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3-15 8:24:37 本章字数:3187
(求收藏)
唐国朝中所有人都认为刘彦贞战死了,李从嘉也给误导的就这么想,哪里想到他居然被钱弘仿给俘虏了,钱弘仿刚刚说出李从嘉就一咧嘴,随即又问刘彦贞被俘虏的过程。
钱弘仿如实说完,他这才知道在吴越军偷营之时刘彦贞正在营中与女子苟且,对战事丝毫不过问,在卢绛战死之后他才给冲进大营的婺州军俘虏,且被带进金华城内不等用刑就主动的投了降。
李从嘉见他这么说虽然不能确定真假,但想到刘彦贞在富阳的恶行也对他没有好印象,直接笑道:“钱将军杀的好,刘彦贞在富阳就为祸百姓,你不杀他本王在战后也要弹劾他,这也省了本王的事。”
钱弘仿见李从嘉的表情和语气倒不像是在说谎,心中的大石头这才算落了地,拱手说道:“罪官明日就去义乌等县,命其归降于我大唐,在处理好这些琐碎之事后罪官还想戴罪立功,为郑王殿下去劝说钱弘偓归降。”
李从嘉刚刚就与他说过此事,见他应下不禁心中高兴,说道:“那就有劳钱将军了。”
李从嘉再次笑道:“钱将军明日出发,本王给你一千军士作为护卫,若是义乌等县不从,钱将军也知道该怎么做。”
“罪官明白。”钱弘仿点头应道。
虽然天下间还有当权者制定下规矩,但这是个强者为王的时代,李从嘉在钱弘仿面前就是强者,在银枪都军士和俘虏眼中他也就是王,对于不从命者也只能有一死,钱弘仿自然明白李从嘉的意思,心中只能盼着所有人都从命,但他却是还希望有人不从命,也好让李从嘉看看他的真心。
李从嘉将银枪都崔福骑兵营派去护卫钱弘仿,说是护卫其实还有防范,毕竟李从嘉两世为人见过的尔虞我诈的事太多了,他不能就轻易的相信钱弘仿已经对吴越王朝死心。
但李从嘉的担心也是多余的,在他轻易拿下金华的第七天之后,钱弘仿带着崔福一营骑兵马不停蹄的跑遍了婺州所有州县,游说六县成功,且在回程时将六县的县令皆一同带去了金华以表忠心。
就在李从嘉不费一兵一卒将婺州全部掌控在手,准备兵发衢州之时,李景遂和李徵古两人正在皇宫中在一众朝臣的眼前接受李璟的质问。
李景遂这会儿才知道李徵古与李从嘉说出了他所做之事,这会儿他很后悔没在路上将李徵古杀掉,可是后悔已经晚了。
此刻李景遂的眼前摆着三本奏章,一本他诬陷李徵古的,另外两本则是李徵古送回京中的,其中一本是他与李景遂合谋欺君的,另一本则是李徵古在李从嘉的强迫之下写出举报李景遂的。
李景遂明白李徵古举报自己李从嘉逃不开关系,他也恨不得将李从嘉杀掉,可是转而一想李从嘉或许也不是故意针对自己,这事李从嘉没有任何过错,南线战事与他无关,他能收到消息也是因为自己没有控制住部下,而强迫李徵古也是因为自己确实欺君。
李徵古这会儿也是恨极了李景遂,他哪里想到自己为了帮他,给他拉下水,到头来他居然将事情都推给自己,看来他的那些仁义还真的是徒有虚名。
李景遂在李璟面前怒视着李徵古,而李徵古自然也不甘示弱怒瞪着李景遂,两人似乎都想将对方给吃掉。
李弘冀和李从嘉暗中让人在京中散播出去的事情李璟还没有追究,李景遂与李徵古的三本奏章之事他还没有搞明白,不过李景遂带来一万八千人却是给李璟派人挡在城外二十里。
私自带兵进京等同于谋反,李璟不会不过问,但若是李璟确定他没欺君这事倒是不会太深追究,只做个简单的惩罚就足够,但若是确定了李景遂欺君,那他的罪责定然逃不掉,也轻不了。
“谁来与朕解释一下?”李璟见两人怒视不禁皱眉问道,他认定两人之间有了很深的矛盾,从奏章互相攻击,再到朝堂上怒视都能让人看出两人的矛盾很深。
听见圣上问话李徵古立即开口抢着说道:“陛下,臣的第二本奏章所说句句属实,如有半点虚假臣愿给五马分尸,况且臣还有证人能够证明臣所说都是真实。”
