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深宫女配 > 深宫女配第19部分阅读

深宫女配第19部分阅读

    了过去,却正是方竹君,船家已是指挥着船上的渔妇,将她翻了过去趴着控水,顾恺看林萱全身发抖,解了身上的大氅给她都披上,林萱冻得牙齿咯咯响,也不推辞,只赶紧搓着自己的手脚让血液循环。

    船在顾怡指挥下已是靠了岸,岸边江家仆妇早已清理赶远了岸边的闲杂人等,赶了车辆过来,江老夫人在岸边惊惧交加地指挥着仆妇来将方竹君和林萱都扶上车马,香附已是赶了过来扶住林萱,林萱紧张的道:“福哥儿呢?”

    香附面色青白,道:“我看福哥儿有些想睡,便让||乳|母抱着回包间去了,小姐你没事吧?”

    林萱果然在岸上人群里头看到了||乳|母抱着福哥儿,心里才松了一口气,道:“没事,先换了衣服,擦干头发,喝点热姜汤应该就没事了。”便随着香附上了车,解掉湿哒哒的衣服,将干布使劲摩擦自己四肢到发红,香附替她擦干头发边说边哭道:“小姐你也就小时候学过一两天游泳,如何能贸然下水救人?这样寒冷的天气,便是水性老道的也不敢下水救人,您看刚才就没人下水,您才刚刚生了孩子没多久,怎么能如此莽撞,若是有个好歹,却叫曦娘和福哥儿怎么办。”

    林萱拥着毯子总算回暖过来,叹了口气道:“我哪里有如此舍己为人,适才我以为是福哥儿||乳|母落水了……若是福哥儿有个好歹,我宁愿自己死掉都罢了。”一旁的曦娘也刚换好衣服,听到此言却是紧紧的搂抱住林萱,林萱抚摸她头发道:“曦娘吓坏了吧,是为娘的不是了。”

    ☆、64君竹君婚事

    江老夫人原只是想大家一起赏灯游玩增进感情,却不料差点闹出人命来,吓得晚上回去直盯着仆妇们给竹君和林萱换好衣服,灌入姜汤后,又让江文恪替竹君诊了脉,好在竹君只是受了点风寒,呛了点水,好好调养应当没事,而林萱因自己出水以后便一直运行手脚活动气血,换衣也算快,也没什么大碍。江老夫人才舒了口气,又让跟去的仆妇们都一一扣了月银,申斥了一番。

    个别胆大的仆妇就叫起屈来:“本来那桥上栏杆这样高,哪里那么容易落水,况且几位表小姐和少爷都在一起,桥上人本来也不是许多,哪里知道眼错不见表小姐就掉下去了,然后围观的人涌过来,我们挤都挤不动,又要担心几位表小姐和哥儿被挤坏,真真是想不到的啊。”

    江老夫人沉着脸道:“若是落下水的是福哥儿或是兰姐、曦娘,只怕现在你们连叫屈的机会都没了,跟着主子出去,自然是方方面面都要想到,牢牢盯好主子,竹君落水不说,连萱娘也是走散了表少爷他们送回来路上看到竹君落水才跳下去救人的,你们呢?主子走开也不分人跟着,表小姐掉下去你们也不知如何救人,可知你们就没有尽心,只怕自己也在贪看花灯!只扣月银已是宽慈了,若有下次,定不轻饶!”

    下人们这才噤声垂手下去了。

    江老夫人仍气得胸前起伏,恼道:“若是今晚出事了,我如何和姑奶奶们交代!”

    一旁廖妈妈边给她倒茶,替她顺气边道:“既是已经顺顺当当没出事,就说明江家有福,夫人也莫要着急了,其实仆妇们说的也有道理,那廊桥我们也是走过的,栏杆真不算矮,一般也想不到好好走在上头会掉下去吧。”

    江老夫人不满道:“人多的时候挤到了很难说的,那些仆妇只会狡辩,要不是萱娘奋不顾身的下去救人,只怕今夜竹君就交代了,那么冷的水,围观的人竟没一个敢下去的,萱娘可是才生过孩子的,这只怕要落下病根的!”

