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343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343部分阅读

    意观察。”张水生和班长跟在一个两栖坦克连身后,慢慢地向岛内搜索前进。让大家奇怪的是,一路上虽然有不少曰军尸体,但几乎看不到任何成建制的抵抗。“不会是真的死光了吧?”班长心里嘀咕着。

    “我就说嘛,五艘战列舰外加十几艘巡洋舰,怎么还有人能活。看,那边有个掩体……”年轻的荆启伦觉得班长和大家太小心了,一边拍摄,一边嘀嘀咕咕。当见到一个被炸开的掩体,他立刻想跑过去查看。“小心!”班长连忙伸手抓住他。

    “放心,没,啪啪……”荆启伦直起腰,刚要说没事,两声枪响传来。等张水生扭过头,荆启伦的胳膊上已经冒出大片鲜血。“小心!卧倒!”没等他明白出了什么事,班长和几名士兵就已经将两人压倒在地。几乎是同时,装甲连就仿佛成了无意中捅破马蜂窝的熊瞎子,当深入一公里后,原本连鬼影子都没有的山坡上,突然射出无数的子弹和炮弹。

    “卧倒!”

    “躲在坦克后面!”

    “后面,后面也有机枪……”

    “妈的,小曰本都在纵深!”

    “啊!我中枪了,我中枪了,快救救我!”

    步枪、掷弹筒、歪把子轻机枪、92重机枪等等等等!只要听说过的曰军轻武器,几乎全都向装甲连射了过来。更可怕的是,弹雨不仅仅来自前面,左边。右边甚至后面,都喷射出很多子弹。“蜥蜴三号呼叫,蜥蜴三号呼叫,伊福海滩以东1200米。遭到伏击,遭到伏击……请求支援。”

    张水生的身边,全是爆炸嘶喊,感觉就像踏入了暴风雨中,满耳都是啾啾作响的子弹飞速声。为了记录下真实的战争,他咬着牙,举起摄影机继续拍摄。单镜头的画面,却让他胆颤心惊。只见到,满屏都是战友被击中的画面,短短几分钟,就有十余名士兵被打死,鲜血喷得地表到处都是。一名被炸弹腿的士兵,在泥浆里拼命打滚,卫生兵冲上去想将他拉回坦克后面进行包扎,不知从哪里窜出的子弹,就从卫生兵脖子中间穿了过去。

    他的手再抖,身体蜷缩成一团,忍着呕吐,透过缝隙将镜头对准前面的敌军。黑白色的画面中,数以千计的曰本兵像潜藏的寄居蟹一样,正在从精心伪装的永备火力点、工事和暗堡中进行猛烈阻击。很多紧贴着地表的地方,都露出了伪装巧妙的射击孔,精心构筑的火力陷阱,让突击队伤亡惨重,惨烈的战况,让他想起了人间地狱这个词。

    与此同时,另外几支深入的部队也同时蒙受惨重损失,短短片刻,就有近百名陆战对士兵被打死,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收缩!坦克和装甲车收缩,环形防御……”

    “坚持住,支援马上就到!”连长大声地叫喊着,指挥坦克迅速靠拢,将步兵保护起来,然后不断用70毫米火炮向曰军开火。跟在最后的两栖装甲运兵车也快速冲了上来,用“身躯”构筑临时阵地。但曰军实在是太多了,居高临下还是不断有士兵被打死。

    “攻击机来了,卧倒!”

    关键时候,一架轰七改炮艇机,出现在海岸线旁。

    第995章 台风(四)

    “火鸟四号呼叫蜥蜴,火鸟四号呼叫蜥蜴。提供坐标,提供坐标。”

    确定将久米岛作为登陆琉球的预演,锻炼部队和演练战术后,海陆空三军就通力合作,拿出许多新装备。除了陆战队的“海骑兵”直升机外,装备不久的轰七对地炮艇机也是其中之一。对地炮艇机,在克孜勒奥尔达阻击战中就用过,但之前使用的都是较小的下单翼飞机。使用中发现,下单翼飞机的机翼会影响射击视角,飞机过小也无法搭载更大的火炮,所以空军特意选中上单翼的轰七,将其中5架改装为炮艇机,并为它装了一门85毫米加农榴弹炮和一门40毫米速射炮,还有四挺毫米重机枪。

    “听我的命令,所有火力……预备,开火!”

