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丹华 > 丹华第35部分阅读

丹华第35部分阅读

    她会做出这么冲动的事来,一向是心思玲珑的人,怕是突来的刺激,丧失了理智吧!对金氏这刻的无知,韩暮华只能摇头。

    “吼什么!不管什么事,都给我回府上解决!”曹国公眉头深深皱成了川字,分开多日的夫妻,还是曹国公府嫡长子夫妇,在府门前就为了一个小妾闹翻了天,主母甚至不顾妇德做出危害丈夫子嗣的事,传出去,不但曹国公自己没面子,整个曹国公府里的主子出去都抬不起头。

    显然,曹国公这一声威严的震慑起了很大作用,伺候金氏的丫鬟婆子忙胆战心惊的过来将她扶起。

    付书蕾本就白皙的脸现在惨白,额头上还渗着汗珠,李宇心疼不已,忙让身边侍卫拿了他的腰牌快马加鞭请御医过来瞧瞧。布置完这一切,冷冷望了一眼金氏被婆子丫鬟们扶走的背影。

    金氏浑身虚软,方才拼着那股劲。没能将付书蕾推倒后,就忽然间散了,理智瞬间回来,然后脑中就是无穷无尽的后怕。

    她嘴唇苍白。脸色也比付书蕾好不到哪儿去,再想想刚才的情况,她后悔中弥漫着绝望。掌宅这么多年,她怎么就突然这么沉不住气,她这么不管不顾如此莽撞的作法,只会惹得丈夫嫌弃。让丈夫对她的那点愧疚和怜惜也消耗殆尽。

    她不敢回想起李宇刚刚目眦欲裂的表情,没有一点温柔,也没有一点眷顾,他的那种眼神就像是在战场上即将与他用命相搏的敌人!让金氏后背一阵阵的生寒。

    嘴角牵起一丝苦笑,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她还怎么挽回李宇的感情……

    “哎……奴婢说句不该说的话,您怎么能这么直接推姨娘呢,即便您心里不爽利,再苦也要忍着,这多少年都忍下来了。还在乎这点时间吗?她现在怀着肚子,大少爷军务繁忙,不会在府上耽搁多久,到时候她肚子越发大了,还不是要留在府里,那时。大少爷走了,没了人护她,您又是大房里的头一份,可以慢慢想法子整治她,怎么能这个时候动手呢!”

    碧螺是金氏的心腹丫鬟,看她呆呆的,平时眼里精明的神采也黯淡下来,忍不住道。

    金氏苦笑一声,都怪她太冲动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难道还能让时间倒回去吗!

    “大奶奶。一会子夫人问您,您可不能再糊涂了,不要与大少爷对着来,先服软,要是姨娘肚子里的孩子好好的。您再多向少爷陪陪罪,您是他的正妻,他总会顾着情面原谅您的。”

    金氏狠狠咬唇,碧螺说的对,事情不是无可挽回的,只要她手段把握的好,让丈夫消了怒气,她的主母之位仍然稳固。

    直到此时,金氏才真正镇定下来。

    端阳佳节,本是温馨重逢的场景突生变化,韩暮华并不想搀和此事,向曹国公夫人说明后自去院里躲着了。

    中午各自在院里吃了,徐嬷嬷听到今日李宇回来发生的事,也是叹气。

    韩暮华坐在书桌前练字,清风拂着她的发,风中有一股淡淡清雅的花香,良久,她放下笔,转头对徐嬷嬷道:“嬷嬷,你说,如果李濂有一天这样,我应该怎么做?”

    徐嬷嬷一愣,想不到她会问这样的问题,起身给她倒了杯茶,放到书桌上,“二奶奶,老奴觉得二少爷不是这种人,不会有这一天的,您不要多想了……”

    韩暮华知道她是在安慰她,笑了笑也没理,又提起笔,只是心静不下来,笔锋有如刀刻,散乱而又不羁。

    她想,不管李濂会不会这样做,都是与她无关的吧,在她未来的规划中,没有他,那还要想这些无聊的问题做什么?这么想,她才释然的一笑。

    只是她也不能一味的这样了,既然要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也要谋划起来才行。

    清秋阁的花厅,曹国公夫人亲自教训了金氏,这才勉强压下了李宇的火气。

    与亲儿和孙子比起来,儿媳即使再能干,也不会当成亲女儿疼爱,金氏的一时冲动让她在曹国公夫人心中地位变了没原来那么重要。

    今日毕竟是端阳节,一是为了李宇接风洗尘,二也是为了庆贺曹国公府一家团圆,晚上的端阳家宴仍是没有取消。

    下午韩暮华小憩了一会子,一时起来就在心里盘算着怎么打理曹国公夫人给的那几处庄子和铺面。这是个极好的锻炼机会,恰好用这个练练手,整治好了能得了经验,也得了曹国公夫人的看重,整治的不好也不防事,以前在韩国公府,老夫人不让她碰这些,她没得机会,现在可是约束少了许多。

