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超级散仙II > 超级散仙II第64部分阅读

超级散仙II第64部分阅读

    那老僧屈指计算,过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脸上现出歉然之色,道:“我我记不清楚了,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这位萧老居士最初晚上来看经之时,我我已来了十多年。后来后来慕容老居士来了,前几年,那天竺僧波罗星也来盗经。唉,你来我去,将阁中的经书翻得乱七八糟,也不知为了甚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正文 第241集 :牛人说法

    闻言,萧远山不由得为之大为惊讶,心想自己到少林寺来偷研武功,全寺僧人没一个知悉,这个老僧又怎会知道?多半他适才在寺外听了自己的言语,便在此胡说八道,说道:“怎么我从来没见过你?”

    那老僧道:“居士全副精神贯注在武学典籍之上,心无旁骛,自然瞧不见老僧。记得居士第一晚来阁中借阅的,是一本《无相劫指谱》,唉!从那晚起,居士便走入了魔道,可惜,可惜!”

    萧远山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自己第一晚偷入藏经阁,找到一本《无相劫指谱》,知道这是少林派七十二绝技之一,当时喜不自胜,此事除了自己之外,更无第二人知晓,难道这个老僧当时确是在旁亲眼目睹?一时之间只道:“你你你”

    老僧又道:“居士第二次来借阅的,是一本《般若掌法》,当时老僧暗暗叹息,知道居士由此入魔,愈陷愈深,心中不忍,在居士惯常取书之处,放了一部《法华经》,一部《杂阿含经》,只盼居士能借了去,研读参悟。不料居士沉迷于武学,于正宗佛法却置之不理,将这两部经书撇在一旁,找到一册《伏魔杖法》,却欢喜鼓舞而去。唉,沉迷苦海,不知何日方得回头?”

    萧远山听他随口道来,将三十年前自己在藏经阁中的作为说得丝毫不错,渐渐由惊而惧,由惧而怖,背上冷汗一阵阵冒将上来,一颗心几乎也停了跳动。

    那老僧慢慢转过头来,向慕容博瞧去。慕容博见他目光迟钝,直如视而不见其物,却又似自己心中所隐藏的秘密,每一件都被他清清楚楚的看透了。不由得心中发毛,周身大不自在。只听那老僧叹了口气,说道:“慕容居士虽然是鲜卑族人,但在江南侨居已有数代,老僧初料居士必已沾到南朝的文采风流,岂知居士来到藏经阁中,将我祖师的微言法语、历代高僧的语录心得。一概弃如敝,挑到一本《拈花指法》,却便如获至宝。昔人买椟还珠,贻笑千载。两位居士乃当世高人,却也作此愚行。唉,于己于人。都是有害无益。”

    慕容博心下骇然,自己初入藏经阁,第一部看到的武功秘笈,确然便是《拈花指法》,但当时曾四周详察,查明藏经阁里外并无一人,怎么这老僧直如亲见?

    只听那老僧又道:“居士之心。比之萧居士尤为贪多务得。萧居士所修习的,只是如何克制少林派现有武功,慕容居士却将本寺七十二绝技一一囊括以去,尽数录了副本,这才重履藏经阁,归还原书。想来这些年之中,居士尽心竭力,意图融会贯通这七十二绝技。说不定已传授于令郎了。”

    他说到这里,眼光向慕容复转去,只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跟着看到鸠摩智,这才点头,道:“是了。令郎年纪尚轻,功力不足,无法研习少林七十二绝技,原来是传之于一位吐蕃高僧。大轮明王。你错了,全然错了,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

    鸠摩智从未入过藏经阁,对那老僧绝无敬畏之意,冷冷的说道:“甚么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大师之语,不太也危言耸听么?”

