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踏秦川 > 踏秦川第67部分阅读

踏秦川第67部分阅读

    回来的兵马禀告说敌人摆的那个方形阵似乎是虚有其表他们眼看就要攻入阵中又被斜杀过来的一支人马击退!

    “那个阵当真是个假阵?你们五千人马就差点击破它?”夏候婴不敢相信的问了一句。

    “排在阵前的都是些老弱残兵我们攻击他们迎战战斗力很弱后边的人马也不上前相援差一点就突进他们的中阵!所以……所以我想他们的那个阵庆该是个假阵若不是突然杀出的敌军我们早就夺了他的大旗了!”败退回来的人如是说。

    “你们亲眼所见?就前边的是些老弱残兵后边的全是些迷惑人的假兵假卒?”夏候婴接着问道。

    “这……”败逃回来的人谁也不敢肯定因为谁也没有真正的杀入阵中瞧个明白。这把夏候婴搞的更加糊涂起来一会相信前边的敌人方阵是个假阵一会又怀疑那个阵确实是个真阵只是故意示弱诱他上前。

    过了许久当认为是个假阵的想法占了上风夏候婴又命兵马朝前挺进。这一次他是用锥形阵挺进打了与敌决一死战的念头。不料走出三里多地后军将领来报说阵后现了敌人的一支兵马为数大约有四千人马左右!

    夏候婴大惊连忙派出一万人马护住阵后将锥形大阵停了下来。等了一两个时辰之后并不见后边的敌人来攻再找时敌人又没了踪影。夏候婴更加的怀疑前边的那个阵是个假阵不然后边既有他们的人马前后一夹击对敌人十分的有利他们为何不夹击?

    终于夏候婴下了最后的决心不顾一切的去击敌阵再也不后退或者停下来哪怕是被敌军大败也在所不辞。当他的大军攻入方形大阵现这个阵是个假阵后夏候婴扬头大笑两声正想对部下将领说些什么一个亲兵上前来报道:“敌人数万骑兵杀气腾腾而来。

    战局的结果就如注定了的那样夏候婴的兵马并没有与骑兵队阵的经验被骑兵给分割成三个方块拼死厮杀三个时辰以大败告终夏候婴亦被英布俘虏。

    第二十八章 两龙之争

    信既兴奋又担忧的在‘长武’县衙大堂内来回的走着中摆放着一块巨大的沙盘上边捏塑有五龙周边所有的地形围绕着沙盘坐立着未曾参加迎击之战的大小将领全都紧张的瞧着李信唯有张良含笑而坐笑眯眯的只是看着沙盘并不去看焦躁不安的李信一眼。

    对于两万骑兵是否能胜迎上前来的刘邦二十万大军李信还是有几分自信的然而这份自信并没达到十成在没有得到前方将领的回报前他还不能狂妄的认为此战必胜。要是哪怕只是出现一点小小的差错这场战很可能就败了。

    “报——”

    终于大堂外传来一声幽长的叫喊一个骑士快马赶到衙门口来不及等马停稳就跃下马背手举一封书信急冲冲的往大堂赶。

    大小将领们把紧盯着李信的目光转向堂外脸上神情凝重猜测着送来的奏报是吉是凶。听到这声报李信反而放松下来他从骑士紧张而略带兴奋的叫喊声中已听出大功告成在沙盘前的一张椅子上坐下随手拿了一根细棍准备着吩咐接下来该如何与刘邦大军决一死战。

    张良转脸朝外看了一眼随即把脸转回与李信对视片刻两人露出会心的一笑。

    “报!”那名骑士跪在堂内手中的书信举过头顶脸上荡漾着大喜张嘴就想把前方取胜的消息禀告出来可是没有李信的准许又不擅自为之。就如一个知道一件大事的小孩本想着把这事告诉大人后会得到丰厚的奖赏但见到李信良久不问所报何事似乎对这事并不关心脸上的喜色稍微减轻了许多十分别扭的跪在那里。心内多多少少有些失落。

    “所报何事?”李信右手拿着细棍轻轻叩击了左手掌两下道。

    “大王大喜啊!赵梅赵统帅率领两万骑兵先破张平六万大军生擒张平于帐下。随即又急救英布英将军再破周勃地七万大军不过可惜的是跑了周勃与敌两万左右残军。最后在韩信韩将军的全力配合之下。又破夏候婴的七万大军英将军更是勇擒夏候婴!这封书信是赵将军、英将军以及韩将军三位将军合写的详细奏报请大王过目!”

