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可是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这是罪大恶极之事,当今圣上下令的前提是在攻城无果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顾百姓安危,而李弘冀这一路来做得太过了,老幼妇孺,就连路上遇见的家禽牲畜都惨死刀下。
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被朝中知晓,一旦朝中知晓那燕王殿下就会受到责罚。圣上看中唐国的声誉,上次的擅自杀俘事件已经让他气恼了,如今这次会是什么结果还真不好说。
但此时收手还有挽回的余地,若是将昆山屠城,然后再一路屠戮到华亭县,不用等战争结束李弘冀就会被朝中大臣弹劾,他曾为自己打下的基础也将付之一炬。
昆山县令万志远早就听说了李弘冀屠夫的恶明,为了保护百姓的性命以及他项上人头的安全,此刻已经率众出城投降。
李弘冀一路来杀红了眼,刚命令身后的军士屠尽昆山百姓就被秦素挡了下来。
秦素在李弘冀身边低声说道:“殿下,这一路太过放纵了,虽然圣上下令可以在攻城不下的情况下不顾城内百姓安危,但是殿下这一路的屠戮实在太过了。若是被朝中大臣知道定会弹劾殿下,殿下打下的这些基业瞬间就会倾覆……。”
李弘冀眉头微微皱起向身后摆了摆手,制止全军将士,低声又与秦素说道:“先生助本王抹去这一路的恶明。”
秦素犹豫片刻说道:“殿下,人已经杀了,只能找些借口来应付过去了。”
李弘冀眨眼问道:“借口?”
秦素点头说道:“殿下可以说吴越百姓受到朝堂和当地官员蛊惑,袭击殿下的军队……。”
见李弘冀点头秦素回头望了一眼说道:“只是殿下手中五千兵有一半不是我润州军啊。”
李弘冀也回头看了两眼,说道:“先进城再说,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考虑,本王会尽可能的收复这些人,若是不能那就让他们都死在战场上。”
林仁肇带着四千骑兵奔出了十里,原地休整吃过干粮饮过水之后又休息了半个时辰,等待天彻底的黑下来,整个平原上只剩下黑色后,才命令大军再次出发往梧桐北吴越上直都邵可迁大军的营地奔去。
骑兵绕过交错的水网驰骋在平原之上,马蹄声声。邵可迁大军早已经扎营完毕,这会儿正在营帐内休息的邵可迁听见远处传来的马蹄声,立即命令全军准备迎敌。
林仁肇只想偷袭烧掉吴越营地之内的米粮等物资,大军在距离营地仅有一里时停下来,天色漆黑,邵可迁倒是看不到远处骑兵的影子,可是吴越大军营地灯火通明,林仁肇拿着望远镜将营地内的部署看的清清楚楚。
见吴越军已经准备好迎敌,便命令军士悠闲的打马往后又退了两里,一边养精蓄锐一边等着吴越军放松下来。
一个时辰之后上直都军士刚刚准备休息,林仁肇再次命令军士狂奔向前,这一次林仁肇让骑兵停在了吴越大军营地前的半里之处,天色漆黑一片,但是吴越军营内这会儿能够更清楚的听见唐军战马的嘶鸣。
邵可迁不得不命令第二次准备迎敌,而林仁肇停了片刻故意弄出一些声响,叫百人偷偷往吴越营内放了两轮箭矢,伤了吴越十几人之后又下令全军退出了三里。
邵可迁明白唐军用的是疲军之策,但他也没有办法,不敢在黑夜中贸然出兵。唐军骑兵行动力远远好过他的步卒,此时又是黑夜,他摸不准唐军骑兵藏在哪一处犹如狼群在盯着自己的猎物,而他的两万三千大军此时就像一群待宰的羔羊,茫然中带着惊恐。
一个时辰之后不见唐军声音,邵可迁命令只留下三千人守营,让其他两万余人皆去休息,可上直都上下心里都惴惴不安又哪里能够安心的睡好。
又过半个时辰,三千守营军士依旧很是紧张,休息的军士也是不敢睡得太死。
马蹄声在三更天再次响起,这一次林仁肇将全军停在了唐军弓箭的射程之内,对着吴越大营连番射了几轮箭雨,听着军营里面的叫喊声,看着吴越军反击的箭矢远远够不到自己这才又满意的退回。
被唐军骑兵再次袭扰邵可迁没了睡意,站在营帐前与副将孟金望着营地外发呆。
良久孟金才说道:“将军,我们是不是派人出去拦截一下,这才三更天,距离天亮还早,唐军怕是隔会还得来……。”
邵可迁摇头道:“出去拦截?他数千骑兵来去自如,本将军要派出去多少人?人都派出去了,营地内的粮草谁来保护?”
