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心中不痛快已久迟早会找个机会挽回面子。不过随着自己的地位日渐升高他也不怕司马欣知其不敢为了出口恶气而要了他的命大不了就是跟他过不去会在某些事情上与他作对讨回些面子罢了。他实在没想到司马欣竟会诬陷他要刺杀始皇帝这不是个要命的罪名吗?
李信看了看蒙恬。蒙恬只是拿眼睛上下打量着他不置一词。他不知司马欣用何方法让蒙恬疑心到自己。不过也知道蒙恬并未完全相信司马欣地话要不然也不会在大殿之内布上自己的亲信容许司马欣质询自己也容他申辩看来是想通过两人地一问一答来看他究竟有没有背叛大秦。哈哈两声大笑道:“私通匈奴人?不知司马将军为何要如此诬我清白。”
司马欣从袖中掏出那道白绢。对着李信劈头扔来道:“诬你清白?你派出去的使者已全招了供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白绢在空中飘飘荡荡落在李信身前六七步远的地方他上前捡起白绢一看上边写的是他始何吩咐王惊与匈奴人勾结准备干一件对秦军不利的大事下边有王惊的签字花押。联想起王惊浑身是伤地回来明白这是司马欣对王惊严刑逼供后得来的一道诬陷他的证词哈哈又是一笑将绢抛于地上。道:“这东西不过是为诬我清白而用严刑逼供出来的东西罢了司马将军若是想要。我可以炮治出更多的这些证词而上边指使之人会换成司马将军你。再说上边通篇也没提末将要去行刺始皇帝司马将军却一口咬定末将与匈奴人商议要行刺始皇帝难不成末将与匈奴人商议时司马将军也在场吗。”
司马欣冷哼一声:“听你的意思这道白绢上的证词都是假的了?”
李信昂以对道:“是不是假的。让王惊出来一对便知!”
“哈哈哈!”司马欣大笑三声道:“王惊?你明知道王惊晕迷不醒是死是活尚且不知却要他出来对证难不成是想拖延时间!我问你若此证为假为何王惊一回到高阙你便带领着人马仓皇逃到匈奴之地?”
“若是此道证供为真为何我逃到了匈奴地又再返回?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你返回便是得知自己要去晋见始皇帝因此与匈奴人商定借此时机刺杀始皇帝。以图谋更大的利益。”
“司马将军你凭什么一口咬定我要刺杀始皇帝?”
“你敢冒奇险回来就是最好地证明!”
“高。司马将军真高!给末将安个莫须有的罪名就想要了末将地命如此末将就得罪了!”李信说罢单膝跪拜蒙恬道:“大将军末将刚刚查明司马将军欲刺杀大将军请大将军将司马将军拖出去斩。”
“你……放肆简直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想刺杀大将军了!”司马欣怒道。
“刚才司马将军借问我之机立于大将军身侧靠后手按剑柄不时的往外拔出一寸不是想趁大将军把精力专注我身上时从背后杀了大将军吗?”
“我什么时候把剑往外拔出一寸了?”司马欣问了一句见蒙恬侧目注视着自己连忙跪下身解下腰中宝剑放于蒙恬脚侧跪着往后退去道:“大将军莫听j人胡说末将绝没把剑拔出去过一寸刺杀大将军更是连想也不敢想……”
刚刚司马欣在责问李信之时蒙恬一直注意着李信的神色见其神色不曾有变坦坦然哪像是个背叛大秦欲刺杀始皇帝的人只要问明白他去匈奴所为何事便可拨开这重重迷雾道:“好了好了你们两个都站起来吧。李信你这次去匈奴地实属唐突司马将军有所怀疑也在情理之中你说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去了匈奴那边一趟。”
“救人!”
“所救何人?”
