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丹华 > 丹华第33部分阅读

丹华第33部分阅读

    就罢了,怎么真的把这么好的往外送,还是二少爷给您准备的。”徐嬷嬷无奈的都不叫奶奶了。

    一边上的妙函也是这个想法,小姐一直都是行止有度,怎么今儿巴巴的和散财童子一样。

    “我第一次见她们,给些贵重的也值当,嬷嬷,放心吧,我还没这么糊涂。也就这次。下次再也不便宜她们了,可好?”说着伸手抱着徐嬷嬷的腰,抬起头俏皮的朝着徐嬷嬷眨眨眼睛。

    徐嬷嬷最受不了她这种撒娇的样子,一时脸上的担忧严肃也挂不住,伸手把她搂在怀里。拍了拍她的后背,“噗嗤”笑出声来。

    她是韩暮华的奶娘,又是这么多年一路照顾过来的,早就待她比亲生的女儿还亲,又怎么忍心责怪她。

    “五小姐知道就好!”

    韩暮华越发越性的腻在徐嬷嬷怀里,她难得撒娇,徐嬷嬷也就由着她。

    李濂一进门就看见韩暮华娇糯着声音扑在徐嬷嬷怀里咯咯的笑,她仰着清透腻白的小脸,脸颊还有两抹晕红,天真的笑颜,让他脸的温度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以下。

    她在他面前从来没有像这样笑的肆意天真,更别说撒娇耍懒。

    和一个老奴才都能笑的这么快活,真是刺眼。

    守门的小丫鬟屈膝行礼:“二少爷万福。”

    韩暮华冷不丁他这个时候回来,笑容还没从脸上褪尽,就听到李濂冷冰冰讽刺的声音,“有些主母的样子吧!”

    他竟然拐弯抹角的骂她不稳重!韩暮华深呼吸一口,忍下怒气,起身跟着他走到内室。

    端庄典雅的问道,“二少爷不是早上出去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二少爷?呵,好个韩暮华,感情他之前交代的她都忘的一干二净,刚才对着一个老嬷嬷露出一脸娇媚痴相,现在对着他就是一副干巴巴无味的样子,好,好,真是好的可以

    “韩暮华,你越发进宜了!”李濂几乎是咬着牙从牙齿缝里挤出这句话。

    韩暮华越发端方地盈盈一福,“多谢二少爷夸赞。”

    她还赶梁上房了,李濂冷着视线瞥了她一眼,一时间,房内的空气都是冷冰冰的。

    韩暮华不管她,自己寻了本书躺在红木嵌螺繥大理石的贵妃榻上惬意的翻看。

    用书遮了面,她其实一个字也没看进去,隐约间就感觉一道冰冷的视线从书册后透过来,带着愤怒好像要穿透她,挺憷人的,韩暮华撇了撇嘴。

    “玉叶姑娘,你怎么来了?”外间是妙珍在询问。

    然后就是玉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奴婢来给二少爷跑腿,送些吃的来。”

    玉叶提着个硕大的食盒给李濂和韩暮华请安,韩暮华笑着拉她起来,“怎么劳烦姐姐过来?”

    瑞雪帮着把食盒里的吃食端出来放在桌上,玉叶笑盈盈的道:“二少爷早上出去办事,回来时从百味斋过,带了些难得的吃食过来,回来让大厨房热了,吩咐丫鬟们送去清秋阁和陶然院,奴婢恰好在厨房有些事,便顶了小丫头亲自送过来给二奶奶。”

    徐嬷嬷送走了玉叶,妙函瞧了眼桌上的菜式,都是些清淡精致的,并着几样百味斋有名的小点,暗暗舒口气,终于不是红了半边天的菜了。

    还未等韩暮华坐下,李濂已经起身,撩了撩袍角扔下一句“我去书房了。”顿了顿站起来,瞥眼看到韩暮华眼里都是可口的饭菜,气的大步流星的离开。

    百味斋是盛京一等一的酒楼,饭菜颇有特色,可是深宅贵女,只闻其名,从没机会尝过,韩暮华瞟了一眼精致的菜式,都是她能入口的,遂高兴起来。

    赤芍在一边为难的说,“要不要请二少爷用完了膳再去书房?”

    韩暮华不客气的尝了尝近前的一碟银芽鸡丝,美味地眯起了眼睛,边吩咐赤芍:“不用,二少爷怕是有事要忙,午时了,你让银红给他将饭菜送到小书房去。”

    赤芍只能应了,可是方才瞧着二少爷的神情分明是想要二奶奶留下他一起用膳……

    陶然院的小书房,贴身小厮李乐正在整理各个铺面管事送来的账本,瞧见李濂进来,有些惊讶,“二少爷,这么快就用完膳了?”

