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牛角、褚燕先后被人斩杀,黄巾军顿时乱成一片,虽然人数众多,但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在官军的奋力绞杀之下,黄巾军毫无还手之力,四处逃散。
这时,威武雄壮的汉军突然从四面八方杀了出来,正西方向一面大旗迎风飘展,大旗上书写着“骠骑将军岳”五个字样,在数百精骑的簇拥之下,岳彦翩翩而来,所遇黄巾,尽皆屠杀。
数万黄巾军刚想逃走,却不想又遇到一群更凶猛的汉军,四面八方旌旗飘展,喊声震天,不知道来了多少人,一时间都心惊胆战,毫无战心,在官军的合力攻击之下,黄巾军不堪一击,多数人都弃械投降,跪地求饶。
岳彦率领大军到来,战斗只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宣告结束了,汉军最终大获全胜。
此战,汉军斩首黄巾军万级,俘虏两万多人,其余黄巾军也都尽皆战死,逃走的少之又少。
北海城下,一片血红,尸体遍地。
天空中布满了血红的晚霞,仿佛与这大地融为了一体……
第一卷 英雄的黎明 148凯旋而归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北海城周围是一片尸山血海,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血腥味,令人几欲作呕。
两万多头裹黄巾的人都缴械投降,十人为一队,被官军全部用绳索绑着双手,串成了一串,全部赶到一个地方,严密看护。
“骠骑将军岳”的大纛迎着晚风飘展,官军的军官从四面八方赶来,逐渐向矗立在大纛下面的岳彦靠拢,不一会儿功夫,这面大纛下面已经是聚集了许多人。
“末将参见将军!”众人异口同声的拱手道。
岳彦骑在马背上,扫视了一眼众人,卢植、鲍鸿、华雄、张郃、曹操、关羽、张飞、曹仁、曹洪、沈豹、管亥、周仓、陈到、高览、朱儁、孙坚、廖化等人都在这里,都是熟悉的面孔,唯独有两个人他不认识,一个身穿官服,一个满身是血。
身穿官服之人,岳彦不必猜测,就知道此人是青州刺史龚景,但那个满身是血的人,却身高八尺有余,剑眉星目,体格健壮,手里持着一杆大戟,腰间挂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岳彦注意到,那个人头正是黄巾首领张牛角。
他径直走到这个满身是血的人面前,拱手道:“敢问壮士,腰中拴着的人头可是贼首张牛角?”
“正是。”这满身是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史慈。
卢植急忙走到岳彦身边,对岳彦道:“骠骑将军,此人名叫太史慈,东莱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护花狂龙最新章节。刚才将军的大军未到时,太史慈凭借一己之力,冲锋陷阵,黄巾军无人敢挡,不仅如此,他还在万军之中亲手斩杀了张牛角,此等勇猛之士,将军何不收纳为将,为国效力,以后必然会成为将军的左膀右臂。”
岳彦听后,仔细的审视了一番太史慈,但见太史慈不过十七八岁,正是青春年华之际。他熟悉三国历史,自然知道太史慈是一员猛将了。他二话不说,当即哈哈大笑了起来,朗声道:“如此勇士,如果我不用之,那么我就是一个蠢材。太史慈,你可愿意到我帐下听用,为国效力吗?”
太史慈本来就是要来投靠岳彦的,听到岳彦的这番话,喜笑颜开,当即拱手道:“求之不得!”
