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寡妇,就算还没有姐妹之情吧,必竟事实上也是亲姐妹。
妫公主缄口,保持沉默。
息王其实并没有当真,他不以为有谁能欺负他定下亲的妫公主,“是妫儿看别的男人看妫儿的眼神色迷迷的,很不喜欢,对不对?别说妫儿不喜欢,就是寡人都很讨厌,他们凭什么盯住寡人的妫儿看起来没完没了的。以后呀,寡人尽量不带妫儿到人前去,省得寡人和妫儿吃亏,妫儿以前就是这样生活的,没有外客,估计最习惯不过——不过,如果妫儿喜欢,尽管紧跟在朕身边也就是。”就是这样放纵。
妫公主还是没有说话,她在琢磨,似乎这样也不错,有的玩,还有人照顾。
妫公主的脸色有所缓和,息王又嘻皮笑脸凑上前,拉住她,往怀里揽,央求,他很需要,“让寡人抱抱,寡人的王后,寡人要亲亲。”
这副模样,就是让妫公主想起蔡王,他之外,还没有谁这样“非礼”过呀,她嫌恶地继续往外推息王,“离我远点儿。”
息王委屈,“难道寡人好不容易才娶回来的王后,寡人不可以亲,不可以摸,不可以碰吗?妫儿不愿意嫁给寡人?”
“我没有不愿意。”妫公主当然愿意,是息王给她最多好吃的,最多自由,她还看得出来,他最疼爱她,“我只不过觉得你这样亲近让我恶心。”
“寡人这是喜欢妫儿、爱妫儿的表示,妫儿怎么会觉得恶心?”难道冷若冰霜,谁也不答理谁,就好?妫公主这是什么逻辑,息王可接受不了。
“难道蔡王这样做,也是喜欢我、爱我?”蔡王的确很喜欢妫公主这个天下绝无仅有的美人儿啊,并且真的愿意立她为蔡王后,只是是不可能的。
“蔡王?!”息王的酒醒了一半,“蔡王欺负寡人的妫儿了?”
既然被问到,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妫公主还生气呢,“走到蔡国京城的时候,蔡王说我姐姐安公主请我到蔡王宫叙叙姐妹情谊,结果蔡王趁只有我和他两个人的时候,对我动手动脚的,比你刚才还厉害,他死死抱住不肯放,还扯坏我的衣服——”
“蔡王把妫儿怎么样了?”息王抓住妫公主的胳膊,不自觉地使上劲,显然,他失控了。
“好疼。你干吗?”妫公主更委屈,本来是她被人家欺负,息王还弄疼她。
“对不起。”息王赶紧松手,他着急,“妫儿快说,蔡王把你怎么样了?”
“幸好善姑姑带那个安公主来到,才没有怎么样,谁知道他到底想怎么样。”这还用问呀,蔡王原来想的是等生米煮成熟饭再说别的。
“岂有此理!”息王的拳头捶到桌子上,蔡王欺人太甚,居然非礼他在迎娶当中的王后,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还后悔,没有坚持亲自去迎亲,要不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第110章:二人世界,容不得打扰。
( )“啊?”妫公主吓坏了,她还没有见到过息王发脾气,不知道他还会有这么大脾气,她到底哪做错了?。
息王并不是针对妫公主,“蔡王如此无礼,欺负到寡人的头上,寡人与蔡王誓不两立。”他下定决心。
“誓不两立?”这不算是她挑起来的事吧,她只是说一说事实情况而已。妫公主还是害怕。
息王缓和态度,“妫儿别怕,寡人又不是冲你,寡人以后不在你跟前生气好不好?。妫儿,你受苦了,寡人对不起你,寡人以后一定看好你,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你。妫儿跟寡人在一起,尽管放心好吗?”
“放心?”如果一直都在息王身边也许还可以,“王以后不离开我?”
