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金鳞大王 > 金鳞大王第38部分阅读

金鳞大王第38部分阅读

    进化?”明白了老鱼当时的复杂心情,金鳞子终于释然了。

    而就在身体发生的突变之时,他记起了龙骨神戟。它正安静地躺在酸性水域之中。

    龙骨神戟在经过几百年的浸泡之后,并非是消失了,而是转变了存在的方式。

    酸性水域中。那一抹耀眼的白光还在水域中摇晃。然而龙骨神戟地实体却不在水域当中,只留下一个虚影而已。

    神戟到底去了哪里,又或者是隐藏起来了?

    徘徊在神戟的周围,金鳞子感受着白色光芒的照射,他巡视了许久也一无所获之后,索性就亲自没入了水底。

    而就在他点落在水底淤泥中时,却豁然发现那淤泥之中,居然有几点泛着刺眼的白光。

    一、二、三、四、五……

    六……当金鳞子念到六的时候,他突然明白了神戟失踪的原因。

    这散步在淤泥中的六个亮点,正好与形成神戟的六颗龙舍利相吻合。

    难道神戟在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浸泡之后。会转化为最初的形态,依旧以舍利地方式存在。

    六颗泛着白色光芒的舍利,隐藏在水域下的淤泥之中,虽然看不见。但是其光芒却突

    泥,萦绕在水域之中。

    龙舍利的再现,使金鳞子产生了一个很奇怪地想法。

    “既然龙鱼之骨对于我的终极进化大大有益,那吃食了龙神舍利之后,又有怎样的神奇功效呢?”

    想及此处,金鳞子做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决定,那就是眼前这六颗龙舍利吃下去,通过妖力,去炼化其中蕴涵的莫大能量。

    “对不起。龙神前辈。金鳞子只有得罪了。”在龙神舍利的面前瞻仰了片刻,金鳞子就毫不犹豫地吞下了六颗舍利。

    依次吞下六颗舍利之后,金鳞子随即便催生妖力,试图将其炼化。就在这一刻,奇异而诡异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

    在他的心胸处,是六颗闪烁着白色光芒的龙舍利。其上依附着龙神地灵魂与无上的法力。在金鳞子体内一遭遇到龙鱼骨骼的水融物之后,两者立即就自行融合在了一起。

    原本这两种物质的属性,其实上相差不大。而他们相互融合产生的能量,却给金鳞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借助着体内新生成地能量,金鳞子全身地血脉绷的非常紧。而就在血液凝固之时。那由龙舍利生成的强大元气便疏通了他的脉络。占据了他头顶的高地,并以强大地吸引力。吸取着金鳞子散在周身脉络中地元气。

    天那!!

    这不就是老鱼提到的‘百|岤归一’吗?我真地要步入到终极进化吗?

    金鳞子还是想错了,其实现在的他,已经进入了终极进化的进程当中,要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完成自己的理想,幻化为龙鱼之身,又或者直接飞升成龙。

    收回所有释放出去的妖力,金鳞子保持着一个无欲无求的状态,并以十二分的精神,体会着发生在身体内部的巨变。

    约莫过了五六个时辰,当水域之中再度传来水流的激荡声时,金鳞子的进化完成了。

    长达三百六十年的修炼,再加上最后关头,最关键物质的摄取,金鳞子在没走任何弯路,并且好运连连的情况下,完成了鱼类的终极进化。

    这是梦想,也是奇迹。

    老鱼耗费了万年时光也没达成的理想,却奇迹般的让金鳞子在三百六十年的时间内完成了。

    骨髓被龙骨替换,金鳞子的身体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细小的鳞甲化为了坚硬无比的鳞片。就在他的肚皮之下,逐渐延伸出了四只异常强壮的龙脚和锋利的龙爪。

    金黄|色的鳞甲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粗壮的尾巴左右摆动,搅拌着峡谷中稀薄的空气,发出呼呼的声响。

    当龙脚龙爪与龙尾生成之后,金鳞子只感觉头部有一种欲开裂的痛感,从来没想过能够闭上眼睛的他,却在剧烈的疼痛下,闭上了双眼。而这时,他很清晰的感觉到,有一个异常尖锐的东西刺破了他的额头,然后对他的骨骼相接。

