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子的硬梆梆的木板上,要舒适得多。
李二同志在车厢里看了个遍,感到王珂的每一个想法都出乎自己的意料,对于每一个细节都替自己考虑到了,心中十分满足地走了下來,对着王珂说道:“小子,朕对这辆马车十分地满意,现在就只等朕的车夫把朕的马带來,套上马车待朕乘坐一番,感受一下这个马车的妙处,想來也不会有什么让朕失望的地方!”
王珂知道李二同志现在只是对于这个马车车厢内外的构造沒有意见,对于马车的行驶还是有所疑虑,毕竟以前的两轮马车乘坐起來是个什么滋味,王珂也是知道的,自己在设计这辆四轮马车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些问題,特地加工了一套减震装置,当然不会是像后世用的那些所谓的独立悬挂系统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只是用竹板制作了一副类似于后世货车所用的减震钢板那样的装置,不过这已经算得上在这个时代是很前卫的发明了。
此时,李二同志的车夫也已经赶着李二同志的御驾,來到了庄上。
李二同志吩咐车夫,把御驾上的马匹套到四轮马车上,自己坐进马车里,让车夫赶着马车小跑了一段,当马车停下來时,李二同志一脸兴奋地走下车來,冲着王珂说道:“小子,实在是太奇妙了,朕坐在车里,竟然沒有感觉到一点的颠簸,小子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王珂指指车下的竹板,简单地向李二同志说了几句,王珂根本就沒指望李二同志听懂这个问題,他知道只要能让李二同志坐在马车里,不会感觉到颠簸,别的就沒有必要告诉他那么多了。
李二同志当然也不会去刨根问底,笑嘻嘻地对着王珂说道:“小子,再给皇后做一辆这样的车吧!朕不能只是自己一个人坐呀!”
王珂一听此话,不觉一下就苦笑了起來,倒不是说沒有材料了,王珂实在是不愿意做这种沒有回报的事情。
王珂的表情被李二同志看得一清二楚,他以为王珂是在为沒有材料苦恼,马上拍拍着王珂的肩膀说道:“小子别担心,要用多少材料,只管上宫里拉去,一会待朕回宫,就给你写一道手谕,要什么材料,要多少,你自己决定!”
这下王珂算是高兴起來了,自己本來还想事后想法为王硅他们找一副做寿材的上好木材,沒想到现在李二同志居然送上门來了,这回王珂又可以狠狠地地大捞一笔了。
王珂连忙向着李二同志行礼领旨,李二同志才满意地乘坐着四轮马车回宫去,把车夫赶來的两轮马车扔在了王家的庄上。
~~~~~~~~~~~~~~~~~~~~~~~~~~~~~~~~~~~~~~~~~~~~~~~~~~~~~~~
ps:本书成立qq群了,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大大可以加群qq:87202034 对本书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可以在群里与作者进行讨论,作者对各位大大的支持表示感谢,
正文 第二九七章 坐蜡
特别推荐美女作者 水之阑珊大作 《死亡追踪》书号:46249 //46249htl
ps:本书首发: 请各位读者大大支持正版阅读,更多精彩,尽在
~~~~~~~~~~~~~~~~~~~~~~~~~~~~~~~~~~~~~~~~~~~~~~~~~~~~~~~
对于给长孙皇后做銮驾这事,王珂可是真的不用操心了,一个是因为杨木匠他们已经对于这种样式的马车已经知道了怎么做,再有就是銮驾上面雕刻的凤文,在王珂看來也沒有什么区别,起码对于他來说,不知道后世和现在这个时代的凤文有什么不同,还不如直接就交给杨木匠他们去处理呢?
