搿?br />
☆、69清明魂断
转眼春暖花发,南京城原是个繁华胜地,富贵名邦,秦淮河十里楼台,生意渐渐兴隆起来,两岸柳荫夹道,隔湖画阁争辉,湖里画舫名妓,仕女喧哗,岸边花栏竹架,时常有文人马蚤客凭栏联诗,绣户珠帘内,又多有美娇娥时露半面。时有风月客人,出没于花街柳陌,楚馆秦楼,畅饮酣酒,通宵遣兴,真正是绮罗丛中,翠红堆里,好不繁华。
却说化名易晨的昭平帝陈翊,在玉婠院中已是住了几个月,教授得一班小丫头,个个出色,因他温存和气,举手投足优雅讲究,却又总是深锁眉头,那一股忧郁气质,倒让合院行中姐妹人人心疼,多有美貌小娘想倒贴于他的,却都让玉婠一一给挡了,陈翊看她□体贴,为他打算,心中感激,也时常与她谈些诗词歌赋,花下对弈。
却说这日乃是寒食清明节,家家扫墓祭祖,生意却是清淡。傍晚,玉婠自做了些青团子,却是送去与陈翊。
走进陈翊住的院子里,却看到他正仰着头看着天上的风筝在发呆。神态落落,宛如孤鹤,心中暗赞一声,笑道:“易先生在看风筝么?”
陈翊转过头看到玉婠,微笑道:“是九娘,我不过是看到又是一年寒食,有些思念先人罢了。”
玉婠敛了笑肃道:“想是易先生远离家乡思乡了吧,春已暖了,运河也解冻,王妈妈也说了即将回京了,届时易先生便可和亲人相会了。”
陈翊寂寥道:“却是没几个亲人在了。”他想了半日,已是忘了自己的长子是什么模样,而他记得清楚的那些人,母后、皇后、贵妃……都已经死了。若是回京……若是回京,他心中茫然,臣民皆以为他已死,他回去,会怎么样?
他心中涌起了一丝不确定,会不会大家宁愿他已死?这几个月,国家依然井井有条,大乱之后,极快的政令下达,休养生息,以求尽快恢复经济,巩固国本,甚至比他在的时候要做得好,简政宽民,去奢省费,轻徭薄赋,发动捐款,大力扶助农耕,鼓励流民回迁,无地的佃农迁往被鞑虏屠空的城镇,免税十年却是严查官吏,他隐匿在风月场中,隐约听说了朝廷大地震,杀了许多的贪官污吏,又罢黜了一批庸碌无为的官员,朝中已经隐隐以朱允炆为首,建章军一系牢牢的把握了军权,士林中又膺服于他,沽名钓誉,他心中有些不服气,却是听到臣民传颂他文武双全,收复京师的事迹。而他,孝哀文,这是他的谥号,在臣子百姓心中,他只是个短命而无用的皇帝吧。
他面有悲色,玉婠在一旁看他伤感,只得将青团子放在院子中间的石桌上,又吩咐小丫鬟去烫酒,笑道:“不如奴为易先生歌一曲吧,却不知易先生想听什么?”
陈翊脱口而出道:“李煜的破阵子吧。”
玉婠愣了下,虽想劝他不要听此悲声,却是看他面上抑郁至极,心想倒是让他发出来倒好,不然存在心里反而病了,便斜抱琵琶,转袖调弦,按调而歌:“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陈翊听她呜呜咽咽的唱,想起自己仓皇离开京城,之后失去了一切,不禁泪下。看到小丫鬟已是烫好酒,便上前自斟自饮起来。
一弯新月升起,小丫头掌了灯,陈翊不觉已是饮了数杯,酒入愁肠,愁上加愁,他眯起迷离双眼,看玉婠月下云浓乌发,月淡修眉,丰姿旖旎,歌喉清亮,她感怀身世,正在唱一支《眼儿媚》:“垂杨袅袅映回汀,作态为谁青,可怜弱絮随风来去,似我飘零,蒙蒙乱点罗衣袂,相送过长亭。丁宁,嘱汝沾泥也好,莫化浮萍。”
陈翊颇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不觉魂摇心荡,一时情动,借了酒意上前执了她的手,却不料玉婠似是吓了一跳,十分迅速的向后一缩,停了演奏,看向他,却是面色一正,道:“易先生您醉了。”
陈翊连歌妓都嫌弃自己,酒气上涌,面上一热,只觉得羞辱,口不择言道:“不知九娘子一夜缠头之资几何?”
