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349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349部分阅读

    。杰勒法是撒哈拉阿特拉斯山的重要战略据点,这里失守后,也意味着隆美尔完成了对阿尔及尔的两面包围。

    夺取杰勒法后,隆美尔还不罢手,连夜追击,本想一鼓作气拿下阿尔及尔。但他却遭到英美海军3艘航母、3艘战列舰和6艘重巡洋舰的猛烈攻击。没有制海权的北非军团损失严重,只能再次接受望梅兴叹的结果。英美这边虽然靠海军稳住阵脚,但短短两周内,连续丢失萨拉戈萨和杰勒法,折损十万兵力的战果,却让罗斯福和丘吉尔头疼欲裂。

    希特勒得到隆美尔的汇报后,也非常恼火海军的无所作为,一面让戈林加强对英国和西班牙南部的轰炸,通过马耳他的空军掩护,加速向北非增兵,一面干脆让隆美尔干脆先放弃北非,全力攻打埃及。最后他还亲自跑去海军部,把雷德尔和邓尼茨等人臭骂一顿,要求加强潜艇生产,打击英美海军。直到德国陆军主力越过萨拉戈萨的消息传来,他的注意力才转向至关重要的西班牙。

    随着德军主力向马德里步步逼近,美国参战后的第一次重大战役,进入倒计时。

    轻盈的吉普车,在沈平公路上快速行驶。这条公路是1938年中朝两国联手修建的,原计划从沈阳直通平壤,但新义州至平壤段还没开工,战争就爆发了。

    车队通过安东大桥后,就是朝鲜战时政斧和战区司令部所在的新义州。

    中曰战争爆发初期,时值中亚激战正酣,当时各国都认为,缺乏准备的燕京会被拖入‘半岛绞肉机’。但大家没想到,杨秋竟然果断的主动放弃北朝鲜,步步后撤,曰本陆军深入的同时,却突然从海上对曰本最强的联合舰队大打出手。这个古怪的战略,严重干扰了东京的判断。趁曰军增兵不及,准备不当之际,在极短时间内就击沉六艘战列舰和两艘航母,还一举拿下至关重要的马里亚纳和帕劳群岛,切断了曰本的海上生命线。这个战略,收到了奇效,从占领关岛至庆良间大海战结束的这段时间,有超过400万吨曰本运输船被击沉,曰本的石油、橡胶、稻米、重金属等原材料的输入全部停顿,使得庞大地南方占领区资源,再也无法为战争力量。就连尼米兹都在向罗斯福的报告中表示,如果燕京采用先陆地后大洋的传略,那么曰本就有充沛时间加强岛链防御,燕京需要付出至少三倍的力量,耗时两年,才能把曰本逼到现在的地步。更重要的是,曰本国力不足,无法应付多线作战,所以将曰本吸引到海上后,就等于为陆军争取了足够的调整备战时间。

    当然,这个战略也差点导致中朝传统盟友关系的破裂。为此,杨秋不得不用政治手段,先逼迫金九下台,然后扶持亲华的崔安仁出任总统,朴恩星出任三军总司令。最后在加大援助,重新武装朝鲜三军。在这种援助下,初期损失严重的朝鲜军历经九个月的重建,已经重新拥有3个装甲师、25个步兵师、5个航空联队和一支小舰队。再加上国内数目众多的游击队,实际总兵力已超过180万,各类坦克/装甲车千余辆、飞机650架、各类火炮万余门,堪称仅次于中曰的亚洲第三大作战力量。

    同样,通过海上争取时间后,中国陆军也在东北集结起6个装甲师、2个机步师、35个步兵师、20个国民警卫旅和各类工兵、炮兵团等总兵力150万的作战集群。而且从年初起,燕京就毫不掩饰的向鸭绿江沿岸堆砌物资和军队。面对大军压境的态势,曰军大本营只得不断加强朝鲜,减少其它战线,这也导致琉球和太平洋岛链的防御不足,最终在庆良间大败,被登陆琉球。截至目前,仅新义州一地,就驻扎有中朝总计40个师,总兵力约110万。

    军队多了,会破坏生产,但同样会带来畸形的繁荣。车队下桥后,坐在车里的刘明诏就见到许许多多商铺。沿街的小巷里,更是灯红酒绿,衣着暴露的皮肉交易异常活跃。对这些,无论是朝鲜政斧还是燕京参谋部,都睁一眼闭一眼。毕竟禁止的话,且不说几百万荷尔蒙旺盛的士兵会闹出多大乱子,还会让很多逃难的朝鲜家庭失去唯一生活来源。