    廖妈妈笑道:“要不怎么说萱小姐心慈呢,只是也亏了顾家两个少爷及时叫了船过去,不然萱小姐纤纤闺质,只怕没有足够力气救人游回岸上。”

    江老夫人被提醒了,赶紧道:“明日提醒我准备厚厚两份礼过去给顾家,可真多亏了他们。”

    廖妈妈笑道:“要我说,萱小姐也是走散了被顾少爷送了回来的,只怕这冥冥中也是缘分呢。”

    江老夫人摆了摆手,面上若有所思,却是叮嘱了一番下人们细心伺候,又进去看了看仍在昏迷的竹君,又去晚梅院看了下林萱,看她没事才放心的回了福菊院,却是身体又不舒服起来,江文恪刚给林萱和方竹君开方后又盯着人煎药让人服下了,知道江老夫人不好,又忙到了福菊院替老夫人诊脉。

    一家子足闹到三更才都躺下睡觉。

    第二日,江老夫人起床便头晕眼花,只得躺了回去,又叮嘱人去给方夫人送信,又叮嘱人准备谢礼给顾家。江文恪只让她多休息,一切自己安排好。

    很快,方夫人就放下了手上一堆烦心事赶来了。竹君已是苏醒了过来,江老夫人强撑病体也过来看她,又和方夫人致歉,方夫人只感激谦辞道是竹君给老夫人添了麻烦,又说了一次当日情景后,方夫人又去看了看林萱并致谢,林萱身体虽然调养得较好,但是到底是产后没多久,到那冰冷的水里浸过,只怕要留下后患,被江文恪逼着在床上调养,又开了一堆药方让她一定要好生调养,看到方夫人来,只是谦虚的推辞,说道自己其实力气也小,还是靠顾家两位少爷雇了船过来才好。

    方夫人又马不停蹄的准备了谢礼去顾家拜访致谢,直折腾到晚间,才回到清莲院,她又去看了看竹君,她已是面色好了许多,看到嫡母进来不安的坐了起来。

    方夫人没好气地道:“回去前我千交代万交代你要谨慎小心,你却是如何?给江家添了多少麻烦,直让我赔了一天的礼。”

    竹君流泪道:“女儿也不想的,实是有人将女儿推下去的。”

    方夫人吃了一惊道:“有人推你?谁这么大胆?适才如何不说?也让你伯母去寻访一番。”

    竹君低声道:“天黑,却是没看清。”

    兰君却正好也到房前,听到,却是冷笑一番道:“我可记得姨娘可是善泳得很,姐姐如何不会游泳?只怕是故意掉下去,等着表哥奋不顾身来救你吧,谁料到却是萱表姐下去救了你,好不失算。”

    竹君面白了一白,争辩道:“天寒地冻,那水里如此寒冷,险些都要冻上了,我身上穿着棉衣,入水便吃水沉重,如何能游得动,再说了表哥身体从前十分病弱,如何能禁这样的冷水,我再不济,也不会做这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母亲若是不信女儿,女儿也无法,只求尽快回去,不敢再这里呆着了。”

    兰君只冷笑道:“焉知不是你临时起意,下了水却发现失策了呢。”

    竹君只气得面红耳赤,方夫人低声斥道:“好了都不要说了,抹黑自己姐妹做什么?一人少说一句。”

    方夫人又想了想道:“今日我去顾府答谢,却是觉得顾家两位少爷都很不错,顾家豪富,竹君若是能嫁过去,其实也不错的,以你庶女的身份,年纪又大了,此次落水,恐怕嫂子未必看得上你,不如实际点,让嫂子出面做媒,只怕做顾恺的继室,或者顾怡的正室也都不错。”

    竹君面孔一白,想到表哥的温柔体贴,到底有些不甘,却又不甘违逆嫡母,只低了头不说话。

    方夫人看她低头,知她不甘愿,想起她那姨娘从前整日无事生非,丈夫一死又急着要出去,如今这狐狸精生下的两个讨厌鬼,一个要她费心准备嫁妆嫁出去,另外一个却是要作为她儿子两看相厌还得指着他养老,心中一阵厌恶,到底想起前日嫂子刚劝过她的话,忍了忍,道:“你自己再好好想想,错过这头,那江家豪富,两个少爷也都十分年轻,长得也不差,并不辱没了你,我听说那顾家夫人早放出风声,说只要温柔细心的良家女子便好,而那顾怡少爷,也是在替顾老爷打理铺子,十分能干,将来必是有大出息的,嫁过去做正头娘子,这附近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婚事了。”

    竹君仍只是低着头不说话,方夫人十分厌烦,便起身牵着兰君的手出去不提。

    出了房门,兰君撇撇嘴道:“娘您只是惯着她,哪家的女儿婚事不是由着父母之命的,您都这样为她考虑周详了,她还只是不领情,不过是个庶女,还真把自己当成金尊玉贵的公主了不成,由得她挑三拣四!”

