶之物决不可能闯的进来。你若不想被其再搅扰心境,只需随意使个神通,将其驱逐则已。”明月只在观中兀自打坐修炼,对于清风地疑问。他回答的非常随意。清风揪心。口里捻了一句庇护诀,想借助山前法阵的威力,立即将入侵者驱逐。可这时,那明月却突然将其制止。

    “坏了,弄不好上山者是家师口里提到地那个古人,去西天取经的和尚?”

    “极有可能,师傅临走前吩咐咱俩要款待于他。这要是无意之中伤了他。那可就糟糕了。”清风却才记起镇元子临走时说地话,于是和那明月相继起身。欲朝山前奔去。

    再说那鱼灵子,想上山就已经举步维艰,此时又遭遇到在观中释放出驱逐力的清风,突然感应到狂风之中又来一流矢,鱼灵子当下惊愕,正准备闪躲,却听闻那五庄观的大门吱呀一声露出了一条门缝。

    见其中有人出来,鱼灵子急忙撤除了防护,退下山去,借助山林之密,遮掩身躯,不然清风明月对自己有所察觉。

    “怎么回事?没人上山啊。”清风狐疑地望了明月一眼。

    “想必不是那取经和尚,而是这山间的邪物,因为抵挡不了山前的法阵,故此知难而退了。”明月朝山下四处张望,始终没发现鱼灵子踪迹,索性与那清风又关闭大门,进入观中。

    “我仙山虽乃地仙之地,受诸灵庇佑,但也不免遭受邪魔入侵,更何况现在人参果熟,又值家师不在,你我责任重大也。”清风关上大门,心中困惑,因此升起一丝担忧。

    “有镇观法宝在,邪魔岂能随意闯入观中。”明月指着悬挂在观中正堂的一件法宝,对清风言到。

    清风微笑,回到:“说的也是。”

    要说这是件什么法宝?名唤通天宝鉴,能遍查诸天之事,能识人鬼神魔。凡三界之中过去现在之事,皆可以通过此宝鉴之中的铜镜窥探,而从此宝内放射而出地混元金光,见人神则化为祥瑞之气,遇鬼魔则放出暴戾之光,邪魔近前,击杀于十丈之内。如被咒语开启,则可击千里之遥。

    如此看来,这清风与明月倒是有恃无恐了,而一直垂涎于人参果地鱼灵子,也势必将一无所获。可愚蠢者却并非鱼灵子一个,在那西牛贺洲地界的妖魔,来者没有一千,也趋近五百。

    且说这五百之众,有四百八十个,皆无法也没有能力通过山前法阵。即便通过者,也无法过了通天宝鉴那一关,更别提能得到所谓的人参果了。

    这众多妖魔之中,最为强悍的当属位居于万寿山正西边的白骨山的白骨夫人。

    白骨夫人淬万千尸鬼,于山中修炼几千年,方得魔体。但是她骨骼的数量,却与常人不同。白骨夫人周身地骨骼数量,不多不少,刚好一百根,根根都被祭炼成水火不侵,刀枪不入地金刚之骨。

    不过,似她这般的强悍本体,法力等级却仅仅只达到了妖仙一级地中级阶段。因此在乌尾山蛟龙谷的时候,她根本无法抵御金鳞子强大法力的攻击。直到最后,虽然她的本体所遭受的创伤不大,但是元神却大受折损,需在山中静养百年才得以恢复,还要借助上千尸鬼。

    这样的打击是沉重的,而当她听闻万寿山五庄观中的人参果在此间成熟的消息之后,抱着侥幸的心理,她也决定来凑凑热闹,看是否能捞到一杯羹。

    鱼灵子在受到排斥之后,于那万寿山西边的山林之中,便席卷来一阵劲力极强的阴风。

    阴风阵阵,伴随着万千妖魔的悸动,山林之间弥散的那些微弱的灵气,在遇到诸多妖气一起入侵时,发出悲壮的嚎叫,就好似两件兵器在发生强烈抵触时,那相互摩擦的声响之下,飞溅出的火花一样。

    “我鱼灵子不得进入,你们这些魑魅魍魉可要小心,千万别弄的元神尽丧哦。”鱼灵子决定在一旁看热闹,因为他也非常清楚,想得到人参果,绝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

