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鬼雨仙踪 > 鬼雨仙踪第47部分阅读

鬼雨仙踪第47部分阅读

    过千里大泽。

    经过襄阳城的时候,白衣少女换了件黑布麻衣,隐去绝代容颜,与许仙一起化妆成普通百姓,沿江寻找合适的客船。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只有混在百姓之中,才不易为人察觉。

    依许仙的意思,随便找一只大船就行了。

    少女却不肯:“不行,你看那些船,脏兮兮的,当心会生病!”

    找了好半天,她终于找到一只干净舒适的船。

    那船很大,分上下两层。

    船上乘客不多,只有二三十人,大多衣着华贵,看起来出自官宦人家。其中有几人骨骼粗大,肌肉强健,看起来似是仆人家奴。

    船家见许仙两人衣着普通,便让他们住在下层。

    少女有些不满,不过一想“在下面才不易被人察觉”,于是便隐忍下来。

    两人躲在船舱里,耳边不时传来上面的人交谈的声音。

    只听一个苍老的声音问:“船家,这船几日能到扬州?”

    一个响亮的声音答道:“顺风顺水的,如果不出意外,两三日就到了!”

    苍老的声音道:“江上风大浪急,船家,你可要小心点啊!”

    “放心吧,这船是新造的,牢稳着呢,我怕的不是这个。”

    “是水寇吗?我带的人不少,个强盗是不怕的。”

    船家不再言语,还没开船,似乎犯不着说那些不吉利的事。

    少女在舱中闲着无事,便附耳细说巫罗传下的口诀。

    “公子,姓巫的还说:练了这口诀之后,每日午夜会有异动,或闻天雷,或闻马嘶,或闻儿啼,刚开始可能有些不适应,会觉得心惊肉跳,日久天长,功力日深,便能午夜梦回,记起一件件的往事。若能持之以恒,修到最后,功力通玄,甚至能找回前世的记忆。”

    许仙与少女耳鬓厮磨,心中生出异样的感觉,闻言转过头来,望着她眉飞色舞的神态,低声笑道:“我只求记起今生,并不想回想前世。一个人知道得太多,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少女目注着他,轻轻叹了口气:“公子,你说人有没有来世?若有来世,你愿意回忆今生吗?”

    许仙想了想道:“我今生受了太多的苦,只希望来生平平安安,不记得更好。”

    少女沉默下来。

    连着两天,一切风平浪静。

    不要说魔门中人,就连船家最担心的水寇也没有见到一个。

    两人所见的只是“两岸青山相对出,白帆点点日边来”。

    风景如画,有女同行,周围的一切那样的宁静安详,许仙的心里十分的舒畅。

    这一日,船过镇江,忽听船上有几个青年大声叫嚷:“停船!歇半日再走!”

    “客官您怎么了?有什么不舒服吗?”

    “不是,我要去金山寺进香!听说这里的香火很灵验,若不去拜拜,心里不安生!”

    “那……大伙的意思呢?”

    一个苍老的声音道:“船家,你也累了两天了,眼看就到扬州,休息休息再走!”

    “好吧,既然大家都想下去,那我就停船靠岸!”

    不久,船停在山脚下。

    许仙探出头来,仰视金山寺高高在望,回顾万里长江浩浩西来,真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眼见众人纷纷下船,他不甘寂寞的道:“姐姐,我们也去上炷香,祈求上天赐福,一路平安,大吉大利。”

    少女拍手道:“好啊!既然香火那么灵验,当然要去了!”

    两人不敢显露武功,只是跟在众人身后下了船,沿着登山小径慢慢走着。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眼看来到金山寺前,少女忽然想起一事,忙伸手拉住许仙道:“公子,我不想去了!你一个人进去吧,我就在这里等你。”

    “姐姐怎么了?已然到了门口,怎么不进去?”

    “这庙里有一个熟人,我不想见他。”少女一边说着,一边恨恨地踢着脚下的石头。

    “姐姐在这里有熟人?是有仇吧?”

    “一个老贼凸,公子也见过的!我与他无仇无怨,就是看着不顺眼!”