    那老僧道:“不是危言耸听。本派武功传自达摩老祖。佛门子弟学武,乃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修习任何武功之时,总是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功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如果所练的只不过是拳打脚踢、兵刃暗器的外门功夫,那也罢了,对自身危害甚微,只须身子强壮,尽自抵御得住”

    忽听得楼下说话声响,跟着楼梯上托、托、托几下轻点,八九个僧人纵身上阁。当先是少林派几位玄字辈高僧玄悲、玄生、玄灭,其后便是神山上人、道清大师、观心大师等几位外来高僧,跟着是天竺哲罗星、波罗星师兄弟,其后又是玄字辈的玄垢、玄净两僧。众僧见萧远山父子、慕容博父子、鸠摩智及李岩等人都在阁中,静听一个面目陌生的老僧说话,均感诧异。这些僧人均是大有修养的高明之士,当下也不上前打扰,站在一旁,且听他说甚么。

    那老僧见众僧上来,全不理会,继续说道:“但如练的是本派上乘武功,例如拈花指、多罗叶指、般若掌之类,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陷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大轮明王原是我佛门弟子,精研佛法,记诵明辨,当世无双,但如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虽然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却终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种的戾气。”

    群僧只听得几句,便觉这老僧所言大含精义,道前人之所未道,心下均有凛然之意。有几人便合十赞叹:“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但听他继续说道:“我少林寺建刹千年,古往今来,唯有达摩祖师一人身兼诸门绝技,此后更无一位高僧能并通诸般武功,却是何故?七十二绝技的典籍一向在此阁中,向来不禁门人弟子翻阅,明王可知其理安在?”

    鸠摩智道:“那是宝刹自己的事,外人如何得知?”

    玄生、玄灭、玄垢、玄净均想:“这位老僧服色打扮,乃是本寺操执杂役的服事僧,怎能有如此见识修为?”服事僧虽是少林寺僧人,但只剃度而不拜师、不传武功、不修禅定、不列“玄、慧、虚、空”的辈份排行,除了诵经拜佛之外,只作些烧火、种田、洒扫、土木粗活。玄生等都是寺中第一等高僧,不识此僧,倒也并不希奇,只是听他吐属高雅,识见卓超,都不由得暗暗纳罕。

    那老僧续道:“本寺七十二项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这道理本寺僧人倒也并非人人皆知,只是一人练到四五项绝技之后,在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那便叫作‘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须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才能练得越多,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各种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道清大师点头道:“得闻老师父一番言语,小僧今日茅塞顿开。”那老僧合十道:“不敢,老衲说得不对之处,还望众位指教。”群僧一齐合掌道:“请师父更说佛法。”

    鸠摩智寻思:“少林寺的七十二项绝技被慕容先生盗了出来,泄之于外,少林寺群僧心下不甘,却又无可奈何,便派一个老僧在此装神弄鬼,想骗得外人不敢练他门中的武功。嘿嘿,我鸠摩智哪有这容易上当?”心中本有意让那老僧当众出丑,只是手中刚动,触及李岩那冰冷的目光,复又收了回来。

    那老僧又道:“本寺之中,自然也有人佛法修为不足,却要强自多学上乘武功的,但练将下去,不是走火入魔,便是内伤难愈。本寺玄澄大师以一身超凡绝俗的武学修为,先辈高僧均许为本寺二百年来武功第一。但他在一夜之间,突然筋脉俱断,成为废人,那便是为此了。”

    玄生、玄灭二人突然跪倒,说道:“大师,可有法子救得玄澄师兄一救?”

    那老僧摇头道:“太迟了,不能救了。当年玄澄大师来藏经阁拣取武学典籍,老衲曾三次提醒于他,他始终执迷不悟。现下筋脉既断,又如何能够再续?其实,五蕴皆空,色身受伤,从此不能练武,他勤修佛法,由此而得开悟,实是因祸得福。两位大师所见,却又不及玄澄大师了。”

    玄生、玄灭齐道:“是。多谢开示。”

    那老僧道:“两位请起。老衲在少林寺供诸位大师差遣,两位行此大礼,如何克当?”玄生、玄灭只觉各有一股柔和的力道在左臂下轻轻一托,身不由主的便站将起来,却没见那老僧伸手拂袖,都是惊异不置,心想这般潜运功力,心到力至,莫非这位老僧竟是菩萨化身,否则怎能有如此广大神通、无边佛法?