    因前阵子李濂大婚,暗地里手上的那些产业都搁置了,也是压了一堆事儿没处理,所以今儿李乐才把积压的账本都搬过来请他亲自过目。

    他有心隐藏自己,在盛京中名声烂成那样,内里又怎么可能真的一无是处,他的贴身小厮李乐在曹国公府里是他的随从,在他暗地里那些产业里可是一等一的爷,当然也不是一般人,否则李濂也不会将他带在身边了。

    盛京中百味斋也便是李濂暗处的一桩产业之一,今日一早主仆去百味斋与南下来的大客商有一桩大买卖要谈,临走时,他推了应酬,竟然破天荒打包了百味斋的饭菜带回府里。

    李乐偷瞥见他微微扬起的嘴角,就明白定是为了讨好新过门的二奶奶,不住称奇,他跟着二少爷这么些年,什么阴险毒辣的手段没看到过主子用过,如今竟能这么关心一个女子。

    李乐一句话扎在李濂心口,用膳?他气都气饱了!

    他要走,她连一句留他用膳的场面话都不说,真是不知好歹!

    没听到李濂的声音,李乐小心地瞧了他的脸色,黑沉沉几乎要滴出墨汁来,恍然明白他这是在二奶奶那里碰了钉子,再也不敢开玩笑,规矩的整理好账本,灰溜溜的出了小书房,一刻也不敢多待,生怕被他周身溢出的阴暗波及。

    这边三位姨娘出了陶然院,过了穿廊,走在花园中,粉蝶穿衣,暖风日清,真真是好天气。

    苗姨娘风姿百媚的摇晃着腰肢,手中还在摆弄着韩暮华赏的那对掐金丝镂空嵌大号东珠卷草纹镯子,越看越爱,娇声一笑:“瞧不出来,咱们这位新奶奶真是大方。这镯子少说也要千把两。”

    白姨娘嫌恶地瞥了她一眼,心底暗骂:没见过世面的东西,成天就知道卖弄风马蚤,怪不得二少爷不进你的屋子。骂归骂,但她自己也确实喜欢那对镯子,

    “你懂什么,二奶奶赏我们这么贵重的东西,这是在讨好我们呢,说来,她也就是一个才及笄不久的千金,早听说在韩国公府的时候,那府的老太太都护着她,今日一见,也不过是个深闺受宠的娇娇女,我们怎么说也是先过门的,她不可得给几分面子。”

    白姨娘话语中颇为自傲,说白了,就是不将韩暮华放在眼里,娇娇弱弱的一个世家千金,又是在老太太羽翼里的,能一下子管好她们这些刁钻的姬妾?

    一直一言不发的钟姨娘淡淡冷哼了一声,并没有插话,只是让身边跟着的丫鬟收好了韩暮华赏的镯子,万不要拿出来。l3l4

    第144章 安排

    过了晌午,李濂并没有再回正房,韩暮华歇了午觉,靠在窗边的黄花梨透雕鸾纹玫瑰椅上瞧着管事婆子送来的账册。请到看最新章节

    等到申时两刻,起身去清秋阁请安。

    曹国公的陆姨娘,郑姨娘和大奶奶金氏都在,韩暮华行了礼,曹国公夫人就笑着叫她坐下。

    金氏上下打量了她一眼,面上笑着,眼底却没什么表情,韩暮华回以一笑,心里却叫苦。前面婆婆把几处铺面和庄子交给她,后雨花又莫名顶撞了她身边得力的丫鬟,现在,她与金氏这疙瘩是坐定了。

    曹国公夫人抿了口茶:“五月初八是镇南大将军寿辰,到时我们府上势必也要去凑番热闹,等镇南大将军寿诞过了,中旬便是大选,前两日我专门托人在宫中请了可靠的教习嬷嬷来教三小姐和四小姐宫廷礼仪,到时候陆姨娘和郑姨娘盯着些。”

    陆姨娘和郑姨娘听后都满面喜色,连声道谢。

    金氏也笑:“两位姨娘何必这么见外,不管这次大选谁能留在宫中,都是我们曹国公府上有光呢!”