“救一个无意中探得匈奴阴谋被匈奴人抓到单于庭的人。”
救回王莹之后李信就考虑过如何对蒙恬回报怎样现匈奴人阴谋的。当然绝不能说是为了做生意派王惊与王莹去周边各国打探那些国家都缺些什么这样地话不是明摆着告诉蒙恬自己对九原郡郡守之位早有预谋?他道:“大将军平日里未将心里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一有想法总爱把它变成实物免不了在家中请些能工巧匠让他们把末将心里想的东西打造出来。想的多了请的人也就多了末将的那点赏赐也就入不敷出了于是派王惊与末将的一个妾室捎带了一些布匹去乌孙做些买卖……”
“……末将的妾室懂得好几种语言听到匈奴人在商量用毒计陷害我大秦军民急着回来报信。谁料一不小心被匈奴人现了踪迹五十个仆人战死妾室被抓逃回来的王惊又被有些人毒打走到高阙只说了一句话:‘夫人被匈奴人抓走匈奴人的牛羊里有阴谋千万不可接受!’就晕了过去。”
“……要想知道牛羊之中有何阴谋必须将末将地妾室从匈奴人的地盘里救回于是末将就率领一千骑兵千里奔袭破了匈奴地单于庭救回妾室方知这里边有何阴谋。”
第八十一章 千钧一发 十
的阴谋说出把此阴谋将对大秦造成何种伤害一一讲明无疑又为大秦立下一项新功。
这样一来可使蒙恬实打实的相信他上报朝庭又能让朝中大臣对他这个即将升任的九原郡郡守刮目相看还会成为始皇帝面前的红人。到时再倒打一耙反问司马欣为何要为一已私怨刑讯逼问他派出去的人诬他背叛大秦差点让大秦沦为万劫不复之地。不说可将司马欣扳倒最少可痛击司马欣一下让其不敢再向他挑衅。
悬念已经造的够深李信咂吧咂吧嘴准备把最后的谜底揭开。
司马欣看到蒙恬凝重的脸色越来越缓心中大急倒不是怕李信将这一切都解释透后告他个刑讯逼供栽赃陷害之罪。(这件事情完全可以推到那个千长身上绝不会连累到他。)而是精心谋划的一件事情并未如预期的那样展反而引出李信率一千骑兵大破单于庭让秦军面上有光的事情来。这就好像他辛辛苦苦挖了个坑到头来没把李信陷进去自己却落在坑底爬不上来如何能让他咽下这口气。
见李信喋喋不休的说个没完讲了半刻钟时间只是一会提一下匈奴人有个阴谋就是不说这个阴谋究竟是何。心急火燎的问道:“李将军你啰哩啰嗦讲了这么久到现在也不说匈奴在牛羊之中有什么阴谋。究竟到底有没有你口中所谓的阴谋是不是在这里现编现卖啊?”
李信斜了司马欣一眼。对蒙恬拱了拱手道:“未将已从妾室口中知道匈奴人地阴谋匈奴人准备在牛羊之中下‘诅’用‘诅’来害我大秦居民。”
“‘诅’?”蒙恬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字不明的问了一句。
“‘诅’?”司马欣先是诧异地道了一句紧接着哈哈大笑道:“‘诅’?什么东西如何害人?”
“大将军!”李信上前一步。问道:“匈奴人是不是想送给我大秦上好战马一万匹牛羊六畜二十万头?”蒙恬点了点头。
“如今可曾送到?”
匈奴人准备求和正是司马欣来高阙后才生的事情一切都是经他的手办得这就好比是他的功劳一般。他十分得意的笑了笑道:“当然送到了!一万匹骏马已送入马场第二批三万头六畜也将于今日送到高阙直等匈奴人将剩下的六畜送齐便可带着这批求和之物浩浩荡荡地前去咸阳为始皇帝祝大寿。”
“祝寿?若是当真拿着这批求和之物去咸阳只怕不是去给始皇帝祝寿。而是去给始皇帝送……”李信正说的激动耳听蒙恬‘嗯’了一声。屈指在榻上重击了一下急忙把那个‘终’字咽入肚内。想趁司马欣还没揪住他的字眼赶快将‘诅’是什么讲道出来哪知司马欣还是拽住了他的小辫狞笑一声问道:“李将军。刚才你说不是去给始皇帝祝寿而是去给始皇帝送什么?”