    那老僧又道:“本寺七十二项绝技,均分‘体’、‘用’两道,‘体’为内力本体,‘用’为运用法门。萧居士、慕容居士、大轮明王、天竺波罗星师兄本身早具上乘内功,来本寺所习的,只不过七十二绝技的运用法门,虽有损害,却一时不显。明王所练的,本来是‘逍遥派’的‘小无相功’罢?”

    “不错!”李岩冷笑道:“本座曾经与逍遥派的李秋水交过手,她的小无相功,确实有着几分门道,看称得上是武林上乘绝学,而本座也曾经与大轮明王交过手,这秃驴使得正是李秋水的独门绝技‘小无相功’,绝不会有错!”(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正文 第242集 :巅峰一战!

    什么叫做当着和尚的面前骂秃驴,李岩此话一出,顿时众人不由得为之脸色一僵,就算是那老和尚也是忍不住的为之一阵莞尔。

    他略微惊诧的看了李岩一眼,又说道:“李居士武功修养,果然不愧是当世第一,确实,小无相功精微渊深,以此为根基,本寺的七十二绝技,倒也皆可运使,只不过细微曲折之处,不免有点似是而非罢了。”

    玄生转头向鸠摩智道:“明王自称兼通敝派七十二绝技,原来是如此兼通法。”语中带刺,芒锋逼人。鸠摩智装作没有听见,不加置答。

    那老僧又道:“明王若只修习少林派七十二项绝技的使用之法,其伤隐伏,虽有疾害,一时之间还不致危及本元。可是明王此刻‘承泣||岤’上色现朱红,‘闻香||岤’上隐隐有紫气透出,‘颊车||岤’筋脉震动,种种迹象,显示明王竟然想要强练七十二绝技更深一层的武功,如今却是”他说到这里,微微摇头,眼光中大露悲悯惋惜之情。

    鸠摩智自从被李岩击败之后,感到自身武功不足,随即静居苦练,他识得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畅晓经义,但练来练去,始终没半点进境,料想上乘武功,自非旦夕间所能奏效。少林派七十二绝技,被称之为武学中的泰山北斗,说不定要练上十年八年,这才豁然贯通。只是近来练功之时,颇感心烦意躁,头绪纷纭,难以捉摸,难道那老僧所说确非虚话,果然是“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么?转念又想:“修练内功不成,因而走火入魔,原是常事。但我精通内外武学秘奥,岂是常人可比?这老僧大言炎炎,我若中了他的诡计,鸠摩智一生英名,付诸流水了。”

    那老僧见他脸上初现忧色,但随即双眉一挺,又是满脸刚愎自负的模样。显然将自己的言语当作了耳畔东风,轻轻叹了口气,向萧远山道:“萧居士,你近来小腹上‘梁门’、‘太乙’两||岤,可感到隐隐疼痛么?”

    萧远山全身一凛,道:“神僧明见。正是这般。”

    那老僧又道:“你‘关元||岤’上的麻木不仁,近来却又如何?”

    萧远山更是惊讶,颤声道:“这麻木处十年前只小指头般大一块,现下现下几乎有茶杯口大了。”

    萧峰一听之下,知道父亲三处要||岤现出这种迹象,乃是强练少林绝技所致,再加上。他也曾经听李岩提起过此事,此时从其话中听来,这征象已困扰父亲多年,始终无法驱除,成为一大隐忧,当即向前两步,双膝跪倒,向那老僧拜了下去。说道:“神僧既知家父病根,还祈慈悲解救。”

    那老僧合十还礼,说道:“施主请起。施主宅心仁善,以天下苍生为念,不肯以私仇而伤害宋辽军民,如此大仁大义,不论有何吩咐。老衲无有不从。不必多礼。”

    萧峰大喜,又磕了两个头,这才站起。那老僧叹了口气,说道:“萧老施主过去杀人甚多。颇伤无辜,其中有些人,实是不该杀的。”