    日后,有机会离开,老夫人给的那些不动产她肯定带不走,得力的管事也不能跟着她,到头来什么都要靠自己,趁着这个机会,多学学肯定没什么错。

    她正想事情想的出神,赤芍脚步轻轻但明显带着匆忙的进来了,她以为韩暮华还在睡,轻手轻脚地掀了燕罗纱的帐幔来瞧她。

    见她睁着眼盯着帐顶出神,赤芍才轻唤了一声:“二奶奶。”

    “嗯?怎么了。”韩暮华回过神,瞥了眼自鸣钟,才未时中,往日里她午休,赤芍若是见她不醒,都是未时末来叫她的。

    赤芍边将帐幔用双鱼金钩挂好边说:“我的奶奶,快起身,二少爷身边的小厮李乐刚刚过来传话,让奶奶带了昨日做过的那些点心去一趟前院大书房。”

    韩暮华有些不解,李濂这个时候耍什么幺蛾子,“可还说了什么?”

    赤芍见她一副不急不恼的样子,忙着给她在衣柜里挑了衣裳出来服侍着韩暮华换上,“听李乐那小子话里话外的意思好似在说,二少爷来了一位贵客,至于什么身份李乐也不知晓。”

    这说的韩暮华更加莫名,端阳节,即便是不留在家里过节,那也会去钱塘江边看龙舟比赛,谁大过节的还上府拜访,而且是位李濂都要小心对待的贵客,让她亲自送新鲜的吃食讨好去。

    既然这么说了,韩暮华不再耽搁,吩咐妙函用食盒装好点心,赤芍扶着她梳洗打扮就朝前院大书房去了。

    前院的大书房极幽静,院内种了一丛修竹,此时在旁边的假山上投出一片阴凉,所以书房名为“竹里馆”,这让韩暮华想到前世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一首诗也叫竹里馆。

    院门前是两个身穿普通灰色直裰的青年,韩暮华瞟了一眼,她眉头不禁意一皱,这两人面无表情,但是光站在那里浑身就透着一股冷沉沉的气息,有些让人毛骨悚然。

    李乐正焦急地在书房门前晃荡,一抬眼看到韩暮华的身影,才松了口气急急地跑过来,“二奶奶,您可来了!二少爷让人来问小的几回了!快跟小的来。”

    李乐领着韩暮华进去,院门前的两个门神青年并未阻拦,韩暮华被他这样一催,更加疑惑:“李乐,里面到底是谁?”

    “二奶奶,您别问了,小的也不知道,您带了东西去见了就行,回头,等人走了,您问二少爷,他肯定能告诉您!”李乐苦着脸回答。

    韩暮华瞟了他一眼,不再为难他,跟着他进了书房。

    书房门口也是两个灰色直裰青年守门,一动不动彷如雕像,韩暮华收起心中疑虑,一心应对眼前情景。

    其实,李乐不告诉她,她也能猜到个大致范围。

    如今曹国公府是什么地位,顶级的官宦阀门,能让李濂如此小心接待的人还能有几个,无非就是皇族子弟,加上门口那几名护卫的排场,盛京能符合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位。

    韩暮华走到书房外间时,李乐已经快步进去通报。

    然后里面就传来李濂低沉磁性的声音,“暮华,进来!”

    韩暮华真是头疼,要是以她的性子,她是绝对不想认识这些皇家子弟,这认识的人越多,以后她的计划便越是不好实施,但被李濂逼上梁山,她也是无法。

    带着妙函,韩暮华缓步迈进书房里间,她微微抬头,见上首上坐着一位蓄着美髯的中年男子,不怒自威,虽然只是一袭简单地象牙白工笔山水楼台圆领袍,但是通身透着不凡的贵气,一双墨色的眼微微透着精光,让人不敢直视。

    韩暮华屈膝不卑不亢朝着中年男子行了一礼,后又唤了李濂一声“夫君”。

    中年男子看她并没有丝毫窘态和怯意,反而落落大方,端庄温雅,就大笑了起来。

    “好你小子,取了个不错的媳妇!”