玉婠面色一白,抱起琵琶正色道:“奴以先生襟怀夷旷,才以师友相待,孰料先生却仍以奴为冶荡之女,则先生若要做九娘的入幕之宾,还请先按规矩与妈妈说去吧!”
说罢拂袖转身便走,陈翊忽觉愧悔,上前扯住玉婠衣袖,落泪道:“是我的不是,九娘勿怪……”
玉婠看他面红过耳,似是十分羞愧,只得缓缓道:“我知先生身出高门,妻妾齐全,想必一生所求,想来顺遂,无女子会拒绝先生之求欢吧?”
陈翊愣了下,点点头。
玉婠道:“先生饱读诗书,想必也读过《战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之典,只不知先生是否知道,您妻妾之中,何者私你,何者畏你,何者有求于你?您想必曾权重一时,您又可真的知道,真正的喜欢一个人,是怎么样的么?”
陈翊完全呆住,玉婠继续道:“先生若是以权势相压,以钱财相谋,九娘自是只能婉转相就,只是先生可知道要得到一个人的心,要让人心甘情愿的欢喜你,爱慕你,是怎么样的呢?”
陈翊头晕目眩,只觉得玉婠的话不断的在耳边盘旋,大大超出了他平时的认知,玉婠最后道:“先生可读过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可读过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可听过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先生您在妻妾中予取予求,你可知道那女子是否真心待你?您又可真的真心对待过一个人?九娘不才,落魄风尘,却仍望于钟情之人,订白首之盟,不求他富贵倾城,不过求他一心对我……”
玉婠什么时候走的,陈翊没有注意。
他一个人枯坐在院中,反反复复想了一夜,他想起刘明舒,她和朱允炆相互有情,却被自己一道圣旨召入宫中,最后香消玉殒,他想起皇后,对自己一直举案齐眉,最后却殉国而死,他想起了德妃、林萱诸人,他后宫三千粉黛,记得的不过寥寥数个,哪一个是真的全心全意的爱慕他,而不是仅仅因为他是皇帝?
他茫然不知所措,却看到天已微微有些白,自己竟是在院中坐了一夜。
他想到白天又要见到玉婠,忽觉得再无颜面见她,自想了想,便转回房间,略收拾了几件衣服,看到几套衣服几乎都是玉九娘为他准备的,更觉自己昨夜行为犹如禽兽,草草收拾了一番,要出门时,看到石桌上仍放着玉九娘昨夜送来的青团子,折回来用纸包了包,团进怀中,便悄悄出了门,心道待自己回了京城,再下旨除了玉九娘的乐籍吧,到时候再给她个夫人的诰封,也算是对她这段时间照顾的一个酬谢。
他边想边走到车马行,问了问价钱,租了个马车,打算先乘马车到镇江府,再从那里走运河水路回京。
春日融合,一连走了数日,这日却是下了场雨,前头路不好走,陈翊便与车夫在驿站住下休息,晚间去附近乡镇买了些吃用之物,却是经验不足,没有掌握好时间,回驿站路上,天已是有些昏黑了。荒原阒寂,榛莽翳然,新雨后泥平如掌,绝无人迹,他走在路上,总感觉身后有两个人影跟着,回头看,却只是远远尾随着,他的心立刻提了起来,只恐是遇到探子,便加快脚步,却看到身后那两个人影也加快脚步紧紧缀着,他看到前边有个拐角,便快步走过拐角,却隐在树后,看身后那两个人影气喘吁吁地跟了上来,陈翊定睛细看,只见是两个女子,一个头扎青帕,身穿白衣白裙,束素腰轻,云鬓上插了几支银钗,长得极是美丽,一个散挽头髻,身穿青布袄,却是个丫鬟。陈翊略放下心,便忽然从树后走出,忽然看到陈翊,那两名女子吃了一惊,定睛细看发现是之前自己尾随的人,面上却也放下心来。
那白衣女子娇羞脸黛,掩袂向前,叙礼而言道:“这位公子有礼了,奴乃附近丹村塾师之女,因家父过世,继母不容,要将奴卖于本县一户人家做婢妾,听闻那人暴虐之极,家中僮仆婢妾时常被鞭笞致死,奴带着贴身小婢连夜逃出,欲赶往京城找舅家做主,黑夜路险,奴二人纤纤弱女,行于路上,心中害怕,看到公子仪表非凡,定是贵人,不得已只得尾随公子身后,以壮其胆,还请公子原谅奴等唐突冒犯之罪。”