李景遂自然不甘落后,李徵古说完他便迫不及待的说:“陛下,李副使所说皆是谎话,臣弟的奏章所说才是句句属实,臣弟也有证人,江都军中一万八千人皆能证明臣弟的清白,臣弟愿用项上人头担保。”
“证人?”李璟若有所思的盯着李景遂。
他自然不会让李景遂所说的证人全部进京,他甚至想到李景遂早就算计好了,在他质问时说出证人,好让这些人进京为他谋反做事。
“你有什么证人?”李璟放下李景遂不问又转而去问李徵古。
李徵古腰板挺直朗声回答:“臣的证人是皇太弟殿下江都军中副将陈祚的亲兵胡梦之,当日陈祚在皇太弟殿下不顾众人逃跑之后,独自一人率领三千残军抵抗吴越军,以搏命之势击杀了敌军七千多人最后身死。胡梦之侥幸逃脱在与皇太弟殿下汇合之后不顾伤病欲为给陈祚将军请功,可是被皇太弟殿下无情的拒绝,他这才找到了微臣说出了战场上的所有事情,希望微臣能够直接向陛下……。”
李徵古说完又恶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景遂。
李璟点头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随即又眼睛不眨的盯着李徵古,问道:“你的证人有多少?”
李徵古恭恭敬敬的回道:“能给微臣作证的只有一人,但是胡梦之军中人缘甚好,且陈祚将军在江都军中也有不错的人缘,臣也不能确定有多少人能为陈祚将军出头。”
李璟沉思片刻,想到城外都是李景遂的江都军,神武禁军已经全部给消耗在南线,若是这一万八千人都给那个胡梦之作证不是要都进城来,若是这些人进城转而又投向李景遂那一切还真不好说。李璟忽然想到李景遂与李徵古弄出的三本奏章是在给自己做戏,为的就是要他相信他们都有证人好让这群军人进城,联想到近日来京城之中不断传出的李景遂欲逼宫,李璟忽然嗅到一丝阴谋的味道。
李璟坐在龙椅上盯着李景遂,看着这个兄弟忽然才发现他对这个兄弟有很多不了解,他难道真的会如外边所传一样在这时逼宫?难道是因为他在南线战败,又因为他给江都军中安置了监军让他看到自己对他的不信任,他怕失去储君之位再没有机会才会在此时迫不得已的要这么做……。
李璟胡思乱想良久微微叹了一声,这才问道:“众卿认为该怎么去取证?”
殷崇义看出李璟的担忧,遂回道:“陛下,微臣认为应该派人去城外军营取证。”
殷崇义所说的倒是不错的主意,李璟听他说完下意识的拍了下脑袋,心道自己居然没绕过弯来,转而微微笑道:“那这事就麻烦殷内使了,还请殷内使速去速回。”
城外二十里一去一回,还要取证少说得小半天,殷崇义心中欢喜圣上信任也不拒绝领命之后就往殿外退去。
殷崇义一走,大殿之上李璟就瞪眼盯着两人,李徵古已经认罪说他是受了李景遂的蛊惑参与进了此事,这会见圣上盯着自己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倒是李景遂做了亏心事,一直躲着李璟的目光。
作为自己的兄弟,李璟对李景遂的了解还是多少都有一点的,李景遂一说谎目光就不敢直视对方,这是从小就养成的毛病。从这李璟就看出十有八九是李景遂欺君,心中就在想着在殷崇义回来之后该怎么处置这两人,不管怎么说李徵古的罪责都是逃不掉的,毕竟他也参与了其中,李景遂做了错事这两人谁也捞不着好。不过若是不关李景遂,这事也只能有李徵古来承担所有责任。
殷崇义去而复返只用三个时辰,朝中重臣一直都在等着,李景遂和李徵古给李璟扔在一边,看着李璟和殿中大臣处理其他大事,直到殷崇义回来李璟这才给再次想起两人。
李璟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殷崇义取证的结果,不管两人的表情直接问道:“殷爱卿,取证结果如何?”