    车队很快来到三桥川旁的装甲兵基地,下车询问卫兵后,刘明诏在训练场找到了正和军官们研究战术的卓凡。对这个在西北合作无间的年轻人,他非常喜欢,所以特意先来这里看看。

    卓凡不是那种一丝不苟,总爱板着脸的军官,也不喜欢躲在办公室里对着地图侃侃而谈。见到他时,只穿着汗衫,将一副画满记号的朝鲜全图直接摊在坦克发动机盖上,坦克上和四周,挤满了军官。“参谋长!”见到刘明诏,卓凡也是吓了一跳,手忙脚乱的把汗衫下摆掖入裤子。

    “呵呵,行了,别在我这里装腔作势。”刘明诏哈哈一笑,摆摆手免去了那些虚礼:“听说你在这里干得不错,正巧来开会,就过来看看。没打搅你们吧?”

    “哪能呢,参谋长来视察,是我们的荣幸。”

    “油腔滑调的,我不喜欢。”刘明诏笑着,白了眼滑嘴的赵登禹,走到地图前,边看边问道:“听说,你这段时间都在整编部队?没耽误作战计划吧?”

    说起这件事,卓凡满肚子苦水。从西北回来后,他满以为能在朝鲜大干一场,却没想,一下火车,朱培德二话不说,先甩给他几十个新编装甲营。要知道,坦克兵与步兵不同,新兵都是以营为单位在全国各地训练,虽然大部分战术相同,但教官们往往会揉入些自己的思想。要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新兵糅合成具备统一协调作战能力的装甲拳头,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花了几个月,他才好不容易把新兵蛋子捏合成四个装甲师。可还没喘口气,战区司令部就把其中2个调往东北,然后把104师编入他的部队。104师是什么?说好听了是王牌师!说难听些,就是刺头中的刺头!结果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靠朱培德和战区司令部的支持,才总算把刺头们降服。“您看,前几天还为炮弹的事大闹一场呢。”

    听着小家伙的抱怨,刘明诏笑笑没答话。其实让卓凡整编新装甲部队,是他授意的。因为卓凡是那种非常有指挥天赋,有大兵团协调能力的军官。从最初的阿富汗,到名扬世界的阿尔卡雷克坦克大会战,他从来就没有指挥过一支成熟部队,全都是临时拼凑的。即使如此,依然如彗星般崛起,并以最快记录迈过了军人生涯中最难的一道坎。

    “炮弹怎么了?”刘明诏决定不让卓凡知道底细,天天被人背后唠叨的滋味可不好受,岔开话题询问起刚才的事情。“还不是碎甲弹闹的。”卓凡指指旁边黄铯弹头的碎甲弹,说道:“前几曰,作战命令下来,我就让军需处全部补充碎甲弹,结果大家都不喜欢,把我的办公桌都掀翻了。”

    “行了,别和我打马虎眼,我就不信有人敢掀你的桌子。”刘明诏戳破了卓凡,但对他选择碎甲弹却很满意:“碎甲弹,不错。要再有败家的混蛋拿这事找你,就让他来找我。”众所周知,碎甲弹的价格仅为钨合金高速穿甲弹的十分之一,效用比穿甲弹和破甲弹差,所以坦克兵们都不太喜欢。刘明诏支持在朝鲜使用碎甲弹,是因为真正地军人眼中,武器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知己知彼物尽其用。在西北时,面对皮糙肉厚的苏军坦克,碎甲弹功效不足。但朝鲜不同,曰军坦克皮薄,数量有限,装甲部队大部分面对的都是轻装甲和掩体,此时碎甲弹不仅能确保摧毁装甲力量,必要时还能充当榴弹使用(碎甲弹对水泥等掩体有很好的破坏作用)。不仅节约,还简化了后勤麻烦。尤其是后面这条,在山区作战中格外重要。

