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女配》
作者:陈灯
☆、1楔子
窗外好大一棵玉兰树,开了一树蓬勃白花。
紫苏有点茫然,托着腮,坐在窗前。怎么就来这了呢?她百思不得其解。日长得让人昏昏欲睡,黄昏渐渐袭来,她百无聊赖地翻着桌上的线装医书,想起很多年前自己确实非常向往过有这样大块大块清闲空白的时光来研究医书,现在算不算心想事成了呢?那时候的日子,被打工、考试、医院填得满满的,只能在陪着母亲病房的时候,见缝插针地看几页考试的要点,默默背诵|岤位图,准备考试。
在会所里头她是不敢看的,虽然木讷的她时常有大量的时间在等客上,前台的玲珑姐经常斜眼看着她似笑非笑地说“哟,我们的大学生又来啦。”那嗤笑的神态配着滴溜溜的长坠子耳环在会所的灯光中忽明忽暗,总让她全身不舒服。
不受期待的出生,父母离异,母亲病重,交不起学费,生活费、医药费,于是失足于风尘场,这样寥寥几笔地一生,会所里随便一个按摩小姐都能在恩客前道出比这更凄凉坎坷令人唏嘘的身世。真真假假间,她也无暇探究谁比谁更不幸,或者说找到更不幸的人来证明自己还有一丝幸福,一脚陷入淤泥,再也挣不起身。
她曾经以为,她可以努力走出她自己的人生的,比如拿到毕业证学位证,成为一名专业的按摩医师,比如组建一个正常温暖健康的家庭,比如拥有一个可爱的孩子。而最后她成为了一名卖笑卖身的按摩女,也许会有客人感觉到她的按摩手法比她的胸部更专业,不过在最后,胸部仍然是他们更关注的重点。
最优秀的成绩不能帮助她拿到学位证、毕业证,那场流产,终结了她的一切,没有机会再试的毕业试,不能再孕育孩子的残破身体,以及从此淹没的人生。在那之前,她一直坚信只要她努力,她会是她人生的主宰,是世界的女主角,有力挽狂澜改变人生的力量。
万念俱灰的那个晚上,她割开了她的手腕,在放满温水的浴缸里头,据说这是最不痛苦的死法。从没有信仰的她在黑暗拥抱她之前迷迷糊糊地想,据说苦今生是为了修来世,那么,可否给我一个不那么辛苦的下一世呢……
作者有话要说:
☆、3无忧花开
安静的院子,院子里开着白花,有梳着双鬟穿着绿衣直裙的小丫头用竹枝扫把扫开落叶。屋内古朴却不厚重的家具,架子床上挂着疏淡的水墨帐子,四角还挂着熏蚊子的香包,床上软滑的丝被面,细布褥,枕头淡香松软,里头应该是刚晒过的荞麦。
她大概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需要服食安定来入睡了,后来量越来越大,不得不尝试所谓的野酒花、褪黑素以及各种中药。而在她决意长眠以后,却在这样一个恍如梦中的场景中醒来。
可以想象身体的原主人是个十分喜欢清淡的女孩,屋里的陈设摆饰,用色都清淡疏朗,衣物也都是浅色为主,除了宫制的品级裙服……是的,这个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的稚龄少女,眉间仍带着青涩,却已经是宫内有品级在身的嫔妃了,婕妤,这是她的品级,林萱,是她的名字。萱草,又叫忘忧草,花型优美,既能食用又能入药,利胸膈,安五脏,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紫苏心想,原主的父亲当真爱女如宝似珍,期待她一生无忧,而萱草又有思母之意,相必女孩的母亲,也被他深深地思念着吧。“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原主父亲生前曾将萱草有关诗词一首首教小林萱诵读,紫苏轻轻念着这句诗,毫无留恋地放弃了赵紫苏这个伴随她二十多年的名字。