杨木匠还是按照惯例向着王珂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疑虑,不过王珂可以听得出來,因为给李二同志都做出來了,还能使李二同志十分的满意,杨木匠的心里也是底气十足的,现在问的问題也不过就是关于车厢板上的纹饰该如何布置的问題,对于这点,王珂也都不用怎么说就让杨木匠明白了过來。
现在王珂要做的就是前往宫里,向李二同志讨要一纸手谕,以便去拉制作马车的材料了,不过这个时候,王珂还是耍了一个心眼,他沒有一个人直接就进宫去,而是绕了一个圈子,來到了李恪的办公室,把李恪也给拉上同自己一路前去。
王珂这样做是有自己的目的的,现在对于这个四轮马车,王珂并不是只希望做成李二同志他们皇家专用的车辆,而是希望李二同志能够拨一笔款子,用于军队在大唐境内进行粮草的调集时使用,因为这种马车的性能,王珂也是了解的,要是用于行军打仗时使用,怕是有些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率,毕竟对路况的要求就是这种马车的短处了。
可是在大唐境内,由于道路的改建,已经很适合这种四轮马车的行驶,一旦要进行作战,大唐境内的粮草征集和运输的时间可是要提高不少了,其实这也是王珂要极力推荐这种马车的初衷了。
对于李恪,王珂是不会有所隐瞒的,一五一十的把这件事的意义都告诉了李恪,并要求李恪与自己同去求见李二同志,这话由李恪说出來,自己在一旁给李恪帮腔就行了。
王珂其实也不是自己不敢去说,而是想把这个功劳送给李恪,毕竟现在自己在朝廷里的地位也算是差不多到顶了,如果李二同志要给自己赏赐,也最多就是赏点财物,官是肯定沒得升的了,要是爵位,就自己这个年纪,要想继续向上进爵,也是相当困难的了,还不如让李恪去得到这个功劳。
虽然李恪现在也不可能从李二同志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但在李二同志的心目中,李恪的分量就要加重一分,这样一來二去的,李恪的分量就会越來越重,等到太子犯事的时候,李恪的优势可就体现出來了。
对于王珂的这个打算,李恪不说全部明白,至少也能看出一些,现在去找李二同志说这事,摆明了就是王珂要把功劳送给自己,这种事情,王珂做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李恪心里也觉得很是过意不去,现在当然也是一个劲的拒绝,要让王珂自己去和李二同志说去,自己说什么也不能去抢王珂的功劳。
王珂见李恪每次都是这样,可自己还不能就把这事给点破了,心里也很是无奈,只能是反复的强调,李恪去说比自己说出來的效果要好,再说了,如果这事要是能成,弄不好自己家里就要为军队制作一部分这种马车,自己还是要避一下嫌的好,免得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说自己是以公谋私,那就不好了。
还别说,王珂找的这个理由还真的让李恪觉得有些道理,自己去说,别人可是不敢有什么异议的,可是王珂一说出口,肯定就有人要针对他,说他的坏话了,再说了,就算是让自己去说,李二同志也肯定能想到,这主意不会是自己一个人想出來的,最起码这里面也会有王珂的参与,这样一來,王珂的功劳也同样不会被埋沒的,想通了这个道理,李恪才勉强答应下來,随着王珂向宫里而去。
进到御书房里,王珂就看到除了李二同志以外,武官这边有李靖、李勣、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文官这边则是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就是说,这里平日里时常和李二同志一起商议事情的老杀才和老不死的,除了柴绍和程知节沒在,别的人都在场了。
王珂正在猜这些人怎么都在的时候,背后就传來一阵脚步声,转身一看,却正是柴绍和程知节走了进來,得,这下算是全部都到齐了,沒把谁一个人落下。
现在对于李二同志和这帮老杀才、老不死來说,李恪和王珂的出现倒是出乎他们的意料,这些老杀才、老不死的还以为是李二同志派人把他们叫來的,只是诧异了一下就恢复了正常,只有李二同志不知道这两人有什么事,按说自己这帮老匹夫要是要叫李恪和王珂过來,也必定是会和自己说的,可是现在自己也不知道这事,看这帮老匹夫的神情,也应该是不知道这两人是來做什么的,看來李恪和王珂的到來是有什么事要和自己说了。
李二同志还惦记着要和这帮老匹夫说事呢?对着李恪和王珂就问道:“你们两个小子跑來干什么?有什么事要和朕说吗?赶紧说,朕还要和几位爱卿商量事情呢?”
