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皇帝李治 > 大唐皇帝李治第76部分阅读

大唐皇帝李治第76部分阅读

    ,他也听的不是太懂,但最后“老男人”还是明白的,顿时心中大怒,战刀一举,大喝起来。

    后面的小马奴见此,配合的叫一声:“杀——”

    “老不以筋骨为能,年纪大了,学学养生之道,不比整天喊打喊杀来的舒服。”李治鼻腔中嗤了一声。

    胜了,那是欺负你,败了,脸可就丢到爪哇国了,自己可不能如同那些狗血的电影,最后时刻让人翻盘,嗯,话说这老家伙,没事瞎想个什么呢,整天想和人决斗,和他大儿子一样,果然“下”梁不正“上”梁歪。

    李治挥挥手,冷声淡然道:“扔掉你的弯刀,对那些吐蕃军说,你们吐蕃降了。”

    禄东赞怒哼一声:“笑话,吐蕃还有英雄,会胜的。”

    李治啧啧嘴,冷哼的挥挥手。

    后方的刘弘基见手势,手中令旗一劈,大吼一声:“刺天强弩大阵,起”

    便见那挤压在一起的两万吐蕃大军,头上突然窜起万千强弩,粗大长箭暴风骤雨般迎着吐蕃军倾泻而去。

    吐蕃骑军空间被压缩到了极点,这第一阵箭雨,就死伤数千,然而骑兵还是无法加速,根本不可能冲锋突围,周围一个个唐兵,四五人盯着一人,四五柄手弩早已对准,李治若一声令下,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必能将剩下的一万六千多人坑杀殆尽。

    禄东赞颤抖着看着那粗大的长箭几乎箭箭穿透吐蕃儿郎壮实的身躯,他相信自己不投降的话,这剩下的吐蕃大军就一点生还的希望也没有,四十万大军就真的全军覆没,一个不剩了。

    禄东赞喘着粗气,看着远方惊慌失措的吐蕃骑军,良久才在李治略显不耐的眼神下,费力喘息着挤出了一句话:“禄东赞,败了,吐蕃,降了……”

    说完,便脸色苍白的大睁着一双深陷的眼洞骤然跪倒在地,伏地大哭……

    远处见此情景的吐蕃将士们,也跟着大哭起来,哭声如层层海浪越来越高,天地同悲。

    便在这一刻,吐蕃将士们才骤然发现,这位吐蕃权相对于他们是何等重要

    若没有他在最后关头的非凡胆识,谁能活到今日?吐蕃军怕是早就在彼此相食的惨烈吞噬中,瓦解崩溃了。

    “告诉吐蕃军,他们丞相,说降了。”李治立马在上,淡淡的看着马下的禄东赞,又掉头看向西南那片美丽的青藏高原。

    雁儿姐,朕来了,你等着朕。

    李治的诏令被传了下去,那一万六千多吐蕃军哭的更大声了,良久,一个吐蕃大将割开了自己的手掌,在一面大白旗上,写了一个“降”字,血色的“降旗”被高高用长矛挂起,在风中猎猎轻展。

    幸存的一万五千万多吐蕃军最外围的骑士缓缓下了马,丢下了手中的兵器。

    围困吐蕃军的唐军也散开了一道狭窄的口子,一个个吐蕃军沉默地从口子中流动着走出来,流向了唐军黑色甲士林立的石原深处。

    唐军没有欢呼,降兵也没有怨声,整个战场竟是一片沉寂。

    李治转过头看着禄东赞,闭上眼静思了一会儿:“朕违背一次誓言,不杀你,你也要好好活着,看着朕征服吐蕃,再看着朕是如何治理这片雪域的,相信朕,朕爱这片土地,你的家园还有吐蕃百姓们会比以前活得更好的。”

    “你要是说谎,未来我们还是会反抗的,会杀了你,会灭了你大唐的。”那个持旗的小马奴此时站起来了,自始至终没有松开自己手上的吐蕃战旗。

    李治深深的看了那小马奴一眼,淡淡的点头:“你很好,长大必然是个英雄。”

    那小马奴昂起头道:“我一定会成为英雄的,你会看到的。”

    “小非子,闭嘴,不要再说了。”禄东赞突然泪眼朦胧的抬起头冲小马奴怒吼。

    深深吸了口气,李治突然笑了,很开心:“很荣幸见到你,小英雄,朕和丞相都相信你会成为英雄的,可惜啊……”

