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扫三国的铁血军团 > 横扫三国的铁血军团第25部分阅读

横扫三国的铁血军团第25部分阅读

    一些随从,直接去找岳彦。

    此时,杨府中一片欢笑,杨赐见到杨露平安归来,笑的都合不拢嘴了。

    岳彦见到杨赐、杨露父女一切平安,这才松了一口气。

    “大人,廷尉崔烈在府外求见!”一个家丁进入房间后,立刻说道。

    杨赐狐疑道:“他来干什么?”

    岳彦笑道:“太尉大人,我想,他是来找我的,我去见见他。”

    话音一落,他便对家丁道:“去把崔大人请到会客厅,我在那里等他!”

    “喏!”

    第一卷 英雄的黎明 085皇帝驾崩

    杨府的家丁将崔烈带到了前厅,岳彦早已经在那里等候网游之天下无双。

    两下相见,崔烈当先开口说道:“岳将军,刚才袁绍去廷尉府找我了……”

    “嗯,这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不知道崔大人是怎么样处理的?”岳彦道。

    崔烈道:“这个还用说,自然是将袁绍痛斥了一顿。不过,袁绍也被我激怒了,我估摸着,他现在已经去找何进了全文阅读校园全能高手。岳将军,这何进万一帮助袁绍的话,那我们岂不是就要和何进为敌了?”

    岳彦道:“何进不过是一个屠户,没什么大能耐。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现在就进宫去,你且暂回廷尉府。这一次,我要给何进来一个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岳将军,你准备怎么对付何进?”崔烈见岳彦信心满满的样子,随口问道。

    岳彦嘿嘿笑了两声,对崔烈道:“崔大人,接下来该怎么做,那就是我的事情了,崔大人只管在廷尉府静候佳音吧。”

    崔烈心中还有些不放心,毕竟他左右逢源了这么多年,今天还是头一次倒向了一边,而对手又是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势力,他生怕一步走错,自己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岳将军,这样吧,我与你一起进宫如何?”崔烈想了片刻,还是觉得自己跟过去,亲自见证整个过程才最放心。

    “崔大人,你是信不过我了?”岳彦面色阴沉,一脸阴郁的望着崔烈,话语中也带着一丝埋怨。

    崔烈急忙摆手道:“不不不,岳将军,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担心……”

    “我都说过了,接下来的事情,交给我就好了,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崔大人,你尽管放心,最迟明日圣旨就会颁下,到时候,你就可以如愿以偿的当上太尉了。”

    “额……岳将军,我……”

    “好了,崔大人,你先回廷尉府吧,还是想着怎么审讯那些绑匪,让他们指证袁绍是主谋吧,这件事是重中之重!”

    崔烈道:“岳将军,我们现在可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如果落水了,那你也休想逃脱干系!”

    岳彦听到崔烈的威胁,冷笑了一声,说道:“崔大人,你尽管放心,我这条船,掌舵的可是陛下,是绝对不会翻的。”

    崔烈也不多说什么了,他再一次选择信任了岳彦,当即告辞,回廷尉府去审讯那些绑匪去了。

    岳彦则回到后堂,见到杨赐后,便问道:“太尉大人,你真的愿意以身患重病为由,上书陛下请辞吗?”

    杨赐重重的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这才说道:“京城是个卧虎藏龙之地,也是个危机四伏之地。我纵横官场已经几十年了,如今位列三公,已经是位极人臣了,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而且,我也老了,也累了,再也适应不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了。你还年轻,是体会不到我现在的心情的。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自然就会明白了。”

    岳彦皱起了眉头,从话语中不难听出来,已经到了迟暮之年的杨赐没有了雄心壮志,并且还带着对人生的一丝感慨。

    既然杨赐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也不用再挽留了,只是,他的心中还残留着一丝狐疑,必须在此时此刻向杨赐询问清楚。

    “这崔烈世故圆滑,极为精明,且唯利是从,太尉大人让他做我的同盟,我担心崔烈以后会反咬我一口……”