    对,那就是龙的双角。角的出现使金鳞子的面部逐渐转化着形态,最终演化成为了龙的模样。

    当进化彻底完成,金鳞子就不再是一条金色鲤鱼,而是一头五爪黄金龙。

    骨骼在愈合,血脉在重组,妖力在不断提升,身躯也感觉越来越轻盈。自其脊背骨之中突然涌现一团热气,窜到了他的咽喉。

    啊……

    发出一声绵长而悠远的龙吟声,金鳞子的身躯脱离了水域,冲出云霄,那些夹杂在峭壁之间的巨大岩石,再也无法抵挡他的身躯。

    而自其口中喷发出来的热流,在峡谷口处化为一团剧烈燃烧的巨大火球,直冲九霄云外。

    如同火山喷发一般,万魔峡谷再度震荡。那些守侯在峡谷口的山神土地觉察到异常,立即联合起来抵御金鳞子的逃窜。

    可是一切都已经无济于事,就那团烈火的热量,便足以焚烧他们的身躯,毁灭他们千年的修行。

    失去了抵御之力,山神土地们立即飞升天庭,将万魔峡谷中突生的变故禀告了玉皇大帝。

    金鳞子进化成黄金巨龙,盘旋着身躯,擦在岩石之上,快速冲出了峡谷。

    万魔峡谷的上空,金鳞子再度发生一声绵长而低沉的龙吟,尾部夹杂着白荷,快速朝云霄中飞驰而去。

    破碎了虚空,渲染了天界,金鳞子身体上那一抹异样的金黄,竟然能与日月争辉。

    惊天地泣鬼神的突破,叫天庭为之震撼。而当天界众神听闻此事的始作俑者,居然就是三百六十年的天台山妖王金鳞子时,所有人都惊愕了。

    是谁给了重生的机会,是谁改变了他的命运,间接也影响到了天地秩序?当玉皇大帝真的要兴师问罪时,山神土地全都将矛头指向了观音菩萨。

    玉皇大帝责怪不了菩萨,只好调拨一批兵将,火速赶往万魔峡谷镇压。不过千里眼与顺风耳却及时奏报了金鳞子飞升成龙的情况。

    本乃鲤鱼之身,因为机缘巧合修炼得道,这本已经是一场大造化了。可如今的金鳞子却进化成了黄金巨龙,这是三界之内,万年以来也不曾发生过的奇事。

    南海落伽山,观音菩萨自然已经知晓了这件事,不过她的态度却与天庭截然相反,秉承着如来佛祖与燃灯古佛的意念,金鳞子本就是天机变数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在如来参悟佛门劫数时,将其视为了佛门劫数当中,最为关键的人物。

    有了金鳞子,佛门才能度过大劫。这是佛祖在五百年前就曾经给过观音的暗示,所以,观音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大局着想。至于从中获取极大利益的金鳞子,到底能不能在劫数当中发挥作用,就不是观音菩萨所能参悟的了。

    现在,菩萨要做的,就是让金鳞子听从自己的安排,不要再与天庭作对。

    化为黄金巨龙的金鳞子,在天地之间纵横驰骋,遨游三界,不可一世。玉皇大帝眼见一时不能收服,索性就调集了大批的天神,时刻监视着金鳞子的举动,稍有异变,即刻攻之。

    然而,貌似不可一世的金鳞子,只是在获得自由的最初几个时辰里,有向天庭示威的嫌疑。但是几个时辰之后,他便不再天地之间徘徊。而是带着白荷,朝南海落伽山的方向飞驰而去。

    毫无疑问,他要去的地方是南海落伽山,观音菩萨的地盘。而他的目的也很清楚,就是为了救治白荷。

    在万魔峡谷之中,白荷实际上已经枯萎而死,并且在遭受黑色雾气的侵袭之后,生命源力俨然已经尽失。

    要想救她,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求助于观音菩萨。从她的玉净瓶中获取能叫奇花异草起死回生的甘露。

    第十章 求助

    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在万魔峡谷中,金鳞子忍受了三百六十年,终于拨开迷雾见到了云月。刚出峡谷,他身上的金鳞甲,在阳光的照射下烁烁生辉,再加上如今的他,身躯足足有六丈长。如此飞驰在云霄之中,势必会引起天庭的警觉。