    许仙想自己见过的和尚寥寥无几,没有人在金山寺落脚啊!

    他微微摇头,笑道:“你真的不进去?一个女孩子,呆在外面会显得很突兀。”

    少女忽然看见山的另一侧有座尼庵,于是笑道:“反正到了地头,所有的寺庙都一样,我去那里进香。”

    许仙知道她外柔内刚,说不愿去就很难劝说回来,于是道:“也好,我去去就回,然后在庵前等你。”

    (一)

    只要能坚持的作者,无论内容的好坏,都会有大量的追随者。这本来是好事,遗憾的是,在金钱的冲击下,对量的过度追求导致了很多作品质量的大幅下降,产生了大量的劣质作品。订阅量成了刺激作者的激|情的来源,而不再是创作的激|情。看着这种现象,总是觉得很无奈。

    也许这样说有些过于遥远,但是对于鬼雨来说,这样一句话是值得送给你的:短期的订阅量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如果过了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你的作品仍然被人们所熟知、谈论,这才是一部真正成功的作品。看看现在那些高订阅量,被大量读者追随的作品吧,有几部能让人读第二遍的?我想,对于一个作者来说,这才是真正让人感到欣慰的吧——

    清风习习2004-12-68:45:47

    感谢鬼雨的承诺。你同网站上那些其他走红的作者不同,金钱、订阅量对你造成过困扰,所幸的是,还没有影响到心性。不像很多作者,对读者的订阅简直成了讨好和乞求,这样的追求,容易让人迷失本性。

    从你的文字中,除了文学方面的功底外,还可以看出滴滴汗水和心血。但事实也证明,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如果说道缘的文笔还有些略显晦涩的话,仙踪的文笔已经顺畅了很多。而整体的布局和构思,也比以前的作品有很大进步。人物形象也更加饱满。

    只要你坚持,就会成功的——

    清风习习2004-12-68:46:50

    以我看,单纯yy风格的网络小说已经快到末路了,现在需要这种有内涵的新风格来递补读者更新的阅读需求,所以,无论速度快慢,请坚持写下去,我们会一直支持你——

    月光潮水2005-12-2214:40:57

    支持你把它写完。如果精力不济,可以慢,但不要停。道缘我有看过,仙踪是相似的风格但不同的精神。我不敢预估它的订阅或者销量一类的,那些东西不是现在能够猜到的。只要有质量的作品,就能让自己和别人得到快乐,因此作者的努力才有意义——

    小翰林2007-1-2616:52:20

    鬼雨写的书都很好看,如果节奏能控制一下稍微慢一点就更好了。另外,鬼雨很不喜欢折磨主角,呵呵,心太软!——

    jhonhliu2005-8-1018:44:19

    大哥你的书写的是好啊~我很喜欢看!最起码能给人一种生在其中的感觉!——

    孤独红运2007-1-1412:55:38

    这本书本就是好书,立意奇特!要比你的头一本好得多!就是速度成问题,不过要追纯文学,这些倒不必计较了——

    午夜姿势2005-10-1112:30:58

    (二)

    虽然每天都会6票推荐,但之前真的没有看过此书,只是凭着之前对《道缘》的好感和对作者的支持而为。从昨天到今天终于下决心认真看下去,渐至欲罢不能,只觉本书越到后来越精彩,比道缘的吸引力更强!但为何不能如道缘那般有人气呢?本人以为实为第一卷太过平淡所累,如果故事从第二卷开始的话则更易抓住读者,或者读者能够耐心看到第二卷也会动心!

    所以,对作者后期的写作更加期待,希望鬼雨一定坚持下去!为我们编织一个完整的仙儒梦境!