“对呀,妫儿进来息王宫,是寡人的王后,由寡人保护,以后再也不用怕任何人。”息王愿意用他自己的生命和他的国家确保妫公主平安无事。
“要是母后欺负我呢?”妫公主当然记得息太后的刁难,尽管她还没有见过她的面。
这跟蔡王他们根本不是一回事好不好?几乎有天壤之别。
息王心里还没有因为蔡王平静下来,正盘算着怎样做才能对付他,狠狠打击他,而息国的损失最小,哪里有空应付息太后对妫公主的所谓刁难,再说,在他看来,也算不上为难她,只是要求严厉些而已,对他这个已经做国王的小儿子还不一样,不过,还得认真回答,“我会让母后喜欢上妫儿的。即便不喜欢吧,妫儿感觉到什么委屈,尽管找寡人为你作主。”
“好吧。”妫公主真的放下心,息王情绪不佳,她看得出来,也就不再过多提要求。
息王稳定一下心神,这可是他和妫公主的新婚之夜,怎能让不愉快的事情给搅了,就算再不愉快,“妫儿,过来,到寡人这儿来。”他不敢再象蔡王那样强硬,只是温柔地伸出他的双手。
往日的息王又回来了,他的怀抱也是很温暖的,妫公主体会到过,她喜欢,“王,我喜欢被你抱,会感觉好踏实,好幸福。”
“只能抱啊?”息王有太多奢望,不过,首先得经过妫公主同意。
“只能抱。”妫公主不容置疑。
“那好吧。”息王一开始倒只是轻柔地抱来着,后来,站久以后,妫公主也困,又累,他为她小心奕奕解带,宽衣,以至于不大一会儿功夫就脱到最里面。
“不要。”妫公主害羞,她并没有和蔡王在一起时那种不好的感觉,因为情形是不同的,差异很大。
息王不勉强,“那好,妫儿上床睡吧。”
“嗯。”被人当木偶一样,折腾一整天,妫公主的确累坏了,大个婚,简直就象遭了一场难,衣服也脱得差不多,她就倒在床上,翻个身,睡意上来。
息王站着沉默一下。
有宫人进来,“国王,有什么吩咐吗?”其实就是问用不用宽衣解带之类的。
“出去。”可不吗,这不是在憷息王的眉头,人家要过二人世界呢。
第111章:温存的第一夜。
( )“是。”吓得宫人连忙都往外跑,并且从外面关上门。
息王三下五除二除去身上所有衣服,就倒床上。
等妫公主感觉到息王变成一个光溜溜的男人,还搂住她,她受到最大程度惊吓,并且浑身战栗,“啊!”虽然她这几天一直睡这个大床,可是,息王睡的西间,并没有过来过,今天不只过来,还扒光衣服,上她的床,抱她。
“别叫,宫人会听墙根儿的。”息王制止和提醒妫公主,双手碰到她很少衣服的胸部,赶紧移开,软软的高耸,让他的心突突直跳,但是,他知道,他必须离开,怕惹毛她,得慢慢来。
“你怎么——”妫公主指难的问题有很多。
“寡人现在是你的夫君,妫儿是寡人的王后,睡一张床,不穿衣服,抱在一起,难道过分吗?。更何况今天还是我们的大婚之喜。”息王循循善诱,理由充分。
“这样啊?”满眼的大红,特别是床上的红,都给妫公主感观上的刺激,告诉她,她已为人妇。
要嫁人,嫁人以后,大致上应该怎样做,陈王后的那几个老太监、老宫女有过训示的,虽然听得妫公主面红耳赤,可是,她也听进去些,息王真的不过分。
“妫儿,过来,让寡人抱抱。”息王的胳膊往自己怀里带妫公主。
妫公主闭上眼睛,翻过身,头就扎进息王的怀里,她心跳加速,几乎要蹦出体外,身子也一直是抖的。
“妫儿。”息王慢慢脱妫公主最后的衣服,嘴里还轻轻地叫着她,“妫儿,寡人会很温柔的,不要怕啊,妫儿。”
“嗯。”妫公主只是含糊不清地应一声,无论息王怎样脱,她都不反抗,甚至配合,必竟,在床上,她回忆不起蔡王的蛮横,他又没有这样非礼过她。
新大婚的息国的王与王后终于赤诚相见,息王更深地的揽紧妫公主,妫公主也又往他怀里使劲扎,好遮羞啊。
“妫儿,寡人以后都不使劲,都轻轻的。”这是前奏,息王也打定主意,不能象刚开始那样情不自禁,使妫公主不舒服,产生不好的联想,其实也就是对蔡王非礼她的联想。
“嗯。”妫公主依然含糊地应,她一直闭着眼睛,更不可能抬头看一眼息王的表情。