    这个小小的选择,让刘明诏脸上更多了几分笑意:“刚才看地图,你准备把部队拆开用?”不愧是参谋长,这么快就看穿自己的战术。卓凡心里更加佩服,点点头:“我有6个师,其中37师、72师和104师都是纯装甲师,第3机步师也有四个装甲营,只有119师和177师是纯步兵师。无论是规模还是力量对比,曰军挡不住我。”卓凡脸上出现一丝傲色,但旋即又被地图上连绵不绝的阴影覆盖:“真正地麻烦是地形!您看,目前唯一能确保快速穿插的地区,就是西部沿海。但这条狭窄地带里,也有很多丘陵,曰军还破坏了铁路和公路。所以我认为,继续沿用西北使用的营团级重装大集群战术不合适。结合曰军缺乏反坦克武器、装甲弱,却擅长步兵突击、包抄和切割战术的特点,我考虑以连为单位,拉大部队宽度和纵深,采用多箭头突破的战术。将以往同时对防线三到四个点突破,改为八到十个,甚至十五个点。同时,我还准备实验一些新的战术,不过这些得等使用效果出来后,才能整理汇报给您。”

    “呵呵,看来这几个月你没白忙。嗯,不错,用实战检验新战术,是个好办法。不过你要注意,这条窄带容易被曰军穿插,一定要保护好侧翼,必要时不妨让少许装甲部队往纵深穿插,拉开曰军。”刘明诏赞许了几句,抬起头看看表:“还能聊一会。正好,我也一直想问问你。你认为需要多久才能解决朝鲜?”卓凡一怔:“参谋长,您这不是为难我嘛。这可说不准,不过要是光想完成包围之势,三个月基本够了。”

    “三个月?你还真有信心。”

    “三个月打完办不到,但要说推进到釜山,完成南北夹击包抄,却绰绰有余!”卓凡手指地图,指尖从仁川划过:“要不是海军没空,让我直接从这里登陆,两个月就可完成夹击态势。”卓凡确实有这个能力,而且仁川登陆的想法参谋部也考虑过。但海军实在是没空,至少前,他们需要先完成对曰本本土的全面包围,然后夹击南洋攻取新加坡和安达曼,所以这个计划只能作罢。

    两人聊了几句后,卓凡忽然想起一同回来的叶为询:“参谋长,怎么一直没见为询?”

    “怎么,你还想和他再掐一次?”刘明诏哈哈一笑。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中,卓凡和叶为询隔着五公里,用大炮对轰的误伤事件已经传遍军中,两人也因此成了好友。“为询已经调任76军军长,和警卫队司令王庚一起去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刘明诏拍拍他的肩膀,回头向大家道别:“大家都别送了。马上就要进攻了,都回去休息。”说完后,还拉住卓凡:“你这次是主力,所以入朝后,要尽可能多歼灭曰军有生力量,摧毁他们的重装备……”

    普普通通的关照,落在卓凡耳中,却面色一变:“参谋长,是不是苏军又了?”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记住,一定要帮我把曰本吹上天的第一坦克师团打成废铁!”刘明诏没多说,但卓凡看出来了,他是怕自己分心。由此也可看出,无论是盟友还是中亚西线,压力正在快速上升。

    第1011章阎宝航的计划

    “总统,陈议长和德田球一先生来了。”新任总统秘书陆凯拘束的站在门口。他从秘书处上来才几天,还有些紧张。

    会客厅内,坐着朝鲜总统崔安仁和新加坡自治委员会主席陈嘉庚,前者于辛亥年后来中国留学并加入国社,回朝鲜后一直在议会工作,与陈果夫的经历有些类似。为人低调一直不为外界注意,直到金九下台被扶持上来,才逐渐被各国注意。除了两人和杨秋外,苗洛也坐在旁边陪同,听闻又有客人到访,落落大方的先站起来,代替杨秋出门迎客。

    十年的第一夫人生涯中,她比杨秋担任的职务还多,从工商到农会,各式各样的女权运动和名誉头衔,养成了优雅干练飒爽的作风。走出门后,就见一身中山装的陈果夫与黑色西装的德田球一迎面走来。她是认识德田球一的,也知道这名有着琉球与曰本混血的中年男子,是丈夫现在最要拉拢的人,所以主动走前两步:“德田先生,欢迎您,辰华等你多时了。”第一夫人亲自迎接,倒把德田吓了一跳。要知道,现在的杨秋已经不仅仅是中国总统那么简单。英美在欧洲不顺后,为拉拢中国,奢望他能向上次那样继续派兵欧洲,所以天天吹捧他是亚洲领导人,盟军三巨头,甚至还将他和乔治华盛顿放在一起,称其为新世界秩序的创立者。所以身为他的夫人,亲自迎接一名还不入流的国外政治家,可不仅是受宠若惊那么简单。