    同时希望加强推广力度,使本书为更多人所接受。

    [踏波而来]发表于2007-4-517:46:51

    阳魂残缺!此病为修儒之人通病,岂是山伯独有。

    现在每个人都在讲儒家的中庸之道,难道不讲原则的退让就是中庸;不分形势的坚持己见就是中庸?强则强矣,未免本末不分。混淆视听的奇谈怪论,当世很多的。不少人对哪些是中国传统文化,哪些是儒家思想都分不清,就在那里攻击儒家思想。比如,我在这个网站百~万\小!说评,有人说xx杀人太多,这就是儒家xx,简直毫无道理,讲不杀的,慈悲的是佛家,怎么会和儒家有关系,居然还有如此多的人去附和。大家都应该记得,一代大儒王阳明统兵平乱的时候就杀人不少,儒家从来就没说过,不杀,只是少杀。更有人说,儒家是伪圣,说朱熹提倡“天理,人欲”,自己有多少小妾,难道不明白古人多妻,非从儒家始,而是古代社会战乱频繁,男人多从军征,战死疆场,社会无从发展,故此多妻客观上是为了提倡多生。儒家的家国天下,亲情孝道,都要求修儒的人遵从社会的客观要求。故此,朱熹娶小妾何辜,去人欲,是寡欲,请注意是寡欲,儒家的很多思想都是建立在寡欲上的,这个就是中庸,过犹不及。寡欲,不是绝欲。绝欲是佛家思想啊。所以又何必以中共现在社会的计划生育,去要求宋代朱熹,少娶妻,少生子啊?我以为,大家对儒家要有一个正确,大概的了解,就应该来看看鬼雨的书,其中对儒家思想的发挥那是相当的强。所以,支持鬼雨。

    [陶唐氏]发表于2007-2-1916:10:31

    越看越过瘾,希望鬼雨不要因书友关注少而灰心,坚持高质量完成作品。继续砸票!新的一月新的支持,3票砸!个人感觉小说描写梁祝故事特精彩,而写白、许情节吸引力就差了不少。

    [评客]发表于2007-3-2815:15:37

    当日每天追逐《道缘》,使我对这本书同样充满了期待,希望《道缘》的体系在本书得到进一步的溶化与完善,同时作者有情节性和故事性的写作上能够更加成熟,弥补《道缘》的白玉微瑕。

    [踏波而来]发表于2007-3-813:49:55

    很欣赏作者的立意和构思,可是到目前来看,双线平行叙事还是差强人意。分开来,是两个各自精彩的故事。现在就等着看梁山伯,很郁闷故事被这样打断了。在天龙八部里,从段誉到乔峰到虚竹的转换,顺理成章,天衣无缝,可不可以借鉴一下呢?

    [sleepynono]发表于2007-3-915:35:33

    作者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之态尽心写鬼雨仙踪,虽然无法与人们所认识的曹雪芹相媲美,但在当今金钱充斥的网络文学中是仅有的几个能写出脍炙人口小说的人。

    天何是从昊天的道缘儒仙跟过来的,祝愿鬼雨工作顺利,能够安然享乐的生活;同时也期盼鬼雨完成一篇历史上的志怪巨作。

    [天何啲殤嘆]发表于2007-2-722:48:40

    很有意思的书,关注中,难能可贵的是鬼雨将一种磅礴的意志气魄灌注在这么一本小说里,文学性和可读性极强,大大的文字功底很让偶羡慕啊。

    [清仁]发表于2007-2-618:30:06

    看完此书之后,觉得如饮山涧甘泉,清爽怡神。作者的文笔功底深厚,写来顺手,如行云流水般畅快。一句话,此书不看,实为遗憾!支持!

    [gwg2005]2006-4

    细细体会吧,文章是作者用心写,希望你们也可以用心读,慢慢体会着真正包含的东西,而不是肤浅的

    飘渺的风

    (三)

    [陶唐氏]发表于2007-4-1123:01:41|

    鬼雨的书,以儒家的大无畏入道,自是难得。对修儒之人,自有一番激|情在其中。不过,儒家在在下看来应该是中正平和,入为帝王师,出为万世表,但不一定要身居高位,自握大权。希望这部书不要象儒仙一样,让儒家也成王成霸,成圣我到是不反对哈。

    [双鱼er]发表于2007-7-715:59:38

    看过戏剧中的梁山伯很木且迂,百无一用是书生!