“好好好,从今以后,我岳彦的帐下,又多了一员猛将了!”岳彦开心的道。
一行人在这里一阵寒暄,随后便进入了北海城,把酒言欢,庆祝胜利。
南阳、颍川、青州等地的黄巾军相继被平定,其余各地的小股黄巾军势力望风而降,至此,浩浩荡荡造反的黄巾军历时三个多月,被官军悉数平定。
六月初十,岳彦率领大军,从青州开始返回京城,原先滞留在冀州的幕僚,仍然留在冀州为官,为以后打下基础。
六月十五,岳彦率领大军抵达陈留,朝廷圣旨颁布,以岳彦平定黄巾军功劳最大,授封为骠骑大将军,又从武安侯变成了武侯,食邑冀州万户。
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人因为平定黄巾军也有功劳,分别擢升为左将军、右将军、以及后将军,封为乡侯。
除此之外,在岳彦在捷报中的举荐之下,曹操被封为谏议大夫,孙坚、太史慈、关羽、张飞、张郃、高览、陈到、曹仁、曹洪等人分别受封为校尉,原先跟随岳彦在冀州平定黄巾军的属将,再次获得殊荣,分别加官一等,鲍鸿、华雄为中郎将,杨速、沈豹、卓立为杂号将军,管亥、周仓、廖化都封为校尉。
而远在冀州的人,也都正式获得朝廷的认可,成为各郡太守,并在岳彦的举荐之下,让沮授暂代冀州牧之职,代替岳彦管理冀州。
这一系列的封赏中,有人欢喜,有人忧愁,远在阳翟的刘备,获悉这个消息,实在是懊悔异常,自己的两个结拜兄弟都获得了校尉头衔,而他却仍旧是一个白身,只得到了些许钱财上的封赏。
岳彦带着大军,凯旋而归,一路上行军较为缓慢,一面安抚所过之地的百姓,一面罢免不合格的官吏,所采取的各种战后恢复的举措,都获得了民心的肯定。一路上百姓大多都是夹道欢迎。
到了六月底,岳彦正式回到京城,在京城的东门外,聚集了很多很多的人,何太后带领着新登基的皇帝,率领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在城门外等候,当看到岳彦到来的时候,众人的脸上都是一阵喜悦,凝视着远道而来的英雄,喜笑颜开。
但唯有一人却一脸铁青,面带阴郁之色。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将军何进。
何进虽然身为当朝的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但如今凡事都取决于三公九卿组成的内阁,他不便于干涉朝政,而且想要调兵遣将,还需要上奏朝廷,内阁成员同意后,方可行动。这样一来,极大的约束了他的行动力。
当他看到岳彦风风光光的凯旋而归时,心中的怒气便油然而生,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嫉妒和恨意。如今岳彦是骠骑大将军,虽然只是在骠骑将军中加了一个字,但这一个字的份量举足轻重,足以和他相抗衡。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岳彦就几乎可以和他平起平坐了。
岳彦骑着高头大马,身披烂银铠甲,戴着一顶银色的头盔,整个人彰显着飒爽英姿,身后跟随着一班将领,神气异常,朝着城门口缓缓驶来。
城门口的何太后见状,心中欢喜异常,越看岳彦越耐看,而且这身盔甲罩在他的身上,更给他增加了许多迷人的色彩染指刁妃全文阅读。
快要接近时,岳彦突然勒住了马匹,将手高高举起,示意身后的兵将都停止前进,他则翻身从马背上跳了下来,独自一人,径直走向了拉着小皇帝的何太后,跪拜道:“臣岳彦,不辱使命,历时三月有余,南征北战,终于将造反的黄巾军平定了,特来向陛下以及太后复命。”
刘辩不过才几岁大,手里还拉着母亲的手,当他看到飒爽英姿的岳彦时,不知道为什么,内心里竟然产生了一种恐惧,对这个昔日的太子太傅也没有什么好感。
何太后急忙说道:“爱卿快快平身,爱卿辛苦了,如果大汉没有爱卿,只怕后果会不堪想象,如今爱卿平定叛乱,凯旋归来,哀家高兴还来不及呢。哀家已经让人为爱卿摆下了庆功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还是进城吧。”
“喏!”