“回陛下,微臣在城外大营中所得到的证据并不能证明任何,其中皇太弟殿下所说,军中有一半人作证,另一半则是给李徵古作证。”殷崇义回道。
“陛下,一定是皇太弟殿下给了那些逃兵好处或是威胁过他们……。”李徵古听殷崇义这么说再次抢说道。
“陛下,臣弟没有做任何错事,军士中为李副使说话的人才是给他收买的。”李景遂沉声说道。
李璟见是如此结局,这两人又在这里相互诋毁不禁很是恼火,怒声道:“将两人都押下去严加看管不得外人接近,殷内使再去城外大营严查此事,不说真话者用大刑伺候……。”
正文 第242章 储君人选
更新时间:2013-3-15 8:24:37 本章字数:3292
一听这话李徵古倒是笑了,他笑得很很灿烂,老脸上的褶皱堆在一起,就像是老树上的年轮一样,一层一层一圈一圈。随即李徵古当着众人的面又哈哈笑道:“殿下就等着你的兵给大刑招供吧,到那时你后悔就晚了。”
李景遂心里一紧,他还真怕殷崇义用大刑逼得江都军开口说实话,到那时有了证据他也将不得不承认,但在证据面前才肯承认罪行不如自己这会儿直接承认罪责。
不等禁军进殿李景遂顿时就跪了下去,哽着声音说道:“皇兄还请看在先皇的面上饶过臣弟这一次,臣弟一时贪念铸成大错……。”
“你……你太让朕失望了。”李璟见他主动承认很是失望,伸出手指指着李景遂,一脸的冷峻。
殷崇义见李璟发火不等他再说话便直接抢说道:“陛下息怒,还请饶恕皇太弟殿下,这么多年来殿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从对吴越开战起,皇太弟殿下一直呕心沥血,只是这一次天气缘故和一时的疏忽才会导致失败……而殿下欺君也是为了弥补过错能继续为国效力。”
一直想看着李景遂倒台的萧俨见圣上有要废黜储君之意,再见殷崇义这会儿给李景遂解围就坐不下去了,立即说道:“陛下,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欺君之罪是死罪,切不可轻饶坏了规矩。”
李璟不管殷崇义和萧俨说什么长叹一声,沉声说道:“朕从未怪罪他战败,还想着给他补过的机会,但他居然想出这种方法来欺骗朕,最后还嫁祸给朕的臣子,真是太让朕失望了……。”
“陛下,还请再给皇太弟殿下一个机会……”殷崇义再次请求道。
殷崇义跪下为李景遂求情,保皇党中严续、王崇质、陈乔等人皆是站出为李景遂求情。
萧党之中以萧俨为首,众人皆是极力反对。
李璟不顾众人争论,再次沉声说道:“众卿不要再多说,朕意已决,即日起废除李景遂皇太弟之位,改封安乐侯代朕驻守袁州,李徵古念在有改悔之意,免去一死,告老还乡吧……。”
李璟很是痛心的做出如此决定之后就靠在龙椅上不说一句话。
李景遂见李璟说完就怔在原地,他此时才不会想李璟在得知自己战败之后不想废黜自己,刚刚怕是他也只是嘴上那么一说罢了,除去几个特殊的之外,自古以来哪个做皇帝不都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想起当年自己给立为皇太弟,那会李弘冀和李从嘉都还很小,根本就没有能力,这会儿眼见着长大成才了,也到了废黜自己的时候了。
虽然被废黜,但李景遂想到只要人不死他就还有机会翻身,李弘冀和李从嘉之间,作为长子的李弘冀最有机会在他之后成为储君,但李弘冀不够沉稳,身边谋士不够有远见,让他来做储君怕是不久就会给废黜,将来他还有机会再来与李从嘉争,就算是不参与竞争,也可以在李璟死后再来争夺皇位。
此时李景遂已经决定要暗中蓄力为以后的争斗打基础了。
“臣弟谢陛下不杀之恩。”李景遂想好以后立即躬身谢过,瞄了李徵古一眼,心道孤王给他和李从嘉闹的丢了储君之位,就连爵位都给降低了一级,心中不禁很是恼火,再想到李徵古也要回乡,便决定将他杀死在路上嫁祸给李从嘉,让两人都不得好。