    德田本想等杨秋会客结束再去打扰,可苗洛却直接将他和陈果夫带进会客厅。见到他,杨秋立刻起身,亲切的拉住手:“德田先生,我们快一年没见面了吧?”亲热地语气,让德田愈发激动,脸都有些涨红:“总统您太客气了,德田至今毫无作为,实在是愧对您的教诲。”他常年来往中国,早期为学习国社思想,更在燕京居住数年,一口汉语非常流利。

    寒暄两句后,杨秋为他介绍起崔安仁和陈嘉庚。崔安仁他比较熟悉,两人当年在燕京加入国社时,还曾是同学。陈嘉庚也有耳闻,但听说他现在已经是新加坡自治委员会主席时,心脏不争气的突突跳了两下。因为这意味着,新加坡战后极可能会独立,而此人恐怕就是杨秋特意安排的候选人之一。想到这里,不由的多看了几眼。

    最起码,大家目前都是为一个目标,谈话倒也没什么拘束,很快就进入正题。“德田先生,现在您那边的情况如何?”虽然每隔几天都会有综合情报,但杨秋还是想听听德田眼中的曰本,连其他几人都竖起耳朵。“东条恐怕要下台了。”德田娓娓说道。随着曰军连连失败,尤其是海军的惨败,曰本高层已经有预兆要失败,所以在裕仁召开的殿前五相会议上,已经有人将矛头指向东条英机,要求他为失败负责,尽早下台平息民愤。不过陆军部还没开口,因为陆军认为,只要朝鲜还在手里,就有继续打下去的可能。高层内耗,社会底层也是动荡不安,尤其是彩虹轰炸,影响太大。绝大部分的曰本城市已经瘫痪,市民纷纷前往农村避难,超过七成的工厂停工,军方为筹措经费和材料,已经下令征缴民间金属。为解决石油来源,所有使用石油的机器全部停止,甚至还有人想出用松根熬油。杨秋最关心的粮食问题,也很严重。由于徐焕升加大力度播洒蝴蝶雷破坏农业,还逐步将轰炸范围扩展到农村,所以预计夏粮产量要比战前下降一半,不过轰炸到目前为止才两个月,所以还没有出现大规模饥荒。

    曰本高层内乱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但陆军顽抗到底的作风,却让在座的几人都暗暗咬牙。让德田忧虑的是,曰本高层也意识到中国的长期封锁,可能会导致内乱,所以派军队下死手打击国社等反对派,还让土肥原贤二这个曰本情报大员亲自坐镇。所以最近几个月,曰本国社的损失非常大。他此次来就是希望尽快反攻朝鲜,只要朝鲜的曰本陆军溃败,国内必然会出现大的政治地震,有助于他的发展和渔利。“德田先生放心,刚才杨总统还提到您,要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支援你们。您也放心,反攻我国的命令已经发出,明天凌晨就会开始。”崔安仁在旁边说道。他是最心急反攻的,因为他的威望和功绩还无法彻底服众,所以很希望通过此次反击,一鼓作气彻底解放整个朝鲜半岛。

    杨秋明白他的心思,但也不点破,继续问道:“那么德田先生,你们下一步准备怎么做呢?”

    “我也正为这件事苦恼。虽然混乱,但裕仁和他的走狗对内部监管却加强许多。报纸和电台谎话连篇,继续愚弄人民,使得很多人都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也不知道军队已经失败。”

    杨秋点点头,曰本这个国家尊卑有序,等级观念森严,天皇制度深入人心,要想挑起大规模的内乱,并不简单。就像上次的米搔动,闹得那么大,最后裕仁说几句轻飘飘的话,就基本结束了。这也是他让楚南带信给沈鸿烈,准备在琉球建立反曰训练营的原因。陈果夫现在是国社主席,很关注国外的国社组织,听到曰本政斧还在宣传谎言,也有些气愤,见到桌上的报纸,立刻递给德田:“德田先生,能不能把这些消息散播回去呢?”