陈翊见她容颜秀丽,词气清扬,心中怜之,便和声道:“不妨事,前边便是驿站,你不防和我一同前往驿站,也有个照应。”
那名女子看他如此说,十分高兴,深深敛衽施礼,含羞欲语,脸上却飞起了一朵红云,陈翊看她娇羞不胜的样子,颇觉新奇,自己当先走了,两名女子便跟着他走着,陈翊便问她些乡间事情,她均一一回答,言辞清婉,显然其父十分用心教养,听她说来,原是其父姓苏,曾任过县丞,因得罪了上司,黜落返乡,做个塾师糊口,不料生了病没熬过去,病死了,继母仗着有子,吞没了家财,又嫌嫁她还要准备一副嫁妆,索性直接找了个大户,卖为妾室。
陈翊只觉得她身世堪怜,又喜她礼数周到,侠义心起,便大包大揽道:“此去京城,路途遥远,我也是往京城去的,不如你我兄妹相称,一路结伴而行,倒是有个照应。”
苏娘子听了,十分喜悦,再三感谢不尽,看到陈翊逸致翩翩,有出尘之态,又十分和气侠义,面上和言语中也不禁带出了倾慕之意,陈翊若有所觉,一直以来的抑郁之心倒放松了些。便和她讨论如何上京云云。
却见那苏娘子却有些犹豫道:“我逃出来,继母定会纠集人追逃,若是兄妹相称,只怕略一打听,便能打听到行踪,却不好引人耳目,不若……”却是面红过耳,娇羞不语,陈翊看她腼腆,笑道:“有什么法子,但说无妨。”
苏娘子才含羞道:“不若只说是夫妻,一路上京,倒可掩藏行迹,我平日足不出户,继母万万想不到我能有人相助的。”
陈翊笑道:“这却不难,却是对姑娘的名节有些妨碍。”
苏娘子道:“公子高风亮节,奴感激不尽,哪里还敢顾及区区名节小事,如今倒是平安抵京要紧,届时奴必让母舅好好酬谢公子。”
☆、70似有前缘
三人一路到了驿馆,却因连日下雨,驿馆却是早已客满,好不容易只有个大通铺给小婢住上,又因以夫妻相称,只得让苏娘子住进了陈翊的房间。关好门后,陈翊却将被子铺在地上,请苏娘子在床上睡了,自己却是在地上睡了。
苏娘子未料到陈翊果真谦谦君子,秋毫无犯,看他真的睡熟了,自己和衣躺下,却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约三更时,苏娘子将陈翊推醒了,陈翊梦中被唤醒,迷迷瞪瞪地看着她,却是不明所以。苏娘子只得对他说道:“易公子,奴看您高风亮节,胸怀坦荡,心中却是惭愧,奴乃是扬州那边花船上的妓子,却是被一伙无赖花了钱包了来,在这边专做套子骗人,几月来也骗了不少,均是假作上京投亲,看哪个衣物华好,盘缠十足的男子,便投靠过去,以□之,第二日无赖们便要带人打上门,只说家里良家女儿被拐骗夹带,诬赖敲诈,人客中多怕见官,只得忍气吞声,便只有被洗劫一空,方能离开,如此也不止一个了,如今天已三更,公子却是赶紧先走吧,不然那群无赖便要上门了!”
陈翊大惊,身上汗流浃背,呆了半晌说道:“多承娘子不弃,见教于我,不然,几受其祸了。”却又看苏娘子面色苍白,便问道:“只是我若现在走了,你怎么办?”
苏娘子苦笑道:“奴自幼深陷烟花之地,见过的男子无数,却是今日才见到公子这样仗义任侠的君子,奴实不忍心害你,还请公子速速离去,我到时只哭诉被看穿便罢了,无非是被打两顿,他们还要指望我作摇钱树,不敢狠打的。”
陈翊心下怜惜,道:“既如此,不若你和我一起逃走,到时候我想办法替你脱了乐籍,岂不两便。”
苏娘子只道:“奴腿脚力气不济,走不远,会拖累了公子的。”
陈翊道:“不妨事,有马车。”
便悄悄起身,到下房去悄悄叫了车夫,带着苏娘子上了车,一路往镇江驰骋而去。
到天明,已是到了镇江,陈翊与苏娘子正暗自欣喜逃了出来,便给车夫付了车资,下车便到运河边找船。
才走到运河边,找了个船家,方上了船,便听到一声断喝:“在这里了!”