    但鬼雨先生笔下的梁兄却是睿智重情!特别是山伯早知英台是女儿身双双化蝶那一段,更让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颠覆了我对书生的看法:

    梁山伯怕她着凉,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帮她批了件外衣。低头不经意间,他又看到英台耳垂上的环痕,禁不住心中一动,诸般往事涌上心头:“犹记得草亭相会,初识英台,第一眼就喜欢上她的活泼明快,英俊秀雅;随后柳荫结拜,同窗共室,两人的情谊日见其厚;及至疾病相扶,偶然发现她是女儿身,因恐她面薄难堪,只好装作不知;匆匆三载已过,自己的装聋作哑竟然十分成功,‘兄弟’情谊却是越发难舍难弃。长夜漫漫,其乐融融,此种安宁祥和的感觉,有谁能体会得到?英台真是个好姑娘,我梁山伯有此红颜知己,该是三世修来的福份。眼看大比在即,只待考取了功名,便可登门拜访,央媒求亲……”

    楼主,[咯蚂蚁]发表于2007-8-816:47:58

    看了置顶的想起来就杀人的帖子有了些感叹。鬼雨的道缘我是从开始5、6w字就开始一直看下来的,经典。我想但凡看过的可能有不喜欢类似题材的,但无一不被鬼雨的知识之渊博所倾倒。依稀记得道缘刚开始的阶段有些书友曾经指出过于流水账,实际上没有开始的流水账很难有后来的成功,道缘的成功和后来的佛本有些相通之处。不多说道缘了,但提仙踪吧。

    杀人在帖子里提到仙踪的题材和构思都是上上之选,造成现在的尴尬局面是因为文字叙述方面的原因。我无法认同,或者说杀人提到的原因本身是有问题的。一本书成功或者失败都是文字叙述方面的,理论上讲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堆砌,所以这个原因很有些泛泛。本书的尴尬其实我认为恰恰在于题材和构思。

    在现在社会里关于梁祝和白蛇的题材如果想在经济市场里成功貌似只有恶搞,可是恶搞又有违鬼雨的初衷。可以想像,如果聊斋在现在社会里写出有几个人去看?很少,如果在网络里贴出来,估计还不如现在仙踪。不止聊斋,你可以把中国古代的各本名著列出来,通通进行时空转换来到现在社会写出来,贴出来,试问有几本会成功?非常难!!!原因是什么?我想大家都清楚,不是单纯文字叙述的问题,这些经典的书,这些题材只能用他们的叙述方式进行写作,否则就成了恶搞,无法以经典留存于世。

    这里也并没有把仙踪和古代的经典书籍等同类比的意思,不过仙踪确有这种雏形,或者说鬼雨有想写本经典的想法,但是这里的问题比较大。1是把“经典”(注意引号)作为网络文学的形式发表非常值得商榷;2是鬼雨的名气和地位。实际上关键在于鬼雨的名气和地位,目前的鬼雨想以仙踪这种题材在网络文学上成功功力不是主要的,时间不到呀。别说金庸先生了,就是鲁迅先生在世认同仙踪也是不够的,这样说可能有些太打击鬼雨了,可这我认为是事实。

    目前的局面如何打开呢?或者说鬼雨如何能够增强创作信心提高创作热情呢?仙踪更新不是很快,或者再放慢点,重开新书、积累人气,把仙踪当作轻松时间的写作内容,这样心理负担可能会有所减轻。我想以鬼雨的知识写本网络“火”书还是很轻松的,关键在于题材!要清楚定位书的读者群,建议鬼雨借鉴下随波的军师和月关的明朝,我从鬼雨断断续续说过的话里可以想像如果选对题材,明确了写作手法后,读者群在档次上虽然应该会高于军师和明朝,但在数量上已经相当可观了。

    楼主,[炎黄之宇]发表于2007-8-1021:01:57

    鬼雨兄,不管你以后怎么样,我都会一直支持下去!这个可能也是缘分吧,从道缘开始一直看到现在,一起经历了你的高峰、低谷、徘徊和迷惑,对你也有一些小小的了解,我认为你是一个真正喜欢文学、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人,也是一个对自己文字负责任的、不愿意敷衍妥协的作者!也对你之前在自己专业上取得的成绩深感佩服,更对你在专业之外的写作中表现出来的各个方面也有如此的造诣感到叹服!