    方夫人抱起她来掂了掂看重了没有,又无奈苦笑道:“娘这一片苦心还不是为了你,你还这么小,过几年议亲,还得靠兄姐支撑门户,若是兄姐都不成器,你也说不到什么好人家,听娘的话,以后对他们好一些,将来娘总是要过世的,届时娘家能替你出头的,只剩下他们了。”

    兰君紧紧搂着方夫人,嚷道:“娘会长命百岁,兰君会好好孝敬你的!”

    方夫人叹了口气,直抱着她到了前边来,母女俩一同睡觉不提,兰君只咭咭哝哝的说着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对曦娘用名贵的水壶、琉璃灯,又性格孤僻怪异也说了一通。方夫人听了也暗自估摸,想来大嫂和侄子对她也是真的好,却不知那林萱嫁的是什么人了。心中暗暗想了一夜,虽然舍不得江家,到底还是下了决心将竹君嫁到顾家去,第二天一早,便去寻江老夫人说了。

    “给竹君说亲到顾家?”江老夫人听了小姑说的话,沉思了一会儿,倒是欣然道:“若是能成,确实是一门好亲事,却不知是要说给顾恺还是顾怡?”

    方夫人笑道:“我们毕竟是庶女,家里也陪送不出太多的嫁妆,不敢苛求太多,若是能说给顾恺自然最好,若是不成,顾怡也是可以的,只看大嫂能不能先探探口风。”

    江老夫人却是知道自己妹子中意的是林萱做顾恺的继室,只是目前尚不明朗,也不好说开,只含糊说道:“隐约倒是听说顾家已是对顾恺继室有人选了,不过顾怡还在寻亲事,毕竟高不成低不就,他到底名分未明,只是个侄子,也不知将来如何,顾老爷又心疼他,不肯委屈了他,我先去探探口风吧,尽力而为,若是不成,您也别太在意。”

    方夫人笑道:“大嫂应下的事情,怎会不成,万一真不成,我也万万不敢怪大嫂的。”

    江老夫人过了两日,看身体转好了,便带着江文恪拜访了顾府。

    顾姨妈见她来正高兴呢,听她说到竹君的婚事,颇感意外,回忆了下那日看到的竹君,印象中也是颇为沉静大方,长得也好,身量高,腿长臀翘,看上去是个好生养的,虽是庶女,说是从小照顾弟妹的,倒有了几分中意,颇想订给顾恺,又心大心小仍念着林萱,便问道:“萱娘的夫君那边还没有消息么?”

    江老夫人知她意思,只叹道:“那孩子看上去还想等着她丈夫的消息呢,我看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有嫁人的心思的。”

    顾姨妈踌躇了一番,道:“我和我家老爷商量商量,尽快给您答复吧。”

    江老夫人也知道这毕竟是大事,便又说了些闲话,夸了顾恺、顾怡一通,顾姨妈却是叹息道:“顾怡那孩子做事一丝不错,为人太圆滑,我家老爷一直想要过继他,我却实在是怕,总觉得一个人一直不犯错,这样年幼的孩子,实在城府深了些。”

    江老夫人也不敢胡乱插嘴顾家家事,只能抚慰她一番,安慰她顾恺的身体如今日渐好了起来。顾姨妈也只得打起精神说了些家常话。

    ☆、65葭蒹葭之思

    江文恪与顾恺、顾怡二人却是在庭院里温着青梅酒,边赏梅边闲聊。

    顾恺笑道:“几年不见,你居然没在京城定下亲事,如今你家这么多表小姐,必是老夫人在给你挑媳妇儿吧。”

    江文恪脸上一红道:“不过是母亲许久没回来,想念亲人罢了。”

    顾怡也笑道:“这你也信,要说承欢膝下,我看你那干妹妹就不错,必是给你挑媳妇的,我昨晚看了,个个都是好的,也不知你看上哪一个。”

    江文恪只得扯开话题道:“还说我呢,今日过来其实就是想把方家表妹说给你们的呢。”

    顾恺愣了下道:“是那个落水的么?”