    曹国公夫人嗔笑地瞪了她一眼。

    不一会儿,三小姐、四小姐和堂姐妹李芙也来请安,大奶奶管着家,中途就被前院的管事嬷嬷叫走了。

    眼看天色晚了,众人纷纷告退,韩暮华刚刚起身,曹国公夫人就叫住了她,“我这里还有些獐子肉,是宫中御赏的,昨儿你和老|二回门,没尝着,特特让大厨房给你留了些,你晚上就在清秋阁用膳。”

    韩暮华连忙应是,知道这是曹国公夫人找个借口留下她来问话呢……

    “来。坐。”曹国公夫人乐呵呵的让她在桌前坐下。

    “暮华,昨儿我在宁安堂还遇着了你的外祖母毅勇侯夫人。”

    宁安堂是盛京郊外的一处庵堂,因是皇家管制,路途又近,盛京的许多贵妇都喜欢去那里祈福。

    “她老人家的身体可好?”

    “虽然一把年纪了,身体倒是好的很,她还记挂着你。让你得了空闲去瞧瞧她。”

    其实早年韩暮华与外祖毅勇侯府并不熟。甚至去过的次数都寥寥无几,对嫡亲的外祖母也只见过几面,连面庞都是模糊的,老毅勇侯更是没印象。

    韩暮华点了点头。说过了五月亲自去外祖母家拜见。

    一袭绣牡丹月季粉色亮缎圆领薄褙子,袅袅的烟霞色洒丝月蓝合欢花弹绡纱裙,如黑缎的浓密鬓发上只戴了一支琉璃八宝押发,清新的淡妆,眼角微微有些淡粉的彩影,将一双小媚眼越发的凸显出来,明眸暗转间,不禁意的蛊惑人心。

    高贵而不庸俗,清雅藏着妩媚。曹国公夫人看着韩暮华的打扮很喜欢。

    “这身衣裳穿着的确让人眼前一亮。玲珑阁的巧姑娘手艺越发的精进了。”曹国公夫人毫不吝啬的夸赞。

    韩暮华微微吃惊,婆婆竟然知道衣裳的来历。正房衣橱里的衣裳大半都不是她带来的,难道不是李濂着人置办的,却是婆婆?

    “多谢母亲费心了,暮华很喜欢。”韩暮华微微垂着目。脸色淡然,并没有因为曹国公夫人的夸赞喜形于色。

    曹国公夫人手绢笼着嘴巴笑的开怀,偷揶道:“置办聘礼的时候,那小子特特交代的,娘哪里敢不如他的意!”

    韩暮华被说的脸红。

    “暮华,如今你嫁入了我们府上,虽然不是长房嫡嫂,但也是二房嫡母,李宇和李濂都是从我的肚子里出来的,娘谁也不偏袒。但是宇儿毕竟常年在外,你大嫂又是个要强的,娘觉着亏欠她些,她平日里八面玲珑,管家也是好手,可男人不在身边,少了依靠,娘少不得要多看顾些。”

    曹国公夫人这是在委婉的告诉她,她对金氏的包容。

    也是在向她解释,让她不要误会。

    韩暮华明眸笑靥,“母亲,这些暮华都明白,以后也会让着大嫂。”

    曹国公夫人点点头,很满意韩暮华的聪慧大度,“虽说掌家有你大嫂,可是你也不能懈怠,宇儿在外任要职,圣上早晚都是要封爵位的,到时,定然会令赐府邸,母亲身体不好,到时,这个家就要交给你了。你陆姨娘年轻的时候,就帮着我管家,你有什么不会的就去问她或者问我。”

    “那几间铺面亏损的严重,怕是要从新经营,庄子倒是不必太麻烦,把那些刁钻的奴才打发换掉便是,你过门,娘也没给你什么体己,就把这几个庄子和铺面送与你,到时候经营的好,银钱都分到你们二房去。经营的不好,你就扔给老二,他是个不缺钱的,让他给你补了亏空。”说着想起李濂那个混小子,曹国公夫人就笑起来。

    “这怎么使得,母亲……”

    “没什么使不使得的,我还不知道,这些与老太太给你的体己相比,不算什么,你放心,你大嫂进门的时候,我也没少给她。”

    曹国公夫人这么说后,韩暮华才坦然接受。先不说庄子,就是这几处铺面在没亏损之前,经营的可都是最生钱的行当,且地段好,曹国公夫人就这么送给她,不但是信任她,也是因为疼爱李濂。若不是溺爱儿子,即便她的性格样貌再好,婆婆也不可能爱屋及乌。

    曹国公夫人身边的一等丫鬟玉清来摆饭,她与曹国公夫人继续谈心。

    “以前那混小子没成家,他房里的事都是我这个做娘的管的,如今,你是主母,娘理应把这个担子交给你,凡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曹国公夫人的声音很柔婉。

    李濂房里的事?