他们仓皇回头,果然看到一群男子,一个个粗手大脚,裸臂揎拳,汹汹而来,为首的一个男子,指着他们大喝道:“与我拿了这对j夫□!都拿回来,敲断他的孤拐子,那时方见我的手段!”
陈翊大惊,只得喊道:“光天化日之下,如何能聚众行凶,我要报官……”
却看到旁边上来一个精壮村汉,已是提起升萝般的拳头给了他脸上一拳,直打得他往后一倒,眼冒金星,头直嗡嗡的响,脸已是热肿起来,旁边苏娘子只是惊叫哭喊救命,却是被几个人上来拿住她一索子缚了堵了嘴,又有人向围观群众团团稽首道:“列位父老乡亲,这男子前日路过我家,我家好心留他住宿,却不料他竟是个贼!不但偷了我家细软,还把我家妾室给拐走了,我等清理门户,还望诸位乡亲行个方便。”说罢已是几个男子上前对着陈翊拳打脚踢,又剥了他衣服和包袱,围观的人看他们疾风骤雨一般,凶猛之极,并不敢上前,只叫着莫打,有话上岸来说,岸上却已有衙役跑了过来,那群男子见状只将陈翊往船上一扔,已是挟着苏娘子呼啸而走,一转眼又走了个精光。
却说那船家看到有衙役跑来,只吓得赶紧急掉转篙,往岸上用力一点,那船如箭一般,已经荡开,又恰好顺风,恰像生了翅膀一般,顷刻沿着河流开走了。原来平民老百姓,最怕见官,如今出了殴斗的事,看陈翊又瘫在地上不知是死是活,凶手已是逃走,若是被衙役拿住,轻则耽误几日的生意,重则被连累成为同伙,倾家荡产都未必能赎出来,没准还要一条命填进官府中,哪里能不逃?便是附近看热闹的小船看到衙役前来,早已四散而逃,个个怕被连累。
却说那小船一路顺风顺流而下,已是百里,船家看陈翊半死不活,身上又无钱,摸了摸还有气息,不敢让他死在船上,便找了个荒无人烟的岸边,径将他扔到岸上,便开船走了。
岸边却是离唐栖镇颇近,正是清明时节,每日收茧船、去杭州灵隐、丁山五显庙的烧香船来往不绝,正有路过的好心的乡民,看他还有气息,又知道江家医馆一贯是救死扶伤,济贫扶弱的,便当积福,将他送到了江家医馆。
江文恪却是一眼便认出了他,心中暗惊,料不到皇上还活着,却也不敢声张,替他诊治安排人包扎,煎药灌药后,思忖了半天,终究还是派人去通知了林萱。
昭平帝陈翊悠悠醒来,只觉得全身无一处不痛,他睁开双目,发现自身躺在一张床上,身下垫的是蒲草席,盖着的棉被是白底蓝花布被面,枕头也是蒲草所编,床上倒是十分整洁干净,架的是普通的棉纱帐,陈翊转过头,看到床头有一简单的木架架着铜盆,旁边挂着一件青袍,屋内粉壁光明如镜,窗外海棠数枝,探入室中。陈翊想起了昏睡前发生的事情,心中估摸应是被乡民所救,便勉力起身,忍着疼痛披了那袍子,走出卧室。
出了卧室,看到外间房舍,屋壁均用光面纸裱洁如镜,屋内因此十分明亮,而墙角一半人高的青花蝶戏花花瓶,浸着粉花一树,却是拒霜花,高二尺许,垂枝覆几外,叶疏花密,风吹来,花颤颤。案几上十分整洁,仅有笔墨纸砚,墙边却是几个落地书架,满满的磊着书,与平日书柜却是样式不同。靠着书柜,还有一低长椅子,类似贵妃榻,却方方正正少了精巧纹饰,上头放着却是白底蓝花粗布垫子,料子虽粗,却洗得十分干净。
陈翊不禁想,看来这家主人是将自己安置在他们主人起居之处里头了,不禁心中感激,迈步向外走去,只见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花瓣堕于阶上,曲折向西,推开院门,闻到阵阵鸡汤的香味,不禁觉得腹中饥饿,想是到了厨房所在的庭院,只看到一宽敞庭院,豆棚瓜架,绿意渐浓,架满庭院东侧,瓜架下还有小鸡在啄食,三个扎着小丫的小女孩,约三、五岁的样子,身着洗的发白的粗布衣深蓝裙,正低着头专注地在看地上毛茸茸的小鸡,还用手指去捅小鸡们,又有着稚嫩的声音在探讨哪只是公小鸡,哪只是母小鸡,陈翊不禁莞尔一笑,料想是这农家的小孩,便张口招呼道:“小姑娘。”
几个小女孩听了声音吓了一跳抬头,其中一个三岁的小女孩看到他却惊呼了一声:“阿爹……”又转过头去对着厨房方向喊:“阿娘,爹爹醒了!”