    江文恪笑道:“可不是么,人是很不错的,却不知道是说给你们哪个。”

    顾怡给他筛了杯热酒道:“应该是说给大哥的,要我说看着是比之前那姚家的嫂嫂好。”

    顾恺想起之前的妻子,面沉了沉,不说话,喝了口酒。

    江文恪看他不高兴,便只好又转移话题:“那日还得多谢了你们俩,我被挤在桥上,要不是你们及时雇了船过去,只怕两人都完了,萱妹妹才生过孩子呢,在那冷水泡久了可不得了。”

    顾恺叹道:“我们不如弱女子多矣,那天看她奋不顾身毫不迟疑的跳下去,真乃巾帼中的英雄,义薄云天。”

    江文恪笑道:“后来听萱妹妹说以为是抱着儿子的||乳|母落水了,才奋不顾身的。”

    顾恺道:“难怪,我看她当时十分惊惧的样子,原来误以为是至亲,即便如此,也堪称一个勇字,为母则强,信然。”

    顾怡却问:“你这位干妹妹,嫁的是什么人家?如何流落到这里了。”

    江文恪面色暗了暗,道:“嫁的一家行商的人家,姓沈的,我和她丈夫认识,后来出外行商遇上战乱,便没了消息,京城大乱,她身怀六甲,带着孩子没处可去,幸而我母亲和她一向相得,便带了一同回了唐栖。”

    顾怡点头道:“我观她行止,十分有礼斯文,倒像是读书人家出来的,听说还略通医术?”

    江文恪想起林崇舒,点头道:“她父亲亦医亦儒,师承刘青田,人物十分风流。”

    顾怡笑道:“果然是家学渊源,如今她丈夫一直没有音讯,只怕情况不好吧。”

    江文恪又叹气,心中暗想可不是已经死了,只是她不肯以寡妇身份示人,才隐藏着消息,心中那点想头又浮了起来,忍不住又喝了几杯酒。

    一时有丫鬟来报,江老夫人要走了,他们便赶紧起来,将江文恪送回花厅,又一路将他们送至大门才止步。

    顾怡暗自注意了下顾夫人的脸色,看她紧蹙眉头,心事重重的样子,便知她还没有拿定主意。

    这几年顾夫人在顾恺亲事上多方谋划,甚至连门户都不太看了,如今方竹君虽然是个庶女,门户落魄,但仍也算个乡绅之家,加上外貌品格都算是不错的,又有江老夫人保媒,为何她仍不满意?

    顾怡又揣测了一番,想到林萱,面上掠过一丝讽刺的神色,看来这个会医术,温柔贤淑的女子,只怕也在顾夫人的好媳妇候选人中吧,丈夫十之八九已死,一个温文尔雅,颇通医术,性格温顺的美貌年轻寡妇,虽然带着孩子,都还小,好处置,又是江家的干女儿,嫁妆定不会少了。

    顾怡每日替伯父打理生意,早就练就一双看人的利眼,那沈娘子,身上衣饰虽然简单,但都是舒适上好的料子,只是颜色低调而已,几样简单的钗环,都不是便宜货色,同样是银钗银手镯,却不是乡间那种简单式样,那手工精巧得很,只怕贵过银价本身,更不要说她女儿的装饰和那盏少有名贵的琉璃灯,加上身上若隐若现的优雅从容的贵气,那不是一般人家养得出来的。唐栖镇小,一般人只知道看人的金啊玉啊的打扮,哪里知道京中真正的百年贵族,那是低调收敛,讲究在细节,以气质、举止取胜的,养女儿又是极为舍得下本钱,便是俗话说的富养女儿,只看沈娘子给女儿用的都是上好之物的派头,娘家或者夫家,都绝不是普通的小门小户。

    顾怡摸了摸鼻子,笑了,顾夫人想聘沈娘子,只怕一时之间还难,但看那沈娘子对孩子的紧张样子,便知道她不会轻易改变现状,让自己的孩子陷入陌生为难的境地。但是顾恺那身子,岂是等得的?

    而这样的小娘子,又岂是一般的手段能聘到的?

