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只怕你去找他,他也不会见你,就算见了你也问不出什么,顶多告诉你英国人的报价更低。”
李慕菲有些奇怪地说:“怎么会?我南非铁路公司的技术世界领先,又有本土修路的经验,竟会不如一个英国公司?张总统又怎么会不见我?”
“我又没说英国人的报价当真更低,只是说张阳会拿这个当借口搪塞你。你仔细想想你最近在共和港都做了什么吧!”陈羽青索性把话挑明了。
李慕菲恍然大悟:“我在那里修了两座炮台,还有一座船厂。”
陈羽青叹道:“你以为你做的悄无声息?张阳能不知道吗?船厂什么的倒无所谓,关键炮台这一修不是驳了张阳的面子吗?再说你修完炮台,张阳怎么和英国人交待?只是他没法管你,毕竟咱南非的总统权力太小,可不代表他没记在心里。”
李慕菲心里可一直担心着,炮台和船厂修建的规模那么大,想不被人发现是不可能的,只是希望别人别发现自己修船厂的真正目的,此刻听陈羽青这么说,知道船厂的秘密并没有暴露,心中暗舒一口气,也决定将船厂的保卫人手再加一些。
“你近些年来也太招摇了,工厂什么的修了一个又一个,这倒罢了,可你那保安队的人数也太多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造反呢!”
李慕菲听了这话,吓了一跳,还好陈羽青没有在保安队上再说什么:“在国内你做采矿办厂修铁路这些事,肆无忌惮,想建就建,想拆就拆,没一件工程知会过其他几个世家,连总统都不知会一声,他的面子都不给,他心里能高兴吗?”
“他不高兴,就给你小鞋穿,别以为他治不了你,这次招标一事就是他的一个表示,你要是再不把他放在眼里,以后你办什么事可真的寸步难行了!”
听了陈羽青的话,李慕菲不由得冷汗直流,自己近年来确实行事太过无所忌惮了一点,只想着扩大李家的产业,一心武装南非,反而忽视了搞好国内关系这么重要的事情,如果惹恼了其余的几大世家,战争一旦爆发,别说李家想要团结南非人一起对抗英国人了,恐怕到时候几大世家没联合起来对付李家就不错了。
还好,此时补救还来得及:“我懂了,老师,我这就去跟张总统道歉。”明白了这次什么原因,李慕菲也是一点就透,不就是修什么东西之前通知总统和几大世家一声,告知自己的意图,时常去拜访一下什么的吗?张阳一向清廉,倒不至于跟自己要什么贿赂,可他权力欲挺大,老头又固执,自己再不把他放在眼里,可真的要出事了。
“以后为人处事一定要谦虚谨慎啊!”陈羽青看自己的学生如此懂事,也很满意。
一场风波就这么消散了,可南非也因此失去了开普敦至布隆方丹一线的铁路运营权,这件事再加上炮台等事情让李慕菲对于张阳的观感恶化了不少,当然张阳接受了李慕菲的道歉,不过表面上双方和和气气,可他的怨气也没平静下来呢,毕竟那两个炮台可是很让他下不来台的!