    大小将领疑重的脸色缓和下来。脸上也荡漾出喜色小声的议论起来。一名亲兵走上前去把骑士手中的奏报接了恭敬地呈给李信。李信并不看随手把书信置于茶几上。道:“英布应该在东边防守。怎么跑到了西边还勇战擒住了夏候婴?是不是跑了周勃也与他擅离职守有关系?”

    见李信话问的不善那名骑士连忙解释道:“不!当时赵将军领骑兵赶到。周勃眼看不敌拔腿便逃。赵将军还得去助韩将军也就没有对其追击让他逃了。与英将军并没半点的关系。至于英将军擅离职守赶往西边擒住夏候婴。想必也是懊恼跑了周勃想立个大功来着。请大王明鉴。”

    “立大功?若都向他这样不听号令擅离职守这仗还怎么打?”李信道:“五万步兵援兵可都到了?”

    “到了!”骑士道。

    “好!传我口谕封韩信为前军大将率领五万人马从中路赶到‘五龙’布防。封赵梅为左军大将从左路赶到‘五龙’布防!封英布为右路大将率领三万步兵从右路赶到‘五龙’布防!”李信说罢黑沉地面色一缓道:“再转告诸位将领等胜了刘邦我将大行封赏!至于英布吗?功过两抵不赏不罚!下次如有再犯军纪定斩不饶让他心里有数。”

    “遵令!”骑士起身告退上了马又匆匆而去。李信则把细棍往‘五龙’的方向一指道:“诸位受卿可知‘五龙’为何为‘五龙’?”

    诸位将领都是粗人哪知‘五龙’为何叫做五龙纷纷面露愧色低头不语。

    “张丞相饱读诗书想必知道‘五龙’的来历吧!”李信转头看向张良呵呵笑道。

    “五龙者乃白玄赤黄青五种颜色的真龙。相传在远古时期这里时常盘旋着五条真龙吸取泾水河与黑河地水喷洒于此处因此使得此处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每年都可打出许多地粮食。人们为了感谢五条真龙于是叫此地为‘五龙吸水’以纪念这五条真龙。后人嫌‘五龙吸水’太过拗口于是省去吸水二字以‘五龙’两字给此地命名。此地最窄处也有二十里阔长达百里原先种满了五谷不过可惜的是历经刘邦、项羽入关又逢‘翟’、‘雍’、‘塞’三国立国正好把五龙交于中间常有争战生因此土地竟荒芜了起来。”

    “张丞相真通才也竟知道地如此详细!”李信目露赞赏之色点头示意张良坐下身道:“土地荒芜正利于千里决战等打完了这场仗休养生息个两三年这片荒芜的土地一定可以再变成良田沃土。诸位可知我为何要把决战地场地选在此处?”

    大小将领这下算是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道。有说这是大王地神机妙算他们岂能明了其中的玄机。有说天威不可测大王即把决战场地选在此处一定是自有妙处。……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反正诸位将领们所说地话或隐喻或明了都是夸赞李信。对于这些马屁之说李信虽然颇为反感不过听在耳内很是舒服也不去理会这些人压手止住大家的讨论道:“还是请张丞相说说吧!”

    张良想再次起身而道李信止住让他坐着说话。张良略一思索轻咳两声道:“天下新亡众英雄纷纷而起裂土称王一

    国家竟二十余。然而新国虽多真正有望称霸天下羽、大王与刘邦三人也。英羽已是天下的霸主如今正急于使叛乱的诸国归顺听令无睱西顾。所以大王便要与刘邦趁此时机在西部关内决一雌雄。胜者可与项羽争锋天下。败者或被杀掉或隐姓藏名度此残生。此战需快而不能慢等项羽腾出手来时一切都迟了要赶在项羽腾出手来之前确立谁是关内霸主的身份。刘邦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大王亦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两军又都在此处集结。这里又正好有一块适于决战地平原于是不约而同的把决战的地点定在了此处!”

