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十字军骑士 > 十字军骑士第19部分阅读

十字军骑士第19部分阅读

    常一样,很多。”

    “斯比荷夫的爵爷也在么?”

    “他还没有到,他们在等着他。已经派人去接他了。”

    “带着火把么?”

    “那得看天气。”

    他们不能继续谈下去了,因为喧闹的暴风雪正在使劲地一阵比一阵刮得猛烈。

    “简直是一场魔鬼的婚礼,”捷克人说。可是兹皮希科吩咐他别作声,不要提什么魔鬼不魔鬼的。

    “你不知道么?”他说,“在这样一个圣日里,魔鬼也给驯服了,都躲到冰洞里去了。有一次山陀米埃兹附近的渔夫们在圣诞夜发现魔鬼藏在他们渔网里,嘴里衔着一柄短刀,但是它一听到钟声就立即昏过去了;他们用棍子把它一直打到晚上。风暴确实是猛烈的,但这是天主耶稣的意旨,因为他要使得明天更加欢乐。”

    “啊!我们快到城市了,”格罗伐支说。“要不是亏了这些人,我们准会迷路到深夜,因为我们已经离开了正道。”

    “我们迷了路是因为火堆熄灭了。”

    就在这时候,他们进了城。街上更是遍地积雪,有些地方连窗户也给盖没了,使得过路人看不见里面的灯光。但是这里的人们并没有怎么感觉到暴风雪的侵凌。街上没有人。居民们都正在吃晚餐欢度圣诞。在有此屋门前,孩子们冒着暴风雪,拿着有注解的小书,牵着山羊,正在唱圣诞赞美诗,市集上有些人身上披着豌豆秸,打扮成一头熊;除此以外,街上就没有别的人了。伴随兹皮希科和贵族们同来的商人,都留在镇上,兹皮希科他们则继续向着公爵所居住的老城堡走去;尽管有暴风雪,亮光还是从城堡的玻璃窗里照在这一伙赶路的人身上。

    护城河上吊桥没有收起,因为前一个时期立陶宛人入侵的情况已经减少了,而那些要对波兰国王作战的十字军骑士,现在正在跟玛佐夫舍公爵攀交情。公爵手下的一个人吹起了号角,大门立即打开。里面有几个弓箭手,但城墙上和木栅栏那儿,因为公爵允许卫队出去玩,这时候一个人也没有。两天前到来的老姆罗科泰出来迎接客人们,代表公爵向他们致意,还把他们接进屋里来,让他们在那里换好衣服,准备进餐。

    兹皮希科立刻向他问起斯比荷夫的尤仑德有没有来,回答说,还没有来,不过会来,因为尤仑德答应过要来,万一病得很厉害,也会送信来的。而且已经派出好几个骑手去接他了,因为即使年纪最大的人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场大风雪。

    “那末他大概快要到了?”

    “我想他就要到了。公爵夫人还吩咐在正桌旁给他们摆好席位呢。”

    兹皮希科虽然总有些怕尤仑德,但现在心里却很高兴,他暗自说:“我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我的妻子,我的女人,我最心爱的达奴斯卡要来了。”当他对自己一遍一遍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他简直不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幸福。当然呷,他想,她也许已经把一切都向她父亲忏悔过了,她可能打动了他的怜悯之心,并且恳求他立刻答应她。“老实说,他不答应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尤仑德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虽然他不肯让她嫁给我,我还是要把她带走的,因为我的权利胜过他的权利。”

    他一边换衣服,一边同姆罗科泰谈话,探听公爵的健康情况,特别是公爵夫人的健康情况屈为自从他上次在克拉科夫待了一阵,他就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热爱她了。他听得城堡里每个人都健康愉快,感到很高兴,只是公爵夫人非常想念她钟爱的女歌手。现在有雅金卡为她弹琵琶,公爵大人也很疼爱她,不过总比不上疼爱那个女歌手。

    “哪个雅金卡?”兹皮希科惊奇地问道。

    “威尔戈拉苏的雅金卡,威尔戈拉苏的老爵爷的孙女儿。她是一个美丽的姑娘。那个罗泰林格人[注]爱上了她。”

    “那末德·劳许先生在这里么?”

