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皇帝李治 > 大唐皇帝李治第91部分阅读

大唐皇帝李治第91部分阅读

    眉梢一挑,也不说话,只是暗暗吩咐下去,但随即微微皱起眉头,沉声说道:“陛下,竺给姑娘那里?”

    李治闻言面色微微缓和,地上爬着的杨善游挑衅的望着李治,似乎谅他拿自己那绝色妹子没办法。

    “你当现在的朕还是以前心慈手软的九宴子晋王殿下吗?”

    李治不屑的冷哼一声,细长的眼睛冷冷的扫向躬身低头随从,又看了眼小桂子淡淡说道:“告诉竺寒萱,朕给她在长安城置了一间宅子,先让她搬到那儿住两天。”说罢,就向外走去,小桂子一愣,这是什么意思,陛下不打算追究那妮子了吗,忙追在后面问道:“要不要找人看守保护……”

    “不需要,暗监视就行”

    李治的声音淡淡的回荡在天牢之:“朕还等着她给朕拐来一条熊,然后为朕抓鱼去呢。”

    天牢不少人疑惑的对视,听不懂李治又是熊又是鱼的,半晌的沉默之后,小桂子把牢头喊来又细细的在耳边叮嘱了数遍,牢头是一个刑讯世家出身,并不是说他很会破案,而是说他用刑的手艺家传,一听小桂子提点的,顿时使劲的锤着自己的胸膛,舔着脸笑道:“桂公公放心,俺是家传的手艺,一辈子就靠这个吃饭,性命担保,绝误不了陛下的大事。”

    小桂子点点头,天牢的牢头可是天下牢头的终极梦想,没几把刷子的,有关系也不招人待见,靠关系你可以上位一时,却不可能站住脚一世。

    拍了拍牢头肩膀,小桂子赶忙带人追上李治,人一走,牢头二话不说,先把杨善游四肢大张的绑在木架子上,然后一团裹脚布塞嘴里,咬不了舌,翻翻白眼,杨善游直接晕了过去,看来牢头的裹脚布,比李治那些华而不实的旋风脚、回旋踢和佛山无影脚叠加的威力还要彪悍几分。

    ※※※※※※※※※※※※※※※※※※※※※※※※※※※

    太液池边沿岸垂柳泄地,枝叶舒展,好似新描的眉黛。一大早,竺寒萱就带着贴身的宫女走在岸边,来到太液池旁的凉亭,万千柳条随风摇摆,吹过她缠绵的衣角和浓密的青丝。湖面上的凉风吹来,有着令人心旷神怡的郁郁青青的水汽,碧波如倾,波纹潋滟,竺寒萱突然有些晕眩恶心的感觉,想必是前些天和陛下欢好脱力而竭所致,再加上近日来听说那恶魔兵败被擒了,不知怎么了,她的眼皮就一直没有停止跳过,心不安”要是那恶魔揭穿自己身份怎么办?

    不会的”一定不会的,他们还要利用自己,绝不会揭穿自己,绝不会的。

    碧波荡漾,柳枝飘摇,少妇紧锁的眉头却凝而不散,太阳越升越高,到了正午阳光越来越烈,喂了池鲤鱼后刚刚准备起身的竺寒萱,却突然跌坐了下来”吓得贴身的宫女赶忙上前扶住,实际上早在五天前她就察觉到身体的不适,腹痛如刀绞不说,还浑身烫,头晕干呕,手脚无力。

    只是当作平常痛经,过去了也就算了,事后好好调理一二。

    可是如今,她的精神就越不济”一丝不好的念头升起,那是她最怕的,竺寒萱并非没有经验只是不愿想想起。

    也不知出于什么心思,竺寒萱还是去找了御医,御医很快就来了,宫女站在御医身后,紧张的看着大夫为竺寒萱诊脉”竺寒萱虽没有封号,但每个人都看得出这无声受到的宠幸,那时时送来的来自大唐各藩国哪怕在宫也不多见的奇珍水果,还有各色的珠宝贡品,都在像人诉说着当今陛下对这个大美人的喜爱。

    白了胡子的老御医沉吟半晌”诊脉再三,突然笑着说道:“恭喜恭喜,竺姑娘有喜了。”

    宫女名叫梅竹,竺寒萱起的,闻言顿时一愣,随即满脸通红,连忙对那御医说道:“万不可有差错,可要确诊无误啊。”