    “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这也不是唯一的原因!”李信笑道:“所以要在此处决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刚才你说五龙者乃白玄赤黄青五条真龙也。刘邦自号赤帝之子常以赤龙而自居。又说曾斩杀白帝之子。也就是说白龙已被刘邦所杀。秦帝国好黑色黑乃玄也。这条玄龙非秦国莫属。不过可惜的是胡被赵高所杀。婴又被项羽所诛。这条玄龙也就不在了。我们漠北国处于西北周围多有沙漠。一年四季常有黄沙漫天的景象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黄铯地巨龙游戏于沙漠之上我说我乃黄龙转世想必大家没人反对吧!”

    那时候的人除了极其聪明的人外其余人等都很迷信相信大王乃是天帝之子地传说。自李信称王之后多有人劝说其可自称黄帝之子乃一条黄龙转世。

    当初讲个神话来迷惑王惊李信就时常感到难以自圆其说如今又要让他以神权来控制百姓他心中自是不感冒怕将来得编造出一万个谎言来圆这个谎话所以一直不从。

    这时当众人听到一向不愿承认自己是黄帝之子的李信突然之间就承认了高兴还来及呢如何会去反对纷纷喜笑颜开的点头称是。张良也很高兴虽然他压根都不信天上边有神仙天帝但曾编了个神仙授兵书谎言的他自是明白打上一层神秘光彩后所能得到地好处早就希望李信也给自己打上一层神秘地光彩来。听到李信如此说笑道:“大王本来就是天帝之子黄龙转世!虽然大王不承认可天下的人又有哪个不知道谁又敢反对!”

    李信冒充黄帝之子实在是没有办法地事情。这是一场势关生死的决战稍微有一点差错都可能办出后悔莫及地事情。莫说冒充天帝之子可以极大地提高兵卒们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让他们误以为这是为天帝而战。就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他也得冒充天帝之子最少可以消除兵卒们与刘邦军战时产生跟赤帝之子战地恐惧。

    李信道:“项羽位于东边其国尚青色他也就是青龙转世了。如今五龙死了其二青龙又位于东边我与刘邦这一红一黄两条龙谁是真龙谁是假龙也只能在‘五龙’产生的地方来一辩真伪了。”

    “大王自然是真龙刘邦只不过是条假冒的假龙罢了!”诸将领起身拱手齐声道。

    “嘿嘿!”李信笑了一笑道:“我也想当这条真龙不过你们说的不算!谁说的算呢?”他用细棍指了指‘五龙’这块平原道:“只能在这里打一仗我与刘邦谁胜了谁就是真龙败了的那个自然也就是假龙了。不过能不能打胜我是不是真龙就得在战场上靠你们去奋勇杀敌去证明我是那条真龙!”

    “臣等自当浴血奋战!”诸位将领齐声喝道:“请大王下令!”

    “好!”李信站起身给诸位将领都倒了一杯酒。有些将领连道一声不敢当李信强硬的把他们伸向酒壶的手拨开给他们的樽中添满了酒道:“有诸位兄弟的这一句话看来我便是那条真龙了!来大家共饮了此杯至于要派诸位将军去干什么任务还得等到了‘五龙’再说。”

    众人举樽与李信遥碰喝杯纷纷落座。张良掩面轻咳一声悄声道:“大王欲以与刘邦如何战?”

    “关外传来消息说项羽把齐国杀的十室九空。此话虽然夸张但也说明齐国之事即将结束项羽马上就要腾出手来了。所以为了尽快决出雌雄此战必只有一仗两军肯定要组大阵对冲。你说五十多万大军用何阵能胜刘邦?”

    “看来只能用八阵之法了!”张良道。

    “是啊!我也是如此想的八阵之法在‘孙子兵法’与‘孙兵法’里边都有记载想必刘邦也会用此阵对付我们。八阵用兵极多我从军十多年从来没有使用过此阵兵卒们更是没有配合过此阵用法到时……。这一次可是百万大军的大决战稍有不慎就会落了个全军覆灭的下场我就怕刘邦军使此阵会使的娴熟会败于他。”

    “将军多虑了!”韩信道:“我军雄居九原多年尚没使过八阵刘邦军新组不久又是由降兵组成怎么可能使的比我们娴熟?臣以为此战我们必胜。”

    “可……我们不仅要胜还得胜得漂亮要以极小的损失胜了他不然到时无法战胜项羽。你觉得我们能以极小的损伤胜了刘邦吗?”

