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踏秦川 > 踏秦川第9部分阅读

踏秦川第9部分阅读

    。

    “不行就再去下乡南昌亭长家混饭?”他想到南昌亭长妻子的可恶来摇摇头暗道:“不做我饭我不能先行开吃吗?给我脸色看、用恶毒的语言攻击我我假装没看见没听见就行了。他是我的好友他妻子可恶不代表他也可恶明日一早就去南昌混个一年半载的再说。”

    韩信起身算了账回家蒙头大睡。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已有三百多人交钱吃请一个衙役把事情报给县令。县令听罢大吃一惊急忙向李府而去。

    李信站在大堂阶梯上看着大门口的几口大箱慢慢都有装满的趋势忍不住笑容满面。每一个交完钱的都由更卒领着往后园去经过他面前每每会一脸谄笑的对他行个礼。

    “这个方法好!昨天我对县令说要招一百个亲兵他劝我请客吃饭。我还奈闷让我请什么客?却原来这里边还有如此多的道道真是长见识了!王莹人家出了这么多的钱我们不能亏待人家一会你出去再找几个好厨子多整些好酒好菜一定让他们吃满意了。”

    王莹答应离去往门口走的时候正碰到前来的县令对县令做了一揖。县令怔住待王莹出了大门方回过神来走上台阶拉住李信的手进入大堂。

    “李将军你收了多少人的贺礼?”县令关上门问道。

    “不知道大概有四百多人吧!还好外边的人越来越少不然我这院子里还真盛不下。”李信笑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将军给我的文书上写的是招一百亲兵!”

    “没错是招一百亲兵!”

    “现在你收了四五百人的贺礼到时如何收场?搞不好是要出乱子的!”县令捶手顿足在大堂里走来走去脸上尽显焦虑之色。

    “什么?你的意思是让我从送钱的人里边挑亲兵?”李信也算熟读秦律知道秦法的严苛没想到还有这样公然收贿的。他拉着县令来到后园指着那些已在席中入座的人道:“你看看他们一个个面无二两肉手无缚鸡之力是当兵杀敌的料吗?我招兵是为了打仗不是来这里捞好处的。”

    “可这次收钱很明确的有让他们可以为亲兵的暗示啊不然人家干么花三千钱来这吃顿饭啊!”县令跺足道。

    “我不管我招得是有本事的人不是招一些想跟着我捞好处的人大不了把钱都退还给他们这客不请了!”李信说完扭头就往前走走了没两步他又回头拉住县令道:“还有一个办法:钱照收客照请。请客么我用最好的请他们请完就算。亲兵的事明日校场练兵再说。”

    “这……这只怕不行会出大乱子的。”县令面露难色道。

    “有什么不行的收的钱大约有二十多斤黄金你我一人一半。这是你的地盘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的。”李信说完来到大堂前继续笑眯眯的看着门口等待交钱的人群。

    十来斤黄金的吸引力着实大县令无意识的跟在李信后边想了良久觉得事情并没他想得那么严重。他脸上露出笑意向李信告辞回到县衙招来县尉一阵的低语让其明日带重兵去校场以防生什么不测。

    月升之时宴席接近尾声参加宴请的人除了觉得这次宴请的饭菜绝对好外心中隐隐有一丝不安。看着满园坐着的五百多人不知道李信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等到宴毕见李信哈哈笑着站起身众人也都从席上站起。

    “我出去一年没想到家乡人还是如此的善待我给我送了这么多的礼真是受之有愧啊!”

    “哪里哪里?”众人纷纷道。

    李信话锋一转一脸的坏笑道:“大家给我送礼不是有求于我吧!若是有求于我这礼我可不敢收大家都收回去吧!”