息王虽然算不上老手,却也不是绝对没有尝过女人的滋味,他不手到擒来,确实是有些生疏,还得为妫公主考虑,最好让她可以尽量不反抗,要细心,会做,做得来,只是,生理上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还是禁不住翻身把人压在身底下。
“王?”妫公主睁开眼睛,又赶紧闭上,她和息王两个人赤条条的,她不敢看。
“好妫儿。妫儿乖。”息王尽量抑制难以忍耐的激|情,缓慢地逗引,进攻,希望妫公主不会感受到有太多不适,也好和她真正合为一体,并且讨得她喜欢。
“王?”妫公主皱眉。
“妫儿。”息王停下来,亲妫公主一会儿,然后再继续。
第112章:床上柔情蜜意,朝上报复。
( )就这样,终于,妫公主成为真的王后,息王也得到最多满足和快乐,妫公主的感受似乎也不错,在息王看来,“妫儿真好。”床上染了血。
妫公主终于敢睁开眼睛,直面她自己和息王两个一丝不挂的人搂抱在一起,睡在床上,她是息王后嘛,应该的,“如果妫儿不好呢?”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会问出这样一句话。
“怎么会不好?”息王不知道妫公主指的是什么。
“总有一天,我要老的,会不好看,就是现在如果我惹王生气了,王还会一直说我好,对我好吗?”妫公主自己想得也很长远,还全面,因为她现在感觉最幸福,希望这种幸福能够长长久久下去。
“傻妫儿,你老了,寡人也老了,还是我们俩最般配。妫儿怕老,寡人可以尽量为妫儿驻颜啊。寡人保证,无论妫儿打骂,再怎样不讲理,还是变成丑八怪——”息王是要把他的王后打扮得最漂亮的,尽管妫公主现在已经最漂亮,最好还要更漂亮,“寡人绝对不会说妫儿半个‘不’字,认为妫儿有半点错处。”
“你可不要忘记你今天的话,不管我怎么样,你都要喜欢我,最喜欢我,只喜欢我,一直喜欢我。”妫公主的要求还挺高,她就是这样想的。
“啊?”息王故作惊讶。
“怎么?你不同意。”妫公主开始扭动身躯,反抗息王的拥抱。
“同意,同意。”息王把妫公主搂得更牢,“不只同意,妫儿说什么,寡人都听,只要妫儿高兴,寡人任由妫儿支配。”
“这还差不多。”妫公主终于也得到最大程度满足。
“寡人的小妫儿。”息王亲上妫公主眉间那美丽的胎记。
第二天,早朝上,息王再也不是那个缠绵绯侧在他的王后妫公主身边听话的夫君,而是息国威严、不容侵犯的王,“寡人要派谴使臣出使楚国,谁愿意去啊?”
楚国与息国相邻,和蔡国也有交界,是个大国,很大的国,大到足以令小国们畏惧,而且,老百姓生活富庶,还叫人羡慕。
群臣不明白,“一直以来,我国与楚国只是保持正常的邻好关系,并无太多往来,国王突然要派谴使臣出使楚国,臣等愚钝,所为何事呀?”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走走关系,学学人家强国富国的经验。”这只是息王冠冕堂皇的说辞,真实用意,他娓娓道来,面不改色心不跳,“寡人听说,蔡王野心勃勃,有意吞并楚国,骂楚王是个无能之辈,正好可以被他打击,他私下里正在练兵,扩充军队,准备进攻楚国呢。寡人还想通风报信一下。”其实就是为了报复蔡王对妫公主也就是他的王后的非礼之举,。
啊?朝臣当然惊讶,他们怎么都没有听说到蔡王有如此狂妄之语啊,他主动攻打楚国,岂不自不量力?而且,“就算真有此事,蔡王要对付的是楚国,与我们息国何干?我们息国透露消息给楚王,蔡王肯定不承认,楚王别再认为我们息国挑拨离间,楚王和蔡王再把矛头指向我们。”
第113章:大婚以后,初次见家长。
( )“怎么会,寡人也只是道听途说,跟楚国国王提前讲明白,楚王信则有,不信则无,蔡王也一样,关我息国何事?。”方方面面,息王琢磨过很久,“蔡国与楚国一旦打仗,两败俱伤还好,如果一方胜了,唯有我们跟他们都相邻,很容易就祸及到我们,我们必须早做准备。”
这算什么准备,就是挑起楚国和蔡国两国争战?
