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康熙年之大土匪 > 康熙年之大土匪第50部分阅读

康熙年之大土匪第50部分阅读

    帝国的经济掠夺,还要担负朝鲜军区的军饷,如今穷得叮当响,不满意这样的小打小闹,央求帝国容许他们增加朝鲜军团的兵力,加大侵略日本的力度。

    日本的战报和朝鲜的恳求一同送到了内阁,内阁重臣立刻上呈给江涛。

    江涛大喜,日本和朝鲜打的越狠越好,反正帝国不花一分钱,还有好处可得,连忙回令给朝鲜军区,令其再招募十万仆从军,稍加训练就送到日本战场。

    至于送回来的日本年轻女子,江涛没有兴趣,这个时代的日本少女可没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不过想必在西雅图基地的将士们应该有兴趣,江涛准备把一部分日本少女卖给妓院,实行严格的管制,不容许流入民间,一部分送到海外殖民地,慰劳在外征战的将士,也算是海外殖民军的福利之一。

    至于他们喜不喜欢,江涛管不着,总比买些非洲小妞当军妓强。

    程章对于总共才数百万两银子的收入很不满意,这些只够海军战舰的维修费用和阵亡将士的抚恤,忙进言道:“王爷,何不再征调两个神枪师过去?加快进攻步伐,可以大大震慑东南亚等国,如今安南、老挝、占城等国均未来上贡,必须派兵征讨。”

    江涛苦笑一声,没想到三叔也成了好战分子,这时黄宗羲却有不同的见解:“王爷,如今有三件大事未决,不可多生事端,征讨日本以朝鲜军团为主力,咱们就不谈,可是朝廷大战已久,等平定云贵,处理好这三件大事,是该休养生息了。”

    江涛见他把蒙古、东北、西藏、大西北等地都忘了,心中有数,并没有反驳,这些地方迟早要收复,只是问道:“黄老可直言不讳,到底有何三事?”

    黄宗羲轻描淡写的道:“第一,王爷执掌帝国权柄,又是人心所向,却不问鼎天下,难保有人说闲话,天下终是不稳!”

    “第二,黄河水患泛滥,每年耗费数百万银元治河,却无成效,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朝廷负担加重。”

    “第三,在西北和西南地区,挨着最近的便是西宁卫西北的鞑靼土默特部,肃州卫长城末端的吐鲁番部,以及在大漠内的葱岭叶儿羌部,这三部在大明立国的时候,曾经臣服大明。然而,当改变大明声威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后,这三部便开始叛乱,闹得边疆民不聊生。自从满清入关,他们这才消停些,而鞑子走后,他们又开始叛乱,去年就曾侵扰陕甘,如今秋收在即,不可不防。除了这三个部落外,还有羌族控制的朵甘思宣慰司和乌斯藏宣慰司两个大部落。这两个部落盘踞在四川上面,控制着整个西藏,背后是莫卧儿帝国。由于他们所在位置居高临下,对大明帝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江涛大吃一惊,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问题,而且问题这么严重,幸亏没有大规模对外用兵,否者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陕甘军区不过两个神枪师和神炮二师一部,还有数万地方守备,看起来很多,却防不住西北那么大的疆域,主要是这些部落都拥有大量的骑兵,抢了就跑,防不胜防。

    其实江涛知道黄宗羲还没提到实力强大的葛尔丹汗国,他稍微思虑一番,直接冷静的道:“可传令给大将军江信,令其率领三万虎豹骑和两万枪骑立刻驰援陕甘,绝不能让百姓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

    又叹道:“等灭周军团拿下云贵,本王就称帝,至于黄河的水患,诸位阁老可有办法?”

    “王爷,如此一来,治标不治本,羌人是游牧民族,帝国强大时,他们便称臣纳贡,一旦帝国积弱时,他们便落井下石刀兵相见。何不集兵扫除西北,使之成为帝国的牧马场,这样对付蒙古各部也就有了办法,至于殖民地之事可徐徐图之。黄河水患唯有治河一途,并无他策,老臣心中有治河能臣,只需十年定能保黄河两岸数十年安稳。”黄宗羲语重心长的道。