    那白胡子御医胡子气的一颤一颤的,语气不善”“老夫乃皇家御医,虽不说医术不比孙道长,独步天下,但自认也是天下排得上名号的,喜脉还分不清,“哼。”

    梅竹和老御医在一旁你来我往的说话,竺寒萱却整个人愣住了,好似被人一刀劈了骨髓,她微张着嘴,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说什么?有喜了?她怀孕了?她不可思议的看着那名老御医,不敢置信的问道:“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也不怪竺姑娘,你有了身孕,但还不到三个月,嗯,反应这么强烈依老夫从医多年经验,说不得还是个男娃呢,竺给你第一次,自己一点都不知道也难怪,不过你的体质非常差,脉象很乱,若是不能安心静养,你这一胎可危险的紧啊。”

    二个多月,不到三月?

    竺寒萱低下头,看着自己依旧平坦的小腹,怎么可能?她竟然怀孕了?在她和那人彻夜欢好疯狂时,她肚子里居然还有一个小生命?

    “老夫为你开一贴卦血养气的安胎药,你要好好的服下,然后安心静养,切不可辛苦劳累了。”老御医安慰了她几句,就准备和梅竹出去抓药了。

    竺寒萱坐在凉亭,仍旧是呆呆的,这些日子二哥的兵败的“喜讯”传来,然后被擒,这无疑如同巨浪向她袭来。可是没想到,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竟然怀孕了。她伸出颤抖的手,轻轻的捂着小腹,依稀间,似乎能听到孩子那微弱的心跳。

    一行眼泪突然自眼角滑下,她轻咬住下唇,喉间含着一丝哽噎,就那么无声的落下泪来。李治,我怀了你的孩子了。我又有孩子了。

    猛地竺寒萱站起来,抢先几步拦住那老御医,恳求道:“大人,万不要告诉陛下好吗?”

    老御医抬起头来看着她,目光直,没有说话。

    他以只是前朝一个宫廷御医的徒弟,对于宫廷的事他师父让他牢记一句话:不听不闻不见不想不说。

    再加上老御医医术高明,又不争不夺的,凡事信奉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他活到现在,他不想隐瞒什么,譬如现在。

    “大人,我的身体我知道,这事我想亲自向陛下说,今天就麻烦大人了。”说完竺寒萱把手上一个李治送的红丫玉镯强塞给老御医。

    老御医咬咬牙,继续沉默着,过了好久,他才抬起头来,轻声说道:“今天老夫没来,姑娘切记。”

    梅竹一愣,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就问道:“大人你说什么?”

    “我已经骗过他一次了。”竺寒萱的目光宁静飘渺,静静的望着那只波光粼粼的太液池:“寒萱明白,谢大人了。”说完欠身一躬。

    梅竹还是茫茫然的,那老御医却是深吸一口气,背着药箱丢头就走,等到了无人处回头看那个在凉亭傻傻呆的绝艳女子,衣袂飘飘的简直犹如临尘的圣母仙子,老御医将红牙玉镯毫不犹豫的丢进太液池”摇着头喃喃苦笑:“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只能扔了去,师父啊,要是你该如何做呢。做人难啊!”说完闷头而去,脸色平静。

    夏风和煦,盛夏才刚刚冒个头,百ua幽香,暖风熏冉,远处荷叶遮天”莲ua左摇右摆的,竺寒萱心却又一股寒气顿生,夏风,她看起来瘦弱不堪,哪里看得出是一个怀胎快三月的母亲?

    “你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梅竹不解的看着她,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她自己,还是她肚里的孩子”或是当今陛下。

    夜幕降临,风有些凉了,吹动太液池边的柳技,竺寒萱在这里待了整整一天。

    ※※※※※※※※※※※※※※※※※※※※※※※※※※※

    与此同时,神龙殿,李治穿着一身青色长袍歪坐在榻上,下面是十多名梨园歌姬”个个身着轻纱,衣衫半棵,雪白的肌肤露出大块,|乳|沟深陷,看起来娇嫩诱人。

    不时的”有胆大的歌姬抬起头来,偷偷的看一眼上面那个权倾天下的少年,这还是这个少年第一次招他们来歌舞。

    只可惜,李治的目光,却始终未向这边投注片刻。

    “陛下,我们已经布置好兵力”从今日起长安秘密戒严,九千精说锦衣卫和长安大大小的街头混混痞子都会关注那此行为诡异的人,一有风声马上上报。”

    “来人!”