    网络,在国内来说是个年轻人的世界,网络文学可以说成也年轻人,败也年轻人,他们可以迅速的接受当时来说显得时尚新鲜的新派仙侠元素的道缘,也可以让你在文学创作上有更大野心的仙踪显得曲高和寡。我并不是说网上就没有高人,也不觉得我就有多深的文学素养,但不可否认的是,网上看小说的大部分人更多的是快餐文学的受众,你看看近一年来点击和推荐等排行榜上前几位的小说,不是说没有好书,但真没几部能看得下去的,从那些小说的语言、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以及从通篇文章里面显示出来的一些不成熟的甚至是哗众取宠的观点,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很多时候只是看个开头部分就放弃了。这就是现实,网络上大部分百~万\小!说的人就喜欢这个调调,也不是说他们层次不够,只能说是受到个人阅历、心理、观念、文学素养等成熟度的限制,更喜欢那些跟他们一样显得“年轻”的文学作品。这应该是每个喜欢百~万\小!说的人都会经历的阶段,换成十年前的我,肯定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你不是不会写那一类“高人气”的小说,你只是执着于自己文学之路上的风格和良心,看得出来你在仙踪一年多来的创作中显得比较苦闷,谁都希望自己呕心沥血出来的作品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我支持你按照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构想继续写下去,写一部自己最满意最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虽然可能不是最受市场欢迎的(其实很多的歌手、演员、词曲作者及电影导演等等,他们自己最喜欢最满意的作品往往都不是最受市场欢迎的),也赞同咯蚂蚁的一些建议,你可以在继续仙踪的创作的同时,另开一部新书,借鉴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元素,在保持个人风格和扩大市场受众之间找一条相对中庸的路线,只要能结合得好的话,相信打开局面不是问题。

    金庸前辈关怀《仙缘》

    近日,武侠世界绝顶高手金庸先生对拙作仙缘提出宝贵意见,鬼雨不胜感激之至!

    金老先生已有83岁,如此高龄,百忙之中还不忘关怀后辈,将一本亲笔题字的新版《碧血剑》赠予鬼雨,劝勉多多努力,并叮嘱道:“仙缘一书数次提到金钱,这不好,好的小说家都不愿提钱。武侠小说描述的是童话世界,如果跟现实一样充满铜臭,就没意思了。”

    鬼雨闻之,既为先生高风亮节所动,又深为个人境界之浅薄汗颜。

    《仙缘》一书在修订时,已经将金钱因素减轻了不少,如此仍为先生批评,可见从境界上还差的很远。再想一想网上盛传的各类小说,种马,后宫,变身,yy横行,显然都偏离了正道!这种小说是不可能流传下去的!

    感谢先生为后辈指明前进方向!

    有张金庸先生的照片,在鬼雨博客里(新浪鬼雨博客有大图)。他手指的那本书就是拙作。深感荣幸,多谢先生关怀!

    金庸前辈关怀《仙缘》

    近日,武侠世界绝顶高手金庸先生对拙作仙缘提出宝贵意见,鬼雨不胜感激之至!

    金老先生已有83岁,如此高龄,百忙之中还不忘关怀后辈,将一本亲笔题字的新版《碧血剑》赠予鬼雨,劝勉多多努力,并叮嘱道:“仙缘一书数次提到金钱,这不好,好的小说家都不愿提钱。武侠小说描述的是童话世界,如果跟现实一样充满铜臭,就没意思了。”

    鬼雨闻之,既为先生高风亮节所动,又深为个人境界之浅薄汗颜。

    《仙缘》一书在修订时,已经将金钱因素减轻了不少,如此仍为先生批评,可见从境界上还差的很远。再想一想网上盛传的各类小说,种马,后宫,变身,yy横行,显然都偏离了正道!这种小说是不可能流传下去的!

    感谢先生为后辈指明前进方向!

    有张金庸先生的照片,在鬼雨博客里(新浪鬼雨博客有大图)。他手指的那本书就是拙作。深感荣幸,多谢先生关怀!