    江涛知道黄宗羲等对于征伐日本之事动了恻隐之心,可是帝国想要强大,就只有沾满异族的鲜血,只有大力开展殖民地,帝国才有钱财建设地方,发展工商业,才有钱财征讨叛变,如今西北不稳,终是大患,又重新下令道:“趁对方来抢掠的机会,咱们刚好消灭所有的入侵者,并收复西北,使之成为帝国的利刃,而不是抢掠的马贼,来人啊,立刻传令给大将军江信,令其统领八万骑兵使鞑靼土默特部、吐鲁番部等三个部落臣服,帝国的骑兵是该亮刀了。”

    “王爷高明啊,只要朝廷动用八万铁骑,打败了对方,对方一定会臣服,到时让他们为帝国征战,到处树敌,这样他们以后就只能依靠朝廷,而且是彻底依附朝廷,达到教化的目的!”程章连连点点不止。

    “王爷之计可行。”连黄宗羲等大儒都赞成了。

    江涛点了点头,其实他也是借鉴后世的经验。当年俄罗斯帝国在对付游牧民族哥萨克时,采取了怀柔利用政策。那就是俄罗斯政府在法律上是哥萨克的统治者,但是跟哥萨克人之间却是雇佣关系。哥萨克出人,俄罗斯政府出钱,然后东扩。

    哥萨克便是俄罗斯对外扩张的利剑,这样哥萨克满世界树敌,最终完全归附俄罗斯帝国,同时又帮着俄罗斯帝国打下了广大的西伯利亚领土。

    江涛心中大定,只要打胜了此仗,帝国就能拥有合格的骑兵和牧马场了,至于黄河水患之事,他却有另外的想法。

    要想国家长治久安,那就必须向大西北移民,同化当地的部落,使之成为帝国的一员,而想要发展殖民地,也必须向海外移民,这么庞大的移民数量江涛真不知道从哪里找。

    如今帝国不仅家家户户拥有足够的田地,而且不用交税,谁愿意到大西北去受罪,更别提去遥远的美洲了。

    如今黄河两岸水患,造成了数十万的难民,正好加大美洲的移民,让两岸百姓避开水患多发的地方,其实江涛知道治理黄河只有从上游入手,否者都是治标不治本,上游水土流失造成黄河水夹带大量的泥沙,等流到下游泥沙不断的沉淀,造成河床加高,所以就得不停的加高堤坝。

    而如今黄河的上游又不属于江涛的控制范围,水土流失问题很是严重,特别是后世为了发展,大量砍伐深林,造成环境恶化,如今朝廷财政宽松,他令内阁发布了一条百姓不理解的政令:“成立护林队,杜绝民间乱砍乱伐,实行定额砍伐,严禁砍伐参天大树,放火烧林者叛无期徒刑,鼓励植树造林,栽种一棵树,并且存活的可得一分铜元。”

    定额砍伐就是在一片树林有选择的砍伐,而不是全面的破坏,而且砍伐之后必须及时补种。

    除了发动民间,江涛还让地方守备的将士定期在道路两旁或山丘植树,每位将士一年必须植树十颗。

    这样一来,农村倒没什么影响,主要是农村大多有稻草、麦秆可引火,再捡取点枯木树枝就够用了,而城市的柴禾供应却紧张起来,好在江涛没有杜绝砍伐,到没有引起大乱,而且一些地区开始盛行煤球。

    许多年后,植树造林竟然成了帝国的传统美德,每个人成年的时候必须植树一棵,结婚的时候也必须植树一棵,生孩子的时候也要植树……

    不过这样也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就是整个中原地带除了耕地,竟然找不到空地植树,倒是闹了不少笑话。

    ps:求推荐票和收藏

    第223章 赌斗1

    一时之间,帝国三面出兵,饶是帝国财力宏大,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最后江涛不得已向华兴银行借五千万银元,这才缓解了财政压力,不过这钱都是要还的。

    好在如今华兴银行已有三百家分行,百姓存款数额已超过十一亿银元,五千万银元倒也引不起大的混乱。

    江涛最担心的就是陕甘战场,毕竟对付游牧民族最不能掉以轻心,所以他给江信和江石下了死命令,不搞定西部的三个部落,就都不要回来了。

    ……

    同一时间,江信已经带着八万铁骑来到了陕甘军区总部兰州。

    大将军江石并未出来迎接他这位铁骑大将军,江信苦笑一声,暗道:“如今年不过二十,弟兄们却都成了统兵十数万的大将军,真是世事无常,若不是少当家,恐怕自己现在或被官兵剿杀,或抢劫大户……”

    他匪夷所思的乱想一阵,驻扎好营地,直接去拜见江石,对于江石的手臂受伤之事,他一直以来还是很愧疚的。

    等他来到大将军府,只见此时的江石好似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剑,令人不敢直视,江信不敢怠慢,面带微笑,开门见山道:“石哥,小弟来迟了,如今秋收已毕,他们可有动静?”