王珂一听这话可算是不明白了,平日里李二同志老是喜欢有什么事都叫上自己的,今天怎么有事了反而不让自己在场了呢?这可算有点奇怪了呀,难道今天他们说的事和王珂或者李恪有关。
王珂脑子里赶紧的把这段时间的事情过了一遍,可是也找不到自己有什么事情值得李二同志这样大动干戈的,那么这事应该是和李恪有关了。
想到这里,王珂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莫非是李二同志心血來潮,想着要换太子了,记得历史书里可是记载了李二同志搞过几次这样的商议会,结果到最后,还是太子自己谋反才帮着李二同志下了换太子的决心。
~~~~~~~~~~~~~~~~~~~~~~~~~~~~~~~~~~~~~~~~~~~~~~~~~~~~~~
ps:本书已上架,本书首发: 请各位读者大大支持正版阅读,更多精彩,尽在
~~~~~~~~~~~~~~~~~~~~~~~~~~~~~~~~~~~~~~~~~~~~~~~~~~~~~~~
说起來,李二同志一生行事果断,唯独在这个事情上优柔寡断,要不是太子自己谋反,说不定这李承乾还真的就在李二同志死后当上皇帝了,至于李治嘛,就不会有他什么事了。
一想到这个问題,王珂可是有点急了。虽然现在就算是李二同志动了这心思,也沒有真正废过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但李二同志和这帮老杀才、老匹夫商议这个事,自己要是一点消息都不能知道,以后要想为李恪谋事,可就做不到知己知彼了啊!今天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想办法赖在这里,就算是听上几句也是好的。
就在王珂想着心事的时候,李恪已经把自己和王珂今日前來的目的,按照王珂教给自己的说辞给说了出來,这一下,一帮老杀才都纷纷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毕竟他们是军人,对于行军打仗的事当然是更感兴趣了,当下也想不到那么多,就对着李恪这个想法讨论起來。
李二同志一见说的是这事,虽说是说的运输之事,但也是关乎战事的,毕竟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自古以來兵家作战之惯例,现在李二同志的首要想法就是对外扩张,这一说到关乎战事的问題,就不知不觉的也投入了进去,把自己叫这些个老匹夫來说什么事都抛在了脑后去了。
等王珂想完,眼前除了三个老不死的坐在座位上插不上嘴以外,包括李二同志在内的人都正在那里激烈的争论着,这四轮马车到底在军事上是否适用,这时的李恪也不断的抛出王珂告诉他的那些观点,试图说服那些反对国内使用四轮马车,到了边境以后再换用两轮车的人。
王珂一看这个阵仗,也懒得去插嘴了,干脆走到几个老不死的身旁坐了下來,他想着看能不能从这几个老不死的嘴里,套出一点今天李二同志叫他们來说什么事來。
可惜王珂无论怎么诱导,这几个老不死的总是三个字“不知道”,看他们的表情,也不像是在说谎,弄得王珂实在是有些无趣了。
看到王珂沒有去参与讨论,反倒是跑过來和他们闲聊,三个老不死的相互对望了一眼,由房玄龄对着王珂开口说道:“贤侄呀,你看你为军队出的主意也不少了,哪天有空也帮着我们出出主意如何,我们这些人要做的事,可是要比他们要多多了!”
王珂当然知道房玄龄说的他们是指那帮老杀才了,可是自己对于政事,自我感觉就是不懂,说自己为军方出主意,也不过就是自己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赶得巧而已,要真的接触到实际的,自己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呢?现在要自己为朝政说说自己的看法,自己还真的是说不出來。
好在房玄龄还说得客气,让王珂有空的时候再帮他们出主意,王珂只要能找到沒有空余时间的借口,想來这几个老不死的也不会为难自己,毕竟这些人都是文人,这野蛮的事是做不出來的。
王珂赔笑着对三个老不死的拱手说道:“伯父抬举了,小侄实在是才疏学浅,对于朝堂之事实在是不甚了了,要让小侄说什么?实在是让小侄有些为难了!”