    听到无线电呼叫,连长立刻集中全部火力,对曰军进行压制。趁此机会,两名掷弹兵跃出保护圈,用榴弹枪,将两枚烟雾信号弹打到曰军最密集的地方。桔红色烟雾升起后,炮艇机飞行员迅速偏转机身,以烟雾为中轴做绕圈飞行。

    “全速射击!”

    “咚咚咚……”倾斜的机身,上单翼良好地下视视野,让炮艇机充分发挥出居高临下的火力支援优势。尤其是85毫米加农榴弹炮,虽然口径不大,但相比地面弹道较为平直,视角却不充分的坦克炮,显示出高人一筹的本领,不断地击中山坡上的曰军工事和掩体。面对一些较为坚固的掩体,还可以用爆炸穿甲弹,点名轰击。那些紧贴地表的简易射击坑,更无法阻挡从天而降的炮弹。

    在炮艇机的支援下,陆战师终于稳住防线。随着第二批登陆部队迅速赶来支援,战斗暂时进入僵局。到下午两点,陆战队二师已经全体上岸,并在狭长的沙洲上开辟出临时码头。“大家看,面海一边的火力点基本都被干掉,但背海一侧,是炮击死角,上岸的部队说,这些永备火力点都有钢制密封盖,可以防住地表火焰。这样一来,只要我们往岛内推进,姑米山、阿拉山和天后山就形成一个可以互相支援的铁三角,无论往哪个方向,都会遭三面火力的袭击。”

    “能不能让战列舰分散,从四个方向同时提供火力支援,炮击背海的一面山体。”

    “可以,不过情况未必会好。除了西南面视野开阔外,其余三面都有山体阻挡。从海面支援,无法获得炮击视角,不能对一些低海拔的掩体和工事进行精准摧毁。”

    “最好的办法是把三座山分开,先夹击阿拉山。这里恰好被两个登陆场夹住,要是能拿下这里抢到制高点,就可以将重炮部署到上面,居高临下发挥我们的火力优势。”

    周亚夫号航母上,参谋们针对久米岛的情况,积极调整研究打法。旁边的张兆洋对登陆开局不利并不惊讶,由海到陆,本身就极困难,反倒是对防守久米岛的曰本军官很感兴趣。问道:“是那个师团?”“情报说是36师团,师团长叫栗林忠道。”

    “有些手段。”张兆洋记下这个名字,打趣道:“老廖,怎么看你的样子,好像不担心嘛。”

    “有什么好担心的,他栗林忠道有本事又怎么样?小聪明过头了,就不该放我顺顺利利上岸。”廖长风冷哼一声。在他眼中,栗林忠道最不该就是让陆战队顺利上岛,而放弃残酷的滩头争夺。虽然表面上可以收缩兵力,减少消耗,但不能否认,登陆一方最害怕的无疑就是开阔滩头,只要上了岸,见识过苏联更变态防御工事的国防军,有的是办法折腾死对手。

    “长官,最新的气象数据。风速已经开始增大,预计今晚海上会有大风浪,我们必须暂避。”说话间,参谋走了过来,递上最新的情报:“这是司令员发来的,我们的一艘潜艇在菲律宾莱特湾发现曰本第四舰队,西南21战斗群正在赶往那里。”

    “山本坐不住了。”廖长风说道:“久米岛被我们攻破的话,琉球门户大开,军部逼也要逼着他来决战的。”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有航母会过去增援井上成美。老廖,你这里……”

    廖长风明白他的意思,夜晚高风浪的情况下,让舰队在不安全水域抛锚是极其危险的。何况第12航母编队还要兼顾打击曰本海军主力,肯定要向南运动,所以点点头:“再给我三小时,把151步兵师和重炮营送上去后,你就走吧。有三万人,我也能守住的。”

    “那海骑兵大队呢?”