本来李慕菲还想和张阳一次长谈,可看如今这情况,还是等这件事情的影响消散之后再去找张总统恳切地谈一谈英国的威胁吧,现在去的话,等于是火上浇油,张阳肯定不会听进去的。
转眼之间,一年又过去了,1880年,张阳第三次当选为南非总统,他近年来支持率有所下降,可威望依然无人能及,其当选无可争议。
这几年恰逢英国遭遇经济危机,其国内发展有所停滞,但与历史上的前几次经济危机不同,英国的此次经济危机并没有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因为此时美国德国等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基本和英国处于一个水平线上甚至略有超过,这些国家不再是英国倾销产品的市场,历史上美国和德国产值超过了英国正是在这关键的几年中做到的。
而南非同样抓住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此时的梦工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出名影响最大的高新技术孵化场,无数了不起的发明发现和改变人类生活习惯的小创造从这里扩散到全世界,在梦工场的强力技术支持之下,再加上南非一直注重国外高新技术的引进,而这个年代的技术壁垒也没有21世纪那么严重,南非的工业技术水平比之五年前已经有了质的跳跃,南非的工业体系已经在技术上位于世界前列,而李慕菲从未来带来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以及如流水线作业等劳动技术也大大提高了南非工业的生产效率。
以钢铁工业为例,南非工业公司的钢厂1876年甫一投产就采用了德国引入的先进的西门子—马丁敞炉炼解法,一举成为世界上技术处于前列的钢铁生产企业,而在此后的几年中又由梦工场予以不断改进,至1880年,南非的钢铁工业生产技术已经和美德两国处于一个水平线,而在生产效率上犹有过之。
南非的木材加工、纺织、造纸、食品、玻璃等轻工业和造船业主要是由沈、张、柳等华人世家控制,其技术水平略微落后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火炮、轻武器等重工业是掌握在李家手中,但由于这些领域的技术含量,而且一般不会将其核心技术转让,所以李家基本上是和英法等国一个水平线,落后于德国。
炸药、钢铁、煤炭、铁路、发动机、制铝、电灯、发电机、轮胎等工业几乎全部掌握于李家手中,再加上一些李家控制的采矿场,这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甚至在制铝等极个别的行业上保持了技术垄断地位。
1870年,南非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60的国家,1880年,南非的工业和矿业已经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1880年,南非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接近4亿英镑,仅次于英、美、德、法四大强国,单论经济总量,已当之无愧地成为列强之一,但军事实力却弱小得不成比例。
在张阳执政的十年中,南非的人均国民收入增加了两倍,由1870年的3英镑提高到了10英镑,比英国略低但已经基本处于一个水平线上,但和美国人的收入还有一定的差距。南非的人均国民产值由12英镑提高到了38英镑。
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张阳的威望在南非无人能及,南非的人民安心享用着和平美好的时光,而忽视了渐渐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战争威胁。
第二十二章 双喜临门?
1880年1月,正是南非的夏季,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初到南非的时候,华人们的确是被这反常的自然现象吓了一跳,某些受儒家那套什么天人感应的荒谬学说影响过深的老人,甚至认为是华人们做了什么错事,以致“冬雷阵阵”,当时华人的领导者,福建李家第二代家长李复明一边向华人说明从荷兰人那里得到的科学解释,一边利用华人们对这种现象的恐惧感,提出反清复明,打回家乡的口号。
初时的华人们的确只是将南非视为反清复明的一个海外基地,但几十年过去之后,清朝的统治越发稳固起来,明朝的皇室后裔也不知道失散到了哪里去了,华人们在南非的日子过得温饱富足,仿佛世外桃源一般,有了安定生活的华人不愿再为一个幻影般的皇室复辟而卖命了,而是爱上了南非这片土地,后面的几代李家家长慢慢信了基督教,也不再提什么反清复明的口号,不过南非的华人世家们依然将满清统治者视为自己的世仇。
季节改变之后,华人农民们所使用的农历也做了修改,但传统的春节的日子没有变,而每年春节之前农民照例要过一个节日,然后再去种地,所以六七月份也出现了一个春节,故此南非的华人一年要过两个春节,一月的被称作大春节,六月的被称作小春节。
大春节的第二天,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城区一座宅院外面便热闹起来,数不清的铝制马车络绎不绝地从比勒陀利亚各个方向赶来,到访的客人非富即贵,可见这家人的势力有多么炙手可热。
但门前的一幕却让人觉得这户人家平易近人,因为迎接客人的不是门房,正是这家人的家主——李永瑜。
李慕菲的父亲一向低调,近年来李家的事业越大,他就越小心谨慎,断不肯给旁人一个飞扬跋扈的印象,所以尽管李慕菲毫无顾忌地修矿建厂,但李家在华人们中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只不过这次他想低调也不成了,因为今天他可谓是双喜临门,先是他的老婆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生了一个千金,起名李慕雪,这个名字还有些来历,因为李永瑜的老婆王氏快生她的时候按华人的老农历算正是腊月,女人多愁善感,王氏念念不忘着要在这时看一场雪,在南非眼下可是夏天,这个梦想注定没法实现了,李永瑜是个爱老婆的人,为了哄老婆开心,就说道:“要不,这个女儿就叫雪好了,这样你在南非的夏天也能看到雪了。”王氏被逗乐了,这个孩子的名字也就这么定了。
虽然是个女孩,可这孩子还是赢得了李家十几口人的一致疼爱,毕竟这是李家十年来第一个新生人口,一时之间,本来应该四处领压岁钱的李慕菲和李慕华也被人晾在了一边。
可这两位已经没心去要什么压岁钱了,两个人你争我抢地去逗弄这个小妹妹,李慕华哥哥姐姐弟弟都有了,这个妹妹的出现填补了他感情上的一段空白,自然是格外地高兴。
不过李慕菲可比他更有资格高兴,前生今世他都是独生子女,如今总算是有了个亲妹妹,一时之间高兴得如同一个十岁大的孩子。
而门外前来道喜的客人们倒不全是为了李永瑜这个女儿,因为就在初一早上,张阳在总统府的阳台上发表了总统新年讲话,这个是从布尔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传统,只不过布尔人是在1月1日,而张阳将其改在了农历大年初一,在总统讲话中,张阳对过去十年的南非的发展做了总结,并宣布了新政府的人事安排,其中仅次于总统的南非第二号人物———政府总理这个位置,竟是赫然由李永瑜担任!