    李治说到一半,不再说了,而是神色低沉的侧过头望向碧蓝的苍穹。

    身边的归海一刀冷漠的上前,举起手上的连弩,眼皮都不夹一下的按动了扳机……

    “不……”

    ………………

    “为什么还要杀他?我们降了。”禄东赞低吼的抱着小非子倒下的身体。

    收回了远望天空的目光,李治突然感觉眼角有点凉,一抹,李治自嘲一笑,自己居然落泪了。

    低头看暴怒的禄东赞,李治神情木然的悲叹道:“朕突然发现你说的没错,朕本就是一无情之人,伪君子,连那些真小人都不如,可是看到这个孩子,让朕想起了一个人,想知道是谁吗?”

    见禄东赞逐渐平静下来了,李治满意的笑道:“这个人叫成吉思汗,丞相肯定没听说过,不过不要紧,你只要知道他和小非子一样也是个受尽苦难的少年英雄就可以了,也许这个孩子不会成长到他那个地步,但是哪怕有他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朕也不敢冒险,现在的吐蕃实在是不需要英雄的,你们需要的只是失败者而已,朕杀人也实在杀够了,不想再杀了,叫他们都不要再逼朕了。”

    李治一边说,一边指着远处投降跪倒的吐蕃军,淡淡一笑,调转马头远去了。

    “李治小儿……”

    禄东赞死死盯住李治远去的背影,从胸腔中爆喝出这一句。

    ※※※※※※※※可爱的分界线※※※※※※※※

    小妖:《资本论》告诉我们,资本家之所以富裕,是因为榨取剩余价值,所以禄东赞还有用,所以再让他活一会儿吧。推荐票啊,新的一周了啊。

    [奉献]

    第三十二章大唐之幸,可怕的李治

    第三十二章大唐之幸,可怕的李治

    “陛下,你为何放过那禄东赞,当初你不是誓要杀他吗?”

    归海一刀策马追了上来,好奇的问道,后面跟上来的刘弘基诸将也是一脸好奇。

    李治揉了揉额头,无奈的轻笑:“禄东赞很幸运,他还有利用的价值,朕要他对所有吐蕃人说‘吐蕃降了’,想想吧,这该能省了我们多少事,至于饶他一命嘛,就看他识不识相了,否则朕能违背一次诺言,就能违背第二次,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众将闻言都沉默了,他们毛骨悚然的看着李治,此刻的李治在他们眼里就像是一个黑心商人,不将人敲干最后一滴骨髓,誓不罢休。

    李治突然勒紧马绳,调转马头皱眉盯住众人。

    这些血战沙场,不惧生死的魁梧大将们,在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的逼视下,竟然全都低下头了。

    李治一个个看过去,看的很仔细,看了半天,才略带嘲讽道:“怎么?觉得朕太卑鄙了,怕是都这样想的吧,不用否认,朕也觉得卑鄙,你们的皇帝,你们的陛下,这一仗打的,啧啧,确实够下作的。可是朕深夜里也曾扪心自问无数次,自问所作所为对得起大唐,对得起那些供养朕的大唐百姓。

    此战朕用三万人倾覆了吐蕃整整四十万精锐,不仅如此,朕还会继续利用那个伤够了心的老人,继续去压榨他最后一分可利用的价值,去征服那个老人的家园,甚至最后朕用完了,觉得碍事,还会杀了他,其中所为,堪称恶毒之极,可是用你们的榆木脑子想想,若你们是大唐皇帝,若你们是南征的三十万汉家子弟的统帅,你们会怎么办?仁慈,狗屁的仁慈。”

    说完,李治气哼哼的走了。

    娘的,老子作为统帅容易吗,三十万人啊,还有未出世的孩子的生死全压老子肩上了,万一老子有半分失算,可就彻底完蛋了。

    这几日老子整夜整夜的失眠,一步一步的去想,有什么可能,会出什么意外,该如何应对,想了又想,越想越怕,但又不得不想,心中苦闷谁能解,你们一个个的,现在倒装纯情起来。

    李治有点心酸:“药师公啊,怕是只有你了解朕了,可惜你走了,朕心中一直空落落,做梦都怕会败,直到现在,才踏实下来啊。”