    杨赐不等岳彦说完,便打断了岳彦的话,笑着对岳彦说道:“明达,你即将成为我的女婿,做为你的岳丈,我怎么可能会害你?老夫纵横官场多年,看人的眼力是不会错的。这崔烈表面上世故圆滑、唯利是从,但内心并不坏,只是官欲比较重而已。如果你真的能让他当上太尉,他肯定会对你心存感激,而且崔烈在朝中的人脉广,人缘好,在一定程度上,对你也有所帮助。你要明白,你对付的并不是何进一个人,而是以何进为首的一个利益集团,要想彻底把何进这股势力打压下去,就必须要拥有更多人的支持才行。你年轻有为,胆大心细,只要你用心经营,肯定能够扳倒何进的。但我也要提醒你,步步为营,处处小心,凡事三思而行,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岳彦听完杨赐这语重心长的一段话后,便铭记在了心中,当即向杨赐抱拳道:“太尉大人的话我记住了,那我现在就进宫去了。”

    “去吧。”

    岳彦辞别杨赐,直接出了杨府,骑着马,快速奔向皇宫。

    “微臣岳彦,参见皇后娘娘!”

    温芳殿里,岳彦当着众人的面,向着何皇后行了一个叩拜之礼。

    “你们都下去吧,本宫和岳少傅有要事相商。”

    何皇后屏退了所有人,急忙走到岳彦的身边,将岳彦给扶了起来,此时的她脸上带着一丝不安,急忙问道:“你可总算来了,我又考虑了一下你之前说的话,这弑君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万一泄露了,你我都要受到牵连。陛下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看也活不了多久了,不如我们就等着陛下驾崩吧……”

    “怎么?姐姐害怕了?”岳彦将何皇后横抱了起来,径直朝软床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

    “我……我不是害怕,我是担心,万一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杀掉刘宏……”

    “姐姐,你尽管放心,我一切都安排好了,陛下活不过今晚。而且,这弑君的罪名,也不会落到我们的头上。姐姐,来亲一个!”

    说着,岳彦便撅着嘴,想要亲一下何皇后。

    何皇后一把将岳彦给推开了,脸上带着一丝微怒,说道:“都什么时候,你还有心思搞这个?你刚才说,陛下活不过今晚,是什么意思?”

    “姐姐,这个你就不需要知道了,反正明天一早,过了今晚,陛下就会驾崩。不过,在陛下驾崩之前,姐姐还需要去办几件事情才行。”

    “什么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必须伪造出来一个托孤遗书……”

    “托孤遗书?”何皇后好奇的问道:“这个托孤遗书怎么弄?”

    岳彦伏在何皇后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何皇后听完之后,脸上登时浮现出一抹笑容。

    随后,何皇后便按照岳彦的吩咐,派人去御膳房,就说陛下突然想吃一些美味了,得知扬州刺史进贡的有河豚,钦点了这道菜。

    御膳房内,郑御厨听到太监的传话后,顿时有些惊慌失措,这河豚在御膳房里养了许久了,可是一直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这道菜。

    虽然郑御厨是整个御膳房里厨艺最好的厨师,但他是北方人,这条来自南方的河豚,该怎么做才能美味,他也不知道。

    就在郑御厨为难之际,他突然想起了岳彦曾经对他说的话,好像岳彦知道河豚该怎么烹饪。

    恰巧他听人说岳彦今日进了皇宫,他便出了御膳房,直接去找岳彦。

    岳彦并没有见郑御厨,而是写好了一个烹饪的方子,让人转交给了郑御厨。

    郑御厨拿到那个烹饪的方子后,兴高采烈的回到了御膳房,开始烹饪河豚。

    很快,在郑御厨的烹饪之下,一道美味的河豚便出锅了,直接端到了刘宏所在的宣明殿里。

    此时此刻,何皇后已经在宣明殿里了,坐在刘宏的床榻之侧,精心照顾着刘宏。

    当河豚被送进来后,一连两天没有怎么进食的刘宏看了一眼,又闻到了菜肴的香气,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了想吃的冲动,于是询问道:“这是什么菜?”