“不派兵出去也得派出去斥候,刚刚伤亡两百余人若是折腾一晚,少说也得有千人的伤亡。”孟金说道。
“斥候的事你来安排吧,叫人提防着一些看好粮草,让没任务的军士去休息,过了今夜明日天亮启程进了秀州城就好了……。”邵可迁无奈的说道。
孟金派出斥候,派人去守好粮草,安顿好伤兵又将死掉的军士归拢好,这才躺回榻上,想着唐军不可能是为了粮草等物资,他们才数千人没有民夫怎么弄的走,可能只是为了马蚤扰,想着孟金沉沉的睡下,才不到半个时辰就被马蹄声惊醒。
正文 第168章 放火烧粮
更新时间:2013-2-5 8:16:53 本章字数:3179
(求收藏!)
四更,邵可迁听到唐军马蹄声细算着这一晚唐军来过了几次,知道唐军只为马蚤扰而来,困倦的动也不动躺在榻上等着唐军撤退。
营地外,林仁肇此时已经摸清了大营之内米粮等物资的储存之处,他知道这些物资他带不走,若是想带走就要消灭这两万三千大军,这对他来说难度很大,此时林仁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将这些物资毁掉。
先后袭扰了数次,天已经快亮了,林仁肇再次命令军士冲锋,相对之前的几次,这次前军在营地前袭扰,营地的北侧还有近百人借着黑夜偷偷的潜到了吴越大营附近。
吴越军昨日行军一整日,唐军又马蚤扰了大半夜,这会儿大营前唐军再次袭扰,北侧看守大门和粮草的军士也是提不起精神来,都是一副昏昏欲睡的神态,甚至有一些已经打起了盹。
就算是营中还有清醒的人,也都在军营的前方防备唐军真的突袭进营,因此林仁肇派出的唐军百人很轻易的就从北侧进了吴越大营。
为了给北侧潜入的军士以支援,林仁肇命令骑兵停在营地半里的地方,再次命令全军拉弓起箭,而吴越守兵见唐军弓箭射程远只能抱头鼠窜。
第一轮射击过后,邵可迁部大营之内又有数十人的伤亡,接着就是第二轮,第三轮以及第四轮,直到看到大营北侧冒起了浓烟和大火,林仁肇又命令放了几轮箭矢以助潜入军营放火的军士撤出,这才退到了十里之外。
唐军潜入邵可迁部大营的百人无一伤亡全部归队,远远的看着吴越军营内火光冲天,林仁肇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火光先太阳将东边的天空染红,他知道吴越大军这次的损失一定不会少,就算能保住一些物资也不会太多。
正在林仁肇想着邵可迁部损失多少时,从长兴县而来的斥候带着李从嘉的命令到了,林仁肇犹豫了片刻,虽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湖州还有近两万援军,若是他在这里有所损失那么长兴县怕是也危险了,长兴县一旦丢失,那么郑王殿下的防守就困难很多,也给了吴越偷袭广德县与义兴县的机会。若是这两地一丢造成宣州和常州的失手,朝中原本就不支持殿下的大臣就会给弹劾殿下,这些后果不可预计也不是他自己一个人能承担的。
于是林仁肇直接做出了连夜撤军的决定。
梧桐距离长兴县一百五十余里,林仁肇怕吴越援军抵达湖州之后出兵阻拦自己便下令连夜行军。可银枪都骑兵只是一人一匹马,做不到时时行军,为了保存战马不得不走走停停。
吴越罗晟的中直都全军一万七千人又带着大量的物资经过两天的行军也才走到东林,此时距离湖州城还有三十余里。
林仁肇走走停停,此时已经停在湖州东北十里的地方,见天色已经暗淡下来,在不知湖州情况下为了安全起见已经命令全军在太湖沿岸休整。
一路上斥候还没发现罗晟中直都的影子,林仁肇也不知罗晟这会儿是进了城还是正在路上,正在与几个校尉商量着如何行军。
银枪都四千骑兵若是想回到长兴县就要从湖州城外经过,若是援军未到林仁肇也不用担心湖州出兵阻拦,这会儿他只怕援军已经进城,并且又有吴越斥候发现了自己的踪迹在他回去的路上埋伏。