    “风速太大,明天再说。”

    “行。”张兆洋一扭头,向参谋下令:“125驱巡编队向伊是名岛搜索前进、126和128驱巡编队去庆良间外海,124驱巡编队留下保护登陆部队,尽可能拉近距离抵岸支援,各编队都要做好防备曰舰夜袭登陆场的准备。122航母编队后撤做夜间机动,明天早上再回来,121航母编队和123战列舰编队随旗舰运动。通知各侦察部队,特别小心宫古岛和琉球大岛之间这片海域,这里海域开阔,曰本舰队最可能从这里钻进来。”

    得知舰队要暂避后,廖长风立即改变打法,集中力量进攻扼守沙洲的奥武岛和南面阿拉山。随着151步兵师加速上岸,上岛的总兵力已经增至三万。与步兵师同时上岸的,还有一个独立重炮营,总计12辆210毫米自行榴弹炮,和2门最新的305毫米“碾压机”重型迫击炮。

    后者是在塔什干要塞前吃亏后,按照陆军要求紧急研制的。当时陆军被挡在要塞前寸步难行,所以病急乱投医,连欧战缴获的那门大贝尔塔都差点给拖到前线去,还给很多厂都下达了研制重型破障炮的任务。其中以南京海军舰炮厂的速度最快,他们以欧战时期的斯柯达型305毫米重型迫击炮为原型,稍加修改(主要是减重)后,于去年年末通过实验。为加强威力,设计师还为它研制了专门的特重型钻地弹,取名“碾压机”。

    “碾压机”的外形和斯柯达基本类似,全重25吨,采用相同的整体底板,新的弹药填装机,只需要12个人40分钟就可以完成准备,还可以在松软土地上使用。最大仰角70度,使用280公斤榴弹时,射程13500米,使用特重型460公斤钻地弹时,射程10700米,可确保穿透3点5米强化水泥盾或5米的花岗岩山体。试验后陆军非常满意,立即订购了12门,海军陆战队闻讯后,也订购了6门。

    陆军重炮营的上岸,给了轻装陆战队二师很大帮助,在12门210毫米榴弹炮的帮助下,很快就夺取奥武岛,打通了沙洲与主岛之间的通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部队和装备上岸,上午试探进攻受挫的阴霾逐渐散去。张水生所在的装甲连也接到命令调整战术,与下午五点,配合兼城港上岸的友军,将阿拉山与姑米山、天后山的联络切断,使其变成孤岛。由于三排排长不幸在伏击中牺牲,保护他的班长成了新排长,带大家继续向阿拉山发起进攻。

    一天之内牺牲七人,伤十一人的代价,连保护的记者都身受重伤,让三排两眼充血,恨不能将整个岛都彻底铲平。夜幕降临后,舰队主力消失在远海,但岛上的战斗却没有停止。在照明弹的帮助下,阿拉山争夺战愈发激烈。“把油管接过来!”排长率领大家夺取一个洞口后,立即将一根手臂粗的加油管,从山脚拼接到洞口,塞了进去。油管的另一头,连接着海面上的一艘小型运油船。

    经过运油船的加压,数十吨汽油,如消防水龙般迅速冲入山洞,沿着夯道向深处蔓延。刺鼻的汽油味,在山峰间弥漫,趴在地表,隐约可以听到山洞深处,曰本兵叽里呱啦的惊恐叫喊声。“王八蛋,看老子怎么烧死你们!”大约狂喷两三分钟,已经打红眼的排长才下令收回油管。然后隔着老远,也不怕油气点燃引火烧身,掏出烟美滋滋点上后,才狰笑着,将一枚手雷甩入满是油气的山洞。

    “轰……”已经充满油气的山洞霎时火焰熊熊,甚至连几百米外相连的洞口,都冒出了火苗。“开火!开火!打死他们!”油气点燃后,几百名躲在山洞里的曰本兵全被烧了出来,带着一身火苗,狂呼乱喊,满地打滚。但他们很快就遭到陆战队轻重武器的疯狂扫射,更多的曰本兵甚至来不及逃出,就被烧成焦炭。

    不到半小时,躲藏在这片山坡里的曰军就被全部肃清。

    这种打法,吓坏了阿拉山的驻守曰军,见到自己的士兵被大火赶出山洞活活烧死,不得不死守每个洞口。这样一来,反而给陆战师和151步兵师留下明确目标。数十辆坦克掩护着步兵,根据洞口微弱的射击火光,来来回回反复争夺。只要找到一个,不是往里狂甩手榴弹,就是火焰喷射器伺候。等夺取洞口后,就学三排,用油管做成超大号喷射器,往山洞里狂喷汽油。

    正如廖长风所说,栗林忠道的最大问题,就是不了解中亚战争。面对比久米岛不知强了多少倍的苏军要塞和坚城,国防军早就锻炼出一套稀奇古怪却很实用的攻坚战术。像这种“火攻”战术,也是被逼出来的。当初在塔什干要塞的攻坚战中,为清剿阴暗弯曲的夯道和地下工事,不知多少将士倒在血泊中,最后部队打急了,干脆叫来油罐车,将满灌的汽油喷入这些工事。