    李治突然心烦的抬起头,对外一招手,就有禁卫走了进来。

    “把他拖下去”打二十军棍!”

    禁卫顿时架起那名锦衣卫,就要往外去,那锦衣卫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话,连忙请罪,可却不敢求饶,那些舞姬早已经跪在地上,吓得脸色苍白,伴君如伴虎啊。

    李治烦恼的又是一挥手拦下了禁卫,道:“说错了,赏百贯,下去吧。”

    那锦衣卫一身冷汗的跌跌撞撞的退了下去,傻子都看出来,今天陛下心情不好,就连进来的禁卫也如蒙大赦般逃了出去。

    “风声,风声……”

    李治淡淡的重复了这二个字,听不出什么喜怒,烛光照在他的脸上,好似笼了一层淡淡的金纸,他慵懒的躺在榻上,侧卧而眠,“退下吧!”下面跪着这么多娇媚的佳丽,低头碎着脚步退下。

    依稀间,李治梦到很多很多年前,也是在神龙殿,不过那是个冬天,李治穿着一身浅黄铯的裘袍,红着脸蛋槎着手,上面躺着的人换成了李世民,李治很二的朝自己父亲傻笑。

    李世民一边看奏折一边头也不回的对少年说:“沙场无父子,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利益,就是亲兄弟上了战场,也不能退缩,该杀的还是要杀。朕现在不是在给你讲仁义〖道〗德,朕是在讲历史,别的都是戏说,这才是正史,兔崽子,别扭屁股了,听仔细了你。”

    “父皇,正史孔夫子天天教,有什么好说的。”

    “少废话,反正你好好听着就对了,闷头认真学着。”

    “是,父皇。”

    “皇帝的实质,其实只有一个字:抢!想要王位,自己想办法“抢,;想要权力,也要自己“抢,。而历代帝王“抢”东西,靠的是五种人:先是臣,只会哈他们你就什么都不用做,看着你的臣子等人忙乎,就能保证帝国的稳定。其次是武将。”说道这儿,李世民放下奏折,郑重的对李治道:“稚奴,你看隋炀帝那个昏庸的皇帝,想当年,隋炀帝将太原留守这个重要差事交给了你的爷爷,你的英雄爷爷趁机起事,对于武将你要慎之慎之再慎之,要用心去结交他们或者用心去想办法光明正大除了他们。”

    李治点点头,道:“那第三呢,有没有第三?”

    “哼,第三是外戚。你看周宣帝那个愚蠢的皇帝,想当年”周宣帝宇贷把兵权给了杨坚,结果周宣帝刚死,杨坚就夺走了宇家的王位,哪怕有一天你醉生梦死,兵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怕你最信任的人也不要给,譬如你舅舅,满朝朕最信任他,可朕从来不让他掌握兵权。”

    李治依旧只是点点头,“第四就是太监。”

    李治插嘴道:“这个我知道,东汉后期那些窝囊的皇帝,太监们今天废一个,明天立一个,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世民欣慰的笑了笑,道:“至于最后,就是你自己了。”

    “我自己?”

    “朕手下良才无数,猛将如玉,谋士如雨,这些人朕镇得住,能镇一辈子,稚奴,你呢?要是你,你靠什么镇住他们?”

    靠臣?自己会腻味死了。靠武将或者外戚?饭碗被抢走怎么办?靠太监?呸呸呸!

    还是要靠自己啊!

    可是,小李治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明白自己和父亲的差距。

    再仔细想想,父亲厉害,是因为他手下的能臣猛将都听他的,那么,自己如果有一批亲信,总揽朝廷的内政外交,不就能和那些臣武将等人抗衡了?

    “父皇,稚奴如果建立自己的势力不就走了”不听话,全部换了。”

    李世民大笑,道:“这个问题,朕对你大哥、四哥都说过,你大哥说,杀:你四哥说,让臣治理,去打压武将,至于太监、外戚不给他们权力就是,唯独你说的最好,但你能做到吗?”