始皇帝到了晚年最是忌讳谈这个‘死’字刚才李信要是嘴快吐出那个‘终’字无疑又授给司马欣一个把柄。还好他反应够快道了句:“送晦气!这简直就是把一个天大的晦气送给始皇帝!”感激的朝蒙恬拱了拱手接着道:“这个‘诅’说白了就是一种在匈奴人里流传的瘟疫传染性极强凡是与下过‘诅’的牛羊有过接触的人都会中诅而死并且与中诅之人有过接触的人也会中诅而死。若是不加以防范。二十多万头牲畜由此到咸阳走上一圈半数地秦人会因诅而死。此事关系着我大秦的安危不可不”
“哈哈哈!”司马欣道:“始皇帝不日就要大寿此乃我大秦第一等地大喜事。匈奴人送来牛羊作求和之用正是天公作美使我大秦喜上加喜。李将军突突的出来危言悚听说我大秦若接此重礼将会有大难降临这不是给始皇帝的大喜添堵吗?再说匈奴求和之事早已快马禀告给始皇帝如今你上来说个谁都不认识的‘诅’如何给始皇帝解释?”
虽说匈奴人大败两次但秦军已无意北上按说匈奴人不会送来这些求和之物。既然匈奴人有此意牛羊又不懂得害人当初蒙恬也没往深处想。听得李信如此一说又想起那近万头眼露死色的战马他已七成相信李信的话语可是正如司马欣所说始皇帝大寿在际此事又已禀告给始皇帝这时改了主意如何跟始皇帝解释。
“李信你刚才说地‘诅’可是真的?”蒙恬迟疑的问道。
“确是真的末将愿拿脑袋担保!”
“受诅之人究竟有何症状历几天而亡若想医治又该如何?”
王莹嘴中的诅李信思来想去瞧其症状就如伤寒一般。这种传染病经过什么途径传播的他不知道。历几天而亡他也不知道。唯一清楚的是这种病在这个时代基本上属于绝症正如王莹所说中者十死其七。
他跟据王莹的诉说结和自己的想象道:“中诅之人会感觉自己如掉入冰窖之中寒冷难耐身上会生出如伤口一样的淤斑痛疼难忍。大约会在十日内亡此‘诅’只能防而无法医治凡中者十个人里边会死七个。”
“如何防治?”
“先将一万匹战马全部深埋其次让‘高阙’闭城。城内之人不得外出城外之人不得入内谁若出现身上高热体内虚寒地症状一律隔离起来直到十日内不再有此症状的人出现方可开门外出。”
“封城?笑话!”司马欣笑道:“远地不说蒙大将军不日将入咸阳面见始皇上怎能听你一言在此呆上十天?误了蒙大将军的大事你李信承担得了吗?”
“不封城?司马将军是想让整个秦国的百姓都因诅而死吗?不知司马将军安的是什么心?”李信针尖对麦芒的讥问道。
两人正吵着守城将令赶上前来道:“大将军司马将军李……李将军匈奴人的第二批求合之物已经送来是否开门放入!”
“不!”李信道了一声单膝跪在蒙恬面前道:“大将军万不可将匈奴人的牛羊再放进来应令守城将士将这批牛羊全部射杀令黑夫等人挖深坑将牛羊掩埋。”
蒙恬看了看李信实在是难以做出决断。一边是要将这些牛羊之物送到咸阳可以彪显自己这些年来的功劳一边是李信信誓旦旦的警告万一其所说属实自己不就成了千古罪人?
“李信……”蒙恬正要开口说话看到自己的亲兵拦住跌跌撞撞正要往大殿内闯的司马欣亲兵开口让放那名亲兵进来。那名亲兵见到司马欣后还未说话已哭了起来哽咽道:“司马将军亲兵队的许多兄弟突一种怪病身上着烫嘴中却喊着冷都盖了三层棉被还是浑身打颤直喊冷。已有……已有两个兄弟被这种怪病折磨的快死了。”
“啊……”司马欣倒吸一口冷气抬头看着蒙恬。
“唉!”蒙恬叹了口气道:“传我令下去城内一切防务交由李信负责。”
第八十二章 晋见
郡后因种种机缘以得到仙书为由骗过始皇帝重获留在咸阳为博士的官位。始皇帝见其曾经遇仙想再派他往海外寻仙以获得不死仙丹卢生害怕这一去是自寻死路骗始皇帝道:
“仙人居住的仙岛在大海里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日月星辰不断的移动上次寻到了仙岛这次再按原路寻找一定找不到。在大海里寻找一座仙岛就好比在大海中打捞一根绣花针一样困难全靠机缘巧合并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找得到。臣倒是有个法子或许能让陛下亲眼见到仙人亲自向仙人讨要不死仙丹。”
长久以来众多的方士把仙人描绘成入水而不湿入火而不伤能够乘驾云朵遨游河川寿命可比天地一样长久。始皇帝极其羡慕仙人当然想亲自见见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神仙。于是问卢生如何才能亲眼见到仙人?