    天上洋洋洒洒掉下了雪花,顾怡走回房门,拍了拍落到肩膀的雪花,面上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容,倒要看看小爷如何施展手段,抱得娘子归。

    很快,顾姨妈亲自登门造访,给竹君插了金钗,同意聘竹君为顾恺继室。

    方夫人大喜,很快启程回乡,将竹君和兰君都带了回家,静待顾家遣媒上门。

    江老夫人也喜气洋洋,方夫人一行来辞行前,她赠了竹君和兰君不菲的礼物,还言待婚事定后,另有添妆。

    兰君和竹君走了以后,江家冷清了许多。王家三位表小姐没了玩伴,只好经常来找林萱闲聊。

    这日天气晴好,三位表小姐又来找林萱一起玩,不料林萱却与林管家出去看铺子去了,原来年过完,新铺子到底要做什么营生却是要定下来了,由于对唐栖镇不熟,江文恪自告奋勇陪着林萱一起去看铺子参谋参谋。一大早两人便禀过了江老夫人便出去了。

    含薰她们一行三人扑了个空,听说林萱和表哥一同出去了,面上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她们来了江府住了一段时间,见到江文恪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都是斯文有礼,却保持着距离,之前只觉得是表哥谦谦君子,谁料灯节看到江文恪和林萱相处却是十分融洽,面上表情明显熟稔轻松许多,女子心细,早已觉察到表哥待林萱与待自己这等表妹却是不同的,心中不免有些酸意。

    林萱和江文恪随着林管家到了铺子那儿上上下下看了一番,商铺挺宽敞,地处闹市,从前是卖布的,生意不好,店主便盘了店。江文恪笑道:“江南布匹便宜,这儿四周乡下农家多养蚕,一般农家都可自给自足,讲究一些的也上杭州府去买布匹了,生意不好做也不奇怪,妹妹却是要好好想一想做什么的好。

    林萱走了一走,看到这附近的商铺多是卖生活用品多,想必是唐栖镇居民聚集的地方,旁边店家便是镇上有名的同福永酱园,三开间店面中,置着宽宽的曲尺柜台,里头有卖酱油、糟烧酒、腐||乳|、什锦菜、整个店堂时时散发着郁郁的酒香和酱香……店前和店内左边通道皆铺宽阔厚重的青石板,到同福永买酱油、烧酒的人络绎不绝,不少还拖儿带女,旁边又有一群小孩儿一路追逐打闹,江文恪看林萱注目于他们,笑道:“我小时候也是常来这边挖蛐蛐的,前边便是私塾,放学后路过这里有时候要顺便替家里打点酱油、烧酒,同福永做的糟烧、腐||乳|很有名气,他们用酒糟酿制的糟烧酒,酒味醇厚,而且便宜,最受大家欢迎不过。”

    林萱点了点头,又回到店里,上上下下看了看,林管家道:“我想了下,在这儿开一家文房四宝店,顺便卖一些常用的启蒙书,应该可行。”

    林萱笑道:“想是能赚,只是文房四宝若不是卖高端收藏的名砚名纸等,只卖给一般居民的普通货色,利润薄,这样大的店面,倒可惜了。”

    林管家原只是想开一家店面在此给小姐做些本钱,并未打算赚什么利润,听到小姐这么说,倒是刮目相看,便谦恭道:“不知小姐可有什么好计划?”

    林萱点点头道:“不知林管家您可能找到合适的木匠和绣娘?要手巧的。”

    林管家道:“找是不难的,咱们在杭州府就有现成的家什店和成衣店,小姐要开家什店?”

    林萱沉吟道:“外边已有了,我们做低端的家具也未必比得上别人老字号,高端的又没必要,我是要开一家童子用品店。”

    江文恪听到不禁好奇问道:“愿闻其详?”

    林萱道:“唐栖镇居民众多,这儿附近又是购买生活用品必经的地方,油盐酱醋、米布药酒一应俱全,又是临河,交通方便,不如我们自己用木头、布做一些童子用的童车、童床、摇篮、童子的玩具、童子适合看的书、童衣等等,集中卖在这里,这样附近居民以后只要想买孩子的东西,便能想到我们这里来看看。”

    江文恪笑道:“唐栖镇文士荟集、崇学之风颇盛,因而家家的孩儿都送蒙学馆读书,没有哪家的孩子不读书的,对孩子教养十分重视,专卖稚子婴童的物品,倒是可行的,我看过你给曦娘做的布书,也是十分精致有用,若是能请绣娘大批量制作布书,做认字布片,应是销量不错。”

    林管家点头道:“江少爷说的有理,既如此,那店面便要按小姐的要求布置起来,货物的事情,待小姐下去给个大概的列单,我便回去召集人员赶做一批货物来,若是能成,便自产自销,只这店名还请小姐定一定。”