    小李治捂了捂自己冰冷的小脸蛋,道:“当然能,雁儿姐说她在逻些等着稚奴,稚奴有一天一定会灭了吐蕃的,那稚奴以后就建一个势力,以后大哥若是英明,稚奴就老老实实的,大哥若是胡来昏庸,稚奴就抢他的太子之位。”

    李世民闻言干脆不批奏折了,哈哈哈大笑说“好好好,朕看着,看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你生而能言,袁天罡说你是上天注定的皇帝,朕要看看,看个清楚,去做吧。朕给你这个机会。”

    “说定了,不许反悔。”

    “君无戏言,朕倒要看看你能做出什么来。”

    那一年,公元6年,李治四岁,东突厥已灭,李世民正意气风,成公主初嫁了,吐蕃结亲大唐,那一年,锦衣卫初建,天下会初建。

    第二十章 武家兄弟曰:娶老婆就要娶勾栏里的娘们

    武媚娘的母亲杨氏是一位安静祥和的女人,容颜依稀可见当年的丰姿,虽然半生坎坷,但较之寻常如此年龄的女人要美貌的多,套用一句俗语,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因为出生成分的问题,杨氏直到四十四高龄才嫁人,男人愿意娶这样年龄段的女人,很难说是因为爱,那武士瞪为商时就是一红顶商人,后来干脆弃商从政造反打天下,这样的男人注定和杨氏只有“爱”没有“情”。

    武士裴死后,杨氏以一己之力把三个如ua似玉的女儿拉扯长大,还有前夫两个仇视自己的儿子,尽管肌肤还是丰润白皙,但眉目总显得十分老态沧桑,透露出一股疲惫。

    武家算上家道落了,尽管长子武元爽继承了周国公爵位,但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国公爷,外面的人每每看到武家门可罗雀的大宅门时,都要摇头同情的感慨一句“虎父犬子,莫过于此了”但世事变化犹如白云苍狗,谁也能想到当十四岁的武媚娘平静的对杨氏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后,这个还未长成的祸水就好像神佛保估般一夜蜕变成凤凰,飞上了高高在上的枝头,此后一路辉煌,随着李治登基称帝,也贵为大唐国母,当朝皇后娘娘呢。

    当时之人如今屡屡将昔年武媚娘陈年的话翻出来教训自家儿女子弟,抑或当作谈资引以为奇,传唱四野,可若是武媚娘就此泯然众人,怕也只是当成一句小女子狂妄之言,世事本就如此,拼搏的是名人,传唱的是庸人。

    杨氏自从进京后,就不可避免的融入了大唐的贵妇圈子里,那些恨不得天天窜门的名媛贵妇们都说杨氏有福气,没有谁不开眼的去提杨氏那年“克夫”的旧事,昔年武士裴初死时的风言风语如今也没了,挖苦嘲讽也没了”只剩下刻意吹捧和华丽丽的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照武媚娘目前的地位和受宠程度看,这样的情形会一直延续到杨氏死的那天,算起来,杨氏确实是一个有福的女子。

    但今天的杨氏不仅很欢乐,而且很满足,脸上挂满了略显得意的矜持笑容,不仅为坐在身旁的二女武媚娘,同样也为下座立了些许微功的武元爽兄弟俩。

    武家兄弟来京前是川北利州的土霸王,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单身钻石王老五生活,青楼楚馆、赌场、打猎”至于家早就当作了客栈,唯一不同于客栈的是,家不需要ua钱,仅此而已,但明面上倒也没做那有强抢民女的龌龊事,倒不是兄弟俩人品修养高人一等,而是兄弟俩心有灵犀的认为,勾栏里的娘们马蚤的够味,良家的尝一次就索然无味,味同嚼蜡,倒也冥冥造福了许多可能要在这两个禽兽手的小白菜。

    一年前,两兄弟摇摇晃晃的从利州城的最大的销金窟晃荡回家,就看见利州城大大小小的算得上号的刺史主簿小吏们把武家堵得严严实实的,两兄弟王霸惯了,威风的冲上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先动了手,嚷着我妹是当今好太子妃”妹婿是太子,老子全家都是皇亲国戚,敢堵我武家的门,都他娘的不想干了。

    事后,动了手”也打了,才迷迷糊糊的听战战兢兢的利州刺史道自家妹子当了皇后,那位太子妹婿更是登基称帝,自己成名副其实的国舅爷了。

    兄弟俩早料到这一天了,但没想到幸福敲门的这么早,反应过来后”伙同着一票恶奴弹冠相庆,事情闹到这儿本算完了,但两兄弟高兴啊”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竟拉着登门庆祝的利州城大小父母官们大脚一摆,杀回妓院”将晚上劳累够了的姑娘们从床上拖了出来,高歌狂舞着,气焰嚣张的一塌糊涂。