陈翊被一声阿爹喊得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只看那小姑娘杏眼桃腮,可不正是很久不见的大公主陈曦么!
厨房里头正在做饭的林萱也走了出来,陈翊转头看到她也是一身粗布白衣蓝裙,头上不过随便挽了个髻,斜插了根银钗,也不禁呆住了,却一时不知怎么叫,最后叫了声:“萱儿……”
林萱看到是他,微微笑了下道:“官人在河里被人救了起来送到医馆,恰好送到的是江太医的医馆,他便将你送到我这里来了,官人饿了吧?这里有些肉粥,你且先用。”
说罢上前将他扶到桌边,又盛了碗喷香扑鼻的鸡肉粥放他面前。
陈翊看她卷着双袖,灶下添柴,揩台抹凳,庭中打水,洗菜择菜,力力碌碌,十分娴熟,几乎以为自己身在梦中,然而面前鸡肉粥喷香扑鼻,他忍不住拿起勺子尝了一口,鸡肉已是撕成肉丝,又有香菇红枣切成丝在其中,咸鲜可口,他腹中饥火正急,不顾粥太烫,几口便将那一碗粥吃光,抬起头却看到曦儿和另外两个小姑娘正靠着厨房的门盯着他喝粥,不禁面上赧然,问她:“你们要吃点粥么?”
曦娘微微笑了下,说:“阿娘说不到饭时不许吃东西。阿爹你病了好几天,都没有醒起来,你吃吧。”
满脸懂事娇憨的样子,陈翊看着她笑起来神似常皇后的样子,心下一酸,招招手示意她过来,小小女孩的身体柔软芬芳,自然而然的依偎过来,他忽然泪下,紧紧搂住这失而复得的女儿,小姑娘似乎有些不习惯,却依然顺从得让他抱着。抬头道:“阿爹你行商回来了?可有给曦娘带什么好东西?”
陈翊拥着她,恍如隔世,泪更是汹涌,却听到屋里传来孩子的大哭声。
陈翊愕然,怀中的曦娘却笑道:“阿弟醒了。”
林萱推门走了出去,一会儿转回头,抱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走了过来,走到厨房,在灶上的温水里头拿出一碗蒸好尚温的鸡蛋羹,将那小男孩放到一个高脚围栏凳上,然后曦娘便过来懂事的接过勺子,一口一口的喂起那小男孩来,鸡蛋羹上还有一些肉糜,十分的香,小男孩一口一口的吃得十分欢,吃的空闲还有空冲着姐姐笑,曦娘也一直耐心地喂,还时不时的替他用手帕擦擦口水。
陈翊已是看呆了,林萱却是另外端了一碗药来放他面前道:“吃药吧,吃完还是回床上躺着吧,你伤还没完全好,需好好休息。”
躺回床上的时候,他看着她依然恬静的面颊,问道:“那是我的儿子?”
林萱微微笑了下,道:“是的,已经四个多月了,十二月的生日,只起了个小名叫福哥儿,大名还未起,你有空便想一个吧。”
他一阵心酸,道:“你们受苦了,怎么不来南京找我们,当时怎么逃出来的?”