    每个人心里有个小算盘盘算着李信可能是见到来了这么多的人无法安排于是借着这话头劝其他人拿钱离去。交钱的人都是看出此中大有赚头的人如何肯退乱糟糟的道:“无事求将军给将军钱完全是贺喜将军为我们淮阴人赚面子。将军在一年之内连升了七级这可是开了我大秦军爵赏赐的先例。”

    “这可是你们说的谁也不可反悔啊!大家吃好喝好就都回去吧至于亲兵的事情明日县衙听报。”李信哈哈一笑把众人送出府去。

    嘿嘿又到一周冲榜时。本书已上传十三天可惜还没在页出现过所以咖啡今日再次敲起冲榜的鼓声。若是那位大大有夜猫子的习惯话请于零点八分后用票票砸咖啡。或是没有夜猫子的习惯请于第二日起床拿票票砸咖啡。为了冲榜特将明日提前到今日凌晨各位大大见谅。

    第十四章 顺手牵羊 二

    第二日天还未大亮昨日在李府吃请的人还在榻上患得患失的做着明天县衙通报亲兵名单时自己会不会在名单里边的梦。街上传来一阵锣鼓吆喝声:

    “今日辰时李将军在南门外校场比武无论士农工商在役的更卒衙役都可前去比试。前一百名者将为李将军亲兵。”

    不管是做梦梦到自己被录为亲兵的人还是做梦没梦到自己被录为亲兵的人听到街上传来的喊叫第一反应都是惊出一身的冷汗。急急忙忙穿好衣服出了街门汇合其他人浩浩荡荡的向李府而去。李府已是人去楼空不见一个人影。他们又到衙门找县令县令也不在值守的衙役道:“县令已与李将军去南门校杨了。”

    三千钱差不多合半斤黄金只是吃了一顿饭?众人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群情激愤的向校场而去嘴中骂骂咧咧叫嚷着一定要找李信说个明白问问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到了校场一看四周布满更卒李信与县令站的高台前更有二百名全副铠甲、持戈握剑的更卒守卫。

    “咦大家昨日从我那里吃完饭都没回自己家吗?怎么一大早的一起来到了校场?是来找我的?有什么事吗?”李信揣着明白装糊涂面色诧异的问道。

    在戈与剑的威慑下心中的愤怒早已飘散握紧的拳头也已松开众人期期艾艾不知该说什么好。贸然询问自己交了钱为什么不让当亲兵?面前有官有兵告你个行贿受贿不光钱被充公还会被判苦役几年。况且昨日在李府院内众人都是拍了胸膛表示钱只是给李信的贺礼并无其他的目的。

    见众人面色难看的都不出声李信接着问道:“你们来这里是想当亲兵的吧?”

    众人顿觉眼前亮出一道曙光七嘴八舌的道:“对我们来这里是想追随大人去前方打仗。”

    “当兵是件苦差事你们不怕苦?”

    “我们不怕苦!”众人纷纷摇头道。

    “当兵今天不知明天死活你们不怕死?”

    “我们不怕死!”众人纷纷点头道。

    “那好……”李信笑了笑。

    众人以为峰回路转也跟着笑了笑。

    李信朝台上立着的一名屯长招了招手屯长快步来到跟前他接着道:“把他们带下去候着待辰时四刻与其他人一起比试。”

    三千钱就这样打了个水漂虽说李信请的饭菜不错但这顿饭吃的也太昂贵了。众人又笑了笑这一次笑得很难受也很做作里边多多少少还带了那么一点苦楚。还能说什么?只得跟屯长向校场东面装着弓箭等武器的大车走去。

    韩信睡到子时肚里饿得难受只得起身舀了一大碗水咕噜噜灌了下去。睡了一天一夜已经毫无睡意他仰躺在榻上透过屋顶一个鸡蛋大小的破洞看着天上的星辰。好不容易熬到卯时六刻邻居家的公鸡出第一声鸣叫他从榻上一跃而起简单的收拾了几件行李推开门正欲离去却听到衙役们的吆喝声。

    韩信弄明白了衙役嘴中所喊的意思后折而返回屋内将榻挪到一边从榻底摸出一把布满灰尘的剑来。这把剑是他年少时游历楚国以重金购得自那次忍辱负重从一个屠户的跨下钻过后这把剑就被扔在榻下再没取出来过。他将剑上的灰尘清理干净把剑悬于腰际再次出门朝校场而去。

