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妃欺不可 > 妃欺不可第29部分阅读

妃欺不可第29部分阅读

    有些依据可循,这些年下来,给郑源辄纵得无法无边,想法也越来越古怪,不过那护犊之心一日比一日强烈。

    “实话说吧,我怀疑你是三大家族的人。”

    宋敏舒从刘潜脸上没有看到任何可疑情绪,刘潜玩味的看着宋敏舒,一如当年宋敏舒偶尔胡闹,他在一边煽风点火看戏。

    “你不该惊疑一回的么?”

    “你的想法想来古怪,我要事事惊疑,太累了。”

    “这才是,你果然是三大家族的人,至少和三大家族有关的人。”

    “何以见得。”

    刘潜兴味更浓,一副好奇听故事的表情。

    宋敏舒摇了摇头,她今日要套刘潜的话,而不是回答刘潜的问题,以免被刘潜绕话。从她打算请刘潜入府之前,宋敏舒就在考虑怎样让刘潜多讲话。要听百分之百的真话,不可能,多少能知道一些东西。宋敏舒不妄想从刘潜的话里推敲出什么,她脑子不够用,但探听一些消息,再让郑源辄分析不难。所谓知己知彼,刘潜了解宋敏舒,宋敏舒何尝不了解刘潜。人前专业人士深不可测,人后不羁,不论刘潜有多少个面,有多少心思,但刘潜有一个大秘密被晾在众人眼前,当人们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后,宋敏舒一直惦记着,刘潜的夫人随缘曾是她的贴身丫鬟。

    “其实我比较好奇,你当年执意迎娶随缘为妻的举动。”

    果然,宋敏舒没有从刘潜脸上看到细微情绪变化。这话题她多年前提过,再度提及,算不上突然,可刘潜的表情不变就有点不对。她的问题表面看来毫无逻辑,实则与刘潜息息相关。宋敏舒这点小手段瞒不过刘潜,她也没想着能骗过刘潜。刘潜可能没有发现,他每每与她说话,表情总有细微的变化,如果表情长时间不变,那必定是他有事情不想她知道。而在宋敏舒抛出第一个问题后,除了看到刘潜眼中一闪而过的诧异,宋敏舒没有看到其他表情,中间必有问题。

    在宋敏舒看来,人是感情动物,就有感情盲点,表情是反映人内心世界的窗口。因为日子过得太舒服了,除了研读医书,无事时,宋敏舒便喜欢研究身边人的表情。哪怕是常人以为的万年不变冰山脸,宋敏舒也能从那张脸上找出情绪变化。这种鸡肋属性,放平时真没有多少用,此刻却给了她肯定的答案。刘潜和三大家族有关,娶随缘绝对不是因为日久生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法,人们总想着以不变应万变,可事情从来都是充满变数,万能钥匙无法打开每一把锁,通用定律不能套用在所有事情上。刘潜以不变应万变的想法不错,可惜用错了对象。他的表情出卖了他,这一点宋敏舒不打算告诉他,下次可以接着用,不保证屡试不爽,但循环利用总是没错的。

    看着宋敏舒忽而笑靥如花,刘潜知道宋敏舒的目的达到了。他自认为没有露出马脚,宋敏舒是怎

    么肯定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想知道我是怎么知道的?不告诉你。”

    宋敏舒眉眼弯弯,一脸得意,这德性实在欠抽的很,刘潜和宋敏舒相交多年,此刻也有些咬牙。不过,杨氏将三大家族的事情告诉宋敏舒,刘潜初听惊讶,瞬间就想通了。三大家族虽然跟随圣祖皇帝打天下,随后带着皇家的秘密隐退,手中掌有财势,由始至终只是皇家的臣子,得失尽在皇室一念之间。可惜当年两大家族的掌权人被手中财势迷了心,奢求滔天权势,却忘了东启立国两百多年,帝位上坐的从来不是失德之君,才有灭族之祸。两族叛乱,独杨氏与皇家共进退,随后偏居一隅,实力得以保存,不得不说,杨氏一族才是最聪明的。

    “三大家族曾让皇家陷入险境,当年两个家族全族被灭,想来漏网之鱼还是有的,随缘是三大家族的遗孤吧。你是哪族人,或者是哪族的守护者。李颜也不是路人甲之流,你们应是两个家族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没有感想,继续码字中~~~~~~~

