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英布便入了地道。
“放手你们这些人着实大胆竟敢把我强拉入地道!”英布戏骂一声亲兵们放了手他回头一口地道口火光一片心中知道火势已经燃起带着亲兵排成一队快朝前走去。大约走了百步不道地道里突然飘起轻烟熏得人眼睛流泪睁不开。
初时英布也没在意又往前走了五十来步地道里传来阵阵咳嗽声并且咳嗽声越来越烈几乎附近所有的人都开始咳嗽。
“毒烟!”英布停下身举着火把往身后一照浓浓烟雾朝这边齐涌而来。
“不好地道过长空气流通不畅要不快想办法一半往上的兵卒都可能熏死在地道里!”英布暗道一声拿拳重击脑袋心中充满了悔恨暗骂自己:“我真混蛋怎么想起烧房的主意致使浓烟倒灌入地道如果有一半兵卒被烟熏死岂不是我亲手杀了他们吗?”
一个殿后的亲兵因为离浓烟最近已被烟熏的咳嗽不止直不起腰来半靠在地道壁上道:“怎会这么大的烟要是有什么办法把地道堵上就好了!”
“堵上对堵上!可拿什么东西把地道堵上呢?”英布在地道中急走两步抽出宝剑在地道壁连砍两剑一粒土尘碰巧蹦入他的眼睛。
“妈的连士也欺我!”英布恼怒的把剑摔在地上揉着眼睛喝骂一句。脑子猛的空灵一片连道两声‘土……土……’对身边亲兵传令道:“快解下身上铁锨头用士把身后给我筑也一道密不透风的墙来!”
亲兵们听令纷纷解下身后背的铁锨等物疯狂的挖起两侧沙土一盏茶不到的时间已筑好一道土墙把身后的浓烟挡住。地道里的咳嗽声欲来欲少一刻钟后竟全消了又恢复到刚才的空静除了快移动的脚步声诸音全无。
第十七章 瓮中捉鳖
座坚固的城门很快便被凶悍无比的匈奴骑兵攻破这料之中然而入了城望着空空荡荡的街道并不见一个饿死或者饿的奄奄一息的敌军又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匈奴骑兵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可是对于敌军身上所携带金银珠宝的渴望并未因此减少一分以为敌军或许躲在城中大大小小的宅院等死纵马破门入院仔细搜索起来。最终的结果让人有些失望依然是一无所获那些想象中已饿死或者饿的奄奄一息的敌军并末出现在大街小巷之中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上天入地留下一座空荡荡的城池。
各队的主将几乎在同一时刻醒悟中了敌军之计想要率军退出城池可是后边等待入城的骑兵把城门挤的水泄不通源源不断的涌入城来根本无法退出城池。四位主将无奈只得赶到‘代县’韩王宫大殿去见先期赶到那里的冒顿以及左右贤王。
冒顿原想四十万敌军在‘代县’城内被困十日一定会把韩王宫里边搞的屎尿齐飞尸横遍野谁料韩王宫里干干净净就像没有驻扎过兵卒一般。他在大殿王榻上坐下不去理会韩王韩信忽隐忽现想要杀人的眼神把双手平举向上微抬道:“众爱卿平身。”接着向韩王韩信问道:“中原的皇帝是这样召见大臣的吗?”
韩王韩信心中正在暗骂冒顿坐在他的王榻上不得好死又听不懂匈奴话。所以对冒顿地问话没做丝毫反应。须卜呼韩暗踢一脚把冒顿的话翻译一遍后他才诚惶诚恐的道:“没……没错!大单于英明!”
听了须卜呼韩的翻译冒顿还想问问中原皇帝当皇帝的一些细节抬头见四队主将神色慌张的从殿外齐入大殿直起腰板在王榻上坐好语气威严的道:“收获如何?”
“大……大大大……大单于!”白马主将在最前边单膝下跪身后依次跟着黑马主将、黄马主将、红马主将结结巴巴的道:“臣想问个问题。人饿死之后。会不会连尸身衣服都饿地无影无踪?”
“这怎么可能!”冒顿笑了笑。道:“你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大单于!”白马主将一拳按于地上低头弯腰道:“城内没有一个敌兵连一具敌兵尸体也没现所以……所以臣怀疑上了敌军地j计!”
