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康熙年之大土匪 > 康熙年之大土匪第36部分阅读

康熙年之大土匪第36部分阅读

    道:“诸位尽快把金银珠宝搬出来,在场的人人重赏。”

    并又召集了数百精锐,严密把守。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江涛不得不小心,花了数个时辰,才清点出来,共得白银八百万两,黄金五十万两,其他价值连城的珠宝玉石五十箱。

    江涛初步估算了一番,这批财宝最少价值五千万两以上,这么多珠宝玉石却一下子卖不出去。

    他此时也有些晕乎乎的,有了足够的银子,就能办很多事。

    扫视四方,只见周围整齐的摆放着海量的图书,他一下子惊醒过来,科技决定生产力,有庞大的生产力根本不惧没有银子,他随意的抄起一本书,却是宋应星的《开工天物》,而王夫之此时也沉浸在书海当中。

    江涛这才觉得自己失策了,花了一个下午,找到了数十步有价值巨大的著作,其中有:

    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

    朱载堉《律学新说》(1584年);

    潘季驯《河防一览》(1590年);

    程大位《算法统宗》(1592年);

    屠本畯《闽中海错疏》(1596年);

    徐光启《农政全书》(1633年);

    宋应星《天工开物》(1637年);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1640年);

    吴有性《瘟疫论》(1642年)。

    其中还有中国明朝的士大夫根据对西学的了解而系统介绍西学的著作有《崇祯历书约》、《物理小识》、《数度衍》、《名理探》、《寰有诠》、《泰西水法序》、《测量法义》、《坤舆格致》、《旋韵图》、《几何体论》、《几何用法》、《太西算要》、《西儒耳目资》、《远镜说》、《远西奇器图说》、《学历小辩》、《日月星晷式》、《浑盖通宪图说》、《经天该》……等等。

    江涛一时欣喜若狂,忙下令把基地内的军校搬入南京城的旧皇宫内,并扩大军校的规模,一面收罗精通西学的先生,该学校将收取万余聪颖的少年,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江涛最快愁死了,各方都需要人才,连不少官员都是黑虎军的伤残将士,好在黑虎军的将士也都识字,而且对黑虎军的政策很熟悉。

    不过军人参政总是不好。

    经王夫之提醒,得知投奔自己的何以智就是西学大师,江涛大惊失色,原来方以智的祖父方大镇、父亲方孔炤均学习西方天文学,他自己曾师从意大利籍传教士熊三拔,其著作《崇祯历书约》是明末重要的天文著作。方以智和汤若望、毕方济等很多传教士均有深交,其《物理小识》尤为杰出。而方以智之子方中通师从波兰人穆尼阁,其数学专著《数度衍》系统介绍了对数的理论和应用。

    江涛挠了挠头,心中暗自责备自己竟然遗忘了这个历史名人,心中一动,直接把军校改名为华兴学院,并把戴梓的科研中心并入其中,其中江忠为正院长,方以智、戴梓、江虎为副院长,学院分为若干分校,其中分为军事、农政、商贸、西学、工学、科研等,其中又分为初级学生、中级学者和高级学者三个等级。

    初级学生是学习五年顺利毕业的,其中的优秀者将继续学习三年,毕业后就是中级学者,高级学者是专门发明科研的,择优录取毕业后的中级学者。

    江涛知道这才刚刚开始,如今境内的教育工作还没有起步,只能以华兴学院为轴心,再慢慢向四周扩散,如今黑虎军需要大批量的人才,也许不要五年,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将被赶鸭子上架。

    他要让百姓自觉的去学文习武,于是传令州县,每个县必须建立一个学堂,学生必须练武习文,而且华兴学院每年扩招万人,招生对象均是八岁到十六岁以上的少年,到时择优录取,有特殊才能者也可去学院毛遂自荐,年龄、性别不限。

    这个命令发布以后民间反响极大,听说所有的孩子都在皇宫里学习,那岂不是沾上了皇家气派,老百姓们个个对此事留了心,好在现在日子好过了,也不在乎孩子上学的花销……

    不过这都是后话,江涛又令人刊印有实用的书籍,用于学子阅读,并派兵把手藏百~万#^^小!说,收罗民间的书籍,进一步扩充藏百~万#^^小!说,幸亏赶在满清大兴之前占领了南京,不然藏百~万#^^小!说的书也留不下这么多。

    正在此时,戴苍父子却一同前来,戴梓有些惭愧的道:“大将军,开花弹研制出来了,却没有达到大将军的要求。”

    江涛一听惊喜交加,由于黑虎军缺少火炮,和清军的战斗屡屡损伤惨重,如今对火炮的需求可谓刻不容缓,忙问道:“具体情况如何?”