    “应该可以!”张良迟疑的点了点头道:“臣虽说也熟读兵书但组阵用兵之法不如韩信等到了‘五龙’我觉得大王应该多与韩信商量商量看他有何妙计。”

    “自是得与他商量!要是有可能我还想让他亲自来指挥这场决战呢。”李信笑道。

    第二十九章 八阵之法

    候婴、张平被俘二十万大军只余两万逃回。

    听到这个消息刘邦差一点就晕阙过去两个眼珠子凶狠狠看着堂下跪着的周勃再无心与左右的女子调笑心中恶狠狠的道:“你怎么不去死呢竟还有脸回来见我!”

    只是一瞬间两只眼睛里的凶光已被刘邦隐藏起来面上的凶相也消失的无影无踪换上了一贯和蔼可亲的笑容。他扫了一眼几案上供切割牛羊之肉的锋利剔骨刀想象着自己如何把周勃一刀一刀宰割嘴角却挂着迷人的微笑慈祥的瞧着周勃。

    周勃低着头没有看到刘邦和蔼可亲的笑容但完全可以感觉到被刘邦隐藏起来的凌厉目光以及其内心深处恨不得把他皮剥了的失望把头低的更低了。自从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他已欲来欲摸不透刘邦的脾气以前那些平和如兄弟般的相处早就荡然无存分不清刘邦的心里真正在想些什么一见到刘邦就有一种颤颤微微如履薄冰的错觉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君威难测吧。

    一名美姬不识时务的如小猫一样扭动柔美的身姿悄悄爬到刘邦的脚前。伸出一只手碰着刘邦的膝盖把整个身躯直起吐出红润柔美的小舌极其温柔缠绵的舔了一下刘邦的手背。

    刘邦眉头一皱把对周勃的怒气一下子泄到美姬身上伸脚把那名美姬踹下玉阶。美姬滚动着身躯在周勃跟前停下双眉紧蹙一脸的怨恨不知刘邦为何如此待她。

    美姬幽怨的表情让周勃看了个真切忍不住就想把美姬扶在怀里好好哄上一番直到把美姬哄的再次展露笑颜。可是他还没有失心疯到这种地步知道这是刘邦的美姬并非他的宠物。跪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心中却对刘邦的这番所为颇不赞同暗道:“女人是用来疼地怎能如此待她们。”

    上边传来刘邦下玉阶时出的脚步声一声声直击周勃的心脏甚至于改变周勃的心跳使他越来越惊惧不知刘邦将会如何待他。

    他估计刘邦可能上前一剑把他杀了。也可能上前令刽子手把他拖下去斩了或许如踹美姬那样也踹他一脚允许他戴罪立功。周勃并不怕死。但是这一阵输的实在窝囊明明就可以杀了英布不料在紧要关头杀出一支敌骑兵队来至使功亏一篑。如果有可能。他将会选择被刘邦踹上一脚戴罪立功的惩罚。这样的话。他将向刘邦证明他并非无能之辈。

    “周兄弟!”刘邦在周勃面前站定泪流满面的道:“这场败仗不怨你。怪只怪我没有计划周详因此失败!是我刘邦无能啊。至使众多地兄弟死于非命。从即日起我将斋戒三日以祭慰他们的亡灵。周兄弟你一路浴血奋战逃回漆县想必已经很累了。暂且回营休息改日与敌军的决战还得多仰仗于你到时一定会给你报仇地机会。”

    周勃大为感动感觉沛县时他所熟识的刘邦刘大哥又回来了哽咽着嗓子道:“大哥……”

    “我知道你本来就快杀了漠北军大将英布如果不是突然从后边钻出一支奇兵的话。这是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敌军突然组建了这么一支威力巨大的骑兵呢?估计夏候婴与张平被俘这支骑兵也是立了功地。”

    “大哥我们总得想个什么办法破他这支骑兵啊不然数日后地大战将会吃大亏的。”

    “多谢周兄弟提醒!你且先下去休息我传萧何前来商议一番总会找到破这支骑兵地方法的。”

    周勃拜谢而退刘邦一脚踢翻几案对着几个吓得呆若木鸡地女子喝了一声‘滚’。随后喘着粗气坐在仰躺在地上地几案前拿起那把锋利的剔骨刀对着几案狂削起来。过了一刻钟喘匀了气地刘邦叫来一名亲兵道:“去把萧何叫进来。”……

    中军大帐之内李信把这次袭击刘邦二十万兵马立有军功的将领一一封赏完毕独留下张良、韩信二人。

    李信把两人让到身边坐下笑道:“刘邦兵马业已集结完毕不知韩将军有何破敌妙计!”