“啊!”冒顿从王榻上站起脑袋一沉又坐到王榻上道:“空无一人?明明见到敌军几十万大军入城怎会空无一人!”
“报……”一名传令兵快步走入大殿。半跪下身道:“禀大单于东城外突然出现李信兵马用箭阵封住城门!”
“用箭矢封住城门?”冒顿喃喃了一句眼神复杂地看了左右贤王一眼还没开口说话又有三名传令兵进入大殿分报南城、西城、北城也被敌军用箭封住城门。
“快……快传令下去。紧闭城门。不能上李信兵马入城!”冒顿站起身下令转身对左右贤王道:“两位陪我登城楼一看瞧瞧这是怎么回事。为何敌军不在城内反而出城把我军困在城内!”
韩王韩信一头雾水的跟在右贤王须卜呼韩身后不明白匈奴人一惊一乍的为何由刚入城的大喜变成现在的大惊快走两步与须卜呼韩平行轻声问道:“右贤王生什么事了!”
“什么事?”冒顿怒不可遏一脚把韩王韩信踹倒在地怒骂道:“都是你做的好事说什么要把李信当作一只老鳖困在‘代县’城内先来一个请老鳖入城再来一个城中捉鳖。现在好了老鳖没抓到反被老鳖把我们当作老鳖给困在了城内!”说罢头也不回出了大殿门随冒顿朝就近的东城而去。
大殿只留韩王韩信一人捂着肚子哎哟哎哟了半天眼中瞧着在门外逐渐消失地右贤王须卜呼韩背影暗暗骂道:“我只是出计的人计策是否能成功得看使计人的本事干嘛把火冲我头上?匈奴人匈奴人全他妈是不学无术粗陋无礼的蠢蛋还请老鳖入城连句成语也不会说这叫先请君入瓮再瓮中捉鳖。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会跟这等父母兄弟都可的禽兽合作真是害人害己害人害己啊!”……
李信骑着‘白蹄乌’左右随着张良与韩信身后跟着一千亲兵护卫不紧不慢的朝‘代县’城内出离‘代县’还有不足四十里的距离。
一骑飞身前来相报道前方十里左右出现一支灰头土脸的兵马人数大约在万人左右。
李信停了下来这个消息让李信、张良、韩信三人摸不着头脑按说一个时辰前陈婴地后军刚刚从那里经过本不该有所谓地兵马除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可是匈奴的人马?”李信问道。
“不像!”探马摇了摇头道:“他们全是靠两条腿走路没看见一匹战马?”
“可是原代国地溃军?”韩信问道。
“不像!”探马摇了摇头道:“他们虽然灰头土脸但看起来士气十分高昂不像士气低落的溃军。”
“可能匈奴人坚壁清野政策引起‘代县’城内百姓不满自组织起来的义军!”张良笑道。
“也不像!”探马摇了摇头道:“他们纪律严明不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倒像训练多时的正规部队!”
“也不是匈奴骑兵也不是代国溃军更不是乌合之众莫非真的是上天派来的一支天兵天将!”李信笑道:“可他们灰头土脸衣服泥泞又做何解释?难道是从地下钻出的一支阴兵!”
“陛下!”韩信把战马驶到李信旁边轻声道:“依臣之见应该让陈婴派来一支人马把这支来历不明地人马剿灭。”
“对方身份不明。是敌是友还不清楚妄自剿灭万一杀
我们的人马呢?朕觉得还是派人前去询问一下辩明决定不迟。”李信道。
“陛下韩大人说的十分有理这支人马距我们不过十里距后军却有十多里万一把我们包围陛下的安全岂不是受到威胁。臣觉得还是派人前来围住这支人马。然后辨明身份不迟!”张良道。
“这……”李信正要说话。又有一个探马飞身而来瞧其神态喜气尽露知道要报的是个好消息。等到那个探马近身下马拱手正要开口李信笑道:“给朕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探马一愣心想我尚未开口怎么陛下竟知报的是个好消息对李信更是崇敬。道:“前方十里突然出现的人马身份已经查明是英布将军所率地一万兵马!”
“英布一万兵马他竟成功突围而且丝毫没有损伤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李信心中暗想压制一下自己地情绪道:“你可探查清楚。确是英布人马无疑?”