    校场大门入口处挂着一张大木板上边写着这次比试的项目。

    第一项是骑马。这个韩信心里有数数数整个淮阴县的人头论驾驭马匹的能耐他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第二项是弩射。这项韩信心里没底不过弩射还算过得去最少在五十步之内可以射在靶上。

    第三项是弓射韩信犯了愁。从小到大在五十步开外他还从来没有把箭射到靶子上过。

    他打起了退堂鼓可是无处吃饭的尴尬现实逼着他硬着头皮进了校场。“或许见我马骑的好直接就被挑入亲兵了。”他如此安慰着自己。

    辰时四刻正校场的大门关闭看着阅兵高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李信颇有大将风范的挥了挥手道:“那就开始吧!”

    第一项比的是弩射距离为七十步每百人为一队。校场北面插了一百只靶靶的两边各有一位执鼓吏。一组人上场比试的时间全由执鼓吏掌控鼓声由慢及紧到最紧处嘎然而止。鼓声停若还没将箭出以弃权论。

    韩信处于第七队的中间位置七十步的距离对于他来说难度很大听着鼓声越来越急他怎么用望山瞄准都觉得肯定脱靶。眼见鼓声就要停止他扣下弩机箭‘嗖’的一声飞了出去正中靶心。

    韩信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等到鼓声停他静静的站在那里等待着兵卒把记有自己成绩的木牌送过来。

    旁边那人的木牌子上写着:“箭距靶心六寸七!”韩信掩饰不住心中的得意接过自己的木牌一看上书:“靶上无箭”四个字。

    “靶上怎么会无箭我明明正中靶心啊!”韩信觉得自己很冤拉住派牌的兵卒质问道。

    “自己看!”兵卒挣脱拉扯不耐烦的指了指七十步外的靶。

    靶心的位置明明插着一支箭他欲再次质问兵卒突然现自己的靶上还有一支箭。那只箭在靶心的右下角其距离靶心大约是六寸七。

    “射到别人的靶上了!我瞄的是自己的靶怎么就射到别人的靶上了?”直到巳时李信宣布暂停比试让人送来精米、酱肉吃食时韩信还是没想通自己怎么就射到了别人的靶上了。

    下午申时六刻轮到韩信比试弓箭。这一次他在左手第一的位置虽说弓箭是他的弱项但占居这个位置最少不会把箭再射在别人的靶上。

    鼓声响起韩信感觉极好略一瞄准拉弓便射。突然位于左边的执鼓吏倒了下去韩信脑门‘嗵’的一下蒙暗呼一声:“不秒!”

    这一箭正中执鼓吏的脖子!这是致命的一击箭贯穿了执鼓吏的脖子那位倒霉的执鼓吏当场倒毙。

    校场混乱起来人群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向倒毙的执鼓吏而去一部分朝韩信涌来。朝执鼓吏而去的人纷纷叹息这个人有够倒霉的。鼓距箭靶最少有十二步为什么那个射箭的就能一箭射杀了他莫非与他有仇?更有人惊叹射箭人箭法的高执鼓吏是穿了前甲与后甲的除了脖子外想一箭致命还真不容易。

    “射杀执鼓吏的人究竟是谁?”围观的人群猜测着当围观韩信那堆人中有人跑过来宣布射箭的人是韩信后围观的人全都释然了知道这决对不是仇杀肯定是一场意外。

    “就凭他?二十步之外连个兔子都射不中想在七十步外射中一个人的脖子简直是无稽之谈。所以这肯定是误杀。”一个人道。

    “就是!要说有仇啊我跟他的仇最大想当年还曾逼着他从我的跨下钻过怎么不见他寻我仇啊!像他这种胯夫借他一个豹子胆也不敢射杀仇人。”另一个屠户打扮的人证实道。

    众人纷纷赞同两人的意见哗啦啦全都涌向韩信站立的地方。

    韩信被一大群人围在中央大家极尽所能的嘲笑他这一切好像都跟他没有关系他听不到也看不见只是呆若木鸡的站在哪里。

    “完了这辈子真的是完了怎么就射中了执鼓吏并且一箭正中脖子平时也没见这么准过。”