    【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第152章 偶遇

    李濂扬了嘴角,“暮华,这位是七爷。冰火中文”

    韩暮华恭顺了叫了声“七爷”,然后吩咐身后的妙函将食盒里的点心拿出来摆好。

    “逸之家中无甚珍品,就用拙荆做的这些小点来招待七爷吧!”李濂从善如流道。

    七爷也不客气,瞧着这点心新奇,很给面子的拿起了一个尝了,咬到口中发现与以往吃的那些甜点味道都不一样,他又尝了口才作罢。

    “堪称美味!”七爷夸赞道。

    原本韩暮华以为李濂让她来只不过熟个脸,但是两人用了点心,竟然又坐下了,虽没有谈及什么秘密的话题,但是韩暮华被晾着坐在一边,仍是觉得如坐针毡。

    这位七爷举手投足间气度不凡,李濂在与他对话时,还隐隐透着恭敬,韩暮华将目光从两人身上抽回,不敢再往深处揣测。

    仅仅两刻钟,韩暮华度日如年,终于七爷起身,唇角带了一抹爽朗的笑意道:“早听闻曹国公府的花园内的垂丝海棠是一绝,现下正是荼蘼花开,不知在下可有荣幸欣赏。”

    “这是国公府的荣幸,七爷,请!”李濂笑着做了个请的姿势。

    于是七爷率先走出书房,韩暮华终于长长舒了口气,仿佛得了解脱。

    她扭头朝身后的妙函道:“我们回吧!”

    妙函刚想应,就看到落后一步的李濂朝着她们这边使眼色,她慌忙地推了一下韩暮华提醒她。

    韩暮华抬头就看到李濂朝着她做了一个跟上的手势,就消失在书房的屏风前。

    哀叹一声,只能恭敬从命。

    七爷一出了竹里馆,两个灰色直裰青年便跟随左右。他回头看了他们一眼,两人才朝后退了几步,远远跟着。

    七爷对曹国公府好似很熟悉,进了内院,转过两个圆形拱门就直接朝着西跨院的小花园方向走。

    韩暮华快赶几步跟上李濂,忍不住低声抱怨,“熟门熟路,不止来了一次了吧!”

    李濂低头瞟了她一眼。低笑一声。

    “我看这位贵人这样,谁也不用陪。”干嘛要平白拉她来做苦力,韩暮华无语的想要翻白眼。

    “只我一个太无聊岂不是浪费!”李濂厚颜无耻的回道。

    原来陪着逛园子真不是“七爷”的授意,只是他来整她的!韩暮华立即就黑了脸。

    可她现在骑虎难下,总不能半路尿遁吧……

    七爷的脚步很快,穿过香亭水榭。转过前面一处曲折的回廊,就到了那种植的大片海棠处。

    这片海棠林临水,临岸的几株开的较早。现在已经柔蔓迎风,垂英凫凫。

    午后盛阳照耀下,在水面倒映出片片粉霞,被风拂落的几多娇红浮荡在水面,随着层层清波飘荡,当真是美景致致。

    海棠林深处建有九曲回廊,木质的倚廊上刻着海棠花,专门供人欣赏而用。

    韩暮华站在临渠岸边,瞧着满眼的绯色,也惊讶不已。前两日来这片海棠林还没如此盛放呢。近前的那朵垂丝海棠,紫色的花萼如紫袍。柔软下垂的红色花朵如喝了酒的少妇,玉肌泛红,娇弱乏力。

    “风搅玉皇红世界,日烘青帝紫衣裳。古人诚不欺我啊!”那已经入了海棠林的七爷朗声道,显然心情愉悦。

    “与七爷园子比,李某府上的不足挂齿!”

    韩暮华听着李濂拍马屁。颇为不耻。

    七爷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濂一眼。

    几人边欣赏边往海棠林深处走去。韩暮华记得海棠林里有一简亭,此时,如果能温一壶淡酒,瞧着这花开花落的红粉世界倒也是一种享受。

    等到几人走到花林深处的简亭前,没想到早已经有一人坐在其中。

    背对着他们的男子一身月白色银丝暗纹团花半旧长袍,一阵清风拂来,稍稍鼓起男子的衣衫,勾勒出男子瘦弱的身躯。

    许是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男子慢慢地回头,韩暮华一怔,这人既然是李颐!