    江石虽然才二十岁,可是自从他兵败断臂之后,一改往日的急躁,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就想通了,其实当年都怪自己,若不是江信,自己有可能已经死了,虽然他对江信还是有些疙瘩,但是表情总算缓和下来,正色道:“公事公办,此时不是叙旧的时候,王爷的命令本将军已经收到,虽然是不惜一切代价,但是我等也要尽量减少损失,王爷暂时只拨了两千万银元的军费,你可有万全之策?”

    “呵呵,小弟一路走来,想到两策,一策为守株待兔之策,撤出边境百里的军民,动用大量劳力实行坚清壁野,同时布一个巨大口袋阵,就等着对方上钩,只要对方肯来,我骑兵挡住对方的退路,而哥哥在兰州等地原地防守,把他们一网打尽。”

    “另一策就是引蛇出洞,我骑兵中的三万轻骑四处马蚤扰对方的营地,激怒对方,把对方引到特定的阵地,利用先进火器先击溃对方,我骑兵再大力追杀,直到对方臣服。”

    江信一连说出两策,江石佩服的点点头:“好计策,不过王爷为了收降对方,最好用堂堂正正的方法打败对方,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因为他们性格刚直,最骄傲的就是他们的骑兵,咱们就以骑兵对骑兵,打碎他们的骄傲,让他们再也不敢与王爷为敌,不过你的轻骑战斗力如何?光靠三万虎豹骑恐怕不行。”

    江信虽然不赞成,却也没反驳,道:“咱们的轻骑很是不凡,他们的使用的是加厚战斗背心,该背心被王爷命名为防弹衣,重二十二斤,几乎是战斗背心的两倍,现在也就只有轻骑和枪骑佩戴,对各种兵器都有很好的防御力,在百米外甚至能防住灭虏铳的射击,对箭矢的防御力更加好,唯一惧怕的就是狼牙棒等重武器,而且他们的骑射也不错,绝对不比对方的差。”

    江石暗叫一声好,却不动声色的道:“好,咱们就向这三个部落下战书,只要他们赢了咱们的骑兵,粮食、金银、物质都免费送上,若是他们输了,就必须听咱们的,他们若敢反悔,咱们再提大军追杀,不死不休!”

    “这?赌斗?”江信没想到江石来真格的,疑惑的问道:“他们会来吗?万一他们另外派遣一部分骑兵趁此机会抢掠边境的百姓,王爷怪罪下来,咱们可就担待不起。”

    “无妨,王爷已把此事全权交给咱们负责,对方过来劫掠也只是为了过冬的物质,只要你的骑兵能赢就行,不知你有没有信心?而且的弟兄听说了此事派出五万骑兵支持咱们防守边境,毕竟宁夏等地已成了咱们的领土,他们得到免税的好处,要来报答王爷的大恩。”江石正视着江信,胸有成竹的道。

    江信的额头顿时流出了冷汗,若是骑兵失败,自己多年的心血也就成了一场空,就算王爷不怪罪,自己也无脸执掌铁骑,他又不想在此时示弱,毕竟他有他的骄傲。

    若是赌斗真的能顺利进行,而且己方能赢的话,的确是征服对方的好办法,这样一来光明正大,对方根本没有理由对帝国怀恨在心,而且可以减少伤亡。

    江信想到此,转瞬轻笑道:“石哥,是不是嫂子要来?好,就让你看看咱们铁骑的威风。”

    江石苦笑一声,没想到自己一个残疾还能得到公主的喜欢,真是造化弄人,那女子常常来马蚤扰自己,惹得全军将士都知道了此事,王爷更是点头答应,给自己下了一个军令,必须娶她回来,若对方不答应,就抢婚,不过,按照的规矩,自己和她只能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江石晃了晃头,驱散了心中的不快,板着脸道:“不可胡言乱语,要是本将军的麾下,早就关你十日禁闭,嗯,其实我自从接到王爷的命令,就对这些部落下了战书,也把此事上奏给王爷了,你不同意也得同意。”

    江信大笑一声道:“好,石哥还是没变,还是这么固执,这么霸道,不过此策虽然有些冒险,却对帝国收拢这些部落的人心有极大的好处,有了五万骑兵的帮忙想必能缓解一部分压力。”

    ……

    而此时,鞑靼土默特部最先接到战书,部落上下均是大怒,大明竟然要和自己比试骑战,真是不知死活。

    对于战胜后战利品,部落首领图达尔汗又是心动,又是担忧这是汉人的骗局,他好半天才冷静下来,对牙帐中的贵族们问道:“都说说,此事该怎么办?”