    金鳞子马上就要去往南海,以便能够及时搭救白荷。他实在不想惹出麻烦而耽误时间。于是他索性恢复成|人身,驾着妖风,火速朝南海而去。

    万魔峡谷的震荡,早已经引起了天庭的注意,就在金鳞子以黄金巨龙之身,闪电般地在云霄之中驰骋纵横时,那守卫在南天门外的增长天王立即禀告了值年功曹。而当值年功曹去灵霄宝殿之时,玉皇大帝正与群臣商议此事。

    三百六十年前的那场对决,其实并没有分成胜负,只因当时的白荷受菩萨所托,及时摄走了金鳞子才最终作罢。可是观音菩萨的意图却为天界诸神所洞察。

    与孙悟空一样,作为强大的妖魔,本身有对抗天庭实力的金鳞子,也被镇压在了万魔峡谷之中。这对于天庭来说,本就是一件牵强附会的事情。

    姑且不去与佛家理论,玉皇大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搪塞了过去,只为求得天庭安定,他完全可以不去计较佛家的真正意图。

    可是如若真能这般长久下去,他们倒也是乐意的。如今,金鳞子化身成龙,练就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法术,并且冲破封印而出,这就叫天庭无法接受了。

    玉皇大帝本还心平气和地听太白之流的中间派诉说了一番。可是当他听及值年功曹的禀告之后,便立即滋生了新的想法。

    毫无疑问,玉皇大帝是不可能容许这样对天庭有威胁地人存在的。所以,在一帮战将的怂恿之下,他立即部署了‘作战’计划,调集了三百天兵,伙同着三十六神将,一齐往下界拦阻。

    云霄中,白云滚滚,就在金鳞子正欲快速赶往南海的半途中。他遭受了三十六路神将以及三百天兵的拦截。

    这些神将其实与他都有仇,可是此时他却想说;求求你们,我赶时间。

    金鳞子没有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可是天兵天将却突然亮出了兵器。

    三太子哪吒协同着四大天王,各自亮出兵器,驾着祥云,快速将金鳞子包围。

    见此情形,金鳞子抽身闪躲,意欲避开攻击,朝南海而去。却不料,那剩下的三十路神将不依不饶,硬是拦阻了金鳞子的去路。

    剑拔弩张!

    与金鳞子交手多次的战将。也全都领教过他地手段,也知晓其法力的强大,因此全都气势汹汹,仗着手里的兵器,一齐围攻过来。

    对方气势汹汹,然而今日的金鳞子却异常冷静。那是一种被压制过久。已经到达无欲无求地至高境界的冷静。

    战斗已经开始,不断有刀叉棍棒在他的耳边窜动,可是此时的他,却感到非常轻松。也许是因为本体修炼的缘故,也许是因为进化成龙的原由。他竟发觉。在他面前舞弄棍棒的天神,速度竟慢的可笑。

    四大天王的动作有这么慢吗?

    三太子地火尖枪也不是很厉害。李天王的驾云技巧是那么的笨拙。

    那十八星宿,莫非是在玩杂耍?

    透过眼睛观察到的景象,让金鳞子大为震惊,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其中的缘故。

    原来,随着本体完成终极进化的同时,金鳞子地视觉神经,尤其是眼睛周遭地感触经脉,也随之发生了大的转变。

    此时,他的手里没有兵器,如若有的话,他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三十六路神将一齐打发走。