    “我无官无职又无钱上下打点整个淮阴县又没一个朋友这次准得被人告上衙门判上个苦役几年。我这是干什么难道尽读兵书、胸怀大志到头来只是为了当个亲兵为了能够在兵营里混口饭吃?我的抱负哪去了!难道当上一个亲兵就有了用武之地就可以指点江山就可以实现心中的报负。”

    “说来说去只是为了一顿饭要是在淮阴县里能有我一口吃的怎么会参加这样的比试?怎么会倒霉的一箭射杀了执鼓吏?天呢我究竟是做错了什么你要给我这样的惩罚……”

    韩信仰头看天两只眼睛湿湿的。

    几个百将带着几队兵卒把围观的人驱散校场比武继续进行韩信被带到了校场一角由几个材官看管起来。一个百将走到高台上窃声低笑对县尉做了禀告县尉听罢也是一乐道:“那位兄弟也真够倒霉的竟撞在这家伙的手上。”

    县令从几案上拿过一个精制陶碗呷了一口茶对正乐呵的县尉问道:“刚才的那阵马蚤乱是怎么一回事啊?”

    县尉摆摆手让那名百将离去手扶剑柄走到县令与李信的面前拱手道:“禀大人刚才本县的韩信一时失手射杀了执鼓吏。”

    李信端着碗正欲饮茶听到韩信两字手一抖碗掉在地上摔成几瓣脑子里乱哄哄的想着:“韩信?莫非是汉初三杰之一战必胜、攻必克的韩信?韩信是淮阴人吗?”

    县令回头一望李信不知他何以如此的大惊失色紧皱眉头对县尉道:“又是他他怎么也来参加比武了。现在人呢?”

    县尉道:“人被看押起来了不知大人打算如何处置?”

    “枪剑无眼比武场上难免不会生什么意外我想韩信一定不是故意的。”县令笑道。

    “他就是想故意也故意不来!就凭他那两下子莫说七十步开外就是二十步外也休想射中他想射的东西。”县尉赔着笑脸道话中全是讥讽之语。

    “虽然不是有意的但人终归是死了总得赔些财物不然人家的家人如何过活。”县令道。

    “是他总得赔点什么吧不然太说不过去了。”县尉道。

    “我看这样吧就让他赔一万钱吧!七千钱留在县里做日常的开销剩余的三千钱给亡者的家人送去。”

    “一万钱?”县尉张大嘴半晌合不拢。“这……大人韩信哪有这么多钱赔?”

    县令冷哼一声皮笑肉不笑的道:“赔不起?赔不起就罚他去作苦役干个十年八年的总能凑得够吧!”

    最近坊间传言县令想扩充一下后花园看中了紧挨着的韩信家的三间破房子可是韩信说什么也不愿卖那块地已与县令的管家闹崩了。瞬间县尉明白了什么朝县令打了个躬道:“属下这就去办!”说完还没容他返身李信嘿嘿一声怪笑道:“这人有意思把他带来让我瞅瞅。”

    县尉看了看县令又看了看李信不知该听谁的。县令给县尉打了个眼色让其把韩信带来接着盯着李信看了半晌道:“将军的意思是?”

    “我想招他为亲兵!”李信强忍住心中的激动淡淡的道。

    有书友指出:李信在家乡淮阴请客收三千钱收了钱不招为亲兵会留下骂名的为了这点小钱不值得。这个应该不会留下骂名吧不记得是《史记》还是《资治通鉴》上记有这样一个故事: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后来到了沛县定居因为沛县当时的县令和他是好友。在刚刚到沛县时很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县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可见当时的民风是想吃达官的请是要花钱的。

    虽说第十三章写衙役通报时说去李府赴宴以期被挑为亲兵但也没说一定会被挑为亲兵。所以应该不会留下什么骂名吧!在此感谢kfp大大指出这个问题也借此作出一些解释。

    另:ps:隆重推荐兄弟新书《神霸天机》书号15895o

    简介:一个女人性感内裤砸头开始的修仙传奇故事……【下面是此书链接】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十五章 顺手牵羊 三

    “这就奇怪了将军也是淮阴人士难道不曾听过韩信的为人吗?”县令将茶碗放于案上问道。

    “听说过不过从没见过。”李信看着县尉的背影心中猜测这个韩信究竟是不是那个韩信。

    “既然听过为何还要执意收他为亲兵?难道将军与韩信有亲想借此机会提拔他一下?”

