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之前压根就不知道村里还有这样一个地方存在。但当他们来到山洞中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住了。
只见一个两千余丈宽大的平台上,威武的立着四个形态各异的神兽雕像:青龙盘旋、白虎啸天、朱雀展翅、玄武踏海。
而当他们踏上平台的那一刻,则有一种仿佛自己回到了太古岁月的错觉。只见在那广阔无边、浓浓灵气充斥的蛮荒天地下。
正东方位,一条万丈长的金色巨龙携带着无尽威压滚滚而来,龙吟震荡了十方天地,龙身撕裂了九重苍天。这是极道之神威,青龙神兽之神圣。
正西方位,一只万丈高的白色神虎双眼神光并发、虎啸而来,其神光穿天裂地,其啸声崩碎日月,天地瞬间暗淡失色。这是极道之神威,白虎神兽之神圣。
正南方位,一只通体霞光的朱雀展翅亿万里,扶摇而上横断了九天。朱雀神焰焚尽一切,凤鸣高亢破尽万法。这是极道之神威,朱雀神兽之神圣。
正北方位,一只山岳般的万丈玄龟带起滔天巨浪,水天相接,大地碎裂了一片片。这是极道之神威,玄武神兽之神圣。
四种神兽所过之处诸神避让、万灵惧然、天地失色。四个雕像仿佛代表了天地间的四种极致,看向它们就好像是在体悟天地间最强大、最莫测的极道力量一般。所有的一切在它们面前都显得是那么的脆弱、渺小、那么的不堪一击。
这是他们毕生都难忘的情境。他们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四个雕像,承受着来自身体上、心灵上的无尽震撼与威压。这种极道的洗礼举世难觅,而这威压也是一波强似一波的滚滚而来,不断地冲刷洗礼着六人幼小的身心。
短短三分之一柱香的时间,他们的脸色就苍白到了极点。身上汗如雨下,可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都在咬牙坚持。他们知道机会难得,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他们两只脚此时就好像是生根了一般,就像是幼小的树苗在经历最猛烈的狂风暴雨洗礼一样。
不知何时陡然而来的一声道喝,他们才感觉到威压在逐渐散去,人也慢慢的醒转了过来。而此时邵青山已站在了他们的面前,并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不住的点头。
邵青山此时心头的震撼那是可想而知,眼前的六个少年居然能抵住四象法阵的威压如此长的时间,而没有一个人退缩一步。看来是可以传授他们四象战技的时候了,他在心中默默的想道。
威压一散,六人顿时虚脱的倒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头晕目眩。他们能清晰的感觉到,刚才如果那压力再大一点点,只怕自己就要被压的身体龟裂甚至粉碎开来。现在想起来六人都是一阵后怕,做梦也没想到村里居然有这么一个可怕的地方。但是他们的心中却是无比的兴奋与期待,期待着自己有朝一日能掌握这种极道的力量,问鼎乾坤、威震天地。
邵青山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只是脸上微微一笑就带着六人离开了地下山洞,回到了村里一间密闭的石室内。进了密室,六人又是一阵迷茫,生怕再遇到什么匪夷所思的情景。可他们非但没有任何惧怕之色,相反脸上还略微的露出了期待的表情。而邵阳终于是忍不住开口询问道:“爷爷,你这是又要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去?”