    “请你们让开。”金鳞子被围在垓心时,他突然将身一纵,闪电般地突出了包围圈。

    这是怎样的突围速度?完成超出了众多神将地肉眼观察范围。而就在神将们惊愕地刹那,金鳞子给了他们一句明确的答复。

    “赶快束手就擒,免得大动干戈。”李天王持着宝塔,一本正经地立在金鳞子地面前。

    可李天王的一本正经,却在金鳞子眼里显得的是那般的可笑。

    —

    “金鳞子,不要再与天庭作对,快投降吧。”三太子以貌似友好的语气劝说起金鳞子来。

    “对不起,请你们让开。”金鳞子很友好地说了句对不起之后,而后又将这个‘请’的语调拉的很长。其实他是叫面前的众神识相一点。

    “话不投机,李天王,还是速速将其擒拿了,好去见陛下。”不知从何处冒出一路毛神的叫嚣。

    金鳞子冷笑几声,立在云端处,毫无防御里看着三太子与李天王,他的眼神中充满着古怪的神情。

    劝说,警告,又或许是威胁?总之该说的都已经说完,已经到了双方作出决定的时刻。

    李天王凝视着金鳞子,一时也不敢发起进攻。而从刚才的对战中,三太子也能清晰地感觉到,今日的金鳞子非但躯体发生了巨变,就连妖力也大幅度提升,超出了他的想象。

    自己不是对手,剩余的三十几路神将也没有一个厉害角色。只要金鳞子出手,他们必败无疑。

    “来吧,我们速战速决。”良久的对峙终久不是办法,金鳞子迟疑了片刻,最终决定将他们一举击败,好赶去南海。

    十八路星宿在李天王的知会下,伙同着四大天王,一齐拿出手中的法器,朝金鳞子发起了攻击。

    在一连串的咒语之后,自他们的法器之上,释放出了各种攻击物,有锋利如同刀刃的寒冰,也有熔化生铁的烈火,更有能开山碎石的闪电霹雳与扫荡一切的狂风。

    几股攻击力凝结在一起,在攻击途中席卷成一个模糊的光球,向金鳞子劈头盖脸地倾泻而来。

    战斗是该结束了。

    囊括着几股威力的光球,在金鳞子的面前,就好似一根火柴点燃的火焰,虽然有点杀伤力,但只需他轻轻一吹,登时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妖力从金鳞子的尾锥直冲头颅,就在集中的那一刹那,金鳞子那俊俏的脸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一张龙的脸呈现在众神的面前。

    不错,那的确是龙的眼睛,龙的角与龙的面容。

    黄金巨龙的威严,以他无比强悍的防御力与攻击力表现出来,是那么有震撼力。

    自金鳞子的额头之间,闪现一道霹雳,快速会聚成一个雷电包裹的光圈,瞬间就将光球给重重包围。

    轰-轰

    伴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声,那两股异常强大的威力,皆化为尘雾而消失不见。

    金鳞子的妖力已经恢复,并且在三百六十年之后的今日,有了一个大的突破,所以当他在一边防御的同时,还释放出了与防御力同样等级的攻击力。

    攻击力幻化成一阵狂风,席卷在众神身上,立即就消散了。

    这是金鳞子手下留情,凭现在他的实力,诸如十八星宿之流的天界神将,根本就不是对手,于法力上的差距俨然已经逾越了至少两个层次。

    战斗结束了。众神不是傻瓜,刚才的那一阵旋风,其上所夹杂的威力,他们还是感应到的。

    因此,金鳞子要走,他们全都没再阻拦,即便是到了玉皇大帝的面前,他们也只能自认法力低微。

    摆脱了天界诸神的纠缠,金鳞子不消片刻时间,便已经抵达了落伽山下。

    南海落伽山,这个曾经他修炼化形的地方,对其依旧充满着难以释怀的眷恋,金鳞子以无比庄严地姿态踏上这片仙土。

    “菩萨应该是知晓的?”遭遇到山神的阻挡时,金鳞子这般想着。可是事实上,观音菩萨此时并非在落伽山上,而是去了西天,参加如来每年一度的盂兰佛会。

    菩萨不在,与其他人多说无益,金鳞子索性直入山中,来到了紫竹林中的那个莲花池边。

    见到莲花池之后,金鳞子内心的愧疚不禁徒增了几分。

    他稍稍迟疑了片刻,便将已经枯萎了的荷花,以妖力催生,重新植入进了荷叶之中。以便白荷能够及时得到这一方仙土甘露的滋养,而他也在山神的监视之下,呆在山上的潮音洞前,等候着菩萨的回归

    第十一章 金蝉子[1]