    戴苍长叹一声道:“属下等无能,只能造出不能控制爆炸时间的开花弹,根据《武备志》上的记载,属下们又经过改进,很容易造出了开花弹,可是该开花弹极不稳定,大多在半路上爆炸。”

    江涛一惊,急切的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该开花弹引信的一端露在弹体外,另一端与炮弹内的炸药接触。当把炮弹塞进炮膛,引信的位置朝前。由于火炮的内膛直径略大于炮弹的直径,发炮时,先将火药和引线装入药室,再从前膛放入开花弹,火门处火药爆炸时一部分火焰从炮弹和炮膛间的空隙渗透到炮弹的前方,直接点燃了开花弹露在外面的引信,这时炮弹将飞出去,当引信燃烧到炮弹内炸药的位置,会点燃弹体内的火药,炮弹才会爆炸,可是引信的长度是死的,射击的距离却不固定,极有可能半路上引爆弹体,或落地许久才爆炸。”

    “还有可能打出去的是哑弹,皆是因为引信断裂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了。”

    “而且该开花弹造价极高,每一枚炮弹表面都要经过精心打磨,否者万一卡在炮膛里,将会炸膛。”戴梓一字一顿的说完,就看向了江涛。

    江涛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如今黑虎军有了灭清火枪等,对开花弹的需求并不大,不过他还是鼓励二位道:“好,能有改进已是难得,可继续研制,不可放弃,不知大炮铸造的怎么样了?”

    他心中却叹道:“看来还是引信技术不过关,自己有些冒进了,这个时候西方也出现了类似的开花弹,却并没有推广开来,并不是西方人傻,而是工艺技术不成熟,只好先作为技术储备,日后再说。”

    “大将军真是见多识广,以铜为芯,铁为体做成的复合金属炮管极为耐用,铜软具有很高的韧性,铁硬具有高强度,把两种材料的优点完美结合,因此能承受高膛压。同样的口径,铜铁合体的管壁可以薄一倍,装药提高一倍。在此基础上,属下已造出千斤以上的大炮二十门,威力相当于三千斤的红衣大炮,还有四百余斤的大炮六十门,均配有炮车,每门都经过试射,火炮营都大声称好,若全力打造,凭借六安军械所的实力,一月可造炮百门。”戴梓此时一改以往的傲气,佩服的道。

    江涛细细询问之下,这才知道这两种火炮相当于西方的32磅和24磅的重加农炮,心中大喜,忙意气风发的笑道:“全力打造,并适当扩大火炮车间的规模,对了,怎么一月才打造一百多门火炮?太少了。”

    戴梓面带苦笑,无奈的道:“大将军,如今用的是蜡模型铸造法,蜡模型是一次性的,铸造花不了多少时间,铜水一灌进去,整个模型就全废了,又要重新制模,所以精密制模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占据制炮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如今正在尝试铁模铸造法,以六安军械所的实力要不了多久就能成功。”

    江涛总算放心,朗声道:“二位尽管放手去做,我给你们提个醒,我黑虎军陆军最少需要五百门火炮,不需要太大的,12磅、16磅的火炮足矣,但是海军最少需要数千门16磅以上的火炮,甚至上万门,对于战船的打造二位也要留心,这是蒸汽机的原理,二位可让人琢磨一下,若能琢磨透,整个世界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至于这八十门大炮就交给火炮营。”

    “来人啊,立刻命火炮营带着八十门火炮开赴安庆府。”

    戴苍父子一愣,看着江涛递过来的纸张,只见上面的字迹惨不忍睹,可是却越看越心惊,上面的设想仿佛天外飞仙般玄奥,他们竟从来没听说过。

    江涛心中暗笑,轻咳一声,严肃的道:“二位可以回去了,本将军也该到前线去了。”

    这时戴苍才惊醒,戴苍拍了下脑袋,轻笑道:“大将军且慢,还有几样火器等着大将军定夺,清军水师屡屡进犯江宁城,而我军水师却还未练成,属下父子就仿制出了混江龙水雷和触发式地雷,只要清军水师撞上混江龙水雷,那水雷就会立刻爆炸,大将军,用不用大量生产?”