“今后,我就叫林萱了,小林萱,希望你在天上能与你父母相会,真正无忧无虑,你的日子,我来帮你过。”
这是一个有着细柳之姿的女孩,仿佛林间的萱草,纤细窈窕,亭亭生姿。她对着妆镜端详,整个人细眉杏眼,脸色微微有些苍白,皆因大病初愈之故,皮肤白皙光洁,身段柔软曼妙,比之她原来的面容,多了几分清秀,很显然她未曾承恩。
这似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宫室,太后去万佛山礼佛祈福,为薨逝的先帝读往生经去了,皇帝带着皇后以及一些宠妃去避暑了,她显然不在宠妃的行列,于是在充满无所事事的大块空白时间里,一切工作均有服侍的宫女太监代劳,林萱一下子迎来了她人生中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在短暂的适应以后,她很平静地接受了目前自己的身份,后宫三千粉黛里的一个被遗忘的点缀品,可耻的不需要干活只需要吃和睡觉的剥削阶层,也许未来会面临皇帝的性服务要求,这对于曾经无法选择客人的她来说,已经是彷如天堂,更何况在身体的记忆里,皇帝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相当对得起观众的年轻精壮的男人……
这不是林萱前生所受过的教育中所知道的任何一个朝代,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之前一切正常的历史,过了元朝,拐了一个弯,本应成为明太祖的朱元璋,反而被陈友谅所杀,本应“志骄则好生事”的陈友谅,居然不骄不躁地掌握了天完政权,自立汉帝,建立大汉政权,应当大败的鄱阳湖之战反而大胜,而被刘伯温叹为“假龙真凤”的妻子也没有死,变成了陈汉开国皇后,就连应当是朱元璋军师的刘伯温也变成了汉王的军师,“彭和尚”、常遇春、徐达、花云这些名将,更是一一被汉王笼络到氅下,杀了徐寿辉,吞了张士诚,最后在鄱阳湖之战中,悍然改写历史,戏剧性地射杀了朱元璋,就这样本应出现的明朝被陈友谅掐灭在萌芽,恢复了大汉国号,改元大义,定都北京,开启了陈汉王朝的统治,而陈友谅史称高祖圣文德敬宁昭武皇帝。
驾崩前,高祖留下遗诏:“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被奉为圭臬,后人万世敬仰……读史书看到这里,林萱默默掩卷抬头无语,这高祖,显然也是一名熟知历史的穿越前辈,王霸之气纵横海内,果然各路英雄纷纷拜服,打下偌大王朝,他还严禁女子缠足,开办学校,开商科、工科,大大提高了商人、工匠的社会地位,开办军校,培养军事人才,通令后世不许海禁,而显然这位先辈是一个汉服爱好者,从衣箱内清一色古朴汉服式样可以看出,就连宫里的宫女太监,也是十分典雅的深衣。好在此皇帝还是穿内裤的……免去了紫苏穿开裆裤的悲剧,而来自现代的高祖,显然也不能习惯长期跪坐,因此桌椅还是正常式样,紫苏举手扶额:前辈,晚辈毫无才华,只能仰仗您的丰功伟绩,过自家的平静日子了。
目前这任皇帝,已是陈汉王朝第三世了,年号昭平,现在正是昭平二年了,昭平帝年方十八,在紫苏原身的记忆里,只在宫廷大宴、给太后请安等地方见过皇帝,印象中属于她认识皇帝,皇帝不认识她的美好状态。
无聊的日子里,除了翻看出身太医世家的原主留下的医书,和小丫鬟摸索着做一些护肤产品、香料、茶饮之外,就是大段大段的睡眠,仿佛要把上辈子没有睡的觉统统补眠,抑郁症失眠症不药而愈。原主因为自小由父亲教养,并不假手于奶娘丫鬟,父亲去世后便一道圣旨入了宫,竟养成了个极清淡的性子,好一个人独处,谨慎腼腆,多思多虑,由于思父成疾,过于冷清寂寞伤了元气,每遇花辰月夕,便感旧悲哀,寝食失常,年纪小小便一场发烧去了。而彼之砒霜,我之蜜糖,这样没人打扰,安静清雅的小院子,不敢多言打扰的侍从,却是风尘中打转数载,种种求而不得的现代按摩女所渴望的洞天福地,世外桃源。