林萱便将出宫的情况和他说了一边,却瞒掉了在密道里拿了高祖的遗物一节,只说是想起了从前他说过的御书房的事情,便带着路上遇到的初阳去试了试,出了宫后因为时局太乱,妇人带着孩子无法上路,便认了江太医的母亲为义母,回了江南过活,对外只说丈夫出外行商,因战乱断了音讯。
陈翊长叹一声,林萱道:“义母以及邻居已是知道我的丈夫回来,你却是也要记得你现在的名字了,叫沈瀚。”
陈翊茫然道:“待过几日身体好一些,我们还是返京吧。”
林萱挑了挑眉毛,想了一会儿说道:“前日你昏迷时,京里已是传来了消息,苏太后前些日子殡天了。”
陈翊大惊道:“怎么会?她那样年轻!”
林萱道:“托了江太医向从前京里的朋友打听过了,说是死得蹊跷,却没什么反应,也没有大办,只通告后,封了封号,匆忙下葬了。”
陈翊默然。
林萱道:“如今京中,是摄政王朱允炆扶着幼帝一手遮天,皇上还有别的重臣可以交托,平安回京复位么?”
陈翊默默无语,一个才两岁的幼帝,一个已经成年的旧皇帝,相比之下,无论谁掌握了权柄,都不可能让自己再平安回去。而自己,居然全无心腹重臣可以交托。
林萱看他不言语,便自出了房门。
☆、71当棒头棒喝
还在京城努力谋杭州职位的常玥,接到玄衣卫昭平帝还活着的密报,也震惊了。密招了木蛟来商议。
木蛟沉默了许久,道:“如今常家已是不行了,又深受摄政王猜忌,只怕接回来,就是常家灭顶之日,他们只需要一口咬定我们找回来的是假的,再诬一个谋反之罪名,我们便死无葬身之地。”
常玥也沉默了,前些日子,苏太后莫名殡天,他派了密探查探多时,才知道,原来苏太后与宫中大内侍卫统领有染,不慎有娠,害怕被发现,自行找了药来打胎,不料下红不止,居然一命呜呼,太后外家苏家开始知道苏太后殡天,气势汹汹入了宫,结果最后却偃旗息鼓出了宫,一旦苏太后有染的丑闻传出,苏家便是欺君的大罪,可以抄家灭族。如今丑闻是摄政王捂住了,却也是牢牢的抓住了苏家的把柄。
此后朝堂中已是朱允炆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常家在守城一役,大半精英随着郑国公和国公世子殉国,已是不能对抗朱允炆。
常玥最后只得道:“派人去把他一路的痕迹都抹干净,加派人手在唐栖守着,一旦有风吹草动,即刻保护他们。”
木蛟道:“属下已派人易容成先帝的样子,在来路上混淆了行迹,也许能防住将来可能的追查。”
常玥点点头,长叹道:“江南副总兵一职加快谋缺吧……”
在唐栖安顿下来后,陈翊这些日子都很沉默,身体却是在林萱的细心照顾下渐渐的好了起来,每日曦娘又来和他说话,童言稚语,到让他抑郁的心情得了舒展。
林萱除了照顾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忙碌着干些家务活,有时候去镇上的童乐坊看看,有时候也在家里做些好吃的。
陈翊渐渐也熟悉了这里,房子虽小但是极为安静而整洁,红花绿树让人心情愉快,若不是心情压抑,其实是个归隐的好地方。林萱在家主要照顾福哥儿和曦娘,做些饭食,两个小丫鬟一个青黛一个白术,极小,只是陪着曦娘玩耍,并不干活,而香附则白日负责出去采买后回来便帮忙做些洗衣扫地洗碗的家务。
陈翊第一次看到香附时也大为惊骇,林萱则淡淡解释道当时以为已死送了尸体回家,不料她家人请了名医又救了回来。陈翊虽然将信将疑,林萱却一副信不信由你的淡淡表情,陈翊若有所失,感觉到了林萱似有似无的疏远感,他也无法再在林萱面前摆出从前皇帝的威严,落落寡欢也无人劝解,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十分忙碌,唯有他百无聊赖,只有曦娘,对他十分依恋,每日都来找他玩。
这日晚间吃玩晚饭不久,曦娘又带着青黛、白术,握着一副牌来扯他:“阿爹阿爹,我们来玩二十四点好不好啊。”
陈翊强打精神笑道:“什么叫二十四点?”