    李信摇了摇头。

    “或者将军与韩信有仇想将此人放在身边慢慢的折磨?”

    李信收回远眺的眼神一笑道:“我与他非亲非故无仇无怨况且从没见过他试问与一个从没见过面的人怎么有亲或有仇?只是因为此人在七十步之外可一箭射中别人的脖子想必箭法不错。我也是好射之人所以起了收用之心倒让大人多心了。”

    县令对李信的质询毫不为意眯着眼一乐善意的提醒道:“想必将军也听县尉所报他这一箭其实是个意外。此人的箭术极差只怕将军收此人为亲兵将来是要失望的。”

    从县令闪烁其词的暗示县尉将韩信送去服苦役李信便已动了怒知道这里边一定还暗藏着不为外人道也的勾当只是隐隐不罢了。此时见县令一直猜测他的居心将脸色一变道:“招什么样的人为亲兵是我的事不必大人费心。他就算不是个善射之人也是个运气极好之人要不然也不会一箭射死执鼓吏。当兵打仗最要紧的是两件事。其一:凭得是真本事上阵杀敌。其二:靠的就是运气。他能有如此好的运气在战场上也肯定会给我带来好的运气不知大人絮絮叨叨一直阻挠我招此人为亲兵是何居心?莫非是盼着我在与匈奴人的对战中没有好运气一不留神被匈奴人砍了脑袋以身殉国?”

    县令被李信如此一呛哎哎一笑想不明白韩信射死执鼓吏怎么就成了有运气呢?按照正常人的理解这哪是好运气啊明明是厄运吗?他不再说什么心中暗道:“这是你拿定的主意战场上倒了大霉可别怪老夫今日没提醒你。我管你这么多事干什么?你是死是活又跟我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韩信这一走他家的三间破屋也就成了无主之地正好为我所用。”他站起身来向李信告了个累假托衙门里还有事处理抽身离开校场回府向妻子诉说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韩信站在校场一角悲观的看着还在比试的人群突然感到一阵的眩晕。天在转地在转周围的树木以及兵卒也在转。他有些受不了靠着墙根蹲下去把眼睛闭了起来。似乎好了许多将眼睁开周围的一切仍在转个不停就连走过来的县尉在他眼里也是头下脚上的打着圈转。胃里泛起一阵的恶心他扶着墙干呕起来直到把黄胆水也吐出来天与地才归了位。

    “你跟我过来李将军要见你!”背后传来县尉的声音韩信回头一看县尉正用食指对他点道。

    他无意识的跟着县尉走到高台上垂头看着脚前的一只蚂蚁爬来爬去两只耳朵机灵的听着几案后坐的那人将会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

    “他就是韩信?”李信看着面前站着的这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称得上是位美男子的人却穿着一身沾满污物的破烂衣服实在不敢相信他就是后来叱咤风云的韩信。若不是此人腰间还悬着一把剑李信真要以为这个人是个无家可归的乞丐。

    李信让县尉退下高台上只留他与韩信、王莹三人。他怀疑的问道:“你就是韩信?”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下正是韩信。”韩信双目射出两道夺人魂魄的光芒盯着李信道。马上他想起了自己刚刚误杀了一个执鼓吏眼中的神采消失的干干净净再一次低下头看着那只蚂蚁举着一片绿叶在努力爬行。

    李信实在不能把这个自卑的不敢与他正视的家伙与那个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联系起来报着‘宁收错、不放过’的心思他接着问道:“我想让你做我的亲兵你愿意吗?”

    韩信抬起头两个眼睛里闪烁着泪花双手握拳向前踏出一步喝问道:“你说什么?”