这就是修来的来世么,也挺不错的,适应了新身体的林萱默默地想。
作者有话要说:
☆、4宫墙深处
春往秋来,时光如飞梭,太后依然在万佛山礼佛,而皇后娘娘回宫后就已发现有孕,免了诸妃一切问安,安心养胎。昭平帝回京,政务繁多,也无暇理会后宫。
又长高了些的林萱已经适应了隐居在小院子的生活,足不出户,牢记电视剧里看来的御花园就是个各种阴谋发生的地方,因此蛰居小方院内,却悠然自得。
伺候林萱的贴身宫女豆蔻、香附发现自己的小姐似乎多了不少爱好,晨起喝水,在院子里头走上半个时辰,然后用早餐后便开始练字,练字完毕读读书,有时候医术,有时候是史书、地理志、志怪小说、诗词句,午饭后必要小憩半个时辰,然后起来后却是要在廊下绣花,却只是做鞋,做了一双又一双,待太阳西斜,光线暗下,便与小宫女们在院子里踢毽子,伺候花草,沿墙角那儿种了许多丛萱草,却是小姐一直所爱的,待用过晚餐,又在院子内缓缓行走,然后洗浴后让宫女给她用自制的玉肤膏擦遍全身并细细按摩,然后安然入眠,日日如此,又不喜值夜的人在房内陪伴,只喜欢独自安寝。虽然有些和从前不同,但却是身体一日日的好起来,面色也红润起来,因此豆蔻和香附也少不得习惯了小姐的新习惯。
这日清晨,却是秋雨连绵以来,多日不见的晴天,院子里秋意盎然,空气十分清新,林萱又在练字,却是病愈后,弃了原来的卫夫人簪花小楷,改摹赵体。
豆蔻曾好奇问之,林萱想了想,总不能说自己不敢再写簪花以免字迹露出马脚,思索再三,却说:“尴尬人写尴尬字吧”。
豆蔻依然不解,林萱微微笑,抿嘴细细写了一曲小令: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由于读了数年中医,林萱对古文、繁体字也十分熟悉,而前世迷恋于古代文化,曾下苦功夫练过书法,临的就是赵体,因此这一首小令,写得倒是婉转流利,颇有韵味。
豆蔻念了念,侧头想了下,说:“这是小姐写的么?”
林萱笑了,说:“这就是松雪先生写的,世人薄其行,我独爱他那一股从容飘逸”。还有他那身不由己的命运,林萱在心里暗暗补了句。
“娘娘,您是想家了吧。”豆蔻又看了遍那词,说道。
林萱怔了下,是了,原主自小与父亲林崇舒居于江南,稚龄之时多随出诊的父亲遍览江南水乡风景,后因父亲医术高明应召入京。江南那水云城郭,夜月山寺,绿水桥边,莲叶田田,就再也没有见过了。林崇舒此人,医儒两通,琴棋书画皆有涉猎,为人潇洒从容,又有相交遍天下,却是为了林萱的母亲,没有再娶,一人教养女儿长大。林萱不禁想起现代也是个喜欢游览的有名的情痴文人写过的一句话:“我看过很多地方的云,走过很多地方的桥,喝过很多地方的酒,但只爱过一个正当好年华的女子。”
林萱怅然笑了下,也难怪原主思父成疾,这样好的父亲,当真是亲力亲为的养大,从汤头歌开始教说话,手把手教写字,起卧均过问,出诊便带着,在古人中也很少见。反观自己,从未受到家人期待,就连名字,也是出生那天,听到消息的爷爷夹起炒田螺里的紫苏,漫不经心地说,就叫紫苏吧。很快父亲母亲离婚,她随了母亲,并不受到任何期待的她就这样打扰了所有亲人的生活,很快母亲改嫁,父亲别娶,他们倒是一别两宽,并且有志一同的对人生意外产生的副产品选择了漠视。
两边犹如踢皮球一般的生活,在哪里都找不到归宿感的日子,紫苏仍然记得自己那总不合身的别人的孩子穿剩下的衣服,有着漠然厌烦眼神的父亲母亲,对于所有人来说,自己都是个不该存在麻烦,意外产物,看到她便想到自己曾经的不堪,愚蠢,终于她早早考了个远远的外省的医专,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她艰难的在各种打工中继续着自己的求学道路,皆因她当时以为她的人生还能有未来。