    于是,坐收渔人之利的想法,便在鱼灵子的脑海里滋生。

    阴风骤然而止,那山林之间弥散的哭嚎也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鱼灵子躲在暗处,突然闻的那山林中有众多小妖踏在落叶之上,发出的沙沙声响。紧接着,又传来一句女子的声音。

    “哈哈,太好了,镇元老道不在,简直太好了。”这声音极为冰冷,消散之余,就好似寒冰破碎,片片扎入人的五脏一般,叫人难受。

    “这是?谁的声音?”鱼灵子好似在哪里听过,正踌躇之间,却望见那山林上空飘来一袭白菱,好似雪花一般,飘洒而落,如风吹拂,如水滋润,是那般轻柔,那般的灵动。

    而当鱼灵子真正目睹此人之容颜时,心理却产生了极大的反差。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在蛟龙谷中,被金鳞子挫败而受伤的白骨夫人。

    “是她,难道她也在打这人参果的主意。”鱼灵子难免有些失望,毕竟这白骨夫人之所以败走蛟龙谷,多少与自己有关,此番有一齐来争抢人参果,旧仇新恨加一块,鱼灵子可就不敢妄动了。毕竟今时今日的他,在未修炼寂灭之前,绝不是白骨夫人的对手。

    “夫人,小的们都打探清楚了,镇元老道于日前去了天界的弥罗宫,而那观中只有两个小童看守,人参果树就在正堂的后方。”山林中闪出一狐妖,身边还跟随着一帮山精草怪,恭敬地对白骨夫人禀报着。“恩……”白骨夫人面带笑容,望了那五庄观一眼,好似心中已有了妙计,不过她的思绪却被旁边的小妖打断。

    “夫人,这观中虽走了镇元老道,却有一件宝贝极为对付,乃是那洪荒时代遗留下来的通天宝鉴。”

    “哼,通天宝鉴又如何?没有那镇元老道的开启咒打开,也是无用。”

    第十三章 人参果风波(3)

    白骨夫人对五庄观现有的实力估算的难免有误,但是她知道,此时闯山绝对是最佳时期。于是在稍作整顿之后,她就下达了攻山命令。

    布置在山前的法阵,鱼灵子算是领教过了,根据他的判断,除了白骨夫人有实力闯过法阵之外,其余小妖当属炮灰,皆不能进。

    白骨夫人可不会在乎这些下属的死活,她首先就派遣了一批法力低微的小妖上山试探。

    可她却没想到,这些小妖不仅没有试探到什么,却因为数量的众多,极大地冲击了山前的法阵,让悬挂在五庄观外以及观中的几百铃铛同时发出声响。

    清风与明月警觉,知道山前有数量众多的妖邪擅闯五庄观。那清风也不出门,只在观中放出话来:“如若再有人胆敢擅自闯山,必将万劫不复。”

    此话运用千里传音之术,那山前的众多小妖听的明白,白骨夫人自然也听到了劝戒。

    可是白骨夫人是妖魔,哪里有肯罢休之理,依旧下令下属小妖闯山。如此一来,告戒已然失效。那清风与明月便在观中,摆设香案,请出镇观法宝通天宝鉴,祭败天地之后,两人相继作法,绘成降魔符十八道,张贴在观门两边并排栽种的树木之上。

    “师傅教我等降魔符,旨在降魔,可不必挂念我道家善意,灭魔至上。”清风对明月叮嘱了一句之后,随即便捻动口诀,将降魔之力一点点地加持在符咒之上。

    随后,明月也开始念咒。

    咒语响彻在五庄观周围,与分散的法阵瞬间结合在一起,不仅提升了防护法阵的威力等级,更释放出一团极强的排斥力,将整个五庄观全部包裹起来。

    铃铛依旧在响个不停,清风与明月将符咒的力量彻底激发出来之后。随即朝那天际大喊了声:“放”。

    话音刚落,那原本紧闭的大门突然打开,从张贴在大门两侧的符咒之上,释放出万道金光,倾泄在上山的台阶之上。

    一时间,那些本就遭遇到法阵阻挡的小妖全在金光地照射之下显现出原形,有的法力尽失,有的元神尽丧,有的当场灰飞烟灭。

    白骨夫人受此金光侵袭。自胸部以下也逐渐显露出嶙峋白骨,不过她马上借助自身妖力将其还原,并且与金光相向。于那山前使了个法术,冲天而起。直逼五庄观中。

    清风与明月先请出通天宝鉴,再来一场神魔对诀,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那些攻上山来的小妖。而是为了让通天宝鉴在充分吸收天地灵气之后,处于一种迸发状态。