    “他真的是韩信!一个大英雄、大丈夫也会哭吗?”李信再一次暗问自己随后安慰自己道:“他都败落到如此田地了还腰悬宝剑肯定是在告诉我他的志向他应该就是那个韩信吧?”

    “我说我想让你做我的亲兵你愿意吗?”

    一时间韩信处于悲喜两重天由不久前对命运的不确定到达到自己成为李信亲兵混口饭吃的目的。他有些狐疑觉得李信在知道自己误杀了执鼓吏后反而招他为亲兵是另有目的打算做一些试探。仰天大笑三声道:“李将军要么是我听错了要么是你疯了!你我同为淮阴人虽说并未谋过面但你一定听过我狼狈的名声你是真心愿让我做你的亲兵吗?”

    李信给自己的茶碗里续了水道:“一个人的名声有何要紧最重要的是他要有真才实学难道你腰际悬剑不是在告诉我你的志向吗?”

    “腰际悬剑以明志向?”韩信扶摸着剑柄沉思良久抬起头盯着李信又上前一步道:“李将军或许你离开淮阴太久了竟忘了我的一些事情!就拿这把剑来说你认为这是对你表明我的志向吗?”

    “你不是在对我表明你的志向吗?这把剑虽经擦拭但有些灰尘深入柄鞘缝隙已久想必是一直束之高阁为了这次的校试才专门擦拭一翻悬在腰际我说的可对?”

    “对可是将军莫非忘了这把剑中还隐藏着一个故事。当年我家已经破落连饭也吃不起可我还是配着这把剑招摇过市。一个屠户看不过眼叉腰站于路中间对我喝骂道:‘你长得人模人样又身挎宝剑装的跟个武士一样其实我知道你是个熊包懦夫。’我不敢答想绕行而过。那个屠夫跨站在我的面前挡住去路骂道:‘你敢刺我一剑我就相信你是个武士。不敢那就是我说的懦夫。懦夫者从我胯下过。’我当真就俯下身子从他的跨下而过围观的人都笑我是个胆小鬼。”

    说到这里李信已确认此人正是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将茶碗置于案上正要起身去请韩信一同入席。又怕自己这样作显得有些急切徒增韩信的疑心。他忍住没动以千人长的威严坐在那里听韩信继续说下去。

    韩信的两个眼圈红仰头深吸一口气接着道:“古人道:‘士可杀而不可辱。’我受如此大辱而苟活于世上让世人以‘胯夫’耻笑对于这样的胆小之徒你敢收为亲兵?”

    “先生仗剑之利当时可以杀了那个屠户吗?”李信含笑道。

    “能!”韩信斩钉截铁道。

    “为何不杀?”

    “这……”韩信踌躇着不知该不该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

    “受此大辱者凡两种人。”李信道:“一种是真正的懦夫甘愿受此等的大辱。另一种则是真正的好汉能屈能伸视奇耻大辱为寻常小事。不知先生属于哪一种人?”

    “这……”韩信当然属于后一种人当时他就是权衡了杀了屠户除了徒增官非并不能带给他任何的用处才甘受此奇耻大辱。可是他不能明答这样显得有自夸之嫌。

    “我看先生属于后者是个能屈能伸的真好汉!”李信道。

    “啊!”韩信仰天长叹一声在李信说出‘我看先生是个能屈能伸的真好汉’后号啕大哭起来。多少年来从没一个人能明他的心迹得到的全是世人的嘲笑与冷眼心中的烦闷无处可以倾诉一个人孤苦无助的存活于世。这时终于有一人能明他的心事终于有人不再嘲笑他看不起他称他为胯夫、胆小鬼认为他是个能屈能伸的真好汉他尽情的宣泄着心中的苦闷让一切委屈与愁闷顺着泪水流出把李信引为人世唯一知已。

    他一边哭一边在心中暗暗誓这辈子要报答两个人第一个是对自己有救济之恩的老妇第二个便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李信。他止了泪正要答应愿为李信亲兵胸中升起一股子傲气觉得自己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为一个亲兵这样不光是屈了他的才而且也谈不上报答。他打算再试一次李信看看李信对自己究竟了解多少道:

    “我老母病逝无钱安葬。我背着老母的尸体走了百里之路把老母安葬在一处荒凉之地那里大得可以住下一万户人家请问将军我这是为何?”