邵青山没有作答,在密室的一个蒲团上坐定后,又指着身前的几个蒲团淡淡的道:“你们也坐下吧,我有话要对你们说。”(未完待续)
今天更新的稍微有点晚了,请大家见谅。如果喜欢的话,就请多多支持本书。
第一卷 龙海村踏仙路 第十章 修仙者与修武者
六人闻言当即也就一脸疑惑的盘腿坐在了蒲团上。这时邵青山才悠悠的开口道:“今天要跟你们说的话,可能会事关你们以后的前途命运。你们可要仔细听好了,有什么疑问的话就尽管提出来,我都会一一的告诉你们。”
六人闻言又是一阵面面相觑,旋即就纷纷将好奇的目光转到了邵青山脸上。
只听邵青山一字一句郑重的说道:“你们可知这个世间存在着两种与凡人截然不同的人,那就是:修仙者和修武者。
说到这,邵青山微停了一下,眼睛注视着六人的表情。
只听六个少年面面相觑的喃喃了几句:“修仙者……修武者”,随即就是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古怪表情。
邵青山见此轻咳了一声,这才又接着道:“修仙者,简单说就是修炼一些神通法术的人。这些人能飞天遁地,上山下海,修炼有成后几乎是无所不能。
而绝大多数的修武者,就好比现在的你们一样,就是修炼一些传承下来的武术、武技等等。修炼后虽然能够强身健体、增强力量,具备一些本领。但却没有修仙者那种飞天遁地、上山下海的神通本领。也就是比普通的凡人在身体上强大一些而已。
邵青山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下来并神色平静的看着身前的几个少年。
天问、邵阳、大牛三人神色还好一些,毕竟他们可是刚刚在不久前才见到过所谓的修仙者,而今再次听人道来,却是没有太多的惊讶表情和不可思议之色。
但伍昊、李潇然、薛璧三人则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他们平常在村里就听说过“仙人”的传言,就是一些会飞天遁地的人。曾几何时,他们也是十分神往这种超人想象的本领。但一直以来他们都只当是一些虚言相告罢了,觉得太不符合现实的所见所闻。而今听村长一说,倒把他们弄的糊里糊涂、不明所以起来,听的他们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模样。
而天问在细细琢磨了一会后,带着疑惑的语气问道:“邵爷爷,那这修仙者和修武者,到底那个要厉害一些?都怎么个厉害法?”
邵青山闻言,微皱着眉头思量了一会才淡淡的道:“修仙者,修炼到极致,抬手间就能灭杀成千上万的修武者。而修武者修炼到极致,虽也能灭杀成千上万的修仙者。但是修武者想要练到极致却要比修仙者要难上千倍、万倍。所以,总的来说修仙者要比修武者厉害一些。况且修仙者最大的好处就是修炼后,寿命要远远比一般修武者长得多,有的甚至可以长生不死。而修武者想要长寿甚至不死,除非能够以武证道,但以武证道的难度岂止是千倍、万倍。几乎是亿万分之一的可能,可只要是能够以武证道之人,那个不是天地间顶尖的存在,就是比修仙者都还要强上一线。”
几个人听到这里,心中却是都吃惊不小。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人可以长生不死的。“长生不死”那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可以永远活着嘛。这一下对他们的震撼确实不小。
而他们则更加震惊于这“以武证道”的艰难与强大,听到亿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们就完全熄灭了心中的种种想法。
邵阳听了听又疑惑的问道:“爷爷,那要怎么才能长生不死?”
邵青山一听此问,也是愣了一下,大有无从说起的感觉。沉吟了一下才道:“这样吧,我先向你们说说这修仙者到底是怎么回事?”