而母亲却病了,芓宫癌,可以预见的巨大的医药费开支到黑洞中,继父毫不犹豫地离婚了,讽刺的是,似乎从来没有问过自己去向的母亲,居然能千里迢迢拖着病体找到了她。仍然记得那天所有同学惊诧的样子……她当时毫不犹豫地收留了母亲,并且热情地带着她遍访附近的大医院以及学校的名医,甚至于去了足浴城打工按摩,也许她当时还有一丝希望,也许她因祸得福能得到迟来的母爱?结果是,她日日陷入了呻吟和骂声,骂天骂前夫骂后夫骂女儿没用骂命运骂所有的负心人,日夜的服侍床前并不能带来一丝温暖的话语和爱抚,只是无尽的咒骂声仿佛从此以后一直旋转在她头上的诅咒。
林萱冷冷地笑了,那对父母,大概还不知道自己死了吧,多么讽刺啊,出卖皮肉凑够手术费,切除了芓宫的母亲,最后病情控制住了,身体内没有发现其他转移迹象,在病好后,又毫不犹豫地拿着自己存到医院里剩下的医疗费,自顾自的回去找继父了,也许她是真的爱他,因此才有那么巨大的恨让她日日夜夜的咒骂,她有着旺盛蓬勃的生命力和顽强求生意志,她活下来了,并且一定要回到情人面前,让他知道自己没病了,他们可以从头开始了。
而自己,已经完成了她的义务,当然不排除下一次大难来临,也许她又会再来找这个遗忘的女儿,但是林萱,却再也无法继续自己的人生。
“从来没人爱过我”,林萱想,“即使死去,也没有人在意一粒尘土的消逝。”
豆蔻侧头看了看自己小姐脸上那寂寞冷清的笑容呆住了,太阳刚刚升起,初升的晨曦透过窗户,照在年幼的娘娘脸上,红粉馥馥,娇波流慧,竟是清艳绝伦,豆蔻和香附均是林萱先父精心选了放在娘娘身边陪伴玩耍的,只比林萱大了两岁,从小并不教她们做重活,只同女儿一起教养,一同起居,只担心女儿太过寂寞。香附沉静玲珑,豆蔻爱笑善绣,两年前林崇舒逝世后,一道懿旨让林萱入了宫,封了婕妤,而两个丫鬟也随之入宫。
两个丫鬟和林萱再熟悉不过,自己小姐在大病一场以后,却是仿佛大梦初醒,虽然仍是寡言多思,喜静爱幽,却是每天必坚持起床院子内步行半个时辰,生活规律,也不再时时垂泪,身量竟是长了不少,连面容也因多了红润的面色,五官长开不少,开始脱离了小儿的稚气,已初露少女的娇媚,再过几年长成,不知道会美成什么样子。
小姐在这宫里,真是再好脾气不过,平日里只是安静娴雅,老爷在世时千娇万宠,却没把小姐宠成像别家小姐一样,骄纵任性,对下人动辄打骂,小姐从不发脾气,对衣食都要求甚低,只是为老爷守孝,一直茹素,年纪轻轻几乎一场病过去了,老爷一直要求惜福珍重,小姐病愈后并没有坚持只茹素,而是也进一些鱼和肉汤了,只是仍以素食为主,穿戴上好清雅,只选那些素雅别致的,这样的品格,这样的容貌,居然锁在这寂寞宫室里寂寂无闻,真是不得不让人叹命运之多舛。
转眼寒冬便至,京城甚为寒冷,尤其大雪以后,各宫宫妃走动也少,加之先帝薨逝未满三年,宫中不兴宴请,不奏乐曲,除了除夕大宴林萱曾出过院门,也就是吃了几筷子冷冰冰的御宴,远远看了下龙座上的帝后,便又回宫蛰伏,自在屋内吃些热饺子,过了林萱来此的第一个新年,虽然冷清,却是求之不得的清静。
作者有话要说:
☆、5花朝春宴
光阴荏苒,不觉已是翌年二月,春暖花开,皇后已怀孕八个月,临盆在即,由于是昭平帝与皇后的头一胎,极有可能是嫡长皇子,在万佛山礼佛的太后也銮驾回京,亲自在宫内坐镇。而此时,苏贵人也发现有两个月的身孕,虽然早不发现晚不发现,太后回宫才公之于众,比较耐人寻味,但太后和皇上大喜过望,又是一番厚赐不提。