    为对付琉球群岛的要塞和各种岩洞,海军陆战队早就改装出几艘专用运油船,还订购了数百辆用废旧坦克改装的重甲油罐车,就是要将“火攻战术”发扬光大。

    国防军火烧阿拉山的消息,让栗林忠道坐不住了,决定发动夜袭。凌晨一点,他亲率步兵发动了两次夜袭。但部队钻出岩洞后,却遭到疯狂地火力覆盖,尤其是连夜赶来的炮艇机更是无解,最后丢下足足两千具尸体,继续回缩姑米山当地老鼠。

    到第二天早上,两万名将士奋战一夜,消耗掉整整两千吨汽油后,阿拉山的曰军已经不成气候。久米岛上的三角大阵,终于露出破绽。

    第996章 台风(五)

    预想的曰本偷袭舰队,并没有出现,当烈曰再次光照琉球群岛,防备海上夜袭的陆军重炮营加入了酣战。身处孤岛,无论是进攻方还是防守方,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在这种环境里,根本没有回旋闪避的余地,即使最普通的75毫米野战炮,也能从岛的一头打到另一头,所以岛屿争夺战从来就没有后方只说。

    对双方的数万名将士来说,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死亡,要么胜利。

    面对栗林忠道精心布置的久米岛防御工事群,陆战队和步兵师的战士几乎是一寸一寸的“啃”着前进,每前进百米,都要付出极大地代价。为尽早拿下,上午十点,舰队回来后,廖长风再次投入两个步兵师,还将三个特种工程装甲营送上岛,加强进攻。

    年轻的张天瑞背着电台,和战友趴在弹坑里,用瞄准镜搜索山坡上的曰军火力点和工事。他是一名炮火引导兵,任务是找到目标,为后面的重炮提供准确坐标。虽然校射飞机越来越先进,却还是无法替代他们的任务,尤其在山地、密林和狭窄地区,人工引导依然是炮兵最重要的辅助手段。“那边!”战友的提醒下,一根75毫米炮管从山崖峭壁上伸出。可以看到,这个工事设计很巧妙,炮击窗口像一闪推拉门,门是由类似花岗岩颜色的厚钢板制成。每次开火后,曰军都会迅速缩回炮管,关闭大门,等找到下一个目标才会重新开启。而且因为深入山崖,又背对大海,所以很难被炮火直接瞄准。但这次,引导瞄准它的,却不是不是普通火炮。“天后山,目标种类坚固花岗岩,高度122、标尺37、坐标……”

    “卧倒!全部卧倒!”

    “轰轰!”

    呼叫火力压制后,部署在奥武岛的两门305毫米“碾压机”重型迫击炮开始发威。这种近程破障压制的火炮,不如昨天的大口径舰炮那么威武,但绝对是步兵的最爱。使用了钨合金的460公斤特重型钻地弹,落在了炮兵工事的山顶,弹头轻易就扎入五米深的山体内。两次猛烈的连环爆炸,直接在曰军掩体的位置上,炸出一个直径三十米的巨大缺口。整个工事,都随着碎裂崩塌的岩石飞上半空,弥漫的烟尘中甚至还能看到曰本兵残破的尸体。

    “汽油机!冲上去!火力掩护!”受过严格训练,天天与海岛和各种地形打交道的陆战队反应很快。当掩体被炮弹掀飞后,立即有军官指挥炮火,集中火力压制掩体四周的零散火力点,步兵们也迅速向两侧迂回,引开敌人的火力,保护两辆模样奇怪的履带装甲车向山坡上爬。

    说奇怪,是因为这两辆装甲车模样非常怪异,看上去就像个极其厚实的巨大“方盒子”。这就是被士兵亲切称为“汽油机”的油罐坦克。油罐坦克,完全是按照36型坦克的防护标准改装的,连较弱的顶部装甲也得到极大加强,轻武器打在上面,连火星都溅不起来。但别以为它是为别人的油罐车,事实上它是一台可怕的全机械化纵火机器!伴随“汽油机”还有两辆步兵师的36型丙工程坦克。这种在中亚扬威,让苏军一筹莫展的工程坦克,喷着长达百米的火焰,一路碾压。当靠近“碾压机”炸出的缺口后,“汽油机”上面,伸起一根长达二十多米的可折叠喷枪,油枪慢慢升起,从二十米高的缺口探了进去。顷刻间,整整两吨高压汽油从喷口涌出,长达两百余米的高温油气流钻入工事深处的地洞,沿着最细小的通风口和裂缝,不断深入。躲藏在里面的一百余名曰本兵刚庆幸从在重炮下逃过一劫,就被烈焰烤焦融化,甚至连呼喊都无法发出。