王珂本來就是想推脱了事,可是这几个老不死的却沒有要放过他的意思,一见王珂推辞,这下是一起上阵,对着王珂就连番进行劝说,说得王珂是头都大了。
看着几个老不死的沒完沒了的样子,王珂知道,要是自己不答应,今天想來是不会罢休的,只好苦着脸答应了下來,不过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只要这些老不死的來找自己,就推说有事,尽量不陷到这政务中去才是。
一见王珂答应了,长孙无忌就迫不及待的向着王珂说起了自己手里的政事,这一下可是把王珂给难住了。
王珂长期以來都是和军队打交道,知道的事情也是军队方面的,对于政务就沒有什么深究过,现在要是猛一提起來,还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依王珂的本意,要真是有事了,自己也得回家和自己老爹王硅商议一下再來回答这些老不死的,现在倒好,这些老不死的却在这里就逼着自己要马上说出來,这可是让王珂有些坐蜡了。
杜如晦坐在一旁,见王珂沉默不语,一时性起,对着王珂就将军道:“怎么,贤侄不能回答吗?难道贤侄就这么不喜欢对老夫们说点什么吗?要诚心看老夫们的笑话不成!”
这话说起來轻巧,可话里的意思可够王珂喝一壶的了。
这可是摆明了,是在说王珂不愿意帮忙了,对于这种说法,要是王珂不马上解释一番,那王珂可算是把这几个老杀才给彻底得罪了。
王珂心里那个急呀,自己要是再不说,那今天可算是把这几个老不死的得罪定了,以后自己要想让这几个老不死的帮忙,可是沒有那么容易的。
算了,还是随便说点不痛不痒的,好歹把今天对付过去得了,反正夸夸其谈也是王珂的强项,只要不让自己坐蜡就是最好的了。
~~~~~~~~~~~~~~~~~~~~~~~~~~~~~~~~~~~~~~~~~~~~~~~~~~~~~~~
ps:本书成立qq群了,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大大可以加群qq:87202034 对本书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可以在群里与作者进行讨论,作者对各位大大的支持表示感谢,
正文 第二九八章 完美的计划
特别推荐美女作者 水之阑珊大作 《死亡追踪》书号:46249 //46249htl
ps:本书首发: 请各位读者大大支持正版阅读,更多精彩,尽在
~~~~~~~~~~~~~~~~~~~~~~~~~~~~~~~~~~~~~~~~~~~~~~~~~~~~~~~
王珂也不管说的是不是切題,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大堆,听起來都是很空泛的大道理,等到说完的时候,连王珂自己都感到有些汗颜。
毕竟这些东西也不过是自己在后世里从书本上,或者是从电视、杂志上听那些所谓的砖家叫兽们说的叫做理论知识的东西,要真和实际结合起來,也就不一定好使了,不管怎么说,理论就是理论,如果不和时间相结合,是不能成其为有用的东西的,何况这个时候的社会制度和后世又是那样的不同。
可是听在这三个老不死的耳朵里,王珂所说的都是他们闻所未闻的,猛一听來,还显得十分的高深,如果不经过仔细的琢磨,还真的是理解不了,一下子,三个人都不吭声了,埋头回味起了王珂的话來,想着如何才能从王珂这番话里,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來。
一见这三个老东西不再向自己提问,王珂连忙走到还在一旁争执不休的那群老杀才边上,他实在是不敢再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了,要是那三个老不死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又要让自己來解释,那自己可就真的要露馅了,还不如跑到这边來,听听李二同志和这些老杀才们一起讨论呢?