    林萱颔首,想了一番笑道:“我却是想不出,不如江大哥想一个。”

    江文恪沉思了一番道:“若是雅致些,可叫稚趣坊,若是通俗些,不如便叫童乐坊,简单好记。”

    林萱笑道:“童乐好,便这个吧。”

    又在店里走了一走,指道:“大门右侧放个简易的活动架子,到时候放些便宜的玩具,如风车、小球、木枪之类的,便宜又颜色明艳的,吸引小儿的注意。”

    又走进店子来,将婴童衣物、玩具、书籍、小车小床等区域大致划分了下,衣物区还要制作一批小衣架来做成成衣悬挂。考虑到古代孩子的衣物大多由家人自制,大的传小的,买成衣的可能性很小,就不作为店里的重点销售,只派人精工做一些过年过节、生日、周岁穿的礼服、首饰便好,侧重点却是要放在儿童的教育上,布书、纸书,积木、小车、布绒老虎等玩具要尽快做出。

    林萱心头无数想法涌现出来,面容沉凝,双眼晶亮有神,江文恪转头看到她的侧脸,耳垂坠着碧绿的莲花玉坠,却是一时屏息,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在宫里独善其身却并不畏事,谨慎聪慧,冷静沉着,遇事不急不躁,却又心地善良,独立而果决,温婉却不懦弱,他亲眼见过她冷静的隐藏自己,在宫中漩涡中保全自己,怀上皇子,对宫女有情有义,宫变时又能全身而退,带着公主逃离宫城,教养孩子又耐心细致,别出心裁,教养得孩子极好。他深深地被她给吸引了,这样内心强大的女子,他想站在她身边,共度余生,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一辈子。

    ☆、66主6仆重会

    看完店铺,林萱去了附近的百汇昌杂货店买了些云片糕、松子糖打包回去给老夫人和曦娘,又另外买了些米塑,打算回去逗逗曦娘和福哥儿,这是江南这一带独有的民俗工艺,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用多种色彩精制雕刻成|人物、龙凤、花鸟、走兽等,颜色鲜艳,莹润剔透,十分趣致,林萱买了老虎小兔子的,憨憨的。

    回到家里,曦娘正为林萱出去不带她赌气,饭也没好好吃,林萱回来哄了很久,方才回嗔作喜,和福哥儿一起玩那米塑起来,福哥儿却是十分爱笑,天然一双笑眼,略一逗便咯咯的笑弯了眼睛,就连江老夫人也啧啧称奇,道从未见过这样爱笑的孩子。

    晚间把曦娘和福哥儿哄睡后,林萱却是将自己的想法细细地写了计划书,又将一些玩具的图纸一一做了出来,她已经许久没有这样认真地做一件事,只觉得十分热情而有充实感。就着灯足足写到了三更才停了笔睡觉。

    第二日一大早,林萱又带着香附出去见林管家,好好讨论了一番细节,对一些不可行的,可行的重新充实了一番,江文恪出诊,没有陪着。

    然而王家三姐妹却是不知道,她们听说江老夫人最近有些不适,胃口不开,便想找林萱商量做些好吃给江老夫人开开胃,毕竟林萱熟悉江老夫人的口味,又是个善医的,兴许能准备点好的食疗方子,却不料又扑了个空,知道表哥也出去以后,心中又是一番难言的滋味。只得转去陪江老夫人说些闲话。

    江老夫人看到她们来,倒是开心的,只叫她们吃点心,又问她们怎么不好好去耍子。

    含薰笑道:“原是去找了萱姐姐,想一起商量给您做些吃的,听说您最近胃口不开,却是不知道您喜欢吃些什么,不料萱姐姐又和表哥出去了,竟没遇着。”

    江老夫人笑着轻拍她的手道:“难得你们一片心,我不过是身上有些懒罢了,你们过来可是娇客,哪里舍得让你们去给那烟熏火燎的,便是你们林姐姐,我也不肯让她去厨房的。”

    含璞笑道:“林姐姐真忙啊,江大哥也真有耐心陪着她,听说是在忙铺子的事情。”

    江老夫人笑说:“原是你们林姐姐新置下的铺子,我让你们表哥给参详参详,毕竟你们萱姐姐才来唐栖,人生地不熟的。”