随即邵青山就向他们说了一大堆关于修仙者的事“什么神通秘书、什么修仙门派、修真境界划分、修真法宝、灵兽灵草、法器、丹药、、、、、、、、等等”。足足讲了数个时辰,其中也回答了他们的一些疑问,才勉强说清楚了一些。虽然说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修仙常识,但也让六个少年大致知道了修仙者的意思。
六人听后大致得到了如下信息:“原来,修仙境界大致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合道归一五大境界。而每个大境界又具体分为:炼精化气又分为炼气期和筑基期,炼气化神又分为结丹期和元神期,炼神返虚又分为炼神期和小乘期,炼虚合道又分为炼虚期和大乘期,合道归一又分为渡劫期和归元期。单独的一个小境界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大圆满四个层次。”
“所有的修仙者,都必须沿着境界一步步修炼,最终达到归元期并渡过九九大天劫,才能得道永恒,与天地不朽。但每进一步的修炼都是难上加难,修仙者多如牛毛,真正得道的却是凤毛麟角。修仙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听到修仙之路是如此的神秘与宽广,但又如此的艰难与莫测。六人激动过后,又有阵阵无力感从心底涌起。
邵青山自是不明白他们心中的种种想法,紧接着又说道:“修仙一途,乃是逆天而为。越往后越难精进,并且到后期要遭受上天的惩罚,降下天劫。而且天资是修炼成就高低的最重要因素,有多少人都是因为天资不足而成就有限,终生停留在一个境界上,不得寸进。虽然勤能补拙,但是也只有极少数天资平凡的人,最终能够通过苦练来弥补天资的不足,绝大多数人还是做不到的。”说话间,邵青山的脸上也不知不觉的涌起了丝丝苦涩的味道。
几人原本还带有一丝侥幸的心理,但听到此言时神色就更加的暗淡了。尤其是大牛听到天资一说时,简直都快绝望了。他是村里出了名的笨孩子,小的时候老夫子教村里孩子断文识字,他差点没把老夫子活活气死,整整学了一个月才会写自己的名字,可结果还把顺序给弄错了。更可气的是他孔孟不分,师礼不尊。使得邵青山好不容易请来的老夫子,摇头直叹:“此子不可教,教之必有损大德先师、圣人之道。”
而其他人的感受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充其量只认为自己是聪明一些。但是论及天资的话,他们也心里没底,并也不认为自己是天资上乘的一类人。为此,他们个个都表现得十分沮丧,就好像在这一刻自己把最心爱的宝贝失去了一样。
邵青山看见此情,也是颇感无奈,无言相劝。他自己就是因为天资不足一直停留在炼精化气的阶段,虽然这几十年来一直勤练苦修,到也达到了筑基后期大圆满境界。但在几次尝试都没能结丹成功踏入那炼气化神阶段,也就还是与大道无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修仙者。
随即密室里是一阵的沉默与无言,六个少年都沮丧的低头不语。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坐在下手的伍昊猛然抬起头颅,并一脸坚毅的神色望向邵青山,眼神无比坚定的说道:“村长,天资到底是什么?难道除了天资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邵青山此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顿了顿才道:“其实修仙的人都谈论天资,但对天资却没有确切的定论。勉强从对神通法术的领悟能力和修炼的速度,来判断一个人的天资高低。领悟的越快、修炼的速度越快就说明一个人在修仙道路上天资的较高。反之则较低。而另外一些生来具有特殊体质的人,天生就适应修炼一些神通法术,这也是天资高的一种表现。”
“严格来说,天资决定修炼成就高低。但如果一个人能有奇遇得到一些什么逆天的丹药、法器等宝物一类的东西,就有可能跨越天资的束缚,而在宝物的辅助下快速提升自己的修为。这也是另外的一种修仙捷径。”
这一番解释下来,众人也稍稍抛开了一些沮丧的心情,心中豁然开朗。好像在修仙的道路上又敞开了另一扇窗户,让他们看到了一些希望一般。居然有办法能跨越天资的局限,几人这才自言自语道:“修仙大业虽然艰难,但说不定自己还是有希望的。居然有希望,就不能放弃。此时他们又想到了刚才经历的极道神威,那一丝丝的不甘和对极道力量的渴望,再次在他们的心底深深的激荡而起。”
眼下几人都是这般自我安慰的。就连天问也是这样,虽然村里人都夸他天资聪颖,但经过对修仙者的了解后,他也免不了倍受打击,不敢盲目自信。
众人平复了一下心情,邵青山本想再说些什么。大牛却突然憨憨的问道:“村长,你知道这么多关于仙人的事。你该不会也是仙人吧?”