也可以削弱楚、蔡两个邻国各自的力量吧,就等于相对加强息国国力。
“寡人意已决,不容大家反对。”息王打定主意,坚决要报复蔡王对妫公主非礼。
妫公主什么都没有做,就成为各国争战的祸因。
下朝以后,息王要带妫公主去拜见息太后。
听说过息太后的厉害,妫公主自然不乐意去,“为什么又要拜见?在我们昨天大婚的时候,不是刚见过你的母后。不需要天天拜见吧?”
“是我们的母后,妫儿。不需要天天拜见来着,只是今天非同寻常,这是我们大婚的第二天,理应前去拜见,现在去,都已经迟了,寡人上朝以前,看你还在睡觉,就没有打扰你,寡人就跟母后说,是寡人着急上朝也就是。”息王当然把责任全部揽到他自己身上。
“理应拜见?”妫公主问询和恳求的眼神投向善女,她不是在陈王宫中多年,知道很多宫中的事和规矩嘛。
“公主,的确理应拜见,现在还有些晚,公主还是赶紧随国王一起去吧。”来到息王宫,善女越发尊敬妫公主,没办法,必须守本份。
妫公主还和善女象以前一样亲,没大没小,没尊没卑,“就知道善姑姑不会向着我说话。”
“我——”很多时候,妫公主总让善女感觉她里外不是人,本来是对她好,经常替她打掩护,只为她着想,不惜得罪其他的人,还得不到她的理解,被她埋怨。
“快走啦,妫儿。”息王比善女着急,他怕去得过晚,让息太后再当面责备,他无所谓,听习惯,被妫公主以为是语出伤人,又要让她嘟囔半天,岂不麻烦。
“以后我可不去啊。”妫公主要先说好。
这一次,哪怕是骗,也得骗去,“好,以后啊,就是母后非叫妫儿去,妫儿也可以以寡人的名义挡驾。”息王其实自我认为,他已经够不听话,够让息太后操心的,甚至有人泼他脏水,说是他气死的先父王,比起妫公主来,他感觉,他可真是小巫见大巫,现在,头疼的人轮到他,他还要努力从中斡旋。
太后宫,比息王的寝宫可威严得多,比陈王和陈王后寝宫也更甚,在妫公主看来。他们新婚,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气氛,自然比不了的。寡居的息太后,怎么也比不上陈王、陈王后住的地方有生气,也理所应当。
息太后就端坐在桌子后面的椅子上,看不出不高兴,更看不出高兴来,满脸严肃,就象这太后宫一样,没有一丁点表情和活气。如果不是她有时候稍微也动一下,妫公主简直就要以为她是雕刻出来的,只不过出自于能工巧匠之手,特别逼真、生动。
第114章:新媳妇公主在太后婆婆跟前露怯。
( )息王跪倒在地,妫公主也得学他。大婚后第一次会面,自然要行重礼。
太后宫的宫女托盘上端来茶,跪递给妫公主。
“我不渴。”妫公主摇头。
“妫儿,这是需要你敬给母后喝的。”息王端过一杯茶,递与身边的妫公主。
还有这规矩?想喝茶不会自己拿起杯子?送到眼前来,还非得麻烦她多一道手,摆这么大谱。妫公主苦着一张脸。
“去呀,好妫儿,一会儿我们出去就好。”息王压低声音,几乎是和妫公主耳语。
息太后还是听得到,刚才一进来,还有妫公主张嘴说话,她就看不顺眼,“如果不想认我这个母后,不愿意给我敬茶,妫公主还请自便。”
这就是要赶妫公主回陈国娘家的意思啊。
息王赶紧搭话,“母后请息怒,妫儿一直生长在民间,无拘无束惯了,不懂得什么规矩,还请母后多多原谅。”
这种话要是让教过妫公主规矩的几个陈国老太监和老宫女听到,还不惭愧得有个地缝就只想钻进去,再也不出来见人。
其实怪不得几个陈国老宫人,是妫公主这个学生实在不给他们面子,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冒。而善女,把教育任务完全交给那几个人,她不闻不问,同样是太娇纵她,只知道对她好,其实打心眼里并不愿意做她不喜欢的事,让她不开心。
“我给你敬茶,才算承认你这个母后呀?”妫公主就是不懂。
息太后撇嘴,这真的是没有人教啊,还是根本不长记性,或者就不把她放在心上?她可是生她的夫君息王的“母后”。
“太后这就是默认喽?那我敬好啦。”妫公主接过息王手上的茶。她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怎样敬茶啊?”