李徵古早就对自己的惩罚结果做了大体的估计,这也是他所想的最好结果,革职回乡养老对他来说也是最想要的生活,因此他也不想再临走之前再将李从嘉强迫自己写下第二本奏章之事说出,再多生仇恨。不过他却是没想到李景遂虽然给剥夺了储君之位,手中军权没了,但他手中还有一个秘密的情报组织,可是供他差遣做一些秘密之事,能威胁到他的性命。
李景遂被废黜,朝中此时的大事就从战事转到了储君的人选上来。
李景遂和李徵古两人给禁军押下大殿之后,在大殿中坐了三个多时辰的大臣这才精神起来。殷崇义保皇党这时也已经在考虑谁才能胜任储君之位,不仅是以殷崇义为首的保皇党,以萧俨为首支持燕王李弘冀的萧党,以冯延巳为首的冯党和支持李从嘉的韩熙载等人都在深思着。
李璟见众人这会儿来了精神,不禁叹道:“储君之位朕还没有任何想法,众卿既然这会儿这么有兴致不如就给朕提些建议吧。”
“陛下,从长子继承这个传统来说,臣认为燕王殿下当得,他带兵有方,在对吴越战役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政润州也是将润州经营的有条有理,将润州治理的十分富足太平……。”萧俨迫不及待的说道。
“弘冀是个人选,还有谁有建议?”李璟看着众人问道,他如此问也是想到底有多少人在觊觎这储君之位。
“陛下,臣认为齐王殿下也可以胜任此位,齐王殿下带兵只有郑王殿下能比,治理荆南一地也是颇有成效,可是不可多得的人选。”冯延巳见无人开口便低声说道。
冯延巳推荐李景达倒是想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所有人都将李景达这个人选遗忘了,众人皆是不知这是李景达自己的想法,还是冯延巳自己的推荐。
冯延巳推荐李景达倒是也让李璟吃了一惊,对与李景达来说李璟颇为喜欢他的带兵能力,如冯延巳所说他的带兵能力也只有李从嘉能比得了。
萧俨见圣上不知在想什么,自然不会让冯延巳得逞,再次说道:“陛下,臣认为齐王殿下并不适合,他是皇弟,长子继位这是天经地义,也顺应天理……。”
“先不要争吵,诸位爱卿可还有别的人选。”李璟打断萧俨的话问道。
“陛下臣认为郑王殿下也有能力。”这次开口的正是殷崇义。
韩熙载见殷崇义推荐李从嘉不禁眉头皱起,李从嘉就知道在李景遂被废黜之后会重新选择储君,他怕韩熙载推荐自己还叫他不要开口从而暴露自己的真正目的,哪里想到给殷崇义讲了出来。
李璟见他能想到的三个人选,都有人推荐不禁一笑,这会儿殷崇义又说道:“陛下,郑王殿下文武全才,可谓是世界少有百年难遇的人才……。”
“殷内使,哪里有长子还在,储君之位传给其他皇子的道理。”不等殷崇义说完萧俨再次反驳道。
殷崇义冷声说道:“本官只是如实说而已,选谁还要由陛下决定。”
储君,在殷崇义眼中最不可能的就是李景达,虽然李从嘉参与李徵古和李景遂之事让他微微不爽,但在李弘冀和李从嘉两人中来选他还是会选择李从嘉,因此他才会别无选择的将李从嘉推出。
李弘冀从小就没给他留下好印象,无论是杀俘还是屠杀百姓等等事情他都做的不够好,给人留下的诟病太多,这样的人当上皇帝也将是个暴君,得不到民心,对谁来说都没有任何好处。
“好了,都不要再争论了,此事还要慢慢来定,不是今日一时就能有结果的,今日众位爱卿都劳累万分,还先请回去休息,明日再议。”李璟这会急着退朝也是想回去与皇后钟氏商议一下。
李璟先众臣退出大殿,回到后宫见小女儿正与周家敏娘在皇后身边玩闹,他只将两人当成小孩子看待,不顾两人在场便直接问道:“今日景遂与李徵古之事朕已经做了决定,废黜了景遂的储君之位,可是再立谁为储君朕心中还是无法决定,不知皇后可有建议。”
钟氏瞄了一眼正在嬉闹丝毫没注意圣上说话的两个小娘,然后缓缓说道:“陛下可是为难弘冀和六郎?”