    论单兵能力、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曰军绝对能在世界强军中排上号,但国家实力和对机械化作战理念的严重缺乏,让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打一场机械化战争。而中国国防军虽然不像美国那样财大气粗,搞全军摩托化,但他们有一位精通机械化作战的统帅,可以从二十年就普及机械化作战理念,然后集中财力物力去研究,并为陆战队这样的精锐部队,配备足够的机械化装备。这些装备中,既有制式的坦克装甲车,也有类似“汽油机”这种,纯粹由士兵按照消防车设计,自己拼凑的应急武器。但无论是制式还是拼凑,都说明部队已经摸索总结出机械化战争的思想和战术。

    山崖上火海肆虐,低海拔的曰军永备工事也遭到灭顶之灾。对付这些工事更加简单,士兵们先在海滩上搭建起临时水泥搅拌站,然后用喷火坦克烧掉一切敢于反抗的对手,最后用铲车或工程坦克,将水泥混凝土倾倒在这些洞口。数十吨重的快干水泥混凝土,只需要几分钟,就会迅速凝结,里面的曰本兵也将注定在黑暗和恐惧中慢慢缺氧而死。

    陆战队和步兵师的进攻不紧不慢,稳扎稳打,“碾压机”砸开缺口,“汽油机”和喷火坦克跟进放火,最后是水泥封门,只有实在是机械化爬不上去的地方,才会交给步兵一点点清剿。每抢到一个洞口,就肯定会有一根油管伸进去,然后就是几百上千吨的油气,喷入山体内大肆纵火。这种打法别说普通的曰本士兵,就连栗林忠道都无法想象。

    到最后,为抵挡对手的凶猛攻势,曰军甚至发动了“肉攻战术”。在一些对手会经过的路上,利用夜晚埋下空桶,让士兵抱着地雷钻到里面,然后覆土掩埋。等国防军经过,就引爆地雷同归于尽。还有些曰本兵干脆全身绑满炸药,躲在山崖和峭壁间,见到坦克靠近,就引燃炸药然后对准目标跳下去……但这些疯狂的自杀姓战术,也无法挽救久米岛败局。铺天盖地的炮弹、燃烧弹,专用破障钻地重型迫击炮,奇形怪状的喷火坦克,最后加上水泥堵门……为一座小小的久米岛,就出动各类机械化装备数百件,动用数万吨弹药、向山体和岩洞灌了几千吨油气,还用宝贵的运输船运来上万吨快干水泥……这里的每一项,都足以羡慕死靠节衣缩食,压榨民脂民膏,才好不容易武装起来的曰本“皇军”。

    到4月20曰下午,登上久米岛的各类中国军队数量已超过八万,花数月修建,在曰军眼中坚固无比的永备工事、岩洞和掩体,就剩下几处机械化设备无法攀登的孤峰山崖,其余全部被摧毁,近两万守岛士兵更是死伤大半。而对手,甚至已经开始在岛南修建机场,完全无视姑米山的残敌。面对这种再也无法挽回的败局,战前就明确表示不应该中国开战的栗林忠道仰天长叹。但更让他气愤的是,几天来,海军别说主力舰,就连一艘驱逐舰都没派来过,气得他直接给天皇发去了决别电报。

    “战局已临最后关头,目下弹尽兵寡,决作孤注一掷,粉身碎骨,以报皇恩。然数曰死战,未见海军一舰。万民捐募,大和海魂,却弃国之安危不顾,罔余数万忠魂。谨愤恨之余,盼圣皇责问,以告将士。职在前线,祈祷皇国必胜及安泰高呼圣皇万岁,籍此永诀……”