卢生道:“凭陛下开创下来的从古至今尚无人能及的功业应该早就可以见到仙人了到现在陛下还没见到仙人肯定是因为仙人害怕围在陛下身周的那些臣子们会妨害到他所以迟迟不肯现身。只要陛下每天换一个地方居住让臣子们不知陛下身在何处让那些恶鬼再也找不到陛下的行踪仙人自然就会出现。”
始皇听罢十分信服卢生的话。下令将方圆二百里内地二百七十座宫殿全都用封闭的甬道连接起来每个宫殿住着多少美女。服侍地嫔蛾、宦官都是谁一一登记在册。每天都换一个宫殿居住严令这些人等不许透露他的行踪违者格杀勿论。
虽有严令一些宦官为了一己私欲仍是秘密将始皇帝的行踪告诉朝中大臣。有一次始皇帝幸临梁山宫。在山上看到李斯的亲兵卫队已过宰相的规格并且这些卫士们一个个都穿着奢华行事专横跋扈心中不喜。还没等他责问李斯就有宦官暗中相告于李斯。李斯马上收敛减少卫队的数量更换他们地盔甲约束他们的举止使始皇帝无从责罚。
始皇帝大怒严查是谁给李斯通的风报得信。那些宦官们均不承认。他便把当日围在身边的宦官全都处死此后再无人敢透露始皇帝的行踪。大臣们想见始皇帝只能在咸阳宫门外等候宣召。
李信与蒙恬、薰翳来到咸阳时已是始皇帝大寿后的第三个月月中。整个九原郡因诅而死的兵卒为六千多人幸亏李信处理得当把此瘟疫控制在源头不然死的人不会只有这么少很可能驻扎在黄河北岸的三十万大军会死伤过半还会波及到上郡、内史郡等郡。
这三个月内。咸阳也并非平静如水接连生了二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掌管古今史事以及各种书籍的博士官七十人见李斯不师古法分封制一力推行新法郡县制又独揽朝中大权压在他们头上于是想借祝寿之机扳倒李斯以期获得出头之日。他们在始皇大寿之时上演了一场好戏不过可惜地这场戏没演好不仅没有把李斯扳倒反而差点累了他们的小命。
当日酒过三巡之后李斯一党地仆射周青臣先行上前颂扬道:“以前。秦国的土地不过千里仰仗陛下的神威。秦国平定了天下驱逐了蛮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如今把诸侯国改置为郡县人人安居乐业不必再担心战争功业可以传之万代。这在以前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陛下地功德自古及今无人可以比拟不仅空前还要绝后。”如皇帝听罢高兴的点了点头。
博士官领头人淳于越见罢上前道:“陛下臣听说殷、周所以统治天下长达一千多年是因为分封子弟功臣为王作为自己的辅佐。如今陛下拥有了天下而您的子孙却为平民百姓一旦出现象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来救援呢?但凡天下事不师古人之法而能长久的臣还没有听说过。刚才周青臣当面阿谀蒙蔽陛下的双眼以致加重陛下的错误这不是忠臣的所为应以重罪治之。”
两人一开口使得崇古的博士们与尚新地李斯一党展开了针尖对麦芒般的吵嚷一时间殿里纷纷嚷嚷若不是始皇帝坐于上边压阵两派之人早就对骂乃至于捋袖肉搏一番了。
始皇帝始终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切等到众人都吵嚷累了对一言未的李斯笑道:“李丞相你来说说究竟是实行古人分封制好些啊还是实行现在的郡县制好些。”
始皇心中想的是什么李斯是一清二楚冷眼对要推行古制的七十博士打量一番心中暗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想行古人之法这不是找死吗?”嘿嘿一声冷笑道:“五帝的治国方略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夏、商、周的治国理念也不是一代因袭一代但是都凭着各自的治国手段治理好了国家这并不是他们故意要彼此相反而是由于朝代变了国家的情况不同了所以要用不同的治国方法来治理国家。”
他顿了顿指着那七十个博士摇了摇头道:“现在陛下开创了从来没有过的大业建立起万世不朽的伟功这本来就不是他们这些愚蠢的儒生所能理解的所以他们今日提出要师法古制臣并不觉得奇怪。况且淳于越所说的是夏、商、周三代的事那么久远的事从哪里师法呢?臣以为古法万万不可为。只有实行郡县制方可让陛下的千秋大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至于他们这些要效法古人的腐儒吗?”