    江涛不可思议的看着戴苍,惊喜莫名,连连点头,并大声道:“迅速生产,在江宁、九江等布水雷,不过不要伤了自己人。哦对了,触发式地雷是怎么回事?”

    “就是由钢轮压火击发引爆的铁壳地雷,只要人或动物踩上去,该雷就会引爆。其实我父子并没有多大的功劳,主要是《兵录》、《神器谱》、《武备志》、《西法神机》、《火攻挚要》、《火龙经》、《筹海图编》、《军器图说》、《火龙神器阵法》等详细地记录了明军装备火器的制法、图谱以及火器部队的编制和战法,我父子只是仿制而已,再说要不是大将军攻下江宁,我等也聚集不了这么多宝书。”戴苍很是谦虚的说道,面上却笑开了花。

    而戴梓却仍然盯着蒸汽机的图纸皱眉思索,江涛望着满屋的书籍再也说不出话来,大明可惜了,有如此多的利器却还是败给了鞑子,看来是人的问题,军队的思想工作不能放松啊。

    第166章 烟火四起

    1673年六月末,黑虎军和吴三桂签订了停战条约,如下:第一,黑虎军从南昌撤军,抚州、上饶、景德镇等地归黑虎军,两方从此之后不得随意攻击,否者人神共愤。

    第二,吴三桂向朱三太子上贡白银六百万两,战马五千匹,粮食百万石,十日之内交清。

    第三,七月半两军同时进攻湖北,到时湖北归吴三桂。

    江涛此时已来到了安庆府,收到江无极的汇报,心中大喜,他之所以不想要湖北,就是因为想要吴三桂吸引一部分清兵,好缓解黑虎军的压力。

    黑虎军暂时还没有夺取天下的实力,只有等待。

    若是黑虎军抢占湖北,又将处于吴三桂和清军之间,到时黑虎军就要两面防守,到时就被动了。

    江涛想也不想就令魏东来继续统兵攻击福建,又令江无极、韩永带着神枪卫先回安庆府,,等吴三桂把粮银都送来,王大山就带着十万新兵原地驻扎,剩下的七万精锐则返回安庆。

    经此一战,黑虎军不仅占据了江西的一角,其中的景德镇更是摇钱树,而且黑虎军向吴三桂展现了实力,再也不是任人欺负的小角色。

    而且此次战斗缴获了大批的兵器、粮食等物质,还获得了百余万人口,黑虎军的影响力正在慢慢扩大。

    江涛却并不欣喜,因为此时的黑虎军根基还是太浅了,只要一次大败,就有可能一败涂地,所以他暗暗提醒自己,如今已稍有身家,再也不是烂命一条无所顾忌了,说到底,黑虎军还是缺少时间。

    七月上旬,火炮营到达安庆府。

    七月初八,吴三桂老老实实的交清了银子、马匹和粮食。

    七月十三,七万黑虎军精锐返回安庆。

    江涛把自己的猜测和全军将士一讲,顿时人人义愤填膺,特别是二十万新兵,个个咬牙切齿,欲要报仇雪恨。

    还有十余天就是收割水稻的季节,江涛不敢冒这险,万一这一次清军再次抢走了湖北境内所有百姓家的粮食,黑虎军也变不出粮食拯救数百万人。

    江涛让全军将士休息一天,等到七月半那天,正是大好晴天,韩永领五万新兵守安庆,江涛亲自带着二十余万大军杀向湖北的英山县。

    此时清军在小小的英山县集兵数万大军,最近安庆府一直在增兵,岳乐都一清二楚,他知道黑虎军的矛头直指湖北,不过他没想到黑虎军和吴三桂这么快就结束了战斗,而且黑虎军这么快就杀来。

    他郁闷之极,知道此时再不行动,整个计划就要流产了。

    幸亏最近各地主豪强听闻黑虎军欲进犯湖北,竟主动联合起来,集合了六万地主武装前来效命。

    岳乐灵机一动,在英山县留下了三千满清八旗兵和六万地主武装,令众将领死守,密令八旗兵将领三日后火速撤往河南。

    又在长江一线陈兵五万防守吴三桂,岳乐令康杰带着十万精锐前往河南的要道关隘原地防守,把剩下的二十五万兵马分为五十路,五千兵马一路,奔向各州县,火速抢光百姓家中的粮食,烧毁田地中快要成熟的稻谷,三日后不管成败如何,全线撤退,带不走的粮食一律烧毁,若有人敢反抗杀无赦。

