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刚说:&ot;我给你交个底,其实,我不会看相。&ot;苗青青说:&ot;那你……
怎么说的那么准?&ot;邹志刚悄悄对她说:&ot;看他们在那儿胡吹,我也就凑个数。
说实话,关于说她有男朋友,我是从眉毛上看出来的。眉毛就象花蕊一样,是人的生理器官,也可以说是性器官。年轻女孩,只要跟人生过性关系,她的生理就会生变化,眉毛也跟着必然会生变化……老实说,这个秘密是我从一本书上看到的。
至于其它,凭的就是阅历和经验了。&ot;两人之间,有了这一份坦诚,那心不由地就更近了些。当天夜里,住在宾馆里的这一男一女,一个住317,一个住215,竟然都没有锁门!究竟在等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只是,半夜的时候,苗青青房间里的电话响了一次,她没有接……后来,邹志刚房间里的电话也响了一次,他也没有接……很熬煎的。一直拖到了会议的最后一天,当邹志刚来苗青青房间里送名片时,两人就象是决堤的洪水,一下子抱住了。尔后,一而不可收。
8等等灵魂(8)
现在想来,两人之间的了解并不算多。可是,心为什么会动呢?是因了那一份博学和儒雅,或是一针见血的&ot;眉毛说&ot;?或是那交了底的坦诚?这又是说不清的。也许,心本就是有缺口的,这时候刚好碰上了一个&ot;楔子&ot;,那&ot;楔子&ot;
就赶巧榸进去了。
是啊,结婚九年了。九年来,男人一共回来了七次。男人象阳光一样,九年来统共照耀她了七次,这是第八次……不知怎的,苗青青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她突然想起了一部电影,那部电影的名字叫《第八个是铜像》。
还记得在车站接男人的景。大年三十的晚上,已过了午夜了,爆竹声声,站台上的人越来越少了,她等的那趟车还没有到。就在这时,广播响了,说临时晚点。于是,她跑到出站口的栅栏处,问:同志,晚到什么时间?那人说:说不清。也许一点,也许两点,也许三点……她哭了。她就那么一直等到三点,等到站台上就剩她一个人……男人没有回来。
如果说,让她理解男人的话,应该说男人是事业型的。男人很优秀。她知道男人优秀,如果男人不优秀,当初她也不会嫁给他。可是,在日常生活中,&ot;优秀&ot;是不能当饭吃的。每到晚上,当她下班的时候,独自一人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那孤独就象水一样漫上来。特别是在报社值夜班,签了版已是下半夜了。
大街上,灯冷人稀,走着走着,就有了&ot;梧桐更兼细雨&ot;之感!回到家就更是&ot;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ot;了,那枕头是抱着睡的。有时候睡着睡着,就有泪下来了,悄悄地、无声地,无限惆怅地,就去吃&ot;安定&ot;……慢慢,天长日久,这心里就生出了一咬一咬的小虫儿,小虫儿一点一点地蚕食着那孤守的意念。男人,你就只怪我么?
这天,值完夜班,苗青青在床上浑浑噩噩地躺了一天。到傍晚的时候,她突然听见有人敲门。苗青青先是心里一紧,是不是?……尔后听那敲门声很急,这才披衣起床,拉开门一看,却是一送信的小伙子。邮递员说:&ot;苗大姐,签收吧。&ot;
苗青青懒懒地问:&ot;什么呀?&ot;邮递员大咧咧地说:&ot;签吧,大件。&ot;等苗青青签了字,邮递员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大木箱子,那木箱是用旧弹药箱做的。苗青青诧异地问:&ot;这么大,啥东西?&ot;邮递员经常给她送信,很熟。就用羡慕的口气说:&ot;你都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这是从外地寄来的。&ot;接着,邮递员很热地说:&ot;苗大姐,要不,我帮你打开?&ot;苗青青心里一酸,淡淡地说:&ot;你打开吧。&ot;小伙子风风火火地找了把钳子,三下两下,就把那大木箱子打开了。
打开一看,见里边放的是男人的军用被褥,还有几套军装和一些平时集存下来的零零碎碎东西……放在最上边的,有两件东西让苗青青格外吃惊。最先看到的是精心制做的一个铜雕,那铜雕是一排机枪弹壳做的,几乎钳、铣、磨、刨、镀,所有的机械工序都用上了,做出来的竟是一个极为传神的飞翔中的仙鹤的造型!