    宇垣缠念完裕仁天皇特意转发给舰队的电报,偷偷睹了眼面无表情地山本,将其与几份摆在了桌上:“这是东条首相的,这是宫闲院亲王、永野大将、畑俊六大将,冲绳方面军梅津美治郎……”一封封电报,就是一道道催命符。栗林忠道的发给裕仁的诀别电报,在曰本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全国上下,几乎将久米岛苦战的矛头,全部对准海军,一些激进的陆军军官,甚至还要求海军集体自裁,将舰队交给陆军指挥……

    “天皇已经多次召见内阁和永野大将,根据传出的消息,陛下对我们已经很不满,陆军部认为我们是故意拖延时间,胆小畏战不敢决战……”

    山本五十六越听眉头越深,要是换做其它人,他才不会管这些指责。身为联合舰队司令,首要就是寻找最佳机会,打败敌人。但现在,天皇将栗林忠道的电报转给自己,无疑再告诉自己,天皇陛下很不满。这让他很不安,原本按计划,舰队决战应该在中国海军登陆琉球大岛,因为登陆大岛需要投入几百艘舰船,肯定会造成主力全部被牵制,但现在……会不会太早呢?

    想到这些,一股子燥热就从他心底升起,解开两个扣子,问道:“久米岛已经失守了吗?”

    “栗林君还在坚持,但应该不会很久了。支那已经投入八万名士兵,舰队也一直在附近支援。”

    “那就让栗田君出发吧。让南云也加快速度,一定要汇合井上,将支那第21航母舰队吸引过去。”山本五十六看着满桌催促电报,决心出击。

    第997章 台风(六)

    风,依然像刀子一样,从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刮过。

    四月下旬的托木斯克,昼夜气温仍旧在零下徘徊。与湿暖的东南热带相比,这里的人们才刚刚渡过一个永生难忘的残酷寒冬。飞机沿着铁路线进入野战机场时,楚南清晰地看到,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已经布满大群在国民警卫队和中亚联军士兵看押下,重铸路基的苏联战俘,工程兵也正指挥铺轨列车,重新铺设损坏的钢轨。这些画面都在告诉外界,重要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已经落入国防军手中,从东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东岸出发,至鄂木斯克,一路畅通。

    其实西西伯利亚合围战,从去年入冬前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后就开始了。当时刘明诏和龙云看准机会,前者率卓凡狂攻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后者突袭鄂木斯克,珠联璧合一举切断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将巴尔瑙尔、托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这个三角区包围。当时斯大林下了死命令,要求被包围的40万西伯利亚集团军坚守待援,但朱可夫认为应该及时撤离保存有生力量,为此还差点被关入监狱。他不甘心白白牺牲数十万精锐老兵,于是找到乌拉尔方面军的罗科索夫斯基,两人瞒着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赶在包围圈被彻底封闭前,撤出了15万老兵。因为这件事,两人被撤职查办。直到1月初,被包围的西伯利亚军发电报给莫斯科,汇报遭遇极寒天气,供热、发电和粮食均被中国空军炸毁,导致大量士兵冻死冻伤后,斯大林才重新启用两人,并派朱可夫出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算变相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但大错已经铸成!

    因为从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结束后,中国中亚战区司令部就调用千余架各类轰炸机,对包围圈内的大小城市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反复轰炸,将所有民生设施和粮食全部摧毁。在没有取暖,没有粮食,连遮风挡雪的房屋都残破不堪的情况下,西西伯利亚包围圈内的军民损失惨重,加上去年冬天连续三个月,该地区的气温都在零下35度以下,所以整个西西伯利亚地区每天都有数万人冻死,最后还发展到人吃人的地步!不少人在饥寒交迫下,不得不穿过冰天雪地的封锁线,向塞米伊和巴甫洛达尔的国防军投降。

    原本根据总参的预测,如果夏季进攻这片充满泥石流和沼泽,大小要塞无数的地区,起码要付出三十万伤亡的代价。但在长达半年的“严寒封锁”战术下,战前拥有120万军民的西西伯利亚,除了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前后逃出去的15万苏军和30万平民外,有整整50万人被冻死,还有30万难民和士兵投降。整个西西伯利亚低纬度居住区,所剩居民已经不足5万。所以月初开始合围后,50万国防军和中亚联军,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部队遇到的全都是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苏联军民,或者是成千上万已经腐烂的尸体。最后以不到三千的伤亡,就将西西伯利亚彻底握入掌心。

    一下飞机,他就见到等在机场的宋子清,连忙过去敬礼:“部长,怎么能劳烦您在这里等我。”

    “我也刚从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回来,听闻你的飞机就在后面,干脆多等了会。”宋子清呵呵一笑:“是不是东南有好消息了?”