    “启禀陛下,这道是河豚,是去年扬州刺史进贡的美味,郑御厨知道陛下吃不下饭,特地为陛下做了这道菜。陛下尝一尝吧,如果好吃的话,就多吃一点,这样身体才会逐渐好转。”

    “嗯。”

    何皇后亲自端着河豚对刘宏喂食,刘宏尝了一口后,便觉得是一道美味,食欲大增,并夸赞这道菜的美味。

    何皇后用筷子夹着河豚肝送到刘宏的嘴里,刘宏咀嚼了几下便咽了下去,大概只有短短的数秒钟,本来已经恢复食欲的刘宏,脸上突然变的狰狞起来,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只片刻之间,便一命呜呼了。

    “陛下!陛下驾崩了……”

    随着何皇后的一声尖叫,整个宣明殿都变得紧张起来,太监、宫女们都围了过来,看到刘宏躺在龙榻上一动不动,都是一阵惊慌失措。

    何皇后立刻叫道:“快传御医!”

    过了一会儿,御医赶到宣明殿,经过一番勘察,断定刘宏是中毒而亡,而罪魁祸首便是河豚。

    何皇后立刻下令,将郑御厨抓住,就地正法。

    可怜郑御厨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了。

    很快,何皇后便表现出极为的镇定,对所有知道内情的人说道:“现在正值多事之秋,陛下驾崩的消息,谁也不能走漏。所有人全部留在这里,没有本宫的命令,谁也不能出去!”

    紧接着,何皇后又派出太监,去宫外召见大臣,到皇宫中来议事。

    第一卷 英雄的黎明 086何进挨打

    时值傍晚,暮色四合,天地间一片灰蒙蒙的枕上桃花:慕少,你是我的劫!。

    京城中的街市上也渐渐显得冷清起来,很快就要进入宵禁了,商家赶紧关上店铺,准备回家休息。

    但是,对于朝中的大臣来说,此时却忙的不亦乐乎,纷纷离开自己的府邸,朝皇宫中赶去。

    一时间,太傅袁隗、太尉杨赐、司徒陈耽、司空袁逢、廷尉崔烈、卫尉张温、执金吾袁滂、光禄勋丁宫、太常刘焉、太仆赵岐、大鸿胪刘陶、宗正刘宽、大司农马日磾、少府许相等三公九卿陆续来到了宣明殿。

    除此之外,尚有大将军何进、左将军岳彦、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北中郎将卢植五人,也被一起传唤进了宣明殿。

    夜幕逐渐降临,宣明殿里灯火通明,诸位大人都静静的坐在大殿之中,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怀着一种忐忑,不知道何皇后这么晚将自己唤来到底有什么事情。

    所有被传召的人,除了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人暂时未能赶到,其余人都到了大殿。

    又等了一段时间,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人才赶了过来,人全部到齐之后,何皇后才在太监和宫女的簇拥之下进入了宣明殿。

    群臣异口同声的道:“臣等参见皇后娘娘!”

    何皇后道:“众位爱卿,都平身吧。”

    待众人都重新入座后,何皇后一脸愁容的道:“众位都是我大汉朝的栋梁,是国之重臣,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本宫又是个妇道人家,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所以才会这么晚派人将诸位大人给叫到这里来恃宠而骄:独霸夫君房。”

    此话一落,众人都是一番面面相觑。

    大将军何进朗声问道:“皇后娘娘,可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何皇后重重的点了点头,眼眶里泛出了晶莹的泪光,黄豆般的眼泪,瞬间便夺眶而出,泣声道:“陛下他……”

    岳彦见到何皇后如此模样,心中暗笑道:“这个女人果真是一个天生的演员,没想到演技会这么好。不过,也多亏了她这惊人的演技,否则的话,这些大臣怎么可能会相信呢?”

    “皇后娘娘,陛下怎么了?”大将军何进急忙追问道。

    其余大臣也很是关心,纷纷询问了几句。

    近一个月来,朝廷经历了太多的变革,一向嚣张跋扈的十常侍被彻底铲除了,外戚大将军何进趁机揽权……

    这一切的一切,只要身在京城中的官员,都亲身经历了。如今众人见何皇后泪眼朦胧的说起了刘宏的事情,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何皇后泣不成声的说道:“陛下他……他驾崩了!”

    驾崩!