    那不就是那些妾室。

    韩暮华想了想,谦虚道:“母亲,我在娘家的时候也只是跟着大伯娘学了些日子,如果有什么做的不妥当的,还请母亲不要生气,及时的提点儿媳。”

    她回答的大方得体,既没有推卸自己主母的责任。也没有抹去婆婆以往的辛劳。

    曹国公夫人很欣慰,“二小子就三房妾室,怜星阁的钟姨娘是自小服侍他的,如今二十多了,她是个冷淡性子,柔姨娘是你陪嫁来的滕妾,与你同宗。自是要厚待些。苗姨娘是当初河南三户的防守蔚送的。其实并不得宠,白姨娘与你大嫂沾了些亲,也算是个千金。”

    曹国公夫人简单给韩暮华介绍了几位姨娘的情况。

    韩暮华瞧她提到姨娘们时,话语平静。明白这几位都不得宠。

    她想了想,询问,“母亲以往是怎么安排的?”

    韩暮华话里处处把曹国公夫人放在第一位,让曹国公夫人很是窝心。

    “以前,娘都是蹉开了她们的小日子,每月给她们派两日,其他的日子让老二自己选,喜欢在哪院歇着就在哪院歇着,不过。那混小子倒是有一半时间宿在陶然院的书房里。当时,娘不放心他,这才派了玉叶去他身边侍候。”

    曹国公夫人一席话恰如了韩暮华的意,她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不小心怀了李濂的孩子,那以后千丝万缕就真扯不干净了。

    “母亲。您看这样可好,钟姨娘、苗姨娘、白姨娘还是像您以往那样每月安排两日,柔姨娘那里多安排两日,除去我房里日子,其他的便由着夫君。”

    虽然几位姨娘都不得宠,但是韩暮华作为一房主母,总得一碗水端平。

    “你这孩子,倒是会省事,得,左右是你们夫妻的事,你自己看着办吧,老太婆我也不多管。只是记住,别亏待了自己,先把自己的小日子错开,快些给我生个嫡孙抱抱才是正经,她们即便是姨娘,说来也不过是奴才,为了个奴才委屈了自己不值当。”

    韩暮华笑着应是。

    曹国公夫人将房里侍寝的事交给她分配那便好办了,这样她也能采取比较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子汤她这里并不好得,即便真的能有,那东西吃了对身子也不好,所谓是药三分毒,再说陶然院里还有徐嬷嬷,瑞雪,赤芍一大群人看着她,喝避孕药并不实际。而如果侍寝是她来安排,那她就能将李濂在自己房里的日子都排在她安全期的时候,虽然不能完全杜绝怀孕的可能,也能很大的减少怀孕的概率。

    她现在真是庆幸自己懂这些现代的生理知识。

    “媳妇儿知道,等回去差人去问了各位姨娘的小日子,安排好了,再请母亲看看。”

    曹国公夫人笑着给她夹菜,知道韩暮华这么做是尊重她。

    “还有一事,暮华要问问母亲的意见?”

    “什么事就直说,在娘面前还客气什么?”曹国公夫人对这个二媳妇是越来越满意了,做事说话都对她的胃口。

    “儿媳想今晚安排柔姨娘侍寝。”

    没想到韩暮华说的是这件事,曹国公夫人脸上有不解,“为何这么匆忙,她虽是你陪嫁的滕妾,比别的姨娘地位高些,但毕竟不是正经主母,你们小夫妻刚琴瑟和鸣,让她等些日子便是。”

    韩暮华抬眼瞧曹国公夫人,一双盈盈的杏眸里水光潋滟,还有说不出的娇羞,脸颊也涨得通红,支支吾吾了几句就是说不出口。

    曹国公夫人看她羞怯的表情,立刻恍然,大婚第二天早上顾嬷嬷来给她看元帕的时候,就听她说小夫妻二人晚上折腾到许久,还要了两次水,后来两日,韩暮华来清秋阁请安,她也见她恹恹的样子,一副没睡好的疲态。那天李濂胡闹,在外面醉酒,回来了迷迷糊糊的就唤韩暮华的名字,她没办法,让顾嬷嬷去寻了她来照顾。

    韩暮华再怎么说也只是刚及笄不久的少女,破瓜不久,冰肌玉骨,身体娇柔,哪里能经得起那混小子那么折腾。

    曹国公夫人一脸了然的模样,脸上也浮起红晕。

    “那便这么安排吧,横竖明儿一早赐了避子汤便是。”

