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踏秦川 > 踏秦川第36部分阅读

踏秦川第36部分阅读

    你不是有大事要跟朕说吗?为何见了朕又不说!”胡亥十分不耐烦的道。

    “臣……”李斯道:“天下盗贼猖撅。全因百姓无法存活要是……要是陛下能将阿房宫停建一下给百姓们一个喘口气的时机想信盗贼们将不剿而灭。”

    “什么!”胡亥猛的站起身又坐到皇榻之上指着李斯气骂道:“你身为三公盗贼四起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让我停建阿房宫?亏你想得出来!”

    李斯眼前一黑他还从来没有看到胡亥会如此大怒身体软的差点瘫倒在地。他不敢再说些什么怕惹得胡亥更加大怒心中打着主意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平息胡亥地恼怒保住自己的项上人头。

    “哦!朕明白了你师从韩非学说。因此要用韩非子那套教朕治国。”胡阴笑两声道:为楷模。’统治天下时其住的宫殿不过三尺高进出都得弯着腰。他地宫殿是把木椽子直接使用而不加砍削茅草做屋顶而不加修剪如此住处只怕是小酒店里的破败茅屋都要比它强上百倍世间没有比这更艰苦的住处了。他冬天穿着鹿皮祅夏天穿着麻布衣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盛饭用土罐喝水用土钵。即使看守城郭小门地人生活也不会比这更清贫了。夏禹凿开龙门开通大夏水道又疏通多条河流曲折地筑起多道堤防决积水引导入海。他一年四季在外忙碍到最后累得大腿上没了白肉小腿上没了汗毛手掌脚底都结满了厚茧面孔漆黑最终还死在外边埋葬在会稽山上即使是奴隶的劳苦也不会比这更厉害了!你不让我再建阿房宫是不是想让我与尧、舜那样为帝?是不是我吃尧吃的饭穿尧穿的衣住尧住的屋干舜干的活天下就太平了?盗贼就不会出现了?”

    “臣……臣不是那个意思?”李斯无力地辩解道。

    “你不是这个意思?你就是这个意思!尧与舜干的事都是低下无能的人才去干的事丞相可曾见过贤明的人干这样的事情?贤明的人统治天下的时候只是把天下地一切东西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罢了这也是天下人把统治天下的皇帝看得无尚尊贵的原因。若朕与尧、舜一样统治天下天下人都会小看朕不会对朕有哪怕一丝的尊敬那时天下将更加纷乱。人们常说有贤明的王统治天下就一定能安定天下、治理万民。丞相你说朕讲得有理没有?为了能够使天下安定朕才会尽所有的能耐去成为一个贤者才会姿心广欲永远享有天下而没有祸害。朕如此为国为民你给我说说朕为何就不能候阿房宫?为何就不能再享乐下去?”

    耳听胡亥强词夺理胡说八道故意曲解韩非子学说李斯跪在地上想驳而不敢驳。为了保住自己这条老命也为了不让手中的权力不被夺去他决定顺着胡亥讲希望胡亥在高兴之余放自己一马。

    “陛下想得极对倒是臣老了一时糊涂起来竟劝陛下放弃享受。陛下如今做的正是古之贤者做的并无一丝地过错还望陛下饶恕老臣这一回。“

    “哦朕做的还不够你给朕说说今后除了享乐朕还应该办些什么事?”胡亥道。

    第三十七章 李斯遭陷 三

    斯闭目沉思片刻开口道:“所谓贤明的君主必得握为君之道享乐只是其一还有一项为御下之术。如若御下之术不能掌握则享乐不能长久。”

    胡亥笑道:“何为御下之术?是不是像一些大臣们说得那样对臣子们应该当赏则赏当罚则罚该严时候严酷无情该慈时候和颜悦色?”

    “他们说得没错这确是御下之术。可是陛下一天到晚的忙碍哪有时间去体察大臣们是该赏还是该罚。臣倒是有一个十分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御下之术当年先帝也是遵从这样的方法才能威服四夷!”

    “是什么?何不快快道来!”

    “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陛下只需对大臣们严加督责便可!”李斯道:“对下严加督责则臣子们不敢不竭尽全力为陛下效劳。陛下才能专制天下而不受任何约束能享尽达到极致的乐趣!”