李斯用凌利地目光打量了一下为的淳于越上前一步道:“以前诸侯并起纷争。需要招募大量游说之士以供驱驶。如今天下已经平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在该致力于农工生产读书人就应该读陛下颁布的法令这些腐儒不读陛下颁布的法令在陛下的大寿之日要效法古人的法令以此来诽谤陛下开创地功业。惑乱民心实属罪不可赦。”
“臣冒死进言:古时天下纷乱没有人能够收拾残局将其一统所以诸侯并起长年战乱。这些所谓的博士一说话都道古人如何如何好似古人活在天朝一般对当今的朝庭则摇头晃脑认为实在是不如古人实乃矫饰虚言挠乱名实。私下里他们自认为自己是博古通今第一人学问大得无人能及。指责朝廷所建立的法度口若悬河似乎陛下的朝庭无一处可取。”
“陛下每颁布一条法令。他们就聚在一起根据自己所学非议法令入朝表面上称颂陛下新颁的法令心里却横加指责在陛下面前夸耀自己以求取名利追求奇异说法以抬高自己。一出朝就在百姓中带头制造谤言使天下百姓民心惶惶不知所措。这样的事情如果不禁止陛下的威严就会下降。朋党的势力就会形成。”
“臣以为禁止这些言论是必要的请求陛下让史官把不是秦国地典籍全部焚毁。除博士官署所掌管的书籍之外天下敢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地全都送到地方官那里去一起烧掉。有敢在一块儿谈议《诗》、《书》的处以死刑示众借古诽今的满门抄斩。官吏如果知道而不举报以同罪论处。命令下达三十天仍不烧书的在脸上刺字处以城旦之刑四年配边疆白天防寇。夜晚筑城。有些书可以不烧比如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如果百姓想要学习法令。就让官吏作为他们老师教导他们懂得陛下颁布下去的法令。”
李斯能言善辩地巧舌直把那七十博士说的面色蜡黄、胆颤心寒虽说最后始皇帝并未给他们定个以古诽今之罪但始皇帝却同意李斯的建议焚烧除秦国之外的所有书籍这无疑比要了他的命更叫人难受。
第二件大事是李信他们赶到咸阳前两天才生的焚书之后卢生眼见始皇帝日日问自己神仙何时才会显现他知道自己已经快瞒不下去了独自逃跑又不甘心就把贵为博士的几个方士集中到一起道:“始皇帝这人天性粗暴残忍听不下他人的意见。他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认为从古到今没有人比得上他。他专门任用治狱的官吏狱吏们都受到亲近和宠幸。我们这些方士虽贵为博士之列但只不过是虚设充数的人员并没有什么权力每日都在提心掉胆中过活深怕他哪一日拿求不到仙药之事斩了我们地脑袋。”
“丞相和各位大臣虽有一些权力不过也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他颁下地命令办事。他喜欢用重刑、杀戮显示威严官员们都怕获罪都想保持住禄位所以没有人敢真正竭诚尽忠、直言相谏。他听不到自己的过错因而一天更比一天骄横为臣的担心害怕专事欺骗屈从讨好。”
“秦法规定一个方士不能兼有两种方术如果方术不能应验就要处死。然而占仆星象云气以测吉凶的方士多达三百多人都是有才学的人然而由于害怕获罪就得避讳奉承不敢正直地说出上天的暗示来全都在大唱赞歌都道天象大吉。”
“天下的事无论大小都由他来决定他甚至用称来称量各种书写文件的竹简木简的重量日夜都有定额阅读达不到定额就不去休息。这样一个贪于权势到如此地步的人咱们不能再为他去寻找仙药若是找到仙药使他万年不死天下的人岂不得再受万年之苦。为了天下的百姓不再受苦我看我们多联系一些熟识的人逃跑吧!”