    又私密的嘱咐她小心着身体,虽然夫妻两人都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但房事也应该有节制,免得伤了身子,影响子嗣。

    ————

    看文的亲们投个推荐票吧!加更政策也在作者有话里,期待大家的发言!l3l4

    第145章 端阳包粽

    回了陶然院,五月日长夜短,天色刚刚擦黑。

    “二少爷回来了没?”瑞雪伺候她换上家常云白软绸阔袖滚回字纹兰花长衣时韩暮华问道。

    “酉时就回来了,玉叶姑娘来这边报信说夫人留奶奶在清秋阁用膳,二少爷便没等奶奶,吃了晚饭自去小书房忙着了,快一个时辰了就要了一盏茶。”

    韩暮华在妆台前坐下,揽着鬓边的一缕垂发,将钗寰卸下。

    “怜星阁那边安排好了吗?”

    “徐嬷嬷午时过后就去通知了,想必也一应准备的俱全。”瑞雪边搭话边观察韩暮华的表情,见她脸色淡淡,更是猜不着她心里的想法。

    “一会儿二少爷从小书房出来了,你让嬷嬷告诉她直接去怜星阁吧。”

    打散了繁复的发髻,韩暮华只在妆盒中挑了一支最简单的点翠云纹簪,松松将浓密的黑发挽起一半固定在脑后。

    “二奶奶!”瑞雪还是觉得不妥。

    “快些去吧!我还有些事要安排,你让妙函进来服侍。”韩暮华话意坚决,瑞雪不敢再劝,叹口气皱着眉头出去唤妙函进来。

    饮了半盏热茶,韩暮华坐在书案前,手上拿着支精巧的硬毫在划分每月侍寝的时间。方才她已经让妙函打听到了各位姨娘的小日子。

    沾了朱砂的硬毫在月头和月中各勾上几笔,她生理期恰是在每月中上旬,这些日子基本上都是安全期。安排完,遂满意地点点头。

    从小书房出来,徐嬷嬷尴尬告诉了他韩暮华的安排,因半日忙碌稍微才平静下来,瞬间就被这句话引了兜头的怒火。也不管徐嬷嬷的阻拦,怒气冲冲走向正房,屏退了伺候的小丫鬟,正当他要当面质问韩暮华的时候。却瞧见她在书桌前写写画画,朱红的笔轻快地落在纸上。灯火下,嘴角竟然隐藏了一抹狡黠的笑。

    好奇让他压下怒火,厚厚的地毯掩盖了他的脚步声,等到近前看清她在捣鼓什么东西时。脸色瞬间变黑。

    暗松了口气。韩暮华把纸张折叠收好,忽然觉得身后莫须有一股黑沉沉的压迫感袭来,一回身。就见到李濂沉着张脸立在他身后,她险些没坐稳,从檀木椅子上摔下去。

    徐嬷嬷和瑞雪在外间干着急。

    李濂紧紧盯着她阴森冷笑了一声。

    韩暮华连忙稳定下自己的情绪,尽量平静的开口,“今晚我安排了柔姨娘侍寝,戌时了,你该去怜星阁才是。”

    李濂上前一步,几乎是紧贴着她,他低着头带着怒气急促的呼吸喷在韩暮华的脸上。“韩暮华,你就这么急着把我向外推?”

    她身体一僵,瞥过了头,心虚地不敢正视他深幽的双眸,咽了口口水硬着头皮道:“二少爷说哪里的话,柔姨娘毕竟是妾身陪嫁的滕妾。怎么说也是你的妾室,二少爷怎么能亏待了她,妾身这么安排也是为了二少爷着想。”

    话语冠冕堂皇,李濂听了眉头越皱越紧。

    一把从她手中抽出那张纸,在她面前抖开。鲜红的朱砂笔迹,好似在嘲笑着他,“你告诉我,这又是什么?”声音低沉,带着强压的怒意。

    “今日去请安,母亲吩咐的,你也不用担心我会偏袒谁,定会一视同仁。”

    瞬间,那张薄薄的纸就“丧生”在李濂的掌下,他愤怒盯紧她,似乎想要在她的脸上看到他想要的情绪,可是,除了些微的恐惧和厌恶,他竟然什么也没发现。

    “韩暮华,你还真是个宽容大度的主母,看来我没娶错人!”李濂丢下这句话,就扬长而去。

    他挺拔高大的身影消失在屏风后,韩暮华才放松下来,用帕子抹了抹额头上浸出的细汗,李濂愤怒的时候全身阴冷的感觉真是可怕。连韩暮华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男人的气场太强大。可是眼里也有了一丝迷惑。

    他为什么要生气?这个时空的男性不都是这样吗?三妻四妾,稍稍有些银钱的人都要讨个妾室,更遑论高门大族了。

    主母便是要宽厚大度,不但要照顾辅佐好夫君,还要替他管理好后宅,约束好妾室,照顾好子女,摒除夫君在内宅的一切隐忧,甚至为了讨好夫君的喜好,替她纳妾。

    她虽然对李濂不喜,可是在老太太的一番劝导下,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一房主母,还帮他安排圆房的事,这些难道不对吗?