    “哦似乎有点道理!来李丞相请坐于朕的阶下与朕好好聊聊。”胡点了点头道。

    “谢陛下大恩!”李斯叩了一个头。站起身在胡亥脚下坐了道:“容臣慢慢禀来。古之贤者申不害曾道:‘占有天下而不懂得纵情享乐这不是什么君王而是一个把天下当成自己牢笼的囚犯罢了。’申不害的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告诉陛下如若不去运用御臣之术自己就得辛辛苦苦为天下百姓操劳就会像尧和禹那样的君王一样得不到任何君王可以得到的尊严简直就是一个关在天下这个牢笼里的囚犯而已。”

    “陛下若不懂得督责大臣那只能自己拼命为百姓干事这不就成了百姓的奴仆而非是统治天下的帝王。百姓的奴仆有什么尊贵可言?让别人伺候自己那才是自己尊贵而别人卑贱。自己若去伺候别人那就成了自己卑贱而别人尊贵。自古以来都是伺候人的人卑贱。被别人所伺候的人尊贵。从古至今天下人之所以尊重贤人是因为受尊敬的人自己尊贵;之所以讨厌不肖地人是因为不肖的人自己卑贱。而尧、禹是为天下献身的人因袭世俗的评价而予以尊重这也就失去了所以尊贤的意义了!凭心而论说尧、禹把天下当作自己的囚房一点也不为过只怪当初他们还不懂得该如何去督责臣下!”

    “哦原来如此!朕说吗?他们两个过得如此凄苦。怎会得到天下的敬仰原来他们不是不会享乐而是他们不懂的督责臣下。只能过着囚犯一般的生活。”胡恍然大悟地道。

    李斯见胡亥已被自己完全说动了心知道自己今天的命是活了下来接着道:“陛下说得没错韩非曾道:‘慈爱的母亲会养出败家地儿子严厉的主人家中没有强悍的奴仆。’他为何会如此说。这里边有什么原因?其实道理很简单严厉的主人家之所以没有强悍霸道的奴仆都是能严加惩罚地必然结果。从这里也可能看出关外盗贼四起并非是由于陛下贪图享乐而与陛下过于仁慈有关。”

    这次李斯把盗贼四起的原因归咎于胡亥的仁慈胡亥不仅没生气。相反还十分的高兴笑道:“丞相继续讲下去为何因为我的仁慈让关外出现了盗贼?”

    “世间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严厉地处罚轻罪那些愚蠢地君主常会因妇人之仁而坏了天下大事。陛下试想轻罪尚且严厉处罚何况犯有重罪的呢?所以若想百姓不敢去为盗为贼就得轻罪重责。臣记得韩非还说过:“对几尺绸布。一般人见到就会顺手拿走百美好的黄金盗不会夺取。”这并不是说常人贪心严重几尺绸布在他们眼里就是无价之宝。也不是说盗利欲淡泊轻视百黄金的重利。原因其实很简单只因偷几尺的绸布并非什么大罪而偷百黄金则是杀头的大罪。所以盗不敢夺取白黄金他知道自己一旦伸手夺取黄金必会受到重罚。所以常人敢于偷几尺的绸布因为他们明白自己这样做不会受到太大的惩罚。由此可见。若是不坚决施行严刑酷法地话那么百姓就不会放弃偷盗几尺绸布。继而为盗为贼。”

    “……五丈高的城墙楼季不敢轻易冒犯;泰山高达百仞而脚的牧羊人却敢在上面放牧。难道是楼季把攀越五丈高的城墙看得很难而脚的牧羊人登上百仞高的泰山看得很容易吗?不!这是因为五丈高的城墙虽低则陡百仞高的泰山虽高则缓这是两者之间本质的不同就如同陛下施不施严法的道理一样。贤明地君主之所以能久居尊位长掌大权独自垄断天下利益其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而是在于他们能够独揽大权精于督责对犯法地人一定严加惩处所以天下人不敢违犯。现在陛下不制订防止犯罪的措施去仿效慈母养成败家子的作法那就太不了解前代圣哲的论说了。不能实行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除了去给天下当奴仆还能干什么呢?这不是太令人悲伤的事情吗!”