    萧远山是契丹英雄,年纪虽老,不减犷悍之气,听那老僧责备自己,朗声道:“老夫自己受伤已深,但年过六旬,有子成|人,纵然顷刻间便死,亦复何憾?神僧要老夫认错悔过,却是万万不能。”

    那老僧摇头道:“老衲不敢要老施主认错悔过。只是老施主之伤,乃因练少林派武功而起,欲觅化解之道,便须从佛法中去寻。”

    他说到这里,转头向慕容博道:“慕容老施主视死如归,自不须老衲饶舌多言。但若老衲指点途径,令老施主免除了阳白、廉泉、风府三处||岤道上每日三次的万针攒刺之苦,却又何如?”

    慕容博脸色大变,不由得全身微微颤动。他阳白、廉泉、风府三处||岤道,每日清晨、正午、子夜三时,确如万针攒刺,痛不可当,不论服食何种灵丹妙药,都是没半点效验。只要一运内功,那针刺之痛更是深入骨髓。一日之中,连死三次,哪里还有甚么人生乐趣?这痛楚近年来更加厉害,他所以甘愿一死,以交换萧峰答允兴兵攻宋,虽说是为了兴复燕国的大业,一小半也为了身患这无名恶疾,实是难以忍耐。这时突然听那老僧说出自己的病根,委实一惊非同小可。以他这等武功高深之士,当真耳边平白响起一个霹雳,丝毫不会吃惊,甚至连响十个霹雳,也只当是老天爷放屁,不予理会。但那老僧平平淡淡的几句话,却令他心惊肉跳,惶恐无已。他身子抖得两下,猛觉阳白、廉泉、风府三处||岤道之中,那针刺般的剧痛又发作起来。本来此刻并非发作的时刻,可是心神震荡之下,其痛陡生,当下只有咬紧牙关强忍。但这牙关却也咬它不紧,上下牙齿得得相撞,狼狈不堪。

    慕容复素知父亲要胜好强的脾气,宁可杀了他,也不能人前出丑受辱,他更不愿如萧峰一般,为了父亲而向那老僧跪拜恳求,当下向萧峰父子一拱手,说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今日暂且别过。两位要找我父子报仇,我们在姑苏燕子坞参合庄恭候大驾。”伸手携住慕容博右手,道:“爹爹,咱们走罢!”

    那老僧道:“你竟忍心如此,让令尊受此彻骨奇痛的煎熬?”

    慕容复脸色惨白,拉着慕容博之手,迈步便走。

    萧峰喝道:“你就想走?天下有这等便宜事?你父亲身上有病,大丈夫不屑乘人之危,且放了他过去。你可没病没痛!”

    慕容复气往上冲,喝道:“那我便接萧兄的高招。”萧峰更不打话,呼的一掌,一招降龙十八掌中的“见龙在田”,向慕容复猛击过去。他见藏经阁中地势狭隘,高手群集,不便久斗,是以使上了十成力,要在数掌之间便取了敌人性命。慕容复见他掌势凶恶,当即运起平生之力,要以“斗转星移”之术化解。

    那老僧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佛门善地,两位施主不可妄动无明。”

    他双掌只这么一合,便似有一股力道化成一堵无形高墙,挡在萧峰和慕容复之间。萧峰排山倒海的掌力撞在这堵墙上,登时无影无踪,消于无形。

    “好深厚的功力!”李岩一声赞叹,当即便是长声道:“大师,有这闲工夫,不妨跟本座过上几招!”

    众人正自惊异,忽然之间只觉得全身汗毛都在一瞬之间炸起来,体内自然生出一股沛然雄浑的真气,护住周身。眼前人影一闪,只见得李岩却是已经与那扫地僧交手起来,本来高手相交,常将劲气凝聚到极小范围,意图求得最大杀伤力,但是这两人已经颠覆了武学常理,完全没有将劲气收敛。扫地老僧和李岩身形交错,并不是很快,但在场众人却偏偏看不清交手场景。

    李岩长啸一声,说道:“真是痛快!只是此地场所太小,损坏了达摩的微言法语、历代高僧的语录心得可是不好。”那老僧手中扫帚蓦然间化为灰灰,沙沙洒落一地,一阵清风从长窗外吹来,藏经阁便被灰尘弥漫。老僧扫了周遭一眼,眼露忧怀似在叹息还要扫除一遍,又深深看着李岩,接着长叹一声:“小友以慈悲心演杀戮法,不怕心魔反噬,永难证得天人之道么?”