“小地已与英布将军打过照面。确是英布将军无疑英布将军得知陛下就在左近率领大军朝这里赶来。等着拜见陛下!”探马道。
“好好!”李信点了点头道:“可知英布他们如何从城中脱困?”
“说出来陛下可能不信英将军他们从‘代县’城中打了一条长达三十里的地道他们在匈奴人攻城之初从地道脱身!”探马道。
“挖地道脱身英布怎能想出这等妙计来!”李信笑了笑道:“看来我们的英将军不光是个好战勇杀的猛将还是个心细如的儒将。你去传令让英布他们原地待命朕这就去见他!”
“是!”探马翻身上马绝尘而去李信领着兵马继续前行一个时辰后两军碰头。兵马停下略作休息李信查看了地道出口令人把地道填实与张良、英布、韩信三人围坐在一堆火旁听英布讲解此次脱困过程。
“……出了地道口末将还在想冒顿一入城见城中空无一人那种上当受骗的表情一定十分可笑可惜看不到了!”讲完英布把在胸前快互搓的双掌凑到火前烤了起来。
“匈奴人每人有三匹马如果也按英将军那样杀马裹腹地话他们能撑两月以上。两个月如此漫长只怕他们也会想到挖地道出城的计策臣建议应在城外隔十步埋一瓮将‘代城’围起来派人聆听地下动静以防匈奴人挖地道出城。”韩信往火上添了一把柴道。
“韩大人多虑了临走之时我把‘代县’城内的所有挖掘之物都收缴一空他们怎么可能挖一条地道出逃?难不成他们就凭腰上弯刀挖出几条供逃跑的地道吗?”英布道。
“小心没大差韩信顾虑的有理派人通知彭越他们照做!”李信吩咐道紧了紧身上的皮裘暗道一声这天怎么这么冷。
张良用手中木柴拨了一下火心中灵机一动道:“英布将军能挖地道出城臣突然想我们能不能挖地道入城来一个内外夹击打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
“不妥!”李信摇了摇头抬头望一眼阴沉无比的天空道:“英布虽然利用被火焚烧后的残垣断壁将地道出口堵上可匈奴人不是傻子过上天便会察觉其中地奥妙派人严加防范入城中地人很可能遭到匈奴人的屠杀。”
众人又在一起说了一会话英布突然把话锋一转似笑非笑的盯着李信身上皮裘道:“在城中也未觉得出了城往这野地中一坐被寒风一吹还真是冷!这才九月地天气怎么就冷到这种程度!”
张良与韩信相视一眼会意的哈哈而笑知道这是英布拐弯抹角的向李信讨要皮裘来着。皮裘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如果得到皇上身上穿的皮裘那可是一种天大的荣耀足可令诸班大臣武将羡慕的无以复加。
“哦!”李信站起身解下身上皮裘走到英布面前给英布裹上笑道:“英布立了如此大功朕还没有赏赐什么呢今天先小赏一件皮裘等解决了‘代县’城内的匈奴人到时再大赏你和那帮英勇的将士!”
“臣只是顺口胡说怎敢要陛下身上皮裘?如今天冷陛下冻坏了臣可就成了大罪!”英布把皮裘脱下假意推托李信佯怒道:“披在自己身上取暖朕的马上还有御寒衣物!”令亲兵取来一件披风裹在自己身上。
“英将军英将军穿了皇上的皮裘滋味如何?可曾暖各了许多!”张良嬉戏道。
“暖和真暖各!”英布把皮裘裹在身上得意洋洋的道。
李信正欲坐下身去朝远处的兵卒看了一眼。他所带的亲兵刚刚赶了二十多里的路。英布所带兵卒在地道中也爬行二十多里路此时已近深秋兵卒们还穿着入秋时的衣物再加上刚刚赶路每个人身上都出了一层汗被冷风一吹个个耸肩缩脖往火堆前紧靠。他心中一寒坐下身道:“张良送装备的兵马何时才能赶到此处?”
“多则十五天少则八九天必定可达‘代县’!”张良道。
“陛下在担心什么?”韩信问道。
“天冷的过快朕怕突降大雪兵卒们衣物单薄怎能御寒?”李信皱眉道:“都怪朕当初好大喜功为了歼灭匈奴机动骑兵领着大军冒进。如果听你之言大军慢慢推进如今兵卒们都能穿上冬衣了!”