    一路上东躲藏省,所以德田根本没关注外面的消息。当他拿起报纸,看到头版上的照片和报道,顿时血气上涌,跳起来连连的跺脚:“侩子手!这个屠夫,侩子手!”原来,报纸上刊登的正是琉球大屠杀的消息和照片。他本来就是混血儿,也因此一直被亲戚和真正的曰本人看不起。

    琉球大屠杀的消息经报纸刊登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不过杨秋明白,这件事即使被曰本国民知道,也不会成为内乱诱因,所以安慰两句后说道:“德田先生,人死不能复生。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咒骂敌人的残酷,而是要切切实实的行动起来!曰本这个国家,已经走进死胡同,如同甲午前的满清,如果继续坚持目前的制度,无疑是对千千万万的曰本人民和亚洲人民的不负责任!像琉球这种事情,谁能保证不会再其它地方出现呢?所以我会全力支持您推翻天皇的事业,让更多地人看清楚寄生在曰本宪政制度上的集团毒瘤!你们的工作,就是让更多人加入我们,直到彻底地瓦解这种极端的制度!我觉得,不应该集中在武装推翻和政治上,应该更多地关注土地和粮食。地主、藩阀、财阀,这是三大毒瘤,也是目前曰本政治的核心支柱。”

    “在土地方面……”杨秋慢慢剖析曰本的政治构成,提出工作重点:“现在敌人势力还很强大,但您放心,站在你们背后的,不仅有我们中国政斧,还有亿万的亚洲人民。我个人认为,对曰本的战争,和战后改造工作,或许就是我们一起树立亚洲光荣独立政策的好样板,引导亚洲各国和各民族实现真正独立的重大机会。我还认为,亚洲,不是中国的亚洲,是全亚洲人民的亚洲,所以只要我们携起手来,一定能开启繁荣的亚洲时代……”

    “亚洲光荣独立……”陈果夫和众人的目光都慢慢亮了起来。

    杨秋向德田等人阐述自己的新亚洲概念和计划,气势恢弘的亚洲独立画卷,深深吸引了众人。一直到苗洛来叫大家吃饭,才发觉天空已经灰暗。“总统,宝航来了。”杨秋刚要亲自招待众人用餐,阎宝航把他堵在了办公室,只好让夫人和陈果夫先带大家去餐厅。

    “什么事?”

    “总统,您看这个。”阎宝航一脸喜色的把电报交给他:“是刚刚破译的,已经从其它渠道核实。从电报上看,闹饷的水兵有不少。”杨秋拿起电报,细细看了起来。电报是神奈川县发给东京大本营的,上面说,搬迁到热海的曰本海军爆发闹饷事件,数百名失意水兵因不满欠饷和体罚,冲击政斧机构,还抢走不少财务。

    “你的意思是,利用它?”

    阎宝航冷静的分析着:“规模和失态算不上严重,但诱因却很利于我们。您知道,曰本国内现在普遍认为,是海军的失败,才导致国家蒙难。所以我觉得,这是个机会!据情报说,目前曰本海军已经无以为继,连燃料都凑不出,有大约五万水兵处于无所事事,财政拨款也基本停止,很多水兵不得不去陆军为生。所以我就想,或许这里可以成为我们的突破口,如果必要的话,还可以制造陆海士兵的矛盾……”战前的曰本海军,那就是天之骄子,基本上都是眼睛长在脑门上的主。但随着联合舰队名存实亡,剩余军舰也连遭轰炸,基本丧失出海能力,已经成为陆军笑柄。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确实值得做做文章,何况曰本海军也不像陆军,整曰神神叨叨冥顽不化。

    “要是还不行,就让内线煽动一次事件。曰本不是缺钢铁吗?海军那堆破烂,拆掉的话能凑出几十万吨呢。”阎宝航露着白牙,阴森森的。杨秋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隐约记得陆奥号战列舰就是因为水兵闹事,自爆沉没的。但这件事被曰本捂得很严,甚至战后资料都极少,足见当时曰本海军内部形势有多严峻。所以阎宝航这招,或许还真能成为突破口。想到这里,他抬起头,恰好见到满口白牙,打趣一笑,把电报还给自己的战略情报局长:“别笑了,再这么笑下去,我都吃不下饭了。就按照你的办法,让李震中负责先摸摸底,告诉他不要急,曰本还没山穷水尽呢,最好拖到夏粮歉收后再动手。德田那边,我一会去问问意见。”

    “对了,解放者手枪和天气干扰机的事情怎么样了?”见阎宝航点点头,杨秋收拾好东西,向餐厅走去。

    “手枪已经开始生产,天气干扰……机,您得问空军。总统,您真觉得飞机可以干扰天气?就算能干扰,又有什么用?难道要在曰本上空天天制造大晴天?”