    这两个字一经脱口而出,让在座的诸位大臣都吃了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皇后娘娘,陛下是怎么驾崩的?”太傅袁隗急忙问道。

    何皇后道:“陛下误食了扬州刺史进贡的河豚,因而中了剧毒,很快便一命呜呼了。本宫现在已经将负责为陛下做膳食的郑御厨给斩了,但是扬州刺史还逍遥法外。如今陛下突然驾崩,本宫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才将诸位大臣召集起来,共同商议对策。”

    此话说完,众多大臣表面上都是一阵惋惜,露出了哀伤的表情,但内心里却都极为高兴。因为刘宏当皇帝这些年,一直宠信宦官,弄得国家民不聊生,死了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陛下虽然驾崩了,但国不可一日无主,如今张角领导的太平道已经提前造反了,这里是各州郡这两天来的急报,如何稳定朝廷局势,才是当务之急。”何皇后继续说道。

    大将军何进一听这话,立刻站了起来,朗声说道:“皇后娘娘说的对,现在首要的任务是让新皇登基,稳定朝廷局势,再次是先帝之前建立的四支平叛大军必须尽快奔赴各地,配合州郡官军进行平叛,如此双管齐下,方能稳定朝野局势。”

    太常刘焉问道:“大将军虽然所言极是,但先帝并未册立太子,如今皇子有两个,试问该哪一个继位?”

    “这还用问吗?自古长幼有序,自然是立长子刘辩继位了!”何进大声叫嚣道。

    太傅袁隗紧接着便接住了话茬,说道:“皇长子刘辩才九岁,如此小的年纪,只怕不能掌控好整个朝廷,必须要由人加以辅佐才是。大将军是辩皇子的舅舅,不仅掌管天下兵马,而且府中人才济济,不如由大将军出任辅政大臣,加以辅佐新皇,以稳定天下局势。”

    此语一出,在座的众人都面面相觑,三公九卿当中,有不少人是何进一党,太傅袁隗、司空袁逢、执金吾袁滂皆暗中倒向了何进,这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这三位外,司隶校尉袁绍更是何进的心腹,虎贲中郎将袁术是袁逢的儿子,袁隗的侄子,又是袁绍同父异母的弟弟,在利益上,自然会跟自己的家人绑在一起。

    还有袁氏的门生故吏,大多数都投到了何进的阵营里面,何进也借助袁氏的声势,扶摇直上,一举成为了当朝最具实权的人物。

    袁隗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表面上是在为何进牟利,实际上,他们袁氏也会得到不少利益。

    随后,司空袁逢、执金吾袁滂便随声附和,他们到底是何居心,在座的人都心知肚明。

    光禄勋丁宫是个直脾气,十常侍在的时候,朝廷就被搞的乌烟瘴气的,现在十常侍终于倒台了,刘宏也驾崩了,他本来还有着一丝期望,准备为新皇贡献自己余下的人生,竭尽所能,辅佐新皇。不想袁隗一句话,又想让何进当辅政大臣,这不是明摆着要让何进专权吗!

    他再也忍不住了,立刻反驳道:“不行!若是大将军成了辅政大臣,岂不是又回到了外戚专权的时代?我坚决反对!”

    此话一出,身为汉室宗亲的太常刘焉也随之响应。与刘焉比较交厚的太仆赵岐、大鸿胪刘陶、宗正刘宽、大司农马日磾、少府许相等人也紧接着表态,表示反对何进为辅政大臣。

    至于太尉杨赐、廷尉崔烈、卫尉张温以及岳彦、皇甫嵩、卢植、朱儁等人则并未表态,而是坐在那里静观其变。

    很快,袁隗便和丁宫吵了起来,丁宫能文能武,吵架一点也不含糊,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吵得袁隗毫无还嘴之力,气的吹胡子瞪眼。

    无奈之下,司空袁逢出来帮助袁隗,两个人一起和丁宫吵了起来,但仍旧不敌丁宫。

    一时间,宣明殿里聒噪异常,岳彦静静的坐在那里,静观其变,同时对丁宫佩服的五体投地。

    万万没有想到,光禄勋丁宫是如此厉害的一个角色,竟然当着朝中各大臣的面,公然和何进一党杠上了。

    何进见丁宫如此嚣张,袁隗、袁逢兄弟抵挡不住,袁滂更是知难而退,他撸起袖子,登时站了起来,双手卡腰,扯开嗓门便冲丁宫喊道:“丁宫!老子忍你很久了!你他娘的算个什么东西?居然敢和老子叫板?”