林仁肇与众人聊过之后就命令斥候全部出营,一部分去刺探吴越援军的方向,另一部分去刺探湖州城与长兴县之间的山下是否有伏兵。
与林仁肇的谨慎相同罗晟也是万分小心,他接到邵可迁部物资被唐军毁掉的消息便故意绕开了大陆,这才绕去了东林,天才黑他就命令大军停了下来,又派出斥候去湖州送信,准备大军在东林休整一夜,明日天亮再出发。
而湖州城内的钱弘偡和孙承佑则更是小心,两人做过交流,孙承佑年轻但足智多谋,钱弘偡虽然年长一些,脑子却要比孙承佑慢一些,但人更稳重,两人在一起倒是配合不错。援军未到,为了不被唐军扮成援军蒙骗,湖州城内还是在失去长兴县之后第一次派出大量的斥候往长兴县方向和杭州方向,一路探查长兴县唐军的动向,一路找寻罗晟部的方位。
长兴县内李从嘉也一直担心一路上林仁肇骑兵会有危险,斥候也是不停的进出。
银枪都成军不到一年,但是这一年里已经两上战场,无论是斥候还是骑兵、陌刀兵平日里训练,学得都是杀人的本事,虽然在成军入伍的时间上要少于吴越宣德军和中直都,可是杀人的本事和收集情报的能力却是要比吴越斥候强上很多。
从梧桐退出林仁肇手下的斥候一直在不停的探查着罗晟部的下落,这会儿只剩下天目山余脉附近还没查过,因此去查罗晟部下落的斥候出营后直奔天目山余脉沿线,往东南方向逐步的探查。
这一小队有十一人,领头的什长是张衡的部下吴大年,年纪最大的不过二十七岁,最小的十八岁,十一人身上清一色的黑色软甲,武器的配备有弓箭,一把两尺长的钢刀,还有必备的望远镜和契丹运来的耐跑战马。
此刻吴大年正率领着十人沿着可通行漕船的河道往东南搜索。湖州城内派出的斥候兵正在他们的身后,而从东林方向过来湖州送信的斥候也正在往他们的方向而来,吴大年一队人身前送信的只有两人,他们的身后却是有多过他们的一倍的宣德军斥候兵。
距离东林二十里,吴大年骑在马背上听着河水缓缓的流淌,拿着望远镜望向远处希望能看到远处的灯火,不过眼前还是一片漆黑,除去夜的暗影还是茫茫一片黑色,将望远镜放回腰间的背囊里,吴大年回头说道:“大路上没有,罗晟部若是没进城一定就是藏在了这山脚下。”
“二叔,要不我们分开找吧,这样机会更大一些。”吴大年身后一个面相看去只有十六七的少年说道。
“不用分开,吴越援军近两万人目标很大,他们若是没进城我们一定能够找到,若是分开反而会遇到麻烦。”吴大年在黑夜里回头打量了两眼刚刚说话的吴长生。
两人是叔侄关系,吴大年今年二十七岁,而吴长生十九岁,在张衡挑斥候时发现叔侄两人脑子灵活,便将两人要了过来,进了斥候营之后,更让张衡惊喜的是吴长生的一对耳朵十分灵敏。
一众人对这边的不够了解,又怕打草惊蛇暴露自己,行军速度自然快不起来,十一匹马的蹄声嗒嗒嗒的踩在软土上,声音发闷,不知名的河水在黑夜之下透着黝黑的光芒。
一众人不放声沉默着往前,突然吴长生说道:“二叔,前后都有马蹄声。”
“你在中间前后当然会有马蹄声。”吴大年笑道。
“不是,是离我们很远的地方。”吴长生不管吴大年怎么说急忙跳下马,将耳朵贴在地面上仔细的听了起来。
“怎么样?”吴大年见侄儿认真,急忙问道。
吴长生认真的听了一炷香时间,站起身来抖去沾在身上的泥土说道:“前面人不多大概两到三个,可身后的怕是有二十几人。”
“距离多远?”吴大年再次问道。
“前边的不到两里,后边的差不多还要十里。”吴长生回道。
吴大年眉头拧紧压低声音说道:“我军最前方的斥候就是我们,我能断定前边来的人一定是吴越军的斥候,很有可能就是罗晟部的,他们来人没我们多,我们可以先将这几个干掉之后躲起来,再看看身后的人是不是林虞侯派来找我们的。”
吴大年说完前方的马蹄声近了,就算是不贴在地面听这十一人都听得清楚,马蹄声越来越近,虽然看不清来人,但却能看出两个人的黑影。