在南非的经济中,金城李家的产业占据了绝对优势,一个简单的数据就可以说明李家在南非重要性:每年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是来自与李家相关企业的税收,4亿英镑的国民产值中,与李家相关产业的产值超过了2亿英镑!
可以说没有李家的领袖作用,南非的工业发展无法取得目前这样的成就,而张阳之所以能够巩固自己的权力稳定国内的政局,一大半的原因也在于李家。李家企业的税收使得张阳能够给予布尔人农场主以大量的补助,因此布尔人农场主能够在农场招募不到足够劳工的情况下依然支持政府。同时也让张阳有能力建设金伯利的市政,免得进一步破坏与英国人的关系,可以说李家企业的成就保证了张阳政府的国库里有足够的钱,而饱满的国库又保住了张阳的总统位置。
正因为这样,张阳投桃报李在商业和政治上给予了李家很多的便利与好处,在1880年大选之后,因为金城李家给予张阳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而他本人也很赏识李永瑜这样谦虚有能力的人,终于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张阳做出了上述的决定:李永瑜一举成为共和国的二号人物———政府总理。
另一方面,李慕菲自作主张在共和港修建的炮台也交付给了共和国,并且李慕菲自掏腰包为炮台配置了30门260毫米克虏伯大炮,光大炮的总价值就超过25万英镑,张阳接过李慕菲强行送来的礼物实在是哭笑不得,自己和共和港市政柳平恒都被这个李家的神童给狠狠削了下面子,柳平恒因为面子上挂不住,已经提出辞职,这个烂摊子留给了张阳一个人处理,也是从此时,张阳开始对李慕菲非常不满起来。
不过他也是政坛老手,随即将金吕市市长李永瑾调任为共和港的市长,让李家人自己负责处理英国人随之而来的刁难和抗议。
而金吕市那边又空出了一个市长之位,这个位置除了金城李家的人,恐怕谁都做不了的,因为这座城市是李家一手建立起来的,李家的产业占据了90以上,别人来当这个市长,那必须要看李家的眼色行事。张阳思来想去,正好看到李慕菲的二哥李慕武在政府里做事,就索性将他提拔为金吕市的新任市长,一时之间,金城李家出了一个总理两个重要城市的市长,又掌握了南非数家最重要的企业,无论财力势力都已经超过福建李家,权势首屈一指,隐隐然成为领袖南非的第一大世家。
此时李家的权势有多大,只要一个类比就可以形容,设想一下中国有一个家族,仅仅只有三代十几口人,却有一人当上了国家主席,另外两个人当上了上海市和深圳市两个市长,这样一个家族用权倾朝野来形容亦不为过。
正因为如此,初一这一天,前来李府贺喜和拉关系的人几乎要排起了长队,李府门口车水马龙,直到晚上掌灯时分,李永瑜才送走了最后一个客人,转身走进了大门。
接着门口的电灯光,李慕菲看到自己的父亲神情有些疲惫,更奇怪的是,他在送最后一个客人的时候,脸上挂着微笑,可一转身,表情就换成了一丝忧虑。
李慕菲走上前去,轻轻问道:“父亲,怎么?您好像并不高兴?”
李永瑜抬眼一看,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挤出一丝微笑来,随即又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我是有些担心啊!”