    各满汉八旗和绿营兵都是烧杀抢掠的好手,听到此命令,个个嗷嗷直叫,如饿狼般扑向了各乡里。

    这个灭绝人道的命令一下,整个湖北大地立刻黑烟四起,清军不仅烧杀抢掠,而且妇人,无恶不作,众百姓这一下才看清清军的丑陋嘴脸,不少人拼死反抗。

    可是零星的反抗,又怎是清兵的对手,杀红了眼的清军开始见人就杀。

    当初江无悔麾下幸存的黑虎军将士乘机揭竿而起,可是小部分人终是影响不了大局。

    岳乐见各路都很顺利,不过进展的很慢,他心中叹道:“若是在十天前发动就好了,到时湖北将成为一片死地,光是瘟疫就能阻挡贼军一阵,说不定还能把贼军拖垮。”

    如今正是最炎热的时候,岳乐用马蹄袖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带着阴笑离开了沾满血腥之气的湖北……

    …………

    最悲哀的莫过于英山县的地主豪强们,他们的家眷正处于清军的屠刀之下,而他们却在英山县城头洋洋自得,毕竟连清军都畏惧的黑虎军,却被他们阻挡在英山县城之下,而且是二十多万黑虎军。

    的确,黑虎军此时已被清军阻挡了三个时辰,不是黑虎军打不过清军,而是清军把城内的数千百姓押到了城墙上,而清军却藏在黑虎军的后面。

    黑虎军若要攻城必定会杀死无辜百姓,对于经常被灌输复国保民的黑虎军来说,这是很难下手的。

    江涛气的怒火攻心,却一时没有办法,总不能对着无辜的百姓开火吧。

    此时麾下大将云集,其中有江石、江无极、江炎、漆大头等,却一个个都没了脾气,他们从来没见过如此卑鄙的手段,也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法。

    一向刚正不阿、博学多才的王夫之此时也冷汗直流,气的颤抖不止,江涛只见远处黑色的浓烟飘过来,心中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惊疑的问道:“王老,此时为何有这么多浓烟?”

    “大将军,老夫斗胆揣测,恐怕清军知道形势不妙,正在施行皖南的罪行,而且还有可能更绝,大将军下令攻城吧,此时只有狠下心肠。”王夫之流出了两行浊泪,带着颤音说道。

    “不可能吧!王老你……”江涛不肯定的说道,难道因为黑虎军的崛起,清军已经撕破了脸皮,露出了隐藏的獠牙?

    “大将军,数百万黎民百姓为大,数千无辜百姓为小,不能再等了。”王夫之艰难的说完这些,直接晕了过去。

    “快请医师!”江涛大惊失色,内心挣扎半响,正要下令攻城,不想派出去的探马惊慌失措的来报:“大将军,大事不妙,清军发疯了般四处放火,百姓多有死伤。”

    “什么!”江涛汗毛乍起,最不愿发生的事却还是发生了,他顿时后悔莫及,再也不犹豫,立刻把此事向全军将士公布,并恶狠狠的下令道:“杀,杀光满清鞑子!”

    第167章 鸡肋与止战

    八十门24磅以上的重加农炮轰击英山县不过数轮,就把低矮的城墙炸开了一个缺口,仓促集结起来的地主武装又怎么是愤怒的黑虎军的对手,尽管八旗兵在后面压阵,尽管城内足有六万人,可是在大量的死伤和先进的火器面前,地主武装还是止不住败逃。

    江涛命黑虎军全力追杀,直到傍晚时,黑虎军已追杀了三十里,俘虏三万余,其余两万余仍在逃窜。

    此时江涛得到了清军准确的动向,原来清军已分为五十路,一路五千人,仍在祸害乡里,他直接令江无极带着神枪卫和三万新兵连夜赶到麻城镇,堵住清军的退路之一。

    正在此时,逃窜的两万余地主武装竟然回来了七千人,而且个个泪流满面,领头的首领们更是跪倒在地,齐声哭喊道:“吾等罪该万死,还请大将军杀鞑子,为父老乡亲报仇!”