    傍晚就是端阳家宴,他怎么这个时候一个人在这里?

    李颐脸色依然苍白,可能是动作牵动了身体的不适,咳嗽了两声,等到看到身后的几人时,没有惊讶,只是目光平静地扫视了一遍,沉默的又转过了头。

    李濂看着他冷漠的表情蹙眉。

    瞬间,气氛就变得怪异起来,韩暮华没想到两兄弟都是一句话没说,等到她想要张口,才恍然,对外,曹国公府都是瞒着这个病弱的三少爷的,现在七爷这个贵人在,又怎么好意思介绍。如此,韩暮华也只能默然。

    可是随着李颐的露面,七爷却开始神色变化莫测,坐在亭中的青年修眉挺鼻,一双浩渺空幽的眸子,薄薄的嘴唇带着病态的苍白,他背脊笔直,自有一股倔强风骨。这一切不经意的与记忆中的一个身影开始重合……

    过久的沉静化为尴尬,韩暮华偷偷瞟了这位七爷的脸色,将他一时突现在脸上痛苦的怔忪表情尽收眼底。

    她心下一惊,连忙低了头,不敢再看。七爷现在的表情涵盖的内容太多太多,一时间,五味杂陈,这些东西都不该是她能探究和了解的,何况还与曹国公府三少爷李颐有关……

    看似时间良久,其实只不过须臾,七爷猛然间回过神来,只是一瞬就将脸上所有的感情收拢,当下他突然有些不悦,冷哼了声,转身大步离去。

    李濂眉目间也深幽无底,他看了韩暮华一眼,让她先回陶然院休息些时辰,他送七爷出府。

    韩暮华心中纷乱,但却不敢随意猜测,只能暂时压下疑虑。

    晚间的端阳宴设在清秋阁花厅,男女主人分开入座,中间隔了楠木樱草色刻丝琉璃插屏。

    女主人这边,曹国公夫人领着大奶奶金氏,韩暮华,三小姐,四小姐,李芙小姐在主桌,另外一桌副桌比较大,是由曹国公的几位姨娘领着二房这边的柔姨娘,苗姨娘和白姨娘坐的,钟姨娘身子不适推脱了家宴,大少爷今日带回的付姨娘怀着身子受了惊,自是也不能来了。另外一边男主人人就更少了,只有曹国公带着两个嫡子,三少爷不知为何也没来。

    今晚的家宴还是韩暮华在曹国公府第一个家宴,曹国公府人少,显得比较冷清,与以往在韩国公府里的家宴大不相同。

    也不过就是一家人吃吃乐乐,说几个无伤大雅的笑话。因着李宇带着大肚的姨娘归家,这气氛总是带着尴尬,原本晚膳后的戏台也取消了。

    一个时辰不到,就宴罢人散。

    李宇喝多了,话特别多,一直在桌上唠叨着军营里的事,金氏过去扶他,待到他好不容易瞅着眼睛分辨清楚是谁了,却一甩强壮的手臂,将她推到了地上,然后就是高声和骂,让金氏又是忍不住满脸的泪水。曹国公一皱浓眉,让几个孔武有力的小厮将他拖回了栖雁居安置。

    说来曹国公府还是对金氏愧疚的,自金氏中午在清秋阁服软了后,曹国公夫人还是想着她,毕竟李宇在家时少,偶尔回来一次,还是让人将他送到了她房中,至于能不能落得个嫡子,就看金氏的造化了。

    二房这边,韩暮华宴上也吃了几杯,她酒量小,现下已经有些微熏了,一散席,赤芍就扶着她回陶然院,竟是等也不等李濂。

    韩暮华先走了,二房的几个妾室都巴巴看着李濂,要不是顾着曹国公夫人还没走,韩柔恨不得冲上去了。李濂许是有些心事重重,看也未看她们一眼,也毫不犹豫回了陶然居。

    一回来,徐嬷嬷就闻到她身上淡淡的酒味,帮着赤芍将韩暮华扶进了内室,责怪地看了一眼赤芍:“二奶奶吃不了几杯酒,你在身边伺候着,怎么也不劝着些。”

    赤芍被徐嬷嬷教训的一苦,也只能担下了,默默在一边拧了温热的帕子给韩暮华擦脸。

    徐嬷嬷想到赤芍是个实诚的,这才有些不忍,座上的都是主,又是家宴,曹国公夫人要是让二奶奶喝几杯还能不喝?大奶奶要让二奶奶喝几杯还能不喝?况今日大奶奶又心情不好,可不得又陪两杯,她一个丫鬟怎好在一群主子面前劝道。