看来是真不明白呀,有人惯的?还是民间公主就这样?息太后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如果是一直生长在王宫中的,她绝对不原谅,“跪上前几步,双手举茶杯过头顶,送到我眼前。”
“规矩还挺大。”妫公主小声嘟囔,还是一切都照息太后的话做,“母后请喝茶。”
息太后故意抻了一小会儿。
妫公主撅起嘴,抬起头,直视息太后,质疑,“母后喝不喝?”
“母后,请原谅妫儿年幼无知,口无遮拦,不过,这样总比心机深沉、阳奉阴违的人要好得多,她并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太率真而已。”息王又替妫公主说好话。
息太后缓缓伸出手,接过杯子,呷一口茶,放桌子上。然后,就开始她的训斥,“难怪我的王儿这样迷恋妫公主,不仅仅貌美绝代,倾国倾城,原来还有着我的王儿最喜欢的性格,真我。妫公主虽然全无恶意,可是,她必竟从民间转入了王宫,又是王后,宫中规矩,和各种礼秩,都应该熟练掌握并且得体地运用,不能让宫里宫外和其他各国笑话我们息国。”
又是规矩?进入王宫中,离了规矩就不行吗?
第115章:宫中、国外不安定。
( )妫公主自己正要问问,息王赶紧代为回答,“母后教训得极是,寡人一定好好教妫儿成为一个最合格、受万民敬仰的王后。”
“你行吗?”息太后斜息王一眼,“我刚说妫公主个不好,你就护短,替她讲一大堆好话,你还舍得教她规矩?我看,还是由我的人来比较好。”
出了虎|岤,又跳入狼窝?陈王宫呆不几天,就嫁出去,还有得躲,息王宫可是嫁过来的,要一辈子都呆下去,这没完没了还?妫公主的表情从来没有过的难看。
息王知道,他必须为妫公主解围,“母后,寡人刚刚才和妫儿大婚,寡人——如果寡人实在教不好,母后再插手也不迟。——母后难道不急于抱王孙,让我们王室香火鼎盛,赶紧后继有人吗?”
息王最后的话,的确够有说服力的,想到抱王孙,息太后本来极为严肃的一张脸上,竟然露出慈祥、欣欣然的笑容,“好吧,王可要认真教妫儿,这是为我们大家都好,总不能让外面传言,息王宫有一个不懂事的王后。”
“母后放心。”总算躲过目前这一劫。
出来太后宫,妫公主更不高兴,脸色也就更难看,“你还要跟别人一样,欺负我呀?”这明明就是说话不算数。
“我哪有。”息王赶紧辩白自己,“寡人只是替妫儿解围而已,要不然,你不就被母后抓去跟着她和她的人学规矩了,我们刚大婚,寡人才舍得妫儿。妫儿在母后跟前,以后要少说话,多恭敬,也就没事了啊。忍一忍吧,为了我们大家都好,心疼心疼你的王好不好?”他轻轻晃着妫公主。
“好吧,听你的。”妫公主自以为她作出很大牺牲。
息太后更是。
息国使臣进入楚国境内,到楚国京城,上楚国朝廷,见楚王,把息王的一番话,叙述给他们君臣听。
楚王淡然一笑,徐徐开口,“是不是蔡王有什么地方得罪你们息王?”谁说他傻,他其实最聪明不过,还拥有富国强兵,在几个大国当中,都数一数二的,不容许任何人小觑。
息国使臣汗颜,不过,很快面稳词严,“我们息王说,这只是听说,本来只是一片好心,全无恶意,来跟楚王交流一下,楚王‘信则有,不信则无。’,全凭楚王和楚王的臣民们自己判断,并不关我们息国什么事。”