    “臣前日亲自赶到敌军阵前现敌人这次使用的是八阵之法!”韩信欲起身答对李信按住韩信的手臂示意其坐着说话并于张良相视一笑暗叹自己所猜测的并无过错道:“敌人既使八阵与我军决阵看来我军也只能用八阵回应了!”

    “八阵者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也。其实加上最高统帅坐镇的中军实则为九阵也。”张良轻咳一声亦笑道似乎带着些吾非无能之辈也知八阵为哪八阵的意味。

    “据孙子兵法记载八阵者古以有之虽然对阵之时略有不同但都逃不脱八个大阵分朝八个方向而列把中军护于正中的位置。八阵的核心便是中军里边除了坐镇的统帅之外还有金鼓旗帜以及直属兵马各阵该如何对敌全靠中军的统帅下令再由掌管金鼓旗帜的兵卒把令传出去。”李信道。

    “每一个方向的阵都是由六个小阵组成所属中军兵马则编为十六个小阵整个八阵算起来由六十四个小阵组成。这几日我与大王整日商议觉得孙武写兵法时真正意义上能够冲击敌军的骑兵还未出现而不久前破刘邦军的两万兵马威力够猛所以大王与我认为大阵外边应该用游骑再组二十四个小阵作为机动部队随时冲击敌阵。”张良道。

    “如此一来整个阵则由八十八个小阵组成指挥兵马作战的必需是个熟悉阵法的大将。所以我决定由你来任中军大将指挥四十五万大军与敌决战!韩信你以为如何有没有这个把握?”李信笑道。

    “这……”

    信与张良的一唱一喝韩信迟疑半晌并不答话。的诧异。自从他认识韩信以来韩信总是对他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吻抱怨每次让他带领的兵马太少了这一次让韩信统领全军指挥四十五万地大军他怎么反而犹豫不决。

    李信心凉了半截期待中的韩信大喜过望领令的情景并没有出现失望的道:“韩将军有何顾虑敬请直说能办到的我一定尽量满足将军。”

    “八阵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显其威力。我军从始自终就没训练过八阵贸然使用只怕不行。到时各阵将领不明号令。四处出击反而会乱了大阵给敌破阵之机。”韩信道。

    用八阵破刘邦的八阵是李信筹划已久的大计这时听到韩信不愿用此阵犹如一个心爱地作品或者引以为豪的儿子得不到别人认可一样。李信微怒道:“我军虽无训练过此阵。刘邦军更没训练过此阵。刘邦军既能使用此阵我军为何不能使用此阵?难道刘邦的新建之军竟比我军训练已久地兵马还能守得军纪。还能使此大阵不成?”

    韩信一愣把脸一沉不顾李信已经生气。道:“大王与刘邦作战是想胜还是想败?”

    “当然想胜。这还用问吗?”李信更加的生起气来恼怒韩信怎会问出如此白痴的话来。

    “臣再问大王。大王与刘邦战是想大胜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韩信道。

    “当然是大胜了!”李信道。

    “既如此让臣为中军统帅臣无法用八阵为大王取得大胜或许连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地惨胜也不能为很可能竟自败了。所以请大王另择高明为中军统帅。”韩信道。

    “哦!”李信明白过来韩信或许是有大胜刘邦兵马地妙计含笑道:“不知将军从何得知我们用八阵对刘邦八阵无法取胜?”

    “八阵是一种只能防御无法进功的大阵要是使用得当不管敌军有再多地兵马也无论使用多么精良的武器都可处于不败地境地!”韩信迅地在地上画出一个八阵的大概阵势图道:“不管敌人从哪里攻一处遭到攻击相邻地两侧自动形成两翼对攻击的敌人两面夹击保护并支援受到攻击的这个阵。敌我两军都使这样的大阵主帅的指挥已是无用两军相交各个小阵之间互相支援又互相牵制能决定胜负的只有士兵自己哪边的士气高、将士们勇猛哪边就会取得胜利。可胜利的那一方也必会死伤惨重会达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程度。”

    “我们能不能用骑兵冲击他的八阵等敌阵大乱之后再用八阵对付。如此可达到以极小的损失全歼敌人!”李信问道。

    “不可!”韩信摇头道:“骑兵虽然在不久前取得一场大胜可胜利的代价是损失了近一万骑兵!”