    “嬷嬷话说的重了,你莫要往心里去。”

    赤芍淡淡笑了笑,“嬷嬷放心,奴婢省得,嬷嬷也是因为担心二奶奶。”

    徐嬷嬷看着擦了脸韩暮华舒服的叹了口气,让身侧的小丫鬟端了熬好的醒酒汤来,“你跟着二奶奶伺候了一晚上了,回去休息吧,让妙珍顶你进来服侍。”

    赤芍点了头退出去了。

    不一会儿,李濂也回来了。

    韩暮华这边已经先被徐嬷嬷安置好了,给李濂也端了醒酒汤,李濂喝后,去了净房洗漱换衣,将丫鬟们都打发出去,也上|床休息。

    韩暮华是半夜的时候渴醒的,嗓子干的难受。

    宴上,曹国公夫人见她是新媳妇,笑着就要测测她的酒量,后来几个小姐也跟着起哄,结果她就喝多了。

    她不适地动了动身子,就发现身边还有一个温热的躯体。

    第153章 祝寿(1)

    (贴心提示:本章有肉╰_╯)

    蒙了蒙,才想起来今天李濂还是轮在她院里。

    转头看到他轮廓深深的侧脸,片刻,只听到深长的呼吸,才确定他已然睡熟。

    韩暮华渴的难受,又不好出声叫外间守夜的丫鬟,便自己爬下床倒水。

    她睡在里侧,掀了锦被,小心翼翼准备从李濂身上翻过去。眼前漆黑一片,没办法,她只能先用手摸好李濂大致的位置,免得她一脚踩上去。

    黑暗中,黑亮深邃的双眸睁开,李濂瞥了她偷偷摸摸的动作,嘴角勾了勾。

    韩暮华刚伸腿跨了一步,李濂配合的“哎呦”一声,她身体瞬间就僵住了。

    尴尬的笑了笑,“踩到你了?”

    “定然红了,看着挺瘦的,怎么脚劲这么大!”李濂抱怨道。

    韩暮华被他说的脸红,“踩到哪里了,我去给你拿药膏敷敷。”

    “腿。”李濂无耻地牵了她温暖的手就朝着他大腿外侧摸,“药就不用了,给我揉揉。”

    他这无赖相一出来,韩暮华就知道上当了,哪里是踩到他,根本就是装的,这次抬脚真的用力踩了他一脚,换来一声闷痛,然后像一尾鱼一样跐溜滑下了床倒水去了。

    唤了外间耳房守夜的丫鬟点了灯,韩暮华喝了温水,才回床上继续睡觉。

    她一躺好,李濂结实的手臂就缠了上来,呼吸的热气喷在她的后颈,激起一层层酥麻。

    “暮华,你可想知道今天的七爷是谁?”说话间,他又朝着她的耳后喷出一口浊气。

    “不想!”韩暮华被他抱的难受。就用胳膊肘抵他。

    “李颐他自出生就在府上,又体弱多病,几乎没迈出过府门,七爷怎么会与他有关系,这事只怕有缘由。”韩暮华不配合,他也不恼,自顾自的在她耳边说着话。

    韩暮华不想深追他猜测的秘事,只好打断。

    “你与这位七爷甚熟,你都不明白,我怎么会知道。”

    听她带着赌气的话音,李濂低沉的一笑,两人因为贴的紧密,他笑时。胸腔的震动她都能感受得到,“过些日子,你便会知道七爷的真面目了。”

    韩暮华后背靠着他强健的胸膛。翻了个白眼,她才不想知道,准没好事。

    然后,李濂也不说话,大手不规矩的在她细腰上抚摸着,低头亲吻她的后颈和腻白的耳珠,他呼吸越来越浑浊急促,韩暮华暗暗叫苦。

    低声的反抗,“李濂,我晚间酒饮多了。头疼。”

    他根本不管她的反抗,手伸进了她的寝衣。隔着小衣捏弄着她胸前的傲然挺立。因着他的挑逗,韩暮华身体一颤,她不舒服地捉了他的大手,

    “疼……”

    爱怜地吻了吻她的脸颊,呼吸急促的在她的耳边哄道:“暮华乖,我轻点。”