    通天宝鉴要被开启,方法并不是只有镇元子在场才可,还可以通过增强外界强劲的妖力,迫使宝鉴在遭受强烈刺激之后而被动开启。

    清风与明月就是为了给宝鉴营造这样一种气氛。因此,在符咒的威力侵袭到数量众多地小妖。并与这一部分妖力发生冲撞时。宝鉴就开始被激发了。

    白骨夫人强势而来,妖力甚强,算是彻底将宝鉴激怒了。就在瞬间,宝鉴突然开启,显露出其中暗藏的铜镜。

    铜镜中反射出各种出现在五庄观前的景象,在受到妖气侵袭时,一道异常璀璨地光束放射而出。不偏不倚。正好击中在白骨夫人的腰骨之上。

    只听山前传来一扑哧响声,光束闪过。白骨夫人应声而退,跌出台阶,立即显露出了原形,却原来是一具成了妖地森森白骨。

    白骨快速蔓延到头部,白骨夫人大为惊愕,要是被完全还原的话,她极有可能被外界任何细微的攻击而伤害。

    因此,她急忙席卷起一阵妖风,逃窜而走,以免再受到山前法阵的二度攻击。

    白骨夫人败退逃窜,既在鱼灵子的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根据双方实力等级的判断,鱼灵子本以为五庄观的两个看门童子根本就不是白骨夫人的对手,但事实上,清风与明月却做到了。除了有通天宝鉴帮助之外,还得益于两人地智慧。

    成功将侵入山前地妖魔驱逐,五庄观的大门又再度关闭。不过,从通天宝鉴之中放射而出的攻击性光芒,并未随着白骨夫人的离去而消散,却是补充在了周围的法阵之中,进一步弥补了法阵的威力。

    不管是身在山中的,还是即将朝这里赶来地各路妖魔,皆感应到了从万寿山五庄观中释放而出地排斥力,是这般的强大异常。

    如此一来,妖魔们皆放弃了抢夺人参果地念头。但是离此处不足百里之外的唐僧师徒一行,却和其他各路势力不一样。不管你万寿山有没有人参果,唐僧师徒都要西行,也势必会经过五庄观。

    金光万道,瑞气千条,单凭肉眼就能看的见从五庄观中释放而出的光芒,更别说此时正处在如此近距离之内的金鳞子与孙悟空。

    唐僧座下的白龙马被这震撼波及,有些吃惊,那唐僧因此惊疑道:“前方莫非有妖魔挡路?”

    望见那山颠之光,金鳞子对唐僧言道:“此处山灵水秀,万魔莫侵,圣僧只管前行便是。”

    “没错没错,师傅只管赶路便是。”孙悟空也在一旁搭讪,那猪八戒欲言又止,心中多了几分惶恐,遂牵着马匹继续赶路,沙和尚挑着担子尾随其后,逐渐向山林深处行去。

    一行人离五庄观越来越近,而金鳞子也感应的到,威力释放点离自己也越来越近。终于,他们在两个多时辰之后,便来到了五庄观山前,抬头朝山门望去。

    “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正门左右书着两行古体字,瘦长而苍劲。

    金鳞子见到那山门前的匾额,知道是镇元子大仙的道场,而那九千年才得以成熟的人参果便在其中,心中是惊喜非常。

    “这里果然有个道观,只是不知是哪路神仙开设的道场?”孙悟空自然不知晓这五庄观的来头,因此也就无从得知人参果这档子事。

    猪八戒听及是神仙道场,而并非妖魔挡路,心中欢喜,随即对那唐僧言道:“师傅,我去叫门,好在此处化点斋饭,化点斋饭。”说完,猪八戒将大步跨上台阶,直去山门前叫门。

    猪八戒并非妖邪,虽被贬爱下界,但总归是天蓬元帅的仙体,故此法阵失效,那观中的额清风明月亦明月觉察到有外人入侵,直到耳边响起叫门声,方才知晓有人上山。

    不过,既然能够安然穿过山前法阵而叫门的人,也势必不是什么妖邪。

    “走,出去看看。”