    其中的万夫长乌巴什恭敬的道:“大汗,今年若是抢不到东西,部族和牛羊就会减少,现在看来对方已经有了准备,大明帝国竟然打败了满清八旗,实力一定不可小视,咱们就接这个战书,赌斗一是不伤和气,二是胜负都有好处,赢了咱们就收下战利品,输了臣服对方和臣服大清没什么区别,实际上这里永远是大汗说的算。”

    又一人哈哈大笑道:“说的好啊,咱们的骑兵还能打不过对方的骑兵吗?”

    “哼,就怕这是汉人的诡计,不可不防!”图达尔冷哼一声道。

    “西宁城外一望无际,咱们能凑集十万骑兵,诡计又有何用?对了大汗若不放心,咱们可以联系吐鲁番部,一同前往西宁城。”乌巴什直言不讳的道。

    “嗯,很好,今日不同往年,这就去联系对方,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图达尔点了点头。

    ………

    吐鲁番部也得到了战书,听到图达尔的邀请,觉得可行,于是领骑兵八万向西宁开去。

    半个月后,两部落又汇合了一些小部落,凑够了二十万骑兵齐聚西宁城外,而江涛的八万铁骑、两个神枪师、半个神炮师已等待许久了。

    至于叶尔羌部却因防备葛尔丹汗国的马蚤扰的缘故并没前来,对此叶尔羌王伊斯玛伊勒汗却另有想法,他准备见机行事,若是大明胜,他就见机投靠,央求大明派兵对付崛起的葛尔丹汗,若是吐鲁番部等部胜,他就要征集一部分骑兵,要求大明给钱、给粮,相信大明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ps:求推荐票和收藏

    第224章 赌斗2

    西宁城外是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北风呼啸,数十柄黑龙旗猎猎飞舞。

    江石已在城下布置好了防御阵地,八万骑兵就在防御阵地的前面,与对面的二十万游牧骑兵对峙。

    江石一改往日的冷淡,微笑着和这些部落首领谈判。

    吐鲁番部的首领和图达尔对视一眼,各都心惊莫名,气势弱了不止一筹。

    主要是对面的铁甲骑兵给他们很大的压力,那些骑兵披着散发着耀眼的金属光芒的盔甲,只露出一双铁血的眼睛,纹丝不动,而且他们的战马高出己方的战马一头,在骑兵战中拥有极大的优势,显然是大明的精锐骑兵。

    “大明什么时候拥有这么犀利的骑兵了?怪不得能赶跑满清八旗。”

    他们暗自庆幸,幸亏没有轻举妄动,不过为了部族的荣誉,他们是不会怯战的。

    而他们麾下的骑兵大多没有盔甲,或是只有皮甲,只有少数的人有铁甲,而且这些铁甲显然也不能和对方相比。

    三方经过半日的协商,为了减少伤亡,决定以单人战、百人战、千人战三种方式来决定输赢,三局两胜为胜,战斗中可以使用任何手段,直到对方投降或战死为止。

    首先出战的是鞑靼土默特部对大明。

    鞑靼土默特部首先出战的是一位身高1米九几的魁伟大汉,他是鞑靼土默特部落公认的勇士,名叫巴巴儿,挥舞着八十余斤狼牙棒,大吼两声,赢得了鞑靼土默特部骑兵的喝彩。

    图达尔为了确保第一战的胜利,把自己骑乘的汗血宝马让给了该勇士。

    而大明方出战的却是一位不显眼的将军,该将军一米七几,虽然整个被宽大的重甲包裹,却显得有些瘦小,和高大的西方重型战马简直有些不相配,他只露出兴奋而嗜血的眼睛,一声不吭,倒提着沉重的方天画戟,那方天画戟少说也有八十斤,在他手中却仿佛没有重量般,不过其他的虎豹骑都畏惧的望着他。

    江石不禁有些担心,直到江信说出了此人是江狼,战力不下于少当家之后,江石这才放心,江狼此人他也听说过,曾经和少当家交过手,不分胜负,还曾经在一招之内,击伤江信等三位高手,很是了得,没想到他竟加入了虎豹骑。

    他不禁有些期待。

    巴巴尔和江狼相距五百米,轰鸣的战鼓一响,两人一同策动坐下的战马。

    不过十数个呼吸的功夫,两骑就快相撞了。

    巴巴尔狞笑一声,挥起巨大的狼牙棒向江狼砸去,劲道十足。

    江狼玩味的微笑着,并没有打算躲避,举起纯钢锻造的方天画戟横扫向那狼牙棒。

    当的一声!