    他一个用力将她翻转过来面对着他。手上灵活的褪去了她的衣衫,吻着她的唇堵住她还要反抗的话语。

    韩暮华闭了眼,再不挣扎,说到底,他现在是她的夫君,只要他对她有兴趣,这种事是她躲也躲不掉的。

    韩暮华咬紧了唇承受,她两手死死抓住身下的被褥,当他进|入时,她眼泪流了出来,尽管已经有了几次经验,她还是觉得疼。

    感受到她的吸气声,李濂抬头看着她的脸,帐外未熄的灯光透进来,明明灭灭间,他看清了她的脸,两颊娇柔的酡红,紧紧咬着的唇,因为太用力,都泛着白,那双总是聪慧灵动的杏眸此刻是紧闭的,额头上渗着密密的汗珠。没有一丝欢愉全是勉力承受的痛苦。

    李濂脸色一沉,狠狠地吻住她的唇,用力将她的唇撬开,伸进舌,勾起她的小舌一起起舞。韩暮华忍着身下的疼痛,等着他大动了几下,才好受许多。

    等到高|潮时,他也没见她睁开眼睛看他一眼,李濂眸色变幻地盯着她,直到她累极睡了过去,他冷哼了一声,用一边的锦被盖住她裸|露的身体,自己翻到了另一边,盯着帐顶,睁着眼直到旭日初升。

    大少爷李宇这次只能在盛京逗留六七日时间,等到镇南大将军寿辰宴结束,他便要归反。

    转眼就是镇南大将军寿辰这日。

    曹国公夫人,韩暮华一早打扮妥当,去了清秋阁。

    金氏晚她一步,一进来给曹国公夫人请安后,眼睛快速的朝她瞟了一眼,笑着说道:“我们府上是短着弟妹什么了吗?”

    她今天换了一件鹅黄|色绣海屋添筹纹褙子,月色五福临门挑线襕裙,衣着素净淡雅,仿佛早春的迎春花,婀娜多姿又生机勃勃。

    金氏的意思是讽刺她不识大体,新妇进门,而且去别府赴宴还穿这么素淡,要是被贵妇们嘲笑,就是丢了曹国公府的脸面。

    其实,韩暮华这身真的一点都不朴素,只是颜色淡了些,而她去过镇南大将军府多次,知道镇南大将军夫人不喜欢穿的过于浓丽的女子。

    韩暮华笑了笑,朝着金氏福了福,“大嫂说的是,不过,今日去将军府的贵妇众多,我虽然刚成婚不久,但也不应争赌容色。”

    曹国公夫人弯了弯嘴角,韩暮华这句话说的真有水准,她是警告金氏,她即使是曹国公府的新妇,也不应该过于招摇,一,她已经成婚,并非出门待嫁的贵女,二,她没有诰命在身,今日宴会上定然命妇众多,她不会去强压一头,在命妇中出风头。

    金氏被堵的无话可说,不满地瞥了她一眼,她对韩暮华本就有防心,这两日李宇的新姨娘又让她犯堵,于是,见到不顺她心的就要噎人两句。

    不时,曹国公府女眷聚集在清秋阁。曹国公夫人带着韩暮华、大奶奶金氏、三小姐、四小姐、李芙乘坐青帏小轿到了前院的垂花门。

    那里管家早已备好了三辆青缎折羽流苏华盖马车。

    李濂等在一旁。

    他今天穿了石青色团花纹暗纹的直裰,身姿挺拔,英俊倜傥,只是他背着众人,看不到他的表情。

    等到她们走近了,他弯腰给曹国公夫人行礼,然后又用目光在韩暮华身上扫了一遍。

    曹国公与大少爷李宇不与她们一路,等早朝结束。直接从宫门去镇南大将军府,李濂这个闲人便来护送内眷。

    到了镇南大将军府的门前,府门已经装饰一新,贴上了大大的“寿”字,悬挂了“寿”字大灯笼。

    李濂下马扶着曹国公夫人下了马车,等到众人都下来。镇南大将军府的管事就让小厮将马车牵到偏门,将军夫人的身边得力管事婆子引着女眷们入府,李濂被专门的小厮带到前院。临走时,李濂不忘对韩暮华交代:“之前提醒你的事可记得了?”

    韩暮华看了他一眼道:“记得了。”他这才转身放心离开。

    曹国公夫人瞧着儿子和儿媳互动,颇为欣慰。

    过了垂花门,管事娘子就安排了青帏小轿给女客们代步。

    落轿后,金氏先一步下来,扶着曹国公夫人。这些本就是长媳的职责,金氏八面玲珑,自会做的到位,倒不用她多伸这个手。

    才下了轿,后面就传了一阵咯咯的笑声。然后一个女子略带兴奋的喊声。

    众人一转身,落后十几步的年轻贵妇就赶了上来。朝着曹国公夫人和金氏行礼,“母亲,大嫂安好!”