“此话言之有理。寡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甭说大国君主,就是普通老百姓,很多时候还会想想,亲戚街坊四邻们有没有在背后讲他的坏话,笑话他的某些行为,要不,怎么大家都在人前要面子呢。
有朝臣提出不同意见,“国王,这种话,当不得真吧?。就凭蔡王,蔡国的实力,他也会?”如果说,蔡王吃喝玩乐,对女人上心,人人都确信无疑;要是说他想吞并外国的一些地方,扩张蔡国版图,也很有可能,但不管怎么样也不会大胆到打大楚国的主意吧。
第116章:息国使臣献计献策。
( )“国王,我们跟蔡王对对质,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则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无则加勉,也去掉我们一块心病。”有人唯恐天下不乱。
“怎样对质?是抓蔡王来我们楚国,还是我们楚王去找蔡王问个清楚,或者派使臣问个清楚,他有没有说我们国王坏话,有没有打算进攻我们?”这显然是笑话,作为一个正常人,绝对干不出这么傻的事。
“是呀,这种事,我们怎么好向蔡王讨个说法呢。就算我们无所谓出兵,攻打蔡国,依据这么一个理由,还不被天下人耻笑,和不再看好啊。”楚王也觉得无可奈何,蔡王的坏话,只能听听而已。
息王和朝臣曾经面授机宜,使臣知道应该怎么说,“国王不防以个什么理由,假意攻打我们息国,比如在下言语冒犯什么的。
蔡国与我们两国相邻,唇亡齿寒;而且蔡王与我们息王有亲戚关系,他们娶的都是陈国公主,两位公主还是一对亲姐妹;我们息国国小,蔡国也国小,联合起来,削弱楚国力量,省得楚国可以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甚至到以后,都是我们的大患,正是时候,相信这些理由,会诱使蔡王出兵的。
到时候,我们假打假闹,楚王只要捉住蔡王,把他押到蔡国京城,一问究竟,甚至治罪之类,还不全凭楚王高兴。就算蔡王不亲自援助我们息国,蔡国一帮助我们攻打楚国,楚国就有了发兵攻蔡擒王的正当理由,而且是令各国信服的非打不可的理由。”
蔡国的确没有理由不帮助息国抵御楚国的进攻吧,哪怕只是为了蔡王放不下的妫公主。
“这个主意不错,不用浪费我们楚国多少人力物力兵力,还能达到我们治服蔡王的目的。好吧,挑选个良辰吉日,我们就出兵息国。”楚王下了决定。
还有人想说什么,总感觉就是不对劲,三国交兵,难道就这样等同于儿戏,“国王——”
“寡人意已决,勿再议。”楚王在小国面前,有的是骄傲,不容许任何国家和个人随便蔑视他的权威。
“多谢楚王深明大义,是个无上的明智君主。”也就息国人能说出这样让人家大国攻打他们,他们还千恩万谢的话来。
“不客气。寡人也是为了个人和楚国利益,我们各取所需吧。”民富国强的楚王说话,腰大气粗,就是不客气。
“楚王最好御驾亲征,我们息国也好请动蔡王本人参与到战事当中来。”息王使臣进一步提出具体要求。
“这样啊?”楚王考虑,杀鸡焉用宰牛刀,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不值当的?