    “陛下要想永远享受天下所有值得享受的东西先必须得远离三种人。其一是节俭仁义的人有他们在朝中任职那些荒诞放肆的乐事就得中止。其二是自以为正直的人有他们在身边规劝陈说、高谈阔论干预陛下放肆无忌的念头就要收敛。其三是自以为忠烈的人有他们在身边纵情享受的乐事就要放弃。”

    “陛下在朝中排斥这三种人后再把权力全部握于手中去驾奴言听计从的臣子颁布严明的刑法便可以永远享乐。臣纵观天下所有史册现所有的贤明君主都能拂逆世风、扭转民俗废弃他所厌恶的树立他所喜欢的。这样在他活着的时候才有尊贵的威势在他死后才有贤明的谥号。也就是

    陛下集权专制使权力不落入臣下手中。然后才能路堵住游说之口困厄烈士的死节行为闭目塞听任凭自己独断专行这样在外就不致被仁义节烈之士地行为所动摇在内也不会被劝谏争论所迷惑。”

    “只要陛下能做到臣刚才讲的就能满足自己为所欲为的想法而没有人敢反抗。陛下如此做了。天下还会大乱这样的事臣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所以有人说:“帝王的统治术是简约易行的。”只有贤明君主才能这么做。像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实行了督责臣下才能没有离异之心天下才能安定天下安定才能有君主的尊严君主有了尊严才能使督责严格执行。督责严格执行后君主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满足之后国家才能富强国家富强了君主才能享受得更多。所以督责之术一确立君主就任何欲望都能满足了。群臣百姓想补救自己的过失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图谋造反?”

    一番漏点澎湃地讲演之后李斯不觉有些口渴。上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十分满意自己这一番话语。他早已不愤赵高所耍的只有其能常常见胡而其他人就算尊贵如他这样地三公也不能随意见胡亥的伎俩。刚才那一通话字里行间透露着要让胡亥收了赵高的所有权力。他以为胡亥能够听懂自己这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可是怎么也没料到胡突然问道:

    “丞相说了这么久那究竟该怎么督责大臣们呢?”

    “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一个君主?”李斯暗道一声。无力再给胡亥讲解下去站起身拱手道:“其实十分地简单陛下只需牢记住一点只有陛下才有权力对臣下封赏。陛下要做到不去亲近任何的大臣对所有的臣下一视同仁的严厉便可。”

    “那该如何封赏又该如何惩罚?”

    “那些征收税赋最多的官员自然是有才干的官员陛下就该奖赏他们提升他们地官职。那些征收税赋最少的人自然就是一些庸才。陛下自得惩罚他们判他们有罪关入监牢。那些杀人最多的官员。都是忠于大秦的官员陛下也该奖赏他们提升他们的官职。那些杀人最少的官员……”

    “听丞相如此一说御臣之术果然简单。你先下去吧朕也累了等回来后朕与赵高商量一下便施丞相之策。”

    一听胡亥还要与赵高商量李斯大惊失色自己含含糊糊的怂勇胡收权主要就是为了削弱赵高的势力若让赵高知道了今天自己所讲地话那还不遭了赵高的黑手?他惊恐的叫道:“陛下……”

    “怎么丞相还有话要说?”

    “反正已与赵高撕破脸现在已是骑虎难下不如与其一拼到底!”李斯心中暗想将心一横道:“陛下有些话本来老臣不该讲但为了大秦今日老臣就算拼了老命也得告诉陛下。赵高依仗着自己与陛下的私交在内哄骗陛下在外欺压大臣。他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的升迁他喜欢的人又任意的惩罚他不喜欢的人手中所握之权已与陛下没有什么两样。陛下与其商量他怎会同意放下握在手中的权力逼得急了说不定还会狗急跳墙谋害陛下所以臣肯请陛下万万不可与其商议这等大事尽快地收缴他手中的权力。”

    李斯稍微顿了顿接着道:“从前田恒当齐国地宰相他将国君对臣下的恩德与威严都揽在自己身上对下收买民心对上拉拢百官终于杀了国君自立为齐王。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陛下万不可走齐国的老路。今天的赵高就是当初的田恒他心存歹意为人阴险积累起来的财富以及收买拉拢的大臣都过了当年的田恒陛下再不对他加以控制督责只怕要生大变!”