    “他会上哪里去呢?他打从公爵的森林行宫到这里以后,一直住在这里,过得快快乐乐。我们的公爵从来都是宾客盈门的。”

    “我很高兴看见他,他是一个无懈可击的骑士。”

    “他也喜欢您。我们走吧,公爵和夫人殿下马上就要人席了。”

    他们走进饭厅,里面两个火炉里燃着熊熊的火,由仆役们看管着。

    房间里已经挤满了宾客和宫廷侍从。公爵由一些“伏叶伏大”和几个亲信陪同着先走进来。兹皮希科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吻了他的双手。

    公爵抱了一下兹皮希科的头,然后把他带到一边说道:

    “我已经全知道了,起初我一听到没有得到我的许可就这样做,感到很不高兴,但是当时时间实在来不及,我正在华沙,要在那里过节。谁都知道,一个女人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反对是没有用的,反对了也没有什么好处。公爵夫人像亲生母亲似的希望你们要好,我也没有什么可反对的,不如顺着她的心意,免得她烦恼流泪。”

    兹皮希科又深深一躬,身子直弯到公爵的膝盖那儿。

    “愿天主让我能报答您的厚恩。”

    “赞美天主,你已经复原了。去告诉公爵夫人,我多么好心好意地接待你,也让她高兴高兴。老实说,她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也要为你向尤仑德说句好话,我想,他会同意的,因为他也敬爱公爵夫人。”

    “即使他不肯把她嫁给我,我的权利也是高过于他的。”

    “你的权利固然高过于他,人们也会承认,但是你可能得不到他做父亲的祝福。谁都不能把她从你手里抢走,不过,没有父亲的祝福,也就得不到天主的祝福。”

    兹皮希科听了这些话,心里很不安,因为他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但这时候公爵夫人由威尔戈拉苏的雅金卡和其他宫女们陪着进来了;他连忙去向她鞠躬,她比公爵还要和蔼地欢迎了他,并且立刻就告诉他说,尤仑德就要来了。她说:“这就是为他准备的餐具,已经派了人去引导他们过雪堆。我们不等他们一块儿吃圣诞夜的晚餐了,因为公爵不赞成,但是他们会在晚餐结束之前赶到这里的。”

    “就尤仑德来说,”公爵夫人继续说道,“他会及时赶来的。我一定在今天或者明天晨祷之后全都告诉他,公爵也答应为你说句话。尤仑德很固执,但是对他所敬爱的人就不是这样,对那些他有义务服从的人也不是这样。”

    然后她就开始教导兹皮希科该怎样对待他的岳父,决不可触犯他或惹他发火。这番话初听上去,像是善意的劝告,不过换了一个有经验的人,只要仔细看看兹皮希科,再看看她,就会从她的语调和面色中察觉出一种担心的意味来。她也许是担心斯比荷夫的那位爵爷是个不知圆通的人,也许因为他这么久还没有来而有些感到不安。外面的暴风雪愈来愈猛烈了,大家都说,如果有人在野外遇上了这场风雪,包准活不了。可是公爵夫人在想,可能达奴斯卡已把她同兹皮希科成亲的事向她父亲忏悔了,因此老头儿发了怒,决定不上崔亨诺夫来了。可是公爵夫人不愿意把她的想法向兹皮希科透露;而且也没有时间向他透露,因为仆人已经端来了食物,摆在餐桌上。兹皮希科却还要寻根究底继续追问。

    “如果他们到了,该怎么办呢,敬爱的夫人?姆罗科泰告诉我,已经给尤仑德单独准备了特别的房间;还准备了足够的草给冻僵了的马匹歇息。那又该怎样呢?”

    公爵夫人笑了起来,一面用手套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脸,说道:“别作声。瞧你这个人,这有什么呢?”

    于是她向公爵跟前走去,公爵扶她上座。一个侍从在公爵面前放了一只平盘,盘里盛着一片片的薄饼和威法饼[注],由他分给客人们、宫廷侍从们和仆役们。另一个侍从搀了一个漂亮的男孩,梭哈提伐的总督的儿子,到公爵跟前来。维雄涅克神甫站在桌子的另一边,他要为这顿芬芳的晚餐祝福。

    就在这时,走进来一个满身是雪的人,高声喊道:“最仁慈的公爵!”