    方极乐世界,大雷音寺内,如来设坛讲法。一干僧汉以及比丘尼,皆分列而坐。

    如来立于中央的莲花宝座之上,旁边设有一个花盆,盆中盛开着几朵白花,散发出晶莹皎洁的白色光芒。

    其花朵之间孕育着果实,乃仙界之极品果实,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

    如来今日作一佛会,一来是为了佛界劫数之事,二来也是为了就此成果之日,邀约众多菩萨罗汉前来,举行一个盂兰佛会,共享这佛界奇果。

    “今日佛会,本欲只做个盂兰佛会,却不曾想,前些日子阿难与迦叶去西牛贺洲讲法,采集了些许人间烟火。佛门受此礼遇,是该幸事一桩。”如来讲及此处,便唤来身边的阿难与迦叶近前,命他们二人将这佛界的白花果与人间烟火,布施给座下僧众。

    僧众收了布施,那观音菩萨就如座上向如来请示道:“佛祖,三百六十年前,弟子奉旨将金鳞子引入万魔峡谷之中,本欲将其封印在峡谷中,好约束于他,却不料那鲤鱼又不知从哪里学的一门本体修炼得神通,居然在短短的三百六十年间,练就了一个强健无比的体魄。如今俨然成就金刚之躯。”

    “观音尊者,此事我已经知晓,你只需要按照法旨行事即可。”如来微开金口,从其面容上看来,他貌似并没有对金鳞子一事产生太大的震动。

    “可如今他已经突破峡谷之上地封印,并且进化成就了黄金巨龙之身。”

    观音说到这里的时候。在座地其他僧众皆陷入一片哗然声中。谁也不会料想到,一条鱼在三百六十年的时间内。居然完成了终极进化,这种在妖类身上产生的进化,无异于一个平凡人通过修炼而得道成仙。

    “哦,原来如此。”如来方才从菩萨口中得知此事,于是掐指一算,片刻之后,如来竟露出一脸的笑意。

    “观音尊者,你不必为此事焦虑,那鲤鱼精此刻正在你的山中。”

    “在弟子的道场。落伽山中?”菩萨立即以神念搜寻,却才从潮音洞前发现了金鳞子的踪迹。

    “果然如此。“观音立即睁开眼睛。面露喜悦神色。

    “弟子一直担心他冲出峡谷之中,会去找天庭寻仇,而再度惹下事端。如今他返回弟子的道场。可见其已有真诚忏悔之心。”

    “不然。那金鳞子是为求助而来,并非有真诚的忏悔之心。你需使个方法脱了他地戾气,好为我佛门效力。”

    “弟子愚昧,还请佛祖指示。”

    “观音尊者,那金鳞子虽无忏悔之心。但对白荷仙子之情却坚如磐石。你可在这上面约束于他。”如来刚一说完,那左边座下的燃灯古佛接着说道:“佛祖所言极是。更何况此时他有求于你,正好借此将其收服。”

    “弟子明白。”如来与燃灯说地已经够透彻了,观音也知晓了接下来该干些什么。

    三人语毕,那阿难与迦叶便已布施完果实,回归到佛祖两侧,依旧端正姿势,欲听如来宣讲。

    今日佛会,除了要澄清关于佛门劫数的事情之外,如来佛祖还要宣讲他最近悟出的一部三藏真经。

    此经即唐僧不远十万八千里从西天取回大唐地佛门之大乘教法。共分为三部,乃‘法、论、经’,共三十五篇,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如来耗费了近千年地时光,方才结成理论,教门下弟子于西方的西牛贺洲先行传教,而后传往东方以及四大部洲。