    但最让人诟病的是,事后又将要嫖资的老鸠骂了一顿,玩了三天愣是一分钱没付,三天后收拾收拾,两兄弟带着杨氏、武顺、武丽娘绝尘而去,说要进京享福去,一时间利州城大街小巷都在唱“武家好比老虎口,元庆元爽是疯狗,勾栏窑子一声喝,老子带枪不带钞。”(自创)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忐忐忑忑的利州城大小领导也没敢上报,老鸨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养足了精神骂了一天带一夜街后,也毫不犹豫的把这事忘了,一切好似又恢复到了往常,如果没有呈到李治案桌上那份锦衣卫密折,这事无疑就更完美了,真的忘了。

    进了长安的武家兄弟,还没有找机会去祸害长安大街小巷的水灵白菜,就被李治踢去了大唐皇家军校特地为两兄弟开的辅导班特别教育去了。

    辅导班上课的内容没人知道,只知道半年后,成功毕业了的武家兄弟依然还是那么狂妄,但不再那么惹人讨反了。依依然还是喜欢逛青楼,但记得付钱了:依然还是喜欢赌博耍赖出老千,但被抓后更有霸气了,不再提老子妹妹妹夫是谁,都是两兄弟自己扛;也还偶尔继续调戏长安街头的小白菜们,但只动嘴不动手了。

    两兄弟还是人渣一个,但已经是一个有底线的好人渣,不知何时两兄弟在外嚣张满身伤回来时,口上总不忘说:该打就打,该杀就杀,人死卵朝天,你玩不死我,我一定玩死你。

    于是讲规矩的两兄弟,却比不讲规矩前名气更大了,长安人人都知道:皇后娘娘娘家的两个哥哥是个敢打敢扛的硬点子。

    一个多月前,两兄弟走上了人生对他们来说可谓转折一条路,随陛下亲征吐蕃。

    两兄弟的第一战就是大非川大战,那一日一夜,几十万大军胶着在一起狂热厮杀,两兄弟肩并肩,红着眼睛一边杀一边流泪,武元庆对武元爽说:哥哥我怕,武元爽也流泪说:娘的,弟弟,我也怕啊。

    然后兄弟俩流泪大笑:怕也要杀啊。

    大非川过后,两兄弟嘀咕了半响,觉得数字合情合理,骄傲的逢人就臭屁道:我们现在也是百人斩的爷们儿了,不是床上战场上的。

    回来后的两兄弟依旧走街串巷逛窑子睡赌场整天吊儿郎当的,但耍老千再没被人抓住耍,因为说他们的耍老千的都被两兄弟干趴下了,也许是脑子热,才回来一天两兄弟突然想娶妻了,但出奇的是,两兄弟看上的都是勾栏里的姑娘,对那些大家闺秀们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屑一顾,把个杨氏气的脸红脖子粗的,说这是给国公府丢脸。

    再兄弟从小就和杨氏不对付要不是现在武媚娘强大的气场在那里,没法子,哪用回来问,直接领回家先斩后奏就完事了,所幸让愤怒之余的杨氏稍稍安心的是,两兄弟看上的都是技术不错的清倌人,不过玉人吹箫的,兄弟俩早享受过了。

    杨氏自认自己没那个能力能搞定两兄弟,仗着能〖自〗由地出入后宫这不直接到宫里找了武媚娘回来整整两小子,一切武媚娘说了算。

    不曾想,武媚娘耳目通天,竟主动在这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悄然登门,回来见到两兄弟就是一耳光,大骂:你们想把武家的脸丢粪坑吗。

    两兄弟什么话也没说,笔直的身子像一杆标枪一样站在武媚娘身前但就是连眼皮都没夹一下。

    看两兄弟面无表情,还真有点冷面侠客的味道,武媚娘竟然瞬间平静下来,慢悠悠的坐着喝茶,看着两兄弟说:“想娶妻妹妹我帮你们挑,贤良淑德,懂礼仪,知进退,琴棋书画也不缺,还能够生养的女人妹妹给你们找一大堆过来任你们挑,怎么样?”