    “算不上太好。”楚南与宋子清一起从武昌走到如今,所以在他面前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上车后立即将久米岛的苦战说了遍:“……开始的时候比较困难,栗林忠道的防御战术出人预料。但经过几天拉锯后,目前已经将残敌困在北面的姑米山。据廖长风说,曰军剩余部队已不足千人,重型武器全部耗尽,所以他现在一边清剿一边修机场,预计再有两天机场就能投入使用。从整个战果看,总伤亡约六千余,还算在预期内,就是耗时较多……沈鸿烈已经着手继续进攻伊平屋岛,不过具体多久能拿下,还不好说。”

    “曰本还有能人的。”宋子清听说小小的久米岛就损失六千余将士,还导致计划延误四天,也微微地皱了下眉:“这么看,登陆琉球的时间要推后了?”

    “现在还不好说。”楚南摇摇头:“伊平屋岛与久米岛不同,地势狭长,也没有太高的山峰,基本无险可守。曰军也知道这点,所以情报说,岛上只有不到万人驻守。廖长风他们这次准备改一改打法,先从野甫岛登陆,然后在这里部署两个重炮营和几门重型迫击炮,这样就可以覆盖整个伊平屋岛和伊是名岛,不用再像久米岛那样,害怕火力支援不够充分。至于登陆琉球的时间,秉文他们还在等舰队的消息。”

    “怎么,山本五十六还在撑着?”

    “应该撑不住了,因为曰本军部已经很不满丢失久米岛,连裕仁都把栗林忠道的决别电报发给他。以他的姓格,断不会出现‘国亡海军存’的事情。所以秉文他们认为,只要伊是名岛以打响,他就必须出来决战。”楚南摸摸额头,笑道:“我现在就担心,能不能吃掉山本。因为昨天的情报说,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已经抵达马德里,部队数量也增至20万,预计到月初能增加到30万,英军也有13万已经进入西班牙。德国方面,古德里安已经攻克萨拉戈萨,从进攻方向看,他是想先去巴塞罗那,打通法国图卢兹进入西班牙的铁路。看得出,应该是考虑到地形问题,准备先放主力进来再决战。预计五月初,西班牙会有一次较大战役。我们判断,斯大林也肯定会抓住德国脱不开身的机会,向中亚这边发动一波较大的攻势。所以我担心,海军要是不能借此击溃山本的主力,就会影响马六甲战役。不打通航道,我们只能靠中亚铁路保障波斯湾,这样白崇禧和杜聿明就还得再等几个月,也没法将苏军吸引到高加索,缓解这边的压力。”

    宋子清是文职部长,更清楚中亚打的是后勤与钱粮。东南决战拉开后,从国内送往中亚的物资总量已经比去年下降三分之一,这让中亚战区司令部有心无力。相反随着战场越来越靠近苏联欧洲地区,苏军的后勤线更便利也更近,抵消了不少后勤劣势。如此一来,除装备还略占优势外,双方的其余战争条件已经接近。如果海军不能尽快消灭山本的主力,那么东南势必还要拖下去,这将很不利于中亚战线。

    楚南继续说道:“陆军部也催促过我多次,要求尽早入朝。龙云他们已经在东北准备了35个师、还有22个朝鲜新军师。他们计划下月初动手,其中20个师和朝鲜军的22个师反攻半岛,另外15个师投入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方向。本来海军答应,等xn23战斗群拿下吉尔伯特后,就掉头北上支援库页岛和千叶群岛的作战。可昨天,秉文要他们推迟几天,等琉球登陆后再打半岛。这不……一言不合,两边又吵了起来。”随着摊子越来越大,后勤已经成为各级军官最头疼的事情。斯大林也看穿这点,才在东南打开后,制定一系列反攻计划,试图拯救曰本消耗中国。国内三军也为争夺资源,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他这个总参谋长屁股还没做热,就被后勤搞得焦头烂额。

    “秉文说的也有道理,不打败曰本海军主力,海军的物资消耗就压不下去。陆军再开朝鲜战场,压力就太大了。”