    “你……你说什么?”胡亥面色黑沉怒气忍不住的爆出来厉声道:“李斯啊李斯!本来朕想心平气和的与好好说点事情可是你却恶语相交诬赵高的清白你究竟是何居心?朕自小与赵高一起生活赵高的为人天下还有比我更清楚的吗?他不会因为安适而放纵也不会因为危险而变心是一个洁身自爱谨慎忠诚的人。他由一个阉人升为郎中令是偷j耍滑、阿谄奉承得来的吗?不!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爬到这样的位置的。他用他的忠贞作为进身的阶梯用他的信誉保持着他的官位你怎能如此怀疑他的为人?为什么?你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诬谄他!”

    李斯没想到胡亥信任赵高已到了如此入迷的程度吓得再次跪倒于阶前浑身抖说不出话来。

    “再说。”胡顿了一顿道:“朕如果连赵高都不能相信朕还能相信谁?你说你让朕相信谁?朕告诉你赵高这个人不仅精明廉洁而且行事干练有魄力对下深切了解民心对上又能了解朕的心事这次你受他人之骗诬陷赵高就算了今后若敢再讲他的坏话看我还饶不饶你。”

    胡亥把身体往后靠了靠显得十分的疲惫道:“你李斯扶佐先帝又扶佐我是个有才干的人。赵高从小教我律法是我唯一信任的人你们两个今后应该抛弃疑忌好好合作才是怎能各自为战欲置对方于死地?唉你先下去吧。这事咱们以后再谈。”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斯失魂落魄的离开大殿路遇赵高感觉赵高对他含笑点头那脸上的笑意是如此的阴险又是如此的毒辣。他有种不好的预感出了宫回到府急急召来右丞相冯去病与国尉冯劫准备在赵高对他下黑手之前作最后的一搏。

    第三十八章 李斯遭陷 四

    不知李兄急急把我找来所为何事?”冯去疾走入屋内了拱手道。

    “大秦要出乱子了!”李斯把冯去疾让到一张席上坐好道。

    “要出什么乱子了?”

    “冯兄稍待等冯劫老弟赶来再说不迟。”

    李斯虽说努力的保持着镇定的神色但冯去疾仍是从他不时往门外瞥一眼的小动作中看出这位扶佐始皇帝灭六国统天下的老丞相已是十分的焦虑不安。又听其还找来了总管全国兵马调动的冯劫他有一种预感大秦出的这个乱子已关乎到大秦的生死存亡并且与赵高这个狗贼有关。

    两人相对而坐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各想着心事谁也不再说一句话。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冯劫才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进门时一不留神差点被低矮的门槛绊了一跤。他也不等站稳身一边踉跄的朝李斯走去一边开口道:“两位丞相大人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李斯心中汹涌澎湃不已面上却保持着镇定的神色伸手指了指冯去疾坐着的那张席不过他无论怎样努力手都忍不住颤得厉害。道:“慌什么慌天还没塌下来呢!你先坐下有什么话慢慢的说不用大惊小怪的。”

    “我一接到丞相大人的命令便往丞相大人府赶来刚走出门还没上得马车陛下的特使已捧着圣旨赶了过来正好打了个迎面。宣读的圣旨很简单就一句话让我马上交出虎符。圣旨上盖着陛下的玉玺那是假不了的我也无法只好把虎符交给特使。丞相大人你说这是不是赵高假传圣旨逼我交出虎符然后好对我们下手啊?”

    虎符一交李斯手中唯一行之有效的杀手锏也没有了。他再也无法镇定下去终于瘫坐下来口中喃喃道:“今日我入宫去见陛下谁知中了赵高的j计他竟让我在陛下正在享乐之时晋见还没开口说话已惹得陛下老大的不高兴差点掉了脑低。我顺着陛下的话语万分的讨好并自以为聪明地暗示陛下应尽快的收了赵高的权势。谁知陛下对赵高的信任已到了可笑的程度。说什么要与赵高商议后再收赵高手中的权力!这叫什么话这不是与虎谋皮吗?我只得撕破脸皮将赵高的所作所为告诉陛下并将田恒夺齐的典故告诉陛下。希望陛下能够警醒谁知却遭来一通责骂!……本来还想凭借可调动天下兵马的虎符调来城外屯军清除君侧小人规劝陛下好好治理国家保我大秦基业。可惜我们还是慢了一步。竟让赵高得了先机把虎符收去这不是天要绝我大秦吗?”