    李治一骑绝尘而去,身边只跟着归海一刀,众将则勒马在后。

    简单看上去,这似乎只是一次平常的谈话,但众将细细品味李治的话之后,毛骨悚然之感更甚。

    安西都护郭孝恪面露苦笑道:“末将觉得陛下实在太可怕了。”

    刘仁轨也心颤附和:“陛下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此战俘获了多少敌人,而在于陛下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心智啊,陛下此次率领我等三十多万将士远涉千里,冒雨顶风,历经千难万苦才打倒敌人,擒获了禄东赞,却硬是忍住不杀。这就好比一个饿疯了的人,突然见到了大鱼大肉还有松软的馒头,旁边却有人说:你不能吃。换了我,如果有哪个不开窍的孙子敢这样对我说,只怕会被我活吞了不可。唉,自从卫国公死后,陛下变了许多,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皇帝。”

    众将早听说当年李治的事,那是正值十岁的李治竟然在太极殿公然对禄东赞说的话,“来日必取你的狗头。”

    可见当初李治对禄东赞怨愤之气有多大,当时还因此受到先皇李世民的惩罚了呢。

    及至奋战至今,人人都以为李治在千辛万苦擒获了毫无抵抗之力禄东赞,会立马斩杀,却未想,李治并没有这样做。

    对于此刻的李治来说,简单的一刀固然痛快,但暂时的放弃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他的目标是那片雪域还有雁儿姐。

    李治为了这一刻他等待了很久,眼看胜利就在眼前,杀了禄东赞,这是多么大的诱惑

    然而李治选择放弃了,虽然是暂时的。

    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和抑制力

    如今的李治才是一个庞大帝国真正的皇帝样子,能够忍耐,能够压抑自己欲望,这样的李治,才是最可怕的。

    不要小看这次远征中的一次谈话,众将仔细分析后,他们知道了一点李治性格的秘密,而这也是李治想要告诉这群骄兵悍将的:朕,已经长大了。

    高侃有点犯傻的道:“我感觉陛下前后有两种样子,一种是仁慈和善,娘娘她们吃的都是精美的膳食,那是陛下特地带来的御厨做的,而陛下自己吃的喝的却都和所有士兵一样,大饼蔬菜,偶尔几天吃一次肉,和兵士们相处也如同兄弟朋友一般。但对敌人却是残暴嗜杀,阴险狡诈,感觉很矛盾呢。”

    夔国公刘弘基闻言,看了看周围,才低声轻语:“高将军所言,恰恰说明了,如今的陛下是一个头脑极其聪明和清醒的人,他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各位将军不妨想想,陛下用和善慈悲对待自己的子民,用残暴凶狠的面孔去对付敌人,对于陛下来说,无论是凶狠还是慈悲都是他领袖天下的一种手段,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在,其它都是次要的。

    但对我大唐来说,这才是一件真正的大好事,陛下为了达到目的压抑自己的感情,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为了胜利也是不择手段的,这说明了,陛下已经从一个不通人事的少年,成长到了一个老谋深算的帝王,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还有你死我活的战场拼杀改变了陛下,怕就怕陛下永远长不大,我们应该庆幸才是。”

    众将闻言,面上都是呵呵一笑,心里却道:“乖乖隆地咚,煎饼卷大葱,我等这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喽。”

    ※※※※※※※※可爱的分界线※※※※※※※※

    且说李治一人走在前头,归海一刀策马扬鞭,匆忙的追了上来,然后安静的跟在李治身后。

    “一刀,跟了朕有多少年了?”李治突然问道。

    “回陛下,十二年了。”

    李治点点头,道:“一晃十二年了,朕也是要做爹的人了,你虽不是皇族,但这这十二年,关于朕还有皇族的一些尔虞我诈怕是知道吧。”

    归海一刀沉默了,才幽幽道:“陛下曾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用我们江湖的话说,其实朝廷就是一个大大的江湖,皇位就像是武林盟主,每个人都想坐上了那个位子,可是武林盟主太强大了,他只把那个位子传给他的子孙。而每个皇子都继承了武林盟主的血脉,他们也都有继承的权力,麻烦自然会找上你。”