太后看皇后胎像稳固,苏贵人又有喜,心情大悦时不免又想再多些开枝散叶,且又刚出国丧,于是早就有令花朝节需好好办一场,御花园设春宴,宫内有品级的宫妃均参加,大家松快松快,宫内诸人少不得忙乱一番,精心准备。更不提得到消息的诸妃,忙着制新衣,打首饰,扎新花,试香粉。
这日正是二月十五花朝节,晨起便是风和日丽,按安排,今日先是位分较高的妃嫔陪太后、帝后游园,接近便在浮碧台观赏歌舞,傍晚饮宴后便散去。
林萱位份低不必陪游园,自是慢悠悠的在园内写完大字,在豆蔻、香附的一再催促下,才开始妆扮起来。又不许艳妆,只简单挽了反绾髻,双髻上绕了珍珠璎珞,簪了几朵玉兰,配珍珠耳珰,珠链,身上也只是淡黄上裳、绿底牡丹高腰襦裙、披了浅绿半臂。一番精心装扮,虽仍是一贯的素淡作风,却也是如嫩柳拂风,十分春/色染上裙裾,婷婷袅袅正是豆蔻好年华。
留了沉稳的香附看家,林萱带着豆蔻一路款款往御花园走去。在小院蛰伏一冬,饶是前世见多识广,林萱还是被这春光里的御花园给深深的沉醉了。
虽然仍有春寒料峭,却是处处芳草春树,莺啼雀鸣,横塘曲岸、朱槛雕栏的掩映里,到处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桃李正芳,牡丹花放,嫩白妖红,环绕亭砌,杂花影下,细草如茵,烂漫奇花艳蕊,在春风中争相开放。林萱徘徊花下,神驰目眩,春光烂漫里,无数曾经死记硬背过得残诗在胸中涌动,闻说双溪春尚好,时有幽花一树明,黄四娘家花满蹊,几处早莺争暖树,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诗情……
前世为生活所奔波劳累,何曾认真游览观光过!一种新生的喜悦忽然在心中萌生,自己,终于有了新的生命,新的人生么?自己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一名清清白白,良好家世,有着不俗的容貌,不错的生活环境的少女了?
千万思绪,浮于心头,林萱分花拂柳,却不禁胸中翻腾,感怀起前世种种,眼中竟似有热气冲起,鼻子一酸,一旁豆蔻看着自己小姐泪眼盈盈,只以为她是又想父亲了,小姐已是多日不曾如此伤春悲秋,偏偏此时犯其痴病来,赶紧只说些别的引开,否则花了妆却去哪里补去。
赶紧只做看不见小姐的泪光点点,催到:“小姐,午时快到了,我们需得赶紧到浮碧台呢。”
林萱只得收起满怀思绪,迤逦前往浮碧台。
才近浮碧台,远远就已听到风里送来宫嫔笑语和着笙歌,待走进了,只觉得心胸不免一广,之间浩浩清清宫里竟然有此一望无际的好水,碧波荡漾,那浮碧台临水而建,视野极好。台上已铺了大红猩猩毡,设有桌椅,并摆放鲜花围绕场地,台边柱子边皆挂着轻纱。碧波上已是搭了花团锦簇的画舫作为戏台,旁又有梨园部、教坊班在奏乐,乐声在水上更显清远飘渺,沁入人心,令人心旷神怡。
已有不少低级宫嫔到了,场内粉黛云从,环佩璆然,脂香酒气,充溢空气中,诸妃们均衣裳鲜明,簪珥光采,林萱一时居然有走入古装片场之感,正是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这时却听到有人召唤她,林萱转头一看,却是一名高挑亮丽,肌肤白嫩丰润的女子,挽着百合髻,身上穿着||乳|白色缠枝莲纹上衣镶着红绸边,下裙红底缎织金线缎裙,披着大红凤纹批帛,眉眼十分鲜明灵活,豆蔻在侧言道:“是史宝林,伴驾去避暑回来,都没来过咱们宫里了。”说毕忍不住撇了撇嘴,心道还自称是小姐好友,拣了高枝飞了也不来探探小姐的病。