    李岩嘿然道:“释迦摩尼能做到,我就不能?今日便要证得佛也是人做的!”

    扫地僧默然。只是先一步跨出,‘大道渊深,不在口舌’;李岩向众人说道:“一场巅峰之决,岂能无高人见证,众位可愿相随。”

    也不待他们大话,身形凭空消失,再看已出了藏经阁。众人心中好奇纵身急跃,追出窗外,只见那老僧步履矫健,身形也变得挺拔起来,活生生年轻了二三十岁。李岩两人直向山下走去。众人只得加快脚步,只道三脚两步便能追到他们身后,不料那老僧和李岩轻功之奇,实是生平从所未见,宛似身有邪术一般。众人提起轻身奋力急奔,只觉山风刮脸如刀,虽然奔行奇速,但离那老僧和李岩背后始终有十余丈远近。

    老僧和李岩在荒山中东一转,西一拐,到了林间一处平旷之地,相对而立。李岩说道:“大师你藏匿生机,静谧神思,但也只得延年,不得超脱生死;故意隐居少林,逃离世俗,远隔红尘,慧能曾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说明你心中还不够干净。”他以言语教训老僧,是以想在气势压倒对方,在这种层面上的交手,什么真气、招式、绝学都不重要,全凭心灵上的交锋来打击对方,正所谓以我道来压过你道,分出个正邪!

    老僧道:“小友欲以言语来动我心,却是心怯了。”他话不多,但一针见血,直指实质!

    李岩说道:“我就怕大师避世多年,失了斗争之心,现在瞧来足感欣慰。”他语出赤诚,好似对手如果不能发挥出全部实力,便要深感遗憾。

    众人先后追了过来,他们心知两人功力高出自己甚多,故而远远观望。不过两人对话没有刻意收敛,因此众人倒也听的分明,如有所获,眼见着场中争斗将起,众人不由得宁神以待,这惊世骇俗的巅峰一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正文 第243集 :轮回之门

    少室山一处山林之中,李岩、扫地僧,当世两大最强武者,终于彻底的交上手了,虽然二人所使的不是什么名家招式,但以在场众人的眼光看来却是蕴含无穷变化及武学至理。李岩攻势大开大合,有风雨大至之势,扫地僧双掌左上右下、忽来忽往、若即若离将这漫天风雨尽数挡在身外。

    忽然之间,李岩的身形一变,整个人,便似化作了一条青龙,伸隐大小,遮盖天地寰宇乾坤,龙形拳刚柔并济,似是要破开老僧的掌势笼罩。却是李岩发现,这扫地僧的修为,竟然不在自己之下,要以真正武功,与之一较高下了。

    扫地僧见此白眉微皱,出手越来越快,越来越急,到后来响动声越来越大,滋滋破空声,喧啾不绝。李岩却是越来越慢,身前空气仿佛凝滞,任凭老僧如何之快,到他身前三寸也立马好似受到莫大阻力,毫寸难行。

    在场众多观战者,都是大有修为的高明之士,见得两位高人深夜比武,所演示的种种武学至理教人如痴如醉。

    这时扫地僧胸膛急速塌陷下去,喉结上下滚动,随后声若雷霆霹雳,须弥山掌伴着狮子吼击向李岩,李岩身上泛起一阵耀眼的青色光芒,剑气流转之间,一道无形气墙凭空浮现,搁在中间。

    玄悲大师等人虽然相隔深远,依然从心底生出一股寒意。慕容博看着这招须弥山掌,瞪大眼睛,只觉以前自以为已深得少林绝技精髓,而今对比之下方觉自己的武功是何等的粗浅无知。