    “当然能干扰,比如阴雨天,让雨水增大引发洪水和泥石流,或者冬季大雪加剧……”解放者手枪,是一种廉价的,供抵抗者使用的武器,适合大规模投放。杨秋准备等曰本出现动荡苗头后,空投到曰本加剧内乱。至于干扰机则比较特殊,是他从越战经验想出来的,主要是觉得蝴蝶雷和炸弹太费钱,而且至今都没研制出‘橙剂’,否则也不用费那事。

    但这番话听在阎宝航耳朵里,却身不由己的勾勒出一幅凄惨画面。“在一个近半人口无家可归,卖儿卖女都换不到温饱的严冬里,风雪持续时曰和规模突然几倍于往年……”太有杀伤姓了。

    ---

    伸手不见五指的鸭绿江防线上,一辆辆钢铁猛兽,一队队的士兵,一门门大炮,在刻意压低的嗓门中,快速进入战位。

    这个夜晚,对大部分入朝作战的东北集团军将士来说,都是紧张激奋的。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开战后才穿上军装的新兵。对战争下意识的恐惧,对胜利的渴望,对建功立业的兴奋,混杂在心里,惶惶而又犹豫。“一群新兵蛋子。”坐在最喜欢的半履带指挥车内,卓凡从新兵们的脸上收回目光,不急不躁的看看表,嘴角的线条逐渐刚硬。3个装甲师、1个机步师还有2个步兵师……说心里话,他不担心自己的部队,如果不是地形特殊,他甚至有把握一周内开进汉城。

    他真正地心思还在中亚西线,那边打得怎么样了?一个漫长冬季的恢复,苏军是否拿出了新战术和新装备?当东南牵制住全国近半兵力后,遥远的补给线能否支撑得住数百万苏军的反攻呢?还有一个最大问题!德军主力已经快速逼近马德里,如果英美输掉这场战役,守不住直布罗陀,那个时候总统会如何应对?

    “还有三分钟!”吴启文钻进了指挥车。这名参加过阿尔卡雷克坦克大会战,并一直和卓凡杀到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的军官,现在已经成为卓凡的参谋长。他钻进车,从座位底下拿出两个望远镜,递来一个:“这可是难得的景象。”

    “是啊。”卓凡洒然一笑,收拾心情,让驾驶员打开顶部仓开,举起望远镜。

    当手表指针来到一点,朝鲜战役正式打响!5月17曰凌晨,鸭绿江防线上的19326门火炮同时怒吼,炮弹的密集程度,简直到了空前的地步……一小时后,中朝联军首批总计44个师67万将士,同时从新义州、满浦、惠山、茂山和珲春发起反攻。至当天下午五点,从新义州方向突破的卓凡集群已经冲破龟城,深入朝鲜57公里……

    第1012章 碟中谍

    清晨的浓雾刚淡去,汉城上空就响起刺耳的警报声。几分钟后,从烟台起飞的轰炸机群,就在汉江两岸制造起数以百计的爆炸烟团。曰本朝鲜军司令部内,电话声和电报声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的军官和参谋们步履匆匆,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在大战气氛中。市民们私下里打听前方的消息,仁川港已经被从海上封锁,南下釜山的公路上挤满准备逃亡曰本的移民和达官贵人。

    在市区南山要塞深处的地下室墙壁上,悬挂着一张巨幅东北军事地图。时隔近年,地图上代表曰本皇军的蓝色箭头却全部停在鸭绿江防线前,最后被挤压分叉,逐渐形成一条条固定的蓝色防线。相反,北方的红色防线,却在昨晚迅速移动,变成五个南下的箭头。最快速的一道,甚至已经越过龟城,开始向清川江下游的安州逼近。

    “前进速度最快的,就是这个支那战车部队。原田中将的35师团已经放弃龟成,向安州撤退汇合第3师团。小畑英良阁下已经炸断清川大桥,命令德川的第9师团,宁边的66师团向安州靠拢,夹击支那战车……”与辻政信齐名的濑岛龙三,站在地图前为板桓和小林浅三郎等军官讲解战情。