岳彦站起身子来,何太后拉着小皇帝刘辩转身便朝后走,走上步撵后,一声令下,便让人抬着他们返回皇宫,文武大臣也紧紧跟随。
凯旋的大军,在岳彦的一声令下后,也纷纷入城,享受这胜利的喜悦。
皇宫中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入城的几万将士,也都受到了礼遇,分别被安排在军营里,由专人进行陪侍,伺候吃喝。
而皇宫大殿内,何太后和小皇帝刘辩高坐在龙椅上,大殿内则是满朝文武,由于参加的人数太多,不得不在殿外又摆设了许多桌位,以供文武百官一起享用美酒佳肴。
当天,大家都开怀畅饮,喝的不醉不归,岳彦却很少喝酒,凡是来敬酒的,都被他安排的华雄、张飞一一挡在外面,自己的意识还保持着清醒。
一个多时辰后,群臣喝的皆酩酊大醉,小皇帝刘辩也早已经回去休息了,何太后见状,冲一直保持清醒的岳彦使了一个眼色,岳彦便跟随着何太后一起离开了大殿。
岳彦跟随何太后一路来到寝宫,何太后屏退左右后,发嗲似的对岳彦投怀送抱,岳彦几个月没有碰过女人,两个人就像是,一点就着,尽情享受着人间的欢愉。
当晚,岳彦和何太后大战了好几个回合,最后弄得两个人都筋疲力尽,这才气喘吁吁的躺在床上,很快入睡。
天色微明,岳彦从梦中醒来,见何太后还在熟睡,没有打扰她,直接穿梭衣甲,迅速离开了皇宫,返回自己的府邸,去看望自己的夫人杨露。
出了何太后的寝宫,岳彦正撞上在巡逻的虎贲中郎将袁术,两下相见,袁术早先的公子哥气焰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见到岳彦后,立刻行礼,一改往日的嚣张。
岳彦没有理会太多,只是和袁术寒暄了几句,就直接离开了。
来到大殿时,昨夜喝醉的文武大臣都还在熟睡,岳彦一一叫醒自己的属下,让他们各自带兵回北军驻地,下午的时候,他会去北军进行巡视。
随后,岳彦叫醒自己的老岳父杨赐,和杨赐一同返回自己的府邸。
岳府门前,已经贵为骠骑大将军夫人的杨露坐在那里翘首以盼,双眼通红,像是熬了一夜。
昨天他就得知岳彦凯旋的消息,但她已经贵为,不宜抛头露面,只能在门口等候,谁知道竟然等了一晚上。
府中家丁见了,都十分心疼,劝杨露回去休息,但杨露始终不肯,执意要等。
一直等到现在,她终于把岳彦等回来了,远远就看见岳彦和自己的父亲归来,登时心花怒放,喜出望外,急忙去迎接。
第一卷 英雄的黎明 149杨赐隐退
岳彦骑着高头大马,远远看见自己的妻子杨露出门相迎,阔别三月有余,又正值新婚燕尔,他又怎能不想,
他快马奔驰到杨露的身边,勒住马匹后,急忙跳下马背,一把将杨露抱在怀中,高高举起,转了好几圈子,难以抑制心中喜悦之情,
杨赐随后赶到,看到岳彦和杨露如此,脸上浮现出來一丝欣慰的笑容,
进入岳府后,杨赐和岳彦席地而坐,之前在朝中,杨赐有许多话沒有好意思说出來,现在这里就只剩下岳彦和他两个人,他自然沒有什么顾忌了,
“明达,你这次在外讨平黄巾,立下了汗马功劳,你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骠骑大将军,古來又有几人,年少英雄,却身在高位,你知不知道,你的底下,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你呢。”杨赐道,
岳彦点了点头,叹气道:“高处不胜寒,我知道岳父的意思,是不是我离开京城的这些日子里,京城里又有什么风吹草动了。”
杨赐道:“最近太傅袁隗和大将军來往甚密,似乎在密谋着什么,你需要小心为上。”
“多谢岳父提醒,我会谨慎小心的。”
“除此之外,刘氏宗族对你当权也颇有意见,加上最近谣言四起,说你之所以能够爬上如此高位,完全是因为和何太后有染所致……”
杨赐的话说到最后一句时,声音压的很低,并且戛然而止,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始终在注意着岳彦脸上的表情,
岳彦的脸上铁一般的镇定,沒有起任何波澜,听完杨赐的这番话后,便张嘴问道:“我和何太后有染的事情,岳父是从何听來的。”
“道听途说,不足为信,你也不必上心,我想,一定是有人在故意造谣……”
“嗯,岳父大人,我刚刚回京,这些事情我会慢慢处理的,任何反对我的人,我都不会让他们有好日子过的。”
杨赐听后,眉头也紧紧皱起,但随即又松开了,对岳彦道:“我也老了,这官场的尔虞我诈也见识的多了,我最近准备辞去太尉之职,告老还乡……”
“岳父大人,你怎么这个时候……”