吴大年知道此时他们已经无法避开,再次压低声音叫人不要放声,命令全军举起弓箭准备射杀两人。
吴越军送信的斥候只顾着赶路,倒是没有发现这一队站在黑夜里窥视他们的影子,等人到了身前,十只箭矢同时射出,战马上的两人同时被射中,两人又同时哼了一声随着战马跑出很远才倒下马来。
吴大年带人奔过去,看到两人身上穿着吴越军服,忙道:“快找找,两人定是去湖州送信的。”
众人七手八脚的将两人翻了个遍,找出两封同样的书信,拿出火折子点燃,见到信上所说罗晟部援军正在东林驻扎。吴大年便露出一丝笑意说道:“任务完成了,我们可以撤了。”
“身后的人怎么办?”吴长生问道。
吴大年回道:“来的路上我们都看到了,去东林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若是湖州斥候去东林送信也一定会从此经过,我们可以先躲起来看看是什么人,看看具体情况,若是我们的人就一起回去,若是吴越斥候人少的话那就做掉他们。”
正文 第169章 斥候间的战斗
更新时间:2013-2-6 8:18:54 本章字数:3419
(求收藏,求推荐!)
众人将两名吴越斥候的尸体扔进河沟内,牵着两人的马匹躲进远离河边一侧的树影中,等着身后的二十几人从此经过。
宣德军斥候战斗力虽然不及吴大年这一队十一人,但是对这片地形却了解的多,二十几人前后马不停蹄的向此方向奔来。
众人早就适应了黑暗,吴大年能看到黑影的人数要多过自己两倍,这群来人身上的军服正是吴越特有的红色。
虽然敌人多过自己,但吴大年想着自己人藏得隐蔽,又是黑夜,对方疾行应该不会被发现。可是偏偏这时吴大年等人刚刚射杀两人的战马听见马蹄声突然的嘶鸣了一声。
吴越斥候一队人马听声立即停了下来,朝黝黑的树林里看来。
吴大年见路上敌人已经停下,当即命令全队人隐蔽好不要放声,观察吴越斥候的下一步动作,若是他们不进来就不会发动攻击,若是一靠近树林就下令全队放箭。
吴大年想躲进树林里等着吴越斥候过去,再带着人回大营,哪里想到夺下的两匹马出了问题,而吴越斥候却是又走离树林越近。
树林中的十一人皆是秉着呼吸,将身体藏进粗大的树干之后,手中的弓箭早已经准备好,只等吴大年下令。
吴大年一直看着吴越斥候的动作,忽然靠近树林的人点燃了火把欲往里面走来,吴大年立即下令放箭。
站在树林前探查的三个人瞬间被射倒在地,火把跌在地上也被吴越斥候兵压在身下,这一片荒野瞬间又恢复了黑暗。
吴大年几人在树林之中,对方也是在黑夜里,箭的准头就没了平日训练里那般,刚刚十一支箭同时射出,但也是只有四箭射中了目标。
吴越斥候见探查树林的三人中箭而亡立即分散开来,使得自己在黑夜之中被射中的几率又减少了一些。同时又有人大声喊道:“树林里有埋伏,敌人数量不多,应该不到十个,先将他们消灭再去找罗将军部队。”
罗晟从杭州出来就不停在给湖州送信,钱弘偡和孙承佑两人知道大军的大致方向,因此才派人往这个方向来找。
“长生,你将信送回去给林将军。”树林中的吴大年能清楚的听见吴越军的部署,立即低声说道。
见吴长生接过信不动,吴大年不禁蹙眉道:“快去,不然我们都死在这,林将军得不到消息大军将会有烦,放心你二叔我不一定会死在这,等我们回去,现在我们掩护你出去。”
吴长生见此三步两回头的悄悄打马出树林,出了树林便擅自大吼了一声,双腿夹/紧马肚向北方狂奔而去。
吴越斥候听见声音立即有四人追上了上去。
吴大年见吴长生擅自吸引了一些注意力,也是没有办法,只能盼着他不出现任何意外把信送到。
由于第一波箭矢之后吴越斥候二十一人中已经死了三个,如今又有四个去追吴长生,现在只剩下十四人,若是单凭战斗力来说吴大年倒是不怕了。