    含真憨笑道:“原也是应该的,江大哥古道热肠,萱姐姐这样事必躬亲,想必开了铺子,定是能生意兴隆的。”

    江老夫人道:“你们表姐的嫁妆铺子不过是个让嫁妆银子生些利息的地方,哪里指望做大呢,她还要带孩子的,也就是开张前忙一些罢了。”

    含璞侧了侧头,笑道:“听说江大哥也在筹备医馆的事情,将来只怕也要忙得很吧,如今在家都有那样多的病人慕名而来求医的。”

    江老夫人说起儿子,眉开眼笑道:“可不是,医馆本来也是江家祖上传下来的,从前去了京城关掉了,如今不过是重新开张,省事许多,文恪正忙着联系从前的旧友,打算再请两个有名的坐堂医生,然后再采购一批药材,择了吉日便能开张了。”

    含薰关心道:“那表哥可要注意身体了,两头一起忙碌,可不得了,小心熬坏了身体。”

    这一说正说到江老夫人心坎上,她最近也是愁江文恪每日忙得脚不点地,不是出诊,便是联系旧友,又要陪林萱看新铺子,饭无定时,不是保养之道,身边又没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儿,她不觉也有些担心,自己毕竟年岁渐长,也不好老去管他吃喝起坐,小厮丫鬟哪里能周到,不禁又勾起赶紧给江文恪赶紧成家,找个体贴温柔的媳妇照顾他的心来。

    她看了看堂下三个女子,个个娇花一般,鲜嫩得很,其中含璞是个出挑的,容光照人,却有些孩气,含真端庄大方些,却又嫌不够机灵能干,倒是含薰,落落大方,处事十分细致得体,今日穿了身粉色缎织掐花对襟外裳,下边白底桃花彩绣棉衣裙,又显得面如桃花,妩媚了几分,妆扮起来倒也不十分逊色含璞,想到自己就这一个儿子,这样懂事体贴的,倒衬得上自己儿子,心中暗暗点头,又暗叹一番林萱其实也是不错。

    便感慨道:“你们都是好孩子,男子做事情,哪里管女人在家里牵肠挂肚呢,只盼你们见到你们表哥,也多劝劝。”

    含真却憨直地笑道:“我们已是好多天没见过表哥啦,倒是让萱姐姐劝劝可能还有些效果。”

    江老夫人点点头,也未说什么,其实她心中对林萱热切地出去开铺子也是有些不喜,这些事情交给管家做就是了,但是这毕竟是她的私事,她不便说,也只能顺着她了。

    林萱一心扑在新店的开张诸事上,也没有注意到王家三姐妹的一股子醋意,没多久林管家按林萱的要求,选了一批店里用的男女仆妇来,准备给林萱看一看。天气十分好,林萱又一大早的出去了,这次考虑到曦娘总是不满,她带了香附和曦娘,打算挑过仆妇后便带着曦娘去镇上玩一玩。

    乘着马车到了店铺,曦娘一直很兴奋,直往马车外看。到了店铺下车,林管家已是等在店前,迎接她们,林萱一路走了进去,进了第二进的院落堂屋里头,林管家却是低声说道:“昨日从杭州府送过来的仆妇中,有一人,似乎是小姐的旧婢。”

    林萱愣了下,问道:“是哪个?是从前我入宫前用过的么?”

    林管家悄声道:“是豆蔻,当年老爷选人,是我经手采买的,还有印象。”

    林萱犹如被闪电劈道一般:“豆蔻?”

    林管家低声道:“不错,她也认出了我,我后来打听了下,说是南京那边的流民,日子难过自卖自身的。”

    林萱愣了下。

    香附已是泪流满面道:“不是听说太后殡天,随身的女官侍女全都殉节了么?居然还有生还的这一天。”

    林管家道:“她还不知道您还活着,却不知小姐还要不要见她,若是不见,我即刻让人将她远远的送走,保证一丝风声都不露。”

    林萱看了看香附,香附泪眼婆娑地看着她,林萱想起自幼的情分,叹了口气道:“叫她一个人进来吧。”

    须臾,林管家带了豆蔻进来,林萱只看到一个落魄女子,满面沧桑,面色灰黄,身上衣物十分陈旧,她进来并不敢低头,只垂头下跪,香附已是忍不住,哭泣道:“豆蔻,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豆蔻闻声抬头,看到林萱和香附,大惊失色,恍如梦中,只说了声:“小姐……香附……你们没死?”便泣不成声。

    主仆三人一番唏嘘后,豆蔻才抹了泪诉说自己死里逃生的经过。

    林萱听到豆蔻居然是为了替香附报仇才去太后身边服侍,将曼陀罗药粉掺入按摩油中,不禁失色道:“太过危险了,你怎可如此自作主张,若是被发现,便是诛九族的罪过啊。”

    豆蔻泪流满面道:“当时一股气在,如今想来也觉得幼稚,恶人自有恶报,犯不着陪上自己一条命,果然太后后来和苏德妃狗咬狗,被苏德妃命人给杀了。”

    林萱愣了下,道:“你这是如何得知的?”