    萧峰、萧远山等人则是紧盯李岩,因为瞧得出李岩应该走得刚猛路子与他自己相合,但是要将无比刚猛的气劲像李岩这般春风化雨似的使来,那是他们穷极一生之力都未必能领悟到的境界。

    没有什么惊天碰撞,亦没有什么两败俱伤,周遭土地深深往下陷了三尺。无半分尘土溅起,无名老僧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微微整理一下有些微破损的僧袍,口选佛号,“李居士神通造化,老衲不如,可惜可惜,我若年轻六十岁。说不定还有机会踏破生死之谜。”

    李岩洒然笑道:“稍后本座会为大师开启轮回之门,届时,大师转生轮回,相信一定能够明悟今生来世,成就无上人仙武道。”

    无名老僧说道:“老僧六十年前被一剑斩去争斗之心,所以遁入空门。六十年后一位得悟禅机,却又得遇李居士这般人物,既生瑜何生亮,非古有之啊!”

    无名老僧向玄悲大师等人看了一眼,说道:“此间恩怨如何,我已经不再打算过问,稍后便会进入轮回。走涅槃之路,佛说世间即苦海,我也真的累啦。只是一生心血却还未记载出来,难免心有不甘!”

    只听他念道:“彼之力方碍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通。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

    慕容博心中一凛:“他念的并不是甚么‘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佛经啊。甚么左重左虚、右重右虚。倒似是武学拳经。”

    只听他顿一顿,又念道:“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其病于腰腿求之”

    李岩心中叹息道:“这位大师真是一身修为超凡脱俗,虽为我所败。但其识见却已经发人生省。”

    只听他念道:“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从身能从心,由己仍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方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

    萧远山听到这里,不自禁的摇头,心中说道:“不对不对。临敌之际,须当制人而不可受制于人。这大和尚可说错了。”

    只听无名老僧又念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已动。劲似宽而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萧远山越听越感迷惘,他自恩师学的武功全是讲究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处处抢快,着着争先。无名老僧这时所说的拳经功诀,却说甚么“由己则滞,从人则活”实与他平素所学大相径庭,心想:“临敌动手之时,双方性命相搏,倘若我竟舍己从人,敌人要我东便东、要我西便西,那不是听由挨打么?”便这么一迟疑,无名老僧说的话便溜了过去,竟是听而不闻。

    在场诸人借盘膝而坐,也在凝神倾听,只有李岩一人抬头望天。

    萧远山心道:“不管他说的对与不对,我只管记着便是了。这大和尚适才所用绝学、轻功都十分惊世骇俗,总归于我还是有用,说不得还能治好我的内伤”于是又用心暗记。

    萧峰见那老僧形容老迈,脸上皱纹如刀刻,此时露水甚重,于是上前劝道:“大师你不如休息一会。”无名老僧听到他的话,微笑着摇了摇头,萧峰无奈下,脱下自己外衣披在无名老僧肩上,周围众人大感惭愧,心想:“这位老前辈无私传我们武学心得,我们却丝毫感激都没有,惭愧惭愧!”

    无名老僧仿若不觉,继续念道:“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展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他越念声音越低,终于寂然无声,似已沉沉睡去。放眼看去,只见无名老僧闭目垂眉,静坐不动,脸上微露笑容。

    李岩一声叹息,将手一挥,众人但见眼前光芒一闪,一道银光闪烁的古朴大门,便是已然凭空浮现在半空之中,一道金色流光,自扫地僧身上腾起,没入了那古朴大门之中,转眼消失不见。

    萧峰轻轻悄悄地拍打老僧的肩膀,老僧全无反应!再探他鼻息,却是没有动静。萧峰蓦然一悲,说道:“各位前辈,老大师已然去了西天极乐世界,侍奉在世尊座下!”

    玄悲大师等人口选佛号,深深朝扫地僧遗体一拜,慕容博和萧远山也再三向老僧遗体鞠躬。李岩在一旁用悠悠的声音说偈道:“老和尚终于归西,此乃大喜之事,你们何必做如此姿态,诸位有怨抱怨,有仇报仇,尽在此刻了!”他说罢,便是向着萧远山道:“萧老先生,你是不是想要报仇?”