    清脆、嘹亮的金属撞击声只沁入众人的内心。

    战马悲鸣一声,两人身下的坐骑竟生生的震退,江狼慎重起来,再次驱动战马,刺向迎面闪来的巴巴尔。

    巴巴尔正要格挡,不想江狼用的竟是虚招,目标直指巴巴尔坐下的汗血宝马,巴巴尔大吃一惊,这可是大汗的坐骑,若是有所损伤,自己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他连忙格挡,趁此机会,速度极快的方天画戟已把他扫下战马。

    等巴巴尔爬起时,江狼的方天画戟已搭在他的肩上。

    巴巴尔顿时闭上了眼睛,不想江狼并没杀他,直接返回了本阵。

    巴巴尔脸色数变,他没想到这个瘦小子竟然和自己的气力差不多,而且这么快就击败的自己,对方的速度明显快了自己一筹,他是个爽快的汉子,输了就是输了,直接朝图达尔磕了几个头,也不拿武器,直接伏在江狼的身旁,按照他们部落的习惯,赌斗失败的一方将成为胜利一方的奴隶。

    图达尔直接目瞪口呆,又脸色铁青,巴巴尔已是己方最厉害的勇士,竟然这么快就落败,简直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他想到还有两阵,终是放下心来,这一次是百人战,他从侍卫队和各万夫长手中挑选了一百位勇士,令他们无论如何都要胜利,否者就不要回来了。

    而江信这一次却没有出动虎豹骑,而是随便挑选了一百枪骑兵。

    枪骑兵不仅戴着护住面门的头盔和防弹衣,而且拥有一支手枪、一支灭虏铳和最新锻造的钢刀,该钢刀原型就是戚家刀,利于劈砍。

    所以他们身上有两个牛皮子弹包和放手枪的枪套,战马上还有放灭虏铳的枪套。

    此时的枪骑说实话战斗力并不强,这主要是枪的原因,而且在颠簸的战马上很难装填弹药,除非使用后装枪和发射药与弹头一体的子弹,不过这些暂时还没研制出来,其实他们现在只算骑着战马的神枪卫,而且为了速度,他们连虎蹲炮都没有配备。

    不过此时赌斗,他们早就装好了弹药。

    而图达尔见大明没有出动恐怖的虎豹骑,脸色也缓和下来。

    两方散开来,开始对冲。

    经过数百米的加速,双方的速度已开到最大,等只距百米时,鞑靼土默特部的勇士开始拉弓射箭,顿时有十余支箭矢射中了枪骑兵和战马。

    可是这些箭矢却留在了战马或士兵的身上,竟没有一人一马倒下,这是由于战马在关键地方也包裹了棉甲。

    转眼间已相距五十米,枪骑兵果断的放出了灭虏铳的子弹,顿时击倒了二十余匹战马,那马上的勇士被重重的摔在地上,倒霉的还被同伴的战马踏实,这还是因为他们分成了横队的原因,其中的大多数暂时已失去了战斗力。

    可是由于转眼就要靠近,枪骑兵们已来不及发射手枪的子弹,只好拔出了钢刀。

    狭路相逢勇者胜!

    两队骑兵转眼撞在一起,每个人只有一次挥刀的机会,慢了一筹或快了一筹都只有死。

    扑哧……当当当……

    血溅五步,兵刃对砍,等两队骑兵交叉而过,枪骑兵倒下十五人,而鞑靼土默特部只剩下五十三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人的弯刀被斩为两半,受了轻伤。