    “何进!我也忍你很久了!别以为就你会骂娘!老子一点也不惧你!老子当年独闯龙潭,深入虎|岤的时候,你还在尿尿和泥吧呢!你他娘的不过是个屠户,不过是仗着和皇后娘娘有点姻亲才当上官的,你有什么资格当这个大将军,又有什么能力来辅佐新皇?”

    丁宫发飙了,彻底发飙了。自从刘虞被任命为幽州牧远赴幽州之后,他在京城就失去了朋友,经常谢绝见客,闭门不出。即使在朝中,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在辅政大臣这件事上,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也准备豁出去了,这才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在座的众人都是头一次见丁宫发飙,万万没想到丁宫敢跟何进公然吵架。

    何进气愤不已,迈步向前,握紧拳头朝着丁宫便冲了过去。

    丁宫见状,也立刻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丝毫不甘示弱,冲上去和何进扭打在了一起。

    砰!砰!砰!砰!

    沉闷的声音不断传了出来,何进、丁宫各自抡起拳头朝对方脸上砸,丁宫的年纪虽然比何进大出许多,但身手却很矫健,何进这些年养尊处优,身体肥了不少,就像是一头大肥猪,动作缓慢异常,居然连续吃了丁宫几拳,被丁宫打的鼻青脸肿的。

    “你他娘的敢打老子?老子要弄死你!来人啊!”何进捂着流血的鼻子,愤恨不已,登时冲外面大声叫道。

    众人都完全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两个大臣,居然当众徒手格斗,而且何进明显不是对手,居然还想找帮手。

    几个身影立刻从殿外闪现出来,虎贲中郎将袁术带着几个虎贲郎进了大殿,看到如此一幕,也是一怔,光禄勋丁宫是他的顶头上司,何进是当朝大将军,他愣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好抱拳道:“有何吩咐?”

    “把光禄勋丁宫拿下,拉出砍喽!”何进气急败坏的道。

    袁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脸上却是一阵为难。

    “还愣在那里干什么?没听见大将军的命令吗?”太傅袁隗立刻叫嚣道。

    袁术听到叔叔的话,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带着人向前走去,准备抓住丁宫。

    丁宫也有自知之明,也不躲闪,反而径直走向袁术,朗声说道:“我早知道会有这个结果,把我带走就是了!”

    袁术让人抓住了丁宫,略带歉意的小声说道:“丁大人,得罪了。”

    “哼!一丘之貉!”丁宫冷冷的说道。

    袁术带着丁宫正朝外走,何进则是一脸的欢喜,在座的人都明白何进的实力,没人敢出来阻挡。

    眼看丁宫就要被袁术带出大殿了,岳彦突然站了起来,朗声说道:“且慢!”

    何进怒道:“岳彦,你想干什么?”

    “大将军,这里是宣明殿,是朝堂,就算丁大人刚才打了你,也应该交由廷尉府处理吧?而且,丁大人是九卿之一,斩杀如此重要的大臣,必须由陛下下达圣旨才行,好像大将军没有这个权力吧?”

    廷尉崔烈立刻站了起来,朗声说道:“岳将军说的没错,按照大汉律例,要杀丁大人这样的大臣,必须有陛下下达圣旨才行。大将军虽然掌管天下兵马,但不过是代替陛下掌管,并不能代替陛下行驶权力,何况现在先帝驾崩,新帝尚未登基,大将军就想一手遮天,是不是也太操之过急了?”