    第101章 战火

    宋敏舒猜对了,但没有证据,刘潜拒不承认,宋敏舒无奈,这一场谈话草草收尾。

    郑源辄酉时一刻回府,夫妻两在正厅用过饭,早早回了夏荣院正房。宋敏舒将白日里和刘潜的对话一一说给郑源辄听,避开了三大家族的事。宋敏舒对随缘和李颜身份的怀疑,让郑源辄意外,转念一想,应该与上回杨氏告诉宋敏舒的事有关。

    三大家族的事,郑源辄有所了解,三大家族原是圣祖爷的家将,随圣祖爷一起打下江山。圣祖爷继位后,三大家族的人隐退,直到七十多年前那场叛乱,两大家族被灭,剩下一族的消息因永和帝驾崩突然,郑源徵匆忙登基,留下的信息并不多。宋敏舒不肯坦白杨氏交代的话,却暗示他寻找真相,联系他们这一段赐婚,郑源辄心中有了一个猜测,这些日子,他顺藤摸瓜,也找到了一些线索。今日宋敏舒与刘潜的谈话中,她特意漏了一些话,他如何听不出。

    “舒儿,如果我没猜错,宋夫人告诉你的事与三大家族有关。”

    宋敏舒点了点头,郑源辄将自己对三大家族的了解一一说给宋敏舒听,原本对杨氏告知她三大家族的事心存疑惑的宋敏舒豁然开朗,杨氏的意思很明显,宋敏舒是个藏不住秘密的人,郑源辄必定能从她脸上看出端倪,而杨氏借宋敏舒的嘴将三大家族的事告诉郑源辄,既护住族人,也没有违背当年的誓言。

    宋敏舒将钥匙交给郑源辄,杨氏交给她钥匙的初衷已经达到,剩下的事情有郑源辄操心,她可以暂时放下心。她能做到的就这么多,目前安胎最重要。活了二十多年,这些日子接触的东西比前些年加起来还多,身边的人和事被一个又一个的秘密环绕,让人看不清,或许看不清的只有她,那又如何,她且安心等待结果,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随缘安置好一对儿女回到正房,刘潜已经喝了两盏茶,伺候的人退下后,夫妻二人关上门,说起白日里宋敏舒问及的事,随缘听罢,浅浅一笑。

    “如果你没有认出我,我只是王妃身边的女官,王妃的性子我了解,那些话她问就问了,不会有下一步举动。”

    “你忘了王爷。”

    “三大家族之名早不复存,七十多年前刘李两族谋反,惹灭族大祸,我的高祖母带着祖父侥幸逃出,东躲西藏,不过两年撒手人寰,父亲无才,一生穷困潦倒,最后迷上赌博,将我卖给人牙子,没有夫人,我或许早不在人世。前事对错已定,说句忘恩负义的话,我并不想你牵扯进这些是非中。我们的存在对皇家没有威胁,王爷他没必要对付我们。”

    多年夫妻,刘潜明白随缘的心。只是他入师门,便发下毒誓,终有一日要重振两大家族。当年两大家族并非谋反,而是中了j计,被人陷害,犯下大错,差点断送皇家血脉,逃出来的人心中有恨有愧,恨的是误中j计,使家族根基被毁,愧的是当年屠戮皇族,新皇继位,没有赶尽杀绝,默许两族嫡血留存。两族的嫡支虽然留下来,却一蹶不振,刘潜的师门原依附两族存在,两族被灭,师门几度风雨飘摇,直到现任门主执掌师门,才稳住师门,寻找回两族嫡支,随缘与李颜。

    这事说给宋敏舒听,她必定得出个吃闲饭瞎操心的结论。两族嫡血只剩下两个姑娘,两人估计也没有振兴家族的强烈愿望,刘潜的师门这是没事找事。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坚持,倘若都是宋敏舒的这般思考,世上也不会有那许多争斗。