“如果蔡王肯帮助我们息国,却只是派出些兵力,委任个将军统领,楚国就不能很快擒拿到蔡王,楚队还要和蔡国真刀实枪地杀伐,得攻进蔡国京城的王宫去捉拿蔡王,倒不如引诱他到息国,方便行事。”息国使臣的话,就是有道理,“国王,反正国王在大后方,又有我们息国人照料,保护,绝对不至于有什么危险情况发生,只是以御驾亲征的名义——”
第117章:息国使臣说蔡王。
( )“就是有危险,寡人也不怕,寡人能征善战。”楚王虽然足智多谋,却刚愎自用,骄傲得有时候过了头,可以被别人利用。这也难怪他,哪个大国的君主在小国使臣面前,不狂妄呢。
“国王真是令在下佩服之至。”息国使臣连忙拍马屁。
“好,寡人御驾亲征,走一趟息国,就当散散心。”那个时候,还没有旅游这一说。
楚国发兵之前,和息国作过周密详细的安排。讨伐檄文更是天天念,念得震天响,就是为造势作的准备。
楚国号称有精兵十万之众,楚王御驾亲征,攻打息国,讨伐息国使臣的无礼。
十万精兵?不多也不少,如果实在是精锐部队,如果小国得不到其他国家帮助,还真有可以被灭掉的危险,但是,也不足够吓人,不对,吓国,只要两三个小国联合起来,积极努力,打败十万楚军,不至于手到擒来吧,也不成问题,特别是象息国这样实力还算相当不错的。这样一来,蔡王才能没有顾虑、放心大胆出兵。
两国交界,只要带兵到边境上就可以,不需要假道别的国家,楚王的军队不慢,这一天,就来到与息国接壤的地方,越过边界线,进入息国境内,在遇见的息国第一座边城前,安营扎寨。
第二天,楚队就和息国边城守军首先展开一次拉锯式大演练,你前进几步,我后退几步,喊杀声震天,尘土四处飞扬,其实只是对对阵,练练兵,只有一个士兵受伤,还是不小心被自己一方不长眼的将士碰破的皮。
息国第二拨使臣到达蔡国。先前过来一拨,蔡王只说考虑,没有给予肯定答复,也就是并没有出兵的意思。
这一次,息国使臣急了,“国王,前面我国使臣的话,国王应该出兵的理由,我想他们已经论述得很详细,在下不想再一一细说。在下这次来,是一定要请求国王出兵援助我们息国的,我们蔡息两个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息国有个三长两短,下一次很快就会轮到蔡国发生不测。我们息王为使蔡王能出兵,在下来时,跟在下说,向蔡王承诺,无论国王有什么条件,预先拨给足够的兵饷,战胜以后割地,这些自然理所应当,只要是国王提得出来的,为搭救我们息国迫在眉睫之急,无论什么,我们息国都答应。”
其实最明白不过,尽管根本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如果蔡王的条件是要求息王拱手让出妫公主,看这意思,息王也会应承。
蔡王动心了,“寡人倒不是为了息王感谢寡人——寡人真的无论要求什么,息王都答应寡人吗?”
“千真万确,我们国王就是这样让在下传的话。”就是现在要妫公主,相信息国使臣可能都不会拒绝,反正只是答应,又不能成其为现实。
“那好吧,寡人就出兵援助你们息国。”过了这个村,可没有这个店儿,“楚人既然御驾亲征息国,寡人也不能瞧不起他们,寡人也亲自去,帮助息王退却楚王,叫楚王以后再也不敢小瞧我们这两个国家。”
第118章:蔡王御驾亲征助息国抗楚军。
( )蔡王御驾亲征,其实可不是想和楚国平起平坐,别再不对等,让人家面子上过不去,他只为能更快地见到妫公主,并且在打仗当中,就提出帮忙是以她为出兵条件,要不就撤兵,息王无奈,为保住息国,即使再勉强,也只好答应,等战争结束,两国交涉时,再提出来,一切都晚了,到时候息王能割给蔡国块地就不错,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国王要御驾亲征?最好还是三思而后行啊。”可是,大国楚国动用的都是楚王,蔡国如果决定帮助息国打这场仗,蔡王也理应出战吧,反对的人自己的声音都不强硬。