    “李丞相不行就跟他们拼了!我们可以集中三府家奴能得一千精兵……”冯劫道。

    “晚了!”李斯摇摇头道:“咸阳城内方圆几百里之地遍布着大小宫殿上千座。我们怎知赵高在何处陛下又在何处?再说宫高城厚以一千之众攻打宫门也不是旦夕可成之事时间一久城外屯军赶到你我不仅难逃一死还落了个谋反地名声。”

    “为臣者忠君第一。反正都是死。也不能坐以待毙。我看我们现在应该联手再给陛下上一奏折希望能够靠我们三人为大秦出生入死几十年的份上让陛下卖一面子……”冯去疾面色蜡黄的道虽然他也知道如今这事已不是一道奏折能够办地但还存了一丝的侥幸道。

    “如今也只能这样办了!”李斯点了点头拿来笔墨三个合写了一道奏折差人递往宫内。

    其实李斯等三人在兵符被收这件事上都误会了赵高收冯劫虎符并非赵高的主意。而是胡等李斯退下之后害怕李斯耍什么阴谋除去赵高。于是下了道旨意将调动兵马的虎符收去。等到传旨的人离去他又召赵高入殿相见。

    胡亥先把与李斯地关于享乐与督责臣下的谈话告诉赵高赵高皮笑肉不笑的待立于旁并不说话。接着胡亥又将李斯攻击赵高的话给赵高重复了一遍这时赵高再也拿捏不住跪倒在地大哭起来道:“陛下丞相如此说可见丞相所害怕忌惮的人只剩下我了我一死丞相大人就可以做他所说的田恒了。我地为人与忠诚陛下心里一清二楚还请陛下给我做主。”

    “朕怎会不知你的为人与忠诚当时就怒斥了李斯并收缴了冯劫的虎符防的就是他们胡为伤害于你。你什么都好就是一有什么事就跪在地上哭哭啼啼这样不好有朕在你又怕个什么?快起来说话!”胡亥道。

    “谢陛下”赵高从地上爬起来一边抹着脸上的泪水一边朝胡道:“臣最近听得一些谣言不知该说不该?”

    “爱卿怎么现在说话也变得吞吞吐吐了?有什么话快说!”

    “本来这些都是一些捕风捉影之说我说出来怕被别的大臣说我有意诬陷朝中大臣所以一直不敢跟陛下说。如今李斯无故诬我清白陛下又在殿上问起我不敢有所隐瞒只得一一说了也好给陛下提个醒。”

    赵高偷偷的打量一个胡亥的脸色见胡亥点了点头接着道:“当初沙丘密谋李斯之所以相助陛下其实是另有私心。那时他已为丞相助陛下登基无非是想让陛下封其为王可是如今陛下已经登基一年有余他仍然只是丞相心中早已不愤开始联络大臣密谋大事。因此他第一步便是要除掉下臣然后上挟陛下下令百官……”

    “这……李斯他只怕还没有这么大地胆子吧!”胡亥迟疑了一下道。

    “他怎会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就说这盗贼之事吧他们哪是盗贼这么简单完全是一群无法无天的叛乱之徒。我听说他的儿子李由身为三川郡郡守对于生在三川郡周围的反叛不闻不问还任由叛贼在三川郡的土地上公然横行、任意穿梭。并且时有传闻说他与叛贼头领有书信来往还相助叛贼许多兵器甲冑说什么等将来打下咸阳杀了陛下由李斯做秦国的国王陈胜做楚国的国王李由做赵国的国王……”

    “竟有此事?”胡亥又惊又怕愕然的道。

    “这只是一些传言但空岤来风未必无因。臣已得知叛贼地头领姓陈名胜与李丞相家邻县双方有着浓厚的乡情就算做出这样地事来也不稀奇。”

    “朕……朕说这盗贼怎会如此的猖撅原来是这样……”胡亥正说着见门外有个人影一闪怒喝道:“门外是谁?鬼鬼樂樂的在干什么?”

    “陛下是小臣!”一名宦官滚进殿内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你在殿外干何是否在偷听朕与赵高的谈话?”

    “臣不敢!刚才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国尉冯劫联合上了一道奏折。臣见此事关系重大便拿来大殿准备递给陛下见陛下正与郎中大令议事一时不敢进殿……”

    “奏折呢?拿上来!”