    说完,竟有十余人自刎而死,余下的数十人也欲自刎却被江涛喝止。

    “诸位竟然幡然悔悟,何不留下杀鞑子,为父老乡亲报仇?”江涛压抑住心中的冲动,冷静下来,艰难的说道。

    以他们的罪行千刀万剐也不算狠,可是此时阻止鞑子军的暴行才是关键。

    江涛暗道:“清军既然还没有撤走,那就不要走了,正好在这些向导的引导下,集中兵力把清军各个击破,而且就在今天夜里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清军面前。”

    他想到此,忙令余下的近二十万兵马暂且休息两个时辰,等养足精神,再出兵。

    各军将士个个怀着满腔的怒火,却又如何能安睡?

    不过江涛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令各军将校下去抚慰众将士,毕竟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无休止的追杀清军,只有养足精神,才能更加有效的战斗,毕竟惨烈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今夜注定是个不眠夜……

    …………

    吴三桂眼见天色大黑,隔河眺望,只见对岸火光点点,他一时惊疑不定,又恐黑虎军正在纵兵抢掠,不敢再等,二十余万大军搭乘千百艘大小船只向对岸冲去,清军水师眼见自己被清军抛弃,顺势降了吴三桂。

    吴三桂大喜过望,呼道:“天助我也!”

    他亲自过江坐镇中军,不想麾下轻易便打下了数个小县,不过一路上却是触目惊心,只见百姓惨死无数,一片流离失所,田地的稻谷被火焰吞噬大半,一片黑漆漆的,正冒着青色的细烟。

    饶是吴三桂是世上少有的j雄,也不禁头皮发麻,愣了好久才回过神来:“这满清鞑子要干甚?难道要杀尽汉人不成?难道康熙小鞑子疯了?”

    夏相国也面露不忍之色,愤恨的道:“王爷,必须连夜出兵,不然这湖北就成了不白之地,这样一来湖北也就成了鸡肋,要之无用,弃之可惜。”

    “糊涂!”吴三桂冰冷的扫了众将佐一眼,气愤的道:“这肯定是满清鞑子和黑虎军合计好的,他娘的,全都原地待命,不得轻举妄动,本王倒要看看他们想要干什么!”

    众将士一听,也都大骂起来,原来如此,怪不得黑虎军不要湖北呢,本来他们还以为有好处可捞,可如今湖北弥乱如此,那还有好处。

    其实吴三桂心中已明白了满清的打算,他看中的是富庶的湖北,而不是一片焦土的湖北,他要搞明白,大清是不是把此事做绝了。

    ……

    三日后,吴三桂了解了整个湖北的状况,顿时大失所望,眼见无利可图,反而会被无数饥民困扰,主动退出了湖北,又令胡国柱征兵二十万,伺机报仇,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向黑虎军讨回几倍的钱粮。

    而江涛麾下的二十万兵马此时却膨胀到了五十万,其实他根本不敢增兵,可是走投无路的百姓主动靠拢过来。

    有的没有兵器,直接削木为兵,没有战斗技能,有的只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这几天黑虎军兵分三路,以江涛、江石、漆大头等为主将,对清军一路狂追猛打,连下鄂州、武汉、孝感、天门、潜山等地,歼灭清军十三万,俘虏五万余,这些清军都捞足了好处,那敢死战,俱都溃逃回河南。

    黑虎军经过连日的血战也没有了后劲,停下了进攻的脚步,这几日众将士皆都悍不畏死的死战,每日奔袭都在百里以上,虽然接连胜利,但是自身伤亡也在十万人以上,主要是新兵太多,装备简陋造成的。

    而且众百姓的粮食被劫掠和焚烧一空,韩永组织了五万人的运粮队,仍然顶不住数百万人的消耗。

    江涛一时也在矛盾之中,理智告诉他赶快撤出湖北,可是望着数百万双绝望的眼神,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命令,此时时刻,他才发现战争的残酷无情,根本容不得一丝感情和仁慈。

    此时湖北还有残余清军在逃窜,江涛狠下心肠,为了把残余的清军赶出湖北,又动员二十万人攻向清军。

    荆州、宜昌一带的清军听闻黑虎军,再也不敢多待,闻风而逃。

    又过七日,黑虎军才肃清境内的残兵,清军损失近二十万大军,也没有余力进攻黑虎军,饶是黑虎军全力向湖北掉粮,也饿死不少妇孺,湖北本来有五百万人口,不过半个月就只剩下三百多万人。