听过一会,王珂才发现,现在这些老杀才们对于使用四轮马车,其实并沒有什么异议,只不过反对的一方是在担心,如果军队里要增加一批这样的四轮马车,可是一旦出境以后还得继续使用两轮马车的话,那么就变成了新增四轮马车以后,两轮马车也不能废弃,势必会增加军队里的负担,不但需要增加停放车辆的地方,这看守车辆的人手也得增加,相应的钱粮消耗也会成倍的增加。
对于这点,王珂在一开始也并沒有考虑到,他只是想到这玩意可以提高效率,却对于这些细节上的东西沒有顾及,现在想來,这还真的是一个问題,要真的是这样做了,可不是增加一点半点支出那么简单的事了,要不是这些老杀才经验丰富,就凭自己的一时冲动,还真的会给大唐的支出造成不小的损失了,这也就体现出了自己和这些人在实际处理上的差距,自己只能是理论上说说还行,真要接触到实际的事情,那可就要差太多了。
想到这点,王珂也不急于开口说话了,他需要先想想,这个问題该如何來解决了,现在自己怂恿着李恪來提出这个事情,现在看來也是把李恪给陷到了这里面去了,自己要是不能想出办法來解决这个问題,就不能算是给李恪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那可是把李恪给害了。
李恪看到王珂凑过來了,正不知所措的他,这时候可是心里一下就感到有了主心骨,李恪也沒有想到,自己就按照王珂的意思说了这么一下,就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连李二同志也参与了进來,自己对于这个事情,也沒有深想过,现在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刚才王珂在那里和几个文官说话,自己也不好意思过去找王珂问问,现在王珂走过來了,这可得好好王珂仔细商议一下,看王珂对这个问題是如何打算的了。
李恪悄悄地站起身來,拉拉王珂的衣袖,小声说道:“王兄,现在该怎么说呀,小弟这下可是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了!”
王珂听到李恪对自己的问话,点点头回答道:“当初是我考虑简单了,很多细节上沒有考虑周全,你让我想想,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个完美的方法來!”
李恪见王珂坦然承认自己考虑不周,也沒有什么话可说了,只能是坐下來,一边听着李二同志和几位老杀才的议论,一边时不时的抬眼看看王珂,看他想出來什么办法沒有。
王珂对于这种事情,解决的办法从來都是从后世自己知道的事情里面來找灵感,现在当然也不例外了,他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后世里如果遇上这种事情是如何解决得。
还真的别说,想着想着,王珂就想到了和此事相似的。虽然说起來不尽相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把这一块交由一个专门的物流來进行管理,军队只负责运输途中的护卫和警戒工作,必要时对民间的车辆进行征用,相信这个时代也是这样做的,只不过规模要小一些,沒有后世那样的庞大,毕竟这个时代所需要运输的物资是不能和后世比较的。
王珂这才试探着说道:“皇上,各位伯父,这个事情是不是可以这样,现在军队里的两轮马车,我们全部换成四轮的,但是这些两轮车不淘汰,而是全部集中到我大唐的各个边境城池去,以极低的价格租借给百姓使用,由百姓來进行使用和维修,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一旦战端一起,朝廷有权征用这些车辆作为军队运输之用!”
“这样一來,军队既不用专门的派人來管理这些车辆,也不用时刻的考虑对这些车辆进行维护,更不会因为要增加四轮马车而扩建地盘,还能为朝廷赚得一笔费用,而买不起车辆的老百姓也能够用极低的价钱得以使用马车了,说起來也是互惠互利的事情,想來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題了!”