林萱也想起来,这位史宝林,是长沙太守之女,因入宫时性格颇有些傲气,得罪了不少人,竟无人交好,其时林萱性格孤峭,沉默寡言,史宝林便引为同道,时时找林萱大吐苦水,又因林萱及宫女均是话少守秘之人,因此史宝林有时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林萱也只安静听其倾诉,并不外传,史宝林更喜将林萱作为树洞倾吐情绪垃圾了。而夏天时帝后去承德避暑,戴上一些得宠的后妃,史宝林经过宫内一番磨折,终于收了她那孤高自诩的作风,也不知花了多少金珠贿赂了敬事房,竟也得了伴驾避暑的资格,一去数月,回来后也得了几次侍寝的机会,一发忙着四处奔走打点,交好妃子,也一直没到林萱宫里吐苦水,此时看到仍是被冷落的旧友,想是穷人乍富,要来炫耀一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了。
只见史宝林笑容满面,对林萱道:“许久不见妹妹了,听说你前阵子抱恙在身,姐姐因去避暑,回来又常侍奉皇上,竟没得到空暇去探探妹妹,妹妹千万原谅担待姐姐则个。”一边亲热地牵了林萱的手,上下打量了下皱眉道:“妹妹还是这么素淡,脸上的胭脂也没用好,我那里有种飞霞色,眼下正是时兴……这衣裙也不称今日的场合,妹妹还是要多探听探听当下的时兴妆扮的好。”
林萱心中一晒,这位史宝林,一直不忿自己的位份比她高,因此平时言谈,只喜欢一径的贬低打击林萱,以显示自己处处比林萱强,满足自己的自大心理,又只与林萱姐妹相称,平时也不施礼,处处以姐姐自居,只是从前的林萱腼腆温顺,只把史宝林当密友,经历过前世种种的如今的林萱,却已洞然史宝林的种种作为,且与她虚以委蛇罢了。
然后也不顾林萱答话,只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在承德避暑看的景色,侍寝的细节,某妃如何姿色蠢陋却仗着家世如何如何跋扈云云。
林萱漫不经心地听着,只偶尔点点头,却听到有太监前来通传各处,请嫔妃们入席,戏台准备好,太后及皇上皇后等一行游春完毕,即刻要到。
林萱位份高,往前找到婕妤的位次,史宝林见状眼中虽有不忿,转瞬又想自己已经侍寝,不知哪日诞下皇子,位份便可往上提,林萱不过是仗着父辈的功绩,却完全无宠,容貌不过是清秀而已,又多愁多病,不善交际,总有一日要在自己之下,这么想着便又端起自己那姿态,找了自己位子去不提。
只见太监高声通传,皇上扶着太后,身边跟着身怀六甲的皇后缓步登上主座,台下诸人拜唱起身,皇上赐座,又是一番游春勉励之语,便宣布开席。
林萱是头一次在如此明亮的光线下见到太后及帝后,不禁细细端详。
太后年应有四五十了,但望之仍如三十许人,头发乌黑发亮,面色红润,两颧微露,颊微狭,身着朱砂色暗红镶边三绕膝长曲裾,目光锐利,风骨姗姗,林萱心中暗自嘀咕,这眼光,可一点都不像礼佛的人啊。
皇帝身着黑色深衣,上绣金团龙,身姿挺拔,俊眉修眼,年纪还轻得很,鼻子下只有淡淡茸毛,声音清朗,脸上表情一本正经,林萱却从那双有点漠然的眼里仍看出了一丝不耐来,身旁的常皇后因身怀有孕,身着暗红底泥金色凤鸟纹齐胸襦裙,瓜子脸上敷了不少粉,仍可看出淡淡的斑的痕迹,想是孕期脸上起了黄褐斑,脸上虽保持着微笑,却掩盖不住一丝疲倦。林萱暗忖,怀孕八个多月了,也未听说平时皇后有什么活动,想是一下子无法应付这活动量,累了吧。
常皇后乃是开国元勋鄂国公常遇春之孙女,常遇春本来应该是朱元璋的一员骁将,最后却被这个穿越了的陈友谅收归氅下,林萱想到这其中必又是有许多故事。高祖建国后,封了朱元璋之子朱标为归仁伯,而常遇春之长女因早与朱标有婚约在身,虽然朱元璋身死,常遇春仍履行婚约将长女嫁入朱家,高祖也不以为忤,只赞常遇春有情有义,后又将其长子郑国公常茂尚在襁褓的幼女指为年幼的西平王世子陈翊为王妃。没想到之后太子陈善早夭,西平王被封为太子,随后登基为帝,陈翊变成太子,常氏也随之变成太子妃,直到昭平帝登基,常氏也被封为元后。听说知书达礼,贤淑温柔,十分得朝内外推崇认可。不管怎么样,自己有孕,身形最臃肿难看的时候,举办这么个游春宴会,让这么多貌美如花的莺莺燕燕在自己眼下晃动,再怎么贤惠大方,也会膈应万分的吧,林萱思维如脱缰野马地想到,只怕身为魏国公徐达次女的徐太后,和常皇后,也不是表面上看着的这般和谐呀。