“担心什么?”李慕菲糊涂了。
“来,我们去书房谈。”李永瑜看见院子里不好说话,说完,向着后院的书房而去。
李慕菲一头雾水地跟在后面。
进了书房,李永瑜让仆人退下,看了看门口,把门关上了,这才回过身来,坐在了椅子上,开口道:“我李家如今财大势大,可我看,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格外小心。”
“父亲担心什么?眼下并没有人能威胁到我们李家啊?”李慕菲觉得父亲有些疑神疑鬼了。
李永瑜是个很传统的中国人,信奉为人处事要低调的原则,深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李家近年来权势财富的惊人增长让他唯恐树大招风,历史上有许多家大业大的家族因为太过招摇引起别人的嫉妒,往往一夜之间便家破人亡,更何况李家人丁稀少,若是华人的几大世家联手对付李家,李家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李永瑜想起此处便脊背发凉。
张阳虽然是今天才宣布李永瑜当上总理,可在此之前早把意思透露给了他,李永瑜对于权力没有什么欲望,这一个任命没有让他高兴,反倒是这么多天,李永瑜连一个晚上都没睡好。
对于李慕菲的问话,李永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拍了拍刚好放在桌子上的一本《周易》。
这本书,李慕菲那是相当的熟悉,里面充满了“否极泰来,亢龙有悔”之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当下他也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想了想,为了让父亲宽心,提议道:“父亲,要不我们将二叔和两个哥哥叫过来一起商量商量?”
李永瑜眼前一亮,自己的这个儿子还真的懂事,这个提议还真的正中他下怀。当下,他也没磨蹭,立刻在书房里给弟弟李永瑾和大侄子李慕文二侄子李慕武写了信,信上说明有要事相商。
第二十三章 书房论计
几日后,风尘仆仆的三人一到李永瑜家中,李永瑜就叫上李慕菲,五个人关在书房里开了一次李家的“全国代表大会特别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主席李永瑜首先发言,指出,李家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自古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家的财势和权势都在南非无人能及了,眼下,只有韬晦之道才是李家延续长久的根本之路,所以他提议自己辞去总理,李永瑾辞去共和港市长之位。
李永瑾也是年近五十的人,一听这话非常赞成,老实说,他也有此种担忧。
李慕武是个年轻人,在他看来哪有掌握了权力却又主动放弃的?那不是等于把刀子送给对手吗?李慕文虽然憨厚老实想法也差不多,可他们两个人一个心急气躁,一个为人木讷,怎能说服两个长辈。不由得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了李慕菲。
李慕菲其实也不赞成一个家族把所有权力都集中于手上,那样不利于国家的健康发展,可他想到,不久之后就要和英国人开战,李家人把总理和共和港市长的位置掌握在手中毫无疑问有利于自己备战南非的计划,眼下哪怕被人骂作独裁也顾不得了,因此他出于这种目的劝说父亲和二叔改变主意。
可若是正面劝说恐怕无法顺利达到目的,毕竟面前两位都是自己的长辈,李慕菲想了一下,问道:“父亲,若是我们放弃了这两个位置,李家是否便成为权势第二的世家了?”
李永瑜沉吟了一下道:“不,我们李家在铁路、制铝、采矿、商业等方面的势力依然庞大,单论财富,其他几家加起来也比不上李家。”
李慕菲笑道:“父亲,正是如此啊,我们放弃了总理和市长的职位,可南非最大的公司都是我们李家的,这些钱财也是让人嫉妒的根源啊,如果父亲害怕树大招风,那我们李家还应该将南非工业公司、南非矿业公司、南非铁路公司和南非制铝公司的产业都送给其他几个世家才行,只有这样我们李家才能安全啊!”他一口气说完这几个公司的名字,想想这几个公司都是富可敌国的大企业,自己也觉得李家的产业实在大得惊人。
李永瑜被问住了:“这”再低调的人也不会把自己家的产业直接送给别人,那不是败家吗?
李永瑾倒是先开了窍:“哈哈,我这大侄子果然了得,一个以退为进,就将自己的父亲问住了。大哥,我觉得菲菲说得有道理,要想让我们金城李家成为一个二流世家,还真得将我们的家产散尽才行!不然我们李家注定是要引人注目的!”他一连两个“我们李家”,那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李永瑜也觉得有道理,站起身来在书房内不停踱步。
“这官职不但不能辞,我们这么大的产业还得靠当官的人来照顾呢,这经商的总归没有当官的说话硬气!”李永瑾又说道,他也是脑袋灵活的人,当下就说出了李慕菲想说又没说的话。
李永瑜站住了,叹道:“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我就是怕李家高处不胜寒,遭人算计啊!”