    徐嬷嬷和瑞雪瞧着李濂出去时黑着脸的样子,不禁担忧,忙进去看韩暮华。

    “二奶奶,你没事吧?”徐嬷嬷拉着她上下打量,她真害怕李濂暴怒起来会拿韩暮华出气,直到发现她真的完好,才放下心来。

    韩暮华摇了摇头,“二少爷去哪了?”

    “瞧着方向,似是朝着怜星阁那边去了。”瑞雪忐忑回到。

    “嬷嬷,你晚间留意着些,明早去那边瞧瞧情况再来告诉我。”

    徐嬷嬷应了,唤来外间伺候的小娥扶她去净房梳洗。

    翌日一早,徐嬷嬷亲自过来回禀说昨夜事成了,韩暮华点点头,将安排各位姨娘侍寝的事告诉她,让她每日提醒着李濂。

    得到这个消息,笔走龙蛇间,韩暮华一时停下笔,低头看着自己练的字,竟也觉得比前些日子写的进步多了,韩柔是个聪明的女人,又娇柔美丽,可万不要叫她失望!

    这两日,曹国公府忙碌无比,金氏更是脚不沾地,曹国公夫人为两位小姐请的宫中教习嬷嬷也到了,又临近端午,圣上开恩,准大少爷李宇回盛京与家人团聚,过端午节。

    就连韩暮华去请安在清秋阁与金氏碰面,金氏都是满面容光。

    西跨院这边。

    自那夜她安排韩柔侍寝,李濂这两夜都是歇在怜星阁的,除了偶尔晚上在陶然院与她不冷不热一起用个晚膳,其他时候,她倒是很少看见他。

    韩暮华体恤韩柔伺候李濂辛苦,免去了她的晨昏定省,又让徐嬷嬷送去了好些补品和衣饰。一时间,韩柔春风得意,吐气扬眉,隐隐都有盖过正房嫡母的势头。

    与她同住的钟姨娘却是冷眼旁观,白姨娘和苗姨娘每次请安时。都会在她面前暗讽韩柔的狐媚惑主。不将主母放在眼里。

    韩暮华大方笑着,听了便是,也不多加干预。只是略施恩惠安抚了各位姨娘。

    韩柔毕竟是韩暮华的陪嫁滕妾,地位本就高于她们,她们也不好太过分,暗地里却把韩柔和韩暮华偷偷咒了个遍。说韩暮华怯懦,连一个妾室都拿捏不住,说韩柔滛|贱,暗地里不知道用什么下作手段将李濂的魂儿给勾走了……

    五月初四,端阳节的前一日。

    在盛京,端阳是大节。连朝中官员都要沐休。

    小门小户都要打扫了干净屋子,包几个米粽,何况侯门贵室呢!

    又逢着大少爷回府,曹国公夫人越加的授意要好好的过这个端阳节。

    府上下至扫洒丫鬟小厮,上至曹国公夫人和各房主母,都忙忙碌碌。

    为了过节。还给下人们添置了新的夏裳。

    府内一应布置和安排自有大奶奶金氏操劳,韩暮华躲得半日闲,李濂这两天也甚少露面,她正自在。

    晨起去清秋阁请安回来,就看到陶然院里忙成了一团。徐嬷嬷将几个小丫鬟指挥的团团转,院内打扫的清爽干净,被子衣裳也被拿出来翻晒。

    妙珍妙函两个搬了绣墩,坐在廊下摆弄着手中的刚泡过的糯米,韩暮华饶有兴趣地走过去。看到她们身边放着的各色馅料和青碧的粽叶就笑开了。

    “我说你们两个小妮子在做什么,笑的那么开心,原是躲在这里偷偷折腾吃食呢!”

    妙珍忙起身扶着她坐下,“奴婢们包些粽子,应应景。”

    “这些明日大厨房自会有专人准备,何必麻烦。”

    妙函咯咯的一笑,“二奶奶,这您就不懂了,别人做的再好,也没有自己亲手包出来吃的香甜,而且还可以变着花样,岂不是添了乐趣?”