“陛下安心!”韩信瞧了一下天十分没有把握的道:“再过一月才到冬天半月之内衣物便可送达兵卒们会赶在严寒之前穿上冬衣御寒。天虽然阴的可怕可臣想最多下一场秋雨那时多熬姜汤食饮也就挺过去了。”
第十八章 天助匈奴
奴人开始攻击以少量人马由四道城门轮番出击既外李信兵马不得休息又起到试探四个方向兵马实力孰弱孰强目地为大军突围做起准备。
英布借地道出城的第二日连绵的细雨便下了起来雨虽不大但从早下到晚从白天下到夜里一连三天不曾停过一刻的雨还是把兵卒们所穿的衣甲全部打湿。姜的用量越来越多三四十车的老姜在这三天里耗尽一多半眼看再过两天即将全部食尽。
到了第四日晨雨终于停了下来可天却阴的更沉至傍晚飘起了雪粒天一擦黑指甲盖大小的雪花纷纷扬扬的飘了起来一夜后大地银装素裹煞是好看那雪已下了三寸厚。
英布深一脚浅一脚赶到大帐将身上的雪花抖擞干净跺了跺脚怒视仍在飘扬的雪花恶狠狠的咒骂一句。今年的第一场雪来的太快太突然足足比以往提前一月有余部下们手脚冻坏的已达一成因严寒而生病的也达半成仗还没真正打起非战斗减员已近一成五如果再拖上三四天减员的数量很可能增至三成。
他如今是镇守北门的主将北门是匈奴人回家的方向所以兵力最优减员的总人数也就最多。据他所知其他三门的情况跟他的差不了多少有的减员甚至比他还严重如果两天后断了老姜因雪减员可能达到三成那可是十多万兵卒啊。要是四天之后冬装还没办法运抵。到时减员会增至几成他简直连想也不敢想。
英布挑开帘步入帐内里边生着三盆炭火与外边的严寒泾渭分明。帐里一共坐着七个人除了镇守其他三门地陈婴、彭越、韩敬这三员武将外还有张良、韩信、当今的天子李信级及刚刚赶到主管后勤装备供应的6贾。
见到6贾英布就如溺水之人看到救命的稻草。垂死之人见到救命的仙丹。久沉黑暗多年之人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般。急走两步赶到近前眼中闪烁着泪光语气激动不安的问道:“6大人可是御寒衣物运到了!”
6贾此次面见李信主要就是来说明运送装备的困难地虽然按照军令他在剩下地十一日内完全可把将士们急需地冬装运抵但这场秋雨来的太快本来想提前八到七日把冬装运抵的计划完全被雨打乱。只得先行赶来向李信禀明无法提前运抵的缘由谁料未到‘代县’这雪已下了起来情况也就越来越严峻。
这已是他第七次重复说明情况了先是向李信陈述然后张良、韩信等人相隔入帐每入帐一人神情都异常焦虑的向他询问供给车辆到达何处救命冬装何时能抵。他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作答。
“按照原先的计划。衣物在后天或者大后天就可运抵。可你也知道这几天先是下起秋雨路面湿滑车队度受到一定地影响。将会顺延两到三日。岂料昨日天降大雪路面更加湿滑只怕还会延误两日衣物会在六七日后运抵!”
“什么六七日!”英布怒目急视左手拽着6贾衣领右手握拳就朝6贾的脸上挥去。还好离得最近的彭越冲上去把英布抱住紧接着韩敬、陈婴也上前帮忙把英布硬往后拖了两三步要不然这一拳下去不把6贾给打死也把6贾给打得半死。
英布被陈婴、韩敬夹在身后腰被后边的彭越牢牢抱住虽不能再冲到6贾跟前但了疯似的上窜下跳指着6贾的鼻子骂道:“六七天说的多轻松!知道六七天意味着什么吗?六七天之后四十万大军全会被冻死在这里你送来御寒衣物给谁穿给鬼穿还是让将士们盛装入。你这个后勤官是怎么干的连衣物都无法及时运抵是吃屎办事地吗?”