“在黄巾之乱之前,我就早有此意,只是后來你率军出征,朝中需要有人照应,我这才又安心当了三个多月的太尉,如今你平定黄巾归來,大功无量,又笼络了一般文武幕僚,这些人中,有许多都是海内名士,有他们來帮助你,我也可以安心隐退了……”
“可是岳父大人,我……”
“我意已决,你不必多言,我明日就将辞呈递上,并推荐你为太尉,这样你就可以进入内阁,左右朝政了穿越之狂傲魔妃:凤逆九霄。”
“我年纪轻轻的,而且资历非常浅,只怕一登上高位,其余人未必肯服我,岳父大人纵横官场多年,而且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杨氏一族又是名门望族,德高望重,由你总揽朝政,其余人不会说什么……”
杨赐道:“你放心,我已经都安排好了,我隐退之后,崔烈在朝中可以全力帮助你,只要你能够给他一些好处即可。”
“岳父大人,崔烈此人……靠得住吗。”
“崔烈此人虽然有些小贪,但给些甜头,他就会死心塌地的为你卖命,而且崔烈现在已经和你拴在一条绳上了,他不帮你,他帮谁,如今你手握兵权,在朝廷里又有大功,只要对那些刘氏宗族的人不那么苛刻,他们也不会为难你。”
“这么说,岳父大人是执意要隐退了。”
杨赐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时代了,我们这些老头也该退位让贤了,你是一个有雄心大志的人,今后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希望你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将大汉引上正途,重新展现一个辉煌的时代。”
第二天早朝,小皇帝刘辩高坐在皇位上,时不时打着哈欠,背后张着一张帘子,何太后坐在帘子后面,俯瞰整个大殿,
“臣等参见陛下,太后娘娘。”大殿中群臣齐聚,异口同声的向着刘辩和何太后行跪拜之礼,
“众位爱卿平身。”何太后朗声说道,
众位大臣纷纷起身,不多时,太尉杨赐首先出班,递上奏折,
太监接过奏折,转交给何太后,何太后看了一遍后,眉头也不禁皱了起來,急忙抬起头來,问道:“杨太尉,你真的这样决定了。”
“臣年事已高,近日旧疾又犯,实在不宜再操劳国事,怕一时糊涂而耽误了国家大事,所以提出辞呈,还望太后娘娘准许老臣告老还乡。”杨赐十分诚恳的说道,
此语一出,在场的文武百官都大惊失色,杨赐突然请辞,让原本平静的湖面再起波澜,杨赐身为太尉,他一走,那这太尉之职由谁來填充,各人心中都暗自猜度,
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但无数双眼睛却都在四处流动,各个势力也都各怀鬼胎,之前岳彦提出的三公九卿入选内阁,举手表决的事情,在这三个多月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次杨赐请辞,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杨赐身为太尉,又是在三公九卿中德高望重,又是内阁中实际上的首辅,首辅突然提出辞呈,那么也就意味着有一个人将要入选成为内阁成员,那么首辅的位置,又会落在谁的身上,
丁宫突然说道:“太尉大人,你怎么突然在这个时候提出辞呈,岳将军刚刚平定黄巾之乱,国家百废待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杨赐急忙打断了丁宫的话语,朗声说道:“老夫去意已决,谁也不用再劝我了。”
崔烈道:“太尉大人,你请辞了,我们怎么办,谁又來填补太尉大人的空缺,放眼朝野,能比太尉大人德高望重的人还真少之又少……”
何太后道:“诸位大人尽管放心,杨太尉请辞之后,由骠骑大将军岳彦填补太尉空缺,率领群臣,重新组建内阁,凡国家大事,今后都由内阁决议。”
此话一出,群臣都为之愕然,无数双眼睛都集中在了骠骑大将军岳彦的身上……
第一卷 英雄的黎明 150一人之下
顷刻间,大殿内寂静非常,一双双炙热的眼睛在紧紧的盯着岳彦,心中都充满了各种猜疑。
虽然每个人的心中都各怀鬼胎,但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谁也不想得罪这个现在在朝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何太后环视了一圈,见群臣都不吭声,便朗声道:“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的话,那这件事就这样定了。皇帝,你说呢?”