大牛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其他五人也眼中满是期盼之色的齐齐看向了邵青山。
本来对于此事,邵青山是想隐瞒自己是修仙者的事情。但自前几天天问他们拿出山洞中得到的经书时,他又改变了一些想法。或许是他看到了什么希望一样,他决定不至要告诉他们,还要引领他们也踏上修仙大道,去追求那永生不死的天地大道。
(未完待续)求推荐、求收藏、各种好的都求啊!!!!!!
第一卷 龙海村踏仙路 第十一章 选择
邵青山闻言脸上古波不惊,既没有修为停滞不前的颓废之色,也没有因为身为仙人而表现出傲慢的神色。
他一脸平静的淡淡道:“在此之前,我是打算隐瞒一些事的,但是现在告诉你们也无妨。我确实也算作一名修仙者的,不过这几十年来我始终停留在炼精化气的阶段,不得寸进。故而也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修仙者。”
“一般而言,筑基期以下的修士都不成称为修仙者。只有有朝一日凝结出了金丹大道,达到结丹期方才真正的登堂入室,跨进了修仙者的行列。”
几个少年闻言先是一阵吃惊,吃惊自己竟然跟一个仙人耳濡目染的生活了十年时间,却浑然不觉。随后又是满脸的愕然和些许失落,试想如果一辈子都不能凝结出金丹,那岂不是生不如死了。
但最终他们又恢复了满脸高兴的神色。这等于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仙人在和自己对话,怎能不让他们兴奋。
可此时,天问却听出了一丝不一样的语气。明显的邵青山在说最后一句话时略带有一丝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天问也是不经意间捕捉到的,他略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村长,你为什么会停留在那炼精化气的阶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邵青山就好像一下老了几岁的样子,整个人的神色都变得暗淡了许多。他抬起头望向石室的顶部,眼中充满了迷离之色。好像是在回忆什么往事一般,又好像是要逃避什么一般。默默的看了半盏茶功夫,才悠悠的叹了一口气道:“一来是我天资有限,也没有什么奇遇;二来是我身为村长,身上担负着整个龙海村,做事情不能随心所欲。”
他好像是怕身前的几个少年不能理解,顿了一下又接着补充道:“修仙之道,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修炼过程中去,万不能因为凡尘俗世、贪图享乐等过眼云烟之事而耽搁了修炼的时间。否则的话,就会与大道无缘,修为难有寸进。”
他说完这些话时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就像是卸下了几十年来压在心头的沉重包袱一般。随即就满怀期待的将目光移向了坐在下手的六个少年,并不住的在他们身上挨个仔细打量起来。看完过后一阵欣慰的点了点头,让人不明所以。
这一打量都把六人弄得一头雾水,心里都毛毛的。可接下来的一句话更是像一个晴天霹雳划过他们心间,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只听邵青山用略带诱惑的语气淡淡道:“你们可想修道成仙,成为人上之人,去追求那永生不死的大道。”
这对于他们小小年纪来说,确实是一个晴天霹雳,直惊得他们小心肝呼、呼、呼的跳个不停。他们虽然向往过仙人一样的飞天遁地,但可不认为自己有朝一日真能踏上这条伟大而又艰难的道路。
看他们愕然了半天,也没放个屁出来。邵青山这才身子略往前倾伸长了脖子,假装皱着眉头又用诱惑的语气道:“你们都不想啊。那算了吧,以后你们就练武吧。本来还想传授你们修仙法诀的,既然如此,还是算了吧。”说着还做出一副准备起身离开的样子。
几人见此,赶紧噼里啪啦的说了一连串的“想、想、想、想、、、、、”出来。这个时候六个人,就像两头小公牛在为了争夺一头小母牛那样的急切、拼命叫了出来,生怕邵青山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修仙大业对他们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只要他们脑子没有坏掉,就会迫切的想去踏上修仙这条大道。