“正是,弘冀为长子,但是六郎允文允武又宅心仁厚,朕实在拿不定注意,朝中众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无法给朕最好的建议,朕实在没有办法。”李璟叹道。
李璟说这一番话时确实没想到两个正玩耍的小娘都将他的话听了进去,周嘉敏作为小公主的陪读自然不好多说,但他心里还是偏向自己的姐夫,李雪瑶自然也是喜欢六皇兄多一些,就直接说道:“父皇不要为难呢,六皇兄对儿臣好,比大皇兄亲切,就选六皇兄好了。”
李璟不禁一笑,钟氏见她在这里乱讲便将两人打发进院子,回头说道:“臣妾也不能决定,臣妾认为陛下还要确定六郎有没有这样的想法,若是没有直接叫弘冀来做就好,毕竟他是长子,而且六郎一旦不想给陛下推上储君之位,兄弟之间定会反目成仇的。”
“这个朕倒是没有想过,韩熙载与六郎关系交好,也一直都在支持六郎,但是他却是没有提出来,反而是殷崇义将六郎推荐出来,或许六郎真的无意储君之位吧。”李璟淡淡的说道。
“陛下最好还是先问问六郎。”钟氏笑道,她了解李弘冀,若是储君之位给李从嘉夺走他一定会争,但是李从嘉呢,若是他有意或许也会去争,她不能确定就是因为这两年来李从嘉的变化太大,让她难以捉摸。
不过钟氏不希望两个儿子相互争来争去,最终闹得两败俱伤,她叫李璟问清也是想提前做个预防,不将最终局面闹成前朝大唐的玄武门之变那般兄弟相残。
正文 请假
更新时间:2013-3-16 8:28:03 本章字数:21
今日出去走走,请个假哦,明日正常更新
正文 第243章 再见遇刺
更新时间:2013-3-16 8:28:03 本章字数:3232
(求收藏)
李璟见皇后如此说,便决定将韩熙载叫进宫中来问问他李从嘉的想法到底是什么,若是李从嘉无意储君之位那李璟也没有理由去让他来做,使得两兄弟互争,最总闹得两败俱伤。
虽说李璟偏爱李从嘉一些,但李弘冀在他心里也不比李从嘉差什么。
周嘉敏才六岁的小娘,这么小心眼就蛮多的,想的也比同龄的人要多很多,刚刚从皇宫出来就吩咐在宫外接她回府的马车往郑王府走去。
应红作为贴身婢女年纪比周嘉敏大四岁,前年才与周嘉敏一般高,今年却是突然长了起来,虽然才十岁但也是长得出落有致,丝毫不比周嘉敏差上半点。
应红见小主人不回府,也怕给阿郎和夫人骂便低声说道:“小娘子就是要去郑王府也要先与阿郎和夫人知会一声……。”
“你呀就知道读书,什么都不懂,我可是有要事要与姐姐说呢,娘亲就是知道也不会责怪的。”周嘉敏斜了应红一眼,随即又拉应红坐在自己的身边,很是依靠的靠在她的肩头说道:“姐夫若是成了储君,姐姐就是太子妃,日后当了皇帝,姐姐就是皇后呢,我们周家都跟着沾光呢。”
“小娘子可不能乱说出去,给圣上知道会给打死的。”应红人大胆子却小,见她这么说立即往外看去。
“你不说还有谁会说出去。”周嘉敏撅起嘴。“姐姐才不会乱说呢。”
“小娘子去郑王府要去说的就是这事嘛?”应红这才问道。
“嗯,今天你也不是没有听见,陛下回宫就迫不及待的与皇后说这事,若是姐夫做不成储君,这储君之位就要白白让给燕王殿下了呢。”周嘉敏常进出皇宫却是没见过燕王,但总是听说他为人严苛好猜忌,就想到他不是个好人,自然就不想让他成为储君将来做皇帝。她出宫要去郑王府也是为了给姐姐报信,要她尽快给姐夫送去消息表态。
周宪一见妹妹只带着应红来府上就认为她是偷偷跑来的,便质问道:“敏娘是不是又没知会父亲和娘亲就偷偷跑来了?”
周嘉敏点头,随即又将姐姐拉到没人的房间,叫应红去看着房门这才低声说道:“姐姐,今日妹妹在宫中听圣上说要选储君了,他还要从姐夫和燕王殿下两人中选一个呢,皇后说要看姐夫有没有想法,若是没有就要让燕王来做储君了呢,若是燕王做了储君,姐姐就做不成为太子妃,将来也不能成为皇后了。”
周宪微微一愣,不禁捏着她的小脸蛋笑道:“你这小娘怎么还关心这事?”