    她一番话说的逗趣,韩暮华也来了兴致,盯着妙函的巧手,见她青葱玉指捏着粽叶一弯,挽成一个尖锥形,灌进掺杂了红豆的糯米,再三两下一裹,用绳扎紧,一个小巧的三角粽就躺在了她的手心里。

    “果然比较有趣!”韩暮华也跃跃欲试,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她还没有亲手包过粽子,以前在韩国公府拘束颇多,如今嫁了人倒是没那么多顾忌。

    让小丫鬟端了水盆净了手,拿起两片粽叶叠在一起,挑选着馅儿。

    妙珍惊讶地看着她,想要阻止,“二奶奶,您还是边儿歇着吧,瞧着我们包就好。”

    “怎么?你们小瞧我?看我今儿不给你们露一手!”

    没想到韩暮华竟然要来真的,还一副煞有介事真刀真枪的样子。

    引的在正房内盯着小丫鬟们干活的赤芍和瑞雪也出来凑热闹。

    徐嬷嬷听到这边的声音,笑着走过来,站在边上捂着嘴笑,“二奶奶,您别看妙函裹的简单不费劲儿,其实不好学呢,弄不好,糯米就要漏出来,到时候扎起来样子难看,瘪瘪的,还没煮熟就要在锅里散开喽。”

    韩暮华即便年幼时不受宠,也是国公府千金,哪里干过这种厨房活计,她却放了大话出来!丫鬟嬷嬷们现在都要在旁边等着看她的笑话呢!

    韩暮华可不依了,听着周围一群丫头的笑声,佯装着满脸怒气,一一瞪过去,“你们这群幸灾乐祸的,看我不用粽子堵了你们的嘴!”

    赤芍也忍不住,“奶奶,快些,奴婢可等不及了!”

    韩暮华利落地挽了粽叶,拿了颗蜜枣放在其中,熟练的动作,转眼就包好了一个可喜的正三角形的枣棕。

    枣棕,“早中”,盛京有要参加科举的学子必要在端阳这日吃的东西。

    难得俏皮的把枣棕在一群围观的丫头面前晃了一圈,“你们服是不服?”

    一圈人难掩惊讶,没想到韩暮华真的会包粽子,手艺还不赖,一个个吃惊地微张着小口。

    妙函嗔笑道:“奶奶这下可乐呵了,把奴婢们都唬住了,奴婢给您陪个不是,可不是小瞧了您。”说话间,还颇为调皮地站起来行了一礼。

    韩暮华被她这乖张样逗得笑的不行。

    李濂恰从前院回来,在陶然院院墙外便听到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

    …………

    …………

    求正版订阅和各种票!这章有3500左右的字数,多出来的都是烟烟送的。

    第146章 烫伤

    回了陶然院,五月日长夜短,天色刚刚擦黑。

    “二少爷回来了没?”瑞雪伺候她换上家常云白软绸阔袖滚回字纹兰花长衣时韩暮华问道。

    “酉时就回来了,玉叶姑娘来这边报信说夫人留奶奶在清秋阁用膳,二少爷便没等奶奶,吃了晚饭自去小书房忙着了,快一个时辰了就要了一盏茶。”

    韩暮华在妆台前坐下,揽着鬓边的一缕垂发,将钗寰卸下。

    “怜星阁那边安排好了吗?”

    “徐嬷嬷午时过后就去通知了,想必也一应准备的俱全。”瑞雪边搭话边观察韩暮华的表情,见她脸色淡淡,更是猜不着她心里的想法。

    “一会儿二少爷从小书房出来了,你让嬷嬷告诉她直接去怜星阁吧。”

    打散了繁复的发髻,韩暮华只在妆盒中挑了一支最简单的点翠云纹簪,松松将浓密的黑发挽起一半固定在脑后。

    “二奶奶!”瑞雪还是觉得不妥。

    “快些去吧!我还有些事要安排,你让妙函进来服侍。”韩暮华话意坚决,瑞雪不敢再劝,叹口气皱着眉头出去唤妙函进来。

    饮了半盏热茶,韩暮华坐在书案前,手上拿着支精巧的硬毫在划分每月侍寝的时间。方才她已经让妙函打听到了各位姨娘的小日子。

    沾了朱砂的硬毫在月头和月中各勾上几笔,她生理期恰是在每月中上旬,这些日子基本上都是安全期。安排完,遂满意地点点头。

    从小书房出来,徐嬷嬷尴尬告诉了他韩暮华的安排,因半日忙碌稍微才平静下来,瞬间就被这句话引了兜头的怒火。也不管徐嬷嬷的阻拦,怒气冲冲走向正房,屏退了伺候的小丫鬟,正当他要当面质问韩暮华的时候。却瞧见她在书桌前写写画画,朱红的笔轻快地落在纸上。灯火下,嘴角竟然隐藏了一抹狡黠的笑。