    他们毫不犹豫,再次调转马头,对撞在一起,直到一方全灭。

    ……

    图达尔被震撼了,他看出来了,不是己方的实力弱,而是对方太强了,特别是那明晃晃的斩马刀,此战败定了,但是他没有喊停,那些勇士也没有退却。

    他要用勇士的血告诉所有的人,包括吐鲁番部,鞑靼土默特部是勇敢、有血性的部落。

    数分钟后,鞑靼土默特部的百名勇士全灭,而百名枪骑兵也死伤达四十一人。

    图达尔一下子老了好几岁,独身策马来到江石面前,愿赌服输,至于第三轮比试,已经没有必要了。

    江石好言抚慰一番,这才正色道:“大汗尽管放心,我家王爷最重英雄好汉,绝不会亏待你们,至于其他事情,还是要等王爷的意思。”

    图达尔点了点头,识趣的没有多说,他知道这位大将军在等吐鲁番的首领。

    江信也是震惊不已,没想到己方的装备远远超过对方,竟然还差点伤亡过半,显然对方的实力不简单,幸亏此次用的是赌斗法,要不然,就算歼灭在场的二十万骑兵,麾下的八万骑兵还真不知能剩下多少。

    等该轮到吐鲁番部时,吐鲁番首领竟然要求明日再比试。

    江石冷笑一声,不善道:“大家都是讲信用的朋友,本将军让你们开开眼界,大伙看好右侧的树林。”

    图达尔和吐鲁番首领不知江石倒弄什么玄虚,此时却不敢造次。

    一阵令旗传达,布置在步兵阵地后的700余门大炮早就准备好了。

    咚咚咚……

    震耳欲聋的炮声立刻响起来,所有的战马都不安分的刨着马蹄,要不是骑士紧紧的拽住了马缰,恐怕这些战马就要奔跑起来。

    咚咚咚……

    震天动地的炮声响了十轮,如雨的铁弹砸向那边的树林,整个树林无数大树倒地,青烟和火苗四起,小动物疯狂的逃窜,仿佛世界末日来临……

    江石带着两位部落的首领参观了残枝碎木屑一大堆的树林,图达尔和吐鲁番的首领惊骇莫名,吐鲁番当场决定愿意臣服华兴王。

    江石这才满意,正色道:“既然都是自己人,那么以后尔等两部需要的物质大明会平价卖给你们,不过诸位要想得到王爷的重用,而且获得大量的财富,就需要进一步的合作,不知二位愿听否?”

    图达尔等心中忐忑不安,知道肉戏来了。

    第225章 西北骑兵团

    江涛收到八百里加急的奏折,简直惊喜交加,没想到江石和江信这么简单就降服对方,吃惊的却是吐鲁番部和鞑靼土默特部竟然有三十五万骑兵,还有七十万匹战马,这么强大的军事实力任谁都畏惧三分,若真打起来,在辽阔的大西北,江涛的骑兵很难剿灭对方。

    最后得知他们十三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的男人具从征,几乎是全民皆兵,这才明白过来。

    对于此事江涛很是重视,亲自赶赴西宁。

    等他到了西宁城,不想叶尔羌王伊斯玛伊勒汗也来了,还有数十个小部落闻风赶来,主要是听到大明拥有强大的铁骑,不敢不来。

    江涛大喜,经过十天的磋商,以银元和军事演习开路,终于让各部臣服,江涛毫不犹豫的采取了历史上满清对蒙古实行的制度,允许各部存在异姓王,但没有兵权,没有固定封地,只是一个逍遥王爷。

    当然,各部按照现有实力的大小进行排号,其中鞑靼土默特汗、叶尔羌王、吐鲁番王均被封为公爵,其余各部大多被封为伯爵或侯爵,若是他们的麾下战功卓越,他们的爵位可以提升。

    并维持各部半封建主半奴隶主制度,维持现有贵族们的利益,但在军队方面江涛决计不会松口。

    在场的所有部落的二十岁到三十五岁的精壮全部被征召,共得十五万精壮骑士,每人江涛出十个银元给各部的首领,以弥补各部失去兵马的担忧。

    该十五万精壮骑兵被江涛命名为西北骑兵团,以江无刀为主将,由于游牧民族最重英雄,武力不凡的江狼被任命为西北骑兵团的副帅。

    从此西北骑兵团作为帝国的野战部队之一,军饷由帝国统一发放。

    江涛又以一匹战马五十银元的价格从各部购买了五十万匹战马,其中的30万匹给西北骑兵团,一人双骑,剩下的二十万匹战马分配给各大军区,用以提高神枪师的机动能力。

    这一下每个部落的首领都成了富翁,江涛又赏赐一大批绫罗绸缎、瓷器和奢侈品,为此江涛花费了将近三千万银元。

    而牧民们却得不到分毫好处,因为所有的好处都被贵族们私吞。

    这也是江涛想要看到的结果,因为他们的军饷属于帝国发放,进一步削弱了各部首领的威信,各部首领想要谋反变得更加不可能,而且江涛还发给15万精壮一部分安家费,使之他们能够放心征战,这一下江涛又掏出了数百万银元,不过见到这些骑兵的战斗力,他并没有觉得吃亏。