这一结果在邵青山看来一点也不意外,相反他还希望看到六个人迫切的样子。
邵青山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座好又郑重的道:“修仙大业,固然令人羡慕。但是修仙之路也同样艰难无比,修仙者之间也充满了杀戮和血腥,动辄就会身死道消。你们可要考虑清楚了。”
不得不说修仙对他们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好像在短短的时间内,修仙在他们心中已形成了一股执念,迫切的想要去执着追求仙人的大业。尽管邵青山说到了修仙之路上的“杀戮、血腥、死亡”等残酷情形,但依然不能动摇他们的强大执念。
六个人没有半点的犹豫,异口同声的道:“我们想要修炼仙人法术,再苦也要试一试。”
邵青山看着他们认真的表情,随即手中光华一闪,手里出现了几本纸质的册子并顺势往地上一摊。几本经书呈现在了他们面前,这正是天问三人从玉泉洞中意外得到的《般若经》、《混元剑诀》、《蛮神诀》。只是不知道邵青山用什么方法把经书拓印了下来。
邵青山也不管几人脸上错愕的表情,指着经书道:“这是三种神通法术的修炼法诀,你们自己从中挑选一门修炼试试吧。”
随即他就沉默不语,本还想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淡淡的看着那六个,有可能去承载龙海村多年来梦想的人。
事实上,邵青山这样做心中也是苦恼无比。他刚看到这三种经书时,就一眼认出这是修仙秘术并且品阶还不低的样子。但他却是不能真真了解这三种功法,只是根据名字猜了个大概。分辨不出强弱来,更别说那种功法适合谁修炼等等高深的意思。故此,他才决定让六个少年自己选择,全凭天意安排。
在天问几人选择前,邵青山把自己猜测到的关于三种功法的一些特性说了一边,然后就神色平淡的看着眼前的少年去作何选择。
一番犹豫后,最终大牛、伍昊和薛璧选择了《蛮神诀》,因为邵青山猜测这个功法修炼后力大无比,有炼体的功效,三个人都是崇尚力量的,就毫不犹豫的拿到手中;而邵阳和李潇然则选择了《混元剑诀》,这是因为两人都喜欢用剑的缘故,并且也倒挺符合两人凌厉的气质;只是天问选择了修炼《般若经》,却是让其他人感觉怪异无比,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这个功法很吸引他,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了什么。
功法选择完毕后,邵青山又向他们传授了一套基础的修炼法门《混元练气法诀》,并告知了修炼的一些诀窍,这才让众人离开,临走时还特意叮嘱了一句:“一个月后,到地下山洞来。”却没有说具体干什么,就拂袖而去。只剩下一头雾水的六人愣在一边。
天问几人自是捉摸不透其中的意思,略停了一会也就都纷纷离开了。
黑夜已经笼罩在了整个大地上,四下里黑漆漆、静悄悄的。远处的潮汐合着海底兽吼声清晰可闻,一轮凄冷的残月垂挂在西边的天空上,洒下一片片银白色的清辉。天问踏着银色的月光慢慢的走着,眼睛时不时抬起看看天上的星星。可心里想的却是另外的一件事:“《般若经》到底是什么?我为什么会心里一阵莫名其妙的古怪感觉。”(未完待续)
第一卷 龙海村踏仙路 第十二章 进入练气期
原来在选择功法时,邵青山只是说《般若经》是佛门的一部经书,却并没有道明这经书到底是佛门的何物。是功法秘籍,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但结合佛门的博大精深和高深莫测来看,他就又补充了一句道:“佛门之物向来都带有高深莫测之意,皆没有平凡无奇的之物。并且其威能往往也是绝能的,但在修炼上也比一般功法更加的艰难。”
天问听到威力绝能这几个字,立马心下好奇的随手翻看了一二。不曾想在翻看首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时,只看了寥寥十几字,心头就涌现出一股莫名的怪异感觉。就好像是触动了他心底最深处的什么东西一般。因此他就下意识的选择了《般若经》。
入夜时分,已经有了丝丝的寒意。村里大多数人都已经熟睡进入了梦乡。只能依稀看见,还有几处微弱、昏暗的灯光透过门缝映照在寂静的黑夜里。