更叫人心动的是,这仙鹤上还贴着一张纸,纸上写有五个字:报告,回家了!在铜雕下面,还放着一本装订好的报纸剪贴本。那邮递员看着那仙鹤形的铜雕,挠挠头说:&ot;噢,是告诉你,你爱人要回来了。&ot;当苗青青从铜雕下拿起了那个装订得象书一样的报纸剪贴本,一页页翻去时,只见那里边全是她表的文章……
男人心细,男人把她写的&ot;狗屁文章&ot;一篇一篇(哪怕是几十个字的)全收集了。
看到这些,苗青青一下子受不了了!
邮递员临出门的时候,还摇摇头说:&ot;这人,回家了,还报告?&ot;
一个丢了家的男人,办公室就是家了。
离了家之后,任秋风先要对付的,是吃饭问题。他的苦处,是不知道该吃什么。现在,吃饭已经成了他最大的一个负担。
9等等灵魂(9)
江雪尖刻地说:&ot;你把我们都当成&039;药&039;了!&ot;
任秋风两手捂在脸上,泪水再一次顺着指缝流下来,久久,他说:&ot;不不,你不是。药就是药,不包括任何有感的部分。况且,那些药,都是她们主动送上门的。我也知道,这样不好,是以毒攻毒。江雪,骂我吧。帮帮我。其实,在心里,我已骂过自己一千遍了……我会找到药,真正的药。&ot;
江雪说:&ot;我问你,你人生的目标就是为了得一种病么?!&ot;
任秋风很肯定地说:&ot;当然不是。&ot;
江雪说:&ot;我相信你说的是实话。也许,我们都是有病的人。工作,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寻找治疗的方法。你好自为之。&ot;
两人互相看着,不知为什么,从不流泪的江雪,也流了泪。
四李尚枝被家人逼到了绝路上。
这天早上,李尚枝不再给人看自行车了。她翻肿着带着血痕的嘴唇,一只手提着盛了清水的小桶,一只手拿着条白毛巾,默默地来到任秋风乘坐的奥迪车前,弯下身子,很认真地擦起车来。
是全家人逼她来的。夜里,男人把她暴揍了一顿,公公婆婆把她骂了个狗血淋头,正上学的儿子也冷眼看着她……她只有投降了。
李尚枝家原住在老城区的一个胡同里。近年来,老城区搞拆迁,到处在扒。
他们也在李尚枝家的墙上用白粉刷上了一个大大的&ot;拆&ot;字。头两年,也只是说说,谁也没当回事。就想,拆了也好,拆了就可以分到新房了。本以为不定猴年马月呢,可说话间推土机就来了,直接堵在了胡同口,一家一家地动员……
于是,李尚枝家就成了&ot;钉子户&ot;。
李尚枝也不愿当&ot;钉子户&ot;,可她没有办法。按规定,拆旧房,是给补偿的。
要房也行,补钱也行。李家当然要房,可现房没有,还要等上一年。可这一年,家里人上哪儿住呢,总不能住到大街上去吧?!拆迁办的人说,你们可以找单位,让单位给解决一下。可男人所在的工厂破产了,李尚枝也下岗了,现在男人在外给人修车,李尚枝是给人看车,都没有单位。于是,&ot;钉&ot;了十天之后,周围的房子全都拆完了,只剩下李尚枝一家了。拆迁办的人一古脑全涌来了,一个个铁嘴钢牙的,说限期三天,必须搬家。说是再不搬,就动用法律手段了。
一家人都看着李尚枝,看得她很绝望。因为李尚枝本是有单位的,单位也没说不要她,是她自己逞强造下的恶果。男人原是很老实的,多年来从没跟她红过脸,可这天晚上男人出去喝了半斤酒,回来就把她给揍了。尔后男人捧着头呜呜地哭。公公是偏瘫,婆婆有糖尿病,儿子正在上学,一家人全靠她呢。可她又有什么办法?后来,拆迁办的人看这一家愁得实在没办法,干脆给他们家临时租了两间房子,三下五除二,背的背,抱的抱,抬的抬,硬是给强行搬了。搬的时候,公公不敢骂拆迁办的人,只是放声地骂李尚枝,说这一家都是李尚枝给害的!