可是这会儿吴越斥候不知道树林内的情况,也不敢贸然的进入黑漆漆的树林。
吴大年数着箭壶里还剩下九支箭,还有吴长生留下的十只箭,十个人就是一百支箭矢,若是射的准的话这些吴越斥候倒是不用再担心,只是他怕有树木和黑夜做掩护挡着自己人的视线,耽误了准度。
吴大年的身后还有两个才刚刚十八岁的斥候,虽然第二次上战场,但还是第一次真正的面对敌人难免有些心慌,这会儿吴大年见树林外没有任何动作,便低声安慰道:“我们有箭,不要怕,他们不敢贸然的进来。”
“瞄准,先放上两箭。”吴大年说完回头瞄了一眼躲在树后的同僚又低声说道。
才说完吴大年见有人打马往南跑去,立即说道:“小心吴越斥候回去报信,我们要小心一些。”说完他便拉起弓不瞄准凭着感觉一箭射出,只见马上的斥候瞬间倒在地上。
“还有十三个,再解决三个,我们就能保证完胜吴越斥候了。”吴大年看着外边吴越斥候队伍中有些慌乱,笑道。
“放箭,放箭,射死这帮只会龟缩的龟孙子……。”吴大年才说完,树林外的吴越斥候长官也不管能不能看到人气恼的命令道。
“兄弟们都躲起来,等他们放完该轮到我们了。”吴大年将自己的身体藏进粗壮的树干后。
随后只听箭矢连续射在树干和地面上的声音,吴大年心里计算着吴越斥候几轮箭矢射过之后手臂正是疲劳时,见没了声音悄悄的露出头来,他能看到黑夜中树林外的吴越斥候依旧在搭着箭等着自己一干人露出头来。
吴长生打马出了树林一直往北,他的身后是四个吴越斥候,五人之间距离也只有百步,若是吴越斥候的箭头准吴长生早就死在了箭下。
吴长生不敢停下,也不敢回头,只能拼命的打马往前跑,还好他出来时吴大年将缴获的吴越斥候的战马给了他一匹,这会儿他也不怕将马跑死。
吴越斥候见前面的吴长生一步不停就知道唐军大军一定会在那个方向,自己四人又射术不精耗光了箭矢,就不再贸然的追赶,反而是往遭遇唐军斥候的方位回去。
而这时树林内的吴大年等人依然没有丝毫的伤亡,树林外吴越斥候已经只剩下了八人,不过他们的手中还有箭矢,吴大年不能确定他们箭壶内还有多箭矢,不过他的手中还有五支箭,其余人手中要比他多两支。
吴越斥候这会儿心里很是恐慌,但他们不敢撤退,刚刚有两人想回去报信都被射杀,若是几人将后背留给树林里的敌人怕是也会将命丢在这里。
无论是谁在即将面对死亡时都会感到恐慌,此时吴越斥候的确被树林中的冷箭吓怕了。
吴大年手中的箭矢又一支飞出,这一箭倒是没有射中,只从一吴越军斥候耳边掠过,不过吴大年的一箭未中,他的身旁则是又一箭飞出,正好射中微微晃了一下身体的吴越斥候胸口。
这时稀稀落落的马蹄声从北而来,吴大年心头一紧想到吴长生可能是出了事,他心里紧张,吴越斥候一样紧张,由于一直被树林里的箭矢袭击,精神正是高度紧张之时,一听见马蹄声吴越斥候长官立即喊道:“有敌军,树林里的人已经没箭了,不要怕,先将来人射杀,再收拾树林里的。”
四匹马,四个黑影越来越近,吴越斥候留在原地的只剩下七个人,不过几人手中加在一起还有四十几只箭矢,一轮不中,第二轮,第三轮终于将来人全部射倒在地。
吴越最后七名斥候将人射杀这才如释重负的吐了口气,才刚刚转过身来面对树林,就见一匹战马晃到几人的身前,而这战马正是吴越斥候所骑的夏州马,不过黑夜里几人倒是无心留意战马,再次将箭头瞄进树林里。
吴大年虽然心里担心吴长生的安危,可是这会儿却是忍不住有些兴奋,回头说道:“他们杀了自己的人,他们手中箭矢不多了,我们再引诱他们一下,让他们多浪费一些。”
说完吴大年便将从罗晟部斥候那里缴获的战马缰绳割断,钢刀用力刺进马屁股,只听战马嘶鸣一声大步向北奔去。
树林外的吴越斥候正中吴大年的下怀,七人同时向战马奔跑的方向放了两轮箭矢,不过黑夜中的战马却是毫发未伤。