    韩暮华这时候才反应过来,眼前的女子是曹国公夫人所出的嫡女,李惜文,去年春嫁给了太常寺少卿。

    曹国公夫人慈爱的看向爱女。转身给韩暮华介绍:“这是你二姐。”

    韩暮华屈膝行礼,李惜文上下打量她,捂嘴笑起来,“二弟结婚那日,我到是去你们新房看过,只是没瞧着样子,现在总算是见着了。”

    李惜文身后还有几个年长些的贵妇,是她房头的几个嫂嫂,李惜文的夫家姓马,她夫君并不年轻,而今已到了而立之年,先前娶过一房,后来妻子患病去了,只留下一个一岁的女儿,鳏寡了十年,一直没有续弦,但是官却越做越大,爬到了太常寺少卿的职位。

    前年,才议定了与曹国公府二小姐的亲事,娶了李惜文过去做了填房。

    当时曹国公夫人觉得委屈了李惜文,在曹国公面前哭过几回,因这婚事是曹国公一手做主的。但自从成婚后,李惜文回娘家时,却变的开朗许多,渐渐地,曹国公夫人也便认可了这个年大的女婿。

    又因马家只有李惜文夫君一个嫡子,上面三个都是庶哥,过门后,婆婆将家交给了她管,头一份的当家主母,丈夫又是家中顶梁柱,日子过得自然顺心。

    她们在原地一耽搁,后面又是一群贵妇朝着这边过来。

    打头的是的夫人白发苍苍,满身珠玉,富态毕显。这位韩暮华很是熟悉,在韩国公府时在老夫人那见了好几面,正是杜国公夫人。

    杜国公夫人显然也瞧见了她,笑着走过来。

    先与曹国公夫人打了招呼,“曹国公夫人,多日不见,身体可好?”

    曹国公夫人与杜国公夫人也是老相交,“那哪能不好,最近连逢喜事,我这老胃病也没犯了!”

    杜国公夫人又把目光在金氏身上溜一圈后,就慈爱的看向韩暮华。

    ————

    ————

    ————

    向大家求个推荐票,看文的亲顺手投一下吧!还有作者有话里的加更政策都还是有用的,期待各位的支持!

    第154章 祝寿(2)

    见她一身素淡不压风头,就知心思玲珑。()

    “你这孩子,成婚后越加的稳重了,你婆婆是个好的,莫要太拘着自己。”

    杜国公夫人一番话让韩暮华心暖,又给她行了一礼。

    “多谢您提醒,您也保重着身体,祖母还望着与您经常摸牌呢。”

    杜国公夫人听了就笑,嗔骂老夫人是个赌鬼转世。

    这边女客们都进了园子,镇南大将军夫人带着媳妇儿赵氏在招待。

    将军府内府布置独特,类似于江南的园林,曲水流觞,别有一番风韵,今儿招待贵妇贵女们的园子是仿着苏杭“暖园”建的。

    园内满植着香花玉树,长长的九曲回廊一直延伸至视线尽头,叮咚流水声伴着古典的音乐流散在人声里,到处挂着红绸福寿,仿若还留有魏晋风流遗风。

    韩暮华跟着曹国公略坐一会儿,韩国公府的人便到了。

    老夫人身体健朗,由韩国公府一众女眷围簇进了园子。左边是世子夫人,右边是和煦长公主,韩暮华看了看,却没有三夫人的影子。

    镇南大将军夫人亲自迎上去,互相见了礼后,笑着道:“老夫人累着您跑这趟了,快坐着歇歇。”寒暄过后,大将军夫人又给长公主行礼。

    自和煦长公主下嫁后,韩国公府的地位在盛京中变的不一般起来,到哪里都要更得看重。就连镇南大将军夫人也不敢轻易怠慢。

    老夫人带着女眷们朝曹国公夫人这边走来。又是一番问好。

    韩暮华亲自上来给母家长辈行礼,“祖母,母亲,大伯娘,嫂嫂们安好。”

    老夫人怜惜的看向她,点了点头。和煦长公主就拉了她的手。眼神温柔问道,“在曹国公府可还习惯?现在我儿也嫁人了,要孝顺公婆,体贴夫君,也要记得常常回来看看母亲、祖母。”