李慕菲起身道:“父亲,叔父,我来说说我的分析,您们看看我说的是否有理。”
“当今的南非,没有皇上,没有什么人或家族有高于李家的势力,所以我们李家不用担心像过去那些朝代的大家族一样,因为在皇上面前失宠而一朝失势,以我们李家目前的实力,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有能力让李家一夜败落,即使身为总统的张阳,他们的张家也没这个能力!
“父亲唯一担心的就是几个家族联合起来暗算我们李家,我说得对吗?”
李永瑜点了点头。
李慕菲又接着说道:“那我们就应该看看有哪几个家族有可能联合起来,当年移民南非的二十三世家有十三世家已经没落,如今可以称的上是世家的家族只剩下了十个:李、沈、赵、陈、张、柳、黄、周、沐、孙。”
南非的家族除了这十家以外,当然还有一些小家族和当年没落下去的其余十三个家族,不过在李慕菲眼中,只有这十个家族的势力能够对金城李家有所威胁。
金城李家十年之前刚刚能排名世家之中,但十年之后,已经成为世家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豪族,甚至连浙江沈家福建李家都没法与之相比,所以要排名的话,金城李家还要在十大世家之上。
“周家留在了开普敦,在南非的势力很小,我们可以不去考虑。”李慕菲开始了自己的分析。
“福建李家是我们的本家,虽然近年来家道中落,气势上被我们金城李家所超过,但我们一直没有断了来往,每年也有很多的好处给他们,再说同气连枝,他们断断不会对我们下手,我们还可以和他们结为同盟,互为援手。
“江苏赵家、广东黄家一向和福建李家同进退,世代联姻,父亲又和赵田起赵叔是从小的好朋友,所以赵家黄家也不会威胁到我们。
“平阳陈家一向中立,下一代家长陈羽青又是我的老师,制铝厂又是陈家和李家的产业,我认为他们也不会算计我们李家。
“张家家长张阳一向赏识父亲,张家又要靠我们李家维持张阳的总统之位,对我们下手的可能性也不大。”
说起张家的崛起,也挺有意思的,原本张家不过是二十三世家中排名中游的一个家族,但在十年之前最后一任布尔人总统卸任之后,华人掌握了南非的政权,为了选出一个华人总统,沈李两家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两家提出的竞选人无论谁当选,南非的华人都会陷入分裂,最后两家达成了妥协,在当时势力较小但又保持中立的家族中选一个人,张家家长张阳从政数十年,有经验有能力,难得的是有原则,从不搅入双方之争,而且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两家都放心得下,于是张阳便一举成为了南非的第一任华人总统。
结果张阳在这十年里做得风生水起,张家也因此一举成为十大世家之一,单论权势已仅次于沈李两家。
说完了张家,李慕菲开始说起了李家的对手:“沈家与福建李家世代争锋,如今福建李家已经渐渐没落,我们金城李家便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而沐家又唯沈家马首是瞻,如果要说谁肯定是我们李家的对手,那只有这两家了。不过这两家联合起来的财力也没法和我们李家抗衡,更不要说我们遍布南非的工厂中随时可以拉出一支由保安队组成的庞大军队。”
“而十大世家中剩下的孙家和柳家势力不大,立场不定,我们可以拉拢他们,让他们站在我们这边。不过我们也不必害怕,即使这两家也与沈家和柳家联合起来,也根本就没法威胁到我们李家,我的想法就是分清敌我,保住那些与我们关系好的家族,拉拢立场不定的家族,稳住对我们有敌意的家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自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李永瑾赞道:“好一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大哥,菲菲分析得有道理啊!”
李永瑜看了看儿子,也是满脸赞许之色,可嘴上还是说道:“孩子的一家之言而已,虽然有道理,可事关重大还得从长计议,二弟你不可惯了他。”他这个人干什么都留三分,眼下这么说,基本上已经肯定李慕菲所说的话了。
李永瑾知道大哥的脾气,转过头来背对着大哥,面向李慕菲,朝李永瑜那个方向努了努嘴,那意思就是:别听你爸嘴上这么说,心里不知道多高兴呢。
李慕菲被二叔的表情逗笑了,他这两个长辈,虽然性格不同,可一样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李慕菲,让他觉得自己心里暖暖的,虽知道父亲从不轻易夸人,可还是有些不服气,决定让父亲和二叔震撼一下,于是说道:“可依孩儿所见,我李家最大的威胁还不是这几大世家。”
听到这个重磅炸弹,书房内的其余四人都颇感惊异,不约而同地望向李慕菲。
“依我看来,不出十年,英国便会对南非开战,到那时战事一起恐怕什么十大世家金城李家之争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听到李慕菲的话,李永瑜舒了一口气说:“菲菲,你到底是个孩子,国家大事岂是如此轻易决定?英国人垂涎我南非的无非是钻石矿和金矿而已,可如今矿产收入的一半已被英国人的得比尔斯公司收入帐下,从开普敦至布隆方丹的铁路权也归了英国人,南非这里可供英国人榨取的利益并不多了,南非偏处内陆也并非什么兵家必争之地,英国人不会为了没有利益的事情劳师远征的。”
李慕菲想了想,觉得此刻是将金矿一事告诉父亲和叔父的时候了,让他们也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才会努力去武装南非,于是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父亲,前几年我在比勒陀利亚以南的荒野收购了大片土地一事您还记得吗?”