    好奇让他压下怒火,厚厚的地毯掩盖了他的脚步声,等到近前看清她在捣鼓什么东西时。脸色瞬间变黑。

    暗松了口气。韩暮华把纸张折叠收好,忽然觉得身后莫须有一股黑沉沉的压迫感袭来,一回身。就见到李濂沉着张脸立在他身后,她险些没坐稳,从檀木椅子上摔下去。

    徐嬷嬷和瑞雪在外间干着急。

    李濂紧紧盯着她阴森冷笑了一声。

    韩暮华连忙稳定下自己的情绪,尽量平静的开口,“今晚我安排了柔姨娘侍寝,戌时了,你该去怜星阁才是。”

    李濂上前一步,几乎是紧贴着她,他低着头带着怒气急促的呼吸喷在韩暮华的脸上。“韩暮华,你就这么急着把我向外推?”

    她身体一僵,瞥过了头,心虚地不敢正视他深幽的双眸,咽了口口水硬着头皮道:“二少爷说哪里的话,柔姨娘毕竟是妾身陪嫁的滕妾。怎么说也是你的妾室,二少爷怎么能亏待了她,妾身这么安排也是为了二少爷着想。”

    话语冠冕堂皇,李濂听了眉头越皱越紧。

    一把从她手中抽出那张纸,在她面前抖开。鲜红的朱砂笔迹,好似在嘲笑着他,“你告诉我,这又是什么?”声音低沉,带着强压的怒意。

    “今日去请安,母亲吩咐的,你也不用担心我会偏袒谁,定会一视同仁。”

    瞬间,那张薄薄的纸就“丧生”在李濂的掌下,他愤怒盯紧她,似乎想要在她的脸上看到他想要的情绪,可是,除了些微的恐惧和厌恶,他竟然什么也没发现。

    “韩暮华,你还真是个宽容大度的主母,看来我没娶错人!”李濂丢下这句话,就扬长而去。

    他挺拔高大的身影消失在屏风后,韩暮华才放松下来,用帕子抹了抹额头上浸出的细汗,李濂愤怒的时候全身阴冷的感觉真是可怕。连韩暮华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男人的气场太强大。可是眼里也有了一丝迷惑。

    他为什么要生气?这个时空的男性不都是这样吗?三妻四妾,稍稍有些银钱的人都要讨个妾室,更遑论高门大族了。

    主母便是要宽厚大度,不但要照顾辅佐好夫君,还要替他管理好后宅,约束好妾室,照顾好子女,摒除夫君在内宅的一切隐忧,甚至为了讨好夫君的喜好,替她纳妾。

    她虽然对李濂不喜,可是在老太太的一番劝导下,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一房主母,还帮他安排圆房的事,这些难道不对吗?

    徐嬷嬷和瑞雪瞧着李濂出去时黑着脸的样子,不禁担忧,忙进去看韩暮华。

    “二奶奶,你没事吧?”徐嬷嬷拉着她上下打量,她真害怕李濂暴怒起来会拿韩暮华出气,直到发现她真的完好,才放下心来。

    韩暮华摇了摇头,“二少爷去哪了?”

    “瞧着方向,似是朝着怜星阁那边去了。”瑞雪忐忑回到。

    “嬷嬷,你晚间留意着些,明早去那边瞧瞧情况再来告诉我。”

    徐嬷嬷应了,唤来外间伺候的小娥扶她去净房梳洗。

    翌日一早,徐嬷嬷亲自过来回禀说昨夜事成了,韩暮华点点头,将安排各位姨娘侍寝的事告诉她,让她每日提醒着李濂。

    得到这个消息,笔走龙蛇间,韩暮华一时停下笔,低头看着自己练的字,竟也觉得比前些日子写的进步多了,韩柔是个聪明的女人,又娇柔美丽,可万不要叫她失望!

    这两日,曹国公府忙碌无比,金氏更是脚不沾地,曹国公夫人为两位小姐请的宫中教习嬷嬷也到了,又临近端午,圣上开恩,准大少爷李宇回盛京与家人团聚,过端午节。

    就连韩暮华去请安在清秋阁与金氏碰面,金氏都是满面容光。

    西跨院这边?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