    “什么事?”公爵说。他不高兴有人来打断他的祷告仪式。

    “有几个旅客在通往拉强诺夫的路上给雪困住了,我们需要帮手去把他们掘出来。”

    大家听了这话,都吓了一跳——公爵也吃了一惊,于是转过身去命令沙克霍荷伐的总督:

    “派骑手带铲子去!快!”

    接着,他又问那个报信的人:“被雪盖没了的人多么?”

    “我们还弄不清楚,暴风雪非常猛烈;被盖没的马匹和车辆很多。”

    “你不知道那是些什么人么?”

    “据说他们是斯比荷夫的尤仑德的人。”

    第二十七章

    兹皮希科听到这不幸的消息,也来不及向公爵请示,就奔到马房去吩咐备马。那个捷克人因为是个贵族出身的侍从,不等兹皮希科回到房间,就迎到大厅里,给他拿来一件暖和的皮外衣,可是他并不打算留住他的年轻主人,冈为他很知情达理,明知挽留也是白费,反而耽搁了时间,因此就跃上第二匹马,并从大门口的卫士手中抓了一束火把,立即随同由老总督率领的那一批公爵手下人一起出发了。城外一片漆黑,不过暴风雪似乎和缓了些;要是没有那个向他们报告这不幸事件的人,他们准会立即迷路;报信人随身带着一条受过训练的认路的狗,使他能够安全而迅速地前进,到了野外,暴风雪更大了,像刀割似地刮在他们脸上。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的马奔得太急的缘故。路上全是雪。有几处地方的雪深得淹没了马腹,使他们不得不减低速度。公爵的手下人掌着火把和火盆,在烟雾和火焰中行进;风刮得很厉害,仿佛要把火把上的火焰给拉出来,卷到原野和森林的天空。路程很远。他们经过崔亨诺夫附近的村落,又经过涅兹鲍士,于是转向拉强诺夫。

    过了涅兹鲍士,暴风雪真个和缓些了,风不那么猛了,也不再卷来大片的雪花,天空明朗了。虽然山同上还筛下一些雪来,但是不久就停了。云层里到处露出星星。马匹喷着鼻息,骑马人的呼吸也舒畅了。星星愈来愈多,开始结冰了。不久暴风雪完全平息了。

    和兹皮希科并骑而行的德·劳许先生开始安慰他说,尤白德路上一遇到危险,一定会首先想到他女儿的安全,即使被埋在雪底下的人全给冻死,她准还活着,也许还穿着皮袍在睡觉呢。但是兹皮希科没有听懂他的话。事实上,他也没有时间去听他说话。过了一会儿,走在他们前面的向导从大路上拐弯过去的时候,这个年轻骑士就上前问道:

    “我们为什么不走大路?”

    “因为他们不是给埋在大路上,而是埋在那边!您没有看见那赤杨树丛么?”

    他指着远处黝黑的丛林,这时候月光穿出了云层,眼前明朗起来,丛林清晰地显现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原上。

    “他们显然迷了路,离开了大道,沿河兜了一个小圈子;遇到这样的大风雪,是很容易迷路的。他们兜来兜去,最后马匹精疲力竭,走不动了。”

    “你怎么找到他们的?”

    “这条狗领我们去的。”

    “这里附近有茅屋么?”

    “有的,但是都在河对岸。武克拉就在这里。”

    “快马加鞭!”兹皮希科命令道。

    但是下令容易,执行困难。草原上的积雪还没有冻硬,马腿都深陷在雪堆中;因此他们只得慢慢走。突然,他们听见了一声狗叫;正前方有一棵斫得不像样的粗柳树桩,上面有一束枯树枝在月光下闪亮着。

    “他们还在前面,”向导说,“他们都在赤杨树丛附近,但这里好像也有个什么东西似的。”

    “柳树下有很厚的一堆雪。拿个火把来。”

    几个随从跳下马来,用火把照亮了那地方。其中一个立刻喊道:

    “雪下面有一个人,头露在外面。来呀!”

    “还有一匹马,”另外一个说。

    “把他们掘出来!”