    猪八戒叫完门,那唐僧早已下了马,徒步上山来,接替了猪八戒的位置。“你相貌丑陋,恐惊吓了他人,让为师来。”唐僧正欲扣门,门却突然开了,清风先探出头来,将来者乃一和尚,生的仪表堂堂,风采非凡,当即惊疑。

    那明月见状,又朝外边观了几眼,见到猪八戒,孙悟空等几人,再回想起师傅临走时所言,顿时醒悟道:“你可是从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

    “正是。”唐僧作揖,并未迟疑,立即回答道。

    清风明月相视一笑,遂将唐僧请进观中。这一切来的有点突然,一向谨慎的孙悟空一个箭步上前,窥探到并无凶险之后,方才护卫着唐僧入得观中。

    猪八戒与沙和尚随后进入,金鳞子则最后才入。

    一行人刚一进驻此观,沙和尚便卸下了行李,而猪八戒也在清风的帮助下系好了马匹。随后便被两童子带往一处大殿之中。

    但见那大殿一连五间房屋,皆是古朴的墙壁,外有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内部壁间悬挂着五彩装成的天地二字。旁设一张朱红雕漆香几,上有一黄金炉瓶,正有香火从中溢出。

    唐僧见大殿中所供者除了天地,却无他物,比起其他道观,甚有差异,于是先点燃几柱香,插在炉子里,与徒弟们拜了拜,起身之后,才问起那童子。“为何不见这五庄观中供奉三清,四帝以及罗天诸宰?”

    那清风闻言,扑哧一笑,遂将这镇元子大仙的行头与派头,在唐僧师徒面前讲了一遍。唐僧听得仔细,方才知晓,不甚惶恐,只是那孙悟空却不以为然。

    等到那唐僧礼毕,金鳞子方才跨进大殿之中。他决不可能拜道家三清,也不会拜漫天诸神,可论起天地,他倒有些领悟,于是也来参拜。

    这时,那悬挂在天地二字之间的通天宝鉴却突然起了反应。

    第十三章 人参果风波(4)

    通天宝鉴在此时突然开启,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感应到了极为强大的妖气,而这股妖气就在宝鉴的感应范围之内。

    无需任何外力就自行开启,通天宝鉴的异常开启引起了清风明月的注意。孙悟空以为此法宝会对唐僧构成威胁,当即就窜上前,挥舞着金箍棒,捍卫唐僧。

    众人都不知发生了何事,连那清风明月也都犯了迷糊,只有此时站在大殿边的金鳞子感应到了异常。

    纵观大殿之上,唐僧乃一凡人之躯,猪八戒和沙和尚皆是被贬下界的天将,要论起妖性,除了自己与孙悟空之外,别无他人。可是孙悟空皈依佛门,魔性大部除去,更何况他的本体本是天地所孕育,根本就不是妖类。

    那……金鳞子只能想到自己。而就在宝鉴彻底被开启的刹那,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从宝鉴之中放射出来的光芒,全数波及到了金鳞子的身上,将他的全身上下都给笼罩住了。

    众人的目光也随着宝鉴的光芒移到了金鳞子的身上。而金鳞子知道,似这等厉害的法宝,如若真要被自己强大的妖气所激发而开启的话,那射向自己的这一道光芒绝对不会柔和到如此地步。

    这,根本就不是攻击性的光芒,好似是皎洁的月光一般,正在给他带来祥和之气,同时也在检验着他的身体。

    金鳞子没有动,众人也没有动,都在望着他,不过此时的清风明月却张大了嘴巴,表现出极为惊异的神情。

    遭遇妖邪,宝鉴必然攻之。

    这是真理!可是金鳞子是神体还是妖体,就连这宝鉴一时也无法识别。

    本体为鲤鱼,修炼化形之后也改不了先天元气,依旧是妖类。可是金鳞子体内却同时兼有其他类别的元气。更有上古大龙神的龙神元气。

    在他成功蜕变之后,龙神元气一直在不断替换着他体内的妖气。所以他那强大的妖气难免于此种元气相互抵触,两股极强的元气冲击,势必会引起宝鉴地强烈反应。

    可是宝鉴此时却在金鳞子身上徘徊不定,而众人眼里的金鳞子,也在此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俊俏光滑的脸蛋此时有些褶皱,而披在他身上的衣服,却逐渐演变成了能放射出异样光彩的鳞甲,更为确切地说。应该是龙鳞,完美无暇的龙鳞。