    李治呵呵一笑:“有点能耐啊,嗯,这比喻好,这皇城说开了就是权力编织、利益交汇的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在这样的人生中,哪怕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在那个皇位的诱惑下也会黯淡许多,皇族表面上风光无限,但也是有其权力规则的,不适应规则,就会被规则所淘汰。所有从第一次受到刺杀,朕就相信,只有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所有人都臣服在你的脚下,这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归海一刀感觉气氛有点沉重,干脆嘿嘿强笑道:“那是因为陛下您生而能言,也因此…嗯,幼年的时候成了很多人的敌人。”

    李治一怔,摇头苦笑,唉,应该说都是穿越惹得错啊,何苦来哉的呢,该死的腾讯公司,没事弄个穿越火线干什么,搞的真的穿越了,还一穿就是一辈子。

    “一刀啊,放心吧,现在的朕已经不是原来的李治了,但原来的李治却还是现在的朕,放心,朕还是自己,没变。”

    说完,李治大笑回营去了,他要去安慰安慰吓坏了的众女。

    归海一刀高呼道:“陛下说的太好了。嗯,就是没听懂。”

    “陛下等等俺。”

    李治侧耳一听,乐了,俯身在颠簸的马身上,对着暗电的耳朵怪叫道:“暗电加速,让一刀那孙子吃灰闻屁去吧,好让他知道,整日里装文豪,是要遭雷劈的,斗大的字也就一箩筐,还在朕面前显摆。”

    李治胯下暗电通灵神骏,李治一拍耳朵,立马长长嘶叫一声,四蹄大扬,真的腾起高高的尘土,让后面紧赶慢赶的归海一刀,一头钻了进去。

    远处策马追上来的众将闻听李治和归海一刀的嬉闹声,没来由,竟然心中一松。

    ※※※※※※※※可爱的分界线※※※※※※※※

    第二更,推荐有木有?李治真的还是原来的李治吗?

    [奉献]

    第三十三章 昏君李治,花自飘零水自流

    暮春的黄昏得总是来的很快。还没等布哈河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祁连山脉,于是大非川中的风也开始带着一丝沁人心脾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河的下游荡去,山峰的阴影也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被月亮染成银灰色。

    布哈河边,坐在李治特地准备的厚厚的羊皮垫上,武媚娘奇迹般的开始绣起huā来,绣了一会儿武媚娘干脆放下手中的物事,无比依恋地半依偎在李治的怀抱。

    李治则温柔的抚摸着那柔顺的三千青丝柔声笑道:“没有想到素来不屑女红的媚娘,如今也会像普通女子一样拿起针线,可怜天下父母心,朕已经不敢想象未来我们小宝贝出世,得多震撼他们强悍的娘亲竟如此这般过。”

    武媚娘笑而不语,只是静静地握住李治温暖的手掌,柔嫩小脸也轻轻的去摩挲着这个温柔男人的下巴,李治大战以来一直没有打理的细碎的胡子,刮的武媚娘痒痒的,但心里却是温暖的很。

    武媚娘也许冷艳孤傲,看不起世间男子,但是她在李治面前永远是那个外表坚强内心却需要怀抱的大姐姐,武媚娘不知道的是,正是她这份本不该有的软弱和依赖,成为李治十六年的大唐生活中,心中最得意的征服。

    武媚娘眼神媚的如同一汪秋水,她从头到尾仔细的打量这个男人,因为她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和这个男人分别了。

    在李治的身上一直有着一种不符合年龄的沉稳,才十六岁的少年,实在不应该有这样一种沧桑的感觉,褪下了平时穿的明黄铯五爪金龙衮袍,此时一身寒光铁衣的李治,竟有一种惊人的美”李治内里衬着金色镶边的红绸衣,打着简单的马尾长发,乌黑发亮,比女子还要柔顺,前角的刘海略长”遮住了眼睛,却并不显凌乱累赘。

    一张瘦削而漂亮的脸,淡眉,薄唇,细长的眼睛,还有那双熟悉的眼睛,沉默,坚定”带着温柔的忧郁,干净清爽的漂亮,不知不觉间,武媚娘竟然看呆了。

    “怎么了,媚娘?”李治暖声轻问。

    “小屁孩……“……媚娘不是一个好女人哩。

    武媚娘依着李治更紧了,突然喃喃的道了这么一句。

    李治怔怔的一笑,自己十岁的时候,从老头子那里半路劫下武媚娘”当时的武媚娘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十四岁大萝li,很是不忿,于是便叫自己“小屁孩”现在想来,李治突然有种幸福的想哭的冲动,但终究还是低头戏笑道:“小傻瓜,不要胡思乱想,再敢觉得内疚朕就打你的小屁股”你可是比朕那些姐姐们要好的多哦。”