    他们开始用铲撬雪,把雪摔在一边。

    一会儿工夫,他们就看见树下有一个人,头垂在胸前,帽子盖住了脸。一只手握着马缰绳,马匹倒在他身旁,马的鼻孔埋在雪里。很明显,这个人一定是离开了他的伙伴,忙着去找个什么人家求救,后来马匹倒下来了,他就躲到这棵柳树背后来了。

    “拿火把来!”兹皮希科喊道。

    一个随从拿人把照在这个冻僵的人的脸上,但是认不出他的面貌来。等第二个随从把他的头从胸前扶起来,他们才异口同声地喊道:

    “是斯比荷夫的爵爷!”

    兹皮希科命令两个人把他送到最近的茅屋去,尽力设法使他苏醒过来,他自己却一分钟也不耽搁,赶紧同其余的随从和向导去救其余的扈从。兹皮希科在路上想到,他也许会发现他的妻子达奴斯卡死了。因此他催马加鞭,马匹的腹部陷在雪里,力竭声嘶地前进。

    幸亏距离不远,不过隔着两百来步路,黑暗中响起了嘈杂的叫喊声:“小路。”[注]他们找到了埋在雪中的雪车和其余的人了。

    兹皮希科冲向前去,跳下马来,喊道:

    “用铲!”

    他们还没有跑到尤仑德的后队人马那里,却先掘出了两部雪橇。马匹和雪橇里的人们都冻死了,完全没有救活的希望。其他有马车的地方都可以由雪堆辨认出来,而且不是所有的雪橇都完全埋在雪里;有几张雪橇的前面还有几匹马,积雪淹没了马腹,马儿还在作着排命奔跑的姿势。一辆马车的前面站着一个人,齐腰都是雪,他握着一支矛,一动也不动,像一根柱子;还有些死去的随从站在马车前面,手里还握着马缰绳。显然,死神是在他们让马匹挣脱雪堆的时刻降临的。行列最后面的一辆马车根本没有给埋在雪堆中。驾车人坐在前面荒地上,双手护住耳朵,后面躺着两个人,已经给那下个不停的大雪完全盖没了。这两个人原来为了躲避雪堆,紧挨着躺在那里,积雪像一条毯子似的盖在他们身上。他们仿佛安安静静地睡在那里。但是其他一些死者,从他们的冻僵的姿势来看,都好像同雪堆艰苦地搏斗到最后一刻。有几部雪橇已经翻了过来,还有几部连辕杆都折断了。铲子时时掘出马背来,像弓一样弯曲,嘴里还含着雪。冻死的人有的仍然坐在雪橇里,有的在雪橇旁边。但是哪一部雪橇里都没有女人。有时候,甚至兹皮希科也亲自动手用铲子掘着,直掘得眉心上都淌出汗来;有时候,他怀着一颗怦怦跳的心,仔细望着那些尸体的眼睛,也许是为了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他心爱的人的脸蛋。但是一切都是徒然。火把所照见的脸都是斯比荷夫的那些胡子兵。既没有看见达奴莎,也没有发现任何其他女人。

    “这是怎么回事?”年轻的骑士惊奇地想。

    他于是招呼那些在远处掘雪的人,问他们有没有掘出过什么女人来没有,他们说,掘出来的都是男人的尸体。最后,工作结束了。仆役们把他们自己的马匹套在雪橇上,把尸体放在里面,驶到涅兹鲍士去,想在那里的暖和屋子里作一次努力,救活几条性命。兹皮希科,那个捷克人和两个随从仍留在那里。他忽然想起,达奴莎坐的那部雪橇也许没有同大队在一起,也许尤仑德的雪橇会由他最好的马匹拉着,一直驶在前面;也可能尤仑德把她留在半路上什么地方的一间茅屋里。兹皮希科不知道怎么办。无论如何,他要把附近的雪堆和树丛都仔细查看一下,然后回到大路上,再沿路搜寻。

    但是雪堆里什么也没有找到。在树丛中,他只看见几只狼的发亮的眼睛,也没有发现任何人踪或马迹。树林和道路之间的草地在明亮的月光下闪耀着,在这一片洁白的、哀伤的雪地上,他确实发现一些黑点,但那都只是些饿狼,人一走近,它们就一溜烟跑了。

    “阁下!”捷克人最后说。“我们白白地搜寻了一趟,斯比荷夫的小姐并不在车队里。”

    “到路上去找!”兹皮希科回答。

    “大路上也不会找到。我在雪橇里仔细找了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妇女服饰箱之类的东西,但是我什么也没有发现。小姐也许还在斯比荷夫没有动身呢。”

    兹皮希科觉得这个假定是正确的,便说道:

    “但愿如你所说!”