    “是!”宦官手捧着一道白绢跪走到胡亥面前呈了上去。

    赵高心惊的看着胡亥不知道李斯他们上的这道奏折上边写的是何内容。眼见胡面色由白变黑嘴唇哆嗦手指颤抖知道李斯他们这道奏折又摸到老虎的屁股上去了放了心含笑而立!

    “卑鄙小人!”胡亥大怒将那道奏折扔到地上道:“仅仅是刚才李斯在这里还说什么天下的反叛只是因为朕对下过慈。这才刚走出宫门他又变了一副嘴脸说什么盗贼之所以蜂拥而起祸根起至大军轮番戍兵水6运输建设太多赋税杂捐过苛。要求朕停建水6交通要道与阿房宫减少赋税杂捐停止大军轮番调换戍兵。他李斯怎会是这样的人怎会是一个一会一个样反复无常的小人?他们这三人坐在朝庭上最尊贵的位置之上除了胡说八道还能干什么?”

    “陛下李斯他们三个年纪已经老迈有时候一时糊涂说了不该说的话还请陛下饶过他们这一遭吧!”赵高假惺惺的道。

    “不!年迈并不是他们开罪的理由正如你刚才所说朕觉得他们行事如此古怪确是有阴谋造反的意思。他们三人都在朝庭上为臣几十年位居高位早已是根深蒂固得趁他们还没有异动将他们剪除掉。赵高这事交于你办胡乱给朕找些罪名将这三人除去。”

    “是臣这就去办!”赵高道。

    第二日咸阳城内大乱四处都是抓捕人的衙役与兵卒风风火火的来回跑动。至夜这阵马蚤乱终于平息了下来民间开始传闻四起。

    “冯去疾冯丞相自杀了!”

    “冯劫冯国尉也自杀了!”

    “他们为什么自杀?”

    “不知道这朝庭上的事谁又能弄得明白!不过李斯李丞相也被抓了起来还有他的宾客、门人以及与他有联系的百官都被抓了不少!”

    “完了大秦看来是要完了!”

    “嘘小声点不想要你的脑袋了?”

    第三十九章 李信出关

    知道吗?李斯死了!”坐在榻上盘膝揉着脚静的道。

    这个消息对于坐在对面的李信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也宣告着大秦的即将结束。这样一位老臣协助臝政登基灭六国的老臣突然之间就这样死了。就好像一间广厦正中的那根顶梁柱倒了虽说广厦一时之间还有至于轰然倒塌但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无论你再费尽心思的加固其四周的根基都无可避免其倒塌的必然。

    “李丞相死了他是如何死的。”李信掩饰着似乎对于这个消息并不感兴趣。

    “他被判了五刑!知道什么是五刑吗?第一刑是在面上刺字第二刑是用刀削去鼻子第三刑斩断脚指与手指第四刑用鞭子鞭挞至死。”邯看了李信一眼语气中透露着阴森道:“这还没完最后一刑是在人死之后还要把尸体剁成了肉酱。”

    “有够惨的!”李信道:“大将军不知他因何罪被判了个五刑之罪。”

    “你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嘴角上翘一丝狰狞从脸上闪过。

    “不知道一点都不知道。只是在几天前听说他遭了赵高的陷害被打入大牢。当时末将还想李斯被下的这个狱一定是个冤狱不过也相信他能凭借其对大秦的功劳以及他的辩才为自己洗脱冤屈。没想到真的没想到这才区区几天就被如此恐怖的杀掉了!”

    “唉!谁说不是呢?”叹了口气道:“李斯是以谋反罪被论处的!”

    “谋反?他承认自己谋反了?”

    “既然被公开处决了那一定是认罪并在罪状上签字画押。”道:“想知道这里边有什么玄机他为什么认罪吗?”

    李信点了点头道:“大将军愿透露一点给我?”