    如来一边讲经,一边让弟子们冥想,以求在听讲的同时,进入到冥想境界。

    良久,整个雷音寺内空前地沉寂。

    如来轻轻捻动着嘴唇,便将真经的奥义宣讲完毕。可却在不经意之间,瞥见了座下弟子金蝉子。

    已经进入冥想状态的金蝉子,正闭目沉思如来所宣讲之真言,但却面带嬉笑之神色。

    如来不悦,生怕其心生杂念,玷污了佛法真言,随即以神念侵入进金蝉子地内心深处,好窥探他地心里世界。

    此时金蝉子的脑海里空无杂念,但却并没有如如来所想地那般正在

    法。他的思绪在摇摆不定,似乎是在一边参悟佛法,又在忙碌着一些无关的事。

    姑且不去管他,如来正欲撤除神念,却不料此时的金蝉子突然睁开了眼睛,一眼就望到了如来身边的那盆兰花。

    如来感到非常奇怪,是什么东西使得自己的弟子对于三藏真经不感兴趣,却偏偏对兰花感兴趣起来。

    如来微微侧目,看到兰花中的情形时,他也大为吃惊。因为就在那盆洁白无暇的兰花花蕊之中,突然伸出了一根触角,还在慢慢地蠕动。

    那是貌似昆虫的触角,生在一般的花朵之上是再平常不过了,可是此时却生在如来蓄养的兰花之中,这就未免有些诡异了。

    “畜生,快从兰花里出来。”那藏身于兰花之中的‘昆虫’却不没有听从如来的号令,依旧藏身其中而坚持不出。

    座下的金蝉子见此情形,脸上的笑容更加泛滥了,只是他随之也默念了一句咒语,将一丝法力侵袭在兰花之上。

    金蝉子的做法应该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如来本就没有杀死这昆虫之心。而金蝉子的这一细微地攻击,非但没有击杀昆虫,却将兰花的花叶给击断了。

    不觉大惊,奈何众多僧众正在冥想,金蝉子也不好上前与如来道明,只在远处,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继续进入冥想状态。

    花叶折断了,如来自然是有些感伤,不过这也使得他见到了兰花之中的昆虫。

    那不是什么昆虫,却原来是一只毒蝎子。它在紧紧粘在花叶之上,开始向花蕊之中钻去。

    “灵山净土,怎可容妖孽横行?”如来随即便以手指去掐蝎子,希望能将其驱逐出雷音寺。

    意外在此刻发生了。

    那蝎子感应到外力的侵袭,立即收起尾巴,快速钻进花蕊之中。如来的一双大手彻底将兰花罩住,昏暗无光的情况下,蝎子慌不择路之时,索性就窜出花蕊,对着如来的手指来了个倒马桩。

    如来顿感疼痛,在匆忙缩回手指之时,他随手轻轻一弹,捻了句口诀,席卷成一阵旋风,顷刻之间便将此蝎子吹出寺门之外,跌落进凡间。

    好家伙!

    如来催生无穷法力,迫出蝎毒,震住疼痛。口中嘀咕道:“似这般妖类,如若在我教之度化下,归入正道,那该多好。”

    蝎子之事已过,如来侧目去观金蝉子动态,但见其面色红润,似乎在冥想之中尝试到了苦楚而难以言语。

    “金蝉子,在参悟真言之后,你有何感触?”如来传音至金蝉子的耳中,问及参悟之事。

    如来所宣讲之真经虽乃大乘教法,不为佛门弟子所熟知,但其教义的内容,也十分简单。

    可是金蝉子在进入冥想时,却意外地陷入无边苦海。

    毫无疑问,金蝉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两个。其一有可能是他的悟性极高,将教义想的极为复杂而最终走进了误区。其二就是他的修为不够,根本无法接受如来真经,稍一参悟,即刻陷入无边苦海。

    可是,不论是哪一个原因,皆是由于金蝉子自身修为的缘故才导致了这样的后果。

    身为佛祖,自己座下的弟子,悟性不够那可不行,他朝一日要是成了佛,岂不会被佛门增添笑耳。

    思及此处,如来佛祖当即就以神念切断了金蝉子的冥想,将其释放出来。

    金蝉子满头大汗,顿时有一种脱离苦海的虚脱之感。他起身跪拜在如来的面前,先是三个叩首之后,再言道:“弟子愚昧,请佛祖指示脱离苦海之法。”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难道你在陷入无边苦海时,竟没有想到过要回头吗?”如来反问了金蝉子一句。

    “回头?我已回头,可是却找不到岸。敢问佛祖,岸在何方?”

    “阿弥陀佛,看来你的悟性不错,只是修为太浅,需当历练。”

    “历练?是脱离苦海之法吗?”金蝉子好奇地追问了一句。

    第十一章 金蝉子[2]

    及如来提到历练,其实金蝉子已经知晓佛祖的意图,不明确自己能不能从历练中得到确实的好处,因此才多问了一句。

    “历练不是脱离苦海之法。”如来很明确地说道,他瞥了一眼金蝉子的神情,接着说道:“历练只是脱离苦海的一种途径,修行还要依靠自身的感悟。”