    “这……你们的奏报为何没谈?”李信道。

    “既取得大胜谁又会把这点损失告诉大王呢?况且自来奏报都是报喜而不报忧我们也是想等大王亲临时找个好时机再告诉大王。”韩信道:“大王试想骑兵冲击虽然凶猛对付毫无准备且多于自己三四倍的敌军容易但让一万骑兵去冲击敌军的四十多万步兵终究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一个兵卒能战四十五人的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再说……”

    韩信顿了顿见李信并没有对他们没有及时奏报骑兵的损失而生气接着道:“八阵是一种十分保守的防御性阵形为了保持阵形的完整它的机动性十分的差。前进时不允许猛跑后退时不可以狂奔只能一步跟着一步谨慎的往前移动。正所谓:‘以前为后前前无度退无遽走。’敢问大王这样的阵形如何对敌快迅冲击又如何获得大胜?”

    “这么说此阵防守天下第一!想攻击敌军又不能以此阵破之是无法大胜的了!”李信叹道。

    “破此阵极难但并非没有办法!”韩信道。

    “韩将军快说用何法可以破此阵!”李信道。

    “此阵的优势明显但也使得它成为一个最为僵化的阵形。臣观察刘邦所组的八阵现他也瞧出此阵得长期训练方显成效。在没有训练过又极为需要此阵的同时他便对此阵略加改变简化此阵的繁杂变六十四个小阵为八个阵连带中军一共为九个阵!也就是说他的每个方向的阵都不再细分为六个小阵而是以拿弓弩长射兵器的居于阵前拿长柄兵器远距离格杀的居于阵中拿短兵器近距离搏杀的居于阵后组成一个阵。简化至此调动上虽然容易许多威力却减了九成还多并且仍是逃不了行动僵硬缓慢的宿命。所以我想可以利用敌军僵硬的弱点用骑兵对敌进行袭挠在敌疲惫之时再用‘六龙出海’阵破其八阵!”

    “‘六龙出海’阵?”李信与张良同时疑问道。

    “这时臣在观察刘邦的八阵后临时想到的一个阵既利于防守也利于攻击。等会我再给大王详细解释此阵的妙处不过此时尚有一件大事希望大王作决断!”

    “何事?”李入问道。

    “再好的阵也不能全歼敌军百万人的大决战更不可能全歼敌人所以刘邦一败将会退往巴蜀二地。巴蜀二地草木横生山地颇多刘邦逃至那里不好剿灭所以臣请大王派一支奇兵人数大约为两三万把守住秦岭山脉尤其是故道入口断了刘邦的退路!”“将军考虑的极是自该如此!”李信点头称是。

    第三十章 六龙出海

    信叫来人传达了扼守秦岭山脉断刘邦退路的命令军这下该给我讲讲什么叫‘六龙出海’大阵了吧!”

    韩信在地上划了一个阵型宛如一条张牙舞爪的章鱼道:“所谓‘六龙出海’阵就是中军居中周围分布着前军、左军、左后军、后军、右后军、右军六个阵。此阵可圆、可方、可曲、可纵、可锐一共有五种变化根据战场形势的不同又可将每一种变化再生五种不同的变化来因此一共有二十五种变化。相对于八阵来说二十五种变化是少了点但已经够用了更重要的是其可以生成锐阵起冲锋的作用又可生成曲纵两种阵形起包围的作用有了这几种变化足可以大胜刘邦军。”

    四十五万兵马在李信脑海中幻化成一条巨大的章鱼刘邦的人马则幻化成一个四平八稳的螃蟹只见螃蟹伸出两只巨钳来攻击章鱼章鱼也伸出六只触足来抵挡螃蟹。螃蟹攻击章鱼的前足章鱼的左右两足从两翼击打螃蟹。螃蟹去攻击章鱼的左足章鱼的前足与左后足从两翼击打螃蟹。斗了片刻螃蟹见不是对手想退走章鱼的前足直捣螃蟹的两只钳爪之间左右两支触足缠着螃蟹的两只钳爪整个身躯压在螃蟹的甲盖上右后足、左后足以及后足则挡在螃蟹的身后断了它的退路。

    “好!此阵甚妙!”李信大叫一声站起身来道:“不知‘六龙出海’大阵该如何布置?”