    “我听说……”下了榻来到李信身边坐下悄声道:“李斯被捕入狱后由赵高亲自审判。每天里严刑酷打多达百次十来天下来何止千次。目的就有一个逼着李斯承认自己谋反。”

    “他也不是个铜打铁铸的身子能经上千次的严刑也算了不起了。”李信道。

    “谁说不是呢!不过最后终于还是忍受不了或许他也感觉出自己再不招供就会被打死在暗无天日的监牢里屈招了供。招供后的第二日趁着赵高不在。挣扎着用血给陛下写了一道奏折希望陛下能够警醒将他从大牢之中解救出来。”

    “不知大将军可知李斯的奏折上写了什么?人在临死之前总是才思不断。这道奏折一定写得相当精彩。”李信笑道。

    “李斯真不愧有当丞相的才能这道奏折写得确实精彩!上边说他担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经三十年了把秦国从一个拥有千余里士地十多万兵卒地边陲小国。治理成为一个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天朝上国。他说他这三十年来竭尽全力为相之始便派大批的探子携带黄金到各国去游说让各国对大秦不加提防。而大秦则在暗中扩军修明政治。提升有才能的勇士为武将尊崇对国家有功的人。积攒够一定的力量之后又在他的计划之下威胁韩国、削弱魏国、击破燕赵、消灭齐楚统一了六国捉拿到他们的国王拥护先王称帝。

    他说天下一统之后。他也不敢稍有停息。助先帝向北驱逐胡虏向南吞并百越让秦国强大到从古至今从来没有过的程度。更是建议统一度量衡以及文字把其推行地全国树立秦国的威望。什么叫有罪?如果他真的有罪地话他这三十年来所作的一切就是他的罪行早该被诛。可是先帝念他还有一点用处让他继续施行他的权力如今陛下当政望陛下如先帝一样大量。赦他之罪让他继续为国效力。”

    顿了一顿。李信道:“好!他这篇奏折写的真好这哪是什么罪状完全是对大秦立下地所有大功!若这篇奏折能够传到陛下手中陛下一定会念其先前为大秦树下的大功饶他一死可惜这篇奏折没有送到先帝手中因此坏了他的性命。”

    “没错!”点点头道:“这篇奏折确实没有送到陛下的手中而是传到了赵高的手中。听说赵高扫了奏折一眼冷笑几声后道:‘一个意

    的囚犯还有什么资格给陛下上奏折?’说罢将奏折掉。这也给赵高提了个醒怕李斯到时会反供于是派门人冒充特使询问李斯是认罪状上地可否属实。

    李斯当然不会认罪连呼冤枉并恳请特使将他的冤屈转告陛下。可惜他怎能料到这些所谓的特使都是李斯门人装扮每喊一句冤屈换来的就是一顿毒打。最后当陛下当真派特使前来了他也不敢再喊冤屈承认自己谋反的大罪。特使回禀陛下陛下信以为真大喊:‘若不是赵高差一点被李斯这个j人骗过。’亲下召书判李斯五刑之罪。”

    李信笑笑正要说话突然想到刚才说的这些事情都是赵高十分谨慎小心的情况下办的事情为何知道地如此一清二楚?莫非其中有诈!道:“大将军这些只是道听途说作不得准若无其他事末将就先告退了!”

    “慢!李将军你以为我让你来只是听故事吗?”笑道。

    “大将军莫非还有什么要事?”

    “李信啊李信自从你不在军中为伍之后我们多年未见彼此之间倒显得生份与猜疑起来。前些日子我令你出关你推三阻四说什么怕咸阳生叛乱让我在此静候并拿平乱之后所能得到的奖赏来迷惑我。这几日我越想这事情越不对好像你给我下了一个套等着我往里边钻。”

    “大将军多疑了不出关确实为大将军的前程着想。当然这其中也有末将的一点私心只想到时跟着大将军捞得一些好处!”

    “不对吧!”一把拉住李信的手死盯着李信的眼睛道:“这些日子你常派探马出关。这些探马因此出关?办得又是何事?不会是眼看大秦不保想与叛贼联手陷我于大秦不义?”

    “未将绝对没有一丝想与叛贼联手的想法更不会有陷大将军于不义的举动。所以派探马出关只是因为前些日子得知冯丞相自杀李丞相被拘的消息后预感李丞相这股势力已被铲除接下来赵高就要令我们出关剿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臣派出探马只为寻找叛军主军以期出关之后与其展开野战。”李信脸色平静如水眼睛连眨也没有眨一下。

    “是吗?”冷笑一声。

    “末将岂敢有骗大将军!大将军若不信末将之言末将愿束手躺倒于大将军面前任由大将军处置。”李信道。

    “李信你莫怪我对你有所猜忌如今兵荒马乱的就是亲娘老子也是信不过地。”邯道:“不过我相信你你为你说话时很真诚就如当初你我在河南地对付匈奴人一样。今日你别把我当作大将军我也不拿你当下属我们像两个好朋友那样谈上一谈。”

    “好!”李信答应道:“不过先我能知道大将军为何对李斯被杀的情况如此了解吗?”