    第110节 礼佛

    金山寺是一个大寺,依山而建,台阁相接,殿宇楼堂,阶梯成叠。

    许仙在院子里的香炉中进了香,然后参拜了天王殿、伽蓝殿、观澜堂。

    他因为急着出去,所以脚步越走越快,渐渐超越众人,第一个来到华藏楼前。

    隔着两三丈,就听见里面有人讲经:“欲济一切三界众生,自致正觉度脱一切。慈氏如来本宿命时,作转轮圣王。见佛名逮无极,因发道心请佛圣众供以甘膳……”

    那声音听起来有些熟悉,似乎在哪里听到过。

    仔细一想:“咦,这不是神僧法显吗?原来他是这里的主持!闹了半天,白姐姐所说的老贼秃,原来是他!”

    想起白衣少女恨恨的样子,许仙不禁微微一笑,暗道:“白姐姐真会记仇,将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叫成了那样子。”

    “我既然到了这里,以礼应该进去拜见,不过一旦进去,免不了听他一番罗唣,只恐白姐姐等得急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放轻了脚步,准备悄悄地从旁边绕过去。

    谁知刚到窗前,纱窗忽然开了!

    一位身材挺拔,额部宽阔,鼻梁高直的老僧现出身来,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小施主,既然来了,就请入内一叙。”

    许仙只好躬身施礼,面上堆出笑容:“神僧在上,弟子有理了!”

    法显将手一招:“小施主与我佛有缘,还请进来说话。”

    许仙迈步而入,刚一进门,就看见里面除了法显之外,还坐了五六位和尚,于是连忙施礼:“弟子愚鲁,打扰诸位师傅了。”

    众和尚纷纷还礼。

    法显摆了摆手:“你们先退下去,我跟小施主有话要说。来,小施主请这边坐。”

    许仙唯唯诺诺,老老实实坐下。

    法显双目凝视着他,面色显得很是和蔼,不紧不慢地道:“如果老衲猜得不错,小施主是路过这里,准备回返金华山,是吗?”

    许仙点点头:“神僧法力无边,一语中的。”

    法显微微摇头:“我看你不要去了!群魔乱舞,前路多桀啊!”

    许仙闻言一怔,问道:“神僧何以知之?”

    法显回身从经书里取出一封信,轻轻叹了口气:“施主请看!”

    许仙展开信笺,却见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几行字:“江湖风起,魔众纷扰!近日魔门多位高手窥伺赤松观,不进不退,不知意欲何为!金华一脉弟子千人,正全力戒备,准备应敌。万一不测,还请神僧及时来援!”署名是黄毅辛,那是黄大仙的侄子,金华派的掌门人了。

    看到这里,许仙有些发呆:“还没回去就闹成这样,若是真的回去了,岂不给本门添了天大的麻烦?”

    “先前还跟白姐姐商定,准备用调虎离山,再加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法,偷偷跑回去,却没想到即使回去了也是麻烦!天呐,我怎么成了烫手山芋?我的命好苦啊!”

    他越想越难过,忍不住长叹一声,离座跪倒:“求神僧给弟子指一条明路!”

    法显将他扶起来,缓缓说道:“法子也不是没有,却不知施主肯不肯听。”

    许仙郑重点头:“神僧之言,弟子一定铭记在心!”

    法显让他重新坐好,方道:“我这里有三个法子,想选哪一条,都由得你了。”

    “这第一个法子,你可以沿江而下,漂流海外诸岛,过个十年八载,再悄悄回来。”

    许仙张大了嘴巴:“这个……似乎太冷清了。请问第二个法子什么是?”

    “你可以拜在老衲门下,忘记一切,隐姓埋名,潜心修佛。”

    许仙微微皱眉。

    他心里一直想着修仙,从未做过修佛的打算,这转变未免太大了!

    再者说,即使修成了佛,也只会进入极乐世界,难在天界见到父母家人!

    法显静静地望着他,停了片刻又道:“这第三个法子嘛,你可以在金山寺隐匿一年半载,待得魔门稍有松懈,或者说贵派两位祖师出关,再由老衲将你悄悄送回赤松观。”

    许仙双目放光,道:“多谢神僧,我想选最后一法。”

    法显微笑道:“金山寺人来人往,为防走漏消息,你也要暂时削发为僧,拜在老衲门下,你明白吗?”