吴大年又怎么能在这时放过好机会,立即命令向树林外放箭,只两轮二十支箭射出,吴越斥候便只剩下了三人。
吴大年知道这场遭遇战他胜利了,但也没有轻敌,他想要住活的,问问这些人出来的目的以及湖州城内的具体安排。
耗光了吴越斥候的箭矢之后,吴大年才带着九人从树林后走了出来,吴越斥候仅仅剩下三人,面对着唐军的弓箭只能束手投降。
吴大年吩咐手下将三人捆了个结实,又绑在马上,收拾好战利品这才往北方走去。
长兴县城外此时也是刚刚经历一场殊死的战斗,唐军斥候平时在这一带巡弋都没有任何发现,但是有些着李从嘉的命令,众人也是不敢放松警惕,知道吴越援军已经快要湖州,那么湖州很有可能要夺回长兴县城,于是李从嘉手下的斥候更是用心。
没想到的是正巧就碰上了湖州城内派出的斥候,结果又是以十一人对二十一人完胜吴越斥候,银枪都没有任何死亡只伤了两人。
林仁肇派出去湖州城外的斥候这会儿已经返回,经过仔细的探查并没有发现任何的伏兵,林仁肇才见过回来的斥候什长,吴长生便带着劫来的信件进了大营。
再得知罗晟援军正在东林驻扎,林仁肇便放下心来,同时又命令吴长生带着百人去救援吴大年小队。
吴大年等人满载而归,缴获了吴越军十三匹战马且俘虏了三人,但一路上也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弄出动静来,深怕湖州城内再有过多的斥候派出。
半个时辰之后,吴大年与救援的部队汇合见到侄儿活着,兴奋之中不忘正事,回到大营林仁肇见抓了三个俘虏心里欢喜,立即命令审讯三人,三人沉默了一个多时辰才彻底的松口。
虽然林仁肇有意将计就计将自己伪装成吴越援军,不过一想他进城就算是能将湖州城内搅个天翻地覆,自己手上也剩不下几个人,因此他便放弃了这想法,连夜返回长兴县。
正文 第170章 太聪明的人死得早
更新时间:2013-2-6 8:18:54 本章字数:3330
(求收藏!)
林仁肇回到长兴县城的次日,吴越援军罗晟所率领的中直都也已经抵达湖州城,同时湖州城的防守范围圈便扩大了两倍,斥候不停的进出湖州,似乎是想将银枪都骑兵要挡在湖州城外围。
林仁肇不知他那夜在梧桐与吴越军邵可迁部队遭遇之后,邵可迁部的具体损失,不过相对他的一路撤退的劳累来说,邵可迁现在连哭都找不到调了。
林仁肇前军掩护,后军放火,箭矢造成的上午不是很大,只有一夜下来只有五百上下的伤亡,可是去放火的军士却是立了大功,将邵可迁部队随军携带可供给四万人吃上一年的粮食烧毁了大半,还没烧毁的也都被救火之后的大水泡过。
邵可迁心里像是压了万石的石头一样沉重,他的这些粮食可是用来守城的,原计划秀州被唐军围城,他自己的部队再加上秀州城内两万人,若是城池不被攻破,这些粮食足够他们坚持一年时间,可如今若是秀州被围城,以现在秀州城内的储备四万人两月都坚持不下去,想要坚守一年四万人怕是要到吃人的地步来维持体力守护城池,当然这是邵可迁的想法,事实上没了粮食,又有着钱俶放弃俘虏的先例怕是没人会继续效忠。
邵可迁知道他不可能再从杭州要来粮了,但也要派人回去送信让朝堂上继续想办法,不然秀州怕是也守不住了,这样一来湖州和杭州也都危险了。
郑元华将zy包送给李景遂并告诉了他用法,李景遂对这稀奇的东西不太感冒,但知道李从嘉不可能在这事上逗着自己玩,便将东西收下说了感谢将人打发了回去。
郑元华回到长兴县时,邵可迁部队已经进入了秀州城内,而李弘冀这时也已经将昆山和华亭县收入了囊中,这会儿已经与李景遂在秀州城外汇合,此时还没有展开对秀州的全面攻势,全军正在做着准备。
李景遂一边研究着秀州的具体防御情况,一边琢磨着李从嘉叫人送来的两个zy包到底能对秀州城门造成多大的危害,若是这个被郑元华称为zy包的东西能将城门炸开,那么一切就容易多了。