    “你别忘了,杨氏一族还在,皇上一直忌讳杨氏一族手中的势力。我的底细,早在王妃将我通过皇庄密道出入皇庄透露时,皇上已经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些年,我一直在为皇上办事,很多事情知道了,不是想退就能退的。只盼杨氏一族能聪明一些,别和当年的两大家族一样落到灭族的境地。皇上是霸主,不是仁君。”

    东启的宝藏确实存在,开启宝藏的钥匙在三大家族的手中,现在郑源徵手中有三把,唯余杨氏一族的钥匙没有到手。郑源徵的志向远大,自张相死到一步步收回权力,东启的国力兵力不断增长。如有传说中的开国宝藏在手,一统三国的财力不成问题。祖训与皇帝的命令,杨氏一族该何去何从。

    皇宫中,杨氏一族的半块钥匙经郑源辄交到郑源徵手中,这是郑源辄和杨氏协商后的结果,另外半块钥匙,由杨氏在合适的时候亲自呈上。郑源徵忌讳杨氏手中的势力不是一日两日,一方是血亲兄弟,一方是宋敏舒的母族,郑源辄不愿两方起干戈。郑源徵早不是当年的幼帝,心志坚定的帝王最不能容忍身边有不受控制的势力存在,杨氏一族承圣祖之命守护东启宝藏的秘密,祖训与君王的信念一旦不和,杨氏一族不能为郑源徵所用,后果不是郑源辄乐见的。最坏的结果,郑源辄懂,杨氏明白,如今交出半块钥匙,也是杨氏忠心上表。

    五月,宋敏舒生下一对双生子,比起生女儿顺利了不少,堪堪疼了一日。长子取名承文,次子取名承武。当郑源辄抱着双生子在宋敏舒床前逗乐时,宋敏舒长嘘一口气,她终于完成了最艰巨的任务--传宗接代,虽说怀的时候难以煎熬,可别人受四次折磨兴许还达不到这个效果,她两回搞定,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光荣且值得骄傲的事。八月,宋府传来喜讯,杨沁生了个儿子,初为人父的宋敏行见人就傻笑,直到给宋毕昇抽了一棍子,才回过神来。

    贤王府平淡如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在皇家人生能有几个平静的十年?天恒二十八年发生了两件大事,随后的日子里,宋敏舒每每想起,都会心生感慨。

    时年满十六的承茵承茗同日出嫁,送走一双女儿,宋敏舒小有失落,想在一双儿子处找到为人母泪别爱女的安慰,却被小儿子承武无情打破。

    “平日里都是父王教导两位姐姐,就算舍不得也是父王舍不得,我都看见了,方才两位姐姐出门前,您半点泪水都没有,哪里伤心难过需要安慰。”

    臭小子这叫什么话,宋敏舒心中郁结,正想要反驳几句,心思一转,宋敏舒低头故作伤心状,嘴角微微上扬。

    “你这孩子,怎能这么说母妃,儿女都是娘亲身上掉下来的肉,这都要割舍开来,哪里不痛,哪里不伤心。”

    见宋敏舒情绪不对,承武心知方才的话说重了。两位姐姐出嫁,母妃必定舍不得,只是脸上没有表现,好比他心中难受,却不能拉着两位姐姐的手说别嫁。两位姐姐温柔娴淑,平日里对他和哥哥照顾有加,姐弟之间感情深厚,他担心两位姐姐出嫁后,会受到委屈,和母妃说话时便失了分寸,承武心中十分愧疚。

    “母妃,是承武不对,您不要生气,只要您消气,要承武做什么都~~~ ”

    “母妃,是弟弟的不对,母妃大人有大量,原谅弟弟这一回,可好。”

    承文这一句说得太不是时候,让宋敏舒瞬间从天堂跌落地上。她等的就是承武那一句做什么都行,偏偏被承文破坏,又不能追着承武许诺,真是不甘。宋敏舒还想说什么,只见郑源辄从外间走来,无奈只得将心思收收。

    “罢罢,你们都给母妃带了顶高帽,倘若不依,气量小的名声母妃逃不掉。照顾弟弟是不错,只是长辈训话时,不能随便插嘴的规矩坏不得。”

    “孩儿谨记母妃训导。”