    武媚娘闻言脸一红,抬头狠狠矇了李治一眼,然后还觉得不解气,竟是冲着李治下巴咬了一口,算是对李治的调戏的报复。

    李治知道武媚娘为什么如此反应激烈,心中也为自己的戏言感到了丝丝歉意,但是李治怎么可能会因为武媚娘这个反应而有所怨言呢”相反心中还十分得意。

    李治的那些姐姐们,都是大唐数着上号的公主”玩男宠成风,个个交游广阔”艳名高张,身边不乏裙下之臣,有抱负的男子,对大唐这些性格张扬的公主都是敬而远之的,要是成了这些公主的娶宠,前程也就全毁了,任何皇帝也不能容忍一个男宠混在大唐朝廷上,李治用此调戏武媚娘,让武媚娘心中大为恼怒。

    “就知道欺负我!”

    武媚娘噘起樱桃小嘴凝视着坏笑的李治,臀部和李治手掌突然的亲密接触让她惊吓得望了望四周,确定远处巡逻的锦衣卫看不见,才任由这个坏蛋的侵犯,这种小时候经常做的“偷情”让武媚娘心跳加速。

    “这个世界其实历来都是黑白颠倒的,那些外表〖道〗德文章,内里很可能便是男盗女娼,坏人长居高位,好人碌碌无为,被压迫被陷害,还是那庄子说的好,人之初,性本恶,媚娘,想知道为什么吗?”

    武媚娘闻言双眸眯成了两道弯弯的月牙儿,她知道李治又要逗她了,用一些离经叛道的评论逗她开心,特别是最近自己有生孕的时候,李治逗的更频繁了,不过武媚娘还是配合的微笑着摇头。

    虽然这都是一些“邪教怪说”但武媚娘就喜欢李治用这种手段逗自己,因为这会让她感觉一种诱惑和堕落并存的快感,所以武媚娘选择沉默,他静静的等待着李治的卖力表演。

    “神话传说中,人类是由女娲的血肉造出来的,女娲啊,蛇身蛇心,让她造人,自然是给人布下了邪恶的种子,人性自然本恶,当这些种子遇到一种叫利益的东西时,就会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朕没事的时候翻翻史书,发现历史可是从来也不缺少这种不公的。

    例如那大禹,辛劳治水,却一直受尽折磨,他父亲稣,无德无能,但却有一个好儿子,也能青史留名:再说那益。有大功干世,却被启杀害:后羿残暴放荡,却成全他夺了相的帝位:舜屡次受害,上天却不惩罚邪恶的凶手:夏桀昏暴无行,最后也只是被汤放逐。

    可见这老天都是一直在沉睡的,永远都在昏睡!不能给人间留下了任何太平,更谈不上处理不平之事。

    那太甲杀害尹伊,反而做了国王;殷纣荒滛无道,周文王却不能诛灭他,只能死不瞑目;周公旦忠贞勤政,却有四面流言诬陷他;周幽王戏弄诸侯,要不是犬戎之乱,仍高踊王位呢;齐桓公圣明神武,最终却被活活饿死在深宫:周自称王道荡荡,那为何伯夷、叔齐却死不降周?楚国多雄杰名士,屈子、项羽,但天偏要楚国沉沦败亡。

    朕说了这么多,就是说明天空之所以浩渺宽阔,其实是用来容纳人间罪恶的”之所以那么高远广袤,也是用来漠视人间冤狱的。所以佛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佛做梦都盼望身在地狱,那是因为他现在身在人间,但是”媚娘,你应该庆幸才是。”

    “庆幸什么?”