    “那是因为先生自恃才智过高将来一定能成为万户候所以才把老母安葬在那里。这也证明了先生胸怀大志迵异与常人对自己的前途充满自信不知我说的可对?”

    “将军说的极对?可身为将军的亲兵如何让我一展心中的抱负?”

    “哦!我明白了!”李信站起身走到韩信跟前亲切的拉着韩信让其入了席道:“让先生为亲兵确实屈了先生的才。可我现今只为千人长无权任免将领只好委屈先生为我的谋士等将来有了机会自会向蒙将军举荐你。”

    至夜校场比武终于结束花了三千钱在李府吃了一顿饭的人并没选上几个。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信带着收来的一百亲兵连同韩信、王莹连夜离开淮阴县。至凌县方略作休息用收的礼钱买了一百匹劣马令一百匹亲兵骑马赶路。并为王莹买了辆单辕双轮四匹马拉的车谁知王莹身为匈奴人并不十分乐意坐马车还是骑着‘白蹄乌’随队而行。这匹马车也就成了李信的专车一路上与韩信躲在车里探讨着用兵之法。

    嘿嘿冲榜中大大们看完后投个票吧。有书友说咖啡这丫不光要票票咖啡想了想今天起每天尽量更二章吧。不过更两章也得成绩好啊只有成绩好才会心中高兴废食码字所以大大们还要不惜手中票全力的砸咖啡吧。

    ps:隆重推荐兄弟新书《神霸天机》书号15895o

    简介:一个女人性感内裤砸头开始的修仙传奇故事……【下面是此书链接】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十六章 顺手牵羊 四

    张忠说天下兵家分为阴阳家、权谋家、形势家、技巧家这四家。关于这四家如何划分的李信一直没闹明白不过张忠自诩其悟出的老子兵法十三篇是融合了众家之长自成一家。

    张忠给李信讲这十三篇时李信正急于把箭法练好也没细细研究大体来说他觉得张忠所谓的‘老子兵法十三篇’不像他吹嘘的那样集四家之长仅属于权谋家的范畴。整整十三篇兵法只是告诉你一个理论并没告诉你该怎样去运用。

    比如张忠讲老子兵法第一篇‘有无之道’时先是引用老子的话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錾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接着解释道:“这段话的意思是:有是挥作用的条件无才是挥作用根本。‘有’是静止的、相对的。‘无’是运动的、永恒的。我们要储备能量就必须立足于“有”存贮大量实实在在的“物”;我们要使这些“能量”挥作用则必须立足于“无”使这些转化为“虚无”形态。纵观世间万物无不以“有”为挥作用的条件“无”为挥作用的根本。”

    当时正在吃饭他指了指碗里的米道:“就好像这米是人用来填饱肚子的是让四肢身体生出力量的。但米以“物”的方式存在它就永远只是‘米’;要变成力气则必须被人吞下、嚼碎彻底消灭其‘米’的形态。这个从“有”到“无”的过程就是由‘米’变成力气的过程。……”

    张忠唠唠叨叨讲了一大堆李信听完也没明白他在说什么拿筷子敲了敲碗道:“张忠这就是你说的神奇的‘老子兵法十三篇’?我怎么听来听去不是‘有’就是‘无’要么是‘米’没有一个字与兵字沾边啊!”