    捷克人又在继续深思,继续进行推论。

    “要是她坐在雪橇里,老人家是不会离开她的;即使说,他离开车队了,也会把她带在马背上一起走的,那我们也一定会在他身旁找到她。”

    “走吧,我们再到那里去一次,”兹皮希科惶惶不安地说。他觉得捷克人可能说得对,也许在他们发现老人尸体的那个地方,没有仔细找,也许尤仑德本来带着达奴莎一块儿骑在马上,在那匹马跌倒的时候,她离开了她父亲去求援了;如果是那样,她准会给埋在邻近的雪堆里。

    但是格罗代支仿佛猜到了他的想法,说道:

    “要是那样的话,雪橇里一定会发现妇女的服饰,她决不会仅仅穿着旅途的行装上朝廷去的。”

    尽管这些推测颇有道理,他们还是回到了柳树那边去,但是不论在这里还是在周围一个富尔浪以内,他们什么也没有找到。公爵的手下人已经把尤仑德运到涅兹鲍士去了,附近一带完全是一片荒凉。捷克人还说,那条跑在向导前面的狗既发现尤仑德,也一定会发现这位小姐。兹皮希科这才松了一口气,八成儿相信达奴莎留在家里。他甚至能够解释她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达奴莎把一切的经过都向她父亲忏悔了,她父亲却不满意这件婚事,有意把她留在家里,独自来向公爵控告,求他向主教说情。兹皮希科想到这里,不禁感到一阵轻松,甚至快活起来。因为他觉得尤仑德一死,一切阻碍都消失了。“尤仑德不愿意,但是主耶稣却要这么办,”年轻的骑士心里说,“天主的意旨永远是无敌的。”现在,他只要上斯比荷夫去,把达奴斯卡像自己人一样带了来,就好完成婚礼了。在边界上同她结婚甚至比在遥远的波格丹涅茨还要容易些。“天主的意旨!天主的意旨!”他心里一再地说。可是,突然间,他对这种过早的欢乐感到羞耻,转身向着捷克人说道:

    “我当然为他难过,我要大声的说我为他难过。”

    “他们说日耳曼人像怕死神一样怕他。”捷克人回答。

    他又立即问道:

    “我们现在就回城堡去么?”

    “打涅兹鲍士回去,”兹皮希科回答。他们来到了涅兹鲍士,到了一个地主的庄园月6个地主席列赫老头接待了他们。他们没有看到尤仑德,可是席列赫告诉了他们好消息。

    “他们用雪为他擦身,简直把浑身都擦透了,然后把葡萄酒灌进他嘴里,再把他放在一只热水浴缸里,于是他有了生气。”

    “他活过来了么?”兹皮希科高兴地问,他一听见这消息,就忘掉了自己的得失。

    “他活了,但他是否能活下去,只有天主知道了,因为在归天的路上走了一半路的灵魂是不大愿意回来的。”

    “他们为什么又要搬动他呢。”

    “因为公爵派人来接他去,而且他们把屋子里能找得到的羽毛毯子都裹在他身上,把他带走了。”

    “他有没有提起他的女儿?”

    “他刚有了口气,还不会说话呢。”

    “其余的人呢?”

    “他们已经同天主在一起了,这些可怜的汉子再也不能出席圣诞夜的晚宴了,除非是天主耶稣本人在天堂里为他们设宴;”

    “别人一个也没有活下来么?”

    “一个也没有。到客厅里来谈吧,如果你们想看看他们,他们就躺在仆役室的火炉旁。进来吧。”

    但是他们急于赶路,不愿意进去,虽然席列赫老头一再邀请,很乐意拖住一些人来谈谈。从涅兹鲍士到崔亨诺夫还有很长一段路,兹皮希科心急如焚,想尽快见到尤仑德,从他那里打听达奴莎的消息。

    因此他们在满盖着雪的路上,尽快地飞驰着。他们到达的时候,已经过了午夜,城堡教堂中的晨祷刚刚结束。兹皮希科听见牛的哞哞声和羊的咩咩声,这些声音是按照古老的宗教习惯作出来,以纪念耶稣在牛栏中的诞生。望过弥撒之后,公爵夫人来看兹皮希科了。她满脸悲痛和惊惶,开始问他道:

    “达奴斯卡呢?”