刘辩坐在皇位上昏昏欲睡,突然听到背后何太后的声音,立刻惊醒,连忙道:“我一切都听母后的!”
“尚书令何在?”何太后问道。
一人立刻出班,朗声道:“臣在!”
“即可起草圣旨,准许杨赐辞官归乡,太尉一职,由骠骑大将军岳彦……”
突然,大将军何进抬起了手,高声叫道:“太后娘娘,请等一下!”
何太后望了一眼何进,问道:“大将军有什么事情吗?”
何进反驳道:“骠骑大将军岳彦年纪轻轻,而且资历尚浅,如果由他担任太尉的话,我怕群臣不服!”
话音刚落,太傅袁隗立刻随声附和道:“启禀太后娘娘,太尉乃三公之一,位高权重,理应由德高望重之人担任,骠骑大将军虽然年少有为,但资历尚浅,不足以担此大任,还请太后娘娘三思而行!”
岳彦听后,反驳道:“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长百岁。甘罗十二岁拜相,就是典型的例子,只要在其位,谋其政,就能胜任。不像某些人,头上顶着太傅的头衔,干的却是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袁隗听后,气氛异常,怒道:“你……你说谁?”
“说谁谁心里清楚,别以为你干的那些龌龊事情,别人就不知道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利用强权,逼迫城中张姓人家将女儿嫁给你为小妾,张家人不同意,你就害人性命,还强行霸占了张家女儿,如此不齿行径,你身为当朝太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你还配当这个太傅吗?”岳彦唇齿相讥的道重生之股动人生。
袁隗听后,脸色铁青,额头上冷汗直冒,这件事他就是想否认都否认不掉……
“怎么?没话可说了吧?如此德行,怎么配做当朝太傅?”岳彦步步紧逼,转而对何太后道:“太后娘娘,臣这里有一道奏折,就是要弹劾太傅袁隗,还请太后娘娘过目,给出公允的处理!”
太监立刻接过奏折,转交给了何太后,何太后看了以后,大发雷霆,立刻下令廷尉崔烈处理此事,廷尉崔烈熟知大汉律例,按照律例,制定了处理结果,但又念在袁隗旧功,两下中和,罢免了袁隗的太傅之位,并贬为庶民,以后永不录用。
此结果一出,袁隗当即吓傻了,大将军何进、执金吾袁滂等人也都是极为震惊,敢怒而不敢言。
而丁宫、刘焉等人,则是暗中拍手称快。
袁隗被迅速逐出皇宫,大将军何进失去了一条臂膀,好不懊恼,但也无可奈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岳彦成为了当朝太尉,位列三公之首。
岳彦一经上任,立刻拿出了数道奏折,首先奏请举荐议郎蔡邕为太傅,接着提出重新兴办太学,征召天下有名望的大儒进入太学为博士。
这两项提议,都一一获得准予,于是,郑玄、陈寔、陈纪、管宁、华歆、孔融、边让等这些全国知名的大儒,皆被征召到洛阳来,为太学博士。
早朝退后,群臣都围绕在岳彦的身边,大多都是恭喜、贺喜,让大将军何进见了,当真是羡慕、嫉妒、恨。
岳彦留在大殿中,和杨赐办理了一下交接手续后,拿到了太尉的印绶,这才放心离开。
等到他回到家中之后,却发现岳府门前门庭若市,各种各样的车辆堵满了整个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带着各种各样的礼物来到了岳彦的府前,争先恐后的给新上任的太尉大人送礼。
所有当官的人,都不傻,岳彦因为平定黄巾之乱,获得骠骑大将军的职位,现在又当了太尉,谁愿意得罪这样的人?都巴不得赶来送礼,巴结岳彦。
岳彦看到这样的一幕,什么叫做世态炎凉,他算是体验到了。几个月前,他还什么都不是,如今,他已经站在了整个大汉的权力巅峰,但这不是最高峰,而他离权力的最巅峰,虽然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如果走错了,那么他就会跌的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所以,这一步,他要走的稳稳当当的。