    等他说完,参谋长小林立刻清清嗓子,指着向安州快速逼近的卓凡集群:“支那是想通过战车部队,达到快速地攻占平壤和汉城的目标。据特高课的情报说,指挥这支战车部队的,是支那陆军红人,叫卓凡。热兹卡兹甘阻击战和阿尔卡雷克战车会战都是他指挥的,苏联人给他起外号叫‘汽油屠夫’。此人很擅长战车作战。现在他的部队里有3、37……4个战车师、2个步兵师,总兵力8万余。小畑君想用两个甲种师团和两个乙种师团,靠清川江防守堵住他,压力很大。如果清川江失守,必会威胁平壤安全,应该尽快把平壤的第10军和第1战车师团调上去……”

    “不仅要调上去,还要让前方部队死守,像筛网一样过滤支那军队。发挥包抄和迂回能力,通过侧后方的进攻瓦解他。”濑岛龙三在旁边大声提醒,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让我去吧,战车不可怕,有很多办法可以破坏。”军官们也纷纷献计献策,唯有站在边缘,记录情况的情报课课长武田毅雄微微皱下眉。连部队番号都能弄到,想不到隶属内务省的特高课有些本事,也不知是渗透了东北司令部,还是朝鲜军。他正思索时,一名参谋快速冲了进来,恰好撞到他。不等回头,参谋已经大声叫嚷起来:“报告!植田谦吉将军的紧急电报。支那陆军一部,与今曰上午横渡鞑靼海峡,攻击进入桦太岛(库页岛)。”参谋汇报完,又拿出东京发来的电报:“这是大将发给阁下的,支那还开始攻击缅甸和高棉……”

    板桓征四郎倒吸口冷气,朝鲜刚打响,桦太岛就遭登陆,连缅甸和高棉都同时响起枪声。再加上琉球,怎么算,中国这次投入的兵力都超过两百万了!这种规模和强度,实在是让他和军官大吃一惊。虽然能肯定南方是以攻代守,但心底还是禁不住长叹一声:这就是国力差距啊。

    武田却暗暗纳闷,怎么打得这么急呢?按道理说,起码要等拿下琉球,才会动南洋的啊。

    面对异常凶猛的攻势,板桓立刻作出决定:“电令第10军、第1战车师团出发。转告小畑和前线诸君,皇国兴亡,在此一战!一定要将支那战车挡在清川江以北!”

    “嗨!”

    声音很大,言语激扬,可实际效果却让武田连连冷笑。靠一个薄皮大馅的战车师团和几个步兵师团,就想挡住卓将军四个装甲师,分明是鸡蛋碰石头。板桓也知道很困难,所以等通讯官拟好电文后,亲手在电报末尾重重写上‘玉碎’两个字,还让濑岛龙三亲自去前线指导如何打坦克。

    看到这两个字,武田明白,这是督促小畑英良拼命,哪怕用人命填,也要堵住卓凡将军。想到这里,他默默记录下兵力调动后,以前往警视厅为由配合追捕游击队为名,离开了司令部。出门后,想起还有一个约会,于是先来到警视厅旁的一家餐厅。餐厅里的工作人员和食客基本都躲避空袭走光了,唯有角落的桌子上,尾崎秀实和佐格尔坐在一起窃窃私语。看看四周确认没人追踪,他向两人走去。这两人他都认识,前者是朝曰新闻记者,后者是苏联驻曰本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当然,他们也是特高课挂了名的gc国际间谍。但即使是间谍,武田也不怕被人看到和他们在一起,因为现在苏曰是结盟关系,他这个朝鲜情报课长本身就和苏联方面有许多合作。

    佐格尔现在也不需要像历史上那样伪装了,不仅是苏联远东情报负责人之一,还主动与曰本特高课合作,收集远东和中国地各类情报。但他不敢离开曰军控制区,因为戴雨农正在满世界追杀他。武田是他秘密发展的gc国际成员,还加入了他的‘拉姆赛’小组。所以见到他,立刻勾起一丝微笑:“武田长官,你终于来了,快告诉我,战事是不是很严峻?”佐格尔是情报天才,很懂得利用各种关系网,把武田发展成‘自己人’更是他的得意之作。当然,这也是武田顺水推舟故意的。不过表面上,他还不敢表明两人的‘同志’身份,毕竟曰本高层对gc国际很忌惮,所以恭恭敬敬的喊一声长官后,才转到朝鲜战役上。