作者有话要说:
☆、6欢宴驚变
酒过三巡,宴席开始热络轻松起来。徐太后下令击鼓传花,传到的嫔妃便献艺罚酒二选一,场面开始推向高/潮。只听到鼓声密密响起,满场素手传花,笑声飞扬,美人百态、活色生香,林萱倒不着急,一则心里明白这些猫腻,没打点下关节部门的上下,哪里那么容易轮到你在皇上面前露脸,二则万一有意外,大不了喝杯酒罢了。
很快鼓声停止,一位美人执花款款出列,折腰下拜道:“臣妾杨氏愿为太后、皇上皇后清歌一曲。”众人都不禁眼前一亮,果然是个美人,靓妆如画,言语落落大方,一身杏花红薄襦裙,风吹来飘飘似仙,说不尽幽闲窈窕,真个是花输双颊柳输腰,只看她不慌不忙,舒素手,拍香檀,一字字吐自朱唇皓齿间,恰似一串玉珠,声和韵闲,彷如鸣泉花底流溪涧,明月下冷冷清梵,果然一派仙音。
一曲歌毕,众人赞叹有加,就连皇上也多看了她两眼,赏赐了两匹宫缎。之后其他宫嫔更是踊跃献艺,有的当场作画,有的鼓琴,有的献舞,林萱前世今生,还未有过这样闲心近距离观看演出,少不得饱看了一番。
传花了几次,太后便令暂停,让教坊司演练新排的舞来观看。
林萱却觑到台上一着绛红泥金镶宽黑边曲裾的高髻美人上台去一一给太后、皇上皇后敬酒,新月笼眉,春桃拂脸,与皇上敬酒时,流目送盼,妮妮软语,又做出一副娇嗔样,看她一身绛红长曲裾,立在穿着玄色深衣的皇帝身侧,倒似比皇后更衬皇上,而今日皇后穿红,细心的宫妃谁不打听了,注意避开,她却全无避讳的样子,看她腰肢微丰,走路时又不自觉扶腰,想来就是那正怀孕的苏贵人了。
林萱暗暗点头,又去看皇后,果见她脸上虽仍有笑容,眼底却是一片漠然,当今皇上因为年纪还轻,太后不肯让他早早沉溺美色,又兼世子妃原是高祖亲自点的,为笼络常家,并未安排侧妃,而登基时日又短,因此目前四妃位均空缺,这位苏贵人一旦诞下皇嗣,无论男女都是诞育有功,必将擢升,宫妃中仅次于皇后,想必现在就已春风得意起来了。
一场舞毕,常皇后扶着宫女的手站了起来向太后、皇上道:“今日母后、皇上高兴,本应再多坐坐,只是适才晒了些日头,臣妾有些眩晕,还请容臣妾告退……”
话未说毕,徐太后已是摆摆手关心地说:“皇后有孕在身,自当好好休息,苏贵人也是,你们且先回去休息吧。”
常皇后拜谢后带着宫女们退场。苏贵人见状,也只得拜谢太后皇上后,讪讪地回宫了。
殿内又继续击鼓传花,又有几个宫妃起来表演节目,就连史宝林居然也轮到花,起来表演了个折柳舞,只是她身材高大,身段实称不上曼妙,又穿着红裙,若不是事先报了舞名,实是看不出折柳之感。
林萱只听到身侧两个嫔妃在窃窃私语:“如何轮到这傻楞大姐上台的?这折柳舞活生生跳成水桶舞。”林萱只忍不住想笑,又听另一人解释道:“你有所不知,她家豪富,之前只知显摆,不知打点,后来终于明白过来,砸了不少金在尚寝局上下,听说尚寝局上下轮流去她那里传事,现在宫里谁不知她人傻钱多,据说皇上只要让她侍寝一夜,尚寝局就有好大一笔收入。”
林萱不禁心里骇笑,原来皇帝也和那小姐一样,由老鸨们收钱安排过夜。
正吐槽时,忽然外间一太监扑跌跑来,面色青白如土,皇上见状便摆手停了席上舞蹈,正欲询问,那小太监跪下回报:“启禀太后、皇上,不好了!不知哪里窜出一个黑衣蒙面人,惊了凤驾,那黑衣人趁乱跑了,娘娘摔倒后腹疼不止,还有苏贵人也在,也说腹疼,已传了太医,但情形不好,太医说要生了!”