    许仙低头沉思片刻,道:“也只有如此了,多谢神僧教诲。”

    法显面上的微笑更加盛了,道:“我赐你法名‘若海’!为免夜长梦多,现在就给你剃度!等下有人问起,也好说话。”

    许仙忽然想起等在外面的白衣少女,禁不住浑身一震,叫道:“且慢,弟子还要出去一趟,交代完一件事,即刻回来应命!还请师傅恩准!”

    法显双目在他面上掠过,微微皱了下眉:“你去吧!”言犹未尽,却不再多说。

    许仙自觉在寺中耽误了不少时间,于是急匆匆出了门,去找白衣少女。

    谁知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旷野寂静无人,江边大船仍在,只有船家留在上面。

    “这么说还在尼庵中?难道跟我一样,也是被什么人绊住了?”

    来到庵前,轻轻叩门。

    时候不大,有一位老尼前来开门。

    许仙上前行礼:“请教师傅,我有一位女伴,到庵中来了,是否还在里面?”

    老尼合掌答道:“庵里没有人,您说的是一位年轻姑娘吧,她已经走过了!”

    “走过了?我跟她约好了等在这里,怎么就不见了呢?”

    老尼向着远处一指:“那边有个七峰亭,我看她出了本庵,往那边去了。”

    “多谢师傅见告!”

    许仙忙奔向建在山崖边的一处凉亭。

    远远望去,亭中没有一个人。

    许仙越走越是心惊:“她不在那儿,难道说跌落崖下去了?”

    转念一想:“不可能!以她的功力,怎会掉下去?难道说有什么人来过?”

    来到亭中四处观望,一眼看到崖边大石上刻着几个十分潦草的字:“天魔出世,赤地千里!素梅暂去,小心保重!”

    “素梅有难,也不知她遇到什么人了!”许仙心急火燎,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四周静悄悄的,连一个人影也没有!

    第111节 官印

    见过郭璞之后,山伯又回到了鬼市,回到春秋茶馆。

    春秋茶馆的后面,有一个中等大小的院落,院内的菊花正在盛开,散发出怡人的香气,四角的“鬼月乔”依旧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发出淡淡的金光。

    山伯一个人坐在小楼中,静静地思念着离去的英台。

    “过去这么多天,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有没有受人欺负?”

    “她是否茶饭不思,每天想着我呢?”

    “我要进入幽冥界了,临去之前,是否给英台留封信?放在哪儿好呢?”

    “要不就放在梳妆台上,只要她一回来,就能看到。”

    “可是,我不是痴人说梦吗?她身为鬼婢,没有自由之身,又怎能私返鬼市呢?”

    思前想后,哀叹良久,抬头看见站在院中的周旨。

    “周兄,有事吗?请上来说话。”

    周旨登上小楼,双目注视着他日见消瘦的样子,忍不住叹了口气:“新主,你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其中锦玉石,丽晶石,幻彩石,天湖石,飞云石,各五百颗,比较贵重的‘月影石’也买了百十颗。除此之外,长明灯,长信灯,银牛灯各十盏,火镰、火石、火绒若干,还有一些名人字画,玉石雕刻。都堆在那边屋里,眼看就摆不开了。”

    山伯点点头:“多谢周兄!我要出一趟远门,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也不知能否再回来……”

    周旨眼中现出诧异的神色:“新主要去哪里?能否说与我听?”

    山伯将手往地下一指。

    周旨吃了一惊:“新主,你考虑好了?阴阳两途,去了就迷失了本性,如何还能回来?再者说,下届曾曾冤狱,处处危难,你能受得了吗?”

    山伯微微一笑:“‘阴中求阳’,这是我唯一的法子,不得不去。我现在就担心一件事,假如一去百年,周兄还在不在这里?这间春秋茶馆会否被别人抢了去?”