    至于各部需要的日常用品,江涛同意互市。

    不过各部头领担心互市的时候,他们总是吃亏。汉人高价卖东西给他们,但他们卖的东西却被刻意压低价格,使得往往牧民一年的收成都打了水漂,造成买锅的钱都不够。这样一来很多牧民生活困苦不堪,被迫铤而走险当了马贼抢劫。

    江涛深知马贼的厉害,他们动不动就抢劫杀人,甚至嚣张一些的直接进入帝国境内抢劫,关键是他们移动速度快,很难被剿杀。

    如今帝国正在休养生息,这是江涛绝不愿意看到了,为此,江涛承诺,每年将会提供给各部牧民足够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由官府按照全国平均水平核定收取。各部牧民同样享受三年免除赋税的待遇,不过各部不得出卖战马给其他人,只能卖给帝国。

    三年过后,每户上交的赋税就是一匹战马,对于内地来说,上交一匹战马等同于让百姓造反,而对于牧民来说,这个税赋并没有什么压力,各部首领也都同意。

    至于各部首领的缴税方式,江涛则是吸取皇太极的经验,各部每年各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至于一些只有数百人的部落,江涛只好直接把他们请到内陆,帮帝国放牧战马。

    供奉不多,只是象征性的进贡称臣,这令各部首领纷纷松了口气,这下他们有了大批的银元,可以保持奢侈的生活,谁还愿意去拼杀。

    至于那些小部落听说可以到富足的中原定居,一个个兴高采烈,毕竟在这大西北,不仅要向大部落缴纳大批的保护费,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被其他大部落吞并。

    至于叶尔羌王提出的葛尔丹的问题,江涛也一口答应,不会让葛尔丹乱来,根据他的记忆,葛尔丹早年赴西藏当喇嘛。康熙九年(1670),其兄僧格在准噶尔贵族内讧中被杀。次年,葛尔丹自西藏返回,击败政敌,夺得准噶尔部统治权。十五年,葛尔丹俘获其叔父楚琥布乌巴什,次年击败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汗,实力大增。随后又占据南疆,势力扩至天山南北。直到康熙十八年,喇嘛赠以博硕克图汗称号,他才真正的牛起来。

    对于此,江涛先发特使严厉斥责他,命其不要找事,否者将灭了他,等大半月后,葛尔丹没敢来,却派来了特使和礼物,央求江涛和他共同对付蒙古各部。

    毕竟江涛此时已拥有二十三万精锐骑兵,远不是现在的葛尔丹部落可比的,他现在最多调集十五万骑兵,而且是大人小孩一起上。

    江涛这才放心,不过他也看出了葛尔丹的野心,不过此时还不是大举兴兵的时候,也就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那特使败兴而归,而江涛却令江无刀立刻整编西北骑兵团,至于西北骑兵团的装备,江涛准备给他们装备只能护住前胸和后背的板甲,以及虎豹骑用的钢盔和戚家刀,至于弓箭则由他们自己搞定,帝国发放一定的兵器补贴。

    该板甲只有二十五斤,厚五毫米,是由纯钢制成,整个盔甲是由前甲和后甲拼合而成,脖子和手臂没有甲片防护,利于拉弓射箭和挥刀。

    该甲可以防住大部分的箭矢,而且由于帝国拥有大量的水压机,制造该甲很是简单快捷,只要有大批量的钢材就可以大批量的制造,唯独防不住灭清火枪,也防不住灭虏铳五十米内的射击,这也是江涛故意为之,就是为了防止他们谋反,到时没法控制。