江宁府中近日来一直都传着这样的消息,她本人都没有任何想法,男人的事就让男人们去想吧,她才不管将来是郑王妃还是太子妃亦或是皇后。
见妹妹认真的瞪着一对大眼睛盯着自己,周宪也搞不懂这小娘才这么小脑子里都装的什么东西,就笑着说道:“敏娘不要将这事再给人说出去,你还是小孩子呢不要去管这些,你姐夫自己有他自己的想法……。”
周嘉敏见姐姐这么说微微撅起嘴,稚声稚气的说道:“人家才不是小孩子呢。”
“敏娘不是小孩子。”周宪见她这副表情不禁一笑。
周嘉敏这才得意的笑了,随即又笑着说道:“姐姐,敏娘今晚可不可以不回去了,敏娘要陪着仲寓和瑾儿一起玩。”
周宪微微一笑点头说道:“那姐姐叫人回周府送信,乐乐也在府上,仲寓和瑾儿正在睡觉,你先去与乐乐玩吧。”
周嘉敏抿嘴兴奋的点头,扔下姐姐就跑了出去,还是一副小孩子模样。
就在周嘉敏在郑王府与周宪说她从宫中听来的事时,韩熙载也才进了宫中。
面对李璟的问话,韩熙载也不知该怎么回答,李从嘉确实有上位之心,但一直以来韩熙载都知道郑王殿下不想太早暴露自己的想法,不过现在李景遂的储君之位已经给李璟剥夺,他给李从嘉送去的消息也才刚刚送出,他还没有接到李从嘉送回的消息,根本就不能确定他现在的想法。
想到今日一早就接到的战报,被李景遂和李徵古之事一扰忘记了说出,韩熙载就说道:“陛下,郑王殿下不费一兵一卒已经拿下了金华,钱弘仿投降,他也主动帮助郑王殿下说服了义乌武义永康兰溪等县……。”
韩熙载说完将兵部收到的战报递给李璟。
李璟被韩熙载这么一打岔差点忘记了自己要问的事,好在韩熙载被他打发出去之前他才又想起来,便再次问道:“韩爱卿,你与六郎交情甚密,你也一直支持六郎,可知他是否有意储君之位?”
韩熙载就是想要将此事先蒙混过去,希望在接到李从嘉的消息之后再来回答,可是这会见没给混过去只能含糊其辞的说道:“陛下,郑王殿下从未与微臣说过此事。”
李璟半是狐疑半是相信的说道:“没说过,或许就是没有吧。”
“应该是吧,若是陛下想知道,微臣可以去试探一下。”韩熙载恭谨的说道,却是想改口说李从嘉也有此意。
“不必了,此事就先放一放,等六郎拿下衢州之后,回京商议对留从效、南汉和楚国作战的计划时,朕再来决定储君的归属。”李璟摇头说道。
韩熙载不知李璟这会儿为何问李从嘉有没有想法,就算是郑王有想法,他还能排除众议立郑王为储君?这实在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李从嘉在李徵古和李景遂进京时就能确定李景遂十有八九会给废黜,而他此时却是没有想去争位的想法,就算是李从嘉被推上储君之位,李弘冀也会如李景遂在这位置上时与他明争暗斗,或许还会比李景遂在位时更加变本加厉,让他不得安生。
由于李从嘉的的灵魂穿越使得天下改变很多,也让周朝没有对唐国动兵戈,唐国对吴越战事又一直很是顺利,李璟没有忧心之事,身体很是健康,就算是再活十年二十年或许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李从嘉也不急储君之位。
将这位置暂时给李弘冀来坐,李从嘉也好在暗中蓄力几年,也让李弘冀将自己的缺点放大再被李璟废黜。李从嘉所知的历史上也是因为李弘冀犯了错误,他将已经离京的李景遂谋杀才会导致无端暴死,这才轮到李从嘉来做这储君之位继而坐上皇位,不管他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改变,不管李弘冀是否回去谋杀李景遂,李从嘉也有办法让他暴露自己的缺点在众人面前。
李璟将储君之事放在对吴越战事全部结束之后再来决定,因此朝中看似安静了下来,可是却都在暗中角力,看似三人争夺储君之位,但是李弘冀还是站在最有优势的位置。
李从嘉在收到韩熙载的信笺之后,就已经通过韩熙载的口给李璟传出话来无意竞争储君之位,如此一来也让储君的人选从三人减少到两人。但在李弘冀和李景达之间,李璟知道李弘冀是最迫切的,李景达有什么想法他不知,但不管他有什么想法,他却是没有将储君之位再给自己兄弟的想法,因此在李璟的心中储君之位已经很明显的归于李弘冀了。