    周旨答道:“新主请放心,前些日子赚了不少钱,我觉得用不了那么多,就一下子交了三百年的地税,用的还是‘杜公’的名号。原以为杜公修成|人仙,名号就不能用了,谁知岛主那里问都没问,就轻易过关了。”

    “要是笮融来怎么办?这人睚眦必报,说不准什么时候会来,或者用什么阴谋诡计,让你为难。”

    周旨皱了皱眉:“这个人倒有点麻烦。嘿,大丈夫能屈能伸,实在不行,我低头服软就是。”

    山伯想起尾三撕下的袍袖,于是探手取了出来,看了一眼上面画着的几个圆圈和一条蚯蚓,交在周旨手里,淡淡的道:“若是笮融来捣乱,将这个给他看。”

    “这是什么?”

    “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相信给我此物的那人,应该管用的。”

    周旨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问道:“新主何时起身?”

    “我还要仔细想想,想得周全便走。我走之后,这座小楼请尽量保持原样。希望祝姑娘有朝一日能够回来。”

    “新主走后,我便封闭阁楼,不准闲杂人等进入!”

    “好,你先去吧。我还要坐一会儿。”

    周旨躬身离去,想起祝姑娘,又想起陪杜公度过十年光阴的小瑚夫人,忍不住深深地叹了口气:“都是那么迷人的女子,都是那么的命苦,苍天啊,你好残忍!

    过了好大一阵,山伯走下小楼,来到堆放宝物的侧室,取出蝶衣,一件件收了进去。

    蝶衣果然是天下少有的神品,收了大堆的东西,体积竟没有增大一分!

    非但如此,只要心念一到,它还能化作绿豆大小,藏在发髻里。

    山伯将蝶衣珍若性命,因为那是他进出冥界成败的关键,更是将来与英台相会的信物,若是被别人抢了去,那可就惨透了!

    最后看了一眼小楼,他缓缓离开了茶馆,信步来到“金币管理司”,将剩下的一亿金币换作面值较小的冥币,从百万到一百不等,更有一些零散的金币、银币和铜币。

    这些准备都是必须要做的,否则只怕到用时难堪。

    接下来,他沿着长长的街道往前走去。

    经过一家又一家店铺,看了无数的古玩珍品,都没有勾起它的兴趣。

    他想找几件珍品,能够拿得出手的宝物。

    “万一见了阎君,该送什么礼物呢?”

    “十殿阎王,那可是高高在上的人物,又怎会看中凡人赠送的东西?我有有什么资格送给人家?”

    “行贿受贿?那种丑恶的行径,在人间出丑还不够?还要带到阴间丢人?”

    “我山伯是什么人?我要做堂堂正正的君子,既无需自命清高,拘泥于物,也不必狗苟蝇营,同流合污,一举一动只求无愧于心!不到万不得已,我一件礼物都不会送!”

    “那我为什么要准备这些礼品?如果是自己享用,用得了这么多吗?”

    “我不是屈原,‘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如果那样,我可能一事无成,再也见不到英台。”

    “正如尾三先生所说,世界本来就是这么残酷,如果做不了生命中的强者,就只能承受失败的苦楚!有时候为了自卫,也需要不择手段!”

    “这么说,我还是要准备礼物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碰到贪财鬼,如果没有准备,就不好玩了。”

    “阎君喜欢的,未必是值钱的东西。我还是仔细找找为好。”

    又看了大半天,快到咸水襄的时候,他终于在一家低级店铺里找到十八枚汉代官印,样式古朴,保存完好,感觉还不错。

    “就是它了!”山伯细细的抚摸着,心头有种异样的感觉:“毕竟是官印,摸起来跟私印大不一样!给人一种威严神圣的感觉。说不定有人喜欢。”

    据他所知,到了西汉末期,新莽时代,印章艺术登峰造极,作为官印,尤为精美生动,成为后世篆刻的典范。因此他毅然买了下来。

    再往前走,咸水襄的西北角,有一棵十分粗大的银杏树。

    那树高达百丈,粗约十人合抱!

    银杏树的后面,便是黄泉黑路,一眼黄泉,连接着一条漆黑的小路,直通大泽深处。

    小路尽头有一块巨大的礁石。

    那就是幽冥界的入口了

    第112节 囚车

    山伯来到大礁石前,定睛看时,却见礁石中间开了道门户,里面是一个黑漆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