    “自然是庆幸我们未来的孩子有朕这今天底下最恐怖的父亲,不到弱冠之龄就杀了许多许多人,实在是有数的大恶人,人世间的活阎王,做阎王的子孙,即使在这个邪恶不公的世间,也是能够逍遥自在”这难道不是大大的福气,试问,谁敢欺负阎王的儿子。”

    李治轻狂的大笑,若是普通女子必然嗤之以鼻,大骂李治昏庸残暴,但武媚娘听了后却发出清脆的笑声,听的李治心神摇曳得忘乎所以。

    “媚娘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做人间活阎王的妻子哩,为他生儿育女”生出一堆小阎王,将来他们也不去做益、也不做相、更不做尹伊,只去做那后羿,做太甲,做启,做一辈子的胜者王侯。”武媚娘盯着李治,脸庞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随意的说出这番能让卫道士拔剑杀人的“恶”语。

    李治突然收敛了笑容叹息道:“媚娘你生病了”怎么和猪那么像,生孩子还要生一堆,这明显是猪的能力嘛……”

    “郸”

    武媚娘一听生病,马上惊讶的叫了一声,但听了李治后面的话,马上意识到这又是李治的恶作剧。

    什么叫自己跟猪那么像?

    被作弄的武媚娘气呼呼的拧了一把得意大笑的李治,生气地道:,“临走前”你还惹人家生气,也不想想人家肚子里的孩子”你个没良心的。”

    李治见武媚娘露出泫然欲泣的楚楚表情,一副西子弱不经风的样子”顿时又是畅快的大笑道:“好好好,朕没良心,面对咱家媚娘的严刑拷打,朕服软行吧,可千万不能生气哈,怀孕的女人生气会产牛一种毒素,未来的孩子会变傻的。”

    武媚娘一听骇然变色,惊的都快哭出来了:“夫君,称说的可是真的,那怎么办啊。”

    “听着,呼气,吸气,呼气,吸气…………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李治轻轻的安抚佳人,怀孕的女人还真容易情绪激动啊。

    “以后再吓媚娘,看还理不理你。”

    武媚娘忿忿的撇了李治一眼,她何尝不知李治在逗她,但自己又何尝不享受这种乐趣,对于她来说能够被李治挑逗,再为李治诞下一对儿女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这一生的武媚娘,有着完美的爱情滋润,再也不是历史上心机颇重的武皇后,也再没有必要吃力不讨好的走一条有去无回的通天之路,同样她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上官青衣,她情商很高,懂得李治的每一个,心领袖会,不仅是一个好妻子,更是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红颜知己。

    武媚娘霸道,爱恨分明,她爱李治爱到骨子里了,可她却甘愿李治抱着别的女人,和原来时空的那个君临天下的女人相比,大度到不可思议。

    那个时空,武媚娘可是连自己的侄女都无法容忍的,从而毒杀自己的亲侄女,由爱生恨,差点因此被李治废了,如今的武媚娘,对李治这个滛心不止的皇帝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媚娘,明天就要送你们先一步会长安了。”李治有点感慨的长叹道。

    武媚娘无声的点点头,随即又笑道:“那要抓紧时间,青海的天还有黄昏都太美了,先是一场大暴雨,再是烽火连天的血战,都只是走马观huā的看一看呢,都没怎么细细品味,青海长云暗雪山,的萧索意境呢。”

    李治神色有点纠结,低头小声的在武媚娘耳朵旁柔声道:“都快走了,也不陪陪朕,媚娘,自从你有了生孕,都不爱朕了,朕感觉自己幼小脆弱的心灵都被狠狠的剜上了无数刀,你摸摸,都碎的跟肉馅儿一样,媚娘,要不今天晚上朕就在你那里……”

    武媚娘脸色一红,生气的挑眉道:“休想,人家都是有生孕的人了,没见过你这样的,每次都要媚娘跪着,用那种羞人的姿势,今晚我和青衣一起睡,她睡觉斯文,人家现在可是重点保护对象,你就只想那个!”

    李治尴尬的摸了摸头,温情道:“那朕去找淑然还有竺寒萱,朕那方面是强了点”媚娘你要理解朕,但你也要相信,朕即使身体被她们占有了,但还是一颗红心向太阳,还在时时刻刻想着你,念着你,心中不曾有丝毫红杏出墙啊。”

    武媚娘夸张的做了一个呕吐的样子,害的李治以为又是妊娠反应呢”却没想武媚娘抬头鄙视道:“夫君,这段时间你的无耻程度再拔新高了,这番话说来,都不脸红了!你说你心没有红杏出墙,媚娘等下问问喜善,看看最近谁老向她帐里钻,媚娘今天早晨见喜善,走路怪模怪样的,明显是碧瓜初破,刚吃了青衣,又吃了喜善,以为谁不知道呢!”