    和煦长公主想要故意在众贵妇面前做戏,表现出一副母慈子孝的画面,韩暮华也便陪着她演戏。

    “女儿多谢母亲的关怀和教诲。”

    和煦长公主又甚是怜爱地拍拍她的手。

    “长公主就是菩萨心肠。对待别人的孩子也如亲生般,当真让人佩服的紧。”不远处飘来的一个嘲讽的声音,让和煦长公主雍容的笑脸一僵。

    在这个盛京贵妇汇集的当口落长公主的面子,韩暮华也不禁朝发声的方向看去。

    款款走来的中年女子微微发福,穿着杏色五福捧寿纹褙子,头上戴着两把金地点翠梅花梳篦,明艳大方。瞧着身后的阵仗。韩暮华猜到了这个贵妇的身份,新进京的山西节度使夫人查氏,正二品的诰命。

    只是这位节度使夫人什么时候与长公主有了恩怨?

    老夫人脸色也有些不好,和煦长公主被打了脸,也就是打了韩国公府的,顺带把韩暮华也给骂了。这位节度使夫人当真是伶牙俐齿!

    “节度使夫人真是会说话,不管亲生与否。三房的都是长公主的孩子,她自是一视同仁。”老夫人笑眯眯地回道。

    节度使夫人当下走近,朝着老夫人福了福,“老夫人说的是。”

    说完不忘与和煦长公主笑着对视一眼。

    韩暮华退后两步,站到了曹国公夫人身后,这种场面,她一个没有诰命的媳妇是没有说话的权力的,今天是老夫人替她解了围,以后就没这么简单了。

    只是她想不明白,这节度使夫人为何会与她过不去,简简单单一句话,不但讥讽了长公主,还暗指她攀上了长公主的高枝,成了韩国公府的嫡女,谋得了一门好亲事……

    几句话来回就暗里藏刀,韩暮华心下一冷。

    等到这边贵妇们说了话,时间过的也快,转眼就要开席了。

    管事的大娘子请女客们移步,去大花厅。

    曹国公夫人见韩暮华还没回来,有些担心的问身后的顾嬷嬷,“老二媳妇换衣回来了吗?”

    “还未。”

    她立马皱了眉,方才小丫鬟来换茶,不一小心就将茶盏给撞翻,洒了韩暮华满裙摆,镇南大将军夫人瞧见了怒斥了那丫鬟,让内宅管事娘子让人把她拖下去了,只好抱歉的让儿媳赵氏带着她下去换身衣裳。

    可都去了快两盏茶的时间了,怎的还不回来。

    “让玉叶去寻寻,问问是不是什么耽搁了。”

    “哎,老奴这就去。”

    这边老夫人也注意到,早就派了身边得力大丫鬟也去找了。

    那小丫鬟将茶水撒到韩暮华身上时,韩暮华立时瞪向她,精明透彻的目光让小丫鬟瞬间就软了脚,吓的差点将真相就招出来。

    没想到她谨小慎微还是被算计了,为了以防万一,韩暮华跟着赵氏去换衣裳的时候,带了妙函和妙珍。

    赵氏说话客气,浓浓的妆容掩盖不了她性格中的软弱和卑微。

    “二奶奶与我家七妹自来关系好,可是福分比起来啊,我家七妹却是不如你,二奶奶嫁了这么一个龙章凤姿的夫君,七妹还没着落呢!”赵氏边领着她往一处小院走一边与她搭讪。

    韩暮华笑,对赵氏给李濂的评价不置可否,盛京谁人不知李濂风流纨绔,她却在她面前夸赞他龙章凤姿,只怕不是她自己的原话吧!

    “嫂子说的哪里的话,妹妹以后定会比我嫁得好。”

    “嫁得好又如何啊,俗话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入的门再高,也比不得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夫君!来来来,二奶奶这边走。”

    韩暮华不愿意与她再说,淡淡对着她笑笑。

    赵氏带着她七拐八绕,专找着人少的地方走,但是却没有让她屏退身后的丫鬟,韩暮华不知她卖的葫芦,也只能心下小心,来招接招。

    可能是觉得她防备甚重,赵氏带了她换了衣裳后,并没有动作,又亲自将她送了回来。

    园里的女客们走的差不多了,只剩下零星几位也准备动身。

    赵氏抱歉道:“二奶奶,都是嫂子话多,让你耽搁了时间。?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