    “六条出海巨龙各个都是主力各个又都不是主力真要在其中分出强弱来就只有前军为真正的主力。与敌开战前军既要能御奔冲。还要能陷坚阵、击锐师得以精兵充任。尚因前军的重要性所以还需一员猛将率领。此队人马不宜多多了敌人会现此乃真正主力集重兵击之应以三万五千人马为佳。人数比之其他五阵虽少了许多战斗力却不能减所以必需得由精兵组成。不然无法抵御敌人的冲奔更无法攻陷敌人的坚阵击溃敌人的锐师。”

    “此次带来四十五万人马。十里挑一还是能挑出三万五千精兵来的。”李信点了点头道:“不知你将以谁为此军主将?”

    “英布!”韩信毫不犹豫地道。

    “英布?英布是员勇将可他持勇而骄与敌对战之时竟敢擅离职守。我于今日才罚过他。如今又让他担任前军主将这个重要的职务。只怕将士们不服。况且此仗是个事关生死的大仗此前军是个牵一可动全身的要阵。他若与敌对阵时再次的擅离职守我们岂不是要功亏一篑?”

    “英布是个聪明人。受了大王的责罚如何敢再犯。况且这个重位除了他又有哪个将领能够胜任。所以请大王……”

    “既然韩将军亲自给他求情我也就卖给你一个面子。”李信呵呵一笑。道:“这个天大的人情给我没用就由你去告诉他吧也让他高兴高兴。”

    “谢大王!”韩信高兴的道。

    这让韩信如何能不喜?英布因为擅离职守这两天正郁闷着呢不光这次地封赏没有他的份就连军爵也被剥了一级。英布的能耐韩信早在战张耳时已经领教过能够与这人交好简直比得了十万大军还让人开心。而且这次听李信地口气是让他来指挥这场大战是否能够大胜全靠前军由他去传达这个命令英布必定会对他心存感激决战之时将会对他的将令毫不怀疑不顾一切的去杀敌求胜。

    韩信拱手道:“至于左右两军以及左后、右后两军我打算让彭越为左军统帅陈婴为右军统率韩敬为左后军统帅陈平为右后军统帅。”

    “陈平?他刚刚才投靠我军这人能够信任吗?”

    “陈平自被俘之后我与其交谈颇多明了其原来是想去九原投大王的谁料半道上被刘邦所俘。刘邦对其恩重于是也就助纣为虐帮助刘邦对付大王。如今他重新地弃暗投明早就盼望着能为大王建立新功如何敢反?臣觉得此人能够信任。”韩信道。

    “陈平这人我也听说过是个一言九鼎为人公证地人。他既说愿助我军就一定会全力助我军除非我军无能败北他再次的被刘邦所俘。”张良道。

    “两位都说他能信任那就由他为右后军统帅吧。”李信笑道:“这四阵所起作用为援助前军人马应该多少?”

    “这四路人马以及殿后地后军都应以六万人马为佳。”

    “后军也是六万?”李信道:“敌人若用别阵为防敌军出奇兵劫粮道后军多派人马也是应该。如今明知其所组是八阵之法是个只重防御不重进攻的阵型为何还要在后军上派如此众多地人马?”

    “大王或许还没有弄明白刚才臣已说过这是一个每个阵都是主力每个阵又都不是主力地大阵所谓实则虚之虚者实之。”

    “每个阵都是主力每一个阵又都不是主力?”虽然李信也是历经大小战争几十场可是对于列阵对敌方面绝对不如韩信道:“此话怎讲。”

    “繁杂一点说就是此阵有二十五个变化与敌对阵之时臣将跟据敌军的变化把这二十五个变化一一使将出来。简单一点说就是这个阵是个能动地阵前阵可变成后阵左阵可变成右阵……”

    “好了!”李信止住韩信道:“反正这次决战我已决心交给你来指挥如何指挥都由你来拿主意。我军大将甚少后军主将你一定还没人选就由我来充任吧!”

    “不可!”韩信呵呵而笑道:“这些兵卒跟随大王

    四处征讨对大王是忠心耿耿小臣又如何指挥得动。大王居于中军坐阵指挥小臣在旁出谋划策不然臣恐生阵变。”

    “这……可后军由谁来指挥!”李信道。

    “臣早有人选!”韩信含笑朝张良看去张良会意点了点头。道:“那就由臣来充任吧!”