李从嘉退出让萧俨和冯延巳等人都乐得高兴,不过李璟没有表态,萧俨和冯延巳等人却是不知李璟的真实想法,在李弘冀和李景达之间来选,两人的支持者心里都没有底,李景达和李弘冀相比都不差什么。
而正在这几人为各自的支持者蓄力时,却是突然传来刚刚出京的李景遂和李徵古同时遇刺的消息。
李景遂被李璟贬去袁州,而李徵古家乡就是袁州宜春,两人同往袁州,因为矛盾却是不在同时间出发,李景遂先行,李徵古随后出发,两人间隔不足一天。
先行的李景遂却是与李徵古同时受到袭击,但由于李景遂身边有亲兵护卫没有造成过大的损失,只有少量的伤员。可李徵古就没那么好的运气,李徵古被贬职回乡,一路随行的只有数十家奴和一干家人,看上去队伍浩浩荡荡很有气势,但这些家奴却是在刺客面前使不上一点力气,数十家奴以及李徵古随行的家眷皆被屠杀在南下的船上,最终还将李徵古携带的七十多万两白银抢夺一空,给人的看到的看似是混迹在长江水道中的流匪抢/劫的场面。
李璟对此很是气愤,往袁州去要走长江水道,为什么这几年来从来没有听说过抢/劫事件,偏偏这李景遂和李徵古往那边去就出了问题。仇杀,一定是仇杀,李璟因此想到李弘冀和李从嘉两人,李弘冀怕李景遂再有翻身的机会,而李从嘉则是恨李景遂三番五次的弹劾他,但这只是李璟的怀疑,他没有任何证据。
李璟恼火归恼火,怀疑归怀疑,但他不在乎李徵古的死,他死便死了,李景遂的安危才是他最为关心的,再听到李景遂随行只有一些亲兵受伤之后这才叫他们在宣州停下,然后又将此事交给钟蒨叫他亲自去查,尽快给他满意的答复。
正文 第244章 扁为庶人
更新时间:2013-3-16 8:28:04 本章字数:2763
(求收藏)
在将钟蒨派出,李璟忽然想到李景遂与李徵古的仇恨要比李弘冀和李从嘉都大,两人遇刺很有可能是相互攻击,除去这三种可能之外他再想不出别的,不过他倒是希望此事是他所想这般,与李弘冀和李从嘉无关。
钟蒨又摊上一件难办的案子,他极不情愿但是圣命难违,他不得不放下手中要忙的事带着王烈等一众官差跑去宣州,先查曾经的皇太弟,如今的安乐公李景遂遇袭之事,然后再回返查李徵古全家都被腰斩之事。
钟蒨如此做倒不是因为他媚权,而是因为这是李璟的命令,从此也能看出,李璟的心中皇族比臣子重要。
钟蒨一行人马不停蹄用了仅仅一天时间便赶到宣州,初到宣州他来不及休息直接拜见安乐公李景遂。
钟蒨给请进驿馆,一见到李景遂不禁皱眉,如今的李景遂一张枯黄的老脸毫无生气,前些时日李景遂从婺州战败回京时,钟蒨还在远处看过两眼,可是比这有精神多了,这才不到半月怎么就变成这副样子。
不过等钟蒨一靠近就发觉了其中的奥妙,李景遂居然在与自己做戏,他刚走到床榻边就闻到生姜味道,再看他一张老黄脸便明白,李景遂脸上涂了生姜汁。
钟蒨见李景遂与自己做戏就想到他极有可能是在逃避责任,但就算是他查出是李景遂所为,他也不能将人扣下,一是圣上没给他命令,他没有这么大的权利,二是他怕李景遂手下的亲兵也将他们这一行人灭口。
钟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李景遂自然不知他在想什么,见他靠近就叹说道:“有劳钟府尹为我的事操劳了。”
“殿下说的是什么话,这是下官应该做的。”钟蒨拱手回道。
李景遂上下嘴唇动了两下没说出话来,他身边的妾室就说道:“殿下在出京城之后就一直病怏怏的,前几日遇刺之后更是大病一场,昨日才算是好转了一些……。”
钟蒨点头低声表示关心的说了两句,然后又故意试探着说道:“幸亏殿下还亲兵护卫,李徵古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他全家百口全部给强盗腰斩了。”
李景遂刚刚还闭起的眼睛瞬间睁大,用力咳了两声,这才缓缓说道:“老天无眼,老天无眼啊,孤王还想亲自将他折磨致死,哪里想到让他这么容易就死了……。”
钟蒨一咧嘴,见李景遂做戏倒是像真的,随即又是一笑:“强盗也省了殿下的麻烦。”
李景遂躺在榻上长叹一声,道:“孤王心有不甘……!”