“陛下!”6贾突然转身跪在李信面前脸色苍白地道:“大军的情况臣已听说很多人因为冬装未到冻坏了手脚这件事一定得给将士们一个交待。臣想过了将士们所以被严寒冻坏了手脚全因臣没能及时把衣物运抵请陛下将臣斩也好给将士们一个交待。”
“你已尽力这事与你何干!”
几日来连续不断的雨雪天气已把李信搅得心力交瘁他甚至想到了拿破仑在滑铁卢遭遇大雨地心情是否跟他此时一样希特勒在兵围莫斯科遭遇大雪时心情是否跟他也一样如今又是雨又是雪的让他怀疑自己即将步入拿破仑的滑铁卢、希特勒的莫斯科。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天不佑我与尔等何干!”李信仰天长叹一声扫视帐内诸人一眼道:“跪着的起来坐好打人骂人劝人拉架的收拳闭嘴也都坐好既然事情已走到这一步大家应该都冷静冷静想想解决的办法打人骂人是解决之道吗?”
诸人纷纷落座沉寂片刻之后韩信道:“陛下据臣观察这几日匈奴骑兵攻击的力度越来越猛看来他们也意识到这场雪是天在助他们准备要大规模突围了!”
“匈奴人会如何突围?”李信问道。
“每一次出城冲击匈奴人似乎使用兵力一致可臣还是看出其中的细微差别来。比如昨天下午申时四刻对南门的冲击是这么多天来所使用兵力最多冲击力度最大的一次靠马的爆力差一点冲破韩敬兵马由连弩及神臂弓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这是一种试探匈奴人正在估算用多少人马可以冲破南门守军的第一道防线接着攻入第二道乃至于第三道防线逼得东门、西门、北门的兵马前去增援好让大军则由北门突围。”
“想从北门突围?”英布站起身。嗡声嗡气的说道:“陛下放心臣誓
北门阵地不让匈奴兵马越雷池一步!”
“英将军差矣!”张良笑了笑道:“将军把他堵在城中不是让他置之死地而后生吗?时间拖得久了反而对匈奴人有利要是他再等上日现我们因冻害减员达到三到四成那时你请他突围只怕他也不愿吃亏地始终会是我们。”
“你的意思是让我放虎归山!”英布满脸的愕然。有如一座铁塔。轰然倒坐于座上。
“两位真的要……放虎归山!”显然。李信虽然也意识到这次因为大雪可能惨败于把家安在马上的匈奴骑兵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匈奴人围困于‘代县’城内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要他放手这个决定太让人难以决断。
“陛下有时候放手用小败去防止大败也是最好的选择!臣于韩大人商量已久认为在这种我军御寒之物无法运达大军多有冻伤的情况下。应该在匈奴人还未觉我军的窘状让他们突围总比让他们现我军受寒冻之苦而大破我军好上百倍!”张良道。
李信心中一动暗暗想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真要是寸步不让必将会同拿破仑与希特勒那样遭遇平生最大地失败最终可能导致整个帝国地失败。张良与韩信是天下少有地奇才在军事上的建树世人更是难以望其项背他们两个一定也是看出其中可怕的后果才劝我放虎归山以解现在之危。也好。与其大败不如接受现在小败这个事实。最少能保存实力以待将来对敌致命一击。至于以后该如何对付匈奴看来得从长计宜这次失败也充分证明了面对匈奴人机动性强的特点。用机动性弱的步兵很难再现当初河南地时的大胜得仔细考虑考虑怎样打匈奴骑兵之快又怎样打匈奴骑兵之散。用李敢的猛虎骑兵营以快打快?不匈奴人一触即散骑兵营多擅军团作战无法对化整为零地匈奴骑兵定点清除得用一支什么人马去打匈奴骑兵化整为零的点呢?”
韩信见李信长时间不语还当李信不舍得在此时放手道:“此次前来的大军多半是赵佗带到南越的秦军他们虽也生于关内算是北方人可在炎热的南越生活十多年早已不适应北方的酷寒。如果再等上两三天受冻而伤的兵卒只怕会成倍增加望陛下尽快决断。”
李信已想到一个关键点心中一道灵光忽隐忽现抬手止住韩信再往下说道:“诸位且慢进言朕想点事情!”