曦娘捏着牌,在几上排开四张,每张都标着数字和点数,然后道:“就是我们四人一人出一张牌,然后看谁最快把这四张牌加减乘除得出二十四,比如这组两张八一张四一张一,就是八除以四等于二,然后二加一等于三,三再乘以八就是二十四。”
陈翊瞧着新奇,笑道:“这样啊,倒是有趣,那爹爹和你们一起玩吧。”
林萱进来的时候,曦娘正满脸崇拜的看着陈翊,白术和青黛都苦着脸,看到林萱进来,曦娘对林萱惊喜地道:“阿娘,爹爹好厉害,我们玩二十四点,每次四张牌才出来阿爹就算出来了!”
林萱笑道:“真的么,你这么小,比不过你爹爹很正常的呀。”
陈翊放下牌笑道:“这游戏倒不错,可以让曦娘锻炼心算,只是,这速算心算也是有方法的。”
曦娘连忙扑上去搂着他膝盖道:“真的真的?爹爹快教我!”
旁边善解人意的青黛已是拿了一个沙盘过来放在桌子上,又递了筷子,也殷殷地望向他,显然也是极为期盼学这方法,陈翊哑然失笑,倒是准备得充分,便说道:“这二十四点,简单的口诀,我看你应该是熟练了,是你阿娘教的么?只是这十以上的乘除你不熟,这却是有方法的,比如十一乘以十二,我们就记住这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也就是一乘以一等于一,一加二等于三,一乘以二等于二,则十一乘以十二就是一百三十二。”一旁的白术已是拿了个算盘打起来,两眼亮晶晶的笑道:“果然是一百三十二!”
青黛又问:“还有其他速算方法么?”
陈翊笑道:“自然是有的,比如几十一乘几十一这种,你们看,二十一乘以四十一这样,便可以按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的口诀来,二乘以四等于八,二加四等于六,一乘以一等于一,因此二十一乘以四十一等于八百六十一。”他边说便在沙盘上画,果然清清楚楚,林萱倒也大奇,这些速算方法,她在前世也没见过,平常要么用算式算,要么用计算器,很少用到心算,一时倒是颇有些佩服。
陈翊看她多日冷淡的面上也出现了佩服的神色,心下也微微有些得意,又耐心教了一会儿三个小丫头,林萱便笑道:“贪多嚼不烂,你们且先下去复习这些吧。”又叫香附进来带她们去睡觉。
待三个孩子下去后,林萱便又继续替他针灸,这些日子,她只说他体内寒气较重,又受了伤,需好好调养,日日替他针灸,将淤血化开,身上病痛忽减了许多。今日看到林萱不如往日那样严肃,想是方才和曦娘玩,心情甚好,灯下侧影眉目娟好,面容白腻,忍不住轻轻道:“今晚不要去陪孩子了吧,就在这边安歇了吧。”
林萱面容僵住,手也顿住了,半日才勉强道:“夫君身体尚未恢复,还是好好歇息的好,我要时常起夜给福哥儿喂奶,还是不打扰官人了。”
陈翊沉默半日,最后道:“其实,你们都不是真正的喜爱朕吧,不过是因为朕是皇上,不得不屈从,如今朕不是了,能念着旧情照顾一番已是仁至义尽了。”他满心苦涩,不知不觉带出了从前的自称,失去了皇位,一无所有,发现从前妃子争宠的盛况,不过是因为他是皇帝,而不是因为他这个人,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他茫然之极,不做皇上他还能做什么?
林萱倒没有想到他居然能说出一番如此通情达理的话来,她本来都准备好与他翻脸的准备了,如今看他面容哀戚,想到他从世间顶端翻落尘埃,又是这样遍体鳞伤的在河岸边被人发现,想是见了不少世情冷暖,吃了不少苦头,不禁心中一软,只得和声道:“这世上许多人,无权无势,也过得很好,人生各有际遇,陛下还是看开些吧。”
陈翊叹道:“果然是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么。”
林萱看他万念俱灰的样子,心下却又有些着恼,一个大男子,有手有脚,便是遇到些困难,也当积极进取,却不是这样终日寥落叹息,便起来到柜门打开,拿了个珠链来给陈翊看。
陈翊看到这珠链,珠子极大,是个宝珠,却不知林萱给他看这个有何道理。
林萱道:“这是史宝林所佩的珠子,陛下还记得史宝林么?”