    第一卷 英雄的黎明 087垂帘听政

    崔烈的这番话一针见血,立刻获得了其余大臣的声援,刘焉等人也再次随声附和重生未来之一诺千金。

    除此之外,一直没有发话的太尉杨赐也开口了,朗声说道:“丁大人的事情,还是暂时先放一放吧,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大将军难道就没有一点过错吗?现在还是先把新皇登基的事情确立下来吧。”

    何皇后见状,也不想把事情搞大,同时对何进当着众多大臣的面大打出手的事情感到很丢人,急忙接着杨赐的话茬,说道:“太尉大人说的没错,如今新皇未定,你们就在这里争执了起来,而且还大打出手,如果传了出去,是不是有损你们朝廷重臣的身份?这里是皇宫,不是商贩吆喝的街市!丁大人是九卿之一,大将军也位高权重,都是国之栋梁,今天这件事,就这样算了,本宫不希望再有此类事件发生。袁术,立刻释放丁大人,待国事商量完毕,再由廷尉府给出公决。”

    袁术听到后,不敢违背,立刻释放了丁宫,并向丁宫赔礼道歉,然后走出了宫殿,站在外面守卫。

    丁宫重新回到了座位,一屁股坐下去之后,两只眼睛却在紧紧的盯着何进,嘴角上还露出了一抹笑容,似乎在向何进炫耀他的胜利。

    何进却气得不轻,对于何皇后说出这番话来,也有些诧异,没想到自己的妹妹不帮自己,反而去帮外人。

    但是毕竟他的妹妹是皇后,他能有这样的荣华富贵,也都是靠着妹妹这份姻亲关系。如果闹僵了,对自己反而没什么好处。

    不过现在他已经是大将军了,位高权重,如果真把自己惹急了,他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他拿出一方手帕,擦去了鼻子里流出来的血,一脸恨意的看着丁宫,同时心中对何皇后也有些怨言。

    片刻之间,大殿上鸦雀无声。

    岳彦看准时机,朗声说道:“如今先帝驾崩,国中无君,而张角领导的太平道又提前造反,将虎牢关以东的八州之地搅得天翻地覆,如果大臣再不齐心合力的话,大汉就会岌岌可危。值此内忧外患之际,我们这些大臣应该相互配合,齐心合力才对,而不是在这里因为一点个人的意见而打闹。至于立谁为新皇,这个一点都不难,自古以来都是长幼有序,应该立皇长子为新皇才对。虽然皇长子刘辩不过才九岁年纪,年纪有些小,可能无法临朝亲政,但皇后娘娘可以垂帘听政,代替新皇行使权力。”

    “垂帘听政?”众人都是一阵惊讶全文阅读农女阿莞。

    何进听到这里时,顿时又有了激|情,自己虽然当不上辅政大臣,但垂帘听政还是可以的,这样一来,这权力还等于握在他们何家人的手里。

    于是,何进立刻朝袁隗使了一个眼色,袁隗会意,立刻站了起来,朗声说道:“岳将军说的没错,垂帘听政早有先例,吕太后、邓太后都曾垂帘听政过,一旦皇长子刘辩登基为帝,皇后娘娘就成为了皇太后,由皇太后垂帘听政,确实可以解决新皇年幼,无法临朝亲政的事情,而且何皇后性行淑均,颇有才学,实在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司空袁逢、执金吾袁滂都随声附和着。

    丁宫皱着眉头,刚才他已经触怒了何进,若不是岳彦及时站出来帮他解围,自己只怕已经被杀了。

    虽然他也不怎么同意让何皇后这个女人来垂帘听政,但总好过让何进当辅政大臣吧。

    但是他还是有一些担心,毕竟何皇后是何进的妹妹,胳膊肘肯定不会向外拐,他担心何皇后始终会和何进串通一气,从而外戚专权。

    于是,他想了片刻,立刻说道:“垂帘听政不是不可以,但何皇后毕竟是个女流之辈,难免会感情用事,为了保险起见,应该再设立几个辅政大臣,凡是遇到什么国家大事,应该由何皇后和几位辅政大臣一起商讨决定才对。”

    何进听后,又狠狠的瞪了丁宫一眼,丁宫看见后,也不以为然,他深知何进不会放过自己,也不怕再一次得罪何进,危急到何进的利益。

    “丁大人说的极是,只有这样,才不知道国家出现什么乱子,也至于让大权旁落到一个人的手里。我同意丁大人的看法。”太常刘焉始终是汉室宗亲,自然会站在刘姓上面考虑,觉得丁宫的提议十分不错,便立刻表态赞同,并向其他几个人使眼色。

    太仆赵岐、大鸿胪刘陶、宗正刘宽、大司农马日磾、少府许相平日里跟刘焉关系不错,来往也十分密切,看到刘焉对自己使眼色后,立刻会意,当即随声附和了起来。

    岳彦也觉得丁宫的这个提议非常的好,立刻也随声附和了起来。紧接着,廷尉崔烈紧随在岳彦之后,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还是附议。然后是太尉杨赐、最后才是一直没有发话的卫尉张温、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北中郎将卢植四人。

    何皇后见赞同丁宫意见的在多数,岳彦也已经同意了,她也就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诸位大人的这个意见来执行吧。只是,在辅政大臣的选择上,还需要再商讨一下,由几个人组成,谁来当最为合适?”