李信想起自己那个时代各国对付恐怖分子都不会使用部队大规模整军团作战而是用一支精兵对恐怖分子集中的地域强火力攻击对于恐怖分子分散地地域则以十人左右地小队方式定点清楚。
“我可不可以也按这种方式对付化整为零的匈奴骑兵呢?”他暗问一声。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匈奴人除了有马度快外不管弓弩剑戟还是盔甲装备都无法与他地兵马媲美。他就如装备精良的正规部队匈奴人就如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恐怖分子如果也用精兵入匈奴地慢慢蚕食匈奴有生力量那样的话……
李信心中有了打算虽然还没有这种战法的整套构思但已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也就不把‘代县’这里暂时的失败放在心上手往椅背上猛击一下道:“好就来个放虎归山!韩信说说你的整套计划!”
“臣与张大人是这样打算的!”韩信道:“如果臣所料未错今夜匈奴人会集中两到三万的死士对韩敬阵地猛冲打乱韩敬的阵型大军于南门佯动给人一种要从南面突围的错觉。我们将计就计调英布大部人马以及东门、西门少数人马赶往南面增援放心大胆的让匈奴骑兵从北门突围。”
韩信朝英布看了一眼笑笑道:“英将军说这是放虎归山是因为英将军没有把整套计划听说以为我们要放虎归山其实这还是个瓮中捉鳖之计只不过把这个瓮扩大了许多由‘代县’一个城扩大到整个中国。据悉李敢兵马已将出长城之路堵的严严实实匈奴人出不了长城就困在长城之内假以时日必会把陷入我国的匈奴骑兵全部歼灭。”
英布以及彭越紧张的表情逐渐缓合相信凭韩信之计必能将此处匈奴骑兵全部歼灭只不过所费时日长了点罢了正要赞同韩信之计李信道:
“不!当初让李敢挡住匈奴人的退路是因为算定匈奴人突围之后只剩两至五万的残军所以才敢放心大胆的让他们留在国内慢慢清除。如今可是四十万匈奴骑兵他们跨下有马度极快留在国内是个大患将侵扰半个中国乃至整个中国。我们不能再在国内燃起战火百姓们才过上两天舒心的日子再经不起此番折腾要打也要在匈奴地打不能在国内酣战!传朕召令!”
帐内之人全部站起聆听李信召令。
“命匈奴如若从南城出击韩敬稍作抵抗便可全线溃退佯装大败彭越、陈婴两部留少数人马固守东西二门其余人等呈两翼状增援韩敬大军护住韩敬军两翼。令英布人马全线固守北门打得匈奴人马无法从北门出得一骑只能从东西两门突围。不能随了他们的意不然会使他们怀疑其中有诈继而猜出我军可能有变对我军做出不利的决定。另派人前去李敢处传朕诏书令他全线退守‘平城’留出一条生路供匈奴人退走一旦匈奴人全部退出长城封堵长城入口严防匈奴人再次闯入中国!”
第十九章 精兵政策
奴人突围成功李信率大军返回‘咸阳’撵车上张陪。车行一日绞尽脑汁想出的对付匈奴人念头逐渐成熟他把心中所想道了出来以期借张良与韩信之手把这个想法再加完善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张良与韩信虽是军事大家可局限于当时的条件对李信所说是闻之未闻一脸的惊愕。过了良久张良道:“如果臣没有理解错的话陛下要用两千骑兵对付匈奴几十万骑兵?”
李信点了点头。
“这怎么可能!”张良看了韩信一眼见韩信垂头苦思接着道:“以两千骑对付敌几十万骑!臣说句不恭的话陛下如果真这么做了只怕天下人都会以为陛下疯了!”
“臣倒觉得陛下所言有些道理!”韩信抬起头道。
张良以为韩信为了得宠竟要恭维李信这个疯狂的想法急忙道:“韩信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什么事都逃不过一个理字张大人莫急且听我把话说完看我说的在不在理!”韩信朝张良一笑打了个眼色回头向李信拱了拱手道:“臣遍查兵书现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战争必胜法。一次战斗的胜利取决于三个条件先要掌控有利的地形其次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最后需要有制作精良的武器。无论是步兵、骑兵还是战车部队、弓箭部队只有在合适的地形上才能挥最大威力。所占地形不合势。十个人也打不过一个人臣想问陛下这支人数为两千人地精兵在匈奴人的地盘上面对匈奴人快的骑兵怎样才能抢占有利的地形?”