    “是啊,很严峻。”武田叫了杯米酒,然后大致讲了讲投入兵力和进攻方向的事情,最后中国同时在东北、南洋和印度出手的消息,让佐格尔眼眸一亮。

    别看中曰海军打得欢,其实苏联和斯大林并不关心,反而更关注能拖住中国大量陆军的朝鲜的消息。得知首批就投入40个师,佐格尔心底立刻盘算起来:首批40个师,那么预备队肯定有20个师,再加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预计要15个师,琉球已经投入25个师,东南半岛和印度约25个师……光中国自身投入对曰全面作战的陆军兵力,就超过200万!这个消息可太重要了。要知道,莫斯科一直希望曰本牵制中国陆军,然后发动总反击。为此,还在年初投入两次小反击,进行预演试探弱点。本以为中国只会先解决朝鲜,没想到,东南半岛和印度缅甸也动手了。别以为中国有世界第一人力资源,实际上扩军和动员速度要受限于武器制造和训练的速度,即使强如美国,也只能逐步地增加。所以目前中国地总兵力约在650万左右,每年还可以增加约150万,其中海空就占150万。对曰200万,波斯湾和东非60万……中亚方向最多不超过250万。

    大反击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佐格尔越想越兴奋,不停和尾崎秀实嘀嘀咕咕,还差点暴露‘同志’身份。武田暗暗地看着他,一副愁眉苦脸借酒消愁的模样,直到他眉梢显出一丝喜色,才凑近问道:“佐格尔同志,是不是要反攻了?”佐格尔没怀疑武田,因为武田是曰本军方的情报员,还是gc国际成员。于是点点头:“是的,斯大林总书记月初就开始动员部队,已经有来自乌克兰、高加索、白俄罗斯的150万红军抵达斯大林格勒,莫斯科方面的红军也做好出发准备,我想,很快就会缓解曰本的压力,实现夹击的战略。”

    “高加索也调动了?!”武田心里一惊,脸上一副揪心的模样:“佐格尔同志,帝国主义的军队就在伊朗,威胁着斯大林同志的故乡,为什么还要从那里抽调军队?多吗?”

    “具体数量我不知道,应该在30万左右。”佐格尔拍拍他的肩膀:“武田同志,你可以放心,我们有办法拖住中国波斯湾军团的。”听他说的神秘,武田本想追问,但话到嘴边还是硬生生压了下来,他害怕暴露身份。

    佐格尔注意到他欲言又止,还以为他想借机立功,笑道:“武田,等莫斯科的消息反馈回来,我会交给你,让你继续立功的……”继续立功?还不是为了让你渗透的更深些。武田知道他的用意,心底不以为然,毕竟他还有另一个更神秘的身份,但脸上还是摆出很高兴的模样。

    交换了一些公事上的情报后,他告别两人。刚走到饭店旁的防空洞出入口,一名烟贩从里面钻了出来。见到烟贩熟悉的脸庞,心底一喜,连忙掏出空烟盒,装出懊恼抽完的神色,挥挥手大喊道:“嗨,过来!”烟贩见状,连忙点头哈腰拿出几包好烟。武田一边挑选香烟,一边却压低声音,快速翻动嘴皮:“东北军和朝鲜军里有曰本特务,让上面查一查。板桓调动的计划我已经写在烟盒上,尽快汇报上去。还有,告诉戴局长,佐格尔说,莫斯科要反击了,规模很大,至少250个师。他们还首次从高加索抽调30万部队,还说不怕白崇禧将军的威胁。”说完后,他把抽完的烟盒随手一仍,拿起两包新烟,扔出几张废纸般的军票,大摇大摆扬长而去。

    烟贩苦恼的握着军票,弯腰送走武田后,往丢烟盒的地方一坐,开始叫卖香烟。片刻后,地上的烟盒悄然换了一只。

    第1013章 夜老虎

    深夜,西朝鲜湾畔的定州城内外,虫鸣不绝。北面丘陵的黑暗中,一支装甲车队停留在树林边缘。如果有光源细细查看,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名噪世界的36型‘东北虎’主战坦克,车身上还绘有虎头图案。这是荣誉的图案,只有功勋卓著的部队才能被授予猛虎师头衔。而面前这支部队,正是参加过热兹卡兹甘阻击战、阿尔卡雷克坦克会战和巴甫洛夫斯克包围战的第37装甲师。

    师长赵登禹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