    “咸阳城内是个是非之地不安插一些耳目哪能活到今天?实话告诉你这些都是我地耳目密报与我至于他们是谁恕我不能相告。”

    “这个末将明白大将军有何话请讲。”

    “如今李斯已诛咸阳已不会有所谓的叛乱我想知道你什么时候出关!”

    “明天明天一早就出关!末将可对大将军下军令状十日之内不除去周文提头来见。”

    本以为李信还要找些借口来推脱几日没想到李信会答应的如此爽快。他哪里知道就在李信前来见他之时已有探马密报李信江东的项梁与项羽率领八千壮士已过了江。泗水郡的刘邦刚刚夺下泗水郡率领三千之众也向西而来。两个魔王两个最大的对手已经出现这场大火是怎么吹也吹不灭的了。他已下了决心明日便出关因此才会说的如此爽快。

    “明天?这么快!你那十万步兵可训练好能否上阵杀敌!”问道。

    “虽比不上屯军但对付叛乱的乌合之众还是有十分的把握的。”李信道。

    “好明日你领十万兵马先行出关!”

    第四十章 夜探曹阳

    有点怀疑我不过他不知道我们在九原郡的那点我呆在关内不出去是想和叛军联手呢?”

    坐在车内李信一边往‘函谷关’赶一边对韩信笑道。

    “将军有何打算?”

    “他为大军主将我为前锋大将始终是要听他的指挥让他起了疑心终归不好。我打算每天派个亲兵去他那里商讨打赢仗之后要得到什么好处。比方权力、钱、房子什么的我要让他认为我上阵杀敌只是为了今后的享乐罢了并没什么歪心不疑虑我便是。”

    “好计策这个计策以前王剪用过瞒过了始皇帝。如今将军再次使用一定也可以瞒过。他邯就算再聪明以道比始皇帝还聪明吗?”

    “哦原来已经有人用过了我还以为是我想出来的主意独此一家呢?现在一定不能让对我们起疑心这十万兵马得来不易最合我心意的是他们都是囚犯并未受过大秦的什么恩惠相反还十分的仇视秦国得找个机会把这十万兵马拉回‘九原’郡去!对了探子探得情况如何三川郡如今有几路人马?周文扎在曹阳的兵马可有异动?”

    “周文的兵马并无异动七八万人把‘曹阳’守得固若金汤看来他是誓死要把这七八万人都送到将军嘴中!肉这么肥不吃有些对不起他的好意。李由看来还不知道他爹已被赵高所害估计连他爹被囚的消息也不知道将‘三川’郡所有兵马都集中到了阳坚守不出打定了耗下去的念头。那个与陈胜一起起义的吴广不行其本事最多也就能当个千长那能任大将统领十多万人马。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把‘阳’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也不攻也不撤莫非是想等上一年两年。等到‘阳’没有粮草兵卒全都饿死了才破‘阳’城门?”

    “哈哈!”李信大笑了两声道:“吴广就是个没本事的人还十分的小心眼看不得别人比他强。我看陈胜也扑腾不了几天了他手下有用的大将不是称王就是被他亲手除去。如今无将可用只得派吴广来战。如果我是吴广干么围他‘阳’啊。只需率军西进占据‘曹阳’、‘池’两座县城然后打下‘函谷关’使关内的秦军出不来关外的秦军进不去。困都把李由给困死了何需用十多万兵马去围一个城?周文从‘函谷关’退出并不狂奔而逃而是占据了‘曹阳’。他是个有本事地人知道‘曹阳’是连接‘函谷关’与‘三川’郡的要隘是丢不得的。我有一种预感。这块肥肉不是那么好吃下去的我们得小心莫要肉没吃到嘴反被噎死了。”

    “将军放心信早已想好攻‘曹阳’之计能在两日之内拿下‘曹阳’。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