    龙为神族,成就神体。当龙鳞释放出异样光彩的时候,宝鉴的光芒就暗淡了许多。直到最后,通天宝鉴干脆就自动关闭了。

    “老兄,刚才真替你捏了把汗。”孙悟空却才从半愣状态中回过神来,随后窜到金鳞子身边,觉察他身上发生地微妙变化。可是宝鉴关闭,金鳞子又再度恢复原貌了。

    金鳞子的样子非常坦然,但是刚才在遭遇到宝鉴照射时,他可是蓄积了十分的法力。准备随时抵御来自于宝鉴地任何攻击。

    一旁的清风与明月。知晓这宝鉴地性能。不过刚才所发生之事,实乃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之稀罕事,明月更是凑近到清风的耳边,小声嘀咕道:“这事可蹊跷了,等师傅回来,一定得告诉他老人家知道才行。”清风点头表示答应。

    良久,当一切恢复正常。清风与明月才带着金鳞子与唐僧师徒往厢房中安歇。这清风与明月不晓得金鳞子乃是陪同。以为也是唐僧的徒弟,故此只开了两间厢房。一间给唐僧独自居住,另外一间则给金鳞子、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同住。

    几人一番吃喝之后,就各自回厢房休息去了。而此时身在五庄观中的金鳞子,早已听闻那人参果的大名,哪里能睡的着,于半夜里在厢房中翻来覆去,一直在思绪着人参果的模样。

    可是半夜前去摘取,翌日定会被察觉,到那时突然离开,难免失却颜面。更何况此时他的身边还有个机灵地猴子,半夜睡觉时,耳边只要传来一丝丝地风吹草动,他都能听的见。如若被他提前察觉,节外生枝,却又如何是好?

    金鳞子的思绪很乱,他一直在寻求着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偷窃方法,可是想来想去,却没有一个可行的。因此,他索性就安然睡去,待翌日再从长计议。

    五庄观中,唐僧早早起来,便到那观中的大殿处打坐盘膝。此处虽不是那佛门清净之地,也是一方福地乐土,唐僧于这供奉天地的道观中做做早课也不是不可。

    随后,金鳞子与孙悟空也醒了。

    金鳞子眼见猪八戒尚在酣睡,而沙和尚还未醒转,也不去唤他们,自己就提前出了房门,那孙悟空便留下唤醒两位师弟。

    一出房门,金鳞子就看见那观中地两道童正从正殿处回来,那清风口里念叨:“那和尚独在大殿中,徒弟尚未睡醒,此时正好应了师傅地吩咐,去摘两枚人参果献上。”

    明月点点头,从侧门拐入走廊,进入一房间内,提着一件法器,就和清风朝后院走去。

    见到这一幕,金鳞子陡然想起了西游记中偷吃人参果的那一出,与此时是何其地类似。金鳞子尝试着回想一番,突然一个机灵,让他寻到了一个确实可行的绝好办法。

    如果他没猜错,这两个道童定是取了金亟子,去往后院准备打下两枚人参果献给唐僧吃,而唐僧肉眼凡胎,竟视人参果为三朝为满的婴孩而不肯吃,接下来,这两个童子自己就将人参果给吃了。

    思及此处,金鳞子心中欢喜,因为事态如若真的如此发展,他就可以从中做做手脚,以得渔人之利。

    片刻之后,金鳞子就见那两个道童手捧着一个盘子,上面盖着一层布匹,看不见所装何物,但是金鳞子敢断定,其必定为人参果。因此,他开启慧眼,于厢房处观察正殿之中所发生之情景。

    但见那两名童子走近到唐僧身边,见其正打坐参禅,因此恭敬向前。直到近前,却才问话道:“长老,本观穷山恶水,别无什物,仅以两枚仙果奉上。”