只从搬家后,一家人开始绝食了。老公公不吃饭,婆婆也不吃饭,就骂天骂地骂煤。公公当年在煤场干过搬运工,就拐着弯骂煤。他说,你以为你有日天的本事,你以为你是平顶山的煤,烧白了当砖使,你还自燃哪!你烧球啊烧?我不知道你是方山煤,二道沟的煤,垫脚的渣货!你一烧就白了?白了也是个j臣,烧成灰也是个没成色货!……一边骂着,就看李尚枝,看得眼黑。在中国,几乎家家都是活单位的。特别是公公婆婆,什么都不认,只认单位。单位就是树,树叶离了树能活么?他们当然也听说了,金色阳光现在工资很高,人人有股份,还有各种福利……那么,当过劳模的李尚枝为什么不要求回去呢?公公说,脸算什么,脸不过是破鞋底?!人到了这一步,就做不起人了……在骂声中,有一阵子,李尚枝想死。
想想,李尚枝很后悔。原本,人家是答应让她回去的,是她自己要争一口气……现在再涎着脸去求人家,真不如死了。可她不敢死。她要死了,这一家病号,儿子怎么办?!
10等等灵魂(10)
后来,李尚枝心里说,我也不要脸了。混到了这份上,还说什么脸。她是下决心要来求人的。可她楞是张不开嘴。怎么办呢?又没钱送礼,又不会说软话,巴结人也得有个方法不是?于是,她就想出了给人擦车的方法。她当然知道任秋风的车号,也知道江雪的车号,只要这两辆车在门口一停,她就跑上前去给人擦车。她擦车也是很认真的,还专门跑洗车房看过……别人擦车一般是不擦车轱辘的,她蹲下来,连车轱辘、螺丝钉、轮胎上的花纹都给擦得干干净净的。
人要存了心去做什么事,别的就不多想了。李尚枝就是这样,她把任秋风的车擦得象镜子一样亮,她甚至知道车顶上什么地方有一个小圆点,那是什么东西砸的痕迹,所以她擦得格外小心……有时候,连司机都受不了了,司机会追着她问:李师傅,你看,这是干什么?这是我的活嘛。可她只管擦,一声不吭。给江雪擦车时,江雪看了她一眼,说有话你给任总说去。
终于,有一天,当她正蹲在地上擦车轱辘的时候,有一双脚走到了她的身前。
当她抬起头来,看见那是任总。她等的就是他。终于等到他的时候,李尚枝先是满面羞愧,她擦车的手都是抖的!
任秋风站在那里,默默地望着她,说:&ot;我只有两分钟时间,你说吧。&ot;
李尚枝张开嘴,声音却象蚊子一样……
任秋风有些不耐烦了,说:&ot;李师傅,你是不是后悔了?&ot;
李尚枝象个被人逮住的小偷似地,小声说:&ot;是。&ot;
任秋风什么也没有说,推开车门坐了进去……片刻,他又推开车门,从车上走下来,又一次望着她,说:&ot;你想回来?&ot;
李尚枝手里捧着擦车的抹布,一脸泪水,说:&ot;是。我,家里况不好,我要是有一点办法……&ot;
任秋风说:&ot;我说过让你回来,是你自己不回来。&ot;
李尚枝很想给自己留那么一点点面子。她想说,我并不想来,是我公公让我来的,是我婆婆让我来的,是他们逼我来的……可她的身子象筛糠一样抖了一下,却说:&ot;我,卖脸来了。&ot;
任秋风怔了一下,说:&ot;也不能这么说。&ot;
他望着她脸上的皱纹,望着她灰白头,还有擦车累出来的汗……终于说,&ot;李师傅,打扫卫生的活,你能干么?&ot;
李尚枝说:&ot;我啥活都能干。&ot;
任秋风说:&ot;那,想回来就回来吧。你去找江总,就说我说的,明天去后勤上班。&ot;
李尚枝头有些晕,她站在那里,捂着脸哭了。她想,不管怎么说,她有单位了,这是她一家人的——单位。这是个好人,她一辈子都感念他。她真想蹲下去给他擦擦皮鞋,可他已上车走了。
五任秋风最为辉煌的时期来到了。
在他的强力运作下,从京、津、沪、穗开始,省外八家;省内十九家&ot;金色阳光&ot;连锁商场已全部正始开业……在中央及全国22家电视台的黄金时段里,&ot;太阳&ot;正冉冉升起,&ot;金色阳光&ot;的广告铺天盖地!更使他引为自豪的是,在名为世界头号大国的两大帝国:美利坚合众国、俄罗斯,他也已成功地插上了&ot;钉子&ot;。
这个时期,也是他一生当中使用剪子最多的时期。他先后给三十五家分支机构(还有一部分是挂靠)剪了彩,就此也收藏了三十五把金剪子。如今这些剪子都金光闪闪地摆在他的铺了红绸的收藏柜里。