钟蒨又与李景遂聊了半个时辰,李景遂装出疲惫钟蒨这才退出,带着他带来的衙差去查找线索。
钟蒨一出门李景遂顿时坐了起来,又将站在门口的亲兵叫进来低声问道:“钟蒨这人心思细密,李徵古那边可做得干净?”
亲兵躬身回道:“回殿下,一切都是按照您的吩咐去做,没有任何疏漏。”
“好。”李景遂露出j猾的一笑,丝毫没有刚刚钟蒨在时装出的那副病态。
钟蒨在宣州停留数日,在李景遂所乘的船上他没有发现任何刺客留下的痕迹,他只看到十几个亲兵不同程度的刀伤,又听过不同随行人员给他皆是相同的回答,钟蒨此时已经能够断定李徵古的死与李景遂脱不了干系了。
所有随行人员都是同样的语气和同样的话,怎么可能不让钟蒨怀疑。长江里大船一直络绎不绝,白日间就遇到刺客且周围没有任何过往船只,两岸的村落也没有听见任何打斗声,这怎么可能存在的事?
钟蒨没有将李景遂抹生姜汁做戏之事说给王烈,但王烈仔细分析之后也觉得事情很是蹊跷,李景遂随行人员从上到下的口吻都是完全一致,没有半点异样,这还是他办案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遇到,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人提前做好了准备。若是真如自己所想,那这李景遂被刺一案就很有可能是在做戏,也是为了逃避责任,将李徵古全家被杀一事推给别人,那么李徵古被杀一案很有可能就是李景遂下手。
入夜,王烈将自己分析出的结果说给钟蒨。
钟蒨立即制止了王烈,走到门口见周围没有任何人之后,这才关好门窗说道:“事情本官早就看出异样,我们也不能再管下去,宣州已经不是我们能再留之地,我们要尽快回京说给圣上,让圣上自己定夺。”
王烈深思片刻点头应许道:“那明日使君回京,小人带着兄弟们去李徵古遇刺的地方查探。”
钟蒨摇头说道:“本官也一起去查,我们最好不要分开,免得遭了某人的黑手。”
翌日一早钟蒨便与李景遂道别北上,李景遂认为钟蒨没有查到任何便放任他们离去。
李景遂遇刺在船上,且周边皆有村落,李徵古遇害的地方一样也有村落,钟蒨等人一到便立即展开调查,附近的村落在李徵古被杀的当晚皆是听见了喊叫声,而李景遂被刺的那天却是没有一条船,没有一个人看到。
之前李景遂给自己做戏,就让他认为是李景遂策划了整件事,而更让钟蒨认准了是李景遂所为的是他在李徵古遇害的船上找到数把钢刀,而这些钢刀却是都印着银枪都的字样。
钟蒨知道银枪都在白鹭洲有自己的兵械作坊,但是军中只有校尉以上的校官才配有这样的钢刀,而普通士兵都使用库部发下来的钢刀,这种刀市面上根本就不会流通,而且白鹭洲上也不会私下贩卖,唯一的可能就是李景遂仿制用来嫁祸。
不说钢刀的问题,李徵古一家百口没有一个活口都给杀死,刺客撤退应该是在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之下,为什么会将杀人凶器扔下,而李景遂那边刺客在亲兵的攻击之下应该是逃,而那边却是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因此最大的可能就是李景遂杀掉李徵古,意图嫁祸李从嘉,一举两得要除去两个仇人。
钟蒨调查到这里已经明白了一切,便立即带人回京向圣上如实禀告所查结果。他料定李景遂嫁祸郑王殿下,也不将刻有银枪都字样的钢刀藏起,而是直接送到了李璟面前。
钟蒨回京立即进宫将所查结果说出,李璟听后顿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