    唐僧先还礼于两名道童,不想低下头来,却见眼见的盘子之中,端坐着两个肥硕的婴孩,身体发肤之间皆放射出异样的神采。

    唐僧不禁吃了一惊,连忙向后退出几步,作揖问道;“仙童?此物何以为果实,分明是两个三朝未满的婴孩。”

    “此物确是我处仙山采摘之果实,名唤人参果,虽有童子之貌,却比那天上的灵丹还要金贵几分。”清风向唐僧做着介绍。而一旁的明月也搭讪道:“长老,你可以拿来解渴充饥,吃一个先尝尝吧。”

    正说着,明月就将盘子托到唐僧面前,向前更凑近了一步。

    不过,如此一来,却着实惊煞了慈悲为怀的唐僧。他连连退步,直到后背倚靠在了柱子之上。“仙童好意,贫僧心领,还是拿走,拿走。”

    唐僧连连摆手,不提吃人参果了,就连看他都不敢看上一眼,实在是愚昧至极。

    不过在远处观望到此番景象的金鳞子,心中却十分得意,因为距离他的计划越来越近了。

    清风与明月左劝右进,两人一人一句地说着,却终究抵不过唐僧的善言善语,最后直逼的唐僧闭目开始念叨起了佛经,两人这才作罢,捧着人参果出了正殿,朝旁殿走去,两人一路上叽叽嘎嘎地,好似在商议着什么。

    他们商议之内容,金鳞子听的仔细,却是在谈论着如何处置这两枚打落下来的人参果。

    转入偏殿以后,那明月揭开布匹,看着祥瑞之气点缀,异样光彩散射的人参果,不觉是垂涎欲滴。思之再三,那明月建议道:“这果子虽长在树上九千年才得以成熟,可这摘下来的却不能放的久了,要不然可就坏了。要不……”明月没好意思说出来。

    那清风随即补充一句:“要不咱俩吃了吧。”清风说完,就护着手里的果子闪进了房屋之中。就在这时,金鳞子赶忙冲出房间,闪电般地出现在清风与明月的房门之外,故意兴起一阵妖风,吹打在窗户之上,然后施以隐身术,躲过两人的视线。

    清风与明月从凳子上站起,明月更是惊奇地走近到窗户边去观那窗外动静。

    此时,正是天赐良机,因为两枚人参果就摆放在桌案之上。金鳞子见状,赶忙施展了一个调换之法,将那正殿中的寻常水果变化成|人参果的模样,原模原样地摆放在桌子上。

    如此一来,金鳞子就成功窃取了两枚人参果,而那两个蠢材,却躲在房间内,恭敬而神圣,外加兴奋与激动地吃着两枚极为普通的果实。

    第十三章 人参果风波(5)

    九千年才得以成熟的人参果,本就是清风明月这两个辈分极低的道童无缘食用的。可是他们却趁着这个机会,私自分食了人参果。似这等果实,可比那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更为珍贵,除了能叫人长生不老之外,于修为的提升也是大大有益。

    两名道童不过一千岁的光景,必然没吃食过这极品仙果,也自然不知晓它的味道如何,即便他们经常听闻家师镇元子诉说人参果的妙处。

    只是可惜,他们这等单纯的作为,却便宜在此处守株待兔的金鳞子。

    “这果子也没什么特殊味道。”明月吃完假果子,一抹嘴,冷不丁地道了一句。

    “可能人参果就这味道吧,前次师傅从瑶池带回的蟠桃,不也和咱们山中的桃子一般味道吗?”听了明月的话,清风反问了一句。

    “可能是吧。”明月迟疑地点点头。

    这个时候,金鳞子早已躲在暗处,将刚才掉包回来的人参果拿出,先是从上至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过后,心中不禁狂喜。

    传说中吃一个可增加四万多岁的极品仙果,此时已被自己捏在手中。闻一闻,有股中草药的味道,却透着股淡淡的香气,直入心魄,并从血液中穿过,直达骨髓。

    “当真是闻一闻就能增进修为,叫人浑身畅爽。”金鳞子张开嘴,选择其中一个人参果,一口就吃掉了果实的顶部,也就是婴孩的半个头部。

    人参果入口清脆,汁水甜心,吞入肚中,也和那蟠桃一样,果实在被消化的同时,滋生出一股真气。涌动在金鳞子的心胸处,一时难以消散。

    不过,使金鳞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人参果所滋生的真气,一下子就堵塞了他周围元气的畅通,就仿佛心口处积压着一块大石一般难受。