    “她不在这儿么,尤仑德没有说起么?我猜想她是活着的。”

    “慈悲的耶稣!……天主罚我们受难啊!尤仑德并没有说过话,他像一根木头似的躺在那里呢。”

    “别担心,仁慈的夫人。达奴斯卡还在斯比荷夫。”

    “你怎么知道?”

    “因为雪橇里面根本找不到一点妇女的服饰,她决不会只穿旅行服装动身的。”

    “真是,千真万确!”

    她的眼睛立即闪出欢乐的光芒,过了一会儿,她大声说道:

    “嗨!看来今天出生的救主基督没有生你的气,倒是赐福给我们了!”

    唯一使她奇怪的是,尤仑德来了,却不带他的女儿一起来。于是她继续问他:

    “他为什么要把她留在家里呢?”

    兹皮希科把他自己的想法解释给她听,她觉得很对,但她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现在尤仑德要向我们感谢救命之恩了,”她说,“他确实应该报答你,因为你去把他掘了出来。要是他仍旧拒绝你,那他真是铁石心肠了。这也是天主对他的警告,叫他不能反对神圣的婚礼。一等他恢复知觉,能够说话,我就把这话告诉他。”

    “首先得让他恢复知觉。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带达奴斯卡同来。也许她突然病了呢?”

    “别东猜西猜了!她不在这里已经够叫我不安了。如果她病了,他也不会离开她的。”

    “不错!”兹皮希科说。

    他们到尤仑德那里去了。房里很热,像在浴室里一样。火光通明,因为火炉里有好些大段的松木。维雄涅克神甫看护着病人。病人躺在床上,盖着一张熊皮,脸色苍白,头发被汗水纠结在一起,双眼紧闭。他的嘴张着,胸口喘息得那么吃力,盖在身上的熊皮也随着他的呼吸一起一伏。

    “他怎么样?”公爵夫人问道。

    “我给他灌了一杯热葡萄酒,”神甫回答,“就淌汗了。”

    “他是不是睡着了?”

    “也许没有睡着,因为他喘得很厉害。”

    “您有没有试试同他讲讲话?”

    “我试过的,但是他没有回答,我相信他在天亮以前不可能会说话。”

    “我们等到天亮再说,”公爵夫人说。

    神甫再三劝她该去休息,但是她不理会,因为她对每一件事,不论是在天主教的德行问题上,还是在照顾病人上,总想要追随已故的雅德维迦王后,多积功德为她父亲的灵魂赎罪;因此她从不放过任何机会使人觉得这古老的天主教国家并不比其他国家坏,这样也可以使人们忘了她是出生在一个信奉异教的国家。

    再说,她焦急得什么似的,恨不得立刻从尤仑德嘴里打听到达奴莎的消息,因为她非常关怀她的下落。因此她坐在病人的床边,开始祈祷起来,这之后,便打瞌睡了。兹皮希科还没有完全复原,加上一夜奔波,弄得极度疲乏,也跟着睡着了;时间一刻一刻地过去,他们都睡着了,睡得这样酣畅,要不是被城堡教堂的钟声催醒,也许一直要睡到天亮呢。

    钟声也唤醒了尤仑德,他睁开双眼,就突然在床上坐了起来,眨巴着眼睛向四周张望。

    “赞美耶稣基督!……您觉得怎样?”公爵夫人说。

    但是他显然还没有完全恢复知觉,因为他只顾望着她,仿佛不认识她似的,过了一会儿又嚷道:

    “赶快!赶快掘开这雪堆!”

    “凭天主的名义,您已经在崔亨诺夫了!”公爵夫人又回答道。

    尤仑德紧锁着眉头,竭力让自己的神志清醒过来,然后回答道:

    “在崔亨诺夫?……孩子在等着……还有……公爵和公爵夫人……达奴斯卡!达奴斯卡!”