话语才落,徐太后、昭平帝齐齐变了脸色。
昭平帝当即站起身来,勃然大怒,“混帐!好好的怎么会有刺客!”言罢心急如焚,便着那小太监带路赶往现场。
徐太后却是思忖片刻,下令道:“传令御林军派五百人在此围守浮碧台所有人皆在此停留,不许进出,不许交谈,宫妃才人以上品级的,与哀家同去坤宁宫守着,一应侍女停留在此,不得乱走,另五百人在宫内分头把手各入口,逐一搜宫!另着敬事房派太监带宫内花名册分两路,一路到浮碧台清点各宫人数,一路随搜宫队伍清点,一一对应各宫太监侍女,如有对不上的,即刻查明,无论少了人还是多了人,乃至私藏武器等等,统统拿下再说!”
徐太后安排果断利落,心思敏捷,林萱不禁暗自叹服其铁腕,只不知让才人以上的嫔妃都跟到中宫却是为何,心念一转,一个黑衣人,瞬间弄倒了两个孕妇,这时机赶得如此之巧,两个孕妇出了事情,只怕得利者就在剩下的嫔妃之中,太后拘在身边,可以服侍皇后,为皇后祈福的名义防止互通消息,又可观察行为举止。
林萱想到此节不禁一凛,谨言慎行起来,默默跟着太后走向坤宁宫。
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九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皇后受惊临产,已安置到坤宁宫东次间,太医院太医令正站在东暖阁向皇上禀报,皇上眉头紧锁,面上带着戾气,在屋里徘徊,见太后驾到,便上前扶太后坐下,压着怒气道:“太医已诊脉,苏贵人还好,只是动了胎气,已开了安胎药回寝宫休息了,只是梓童胎位却是不正,情势危急,已传手法娴熟经验老到的稳婆、医女前来助产。”又怒道:“皇宫竟有刺客出入!卫兵都是干什么吃的!朕已经着人去查门禁出入了。”
徐太后道:“入宫门禁数道,刺客多半是别的门路进来的,宫室颇大,一时之间多半还躲在宫内,哀家已吩咐御林军来搜宫,坤宁宫也已派人把守戒严,皇后这边,你也不用太担心,太医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却是要安排在阵痛间歇进些粥饭,积攒力气方可,”便转身令身边苏姑姑道:“你进去好好看看。”
苏姑姑应了,便镇定自若地进了东次间,指挥众人,分派工作。
昭平帝听了心下稍安。
林萱等一众嫔妃在廊下立着听消息,林萱正靠花窗站着,却可透过竹帘看到屋内情形,见状心里暗暗想到:“古人说七活八不活,皇后娇养出来的,平时走动太少,胎位不正,又是头胎早产,一不小心只怕是一尸两命。”心下不免为皇后以及腹中的孩子担忧起来。
果然过了一会儿苏姑姑出来禀报,语气里头已有一丝慌乱:“孩子的臀先露出了,下红淋漓不止。”
诸太医悚然变色,纷纷议论起来,却无一敢做出决断,皇上霍然立起,急切地问:“这该如何是好?”
太医们又是一番议论,摇头不已,太医令出列禀道:“此时情境,只能请太后娘娘皇上做决断,看是保孩子还是保大人,否则时间拖长,母子二人均有性命之忧。”
话语才落,皇上勃然大怒:“既如此养你们却有何用!”
诸太医只是沉默不语。
一太医忽然出列道:“宋史有载:宋时有民间孕妇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名医庞安时,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抚摩,孕者便产子。如今之计,或可令精于按摩催产之术的医女、稳婆推拿施针,以正胎位后方催产为佳。”
皇上闻之充满希冀地问:“此法如何?”
太医令驳道:“按摩催产多为民间稳婆采用,皇后娘娘千金贵体,医女稳婆若是经验不足,力道不够,便极为危险,那宋安时也是自己医术高超,经验丰富,亲身按摩施诊,方保胎儿平安产下,此法风险太大,江太医方任太医不久,思虑不周。”
前边出列的江太医似想争辩,但最后却默然。一时之间殿内安静得可怕,里头睡的乃是一国之母,皇帝的元妃,哪个太医敢去摩凤体,推产道?
徐太后和昭平帝也想通此节,面沉如水,空气一时胶着起来,只传来里间一阵阵呻/吟声。
昭平帝徘徊了一番,忽询问江太医:“如你入产房,有几分把握可保母子平安。”
江太医面上闪过犹疑,瞬间便又坚定回禀道:“有?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