    赵梅已经领令出征刘邦大军在前方依托八阵慢慢向前龟移当探马报刘邦军尚需两日前行两军才可以接上阵时其他的将领都面露急色盼望着能够尽早的接上阵。只有韩信把头摇了摇叹了一口气。

    韩信跟六阵的将领彻夜谈心把此阵的变化以及根据什么号令起什么样的变化一一交待清楚诸位将领也都领会了之后。第二日晨终于把‘六龙出海’大阵摆将了出来。这时李信才明白昨日韩信为什么叹气原来敌人离自己竟是那样的近阵刚一摆出来。英布地前军便当其冲的与刘邦的八阵接上了阵。

    阵是这样摆的:中军大阵是由三个方阵组合而成整体来看呈长方形。顶头是突出的英布前军第一个方阵与第二个方阵中间夹着陈婴的右军与彭越的左军。这个夹并不是把陈婴与彭越的两支人马夹在中军地第一方阵与第二方阵里边而是两支兵马从中军的第一方阵、第二方阵相隔的地方延伸了出去。就如一棵大树生出来地两个枝丫。陈平的右后军与韩敬的左后军在中军第二方阵与第三方阵之间。张良的后军在第三方阵地尾间。六个外阵与中军分出地三个内阵远看起来浑然一体细看阵与阵之间又各有不同。

    此时。中军以及外边的六阵都是以方形阵列布中军地三个方阵每个方阵周长为二十里。每五步为一‘界’。每‘界’用大型战车一乘步兵二十二人防守。方阵里边尚有分兵。所谓分兵就是随时出动的机动战队每五千人为一分兵居于方阵地中间随时支援被攻击地方阵任何一边或者冲出方阵支援受敌攻击的外阵。每个方阵共用步兵三万六千六百八十六人三个方阵组成地中军一共用步兵十一万多。虽外方阵的四角各有用‘临车’改为的了望塔车四十辆内有观察兵一人旗手一人。

    李信的辕车位于中军的第二个方阵这个方阵比之第一个方阵与第三个方阵还多了许多人马其中有负责传达命令的骑士二百四十名。大鼓一百二十架正执鼓手一百二十名副执鼓手二百四十名呜金手三百六十名。另有各色旗手若干有的居于阵中各处有的则爬到十余丈二十余丈的高架杆子之上手执五色令旗随时给外阵的人马传达消息。

    英布的前军两翼是一百六十辆战车把中间的步兵严严实实包裹了起来。步兵的前列为六十二队弓弩手弓弩手后边又跟着六十二队长枪大戈手长枪大戈手后边跟着短枪手以及剑手。另外还有侦察敌情的探马四十名向中军传送消息的骑兵四十名。连马带人外加战车一共为三万五千人马。

    张良的后军规格与英布前军的阵势大致相同不过人数上比英布的人马多了将近一半看上去也就壮观了许多。

    大阵两翼的左军、左后军、右军、右后军每阵的战车比英布的战车多了许多每阵都有战车六百二十五辆被战车护住的步兵则被分成三百七十五队前中后三块分别为一百二十五队的弓弩手一百二十五队的长枪大戈手一百二十五队的短兵器手。

    整个大阵一经拉起来其宽度为十七里长度为三十七里半而五龙这片平原的宽度平均为二十六里多长度不过百里如何能不与刘邦接上阵。

    李信与韩信站到临车上在辘轳吱吱丫丫的拽拉声中升到二十二丈的高度。临车上防御箭射的挡板早已被去掉四面空空荡荡视野极其开阔扫眼看去整个‘五龙’平原被百万大军给填的严严实实。

    “这样的大兵团作战确实不好指挥!你我为将近十年还都是头一次指挥这么多的人马作战吧!”李信放下手中的千里眼叹道。

    “指挥只是其一重要的还是看各阵的主将们如何去临场挥夺取最后的胜利!敌营之中战车等重型装备不少看来刘邦把从巴、蜀、汉中三郡以及三秦之地得来的重型装备全都使用上了。”韩信道。

    “别说刘邦是拼了老本了我们又何尝不是?”李信道:“我们也基本上?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