王珂是生怕自己还沒有说清楚的时候,这些人就忍不住插嘴说话,自己还得不断的和他们进行解释,要是越说越远,那自己这番话可就不知道要说到什么时候了,于是停也不停的就一口气把自己心里的打算给说了出來。
沒想到的是,这些人听到王珂说话,根本就沒有要插话的想法,只是专心的听着王珂说出他想要说出的办法來,在这些人看來,王珂想的办法,一般來说都是可行的,现在一开口说话,这办法就必定是管用的,就算自己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等王珂说完以后再慢慢來问的,完全沒有必要去打断王珂的话,让王珂要表达的主意不能完整的说出來。
~~~~~~~~~~~~~~~~~~~~~~~~~~~~~~~~~~~~~~~~~~~~~~~~~~~~~~
ps:本书已上架,本书首发: 请各位读者大大支持正版阅读,更多精彩,尽在
~~~~~~~~~~~~~~~~~~~~~~~~~~~~~~~~~~~~~~~~~~~~~~~~~~~~~~~
当王珂完整的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以后,这些人仔细的回味这王珂话里的意思,都沒有开口说话时,王珂就听到自己的身后传來了击节叫好的声音:“小王大人这主意不错,在不增加朝廷开支的情况下,还能为朝廷节约一大笔开支,顺带的还有一部分钱财进账,实在是一个一举数得的主意,如果施行起來也应该是能够行得通的,这件事情这样做应该是沒有什么问題的!”
王珂明明是站在李二同志和这群老杀才的对面,也看到了这些人沒有一个开口说话的,这突如其來的声音却从自己的身后响起,王珂连忙转身一看,却是三个老不死的站在了自己的身后,刚才的声音就是从杜如晦嘴里发出來的。
原來三个老不死的体会完王珂的话以后,才发现王珂跑到了这边來参加讨论來了,坐在那里也沒事可干,干脆也走了过來,正好听到王珂的那一番高谈阔论,对于军事上的事他们不好发表什么意见,但是对于钱粮放马的事,那可是敏感得不得了,一听到王珂这些话,马上就明白过來王珂这个方法对于钱财方面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不但不会增加开支,还能减轻朝廷不少的支出。
而老百姓就算是低价租赁,也是要掏钱出來的,一辆马车的价格不高,可是整个大唐军队所有的两轮马车加起來,这进项也不会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这个进项还是固定的收入,每年都是有的,这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在是让他们心里激动不已的,这种减支增收的办法,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王珂是怎么想出來的,杜如晦也是忍不住才出声赞扬起了王珂。
杜如晦的说话声也让李二同志一下就醒悟过來,现在这使不使用四轮马车的事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队里的事情了,而是已经和朝廷的开支情况联系在了一起,如果单纯的讨论使不使用的问題,还可以就只是和这些老杀才一起來讨论,那么现在就应该让这几个大唐管理财政的老不死也加入进來,对这个事情进行一个通盘的考虑才是最好的办法了。
李二同志忙招呼杨公公,让他叫人把屋里的椅子搬到一起,围成一个圆圈,让所有人都坐下來,在王珂的眼里,现在这个样子,颇有一点后世圆桌会议那样的样子了。
李二同志扫视了一下众人,清清嗓子才说道:“现在各位爱卿对于王家小子的想法,有什么想说的,就直接说出來吧!大家也好议议!”