    “弟子明白。请佛祖明示历练之法,弟子自当尽力感悟,以求增进修为。”对于历练,其实金蝉子内心也很矛盾,毕竟他能不能从历练中获得增进修为,还是一个未知数。而如来口里提到的历练,无疑就是到人间去受苦受难。

    “金蝉子,汝不必为历练忧愁,我已为他安排好一切。”如来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这叫金蝉子心中甚为慌乱。

    “莫非这是佛祖早就安排好的?非我去人间受苦,方可参悟出脱离苦海之法?也罢,既然修为不够,还是听从佛祖的建议为上。”想及此处,金蝉子便不再言语,一切但凭佛祖吩咐。

    “金蝉子,此次历练于你是大大有益,于我佛门也是百利而无一害,希望你能在历练中参悟到天机。”旁边的观音菩萨也搭讪了一句。

    “三界之内,不论是人神,还是鬼,都要经历劫数,想那天庭,每万年一次大劫,劫数不过,是为灭顶之灾,需当提前参悟,所幸的是,数百年前。我已参悟出佛门之劫。这才要大家齐集起来,共同想出应对之策。”

    如来言及此处。稍稍迟疑了片刻,然后转向观音菩萨,继续说道:“观音尊者。其实能够提前悟出佛门之劫,还要多亏了你带回来地那尾鲤鱼。要不是他没生在天机变化之中。我也不会想起要去参悟劫数。”

    “弟子惶恐,记得先前佛祖曾经提到过此鲤鱼在天机变化之中发挥地极大作用。这作用莫不是指的佛门劫数?”

    “劫数乃是天定地,我佛门劫数,三万年一次大劫,一万年一次小劫。而今,乃三万年之期限。大劫与小劫同时到来。需当从度过小劫而始。”

    “大劫既为定数,再所难免。那小劫呢?是不是可以以力证道,顺应天机变化,而做到顺利度劫?”如来讲叙着佛门劫数的始末,一旁的金蝉子内心慌乱,生怕此佛门小劫会应在自己地身上,故此插话言道。

    “金蝉子,此小劫我已参悟,尔务须再问,等佛会散后,我自给你一个说法。”

    如来说完,继续与众僧讲叙着劫数。在劫数来之前。一切佛门弟子都需当谨慎行事,稍不留意,就会在劫数中陷入无边苦海。

    金蝉子在听佛经之时,只因为一念之差,而最终心神恍惚,才使得如来将历练的担子附加在其身上。而这个原因仅仅是表面而已,其实如来地真正意图是让金蝉子代替其他佛门弟子度过佛门每万年一次的小劫。

    等到众菩萨,罗汉皆都散去,盂兰佛会解散之后,如来留下了观音尊者与金蝉子,却才向金蝉子讲明佛会上安排他去人间历练地原由。

    “万年一次的小劫,于整个佛门,其实并无多大影响,但对于我教下弟子,却会带来不小的灾难。”

    “佛祖,这次的灾难,莫非降临到了弟子的头上?”金蝉子拜在如来座前,凝神观望着如来地面容。

    “不然,灾难于每个弟子身上皆有,只是大小不同,时间不同而已。尔身为我座下弟子,怎可无大修为?即便此次脱离苦海,不受灾不受难,也难保下次。因此才叫你去人间历练,一次成就金身。”

    “佛祖,既然佛门小劫已经应在了弟子地身上,弟子恳求佛祖明示度劫之法。”

    “度劫之法,我不能向你言明,尔势必要独立感悟,方可修成正果,重返我灵山净土。此次你之劫难,经历十世,该二百八十年。”

    “二百八十年,也就是说我要在人间经历十世,并饱受人间疾苦与轮回之苦。”金蝉子只能坦然面对,因为他毫无办法。

    “恩,在这十世里,你还需一直修行,积累功德。”

    “一直修行,积累功德?要去人间历练,吃尽苦

    要做个老好人?天那,那愚昧的凡人到底该怎样才能蝉子虽有满腔地怨气,但终究不敢显现出来,他甚至不敢多想片刻,就立即终止了自己的念头。

    “在这十世里,我会保留你一点灵力,以做傍身之用。而你也应当记住,在人间历练时,你必须修我佛法,普度众生,做个教化万民与救苦救难的慈悲主,否则,你万年修行将一朝尽丧。”如来的话语突然严厉起来,直叫金蝉子听的心惊不已。