百余名铁甲精骑在张郃、华雄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从巷尾走来,整齐的马蹄声在平坦的大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岳彦在这些人的簇拥下,面色铁青的缓缓驶进了巷子,当官员们看到这样的一幕时,都纷纷进行避让,退到道路两边,行跪拜之礼。
这样的场面十分壮观,岳彦已经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就连张郃、华雄的脸上都神气异常,走起路来与之前也有许多不同。
官员的跪拜一直绵延出几里,岳彦等人走了好长一段路才抵达自己的府邸。
他翻身下马,转身对张郃、华雄小声说了什么,两个人应了一声,便用百余名精骑守住门口,然后逐一登记前来拜谒的官员名单,他们所送来的礼物,照单全收,但人暂时不与相见。
到了夜晚,岳彦逐一核对前来送礼的官员名单,发现其中没有一个他所熟知的历史人物。
虽然不能说这些官员全是草包,但至少有极大一部分人是。
身在高位,岳彦突然感觉到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如何管理好一个国家,率领群臣,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职责炮灰攻才是真绝色最新章节。
以前,他只是一个兵,只服从上级命令,即便是到死,也无法碰触到国家的权力巅峰。但现在,他身在古代,却想了好多。想的最多的,莫过于如何利用自己所熟知的历史,狙击三国的出现,用自己的能力,打造出一个盛世的王朝。
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个时段英雄辈出,如果将这些所有的英雄都集结在自己的手底下,为自己效力,大家齐心协力,会不会真的创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盛世?
“启禀主公,曹操在外求见。”
岳彦正在思索着,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声话,便回到了现实当中,朗声道:“请他进来。”
不多时,曹操从门外走了进来,在黑暗的映照下,他的双眸更显得深邃,让人一眼无法看穿。
“下官曹孟德,拜见太尉大人!”曹操一进入房间,便行了跪拜之礼。
岳彦道:“孟德不必多礼,快起来坐下。”
曹操落座之后,便问道:“不知道太尉大人深夜召唤,是不是有什么急事?”
“如今我刚刚当了太尉,按照规矩,应该开府,我知道你足智多谋,又十分熟悉大汉律例,而且也十分有能力,想请你到太尉府里当我的幕僚,不知道你可否愿意?”
曹操拱手道:“能为太尉大人效劳,孟德求之不得。”
岳彦见曹操一口答应,笑道:“既然如此,那么从现在起,你就是我太尉府的长史了。”
第二天,岳彦正式开府,以曹操为太尉府的长史,并从冀州召回沮授、荀攸二人,分别为西曹掾,东曹掾。并委派鲍鸿为冀州刺史,代替自己掌管冀州。沮授、荀攸二人太守之位,则由他人进行填充。
其余太尉府的掾史,皆用杨赐原来的一班属官,让这些人继续留任,感动的这些人流泪流的稀里哗啦。
太尉府班底定鼎之后,岳彦就开始正式着手处理政务,在自己的府中,专门开辟出一间房子,做为会议室,由于太尉的属官太多,除了二十四位掾史属外,还有二十三个令史及御属,加在一起也差不多五十人了,大家都坐在一起开会,如果房间不够大,确实不够用。
岳彦一改往常上下级的关系,在会议室里与这些属官们平起平坐,他搞了一个大长桌,大家围坐在这张桌子坐,有什么问题,只要提出来,大家都集思广益,然后共同商议着解决。
这些属官们也都尽心尽力,各负其责,开会的时候把什么问题都提出来了,经过汇众后,岳彦做出最后决定,或肯定,或否决,会议的效率极高。
不到一个上午,岳彦便把之前所遗留的问题全部解决了,这才结束了会议,并鼓舞这些属官们好好做事,以后前途无量。
吃过中午饭,朝廷传来消息,让岳彦即刻到大殿议事,岳彦翻身上马,马不停蹄的赶到大殿,见其余十一位内阁都在,大家见到岳彦后,也都是毕恭毕敬的。
何太后见到岳彦后,立刻叫道:“岳太尉,你可总算来了,现在就等你了!”