说实在的,王珂这也是第一次看到李二同志这个样子和群臣讨论朝事。虽然以前在史书上也见过,说李二同志沒有什么架子,对于朝事也是很注意听取朝臣的意见,在王珂的想法里,也不过是认为李二同志只是心胸开阔,能够纳谏而已,沒想到李二同志还能这样的放下身份,把自己摆在和群臣同样的位置上,平等的参与到讨论中來。
再看看这些大臣,对于这种情况也沒有丝毫的诧异,反而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王珂就明白,这样的场景,以前也应该是经常出现过的,所以这些人才不会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当之处,因为他们已经是习惯成自然,在这种时候就沒有想到过这样有什么不妥的。
听到李二同志发话,让大家自由的讨论,一个个都七嘴八舌的说了起來,结合王珂提出的办法,把自己心中所想的都说了出來,这个时候的发言,可就和刚才有些不一样了,刚才对于是否使用四轮马车,如何使用还说是有分歧的话,这时候可就是沒有什么不同的声音了,都是顺着王珂说出的法子,再加上自己对于这事的理解,把王珂所说出來的方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进行完善,以达到执行起來更加的轻松、便捷就是了。
这一人计短,十人计长,还真沒用花多少功夫,王珂这短短的就几句话就被这些人精们给补充成了一个完整的计划,老杀才们从军事的角度來考虑,而老不死的几个人却是从经济的角度來进行补充,再进过大家的不断修正和融合,如何做到既不增加支出,又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的一个完整计划就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李二同志现在是满心欢喜呀,现在这个计划实在是说得上完美,既能保证大唐的军队能够换上速度更快捷的四轮马车,还不用增加支出,在保证战事发生时能够迅速的运送粮草,还能为朝廷增加收入,这实在是太完美的计划了,这样一旦做起來,自己也不会怕这几个管理钱粮的大臣沒事就來向自己唠叨,说什么国库空虚,让自己烦得不行,这也让自己轻松了不少。
李二同志忍不住又向着王珂投去一抹赞赏的目光,当然,李二同志的心目中,对李恪提出这样一个建议也是感到百感欣慰的,毕竟自己的这个儿子时时都是在为朝廷着想,每时每刻都想着为自己分忧的。虽然有的时候提出的建议不是很成熟,但只要是去想了,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他坚信,经过这样的锻炼,在不久的将來,李恪是会成才的。
~~~~~~~~~~~~~~~~~~~~~~~~~~~~~~~~~~~~~~~~~~~~~~~~~~~~~~~
ps:本书成立qq群了,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大大可以加群qq:87202034 对本书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可以在群里与作者进行讨论,作者对各位大大的支持表示感谢,
正文 第二九九章 百忍成钢
特别推荐美女作者 水之阑珊大作 《死亡追踪》书号:46249 //46249htl
ps:本书首发: 请各位读者大大支持正版阅读,更多精彩,尽在
~~~~~~~~~~~~~~~~~~~~~~~~~~~~~~~~~~~~~~~~~~~~~~~~~~~~~~~
说两句:因为白天事情多,码字的时间实在是不够,所以熬夜把这章码出來传上來了,以后每天也都在凌晨更新,这样就能够保证在有事的时候也不会断更了。
~~~~~~~~~~~~~~~~~~~~~~~~~~~~~~~~~~~~~~~~~~~~~~~~~~~~~~~~~
眼看着自己和李恪來找李二同志的目的已经达到,王珂还是比较懂事,他知道李二同志今天把这些老杀才和老不死的叫來,必定是有事商议的,要不是自己和李恪横插一杠子的话,这个时候说不定正在商议呢?现在他们俩要说的事情也说完了,决议也定下來了,如果还不知趣的离开,那就只能是等着李二同志开口來赶自己和李恪离开了。
王珂悄悄拉拉李恪,向着李二同志行礼道:“皇上,此事已毕,臣随同吴王殿下就此告退吧!今天实在是耽搁皇上和众位大人议事了,还望皇上恕罪才是!”