    岳彦急忙接住话茬,率先说道:“启禀皇后娘娘,微臣觉得,辅政大臣的人数宜多不宜少,应该多多益善,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商讨国家大事,从而定下公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什么纰漏。不若以朝中的三公九卿都为辅政大臣,遇事不决时,可以举手进行表决,以人数多的一方为最佳公论,不知道可行否?”

    不等何皇后开口,何进便反对道:“不行!辅政大臣的人数太多,凡事都举手表决的话,只怕会拖延时间,办事效率低下,,应该挑选出三四个人为辅政大臣,直接对皇后娘娘负责!”

    “人数太多,未必就是坏事,大家集思广益,发表不同看法,就是为了避免个人专权的事情出现,我倒是觉得岳将军的提议非常好。”丁宫立刻反驳道。

    崔烈也立刻说道:“岳将军的提议确实不错,三公九卿本来就是朝廷重臣,国之栋梁,而且国家大事全部都是由三公九卿进行执行,缺少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出现问题,如今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大家更应该齐心合力的为朝廷效力。三公九卿都出成为辅政大臣的话,会提高诸位大人的积极性,我十分赞同。”

    其余几个人都位列九卿的人也都纷纷表示赞同,毕竟这样一来,他们也都有辅政的份了,谁也不落下,自然不会反对。

    倒是何进、袁隗、袁逢有些怨言,不想弄那么多人。

    何皇后见岳彦朝自己使了一个眼色,便朗声说道:“好了,这件事就按照岳将军说的去做吧。从此刻起,皇长子刘辩登基为帝,本宫以太后身份临朝亲政,三公九卿为辅政大臣,凡国家大事,都由三公九卿先进行公决之后,再呈现给本宫,本宫再加盖玉玺,发布圣旨,这样一来,也可以避免出现什么纰漏。如今是非常之时,就应该行非常之事。下面,诸位大臣再讨论一下出兵平定太平道叛乱的事情吧。”

    此话一落,一锤定音,何进、袁隗、袁逢也只能干瞪眼。

    随后,就四支平叛大军前往何处进行平定叛乱的事情,诸位大臣也进行了一番商讨,而发言权最多的则是岳彦、皇甫嵩、朱儁、卢植四人。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由左将军岳彦出任平叛大军的统帅,赐假节钺,率领本部人马由京畿出发,北上河内,然后从河内深入太平道造反的腹地冀州,进行平叛。

    皇甫嵩、朱儁两支军队则出轩辕关,进入颍川平定叛乱,而卢植则东出虎牢关,平定兖州、青州、徐州等地的叛乱。

    随后,岳彦提出兵源不足,临时在河内招募兵勇的事情,也获得何皇后及三公九卿各位辅政大臣的同意。

    而粮草、兵器、战甲、车马等战争物品的调拨,则在明天一日内发放到各军,四支平叛大军定在两日后出兵。为了战争需要,众人一致通过暂时不为刘宏发丧的决定,新皇即刻继位,但登基大典暂不办理,一切都等平定了叛乱之后才能实行。

    但是之前确立的何皇后垂帘听政,三公九卿为辅政大臣的事情,即刻生效,战争期间,所有在职官员,一律不得请辞,各负其责,每天都要到宣明殿里处理公务,公决过后,由何皇后盖上玉玺再颁下圣旨。

    这样一来,大将军何进被排出了辅政大臣的外面,而所有事情都咸决于三公九卿这些个辅政大臣,而众多大臣又都以公正廉明,刚正不阿的太尉杨赐马首是瞻,凡是国家大事商量完毕后,都由杨赐向何皇后进行报告,不知不觉中,杨赐反而成为了首辅。