第二十四章 金矿人人爱
“记得啊,怎么了?”听到孩子突然问自己这样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李永瑜愣了一下,但是很快想起来是有这么一回事。
李慕武此时开口道:“那里人烟稀少土地便宜,处于共和国腹地,远离与黑人王国交战的边境,又在布隆方丹和比勒陀利亚之间,将来升值前景看好,四弟这地买得好。”
李永瑾笑着道:“你这个弟弟从小行事就大有深意,你怎么就知道他是因为这个原因买的地。”
李慕武被父亲说他不如弟弟,不但没有生气,只是笑了笑而已,他这几年来见识到李慕菲种种非凡手段之后,已经心甘情愿居于李慕菲之后了,而李永瑾也早已在心中将下任家长的位置让给了李慕菲,有了这种觉悟,所以李家几人之间才能毫无罅隙团结无间。
李慕菲连忙道:“二哥说得对啊,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买的地。只是前几日我才发现这地里还有意外之喜。”
“什么意外之喜?”几个人急忙问道。
“金矿!前所未有的大金矿!”李慕菲没打算吊几个人的胃口,面前可是自己的父亲和二叔。
几个人对视一眼,李永瑜问道:“这金矿储量有多少?”
“我大致测算了一下,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这片土地上的金矿储量也在两万吨以上,占世界黄金储量的30。”李慕菲故意慢悠悠地说出来,他怕几个人心脏承受不了,一边说,一边观察几个人的反应。
几个人好像都没听清一样,异口同声地问道:“你说什么?”
李慕菲无奈又说了一遍:“两万吨的金矿!占世界储量的30!”
书房里顿时一片大乱。
李永瑾先是呆若木鸡,然后面色一阵红一阵白,也不知道是高兴得还是惊骇的,嘴也紧紧抿着,竭力抑制自己的笑意,兴奋地站起来走了几步,又觉得太过喜形于色了,在小辈面前可是要注意形象的,于是坐了下去,可屁股刚沾凳子,想到这么多的黄金,又忍不住站了起来在地上一圈圈地踱步。
李慕武愣愣地坐着,然后喃喃地道:“天哪,这么多的金子?我不会是做梦吧?”他一边傻笑着,一边用手去掐自己的大腿,结果掐得狠了,疼得自己哎呦一声。
李慕文眨了眨眼,又拍了拍自己的脸,看到弟弟伸手去掐大腿,仿佛突然醒悟了一般,也狠掐了自己一下,顿时呲牙咧嘴起来。
李永瑜表现的最为稳重,可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伸手在桌子上一阵乱摸,李慕菲急忙把茶杯递到他手里,他接过杯子喝了一口,慢慢地咽下去,这才缓过气来,深深地叹了口气,一脸震惊的神色。
努力地消化掉这个消息之后,李慕武用虚弱的语气问道:“两万吨那是什么概念?”
“你一辈子想尽所有方法,花也花不完!因为没等你把这些金子都用出去,世界经济就崩溃了。”李慕菲肯定地说。
“我们李家的土地上有这么大的金矿,这下怎么韬晦也别想不引人注目了。”许久之后,李永瑜说了第一句话。
“所以,这官职绝不能辞。”李慕武恶狠狠地说。
“这么多黄金,看来菲菲说得对,这消息一公开,英国人肯定要对南非开战,换了我,我也要对南非开战的。”李永瑾叹道。
“是啊,所以什么十大世家的暗算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真正的敌人是英国人。英国人肯定要来抢这个金矿,而且他们还要奴役我们华人为他们采矿!不要妄想与他们和平,华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强大起来,打败英国佬!”李慕菲道。
李永瑾补充道:“我们李家的人要竭尽所能,将南非的武装力量建设起来,当官的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建设要塞堡垒铁路,经商的就多买武器战略储备,办厂的就多多建立工厂保安队,总之要尽一切办法武装南非。只有这样才能战胜英国佬!”