    不过拥有了此甲,他们已不是寻常的蒙古骑兵能敌的了。

    此事一了,江涛这才回到江宁,却传来好坏参半的消息,灭吴军团兵分两路,耗时三个月终于攻下了云贵等地,可是吴世璠却跑到了缅甸,而且强制迁移三百万百姓到缅甸。

    更出乎他意料的是缅甸国王战死,缅甸王室臣服于吴世璠,而且暹罗的阿瑜陀耶王朝的大军也被吴世璠赶了回去。

    也就是说缅甸现在成了吴世璠的天下。

    关键处就在于他迁移了数百万百姓到缅甸,时间一久,那些百姓人生地不熟,只能听从吴世璠的号令,凭借他们武器的优势说不定大周能统治整个东南亚也说不定。

    而且江涛和荷兰方签订了条约,不能插手东南亚的事情,条约虽然是死的,而且江涛已经打通了美洲的贸易航线,在贸易上根本不惧荷兰封锁,可是江涛派遣的技术工人和海军将士还没回来,攻打缅甸之事肯定不能动手。

    而且最近多方用兵,国府又有些空虚了,江涛顿时陷入了烦恼之中,暗暗发誓,等江无伤等回来,一定要解决荷兰这个绊脚石,否者帝国根本放不开手脚。

    ps:唯一的愿望就是推荐票和收藏在多点

    第226章 华兴大帝

    江涛却不知道,由于他的插手,让荷兰和大明帝国实行垄断贸易,让荷兰本来就很强大的海军变得更加强大。

    皆是因为荷兰因为垄断贸易赚发了,为了应付日益强大的英法等国海军的威胁,他们不得已加大了战列舰的规模。

    而英法等国更是眼红不已,欲抢夺这一巨大的利益,也纷纷大力造舰,竟引发了欧洲一系列的军事竞赛。

    可是马六甲海峡被荷兰的远东舰队长期封锁,从水路他们根本过不来,对于此,他们只好联合组建了一个三百人的使节团,从暹罗进入老挝,再进入广西,跋涉数千里,耗时数个月才到达江宁。

    而此时已是1676年十月,如今天下太平,除了西藏、东北和蒙古,江涛收回了所有的国土,众望所归,在民间的威望和影响力更加巨大。

    而且又传来大明皇帝病逝,且没有子嗣留下,各地兵将开始频繁的调动,各地的警察部队也开始加大巡查次数,这一下全国不知情的百姓都惊慌起来,毕竟这太平而富足的日子来之不易,若是发生动乱,说不定自己的田地又被抢走,还有可能性命不保。

    现在整个帝国兴建了不少工厂,其中有一大半是纺织厂、面粉厂、鞋厂、家具厂、农具厂等轻工业,而且以前的小作坊统统扩大了规模,其中大多是以前的地主老财投资兴建的,若是帝国乱起来,他们的投资就有可能打了水漂,战乱起来,谁也无法保证自家的财产不被抢掠,所以他们也不想帝国乱起来,也开始希望华兴王登基。

    毕竟如今华兴王的实力和权力等同于皇帝,虽然地主们的田地被百姓分了大部分,他们心中颇有微词,可是如今帝国境内没有了苛捐杂税,也没有了乱七八糟的关卡收过境费,商业税也不高,有识之士都通过新建工厂赚了不少钱,而且江涛没有把事情做绝,让他们保留了一部分田地。

    主要原因还是百姓手中有了余钱,刺激了国内的消费能力,使之工厂生产的物品迅速卖了出去。

    各地官员趁机大肆宣扬江涛的功劳,各地的百姓这才恍然大悟,纷纷上万民伞,甚至有的百姓直接到江宁请愿。

    各地官员和将军也纷纷奏请让江涛黄袍加身。

    事情闹到江涛哪里,他只能暗笑,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虽然没有明说,各地却配合的很默契。

    之所以不直接称帝,江涛也是想看看民间的反应,万一他突然称帝,各地百姓纷纷反对,那可就闹笑话了。

    这一日,当江涛正在和内阁大臣商讨登基之事,不想王府外一下子传来铺天盖地的呼喊声:“国之无主,诸官将亦无主,为天下计,敬请华兴王荣登大宝。”

    而且一浪比一浪高,声音惊天动地。

    不一会,华兴王府的王府侍卫就来禀报:“王爷,府外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是否派兵驱散。”

    “你是傻子不成,万万不可!”江涛暗自叫苦,横了程章一眼,这也太胡闹了。

    程章嘿嘿笑一声,转瞬正色道:“王爷,微臣已令钦天监推演,明日十月初十,就是良辰吉日,正可黄袍加身。”

    “也罢,还不去让百姓退下,本王就不去了。”

    而此时王府的宫女早就备好了皇袍,江涛自从起兵?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