“唉,寡人不出战,显得我们蔡国小瞧楚国,而且,寡人多带精锐,也凑个七八万,与息国的军队两国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取胜,应该没有问题,不用担心寡人的安全。”蔡王其实考虑得很长远,“如果我们只在旁边袖手旁观,不仅不仗义,寡人与息王表面上必竟还沾些亲戚关系,万一楚国拿下息国,再进攻我们蔡国,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打仗,总没有在别国消灭敌人得好,不损害我国利益,甚至连老百姓的一颗庄稼都不会遭到破坏,就化险为夷,岂不是好事。”谁也不傻。
于是,蔡王很快整军出发。他更着急见到、最好是拥有妫公主。
息国自动丢弃最接近楚国的边城,向后撤退,在与身后一座城池的中间距离扎营,与楚军“对垒”。反正只是假打假闹,怎样整都行。
当然,也不是率意而为,这样做也有说辞:但凡能不后退,就坚决不后退一步。
蔡王带领军队,可没有到战场的最前沿,而只是在还属于息国的最前面那座城池中驻扎,“这是怎么打仗呢?边城守军本来就没有多少人,还在空地上楚国十万精兵对阵,这不是自找灭亡是什么?。告诉前边的军队,都给寡人撤回城中来。”
息王不在,蔡王自然就可以算作最高指挥官。
“是。”息国边军也听话。
“楚军打的是息国,寡人都已经远道而来,支援息国,息王自己怎么还没有到?忙什么呢?”蔡王自然有意见。
边军有话说,“国王派人传来过话,我队已经整顿好,只是国王突然得争病,病重,下不了床,又不好命令别人与楚王对阵,所以才耽误些时间。我们国王本来很着急,听说国王已经到来,才感到欣慰,也就不再太着急。估计我们国王一高兴,病马上就会好,有国王在这儿,我们国王怎么还好意思继续耽搁,不赶过来呢,勉强支撑,也得到啊,在下想我们国王不几天就会和国王会合。”
“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时候。”蔡王信以为真,息王没有道理无故拖延,自己国家挨大国楚国十万精兵打,他比他还懒啊,“派些先头部队来抵挡一下子楚军也好啊,国家的安危息王都不顾及了吗?。他的病要是一直不好,整个息国就不来支援边防呀?幸亏楚军的进军速度不快,守城边军也个个浴血奋战,死而后已,阻止楚军,要不然,楚王恐怕就得打到息王宫、息王眼皮底下,焉有他的好?。怎么当的国王。”
第119章:不正面冲突。
( )数落息王,蔡王就是感觉到痛快,和莫名的兴奋,妫公主嫁给糊涂、无能的息王,而不是聪明绝顶的他蔡王,真是有眼无珠,倒要让她看看,到底是谁才配拥有她。
“我们也有十万之众,还有坚固的城池作为屏障,楚军一到,就和楚军决战一次,让大家都看看,我们蔡国的实力。”蔡王意气风发,仿佛胜利近在眼前,他决定,只要他打赢一次,他就向息王提出条件,让妫公主到他的蔡王宫住上一年半载的,以示友好之谊,哪怕算作人质也行啊,不管是什么名义,要不然,他就撤兵。
只是,息国和楚国都不给蔡王以显身手的机会。
息国与楚军对垒的边军,撤回第二边城,楚军也就跟来第二边城脚下安营扎寨。
按照战场上的惯例,稍加整顿,明后天就可以正式大规模开战。
楚王却派出一股军队向息国边城上喊话,“息国必亡,蔡军必败,活捉蔡王。”还是最后四个字,才是楚王的心声,他要捉住蔡王,问清楚他到底打没打他和楚国的主意,再叫他尝尝楚国的厉害,心服口服,以后再也不敢轻慢楚国。
“嗬!”蔡王被楚军的喊话气得够呛,来不及等到明天再出战,尽管已经是傍晚时分,还是急不可耐,“现在就出去打,这帮嚣张、野蛮的楚军,寡人就不相信,他们到底能有多强的战斗力,恐怕也就是仅限于嘴上说说的表面功夫,欺负欺负息国边城守军不多,竟敢如此小瞧我们蔡国,不拿我们当回事,整顿军队,跟我出去迎敌。”
“国王,何必急在一时呢,天色渐晚,我们也是初来乍到,还是等明天白天再说吧,被楚军骂几句,他们也就只能痛快痛快嘴。”有人劝蔡王息怒。
“不行,寡人就要立刻出战。楚军同样初来乍到,在息国的地面上,寡人还是息国的友军,周围都是帮助寡人的本地人,难道比楚军还怕?。不能容许他们这样欺人太甚。”蔡?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