众人纷纷响应于是都逃跑了。
始皇帝听说卢生、候生等人逃跑心中大惊顿觉求仙药之事已成镜花水月再也不能怒道:“这些方士说有神仙朕就派他们去找神仙所花费的钱物数以万计最终也没找到仙药倒是他们靠找仙药谋取私利的密报时常传到朕的手中朕也没对他们加以处罚仍以重用。朕尊重他们赏赐十分优厚如今他们不念朕恩逃跑不说还以如此恶言来诽谤朕企图加重朕的无德这些人真该受到五马分尸之刑。传令下去逃跑之人追到天涯海角也得给朕抓捕回来与这些人有勾结的人也给朕抓起来。”
这两件事情在咸阳早已传得沸沸扬扬自然也就传到了刚入咸阳的蒙恬、李信、董翳耳内。三人立于咸阳宫玉阶之下想着这两件大事可能带来的后果。从天未明一直等到下午申时二刻方见一个宦官出现在咸阳宫门外宣召曰:
“始皇有旨着:忠信候蒙恬先回府休息明日再来咸阳宫晋见。薰翳回云阳郡接收雁门、代、太原三郡转入的五万户百姓。李信进宫进晋!”
薰翳愣了一愣深为自己不能目睹天颜而懊恼。蒙恬给李信交待一番进晋始皇帝的礼节与始皇帝的一些喜恶方回咸阳城内弟弟府中歇息。
李信随在宦官的身后走入大殿他以为始皇帝就在咸阳宫大殿之内抬头稍稍往上瞅了一眼:大殿极阔正中还有一方水池殿上似乎坐着一人又似乎没人。
李信在心中暗道一声:“终于要见到千古第一帝王了!”紧走几步跪下身去对着殿上拜了一下中气十足的喊道:“末将李信叩见始皇陛下!”
空空的大殿内传来一遍遍重复的回响那名宦官掩嘴嘿嘿一笑道:“李将军陛下不在此殿请随我来。”
第八十三章 晋见 二
停在门口等候。上了马车又过了几道门驶入一条被完全封闭起来宽十丈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甬道。
甬道的路面被圶的十分平整二十步开外借着阳光看去地面上显出一层水光让人怀疑那里是不是已经没有道路而是一条河流。道路两边用圶士砸出两道高二丈余的土墙不知有多厚里边看不到外边外边同样也看不到里边。遇到有河流的地方甬道则由木板铺架出一座天桥这时起封闭作用的墙则换成了木墙也如圶士墙一样的高足以挡住外边人的视线。
一入甬道御手便放手让四匹马急奔起来坐在车厢里的人根本感觉不到一点的颠簸。这时宦官眼睛微闭摇头晃脑的哼着秦韵李信因为蒙恬曾交待过不要随便的打听什么也就不问这是要去哪里只是兴趣昂然的打量着这道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方建起的全封闭快通道心中暗暗惊叹古人的创造力。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旁边的宦官不再哼唱轻轻的打起鼾。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甬道也让李信产生了审美疲劳闭起眼休息起来。不知过了多久四匹马停了下来车厢轻轻一晃久经杀场的李信马上惊醒过来睁开眼一看宦官斜起身正准备将他摇醒见他已经醒来哑笑一声。道:
“李将军我们到了。请随奴才入宫晋见圣上!”