岳彦见何太后一脸慌神,其余十一位内阁大臣的脸上也都好看不到哪里去,便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崔烈道:“太尉大人,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黄巾之乱刚刚平定,谁想凉州又出了乱子,羌胡竟然联合起来,一起造反了,如今半个凉州已经在羌胡的控制之下了,凉州刺史急忙派人发来求援书信,祈求朝廷派遣大军前往凉州平叛!”
(第一卷完)
第一卷 英雄的黎明 151刘备自荐
001回到汉末天空万里无云,一碧如洗,似火的骄阳正无情的烘烤着大地。
穿着一身军装的岳彦早已经汗流浃背,而摆在岳彦面前的是一座很老的宅院,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门窗早已经糟朽不堪,檐瓦也脱落了不少,墙面上还长出一片片青色的莓苔。
青苔经过腐蚀,贴在墙上,象一块块的黑斑,还没有进去,就会闻到腐木和青苔的气息。
他是狼牙特种大队的一员,正准备去执行任务的时候,突然接到了老家打来的电话,说他爷爷去世了,让他回来料理后世。
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爷爷这么一个亲人,在得知爷爷去世的消息后,立刻向组织请了假,用很短的时间回到了老家。
在料理完爷爷的后世后,这才按照爷爷留下的遗言,再一次回到了他幼年时期生活过的老屋,来寻找爷爷留给他唯一值钱的东西,是一件古董。
岳彦进了爷爷之前住过的房间,很快在床底下找到了一个落着锁的破旧箱子。
他将那个破旧的大箱子拉到了屋外,这才看清楚,箱子是用榆木做的,在外面蒙了一层铁皮,落满了灰尘,锈迹斑斑的。
他从口袋里拿出了爷爷给的那把钥匙,蹲下身子,将钥匙直接插进了锁里面,用力一拧,便将锁给打开了。
打开箱子时,他赫然看到在箱子里面躺着一面如同盘子一样大小的镜子。
那镜子是用青铜制作的,看上去似乎已经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了,确实是一件古董。
他伸手抚摸了一下镜面上的浮灰,光滑的镜面上隐约映照出他的相貌。
剑眉星目,肤色黝黑,面容轮廓如刀削般线条分明,冷峻异常,深邃的双眸中透着一股子伤感。
看着这个古董,岳彦的心里难受极了,因为爷爷让他把这个古董卖掉。
可这是爷爷唯一留给他的东西,睹物思人,他又怎么舍得把这古董给卖掉呢?
他的眼眶中隐隐泛起了泪光,伸手便想将那面青铜镜给拿出来。
可是,他的手刚一碰到镜子的边缘地带,手就像是被针扎了一样,右手食指立刻渗出鲜血来。
他急忙抽回手,却不想一滴鲜血刚好滴在了那青铜镜的镜面上,那滴鲜血渐渐向四周扩散,只片刻之间,便覆盖了那面青铜镜的整个镜面。
突然,青铜镜激烈的颤动了起来,一道强烈的红光冲天而起,直射九霄。
岳彦吓了一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还没有等他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团团黑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遮挡住了似火的骄阳。
紧接着,狂风大作,尘土漫天,树叶乱飞。
天一下子便黑了下来,整个天空中,传来了无数炸雷的响声,震得岳彦耳朵发麻。
不多时,一道闪电从天而将,直接击中了躺在榆木箱子里不断颤抖的青铜古镜。
突然,那青铜古镜的镜面冒出一片白光,光线越来越强,笼罩了岳彦的全身。
岳彦感到一股极为强烈的吸力,将他瞬间拉到了青铜古镜里。
他“啊”的一声大叫,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无底洞,身体不停地下坠,眼前更是闪过无数奇异的光束,弄得他一阵眩晕。
……
冷!
好冷!
刺骨的冷!