    萧远山咬牙切齿道:“正是,老夫三十年来,心头日思夜想,便只这一桩血海深仇。”

    李岩闻言,不由得为之微微点头,口中道:“那也容易。”说话间,缓步向前,伸出一掌,拍向慕容博头顶。

    慕容博虽然知道李岩武功高强,如若鬼神,但是两人相距足足数十丈远,因此见到李岩向他走来,也不在意,待见他伸掌拍向自己天灵盖,左手忙上抬相格,又恐对方武功太过厉害,一抬手后,身子跟着向后飘出。他姑苏慕容氏家传武学,本已非同小可,再钻研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后,更是如虎添翼,这一抬手,一飘身,看似平平无奇,却是一掌挡尽天下诸般攻招,一退闪去世间任何追袭,守势之严密飘逸,直可说至矣尽矣,蔑以加矣。在场诸人个个都是武学高手,一见他使出这两招来,都暗喝一声采,即令萧远山父子,也不禁钦佩。

    岂知那李岩轻轻一掌拍落,波的一声响,正好击在慕容博脑门正中的“百会||岤”上,慕容博的一格一退,在李岩的面前,竟然没半点效用。

    “百会||岤”是人身最要紧的所在,即是给全然不会武功之人碰上了,也有受伤之虞,李岩一击而中,慕容博全身一震,登时气绝,向后便倒。

    慕容复大惊,抢上扶住,叫道:“爹爹,爹爹!”但见父亲嘴眼俱闭,鼻孔中已无出气,忙伸手到他心口一摸,心跳亦已停止。

    慕容复悲怒交集,万想不到李岩居然会下此毒手,叫道:“你该死的狗贼!”说罢,将父亲的尸身往旁边树上一靠,飞身纵起,双掌齐出,径直向着李岩猛击过来。

    萧峰连忙惊呼道:“李兄小心!”却见李岩不闻不见,全不理睬,慕容复双掌推到那李岩身前丈许之处,突然间又如撞上了一堵无形气墙,更似撞进了一张渔网之中,掌力虽猛,却是无可施力,被那气墙反弹出来,撞在一棵大树之上。本来他去势既猛,反弹之力也必十分凌厉,但他掌力似被那无形气墙尽数化去,然后将他轻轻推开,是以他背脊撞上那颗大树,大树固不折断,连树上的树叶也不曾落下一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正文 第244集 :尘归尘

    “嘶——”众人得见了这一幕,不由得为之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虽然在场的都是武林之中一等一的武学高手,但是,李岩此时此刻所展现出来的武功修为之高,却当真是已经达到了传说之中的神仙一流了。

    慕容复甚是机警,虽然伤痛父亲之亡,但知那李岩武功高出自己十倍,纵然狂打狠斗,终究奈何他不得,当下倚在树干之上,假作喘息不止,心下暗自盘算,如何出其不意的再施偷袭。

    李岩不去理会他,只是缓缓地将目光转向萧远山,口中淡淡然出声道:“萧老先生要亲眼见到慕容博死于非命,以平积年仇恨,现下慕容博已经死了,想必萧老先生这口气总算是平了罢?”

    萧远山见到李岩一掌击死慕容博,本来也是讶异无比,听他这么相问,不禁心中一片茫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这三十年来,他处心积虑,便是要报这杀妻之仇、夺子之恨。这一年中真相显现,他将当年参与雁门关之役的中原豪杰一个个打死,其时又得悉假传音讯、酿成惨变的j徒,便是那同在寺中隐伏、与自己三次交手不分高下的灰衣僧慕容博,萧远山满腔怒气,便都倾注在这人身上,恨不得食其肉而寝其皮,抽其筋而炊其骨。哪知道平白无端的出来一个李岩,行若无事的一掌便将自己的大仇人打死了,他霎时之间,犹如身在云端,飘飘荡荡,在这世间更无立足之地。