随在宦官的身后下了车眼前是一座高楼叠起地宫阙。宫墙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全是着重装的甲士宫门口更是立着两排表情肃穆地亲兵正门上方写着三个大字——兴乐宫。
“兴乐宫?莫非来到兴乐宫主的寝宫?”李信心中暗道一声。
进入宫内先映入眼睑的是宽一百五十步。长二百步青砖铺就的庭院。庭院里十分的空阔除了正殿前边竖的两尊三丈多高用青铜浇铸地孔雀外就只有十八口齐腰高里边注满水作防火用的青铜大缸。不过这也给人一种十分大气的感觉。
正殿右边的那尊铜孔雀下立着一位低头垂手的宦官陪李信一路赶来的宦官把李信带到那位宦官面前后就退了下去。那名宦官抬起头。手捏一个兰花指拽了拽李信的衣角。尖声细嗓的道:“李将军圣上已经等你很久了快随奴才前去晋见。”
又是穿过七八个形式不一、大小异同的庭院顺着一条甬道走了三四百步前边有座假山横在面前挡住了去路。这时空气中飘来各种的花香。李信正疑虑这些花香从何而来宦官带着他从一个正面根本看不到地洞口穿过假山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这是一座大得可以检阅军队的园子园子里到处都种着奇花异草看着似乎有些杂乱无章其实它们都有一个规律可寻——整片园子地花草都围着园子中央的那座十丈高台生长。此时已是春日上百种各色花朵在园子里争奇斗艳般的开放就好像它们正排队围着高台开放等待着高台上观看的人做一番品评。
有一条曲幽小径通往高台李信顺着小径往高台行进。高台上撑着一把九龙曲柄华盖。正中间的位置放着一把红木雕就的躺椅后边有两个宫娥撑着两把雀尾扇。周围还有十来个宫女低头耷脑垂手侍候着。
李信揉了揉眼睛再看没错上边确有一把自己‘明’地躺椅。躺椅上卧着一个身着黑色大袍年已六甲胡子花白的身材魁梧男子后边有个身着白衣的婀娜女子一手揽住躺椅上的男子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件不知什么物件在男子的脸侧比划。高台上不时传来男子苍老但不失威严的笑声与女子嫩嫩的娇笑声。
从女子的身姿与笑声李信知道那个女子是兴乐公主而躺椅上的人毫无疑问是秦始皇嬴政。他下意思的整整衣冠来到高台前。
“大将军请上高台晋见圣上奴才告退了!”领路地宦官行了礼退下李信再次的整整衣冠顺着高台爬了上去。登到高台顶还没来急看清始皇帝地长相如何马上就叩拜下去道:“末将李信给陛下请安给兴乐公主请安!”
正在嬉闹的兴乐公主见到李信脸上一红停止了嬉戏。把一个毛绒绒的掸耳棍从始皇帝耳内抽出道了声:“父皇有要事相谈女儿先行告退!”带着四个宫女下了高台经过李信身边时含情脉脉的看了一眼。
等到兴乐下了高台始皇帝道:“你便是李信?你我并未见过面怎么知道我是皇帝的?”
蒙恬告诫他始皇帝随着年龄的增大行为举止越来越古怪让人捉摸不透。此去晋见无论始皇帝问些什么都要捡好听的说千万不要惹得龙颜大怒不然我也救不了你。
听到始皇帝问得白痴李信却不敢有丝毫的小瞧之心。一个能灭六国的君主绝对是个阴险毒辣而且精明的人问如此白痴的问题肯定有其深厚的用意。加上有蒙恬的告诫他抬头用十分崇拜的眼神看着始皇帝一本正经的道:
“末将听说古时圣君身后都有七彩云朵环绕。本来未将不相信这话不过见了陛下末将相信了。还未进兴乐宫末将就看到兴乐宫里金光四射入得万花园又见陛下身后有七彩云朵环绕因此确定陛下便是开创万世不见之奇功的皇帝。”
“呵呵你真能看到朕身后有七彩云朵环绕?”始皇帝龙颜大悦伸手摸了两把胸前的大胡子道。
“在陛下面前末将焉敢有丝毫虚言!”李信紧绷着脸露出了微笑。
“好!你说话朕很爱听!”始皇帝顿了顿道:“李信这个名字与朕以前的一个爱将名字一模一样你与他有什么关系吗?”