    也不知两兄弟平时是不是王霸之气放的多了,这回是真想当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啊,急了干脆就瞎嚷道:“妹夫说了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男人的胸怀。一个男人,就一定要有比海洋还要阔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要象女人那样斤斤计较。人生就是那么短短的几十年,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及时行乐,不要太在意那些整天对你冷嘲热讽的人,要树立自己的意志,真正有型的男人要敢爱敢恨,敢怒敢言,升官财换老婆的要敢说敢做,敢做敢当。”

    一家人都是第一次见到两兄弟如此态度,又听了李治那一番邪乎的教唆之言,顿时震惊了,武媚娘这才意识到苗头不对,这是自家丈夫在后面当幕后推手啊抱头。

    两兄弟见扯虎皮做大旗的拿出一番话却是害惨了李治,这是李治开后门让他们进皇家军校后亲自为他们上的第一节课的第一句话,本是激励两兄弟要挺起来,结果两兄弟挺到这个地方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古人诚不欺我也。

    武媚娘沉默了,把桌上的丹当归鸡汤当茶喝,一口接一口的,还厉色的看着一脸不惧的兄弟俩,最后红着眼睛说道:“今天这个家能光荣到这里,全是靠我,你二妹我,你二妹刚刚嫁给陛下时,嫁给一个十岁的孩子,那心里好滋味你们知道吗,本以为一生就那么毁了,所幸…………祖宗护估,嫁对了人,我也不多说了。

    我只要你们记得,今天咱武家的荣华富贵来之不易,二妹我在朝打下的贤后之名也来之不易,你赌博,一晚上输万贯都没事,没关系,我就是挪用宫的款子也填上,你逛青楼,玩女人,打架,没关系,要不是顾及身份,整个买下来让你们耍都没关系,但你今天要娶青楼女子,却是实在太过分了,不过你既然搬出陛下的话来,南征又立了功,三妹我就撇下这脸不要,答应你们一回,我话就说这么多。以后你们再做像今天这样出格的事,把脿子往家里领,败坏我武家名声,今天就不是“我,在说了,而是,本宫,了。”

    兄弟俩大喜,拜倒在地,给自家妹子三叩九拜,看来两兄弟是真心迷上了那两个青楼女子,成家后果真收敛了不少,后话不提。

    武媚娘晨时来的,闹到了晌午,兄弟俩高兴的张罗来酒席,武媚娘轻轻抚上杨氏的手,愧疚的喊了一声:“娘。”

    杨氏摇头苦笑,柔声道:“难为你了,是娘没用,下去后由我跟老爷解释吧。”

    武媚娘虽说答应了”但根本不去看武元爽两兄弟”和一直微笑的娘亲、一直平平淡淡沉沉默不语的大姐和一脸不关我事的武碧娘有说有笑的,兄弟俩也不在乎,两兄弟彼此朝对方竖了哥大拇指,豪气干云的挤了挤眼,妹夫真强,教的办法真管用。

    午饭是武媚娘母亲杨氏亲自下厨的,虽是世家豪门出身,但古代女子,哪怕深闺绣ua鸟的大家闺秀也是要能下的厨房的,哪怕仅仅是意思一下,但要会,否则谈不上贤惠二字,杨氏做了一桌丰盛的家常菜慰劳女儿,初夏天气已经燥热起来,所以大都是一些新鲜时蔬瓜果,倒是武元爽要乖张了点,将前些天刚刚打猎所得的一头麋鹿给下了锅,以及几种只有黄河肥嫩鲤鱼,一张不算太大的八仙桌饭桌上”武元爽让出家主主座给武媚娘,武媚娘也不客气,杨氏则忙着给武媚娘夹菜,只是她没怎么动筷子。

    饭桌上两兄弟一言不,只顾着傻笑了。

    倒是说话嗲嗲的武丽娘不合规矩地成了主角,那糯糯软软的声音听起来让人身子都半边酥了。

    吃完饭,武媚娘说要到后ua园走走”出奇的直喊上姐姐武顺。

    武媚娘走在前面,姐姐武顺面色平静的怡然跟在后头,颦颦婷婷的,两女都是身材高挑,身姿犹若道裁的,光看背影就赏心悦目。

    武家的后ua园很大,毕竟是皇后的娘家,李治特地赏的庄子,够宽敝,也够精细,在整个长安也是顶顶的宅子”武媚娘和武顺两人沿ua园的河道散步,武媚娘指指点点的,反而是长居再次的武顺含笑点头”道:“这宅子,陛下和二妹费心了。”

    日头西下”武顺和武媚娘在ua园闲聊,时间长了,武媚娘挺哥肚子,有点乏了,就在ua园的凉亭歇息,而有趣的是,此时竺寒萱也怀着哥小生命在坐着,但境状却天地之差,此时正值黄昏。

    武顺颇为复杂的看了一眼武媚娘的肚子,也跟着坐下子,武府的后ua园宁静祥和,青石铺路,拱桥如月,凉亭边的池塘水碧绿又清澈见底,游鱼惬意。

    做了会儿,武媚娘又站起来,从桌上取下点鱼食,趴在凉亭扶拦上,曲线曼妙的从容撤着。

    武媚娘背着武顺轻声道:“上回说的怎么样了,相好了吗?”