昏迷中,岳彦感到自己像是被扒光了衣服关进了冷库里一样。
强烈的亮光似乎穿透了他的眼皮,迫使他睁开了眼睛,愕然发现,他平躺在雪地上,身上陇上了一层薄薄的积雪。
铅灰色的云层紧紧压着大地,惨白的阳光透过云隙,无力地洒落在白雪皑皑的地上。
那扑面吹来的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呼呼地吹着,掀起密集的碎雪,扫打着他冻紫的脸面。
寒潮一阵一阵的袭来,岳彦只觉得自己快被冻死了。
他动了动已经被冻得僵硬的手指,忍着侵入心脾的寒意,勉强用手掌撑着地面,缓缓的从地上坐了起来,赫然看到自己竟然躺在一片茫茫的林海雪原里。
他抬起左手,看了一下手腕上戴着的表,时间竟然只过了一分钟!
一分钟前,他还在老屋那里,可一分钟后,他就出现在了这样一个天寒地冻的陌生地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不等他多想,他突然听到一声狼嚎,狼嚎的声音在他听来甚为的清晰,应该就在自己附近。
狼嚎的声音刚落下,一声惨叫便又随之传来,是人的声音,这让他不禁有些紧张起来。
他站了起来,捡起掉落在身边的一个军用背囊,从背囊中取出了一把三棱形、带着血槽的军刺,紧紧的握在了手中,然后背着背囊,小心翼翼的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越往前走,声音就越清晰,还能听见人的怒吼声,听起来像是陕西一带的方言,这至少说明,他还在国内。
很快,他便爬上了一个陡坡,赫然看到陡坡下面三头野狼将一个身披兽皮的大汉围住了。
那大汉头戴兽皮帽,挺着一柄大铁叉,背上还背着一张大弓,腰中悬着一壶箭,胳膊上有被野狼抓伤的痕迹,鲜血侵染了他的衣衫,但是他炙热的双眸却在盯着对面虎视眈眈的三只野狼,没有一丝一毫畏惧。
大汉的脚边还有一个受伤的天竺和尚,那个天竺和尚的胸口早已经被鲜血染的一片血红,此时他正盘坐在雪地上,双手合十,叽里咕噜的默诵着经文。
而那个天竺和尚身侧则躺着两只死去不久的野狼,显然是被那个与狼对峙的大汉用铁叉插死的。
三头野狼呲牙咧嘴的瞪着那个大汉,全身汗毛竖起,眼睛里泛出无比凶狠的光芒,与那个大汉对峙着。
岳彦在陡坡上面看的清清楚楚,见那大汉也好,天竺和尚也罢,都穿着古代的服饰,不禁皱了一下眉头。
他又急忙用眼睛扫视了一下四周,并未看到有摄影机之类的东西,迎面吹来的冷风中夹杂着血腥的味道,他可以断定,这绝对不是在拍戏。
岳彦忽然有一个不好的预感,难道是自己已经到了古代?
不管是不是真的到了古代,岳彦都不可能坐视那个大汉和天竺和尚再被野狼咬死。
他目测了一下自己与陡坡下面野狼的距离,举起手便将紧握在手中的军刺给投掷了出去,同时从陡坡上面跳了下去,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到那大汉的身边,然后和大汉并肩作战。
“嗖!”
一道寒芒从那大汉的背后激射过来,军刺飞快的射了出去,锋利的刀刃瞬间刺入了其中一头野狼的狼头上。
那头野狼痛的嗷嗷叫,在雪地上挣扎了几下,便倒在了地上,已经是奄奄一息了。
另外两只野狼见状,都吃了一惊,目光中充满了怨恨,猛地朝着那大汉扑了上去。
那大汉似乎也正等待着野狼的进攻,提起手中的铁叉便准确的刺入了其中一只野狼的体内。
但另外一头野狼却迂回到大汉的侧后方,张开了血盆大口,凶恶地朝大汉扑了上去。
大汉吃了一惊,眼看野狼锋利的牙齿就要咬住了自己的脖子,他已经躲闪不及。
正在他以为自己死定了的时候,岳彦突然刺斜里扑了过来,一把将狼给抱住了,和那头野狼一起在雪地上翻滚了过去,正好骑在了野狼的身上,举起手中锋利的军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