    豆蔻说起那夜,原来那夜下起大雨,太后又是做了噩梦,半夜让豆蔻来按摩,豆蔻起身给太后按摩了一番后,太后沉沉入睡了。豆蔻便将按摩油都收起,她每次都极为小心,每次用剩下的按摩油都要悄悄地倒掉。那夜雨大,她自悄悄走到后院倒到花丛中,却忽然看到后门被悄无声息的打开,然后有兵士鱼贯而入,她正好在花枝后没有被发现,心知有异,便钻入花丛假山后躲藏,果然后半夜就看到有兵士不断将太后宫室内的宫女女官一一捆绑堵着嘴巴拉了出来,然后在院子里头全都给灌了毒酒,很快院子里头就堆满了死尸,连苏姑姑也一同被杀死了,她捂着嘴巴,流着泪也不敢出去。

    大雨下了一夜,她后来看到苏德妃出来,在院中那么多尸体面前面不改色地走了过去。她在假山里头足足躲了两天,直到太后宫里发丧,兵士看守没那么严的时候,她趁黑夜进了宫室里头偷了一套尼姑的衣服,悄悄混在来做道场的尼姑群里头混了出宫,然而她没有钱,只能一路乞食,最后只得假作兵灾的流民,自卖自身,才勉强有了口饭吃,没想到居然遇到了林管家,她以为林管家已经记不得自己,却没想到小姐和香附居然都还活着。

    她喜极而泣,看到曦娘,却愣了下,迟疑了一番,道:“初阳公主?”

    林萱道:“是曦娘,沈曦娘,我如今是夫家姓沈。”

    豆蔻赶紧跪下道:“希望小姐仍能给豆蔻一个机会服侍小姐和曦娘小姐。”

    林萱微笑道:“既然叫你进来相认,便有此意了,之后让香附告诉你一些事情,只是你如今却不便贴身服侍了,只在这家铺子里头做事吧,只是有一条,今后切不可再自作主张了,凡事须和我禀告后才可做。”

    豆蔻磕了个头道:“小姐放心,豆蔻再不敢了。”

    林管家十分有效率,没多久,童乐坊便开张了,挂着红花的横匾童乐坊请的江文恪题的,大门两旁两条长联:“频劳工匠巧,神工尽力作精裁,入我门陡长三分智;博得小儿欢,恩物最宜开智慧,看他日必登九霄云。”虽不十分工整雅致,却也通俗易懂。门□动车架上摆着五颜六色的风车以及各色精致的小玩具,都不贵,几个铜板到十来个铜板便可买到。入到店里,上下两层,下层都是小二招呼,各色婴童衣物鞋帽、襁褓背带、金银锁镯、玩具童书、童床餐椅,样样齐全,琳琅满目,头三天开业购买的,一律赠送一张小小的手帕,手帕子上却是用碎布拼着图样,图上多是一个水果、蔬菜等,下边写着一个字,却是个认字的小帕子,有客人看了却是十分喜欢,想集齐一套,却是有多种款式,有布拼的,有手绣的,十分精美,价格也各有不同,一日之内居然卖掉数套,不过这类布书仿制容易,因此也不敢靠这个赚钱。

    楼上却是有小娘子负责招待,若是有女客带了孩子进来,小二便热情招呼上二楼雅座,二楼宽敞的厅堂里,设了好几张长的贵妃榻,铺着长而软的靠垫,却是让女眷坐着闲聊,又有免费茶水供应,旁边围了圈小空地,里头在草席上,铺着干干净净柔韧清香的草编软垫,又放了许多布制的大玩具,有小猪、小猫、小狗等,又有个小角落里头放着一个大澡盆,里头盛着满满的决明子,放着些木制的小铲小勺,却是让孩子在里头玩的,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