    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黑虎军进军速度奇快,整个湖北还有五分之一的稻田没被焚烧,而且再过几天,就是水稻收割的季节,经过初步估计,湖北粮食的缺口在一千万石以上,黑虎军虽然有银子,却很难购买到这么多粮食,就算吴三桂和清军有,也不会卖。

    江涛终是下定决心:既然吴三桂不要湖北,那么黑虎军要了,就算在战略上处于被动,也不能放任数百万百姓是生死不管。

    他一面令人埋葬死者,以防瘟疫,当初攻打湖北的二十万兵马此时只剩下了十五万,江涛留下五万精锐,令其他的兵马回安徽,以减轻湖北的粮食压力。

    又组织百姓收割稻谷,全部平均分配,至于剩下的粮食则由黑虎军来想办法。

    对于湖北的防守,江涛有心无力,虽然有数十万精壮参加黑虎军,可是以黑虎军的财力也供养不起上百万的兵马。

    正在这时,王夫之带病来到江涛面前,恳求道:“大将军,这是清军的j计,如今大将军掌兵数十万,连连大胜,已引起满清鞑子和吴三桂的恐慌,恐怕再过数月,清军和吴三桂就会攻击黑虎军,还有可能齐攻黑虎军,到那时大将军再是了得,也必然顾此失彼。如此一来,湖北就成了一块飞地,任何人都不想沾惹,若大将军信得过老夫,可任老夫为湖北省长,再留万余精锐和一位大将,老夫愿替大将军经营湖北,务必救活这数百万百姓,大将军还请速回江宁坐镇!”

    江涛感激的望着王夫之,又有些担忧的问道:“王老如何阻挡清军和吴三桂?”

    “大将军勿忧,一则他们不敢来,一则如今万千百姓恨不得食满清鞑子的血肉,只要清军一来,立马能征召数十万精壮,可全力死战,所以咱们根本不用防守,老夫还能替将军编练至少四十万预备军,这一次清军和吴三桂都失策了。”王夫之脸色一红,信心十足的道。

    江涛拍了拍大腿,大声赞赏道:“好,一切就交给王老了,江石和漆大头留下,本将军只给你们两万兵力,尔等要深入乡里,让百姓生产自救,如今正是秋收季节,野果、鸟兽、鱼虾皆可食用,至于剩下的缺额本将军会想办法,还有要把田地分发下去,各村寨都要编练民兵,好好配合王老,只要坚持住这一年,我黑虎军定能蓬勃发展,清军若敢找事,本将军会在其他方向缓解你们的压力,不必在乎府县的得失,只要护住了百姓,胜利就是我黑虎军的。”

    “谨遵大将军号令。”王夫之等忙应道。

    江涛长叹一声,骑马离去,黑虎军必须向外寻找出路,不然这一年难熬。

    第168章 伸出黑手

    江涛在回江宁的路上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粮荒问题。

    他反复琢磨,觉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到吕宋、安南、占城等地购买水稻等,可是黑虎军麾下的海军虽然已有数万人,但是还没出过海,海战经验为零,连内河水战的经验都极少,关键是这个时代的海盗可是极多的,到了海上,中外海盗才是大海的主宰。

    而被江涛美名为海军的战船大多是400料战船,按300料为一百吨计算,也就大概一百多吨,而且黑虎军的海军还要防备满清和吴三桂等的水师,根本抽不出兵力。

    而同时期西方的强国将风帆舰船依排水量的大小和火炮的多少分为六级。

    一至三级称为战列舰,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在三层或两层甲板上装火炮70~120门。四、五级称作巡洋舰,排水量500~750吨,在两层甲板上装火炮40~64门。第六级被称作轻巡洋舰,排水量约300吨,在单层甲板上装火炮6~30门。

    如果照这个说法,可怜的黑虎军海军连一艘轻巡洋舰都没有。

    海上无尽的财富和殖民地正在被西方强国分割,日不落帝国正在慢慢崛起,而自己却还在打内战,而且并不占优势。

    江涛心中禁不住失落,虽然他特别注重战船的打造,可是战船的制造周期都在六个月以上,如今龙江宝船厂等造船厂正在打造三十艘1000料以上的战船,该战舰排水量在三百吨以上,吃水4米左右,有两层甲板,帆桅三根,战舰上有32磅两门,24磅火炮四十门,最大载水兵三百人以上,该战船厚重结实,吸取了福船和西方战船的优点,被江涛命名为海狼级轻巡洋舰。