王珂说这话的意思是提醒李恪,我们的事情说完了,现在是该走的时候了,别等着别人來赶咱们,还是自己主动离开才好。
李恪一听王珂这话,就听懂了是什么意思,马上接着王珂的话就往下说,那意思也就和王珂所说的大同小异,不过呢?让李二同志听起來更感到亲切一些,不管怎么说,,李恪也是李二同志的儿子,对于李二同志的秉性还是清楚一些的,要说投其所好,当然要比王珂更容易多了。
王珂在李恪说话的时候,心里就想着找谁说几句,让这人能在李二同志和他们说完事情以后,把今天所说的事情告诉自己,不说要知道得多详细,最起码也得知道个大概吧!可是这个人选,王珂一时也不知道到底是找谁才好。
就在这个时候,李二同志的一句话,倒是把王珂从苦恼中解救了出來:“沒有什么需要恕罪的,你们來说的这事也是为了我大唐有好处,朕很喜欢你们这种时刻都想着为朝廷着想,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朝廷出力的精神,这让朕很是欣慰,恪儿就先下去做自己的事吧!王家小子先留下,和朕的这些爱卿一起听听朕说的这事,看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不得不说,李二同志这话,让王珂有“幸福來的太突然了!”的感觉,自己本來还在苦恼不知道找谁來给自己当这个通风报信的人,结果现在这个问題就不用自己再去苦恼了,自己就可以留下來亲耳听到是要说什么事,这可比让别人转述要强多了。
李恪听到李二同志这样说。虽然不知道李二同志要和这些人要说什么?把王珂留下有什么意义,但也不敢问,只好看了王珂一眼,向着李二同志行礼后就退了出去。
王珂看着李恪转身离去以后,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双手放在膝盖上,眼观鼻,鼻观心的坐在那里,等着李二同志开口,看是否说出來的事情和自己猜测的是一回事。
李二同志看看在座的所有人,却迟迟沒有开口,脸上也是阴晴不定的,看那样子,王珂就估计李二同志今天找这些人來,要说的事情和自己的猜测是八 九不离十了。
不过只要李二同志不开口,自己就不能作出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毕竟这些老杀才和老不死的,都还不知道李二同志叫他们來是所谓何事,要是让他们看出自己知道是什么事了,把自己当作包打听,那以后有什么事就來找自己,还不得把自己烦死呀。
李二同志犹豫了半天,还是咬牙说道:“各位爱卿,朕近日以來,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題,朕之长子承乾,在朕继位之时就被立为太子,可是近段时间以來,承乾却屡次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朕本來还想让他知错能改,谁知道他却变本加厉,实在是让朕非常的失望,今日请各位爱卿前來,就是想听听各位爱卿的意见!”
李二同志这话,和王珂一开始的猜测有些出入,但也还算得上是差不太多的,但王珂也知道,李二同志现在还沒有下定决心要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另立其他人为太子,现在自己也不能立即就把李恪给抛出來,毕竟这个时侯,一个是李二同志还沒有最后下决心,二一个呢?这个时侯一旦有谁冒头,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要把李恪抛出來,那李恪就不好做了,现在还是得让李恪躲在暗处,伺机而动才是最好的办法。
听到李二同志说出这话來,别的人倒是沒有特别的感觉,刚开始也就是略微的有些诧异,但一想到李承乾的所作所为,大家也都马上就释疑了,毕竟这李承乾的做法也实在是让这些人瞧不上眼,只不过平日里,碍于李承乾的身份,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现在一听李二同志这样说,一个个都在心里希望李二同志能废掉李承乾,但是现在李二同志的态度也不明朗,这些人也算得上是人精,每个人都沒有吭声,等待着别人先出來说事,自己在后面摇旗呐喊也就是了。
~~~~~~~~~~~~~~~~~~~~~~~~~~~~~~~~~~~~~~~~~~~~~~~~~~~~~~
ps:本书已上架,本书首发: 请各位读者大大支持正版阅读,更多精彩,尽在
~~~~~~~~~~~~~~~~~~~~~~~~~~~~~~~~~~~~~~~~~~~~~~~~~~~~~~~
不过这些人里,有一个人可就有些急了,这废立太子之事,别的人可以无所谓,可是对于他來说可就有些不同了,毕竟这太子的废立和他还是有一定关系的,选对了人选,对于自己的家族就有了保证,要是选出的人和他的家族沒有联系,那自己这个家族可就要慢慢的沉寂下去了,这可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他官可以不做,可以不权倾朝野,但自己这个家族却不能倒下,要保证这一点,就必须要保证李二同志立下的太子是和自己家族有联系的人,这当然就要让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对付李二同志这个话題了。
沒错,这个人就是长孙无忌。
看着这群沉默无语的肱骨之臣,李二同志也知道这个话題实在是让他们为难,可是对于他自己來说,这又何尝不是左右为难呢?
对于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李二同志还是相当喜爱的,这样说不但是因为李承乾是自己的长子,还因为李承乾是由长孙皇后所生,在小的时候也算得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