“臣乃淮阴县人士与陛下口中的李信并无瓜葛。不过那位李前辈是个有才华的将领臣一直拿他为作将的表率只是如今作的还不好倒让陛下见笑了!”李信直起身直棱棱的跪在那里道。
第八十四章 晋见 三
及率领千骑大破匈奴单于庭的事情朕早有耳闻也是个带兵打仗的奇才比之他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必要在朕面前谦虚。不过谦虚一下也好最少你比他谨慎不会大意的战死在杀场。本来朕打算任命你为前军统率率十万大军将匈奴人逐出大秦疆士万里以外不过后来想了想那片蛮荒士地纳入大秦疆士并无丝毫利益可言费上许多的力气又没利益可得这样的事情朕不干就由得匈奴人在那里为大秦牧马吧。蒙恬举荐你为九原郡郡守朕觉得凭你的聪明才干一定可以在郡守之位上有一番的作为。你提出的那些难处蒙恬写奏折都告诉联了。咳……”
始皇帝重重的咳了一下一个宫女端着一个黄铜打造上边镶着金龙、描着银凤的痰盂走上前来。他咳出一口黄黄的浓痰端着痰盂的宫女接了去另一个宫女拿着真丝手帕将他嘴角的残痰擦去。
李信以为始皇帝咳完痰后会跟他谈九原郡的事情心情紧张的筹划着会问些什么而自己又该如何的回答使始皇帝同意自己的设想。等到两个宫女退下去后却见始皇帝拍了拍身下的躺椅道:“这把椅子是兴乐上次去上郡依着你打造的样式让能工巧匠给朕也打造了一把。人一老身子骨就虚不能像年青时爱盘膝而坐。这把椅子很好。很舒服朕很满意。会重重的赏你地。听说你还给战马安上了镫那东西朕也见过了很好用。还有这个……”
始皇帝伸手指了指躺椅下边。一个宫女上前把脚榻抽出脚榻上画着象棋的棋盘。另一个宫女捧着一个金盒从里边倒出用象牙与黑玉雕成地棋子。
“这东西是朕大寿之日扶苏送给朕的礼物当初玩了几把觉得很有意思。好不容易嚼出些门道可惜那些大臣们都不敢赢朕甚是无趣。扶苏说这东西是你想出来的想必你是个中高手棋艺一定不低来我们玩上两把。”
始皇帝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完全把李信给说迷糊了根本不知始皇帝召见他究竟想跟他说些什么?如今又要与他下棋不下吧那是违了圣命。下吧自己棋艺着实太低正想推脱一下。始皇帝把眉一横道:“怎么你不想跟朕对上一局?”
“末将不敢。”李信道了一声。听从始皇帝的命令在一张席上坐下与嬴政摆开了局。
很快第一局李信便败下阵来。第二局他使出浑身解数仍是迅的败下阵来。到了第三局。只是走了十几步便被始皇帝地两车迅横扫阵营再次的败下阵来。
“这个老家伙仅仅是接触三个月象棋竟能走出如此犀利的棋风只怕韩信到来也不是他的对手。难怪他在位之时天下无人敢返!”李信在心中暗道一声惶恐的站起身对着躺椅上老态龙钟的始皇帝叩下一头道:“陛下末将真的是棋力有限实在不是陛下的对手。请陛下饶过末将吧!”
“哈哈哈!”始皇帝大笑两声道:“看得出来你已尽力了。朕不会怪你的。知道你是如何败的吗?下棋之始重要地是布局你为求稳每局都先布马。当然这没错马灵活其对整个局势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局或残局。可是你忘了马不宜轻进要想把灵活挥出来要得将马路清通只要当时机成熟之时方能挥它地威力。”
“朕却不同朕爱用车。车乃三军主力行动迅威力巨大。在布局之初车具有威胁你的马炮横扫你的兵卒兑兵活马攻击你的弱点和支援联的弱点甚至可以直接威胁你的主帅等诸多功能。从棋艺上看你这人过于谨慎因此有这一败。九原郡新复一切都百废待新没有些雷厉风行是干不出什么名堂地。你托蒙恬奏上来的那些难处与要求朕都准许有朕给你撑腰希望你能在九原干出点名堂来。等过上几年朕若还没有死九原郡又被你治理的有声有色朕会亲自去九原郡看你的。到时兴乐也长大成人或许朕会亲自给你与兴乐举行大婚。”
李信没想到始皇帝借着下棋就把他考查了一番听始皇帝的话音他似乎已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也知那些现在溃逃将来还会再来的匈奴是大秦的一个巨大威胁所以想在临死之前看到九原郡壮大起来到时能支撑起对匈奴的战争。下棋之时又见自己过于谨慎怕到时为郡守之职是放不开手脚因此暗暗点破他让他不要有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大胆的干。
始皇帝如何知道他与兴乐的事情地?李信并未深究!知道此事的一个是始皇帝地亲信一个是始皇帝的爱女两个都有可能告诉了始皇帝无论是谁告诉了始皇帝他都不会有所惊讶。这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始皇帝并未怒他有非份之想也没逼着他尽快成婚这就够了。他跪下身谢恩始皇帝笑了笑让他起身接着道:“想必你来咸阳时已听到了一些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