从苏州到昆山八十里,一路上李弘冀屠杀万人的事件李景遂早已经得知,不过为了拿下秀州他却是在姚君生的建议绝口不提,等到战事全部结束之后再拿来说话。
李弘冀见李景遂对自己一直是和善的笑脸,也错误的认为李景遂对此事不知,而秦素却不是这么想,见姚君生盯着他的眼神他就看出了其中很有问题。
入夜之后秦素便走进李弘冀的营帐之内,将他的担心讲了出来,李弘冀蹙眉凝思良久笑道:“本王已经全部布置好了,先生不用再担心。”
“殿下,大军斥候不可能不说此事,皇太弟殿下一定知晓,就算是皇太弟没有任何想法,他身边的那个姚君生可是个不好相与的人物,他很有可能在背后说些什么,皇太弟殿下与圣上一样耳根子软,若是听了,怕是殿下的麻烦少不了。”秦素说道。
“那秦先生,你说说该怎么办?”李弘冀还真是对姚君生这个谋士的鬼主意有些惧怕,但他也认为李景遂不可能在战时对他做什么手脚。
“给姚君生一些好处或者构陷他,让他失去信任。”秦素犹豫良久才吭吭的说道。
“那先生就给本王想个法子出来,本王一天行军很是劳累,明日一早你再与本王说。”李弘冀脸上带着笑意,此刻他倒是不担心,不过能除去李景遂的左膀右臂对以后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但他也是不急于一时,姚君生脑子聪明,有他在行军打仗也能多出一些好主意,一切等到战事完后再说也不迟,战后若是秦素能相出好主意,姚君生因此失去宠信李弘冀倒也不介意将他收入府上当做智囊。
秦素退出营帐站在帐外琢磨良久,见到李景遂主帐之内姚君生走出正好从他的身边经过,他想躲开可是却无处可躲,见姚君生便点头勉强一笑,他刚刚在算计姚君生这会儿心里有鬼却有些不敢直接面对。
姚君生见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定然没与李弘冀说什么好听的话,只是冷笑了一声便往自己的营帐走去,一边走还一边算计着怎么将秦素从李弘冀身边除去,不过转而一想秦素这个窝囊废留着或许对皇太弟殿下登基有些大用。
秀州城内邵可迁虽然带来了两万两千多人的援军,可是丢了粮食让钱仁俊很是恼火,路彦铢也是苦着脸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秀州原本就没有多少储备,就像往常一样大吃大喝下去怕是两月都挺不到。
原本对于钱仁俊来说,邵可迁的两万多人援军对秀州的防守是一件好事,可如今却是让他眼前冒火,恨不得将邵可迁剥皮吃肉。
钱仁俊恼火,邵可迁不得不以自己的名义再向朝中要军粮。朝中的情况他知道的很清楚,现在朝堂因为佛教的问题很是困难,吴越国内建造了太多的寺庙又供养了太多的僧侣,寺庙兼并田产利益不断的扩大,导致国库收入一年比一年的减少,先前能够凑出那些军粮分给湖州和秀州已经很是不易,若是再调拨军粮来秀州,杭州城内粮食怕是就会短缺,无法供应到明年的收获季节,因此他知道就算是亲自回去求粮朝中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再凑齐四万人一年的米粮。
面对这种情况,又有着死守打算的钱仁俊只能做出定量分配军粮的抉择来暂时维持,不过还好秀州城内的储备还够这些人省吃俭用三个月,如今已经近十二月,算下去能挺到明年三月,杭州那边差不多应该也会有供给了。