现在,他的电话几乎多到了每分钟响一次的程度。所以,根据工作需要,他已有了两大秘书班子,一对国外;一对国内。于是,他的整个身体只有一个部位是他亲自&ot;动&ot;的——那就是他的脑袋。其余的部位,几乎都有秘书们帮他打理。
对于一个跨国集团的老总来说,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最初,这并非是他的意愿,只是下边的人太负责了。一开始,他坚决反对,觉得别扭。也曾严厉地批评过他们几次,说:这是干什么?我老了么?可秘书们也反过来批评他,说他太不注意形象了!就这样,天长日久,就慢慢习惯了:每次出门前,他就事先站出一个&ot;大&ot;字来,由秘书们前后张罗着,给他穿好外衣、打好领带、收拾好提包及各种文件、甚至蹲下来帮他系鞋带;回来也一样,一进门,几个人冲上来,给他脱下大衣,解去领带,送上拖鞋……他的失眠症虽然仍很严重,但他已很少吃&ot;药&ot;了。这个时期,他对那些送上门的&ot;药&ot;已不感兴趣。秋天的时候,在秘书们的一再建议下,他给自己配了一个保健医生,需要时,就让医生给按按。
11等等灵魂(11)
不过,有一条是他始终坚持的。那就是每次出差,他仍坚持吃方便面。他说,这是他保持本色的底线。于是,各家小报都做了详细的报道,有的题为&ot;亿万富豪的俭朴&ot;;有的题为&ot;总裁与清汤面&ot;;有的题为&ot;一包方便面——记跨国集团董事长&ot;,总之,一片赞扬声。
这年秋天,在树叶将要落光的时候,一天下午,当他从波音737上走下来,步入机场大厅时,立刻就被赶巧乘飞机的几个小报记者围住了。等航班的小报记者们也是百无聊赖,刚好前一段报道过他的&ot;方便面故事&ot;,见过他的大幅照片,于是涌上前来,要他说几句。
任秋风站在那里,沉吟片刻,说:&ot;好吧,我说几句。&ot;小报记者们赶忙掏笔来记。任秋风说,&ot;我给你们宣布一条集团的重大决定:金色阳光要盖总部大厦了。我们要盖一座摩天大楼。&ot;小报记者们仰着头问,多少层?多少层?任秋风顿了一下,有句豪气万丈的说脱口而出,他说:&ot;——世界第一。&ot;说完,任秋风在秘书的丛拥下,大步走去。
小报记者们如获至宝,一个个嘴里&ot;乖乖!&ot;着,连夜就把这个特大新闻出去了。于是一夜之间,全国各家小报都登出了这个消息。就此,&ot;金色阳光&ot;再一次轰动全国,连香港的英文报纸也做了专题报道。一时间,小道消息满天飞:&ot;金色阳光&ot;要盖摩天楼!&ot;金色阳光&ot;要在国内选址建摩天大楼!&ot;金色阳光&ot;要在全世界选址造128层摩天大楼!——这128层之说,是一小报记者在写稿时灵机一动杜撰的。他以&ot;世界第一&ot;为基本想像,很靠谱地有意取了一个吉利数。
第二天,任秋风看了报纸后,说了两个字:很好。他这个构想是坐在飞机上,闭着眼想出来的,还没来得及给集团的其他成员通报……江雪看了很诧异,拿着一份报纸跑来问他:&ot;要盖摩天大楼?&ot;他笑了,说:&ot;盖。但不是现在。&ot;
然而,五天后,这事却越闹越大了。
一时间,先后有十八个省二十七个大、中城市专程送来了象征最高礼遇的&ot;金钥匙&ot;。说只要把128层的摩天大楼建在他们那里,他们会给予最大的优惠政策,免去所有地方税种,并给任秋风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接着,亚、非、拉十六个小国家先后通过外交部来电传,要求把金色阳光的摩天大楼建在他们的都,他们将给予最优惠的待遇,并奉任秋风为国宾;继尔,又有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加拿大、德国等九家国际上最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给金色阳光来了愿意参加128层摩天大楼设计方案的投标意向书……于是,得到消息的小报记者又是一番炒作。
这时候,连分管商业的皇甫副市长都坐不住了。皇甫市长专门约见了任秋风。
市长批评说,老任哪,市里一向支持你的工作。建摩天大楼这样的大事,你应该给市里通报一声嘛。任秋风说,这只是个意向。皇甫市长很严肃地说,什么意向?