“这也是朕为何要组建精兵的目地所在!”李信笑道:“朕打算学匈奴人的样子给他们每人配上两到三匹马以快打快用度去抢占有利的地形。”
“或许可成!”韩信点了点头又道:“听陛下的意思这支两千人地队伍将要在全国征召重新组建。臣再问陛下怎样才能在短时间之内把这支兵马训练成一支军纪严明、训练有素地队伍。要知道。如果部队没有纪律。战士不服从将令。驻扎时将营帐搭得东倒西歪集合或者解散时一片混乱。击鼓冲锋形势有利唯恐落后。鸣金撤退形势不利只怕跑得不够远。前队已投入战场后队还一盘散沙。如此兵马一百个也打不过一个匈奴骑兵。”
“匈奴人受此大挫一年内如果不见我们有所作为便会再次入侵。从全国征召勇士到选拔勇士成功需半年之久也就是说只有半年地训练时间!”李信道:“朕准备把重金高爵征召来的一万猛士交由你来训练。你韩信训兵练卒的能奈朕是知道的给你一万猛士用淘汰法半年内练出两千精兵也是可行的君意下如何?”
两千精兵在李信心中重量几何。从谈话中韩信便能休会。能得李信看重去训练两千精兵韩信哪有不愿之理道:“臣愿意为陛下分忧。但臣还有一事要问陛下!”
“有话直讲!”李信道。
“武器不精良跟赤手空拳没有区别。甲冑不坚固跟光着脊梁类同。弓箭射不远跟手持匕做战无异。射不中目标跟没射一样射中而不能造成损伤跟没有箭头相同。所以武器装备以及人员的素质都是重种之重陛下对这些可都有所把握?”韩信问道。
“征召猛士对骑马射箭近战格斗都有一定的要求并非只需力大勇猛便可这点你可以放心!至于武器方面不用朕讲你也该明白匈奴人根本没有办法与我们地兵器相比。”李信道:“秦时的劲弩都不是匈奴那种兽皮做的甲冑木头做的盾牌能够抵挡的更何况现在王惊昼夜不停的研究改进新式武器装备?朕可以给你们透露一个小秘密对于弓弩王惊已根据巨大连弩的道理给神臂弓安装一个匣一次可按压五支箭矢。也就是说今后神臂弓不用填箭只需把弩箭拉至弩机上匣子里装的箭就会自动填好此弩非常适合骑兵作战而且节省许多时间将会是匈奴骑兵地一个噩梦。至于近战冲锋时所用地镗其柄王惊也有改进柄分三节可收缩拉放柄缩变为长三尺的短兵器柄伸又成丈余长兵器便于骑兵携带。
还有马刀靴匕也有改进比以往更加锋利。最重要的突破是甲冑由过去全钢制地无缝铠甲改为留有空间缝隙的锁子连环甲既能有效阻挡匈奴人箭矢远射与近攻刀砍又能覆盖骑士全身对骑士全面保护而且与以往的甲相比重量上减了八成。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给战马穿上保护性钢甲的设想从此实现战马被敌人箭射刀伤的危险降到最低。”
锁子连环甲!韩信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十分期待能马上见一见这种甲!道:“数量上能保证两千骑兵每人都有一套吗?”
“现在还无法保证不过出征时每个兵卒的身上都会有一套这样的战甲!朕想过了别看我们这支人马仅有两千人马但这两千人马的战力不可小瞧仗打到顺时一人胜匈奴百人都有可能可谓是二十万铁甲!……”李信道。
眼见韩信与李信完全陷入对所谓两千铁甲的憧憬之中张良还是不无担心的插嘴道:“匈奴国的地形与我国不同。翻山越岭跨河跳涧我们的战马不如匈奴人的战马险道危径上边一面奔驰一面射箭我们的骑士不如匈奴骑士狂风暴雨、冰冻三尺仍能忍饥挨饿进行缠斗我们还是不如匈奴。有此三不足陛下真的有信心以区区两千人马胜匈奴数十万大军?这未免有些儿戏了吧!”
李信略了思索。道:“正因为我们地战马不如匈奴战马所以
朕才从边陲各国收罗战马让我们的战马胜过匈奴战马们大部分骑士的骑术、身体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匈奴骑兵所以朕才要在全国征召猛士用精兵策略来胜匈奴骑兵你为何不明白朕的苦心呢?”