陈翊面上茫然,想了半日,依稀记得是个丰满高大,靓丽的女子,只是他所宠的宫妃,大多都是这种类型,因此也没有特别的印象,只得道:“有些印象,却不知如何到了你手里。”
林萱便将那日宫劫日,有鞑虏追着公主追杀,史宝林上前护公主被杀,随后刘明舒带着侍女将鞑虏杀死,小产后被侍女带走,自己救出公主的情形说了,陈翊直听得肝胆欲碎,忍不住泪流道:“是朕造的孽,朕对不起你们。”
林萱道:“史宝林死前遗言,让我将此宝珠转交给她父母,并转告若有姐妹,再不要入宫。”
陈翊只是泪流,却不说话。
林萱冷笑道:“陛下将后宫嫔妃,都当成个物件儿,喜欢便恩宠一番,不喜欢了,便扔到一旁,陛下可曾想过我等都是一样由父母所生,有喜怒哀乐的人?陛下只觉得我们理所当然侍奉于你,依恋于你,却没想过人有七情六欲,如何能对一个朝三暮四,没心没肺的男子,生出爱意?”
陈翊想到之前玉婠所说的话,正是两相和,心中有愧,呐呐不语。
林萱继续道:“陛下大概不知道,太后是被德妃杀死的吧。”
陈翊大吃一惊,前日他还曾怀念过德妃一番,如今却听到这样惊天动地的消息,只得道:“怎么可能!”
林萱冷笑,将豆蔻逃离的情形又说了一通。
陈翊面目惨淡,心头纷乱,是了,自己那时候极为冷落德妃,又压着她娘家不许上,自己御驾亲征,落入陷阱,她将太后杀死,自己又驾崩,便是她的亲子当皇帝,她贵为太后,想要什么不行,至于死了丈夫,自己一直冷落她,自己死没死也是一个样,哪里有权柄在握得意,只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却是被朱允炆捡了个现成,只怕也是死在朱允炆手里吧,一国太后没声没息的死了,一点波澜都没有掀起,他心中一寒,只怕朱允炆的势力,已是大得没人可以制约了。想到此处,心里一紧,居然一口血吐了出来,林萱赶紧扶住他,用帕子替他擦了。
陈翊面色苍白,道:“我是个没用的皇帝。”
林萱替他扎了两针,却是再下了一剂猛药道:“若是整天沉溺于过去的失败,却不能正视前方,过好当下,那陛下的确是个失败的人,未来大概就在这伤悲痛愧中度过吧,初阳公主当时吃了一吓,接近数月都不开口说话,半夜时时起来痛苦,如今还不是慢慢的好了,开心的过日子,皇上不是连个小丫头都比不上吧。”
说完扶他睡下,吹了灯出去了。
只剩下陈翊睁着眼睛,看着窗外明月将花影投射在墙上,风吹来乱了一墙花影,他也心乱如麻,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人,想起常皇后最后对他说,东山再起之日,但求能善待常家后人,想起太后和他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帝王不能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他已经失了整个天下,一无所有,不,他忽然想起曦娘和福哥儿,他不算是一无所有,现在在皇座上的,还是他的亲生儿子,朱允炆便是一手遮天,但是篡位,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天下的儒生会骂死他,史书上他逃不脱一个篡字,诚意伯、魏国公他们一贯以忠自居,朱允炆再想当皇帝,也不敢冒着分化阵营的风险如今就谋朝篡位,更不敢让小皇帝有危险,他忽然心里平静了些。
☆、72有匪君子
第二天一大早,林萱去童乐坊看了看回来,便看到陈翊在和曦娘、青黛白术一起在房里逗笑,这倒是第一遭儿,从前都是曦娘主动去粘他,曦娘显然十分高兴,脸激动得红扑扑的,在讲故事给爹爹听,陈翊也十分认真地在听,并无一丝不耐烦的神色,脸上那股死灰的神色也不见了,开朗了一些。
林萱想他大概是有些想开了,要一下子转变也是不可能的,到底是从至尊之位落下,谁在那个位子久了,都会恋栈权位,皆因权力之迷人,更何况他是个正常的男人呢。便自去做了些糕点。
待吃了午饭后,林萱对陈翊说道:“如今你身体也是大好,我们也当去江家感谢一下江老夫人以及江太医才是,若无他们托庇,我早已身丧乱兵中,如何能平爱脱险,生下福哥儿呢,再说之前一直假托你与江大夫是好友,他受好友之托照顾?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