    张忠嘿嘿一笑道:“且听我把讲完!伍长你可别小看这‘有无之道’套在兵法上那可厉害了。比如让我指挥一支万人的军队我就会把‘无’作为与敌作战的根本。我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但我善于隐藏使敌人不知道它的所在;我有频繁的军事调动但我全部秘密进行使敌人无法窥视我们的行踪;我有强大稳固的防御工事但我巧妙伪装使敌人无法看到它的真相;我有强大的攻击能力但我深藏不露使敌人没有办法躲避和防范……”

    这就是‘老子兵法’的开章第一篇——有无之道。李信听罢大惊张忠为天人怎么就能从‘道德经’里看出这样的兵法来。他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再想想还是很有道理。第三次回想依然是十分的有道理。真如张忠所说不用军队时把军队隐藏的敌人现不了用的时候哗啦啦天降奇兵攻击敌人简直就可常战常胜立于不败之地。

    过了许久等到李信把箭法练好张忠也回乡后再回头想起时却现张忠讲得虽好但操作起来着实不易。如何才能把一支过万人的军队隐藏起来不让敌人现?又如何频烦的调动万人大军叫敌人没法察觉?防御工事又如何伪装才能让敌人无法知道它的真相?太难了这些东西想着简单操作起来实在太难了。

    同韩信共坐一车一路回到上郡后李信方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兵家并且现韩信才是真正把四家合一的军事天才。

    韩信熟读以阴阳为主的《黄帝阴符经》等兵书以权谋为主的《六韬》等兵书以形势为主的《三略》等兵书以技巧为主的《孙子兵法》等兵书。并能融会贯通使阴阳、权谋、形势、技巧四家合一作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关于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军纪问题一直困绕了李信很长时间。军纪是一支军队的灵魂没有好的军纪就打不了胜仗打不了胜仗谈何在天下分的时候与诸雄争霸!

    李信曾经想参照自己那个时代的军队纪律写几条军纪来可惜他没有前后眼哪想得到自己有一天会穿回到古代成为一个千人长对这些事情根本没留意过除了想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与‘一切缴获要交公’外其他的什么也没想起来也就谈不上写出几条军纪来。

    与韩信同车的第一日他就拿军纪这件事向韩信讨教。

    一支没有严格军纪的军队兵再强马再壮与敌对战也是必败无疑可以说军纪是一支军队的根本。韩信没想到作为谋士被询问的第一件事便是此事也证明了自己跟的这个将军其志不小没有跟错人。他略一思索根据这些年遍历各种兵书总结前人之得失侃侃而出十七条铁律五十四斩杀。

    韩信说:“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谓之悖军犯者斩之。此其一也。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谓之慢军犯者斩之。此其二也。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谓之懈军犯者斩之此其三也。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谓之构军犯者斩之此其四也。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谓之轻军犯者斩之此其五也”

    “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谓之欺军犯者斩之此其六也。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谓之滛军犯者斩之此其七也。好舌利齿、妄为是非、挑拨军士令其不和、谓之谤军犯者斩之此其八也。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滛妇女、谓之j军犯者斩之此其九也。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级以为己功谓之盗军犯者斩之此其十也。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谓之探军犯者斩之此其十一也。”

    “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谓之背军犯者斩之此其十二也。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面有难色。谓之狠军犯者斩之。此其十三也。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谓之乱军犯者斩之。此其十四也。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谓之诈军犯者斩之。此其十五也。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谓之弊军犯者斩之此十六也。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谓之误军犯者斩之此十七也。”

    这十七条军规李信怎么听怎么有道理基本覆盖了军中的所有一切。虽然其中有几条比较残忍只是犯了一点点小错也在斩杀之例不过总得看起来着实是不错的十七条军规。他心中清楚越是军纪严明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越强如果按韩信的十七条军规约束部下那么他的千人队肯定是秦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不过他还是没忍住向韩信提出了自己见解:“先生这十七条军规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等回到上郡就在我的千人队中实现。但其中有几条是不是太狠了点如呼名不应点时不到皆在斩杀之列能不能改为杖责之刑。”

    “不!”韩信显得非常激动虽说这十七条是他顺口说来但也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自认此军纪已无再改之处。他道:“杀一人则三军震不敢有再犯者杀之。”

    “杀一人则三军震不敢有再犯者杀之。!”李信喃喃复述了一遍细细思良了好久。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要想实现理想抱负就必须得对敌人狠、属下狠对自己更狠。杀一人算得了什么?杀一人能换来全?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