李慕菲觉得自己这个二叔真是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很多话自己想说又不好说的,全都由他说出来了。
李永瑜站起身来:“我李永瑜也不是怕事的人,眼下的情况,要么李家奋起而为,成就一番大事业,要么碌碌无为就此败落下去,为他人做牛做马,事已至此,金城李家岂能退缩!自我祖父那辈开始就是在刀光剑影中杀出来的,李家没有怕事的主!二弟和菲菲说得好,从今以后我李家要团结一心,做好战争准备,要让英国佬的爪子伸得出来收不回去!”
当晚,五个人在书房一番密谈,直至天明才将计划盘算得天衣无缝,离开书房之前李永瑜又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将金矿一事泄露出去,李慕武等人自也清楚此事关系到李家的生死存亡,哪敢大意。
到了此时,李永瑜和李永瑾、李慕文、李慕武是愿也罢不愿也罢,都被李慕菲拉到了一辆隆隆作响的驶向战争的战车上了。
计划一定,李家众人便如五支利箭一般奔赴南非的各个要害之处,李永瑾前往共和港,负责那里的鱼雷快艇的研制工作,以及进一步完善港口的防御设施,李慕武坐镇大后方金吕市,李慕文以南非铁路公司负责人身份赶往南非共和国中部咽喉重镇布隆方丹,李永瑜和李慕菲则留守比勒陀利亚和金伯利。
抛开其余众人在各地修筑坚固民居、训练工厂保安队、囤积战略物资积极筹备不说,单说李慕菲此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南非极度缺少军事指挥人才。
没错,李家那数目众多规模庞大的工厂都配备有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保安队,这些保安队集结起来就是一支庞大的军队,甚至必要时,李慕菲可以煽动工厂里的工人组成数目更加庞大的自护队,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史上已经证明武装起来的工人其战斗力要远远胜过武装起来的农民,因为服从命令遵守纪律是工人们的天性:他们加入工厂之后干的就是这样的工作,而这正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
但是,这样一支军队由谁来指挥?几十人的保安队和上万人的正规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李慕菲手下不缺排长甚至连长,在德国退役人员的训练和教导下,这些年来,已经有大量的华人保安成长起来,可以胜任这些职位。
尤其是金吕市地处南非的西北边境,这里没有英国人,可是有几个非洲的黑人土著王国,这些小小的王国与侵占了故土的侵略者———华人们经常爆发武装冲突,当然,称得上武装起来的一方只有华人的保安队,在和这些部落王国的交战中,金吕市的工人保安队可以说经过了实战的洗礼,有些小规模交战中,华人保安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和指挥能力连德国教官也赞不绝口。
然而,黑人们的军队是不能够与英国人的正规军相提并论的,可以指挥上千人乃至万人的军队,去战胜英国人正规军的将领上哪里去找?
李慕菲毫不怀疑一旦战争爆发,布尔人和华人之中会大量涌现出这样的人才,布尔战争中不就是这样吗?在和黑人们数百年的战斗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布尔人中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将领,他们在游击战中的表现出来的才华连英国人的将领们都相形见绌,但指挥游击队作战与指挥正规军作战的差别可不小,他们能够指挥好这些保安队吗,况且到了那时,再去寻找这些有才华的将领不是太晚了吗?
当然,许多穿越的小说中,也有主角亲自上阵指挥大军杀得敌人落花流水的情节,可那样干的主角一般都是军旅出身,李慕菲前生今世除了参加过几次军训,和军队基本上就没什么关系了,让李慕菲去指挥军队不是开玩笑吗?
自己的处境让李慕菲想起了二十世纪前叶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蒋介石,这个家伙曾经被竞争对手李宗仁怒骂为“连一个排都指挥不好”的军事白痴,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军事白痴,手下却领导着一批优秀的国民党将领,甚至国共双方的许多杰出的元帅将军名义上都是他的学生,见面要叫他“校长”。
他的这些将军是从哪里来的?答案可能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
军校这东西真是不错,中国在近代之前,几乎没有优秀的具有现代战争意识的将军,只要看一看晚清的那些将领们?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