天问回到家时,爷爷和陇誉早已经熟睡了过去。他站在窗外看了看并没有进里屋去,而是径直走进了柴房中去。
进入柴房后,他先将油灯点燃放在布满剑痕的陈旧木桌上,随即又轻轻的往墙角的木板上铺了铺一些松软的稻草,然后整个人就盘腿坐到了上面。待坐稳后,他又闭目平复了一下呼吸,这才面带喜色的伸手把怀里的《般若经》取出,借着那略显昏暗的灯光仔细的翻看起来。
《般若经》共分为六卷:首卷《般若心经》、二卷《金刚般若》、三卷《放光般若》、四卷《文殊问般若》、五卷《光明般若》、末卷《胜天般若》。天问大概看了一下各页上的几个大字后,就又翻回了首卷认真看了起来。
只见首卷正中写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几个大字,接下来就是一行小字写道:“《心经》乃诸般若经之首,最简括切要、提纲挈领。心生般若者,当色空无碍。故能六识不染、六意通达、六根无为,到达波罗蜜多之境。”
天问喃喃的念了几句,一时半会也领悟不了是什么意思。这才将目光转到了正文上去:“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天问每字每句细斟慢读,足足半柱香的时间才坎坎读完了首卷经文。随即他细细一数发现,这《心经》只有区区二百六十字,但其中所蕴含的佛意却是博大精深,如海一般浩瀚,如山一样磅礴。他初次读来觉得晦涩难懂、深奥无比,大感费心费力,有力不从心之感。
他又细细的揣摩了几遍经文,觉得还是一头雾水,没有头绪。也就没有再坚持下去,感觉把经文大概熟记后,就看向了另外五卷经文。待他将五卷经文都一一看了一遍后,依然是觉得深奥难懂,不过却比《心经》要容易领悟一些。这下他的心中不由的感慨这佛门之物,果然是精深、莫测。
但令天问一阵疑惑的是,整部《般若经》只有经文,根本没有什么修炼的法诀、口诀、法门之类的东西。并且他依稀记得山洞中看到的原本上,分明还有图画一类的东西。而现在的经书上除了文字外,却是什么也没有。他在一番思量后,觉得还是要去找到村长问一问,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柴房里安静无比,只有细细的翻书声和灯花不时爆起的“扑兹”声可闻。天问一遍遍的翻看《般若经》,短短二百六十字的《心经》已被他乱熟于胸,虽然不甚理解其中真意,却也方便以后随时随地的揣摩、领悟。并且他还发现《心经》与其它各经隐约有相通之处,而其它五经之间却是各自独立的。
天问合上经书,细细思量了一会。心中打算道:“《心经》太过难懂,看来先尝试修炼其它五经,随后去找村长看能不能拿到原本经书来看一看。”
有了打算,天问也不管外面是什么时辰。当即就从《金刚般若》练了起来。他逐字逐句的认真阅读、参悟,并不时与《心经》相对照一起参悟心经的内容。
《金刚般若》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开卷即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袛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天问一遍遍翻看经文,乱熟于胸后就合书闭眼,依稀间可听闻到,从其嘴角流露出一段段《金刚般若》经文。可渐渐的经文声也消失了,他整个人就好像是入定了一般,端坐柴房稻草上一动不动。脸上古波不惊,一脸的平淡,整个人看上去无悲无喜。就这样,一整个晚上天问一边在脑海中默念经文,一边按照邵青山教的口诀尝试运转身体内的能量不断循环,最后缓缓归入丹田之中。
待到天亮时,天问才睁开了眼睛。检查了一下修炼效果,却是发现自己体内居然产生了一股柔和的能量流潜藏在体内。
这一发现让他瞬间呆住了,还以为自己是不是修炼了一晚上脑子出了问题。随即他赶紧又仔细的内视了一下身体,果然察觉到了一股极微小的能量波动。尽管那波动很细柔,但却能真实的感觉到有点微微发凉。
这一下他大惊不已,可随即就恢复了冷静。他一阵疑惑的喃喃道:“这绝对不是单纯的内劲。内劲村长说过,人体可以使用但却不能感觉到。况且那波动有微凉的感觉,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就凭白无故的出现了?”