“不是臣不明白陛下的苦心着实是因为战争是一场凶恶危险的行动谁大谁小谁强谁弱往往决定于刹那之间用人的生命为赌注一旦跌倒就难以爬起来。那时后悔都来不及了!”张良顿了顿。道:“如果臣所料未错的话。两千骑兵出征陛下一定是亲征地了这不是陛下拿自己地性命在开玩笑吗?臣不是怀疑两千骑兵有没有杀匈奴骑兵地能力而是怀疑他们有没有保护陛下的能力。”
“这……”李信快用手指抽了抽鼻子道:“谁说到时朕要御驾亲征了朕就在‘咸阳‘呆着哪里也不去!”
张良与韩信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一看李信说话时的举动就知这话不能相信。到时他一定会找个理由御驾亲征的。张良叹了口气道:“臣不是反对陛下御驾亲征最少要陛下的安全能够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再出征吧!臣想过了我们与匈奴人相比虽有三不足但也有五项能力过匈奴骑兵。其一:平原对阵用战车突袭骑兵出击匈奴骑兵再多也可以摧残他们将其大败。其二:我们有强弓劲弩。可在远距离对敌造成伤害。匈奴骑兵弓箭射程太近不能抵挡。其三:我们战士身穿坚固盔甲一旦与敌接触。各种兵器齐涌而上再由骑兵掠阵。战士五人一伍十人一组要进同进要退同退匈奴骑兵不能抵挡。其四神射手埋伏阵后匈奴骑兵一入阵骤然动万箭集中目标齐射匈奴那种兽皮做的铠甲木头做地盾牌不能抵挡。其五:骑兵下马步战刀枪剑戟短兵冲杀肉体相搏匈奴骑兵不能抵挡。以数十万兵马围歼敌几万骑兵用十个打敌一个这种战法最为稳妥所以臣请陛下还是用这种稳妥的办法为好。”
“你未入匈奴地不知匈奴地的情况草原上看起来平坦如湖草下边暗藏沟壑高低起伏不适合战车冲锋所以这第一强吗?”李信摇摇头一条一条的反驳张良所谓五强道:“我们虽有强弓劲弩可此次北征你见过匈奴人进入过劲弩的射程吗?没有连一次也没有这第二强有用吗?人家连射程都不入又如何会跟我们近战这第三强第四强也是无用。还有这第五强它只适用没有马镫时的年代如今马镫满天飞匈奴人也知用绳为镫谁还下马步战呢?”
“陛下说的是在‘代郡’之战那时匈奴人为把我军引到代郡不入射程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我们入了匈奴地攻打他的单于庭他们还会不与我们近战吗?这只怕说不过去!”张良道。
“也许会也许不会谁又说得了呢?”李信笑笑头笑道:“单于庭?单于庭!名气倒是挺大可那里是个什么地方连我们最小地县城也不如就有几顶帐蓬罢了!就算他们会近战可用几十万大军入匈奴地光送运粮草地人马就得百万之巨如果被匈奴人断了粮草数十万人不是要全葬送在匈奴地了!”
“几十万的大军需要粮草陛下的两千精兵就不需要粮草了?如果被断了粮道耗费无数地两千精兵不是也得葬送在匈奴地?”张良道。
“这就是朕即将要给两位说的第二个设想!”李信哈哈大笑道:“匈奴人呼啸而过纵行千里为何不需要粮草?我们推进百里之地为何就得等待粮草供应!”
“匈奴人游牧为生平时食牛羊之肉战时要么靠抢掠为生要么靠狩猎为生因此他们不需要粮草。”韩信道。
“有理!”李信点了点头道:“他们能抢掠为生我们就不能抢掠为生吗?”
韩信反应过来了道:“陛下的意思是也让他们自己用各种手段筹集军粮?”
“不不不!他们的任务是打仗不是筹集军粮!”李信道:“朕的第二个设想便是这支精兵虽然只有两千人可支援他们的后勤人马却有很多。我初步设想是这样的每个精兵的后援人马定为四十骑主要任务是为精兵在茫茫草原上寻找匈奴骑士抢掠所需粮草以及为精兵载带缴获并可在与匈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