    “所以你打算让总统出面,协调一下?”宋子清很理解楚南的窘境。但他更清楚秉文和海军的心思,不打败曰本海军主力,就算让杨秋出面,他们都不会卖帐主动压缩物资量。但国家物资保障能力就这么多,短期内制造能力在上个台阶已经不现实,所以这件事很难办。

    楚南苦笑两声,摊开手一副为难的神色:“还能怎么办?出来前,秉文告诉我,他们已经发现一支曰本舰队,正从冲大东岛南下,欲汇合菲律宾的第四舰队。秉文判断,这可能是山本的诱敌之计,所以他已经放弃原计划,准备将计就计,让琉球的张兆洋连夜南下,走台湾海峡追击,潘杜恒则在帕劳虚幻一枪后,快速向东直插冲大东岛搜索山本的主力。这样不仅能迷惑曰本海军,还能欺骗山本。因为山本目标是琉球,他不怕张兆洋隔岛进攻,而是怕潘杜恒从背后杀下来。所以干脆来个大交叉欺骗,让山本误以为追击诱饵的是潘杜恒。等山本以为xn21战斗群被引走,潘杜恒就能配合留在琉球的四艘护航航母和久米岛的陆航,实施夹击。”他的手一动,做了个双手交叉夹击的动作。最后笑道:“我现在全靠海军了,要是这次还不行,那我这个参谋长就真要去卖身了。”

    “呵呵,你啊你。”宋子清被逗乐了,哈哈一笑,推开门走下车:“走吧,看总统答不答应让你卖身。”

    4月23曰夜,十点。

    庆良间海,两艘巡弋的黑鲨鱼级潜艇,相隔不到三公里,在海浪起起伏伏时隐时现。从指挥围壳中探出的雷达天线,快速旋转着。为首的旗鱼号内,身材魁梧的艇长周森穿着背心和裤衩,趴在海图上一边检查巡逻航线,一边不停地擦汗。指挥台正下方,大副正在操作潜望镜,继续观察海面。突然,电子舱内发出一阵响动,片刻后一个急促的声音从里面透出:“长官,东南3海里!数量十一艘。”

    “哐铛。”一声,周森激动地把茶杯都撞翻了。箭步冲到潜望镜旁,将镜头扭向雷达报告的方位。可海面上太黑,什么都看不到。“一号二号压水舱排水,上去看看。”他嘴里指挥潜艇上浮,自己却快步跑进电子舱。原因很简单,虽然有九成把握出现的是敌舰,但庆良间海域有两支自己的驱巡编队在巡弋,所以他需要再次确认。还好,经验丰富的雷达员很快就从目标出现的方位和角度,推测出航向不属于本方驱巡编队的夜间巡逻范围。

    得知不是自己的舰队,周森立刻打开全艇警报器。橘红色的告警灯快速地煽闪动起来,一连串口令,紧张有序地在密封的潜艇内回荡。

    “水平舵五度……做好出水准备。”

    “右舵17度,轮机舱全速。”

    “方位二二零,高速螺旋桨声……接近中!”

    “停止排水!主水平舵改平,左舵五!检查所有舱门,准备好紧急下潜!”

    “鱼雷舱,1、2、3、4、5、6发射管增压,待发雷开始充电,做好进攻准备。”

    刻意压低的声音,在幽暗摇晃,布满管道和阀门的狭窄舰壳内此起彼伏,几十名水兵们不仅没紧张,反而一扫被闷热和困乏折磨殆尽的精力,兴奋得快速工作着。“释放通信浮标,联络驱巡编队过来帮忙。发信号给大黄鱼号,让他们跟随我舰,向左舷运动!……”黑鲨鱼级潜艇,不愧是目前为止水下运动速度最快的潜艇,不等潜望镜发现目标,流线型的船体已经在周森的指挥下,迅速抢占发射位置。

    “舰长,快来!”大副的提醒中,周森立刻挤到潜望镜前,紧握扶手,慢慢转动,嘴里还碎碎的念着:“安静!关闭发动机,启动电力推进,目标辨认开始……发现目标、数量不清晰,有高大的舰岛、五座炮塔,等等……”他一步冲回航海桌,掀开厚厚的曰本海军舰船照片簿,快速翻看一遍后,终于在最后几页找到了相近的型号。

    目光猛然雪亮:“是……利根级!”

    第998章 台风(七)

    周森发现的,正是姗姗来迟,试图驰援久米岛的栗田健男和第三重巡战队。

    第三重巡战队有两艘利根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