    “弟子一定牢记。”金蝉子又在如来面前拜了三拜,随即便退出雷音寺,下去做些准备工作。

    雷音寺里,观音菩萨对如来所为甚为困惑,其实在她看来,即便是为了度劫,也无须这般作弄金蝉子,编制出一个人间历练,尝尽十世之苦的谎言。

    “佛祖,弟子愚昧,恳请佛祖示下。”金蝉子刚一离开,观音就请求如来阐明原由。

    如来微笑,良久不语,只在胸前双手合十,微微闭目。以心传音至观音的耳边。

    那声音如风一般,除了观音能听见之外,他人不可能闻得。

    只听那如来说道:“金蝉子本无劫数,而是我教有一小劫,需当行善去恶,顺应天命。叫他去做个十世修行的好人,即为他增加了修为,也为我教传播了教义,度过了劫难。这岂不是美事一桩吗?”

    “如此说来,金蝉子担负的使命岂不是关乎到了整个佛门,他度劫的成功与否,等同于我佛门的成功与否。佛祖将此事交托于他,是否妥当?”

    “妥当一说,非出自汝口。既然天机乃为变数,而劫数难逃,成败又已是定数,这个度劫的过程,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吾观金蝉子,完成可以不负所托,在传播我教义的同时,增进自己的修为。”

    “弟子谨听佛祖教诲。”观音之体会,境界层次不高,此时听如来道出,方才释然。

    “金蝉子如果能经历十世,顺利度过劫难,我叫其成就金身,立地成佛。”

    “原来佛祖是要历练金蝉子。如此,金蝉子倒是走运了。”观音如此想来,也为金蝉子高兴。

    “金蝉子去人间历练,前九世皆是修身养性,行善积德。而第十世来到后,要叫他为我教传播大乘教义,往那南部瞻洲宏扬大乘教法。”

    “此乃佛祖之真正意图?还是说与我佛门度劫有关联?”观音不明,只道传播真经,其实与劫数并无关联。

    却不料,那如来笑曰:“万物皆有因果,自然也有关联,如若能够普度众生,也是件无量功德。功德于我教有百利而无一害。”

    “哦,佛祖所言极是。想必三百六十年前,佛祖与燃灯古佛搭救金鳞子,也是为此次劫难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而弟子始终不明白的一点就是,一尾小小的鲤鱼,到底于我佛门之劫有多少益处?即便现在他已练就了强大的法力。”

    “此鲤鱼非一般修炼之妖物,前番我已推演过天机,在天机变数中根本寻觅不到他的踪迹。试想,天机变化之中没有的人物或事物,如果搀杂进天机演变之中,究竟会发生什么?”如来打起了哑谜,居然反问起观音菩萨来。

    观音迟疑了片刻,随即便言道:“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不遵循原有的天机变化,而在天机变数之中,改变原有的格局,甚至是动态,更有利于化解劫难。不过,在这种没有约束力的天机演变之中,金鳞子也能造成新的灾难?”

    “所以,这就要求你去度化于他,好教其脱了暴戾之气,洗礼污浊的心境,更好地推进着天机变数,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佛祖一席话,终于使弟子解除了多年来的困惑。想及此处,弟子也为金鳞子高兴,毕竟犯下无边罪孽的他,还有机会替自己赎罪,成就正果。”

    “观音尊者,金蝉子下凡之事与教化金鳞子之事,就交托于你。你务必圆满完成。”“弟子领佛祖法旨。”

    第十二章 条件

    音离了雷音寺,便领了佛祖的法旨,协同着金蝉子往去。金蝉子在离别之前先在雷音寺中被佛祖去了顶上灵光,收回了法术,仅仅赐予其一成的法力以做傍身之用。

    到达幽冥地府,地藏王亲出迎接,从观音口中领了佛祖法旨,他便着手安排金蝉子的转世事宜。

    而将金蝉子之事全权交托给地藏王处理之后,观音便不在地府中逗留,而是径直回了南海。

    落伽山上,金鳞子已经等候多时,见得菩萨从西方归来,他大喜之下,更觉得惭愧难当。

    可是他并没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过。

    观音已然知晓金鳞子来到,于是径直朝山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