    “媚娘,你怎么能胡说呢,这么冤枉朕,金喜善最近天葵来了,朕又跟孙道长着重学了一些妇科知识”自认对于调节天葵期少女的忧郁心情还是很有一手的,朕昨夜凄惨到陪吃、陪喝、陪聊天,一直到午夜,最后甚至还要陪……朕的幸苦都不说了,伤身又伤精,怎么就算红杏出墙了呢?”

    “我不管,反正就是你红杏出墙!”

    “话说朕红杏出墙怎么啦?”

    …………,十息之后…………”……

    “好吧”朕承认自己红杏出墙。”

    李治有点顽丧,算了”怀孕的女人最大,等孩子剩下来了”嘿嘿,你一个星期都别想下床,李治阴笑着。

    在武媚娘诧异的眼神中,李治跳起来,拉着满脸好奇的武媚娘,向前行了一段,武媚娘心中虽然不解,但还是跟着李治小跑了几步。

    武媚娘突然发现布哈河上弥漫着五颜六色,揉了揉眼睛,武媚娘震撼了。

    此时的布哈河竟全是huā瓣,顺流而下,当真是huā自飘零水自流,满眼的江水被染得五颜六色,竟全是鲜艳欲滴的绚烂huā瓣,这份超越时代的浪漫让武媚娘像个小女孩一样,猛地扑入李治的怀抱。

    武媚娘呜呜的哭了两声,然后又情不自禁的凝望着那盖满了布哈河江面的五彩缤纷huā朵,在金色的夕阳下,竟映射出一种如梦如泡如影的梦幻,武媚娘流着清泪,笑而不语。

    “夫君,今夜媚娘只属于你。”

    李治摇摇头:“朕其实只是想抱着你,我们一家,好好度过临行前的最后一夜。”

    武媚娘摸着肚子“嗯”的一声点点头,她知道大军要征伐青藏高原,这并不难,但随后如何安置消化这片广袤的土地,却需要他这个皇帝坐镇调度,而高原的气候明显不是自己这个孕妇能够受得了的,所以李治要送武媚娘等人回长安。

    本来就被李治的情话说的情动的武媚娘,此刻彻底被这份礼物征服,她的凝水秋眸也不再盯着满江的huā瓣,而是看着李治,又一次流露出蚀骨的媚意。

    而此时在布哈河的上游,上万唐兵却正在不断将采集了一天的新鲜huā瓣抛入布哈河中,他们不知道这有什么眉,不过既然是军令,自然得执行,况且采huā这种事,也着实很简单,不是吗?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李治为博佳人倾城一笑干出来的,也只有他有这个魄力和胆子,敢叫这些百战沙场的老兵去采huā!

    看着武媚娘灿烂幸福的笑容,李治嘴角勾起了一抹醉人的微笑,这场浪漫对于他来说只是huā了点精力和时间,但终究是容易的,但对于武媚娘来说,却是永恒的回忆。

    女人本来就是种记忆动物,她们不会理解男人爱的有多深,只会记得男人为她们做过多少,做过什么,而在这个示女人为财货牛羊的时代,李治这种为博红颜一笑的行为,实乃放荡子弟,若是被那些御史谏臣知道,怕是李治要被烦死了。

    “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陛下,您这是什么?”武媚娘双手吊住李治的脖子,烟视媚行,语笑嫣然。

    李治哈哈大笑,迅即低头在武媚娘耳边道:“等我们老了,朕再为你演一出,huā自飘零水自流”那一次,我们在黄河,在长江,让全天下人都来看。”

    “怎么了,媚娘?眼睛进沙子了?”李治微笑的擦去武媚娘眼角的泪水。

    “昏君,媚娘爱死称了。”

    武媚娘一把搂紧季治,强吻上去。

    [奉献]

    第三十四章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吐蕃

    武媚娘走了,萧淑然、上官青衣、金喜善和竺寒劳也走了。(顶点小说手打小说)就连小妖精上官婉儿也被她姑姑拉走调教去了,整个唐营如今真的连一只蚊子都是雄的,李治只好重新收拾起自己略显失落的心情,因为他知道还有一场大战等着他,也许这场大战斗不见得燃起冲天的烽烟,但一个处理不好,会将得之不易的胜利付诸流水,将大唐拉进战争的泥沼不可自拔的。