    这样以公卿表决行事决定国家大事的独特方式,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公允的作用,同时这样的辅政方式,也让本来打算告老还乡的杨赐,又找回了当年从政的感觉,反而想在晚年再为朝廷效力一把。

    之后,就丁宫和何进在朝堂上大打出手的事情,由岳彦提议,三公九卿进行表决,这件事就这样算了,弄得何进也没有一点脾气。

    朝议结束后,岳彦被何皇后留了下来,其余大臣纷纷离去。

    何皇后带着一丝狐疑的道:“刚才朝议的时候,你为什么会提议三公九卿进行辅政,而不是你直接辅政呢?”

    “皇后娘娘……哦不,应该叫太后娘娘才对。刚才的形势你也看见了,你的哥哥何进一心想独揽大权,他有袁氏相助,我只是一个人,就算提出来了,也未必能够成功。而且我还要去平叛,不在京城,即使有了辅政大臣的身份,又有何用?不如让三公九卿为辅政大臣,既能调集众多大臣的积极性,也可以阻止何进揽权,何乐不为呢?”

    “嗯,你说的很对。只要刘辩当上了皇帝,至于谁做辅政大臣,都无所谓,反正我们的目的达到了!”何太后道。

    岳彦道:“太后娘娘能这样想,就对了。目前先稳定朝中局势最为重要,三公九卿同时出任辅政大臣,由太后娘娘垂帘听政,不至于大权旁落到何进的手中,这样一来,一旦刘辩长大成|人后,收回权力也很容易。如果落到了何进的手中,只怕想收回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太后娘娘,我后天就要出征了,我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内,太后娘娘凡事都可以依靠太尉杨赐,反倒是应该提防何进和袁氏的动作。”

    “嗯,我知道了。只是,你这一走,也不知道会走多久,姐姐要是想你了怎么办?”

    “姐姐,小别胜新欢,等我平叛归来,到时候再好好的和姐姐缠绵,毕竟国事重要嘛!”

    “虽然国事重要,但私事也很重要,反正你都要走了,今晚就留下来陪陪我吧!”

    “今晚不行,我还要回到军营进行整顿一番,明晚我再来陪姐姐如何?”

    “那好吧。”

    岳彦离开皇宫之后,立刻回到了杨府,此时此刻,廷尉崔烈也在杨府中,和杨赐闲聊,见岳彦从外面赶来,一进门便对崔烈道:“崔大人,今天朝议的事情,可能要让你失望了,本来太尉大人是想告老还乡的,但是不曾想今日朝议时,何皇后却提出不准请辞的事情来……”

    崔烈打断了岳彦的话:“岳将军,这件事你不必自责。如今三公九卿都成为了辅政大臣,这还多亏了你的提议,这样一来,就直接将何进排在外面了,朝廷大事全部取决于三公九卿的商讨,站在何进一方的袁氏估计也讨不到什么便宜。由太尉大人在,我们这些个辅政大臣就自然而然的把太尉大人当成主心骨了。即使我很想当太尉,但现阶段是非常时期,一切都等平定了叛乱之后再说吧。”

    岳彦听到崔烈如此说话,倒是感到很是欣慰,笑着说道:“崔大人颇有国士之风,令岳彦佩服。”

    这时,一个家丁从外面走了进来,抱拳道:“启禀大人,光禄勋丁宫丁大人在外求见!”

    杨赐、崔烈、岳彦都吃了一惊,异口同声的道:“他来干什么?”

    “不管来干什么,来者都是客,绝对不能怠慢了。把丁大人请到这里来吧!”杨赐道。

    作品相关 088岳彦大婚

    丁宫被家丁带到了大厅,赫然看到杨赐、岳彦、崔烈三人都在,先是寒暄了一阵,然后才道明來意最新章节重生之九岁特工很风流。

    “今日在宣明殿中,多亏了太尉大人、岳将军为我解围,不然的话,我早惨死在何进的刀下了,丁某在这里感激不尽。”

    说完,丁宫便跪在地上,向着杨赐和岳彦便叩拜。

    岳彦一个箭步蹿了过去,急忙扶起丁宫,说道:“丁大人,使不得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