    突然,他闭住双眼,又倒在枕头上了。兹皮希科和公爵夫人担心他莫不是死了,可是他的胸部开始隆起来了,他像一个熟睡的人一样深深呼吸着。

    维雄涅克神甫把手指放在嘴上,表示别去弄醒他,然后低声说道:

    “他也许会这样睡上一整天的。”

    “唔,但是他说了些什么?”公爵夫人问。

    “他说孩子在崔亨诺夫等着,”兹皮希科回答。

    “这是因为他的神志还不清楚的缘故,”神甫解释道。

    第二十八章

    维雄涅克神甫甚至还担心尤仑德再醒来的时候,依然会恍恍惚惚,需要经历好长一段时间才会神志清醒。他答应公爵夫人和兹皮希科说,一俟老骑士会说话,就通知他们。他们一走,他自己也去睡了。其实,尤仑德在圣诞节的第二天午前一醒过来,就完全神志清楚了。当时,公爵夫人和兹皮希科都在场。尤仑德坐在床上,望了一望,就认出她来了,说道:

    “可尊敬的夫人……请告诉我,我是在崔亨诺夫么?”

    “您把圣诞节都睡掉了,”夫人回答。

    “雪把我淹没了。谁救了我?”

    “这位骑士:波格丹涅茨的兹皮希科。您记得他在克拉科夫……”

    尤仑德用他的一只好眼睛向这位青年注视了一会儿,说道:

    “我记得……但是达奴莎在哪里?”

    “她没有同您一起来么?”公爵夫人着急地问道。

    “她怎么能同我一起来呢,我还没有到她那里去过呢!”

    兹皮希科和公爵夫人两人面面相觑,还以为他依然在发热,在说昏话。于是夫人说道:“请您醒醒吧!那姑娘没有同您在一起么?”

    “姑娘?同我在一起?”尤仑德惊异地问道。

    “因为和您一起来的人都死了,但是,其中却没有她的尸体。”

    “您为什么把她留在斯比荷夫?”

    尤仑德又问了一遍,已经带着惊惶的语气了:

    “在斯比荷夫?怎么,她是在您殿下这里,井不在我那里呀!”

    “可您送信到森林行宫来接她回去的呀。”

    “凭圣父和圣子的名义起誓!”尤仑德回答,“我根本没有送信来接她,”

    公爵夫人的脸色突然发白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她说,“您说这话是神志清醒的么?”

    “天主慈悲,孩子在哪里?”尤仑德边喊边跳了起来。

    维雄涅克神甫听了这话,马上走出房间,而公爵夫人却继续说道:

    “听着:有一支武装的扈从队,拿了您的信到森林行宫来接达奴莎。信上说,您那里起了火,一根木梁倒下来打着了您……说您的眼睛已经半瞎了,还说您想孩子。……他们就把达奴莎带走了……”

    “我难过透了!”尤仑德喊道。“天主在上,斯比荷夫并没有起过火。我也没有派人来接她!”

    这时候维雄涅克神甫把那封信拿来了,递给尤仑德,问道:“这不是您的神甫写的么?”

    “我不知道。”

    “还有印信呢?”

    “印信倒是我的。”

    “信上怎么说的?”

    维雄涅克神甫把信念了一遍,尤仑德一边听,一边扯着自己的头发,终于说道:“这信是伪造的!……印信是假冒的!……我的天啊!他们抢去了我的孩子,要害她了!”

    “他们是什么人?”

    “条顿人!”

    “天啊!一定要去告诉公爵!要他派使者去见大团长!”公爵夫人喊道。“慈悲的耶稣,救救她,救救她呀!”她一路尖叫着跑出房间。

    尤仑德跳下床来,匆匆忙忙把衣服披上魁梧的身体。兹皮希科坐在那里,仿佛失魂落魄一般,过了好一会,他的紧闭的牙齿才气得轧轧作响。

    “您怎么知道她是条顿人抢去的呢?”维雄涅克神甫问。

    “凭着我们天主的受难,我敢发誓!”