    心口被堵塞的感觉实在不好,金鳞子只好马上催生法力压制。这股由人参果滋生地真气异常地柔和,金鳞子稍稍一出力,竟就将其压制了下去。然后迅速转化成一股棉肉之力,渗透进他的经脉之中。

    金鳞子的感觉非常明显,因为涌动在他脉络之中的真气突然变的丰盈了。水满则溢。力量同样如何,这过剩的能量突然积聚在经脉之中。金鳞子迫不及待地将其释放出来,以缓解脉络的压力。

    就在这时,金鳞子突然感觉到那已被自己控制的真气,却融进了自己体内的龙神元气当中,充实了龙神元气地能量。

    从丹田处积聚起来的气流一下子冲到了金鳞子的天灵盖。而在此过程中,他那主脉周围地支脉全都遭受了洗礼。没错,正是被龙神元气重新洗刷了一遍,将金鳞子原本存在于经脉之中的垢污以及淤积全部冲走。

    金鳞子就势借助法力。迸发出一道攻击力。将方向直指天际。

    云端处炸响一个霹雳,快速驱散了白云,让阳光直射下来。

    这看地见的惊喜,让金鳞子意识到了龙神元气的强大程度,能在眨眼之间驱散白云的晴天霹雳,究竟拥有了怎样的恐怖速度,金鳞子也难以判断。因为这是他的第一次经历。

    感受到了人参果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又知晓这果子既被摘下。不能久放。因此他毫不迟疑地吃食了第二枚人参果,此果一下肚。比之第一枚更甚。不过在金鳞子强大的法力压制之下,它依旧屈服了。不过却给金鳞子带来一个疑问。

    因为如这样地果子,需要耗费法力压制,那唐僧如何食得?究竟是不是因为自己独特地体质才会出现类似的效果?金鳞子不得而知,可至少他能提升龙神元气的威力,这倒是个事实。

    响彻在万寿山上空的霹雳,引起了孙悟空的注意,他协同着猪八戒和沙和尚一起出来观看,却望见那金鳞子独站庭院。猴子快速窜上前,搭讪道:“可知响声从何处而来?”

    “是云端处响起个霹雳而已,不碍事的。”金鳞子指着头顶上的晴空,淡淡地说道。

    孙悟空半信半疑地拐进大殿中寻唐僧地踪迹,却不想那唐僧听闻雷声,也走了出来。只有此时依旧沉寂在偷食人参果乐趣之中地清风明月听闻这突如其来的雷声时,却感觉到异常地震惊。

    “莫不是祖师在仙界也知晓你我偷吃了人参果?”明月莫名其妙地道了一句,却说出了自己地担忧。

    那清风打趣他道:“祖师爷有通天之能,极有可能知道哦。”

    明月没听清风把话说完,就出了房间,奔到庭院当中,凑近到人群中,急急问到:“何故如此响动?”

    孙悟空指了指空中,那金鳞子正好就事论事,嘀咕道:“想必是有人做了违背天理,违背师命的事被天神知道了,故此响个霹雳,好提醒提醒作j犯科之人。”

    金鳞子话语之间,颇带着点讽刺之意。那明月更是听的心惊,急忙闪躲,凑近到清风身边,小声嘀咕道:“糟了,这事想必是瞒不住祖师了。”

    “何事?出了何事?”猪八戒却才跑出来,叽叽嘎嘎地追问着。

    金鳞子不想惹事,故此没有提及人参果半个字眼,倒是那唐僧在一旁突然道了一句:“清早便行杀戮之举,何以不遇天怒?”

    金鳞子千算万算,也不会料想到,自己释放出来的一个晴天霹雳,居然酿成这般大的一个事故,不仅惊动了所有的人,还间接使得唐僧说出了人参果一事。

    “行杀戮之举?谁,谁行杀戮之举?”唐僧突然言及此事,他的徒弟势必惊慌起来,尤其是猪八戒,好似非要弄清楚到底出了何事才肯罢休。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