    话说在中原人的眼里,吐蕃其实是个神秘乖戾的帝国豪气千云,重意气,讲情义,却又野蛮武勇,国家穷苦却又强悍好战。

    据藏史记载,远古时期,炎帝和皇帝都是从青藏高原的东部去黄河沿岸建立政权的藏族后裔,而汉史且正好相反,认为炎黄打败蚩尤后,西征高原”才有了吐蕃先民,五六千年前的往事,姑且不去讨论其中孰真孰假,但无论藏族是远古时期炎黄族的一支,还是炎黄族是藏族一支,都可以证明两族关系的紧密。

    相传蚩尤部落极善于铸造剑器,在中原部族还都是蛮荒石兵的时候,蚩尤部族就懂得了以铜为兵”铸造的铜剑无敌于天下,仗着这神兵利器”蚩尤部族北上,与中原的黄帝部族展开了浴血大战。

    而黄帝部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不过却极善于躬耕农事,历经数千年,谁也说不清其中的奥秘,最后蚩尤铜兵反而战败了,蚩尤也被黄帝诛杀了。

    打败了蚩尤,黄帝部落也学会了蚩尤部族铸造剑器,虽没有得其精髓,但在那个时代,也是无敌天下,据汉史记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黄帝西征高原,才将躬耕之术和铸造之术一并传了过去,因此吐蕃之民虽善于游牧,但其本身乃半农耕民族”懂冶炼,知农事。

    不过自炎黄传说以后,青藏高原在过去有记载的几千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默默无闻的,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莫过于跟大唐、阿拉伯帝国并立,几乎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甚至在与全盛时期还与大唐帝国争夺中国西域的主宰,虽然败极多胜极少”但在几次重要的大战后却真的一度切断了大唐的丝绸之路,夺得了安西四府,甚至还与阿拉伯帝国争夺中亚的势力范围,且一直不落下风,可谓强大到不可思议。

    但令人觉得真正不可思议的是它的人。”青藏高原到当代人口不过五百多万,而大唐年间吐蕃帝国的人口大概也不到百万,当然,算上他的占领区人口大约有三百多万,但是同时期的大唐不算黑户也有六千多万,如同后世的蒙古一般,游牧民族总是能在军事上创造奇迹的。

    大非川一役,吐蕃精锐战兵折损了四十万,国内可谓精壮尽去,剩下的全是些老弱残兵,不值一提,至于那依附吐蕃的百多万小国小族”怕是不需要大唐示意,就会立马翻身农奴把歌唱。

    李治如今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接受吐蕃留下的这片土地,放任不管的唯一结果就是养肥高原上另一个民族,然后终有一天再和汉民族兵戎相见,因此在武媚娘等人离开后”李治留下来就是为了和一干随军出行的文臣们”共同商讨如何治理吐蕃。

    当然在商讨之前”唐军还要先拿下吐蕃其它重要城池”那时才能谈上其它。

    ※※※※※※※※可爱的分界线※※※※※※※※

    中军大帐中”南征的大唐大小将领济济一堂,分成两排。左起的是资格最老的刘弘基”然后是刘仁轨、高侃、郭孝恪、右骁卫大将军契芯何力、剑南道行军总管任雅相,扶余道行军总管萧嗣业,镂方道行军总管程名振,沃沮道行军总管庞孝泰等,右边则是萧陵、武家兄弟、李业诩、李业嗣、杜荷、群迟宝林、尉迟宝庆、尉迟宝床等年轻将领。

    李治欣慰的看着众人,举起手中的密折”笑道:“先锋尉迟老国公捷报”吐蕃围困乌海的数万大军,已被老国公于三日前击溃,老国公亲率九千骑兵突袭城外数万敌军,血战一日”斩首两万余。”

    李治说完后,大帐仍然是一片平静,没有兴奋的议论,也没有交头接耳,更没有慷慨陈词大唱赞歌,众将一如既往地在默默站立,悠悠然地听完李治的陈述捷报,慢条斯理的,似乎一切都理所当然,若不如此,反而奇了怪了。

    摇摇头,李治心中无奈,这?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