    该船的排水量虽然不高,不过理论实力却介于巡洋舰和轻巡洋舰之间,使用的还都是重加农炮。

    之所以只造三十艘,却是江涛的注意,并不是缺少银子,而是他对蒸汽机赋予厚望,这是一个巨舰大炮的时代,若想混的好,就要与英国、法国、荷兰等国抢夺殖民地,还有利润无限的海上贸易,那就只能大力发展海军,建造出先进的铁甲舰,不过他却不知道何时能造出来。

    如今海狼级轻巡洋舰已是黑虎军造船技术的顶峰,毕竟虽多技术失传,而且没有造船大师,往后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和网络人才。

    而且此战舰没有经过实战的考验,他不敢大量制造,毕竟造一艘类似的战舰,若加上火炮的话,最少需要五万两白银,主要江涛把工匠的工钱提高了数倍。

    江涛想到此摇了摇头,其实他知道有人可以帮助黑虎军,那就是江浙一带的海商,可是这些海商亦盗亦商,老巢大多设在海外,黑虎军最近崛起,打击豪强,分发田地,他们在内地的势力减弱不少,一定极为憎恨黑虎军,而且一般人根本找不到他们。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江涛一下子想起如今黑虎军控制了两江、景德镇等地,治下所有的织造府、瓷窑、大型茶场大多都属于自己的私产,他完全可以控制贸易的源头,不仅可以适当提高丝绸等的价格,还可以改变贸易方式。

    要知道,这些丝绸、瓷器、茶叶等运到欧洲可是数十倍的利润,还有可能更高,更何况这其中的精品可是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的,很少流通出去的,不过江涛却没这个讲究。

    为了利润,任何人都会和自己合作,除了满清,江涛肯定的想道。

    “传令下去,全境内的丝绸、茶叶、瓷器不得出境,若有人敢违抗,立刻缉拿,并传令若有人肯运来大批量的粮食,本大将军才会出售丝绸等物,否则面谈。”

    “传令各州县,若有人敢私自收购黑虎军境内的民间粮食,一律缉拿。”

    江涛阴笑一声,连下了两条命令,其实如今这三项的贸易额已达到千万两白银以上,除去工匠等开支,江涛净赚七百万两以上,这还是他大幅度增加工匠工钱的情况下,不过如今黑虎军内库足有四千万两现银以上,根本不在乎这些损失,反正卖不出去,暂时坏不了。

    但是江宁、苏州、杭州、景德镇的丝绸和瓷器在中国可是独有的,而且在整个世界都打出了品牌,而且只要黑虎军解决了粮食问题,不仅获得了民心,还可以另外开辟一条战线。

    江涛不放心,令程章带领一万血战精锐亲自开赴江浙总领此事,并令各地织造府、窑厂等只生产,不输出。

    江涛又派出训练数月的千余布衣卫,严密监督各府县,以防各府县弄虚作假。

    他却不知道,这个命令激起了千层浪,不过他却心安理得的回到了江宁,如今基地内的船厂等都搬了过来,毕竟基地的物质太匮乏了。

    如今黑虎军已占领了四省之地,实力庞大,名不正言不顺,江涛也知道不能在等了,召回顾炎武等人,商议了一阵,觉得黑虎军不能再顶着土匪的名字。

    他先草草让朱三太子登基,仍为大明皇帝,年号定为华兴。

    而他自己则为华兴王,总领全国军政。

    又复六部,众臣觉得还是依照大明制度为好,江涛也没多纠缠,于是犒赏三军,又封赏众功臣,其中兵部尚书为魏东来,工部尚书为戴苍,商业部和户部合并,仍叫户部,户部尚书为程章,礼部尚书为江忠,刑部尚书定为顾炎武,吏部尚书为江涛兼领,六部直接对华兴王负责。