    萧远山少年时豪气干云,学成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一心一意为国效劳,树立功名,做一个名标青史的人物。他与妻子自幼便青梅竹马,两相爱悦。成婚后不久诞下一个麟儿,更是襟怀爽朗,意气风发,但觉天地间无事不可为,不料雁门关外奇变陡生,堕谷不死之余,整个人全变了样子。甚么功名事业、名位财宝,在他心中皆如尘土,日思夜想,只是如何手刃仇人,以泄大恨。他本是个豪迈诚朴、无所萦怀的塞外大汉,心中一充满仇恨。性子竟然越来越乖戾。再在少林寺中潜居数十年,昼伏夜出,勤练武功,一年之间难得与旁人说一两句话,性情更是大变。

    突然之间,数十年来恨之切齿的大仇人,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按理说该当十分快意,但内心中却实是说不出的寂寞凄凉,只觉在这世上再也没甚么事情可干,活着也是白活。

    他斜眼向倚在树上的慕容博瞧去,只见他脸色平和,嘴角边微带笑容,倒似死去之后,比活着还更快乐。萧远山内心反而隐隐有点羡慕他的福气。但觉一了百了,人死之后,甚么都是一笔勾消。顷刻之间,心下一片萧索:“仇人都死光了,我的仇全报了。我却到哪里去?回大辽吗?去干甚么?到雁门关外去隐居么?去干甚么?带了峰儿浪迹天涯、四处飘流么?为了甚么?”

    李岩淡然出声道:“萧老先生,你要去哪里,这就请便罢。”

    萧远山摇头道:“我我却到哪里去?我无处可去。”

    李岩摇头道:“莫非这慕容博。是本座打死的,你未能亲手报此大仇,是以心有余憾,是不是?”

    萧远山道:“不是!就算你没打死他。我也不想打死他了。”

    李岩点头道:“慕容博一声作恶太多,如今死了,也算报应,只是,本座杀了他,难免慕容复要来向我们寻仇,又该如何?”

    萧远山心灰意懒,说道:“李先生是代我出手的,慕容少侠要为父报仇,尽管来杀我便是。”叹了口气,说道:“他来取了我的性命倒好。峰儿,你回到大辽去罢。咱们的事都办完啦,路已走到了尽头。”

    萧峰叫道:“爹爹,你”

    李岩道:“萧老先生一生为报仇而活,如今仇怨已经尽去,正是得归自我之时。”说话间,他猛然之间踏上前来,抬手一掌,便要往萧远山头顶拍将下去。

    萧峰见状,不由得为之大惊,这李兄既能一掌打死慕容博,自然也能打死父亲,当下连忙大声喝道:“李兄不可!”双掌齐出,向那李岩当胸猛击过去,他心知李岩武功之高,胜过他十倍不止,但是这时为了相救父亲,只有全力奋击。

    “砰!”岂料,萧峰奋起全力一掌,只到了李岩身前丈许,便被一股无形大力生生挡住,他用尽全身气力,也只能推进半尺,却哪里能够近得了李岩的身。

    “萧兄何必着急,我只是废去萧老先生的少林武功而已。”李岩说话间,一只手,已经按在了萧远山顶上,只见得一股青光闪烁明灭,萧远山身子一颤,已然立定当场,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

    萧峰暗道一声惭愧,却听李岩道:“萧老先生如今可是归悟了?”

    萧远山摇了摇头,恍然道:“得蒙李先生指点,自今日之后,我当退隐江湖,随峰儿回家颐养天年,再不过问江湖恩怨。”

    “善哉!善哉!”玄悲大师道:“今日萧老居士放下恩怨,从此得归大道,实是武林之福,老衲在此做一回主,绝不追究萧老居士偷学少林绝技之恩怨,希望两家就此和平共处。”

    萧远山连忙道:“多谢大师宽恕。”

    李岩转眼间向着鸠摩智看去,见他正要逃走,却并未加阻拦,只是暗自摇了摇头,复又转向慕容复道:“慕容公子,你们慕容家的根底今日已?br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