此时,天问非常确定自己在以前是绝对没有这种东西的。慢慢的他回想起了昨天的修炼过程,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唯一有区别的就是在看经文时,他运转起了《混元练气诀》。
在想到《混元练气诀》时,天问瞬间好像是抓住了什么东西一样。自己惊愕的张大了嘴巴,“哦”了一下心想道:“难道这就是村长口中的真元力,只有修仙者才会有的真气。”
想到此处,天文不敢确信又按照口诀运转了一边。此时又真实的感受到了,有一股游丝般的能量从丹田冒出在大脑、周身经脉、四肢间游走,最后回到丹田。并且从这股能量中,他能清晰的感受到那丝丝的凉意。
这一下天问终是确信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踏上了修仙之路,并摸到了炼精化气的门槛,或者确切说是进入了炼精化气的阶段。
其实天问不知道,他能这么快就踏入炼精化气的阶段,全是由于体内葵水之精的缘故。而且他的身体经过上次改造后,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真元力。要不然就他这样的感悟修行,没有三、五月甚至一年半载的话,根本就不可能这般顺顺利利的进入练气期。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一晚上默念经文,不仅没有任何疲惫之感,相反的精神却更加的好了许多。虽然没有得到其他什么好处,但也让他下了以后要坚持念诵经文的决定。
天问起身,看了看地上早已不知何时干枯的油灯。又回头看了一眼刚才打坐的稻草,自嘲的笑了一笑就推门出了柴房。房门刚一开,爷爷就站在屋檐下看到他从里面走了出来。脸上还一阵狐疑,邹着眉问道:“你昨晚被陇誉赶出去了,我怎么不知道?”
天问忙嘿嘿的冲爷爷笑了笑,赶紧跑过来拉着老张叔就往里屋跑去。随即只听见“啊,什么?这…这…怎么可能?”一连串的惊呼声,从里屋传了出来。
而屋内,老张叔确实被自己的孙子吓了一大跳。听完天问的描述,老张叔最后才语重心长的道:“修仙之路艰难,居然你选择了就不要轻言放弃。但是也要谨记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爷爷固然希望你以后出人头地,但更不想你以后有生命危险。”
天问无奈,把爷爷好好安慰了一番。随即又沉浸到了刚刚踏入修仙者之路的无尽喜悦当中。(未完待续)
第一卷 龙海村踏仙路 第十三章 菩提慧根
天问自知修炼难,听了爷爷一番话后。更是有了疯狂修炼的打算。最起码他要有能保护爷爷和妹妹的实力。想到这他拿起骨刀就往海边冲去。
顺着熟悉的水路来到平常修炼的地方,警觉的看了方圆五里的环境,除了小鱼小虾外没有大的凶兽。这才按照平常的训练方法,先是进行拳法、身法的训练。练了一两个时辰后发现现在的海水压力已完全没有了增幅效果,再练下去也是一样的没用。天问干脆直接背靠着大礁石上,盘腿坐在海底。脑海中一边默念《般若经》,一边运转口诀引导那细若游丝的能量在身体内循环。
一个时辰以后,天问已经运转了十几个大周天。这时他明显的感受到了经脉有了一丝丝的撕裂感。如果再运转一个大周天,他感觉自己的经脉就会一一的撕裂开来。一想到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就吓的他后背冒出丝丝冷汗。
他约莫估计了一下时间,叹道:“难道今天就这样结束啦。”此时他心中是极不情愿的,以前每次修炼都会有所成果,可今天却是没有丝毫成果,这让他极不甘心。略一沉吟,他又保持了之前的修炼状态。