报纸都公布出来了,你还说是意向?不象话!任秋风赶忙解释说,市长大人,真是意向,是我们十年规划中的一项。我们是要建摩天大楼,最早的设想是66层,后来主管领导说,要建就建世界第一,要敢于第一,于是我们就想建成世界第一。
至于128层的说法,并不是我们提的,那是小报记者杜撰的……皇甫市长说,既然报纸已经公布出来了,这也很好嘛。如果地质况允许,就建128层,搞他个世界第一!接着,市长又说,我现在正始向你传达市政府的意见:一,做为标志性建筑,摩天大楼一定要建在本市,这是不能动摇的。二,你可以在本市范围内任意选址,市政方面将全力配合。做为本市的标志性建筑,特事特办,免去你一切地方税赋。三,建摩天大楼,事关重大,一定要世界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筑队伍参与招投标,由市政府专门成立一个协调小组监督执行。最后,皇甫市长握住他的手恳切地说:&ot;老任哪,我这是最后一届了。临退前,我想给人民办一件好事。你要理解。&ot;
12等等灵魂(12)
任秋风愣了。他本意是想炒作一下,给金色阳光连锁经营造一造声势,也就那么随口一说。可这事一旦坐实,就不能不认真办了。到了这时候,任秋风才知道做为一个集团老总,他吐口唾沫,就得是钉子!
虽然如此,任秋风还是有些迟疑,甚至是害怕……可紧接着,有三家银行的行长找到他,说本市建摩天大楼具有里程碑意义,市长已给他们打过电话,银行愿意全力相助!尔后,又经过三天四夜的思考和对专家的谘询,任秋风终于松了一口气。一拨一拨的专家众口一辞告诉他,造这样一栋摩天大楼,至少需要五到七年的时间,那样的话,一次投入用不了多少,金色阳光的资金链就不会断裂。
况且,他有35家连锁商场,一家商场一年起码提供一千万资金(他是以家商场的年销售额为例计算的),那一年就是3。5亿……这样下去,有七年的时间,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然而,就在签字前,江雪又跑来了。江雪说:&ot;任总,你不是说,摩天大楼的事要缓一缓么?&ot;
任秋风默默地说:&ot;我反复想了,可以启动。&ot;
江雪说:&ot;我反对。&ot;
任秋风说:&ot;说说你的理由。&ot;
江雪说:&ot;35家连锁刚开业,况难料,万一资金链断了,会出大问题!&ot;
任秋风耐着性子说:&ot;现在是最好时期,市里给了最大的优惠。如果拖下去,这些优惠条件就不存在了。再说,有银行做坚强后盾,我觉得不会出问题。就是资金上出点问题,也不怕。盖大楼要七年时间,我们要投入的第一笔资金数目不大……&ot;
江雪说:&ot;万一呢?&ot;
任秋风一拍桌子,不满地说:&ot;你最近怎么老唱反调?&ot;
江雪看了他一眼,说:&ot;我只是提醒你。&ot;
任秋风已答应了皇甫市长,没有退路了。他很强硬地说:&ot;只要机制活,没人,可以有人。没钱,可以有钱。我看没问题。&ot;
江雪沉默了一会儿,说:&ot;好吧。你是一把手,你说了算。&ot;
于是,摩天大楼工程正始启动,任秋风在一张张合同书上龙飞凤舞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年月,急着想出名、想挣钱的人太多了,世界各国有一百多个著名和不著名的设计师参加了设计投标,各种精美的设计图纸象雪片一样飞来……
最后,谁也想不到,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印度小子光荣中标。此人号称是一印度贵族后裔,曾在美国纽约读了七年建筑学,他所设计的&ot;擎天一柱式&ot;得到了全体专家的一致好评。这位年轻的印度建筑设计师想出名都想疯了,他说他不要一分钱,惟一的要求是,摩天大楼建成那天,他将第一个乘降落伞从楼顶一飞冲天,以此获取这方面的迪斯尼世界纪录!
设计方案确定后,全世界先后有上千家具备特一级资质的建筑工程公司蜂涌而至,参加了承建工程的招、投标活动……也是在市长的强力干预下,本市最好的一家建筑公司与加拿大一家建筑公司联合中标(加拿大一家公司出技术人员监督质量;本市建筑公司出队伍具体承揽工程)。
第二年春上,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任秋风陪着皇甫市长,在摩天大楼的奠基仪式上郑重地铲下了第一锹土!当任秋风弯腰铲土时,他插在上衣兜里的胸花掉在了地上,市长先生看见了,便弯腰给他捡了起来。当场,摄影记者把市长给任秋风挂花的细节拍了下来……就此,他和市长同时进入了永恒。
这天,任秋风和皇甫市长都说了一句话。皇甫市长说,干满这届他就退休了,他想为人民办最后一件好事。任秋风随口说,但愿不是一件坏事。
此后,这就成了一句谶语。
全书结束!
《 笔下文学 》整理收藏 bxwx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