    如此做法可谓司马昭之心众所皆知,不过江涛在百姓中的声望极高,百姓才不在乎谁当皇帝,偶尔有人跳出来责骂,立刻引起公愤。

    而安徽巡抚、江苏巡抚、浙江巡抚、湖北巡抚分别为江豹、王俊义、黄宗羲、王夫之。

    其余众将也获得了不等的银两赏赐。

    在军事上,江涛特别关注神枪卫和虎豹骑的训练。

    如今神枪卫和虎豹骑各扩充到了一万人。

    江涛虽然极力筹措,却只得到万余匹战马,只好全部给了虎豹骑,并把江信调回,全力训练虎豹骑。

    神枪卫则简单的多,如今多个军械所每月的火枪产量已在三千柄以上,只要有足够的火枪,黑虎军随时可以扩大神枪卫,毕竟火枪兵只要三个月的强训就能上战场。

    其余五十余万正规军则镇守四方,其中牛莽和雪雁带领十万在徐州一带防守山东的清军。

    魏东来带领十万征伐福建。

    王大山领十万人镇守江西的一部分。

    江无刀领五万人镇守基地和皖北一带,海军一部协防。

    韩永一直战功卓越,被封为威武将军,带五万人镇守安庆一带,还有五万人防守重要城池,如江宁等地,江涛坐镇江宁,亲自统领神枪卫、虎豹骑和剩下的五万血战精锐。

    还有两万兵马驻扎在湖北,由江石为主将。

    如今兵马虽多,战斗力却下降不少,这是江涛不容许的,一声令下,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练兵开始了。

    第169章 工商内政

    日月如梭,转眼间过去了半个月,在此期间,江涛忙的一塌糊涂,先后扩大马鞍山铁矿、桐城铜矿、煤矿、硫矿、金矿等矿产的规模,境内的所有矿产都收归大明所有。

    十万余清军俘虏全被押到各大矿区,成为免费的劳动力。

    不过江涛还是给了众俘虏改过自新的机会:只要众俘虏老老实实干满五年,而且在此期间不闹事,表现良好,五年后一律无罪释放,每人还能得三十两路费。

    并提高俘虏矿工的待遇,让他们至少能吃饱穿暖,坚守的将士不得随意虐待,只有他们逃跑时,才能格杀。

    并把他们编列成十人的小队,实行连坐制,其中有一人逃跑,全小队并罚,而且江涛根据原来矿工的工作量,制定出科学的日工作量,也就是全力工作八小时的工作量,只要该小队提前完成任务,便可回各自的住宿点休息,某个小队若超过这个工作量,还可以换取与之相对应的银钱,有钱就可以换取肉食、衣物等。

    也就是说只要认真工作,隔三差五还能吃到肉。

    其实这些俘虏当中作恶多端、桀骜不驯的清兵已被斩首,剩下的听到不用被杀头,已是万幸,见黑虎军并没有折磨他们,也就老实了下来,毕竟胳膊拗不过大腿。

    五年后,不少俘虏矿工不仅没有回家,反而接来了家眷,为大华帝国的工业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于原来的五六万矿工也没有被解散,他们和清军俘虏分开,开辟其他的矿区,完全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酬制度,还有完善的抚恤制度,只要一人安心工作,足以养活一家五口。

    有了足够的矿产支持,江涛进一步扩大冶炼厂的规模,在马鞍山一带大力修建炼铁小高炉,争取在三年之内陆续建成年产十万吨的大钢铁厂。

    江涛又对军械所进行改革,提高工匠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嘉奖发明创造。

    并在沿海一带开垦盐田,增大食盐的产量,并降低食盐的价格,在大明帝国境内规定食盐的价格,让家家户户都吃得起食盐,让残余的盐枭根本没有出路。

    如今大明帝国治下的百姓人人丰衣足食,江涛摇身一变成了大明帝国的摄政王,残余的地主豪强势力虽然仍对江涛很不满,但是他们的田地被没收,一举一动都受到广大百姓的监督,也就熄了反抗的心思,好在江涛没有把事情做绝,只要交出田地矿产,家中的财物损失到不大。

    也就是他们手中仍然有大批的财富,由于律法规定不得私自买卖田地,他们看不上家中的几十亩田地,也就向工商业上发展,各种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多起来,幸好这是江涛支持的。

    不过最近江涛对于丝绸、瓷器、茶叶等的限制打击了众商贾的利益,江浙一带的大商贾竟然集合起来,足有数百人,在华兴王府外要求面见江涛,并上了一个所谓的万民书。

    江涛此时却在参观江宁军械所,听?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