    武顺“嗯”了一声,不再言语。

    武媚娘转过身,指着手里的妾食,“喂吗?”

    武顺哭笑不得,笑而不语的摇了摇头。

    武媚娘自顾自的喂着,问道:“〖答〗案呢?”

    武顺微笑道:“不想进宫呢,找一个人嫁了绝了陛下的心思就是了。”

    武媚娘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缩手,笑道:“那就算了。”

    两两无言,武顺陷入沉思,她毕竟不是云英未嫁之身了,武媚娘的想法她知道,不外乎固宠而已。

    武媚娘又笑了道:“真的不想进宫?”

    武顺笑骂道:“二妹,竟如此惫懒调皮了!”

    武媚娘压低声音道:“他明晚会来哦。”

    武顺错愕了几秒钟,毫无征兆地媚惑一笑,凑过身子,靠向武媚娘,妩媚动人的兮兮笑了起来:“那姐姐是不是要给妹夫暖被窝,虚席以待呀?”

    武媚娘捧腹大笑,眯起一双漂亮到犀利的丹凤眸子:“记得喊上三妹,他很厉害的。”

    武顺没接话,却收起了微笑

    第二十一章 四只狗狗的妖孽人生

    世有解语ua,凭谁解ua语。

    人说女人心海底升,其实并不是只有男人琢磨不透女人的心思,大多时候连女人自己也都搞不懂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自己又想要什么。

    当武媚娘看到大姐轻笑过后逐渐收敛的笑容,就知道大姐是真的不想嫁给自家相公,原因连她也猜不出道不明,其实武媚娘心里也是一个矛盾状态,和大姐小妹共分一个丈夫,比和陌生女子同夫还要难,很奇怪但很〖真〗实的想法。

    武媚娘重新坐回了凉亭石凳上,自己给自己录了紫水晶似得葡萄,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武顺依旧站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到后来她甚至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呆在这里,就这么傻乎乎愣着呆着片刻,才犹豫半响道:“他今晚真的要来,不是逗姐姐的?”

    “这个不骗你。”

    “他准备用强?”武顺徒然冷声道。

    “陛下喜欢先礼后兵,霸王硬上弓的很少。”

    话说到这里武媚娘和武顺都沉默了,彼此对视两眼,直直的都不知再说些什么,武媚娘站起身来告辞,武顺没有挽留,点点头送武媚娘离开,一如进来时,武媚娘在前,武顺在后。

    送别了武媚娘后,武顺也不吃晚饭了,回到了闺房傻傻的坐在床上老半天,女儿贺兰烟睡着了,不需要武顺去照顾了,武顺拿起了刺绣,绣了会儿,又扔了去,一个人开始泡起茶来,泡好了,武顺看着氤氲的茶,又倒掉了,接着又泡,泡完再倒,心绪不宁的”眼睛不时的往门口处瞧,怎么都安静不下来。

    夜深了,李治一直没有来,武顺似乎经过一段不为人知的天人交战,从枕头下翻开被褥将李治那本抄袭大作《天下》诗集翻出来,一页一页认真的读着念着,闺房内静悄悄的,一灯如豆,武顺只是读了几页翻了几页,《天下》就被她重新塞进被褥,又被打入了冷宫。

    武顺脱掉鞋子”傻傻的坐在床上,辗转了半个钟头,猛地下床将牛烛吹灭,然后不知道是不是怕某人找不到方向,武顺又去把牛烛点上,再翻来滚去了半个钟头,还是睡不着,想去看看女儿睡的安稳了不,走到门口又顿住了脚”回来重新将牛烛吹灭,回到了床上,盛夏已经开始抬头,但武顺还是裹了张薄薄的绸被,周围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武顺睁着一双眼睛傻傻的想着心思。