南宋时有句谚语说苏湖熟天下足,那是因为南宋时期修复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又新开很多圩田可保证旱涝保收,可如今正是五代乱世,被黄巢那么一闹全国上下兵祸接连不断,也导致了人口的锐减,很多早些年间的水利工程都荒废下来,前几年又是大旱,几乎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唐国和吴越地处江南人口还算多一些,这些年虽太平了,人口正在缓慢的回升,可是寺庙又兼并了大量的田产,每年上交的官粮越来越少,这也导致湖州和秀州等地储备不足,只够本地消耗,远远没有达到苏湖熟天下足的地步。
不说吴越,唐国此时的粮食储备也远远达不到征战天下的用度,与吴越的情况差不多寺庙兼并的田产太多,但是此时也没有吴越这般困难,相对来说情况还是要好一些,当然好的也只是在江南富蔗之地,像淮河一带比吴越湖州秀州还要差上很多。
钱仁俊放下为粮草的担忧,着手布置邵可迁部的防御,之前秀州城内的防御已经布置好,只需将邵可迁部队安置好就一切万事大吉。
秀州所辖的几个县,现在钱仁俊也没有心思去管,就算是分兵去防守,城墙不够高大,怕是也挡不住唐军投石机的轮番进攻,兵力分出去了一旦外县被攻破,秀州府所在的嘉兴县也会因守兵不足而很快被攻破,因此钱仁俊将全部兵力都集中在嘉兴县城内。
天色一亮,李景遂就召集全军将领到主帐内议事,全军从苏州下来已经在秀州城外休整的了两日时间,周朝柴荣亲征的消息已经传进了李景遂的耳中,他这会儿不想再耽搁下去,他要在柴荣之前拿下秀州,再出兵配合拿下湖州。
李弘冀与众人一起进帐,一边听着李景遂吩咐任务一边看着地图,再见李景遂手里拿着两个缠满了线绳的布包,呵呵笑着问道:“这就是那个zy包?就这么小个东西能顶千军万马?”
“孤王也不清楚,不过六郎应该不会在这事上与孤王开玩笑。”李景遂回道。“我军可以先做这zy包将城门炸开的准备,大军在后方做好进城的准备,当然这也是一个方案,若是打不开城门,我们只能如攻打苏州时一样强攻了。”
“秀州城不如苏州那么高大坚固,夯土结构的城墙应该经不住投石机太久的攻击,不过皇叔所说柴荣亲征秦凤二州,我们也要抓紧了,不能等着城墙被我军砸出漏洞来……,父皇已经说过可以不顾城内百姓的安危。”李弘冀表情轻松的笑道。
“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可轻易如此做。”李景遂摇头。
李弘冀见李景遂如此说也不再坚持,有了父皇之前下的命令,战局若是不利也不用自己去逼李景遂,他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
李景遂说完计划之后又说:“大军今日再休息一日,夜里一更采用第一个方案攻城。”
李弘冀和秦素留在大帐之内,看着李景遂等人离开便问道:“先生可是想出了办法?”
秦素与姚君生一比可是差了太多了,从他说起的那晚已经过去了两晚,他连半个主意也没想出来。
这会儿听李弘冀问自己,就尴尬的摇头:“属下无能。”
李弘冀轻蔑的一笑道:“你的确是很无能。”
见秦素的表情,李弘冀又笑道:“无能也有无能的好,姚君生就是太聪明了,他死的可要比你这无能的人要早。”
正文 第171章 罗晟的扩大防守
更新时间:2013-2-7 8:17:51 本章字数:3175
(求收藏!求红票!)
长兴县城内,李从嘉这会儿正在一简陋的民宅之内看着沙河帮和银枪都斥候在全国各地收集来的情报。
高保融和高保勖两兄弟两大家人与昨日已经进了江宁府,齐王李景达这会儿已经带着三万大军住进了荆州府,并且在荆南三州开始布防。
柴荣大军早已经出了大梁城,这会儿已经到了陕州,但因天下大雪隔住了去路,现在正在原地休整,等待天气放晴。
吴越上直都邵可迁部队遭遇银枪都骑兵,被银枪都放火将四万人一年的粮草全部烧毁。
李弘冀在苏州往昆山的?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