    “且慢!……也许是这样。他们到森林行宫来控诉过您。”

    “他们要向您报仇……”

    “于是他们把她劫走了,”兹皮希科突然喊道。他急忙跑出房间,奔到马房,吩咐把马上鞍,套好马车,却不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只加道,必须去救达奴莎——立即就去——而且是到普鲁士去——去把她从敌人手中夺过来,否则宁可死。

    他回到房里,告诉尤仑德说,武器和马匹马上就准备好了。他相信尤仑德会陪他去的。他心如火焚,又愤怒,又痛苦,又悲伤——不过他还没有失望;他觉得只要和这个斯比荷夫的可畏的骑士同心协力,那就什么事也办得到——凭他们两人的力量,足以攻打条顿人的整个部队。

    房间里除了尤仑德、维雄涅克神甫和公爵夫人之外,他还遇到公爵、德·劳许和德鲁戈拉斯的老骑士,这位老骑士是公爵在听到这件事之后召他来商议的,因为他经验丰富,对条顿人的情况了解得很多,他曾经在条顿人那里做过多年的俘虏。

    “必须谨慎从事,免得凭着一时盲目的气愤,犯了罪过,反而断送了这位姑娘,”德鲁戈拉斯的这位骑士说。

    “必须立刻向大团长提出控诉,要是殿下要我送信去,我马上就骑马去。”

    “我一定写信,你送去,”公爵说。“我们决不能失掉这孩子,愿天主和圣十字架救助我!大团长怕同波兰王开战,他急于拉拢我兄弟赛姆卡和我自己……他们不是凭他的命令抢走她的——他会下令把她交还的。”

    “万一是他下的命令呢?”维雄涅克神甫问道。

    “他虽然是个十字军骑士,但他可比别人正直些,”公爵回答:“而且,我对你们说,他现在宁愿笼络我,可不愿使我发怒。亚该老王朝不是开玩笑的。嗨!他们尽可以来耍我们,但他们却看不出,要是我们玛朱尔人也帮助亚该老的话,那事情就不妙了。……”

    但是德鲁戈拉斯的那位骑士说:“这倒是实话。十字军骑士可不做傻事;因此我想,如果他们劫去了这姑娘,不是为了要解除尤仑德的武装,就是要索取一笔赎金,或者要拿她来作交换。”说到这里,他转向斯比荷夫的骑士说:

    “你现在那些战俘中,有些什么人物啊?”

    “德·贝戈夫爵爷,”尤仑德回答。

    “他重要么?”

    “好像还重要。”

    德·劳许听到德·贝戈夫的名字,就问起他来,他弄明白之后,说:“他是骑士团的大恩人杰尔特里公爵的亲戚,生下来就献身给骑士团。”

    “是的,”德鲁戈拉斯的骑士说,一面把他的话翻译给在场的人听。“德·贝戈夫在骑士团里地位很高。”

    “难怪邓维尔特和德·劳夫坚决要求释放他,”公爵提醒说。

    “他们不谈则已,一谈就谈到非得释放德·贝戈夫不可。天主在上,他们劫去这姑娘,一定是为了用她来赎德·贝戈夫的。”

    “唔,那末他们一定会放达奴莎回来的,”公爵说。

    “不过最好要知道她在哪里,”德鲁戈拉斯的爵爷回答道。“万一大团长问:‘叫我命令谁放回她呢?’那时候我们怎么说?”

    “她在哪里?”尤仑德有气无力地说。“他们一定不会把她放在边境上,因为怕我去抢她回来。他们准是把她送到什么地方的一个偏远的城寨里,或是送到海边什么地方去了。”

    但是兹皮希科说道:“我一定要找到她,救她出来。”

    公爵闷在肚里的怒火现在突然发作了:“这些歹徒打我的宫廷里把她劫去,丢尽了我的脸。只要我活着一天,就一天不会饶恕这件事!我已经受够了他们背信弃义的行为!受够了他们的袭击!我宁可同狼群为邻!现在大团长必须惩罚他们的这些爵爷们,把这姑娘送回来,派使者来向我道歉,否则,我一定要下战书了!”

    说到这里,他用拳头击了一下桌子,又说:

    “哦伐!普洛茨克的公爵会赞助我的,还有威托特和亚该老国王的军队!十字军骑士放肆得够了!即使是一个圣徒也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我已经受够了!”

    大家都默不作声,直到他的怒火平息下去;安娜·达奴大看见公爵对达奴莎的事这样认真,倒感到高兴;她知道他已经隐忍了很久,不过,他也很倔强,一旦要做什么事,就非达到目的不可,决不会半途而废。

    这时,维雄涅克神甫起身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