    对武顺来说”上天给她安排了一场远比戏剧传奇还要荒诞的狗血人生,先是最坏的结果父母不和,家庭矛盾由来已久,然后是父亲丝毫不顾及家人感受病死,家道眼看落”母女四人还要受长兄二兄两人欺负,后来终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匕先冲破重重防线找了一个小吏嫁出去,再用不用去过那绘声绘色的畸形家庭生活。

    结果老天似乎仍然不忘开玩笑,姐姐成为晋王妃,虽是侧妃但一下子改变了家里母亲、小妹的地位,兄弟两人也不再整天想着把小妹嫁出去换礼金了”不过这个玩笑虽多多少少让武顺羡慕,但毕竟是一个善意的,武顺偶尔念起也只是衷心的祝福小妹能够得道成正果”她一贯知道这个二妹的,绝不甘只作一个侧妃”从小就好强,喜欢做众人的焦点,到那里都能让别人围着她转,像是西域胡人口的女王一样。

    善善恶恶的,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己丈夫贺兰安石原来一直是个病秧子,自从新婚第一个月缠绵后,贺兰安石就和病榻缠绵上了,一直缠绵了六七年到死的那天,这期间,武顺只和他有过一次夫妻敦伦,但上天最大的玩笑就在这里,那一次,武顺怀孕了,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和这样一个男人生下一个女儿的。

    回想六年前,陛下初携二妹回乡省亲,结果不过两天,就受到了刺杀,把个利州城刺史吓得惶惶不可终日,那一段时间武顺不知起了什么心思,主动照顾起李治,夜里搂着年幼而禁不住害怕颤抖的李治一起睡,一天又一天,直到李治伤好在后ua园强吻自己那一刻,武顺才明白自己的心思。

    不甘啊,是的,不甘,武顺很不甘为什么同样的出身,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她和二妹武媚娘相差太远了,从那时,武顺开始嫉妒了,及至武媚娘成了大唐皇后时,武顺感觉到自己真的已经是恨了,恨老天为何如此不公,恨丈夫贺兰安石为何竟是个病秧子,恨武媚娘为何如此好运,恨那个人说要来娶自己的为何只是一句戏言。

    但武顺毕竟是一个良家,她只是婚姻不幸,还没有让自己的不甘淹没了自己的理智,天生逆来顺受,韧性惊人,否则她一个恰“青葱”年华的少妇,自嫁人后,如何能忍得了长达七年的活寡。

    今天武媚娘一番“邀请”让武顺怦然心动,但也只是心动,武顺确实如她所言不想进宫,也许此时武顺真的想去找一个达官显贵嫁了,她怕有一天自己会和武媚娘争,争李治,争宠幸地位,那不是武顺想要的,李治、二妹都是她爱的,她其实最恨的是她自己。

    夜是真的深了,武顺蜷缩在床上,像只可怜的小狗,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此时的武顺才二十三岁,美艳动人,求亲者络绎不绝,放在今世,校ua才刚毕业。

    ※※※※※※※※※※※※※※※※※※※※※※※※※※※

    “夜路不好走啊!”

    李治摸摸头,刚才被石头绊了撞树上了,这让李治想起了前世的一个段子,猪撞树上,你撞猪上了吧,所幸没人撞到自己,要不然真的坐实“,猪”这个彪悍的一塌糊涂的绰号。

    李治今天心情本来是不好的,招来舞姬跳了半晌觉得没啥意思,声光彩音的都不精彩,没有啥视觉冲击力,那一刻李治很怀念在电影院看《变形金刚》的日子,小眯了几个时辰,李治迷迷糊糊打了哥喷嚏,醒了,喃喃道:“哪个妞又想哥哥了。”

    一语惊醒梦人”这才记起”自己今晚是有任务的,爽约,尤其是爽美女约,这已经触及李治底线了,所以李治也不带归海一刀啥的,就一个人悄悄的起床,悄悄的出宫,悄悄的住武府潜行过去,虽是临时其意,但一切进行的都像是有度划有预谋有组织的”尽显李治在偷情上高人一等的天赋。

    摩摩棱棱的,途被野狗呵斥过,被石头绊过还撞树上了,还要躲避巡城的差守,总之李治这一路行来端的是艰难困苦,有点长征的味道了,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李治终于找到武府。

    两盏风灯挂在武府前,孤零零的左右摇晃着”里面的灯ua不停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