果然,强烈的撕裂感传遍了他的全身。不一会他的面孔就扭曲的不成|人样,可他依然咬牙坚持着。又运转了十个大周天后,他几乎快虚脱了下去。脸色一片苍白,他无力的靠在大礁石上,脑子中一片空白。可这时,在他脑海中好像出现了一个虚影在晃晃悠悠的转动着。有些熟悉,但又不清楚。他集中所有精神,努力看向那个虚影。渐渐的他看见了一个玉佩一样的模糊形状,陡然间他眼睛一亮。这才记起上次神秘玉佩出现时,在他头顶按照一种玄奥的轨迹旋转着。
这一下,他心中大喜过望。心想到:“难道这个玄奥的轨迹,也是一种神秘功法不成。”但随即他又是一阵失落,神秘玉佩自上次出现后,就没再出现过。而现在这个玄奥的轨迹既看不清楚,又没有修炼口诀。怎么可能去修炼。但他转念又想:“好在这个轨迹有虚影,要是自己努力回想说不定可以看清楚,那样的话不就可以模仿学习了吗。”
想到这,他就快速行动起来。保持打坐的姿势不变,深吸了一口气,慢慢的拼出脑子中的一切杂念。然后开始专心回想上次看到的玄奥轨迹。
就这样,一个时辰、二个时辰………五个时辰后,天问睁开了眼睛。并回想起刚才的情形:“五个时辰内,他发现虚影既然有了那么一点点凝实的迹象。不过再想去回想那玄奥的轨迹时,却感到头疼欲裂,脑子昏沉。”这才让他睁开了眼睛,停止了回想。
他静静的分析了一会,心想到:“难道是自己的精神力不够强大,所以不能继续回想当时的情景。”这一想,立马让他确信八成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知道是精神力的原因后,他又是眉头紧锁,一脸苦相。心想到:“这精神力怎么提升啊?好象没有什么专门的方法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力的。”他一阵苦思,最终也没想到怎么样来修炼精神力。
没有想到办法,他也不是太沮丧,却悠悠叹了一口气道:“这修仙艰难,果然不假。今天修炼大半时间,却是没有半点进步。”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他准备再默念一会经文就离开,刚起这个念头,他心中陡然一亮。大喜道:“自己昨天在默念经文时,明显感觉到精神比以前好了很多。就算打坐一晚上,也没有任何疲倦之感。难道,这经文……。”一有这个想法,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随后他又回想了昨天晚上的修炼过程,当时确实是感到精神好了很多。天问就感到一阵奇怪:“精神变好跟精神力提升好像也不是一回事,但不管怎么样默念经文能让精神变好,要是时间长了就会使精神力提升也说不定。既然这样,那以后就多多念诵经文才是。那样的话就能慢慢的看清楚那个玄奥的轨迹,到时修行的话说不定会有天大的好处。”
有了这一番计较,天问心中也就对自己下一步的修炼有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但想到自己拳法、身法的修炼已经没有了进展,他又不得不重新思考一番。
最后,他想了想也只能冒险到更深的海底去修炼拳法、身法才行,试试有没有效果。
天问又在原地,默默的修炼了一会。这次,他把整部《般若经》从首卷《心经》到末卷《胜天般若》都念诵了开来,他希望以此来慢慢提升精神力。同时他把真元力运转的周天循环也增加了一倍,尽管痛苦无比,他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但到最后他整个人都虚脱在了海底。
休息调整了大约半个时辰,逐渐恢复了力量。他才慢慢的浮出水面,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中。
天问回到家,狠狠地吃了一顿,又睡了一觉才恢复了今天修炼的体力。可天刚黑,他跟爷爷说了一声,就跑进柴房又开始了整晚的修炼。
五尺多高刻满了剑痕的陈旧木桌上,一盏昏暗的鱼油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