    承文承武应声作揖,宋敏舒暗叹一声,他还是喜欢性子直一些的孩子,承武多可爱,脾气小,性子直,有什么说什么,又特别孝敬父母,心软还特别容易上钩,哪里像承文,一肚子坏水,就知道拆她的台,问题是她还不能对承文使胡搅蛮缠这一招,只能以孝压人,明明一个肚子里出来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宋敏舒觉得怎样都落了下乘,一大把年纪还和小孩子计较,用杨氏的话形容宋敏舒就是越活越回去。

    时间十年足够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成熟到沉稳,四十一的郑源辄蓄了须,丝毫不减风采,反而增添了成熟男人的魅力,是中年美大叔的最佳诠释。郑源辄与宋敏舒成婚多年不纳妾,夫妻和睦,让京中一众贵妇艳羡的同时,平添几分怅惘,心想当年嫁与贤王为妃是自己,现在宋敏舒的一切就是自己的。这些人却忘了,当年郑源辄体弱多病,没有宋敏舒多年悉心照料与调理,也不是今日这番光景。为皇帝办事的人,从来不轻松,尤其当郑源辄替郑源徵掌控部分暗卫,专做暗地里的事。

    接到北锗宫变的消息,郑源辄知道郑源徵等了十年的机会终于来了。紫宸殿内,郑源徵手握密信,眼神坚毅。二十多年前,郑源徵铲除张权亲政,开始在三国安插暗探;十六年前,郑源徵走入皇庄地下宫殿,耗费三年时间,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破重重机关,将皇庄与皇宫地下庞大的地宫走遍,并绘制出地宫地图,东启藏宝的七处入口首次出现郑源徵眼前;十年前,郑源徵集齐四把钥匙,开启一直存放在贤王府中的雕花红盒子,取出东启开国宝藏的藏宝机关图,历时两年,在翠微湖中修建水上宫殿,伺机从湖底数十米深处取出宝藏。筹谋一统天下,郑源徵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气,所以,他注定是一统天下的君王。

    同年秋,北锗与东启开战,起因是北锗皇后,也就是东启的怡阳公主被陷害,闻人璋将皇后打入冷宫当日,皇后上吊自尽,死前命亲信将自己嫁入北锗十多年来,在闻人璋后宫受到的诸多折磨一一诉诸天下。众所周知,北锗皇后怡阳无嗣,并非皇后不能生,而是闻人璋命人在皇后的饮食中下了绝育药,朝中因皇后无子,多次请求皇帝废后,闻人璋不肯废后,却宠幸别的妃子,皇后在闻人璋后宫中的日子举步维艰。即便步步退让,还是被闻人璋的宠妃陷害与人有染,皇后不堪受辱,于废后旨意传下之前,在寝殿自裁。

    天恒帝得知亲姐受尽折磨含冤而死,要求闻人璋惩治凶手给东启一个交代,闻人璋以皇后品行不端为由,拒不交出凶手,姻亲关系一朝断,两国战火迅猛起,东启百姓愤恨北锗忘恩负义,虐待东启公主,战意十足。一场有预谋的战争持续的时间不长,东启曾派兵助北锗击退南羯兵,早已熟知北锗地形及排兵布阵方法,不过半年时间,北锗都城沦陷,北锗灭亡。天恒帝下令囚禁北锗皇室,同时命亲兵迎回怡阳公主灵柩,厚礼葬入东启皇陵。

    北锗灭,南羯王刘肇滨指责天恒帝郑源徵狼子野心,随后发兵东启,东启奋起反抗,这一场战火迅速点燃,却没有及时熄灭,整整七年,两国战火不停。

    七年的持续消耗战,耗尽了东启百姓的战意,渴望和平的心一日强过一日。宋敏舒在宋府中守了杨氏一日,最后没能留住杨氏的脚步。日前,军中线报传来,宋毕昇父子在追击敌人时深入南羯腹地,失去踪迹。消息快马加鞭传到京城宋府,已经有半月的时间,自杨氏交出钥匙,杨氏一族守护皇族宝藏的使命卸下,杨沁继承杨氏一族族长后,杨氏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好景不长,杨氏清楚郑源徵的野心,宋毕昇迟早再上战场,宋敏行在军中历练多时,上阵父子兵,杨氏相信宋毕昇父子二人。北锗灭亡后,南羯的反击在意料之中,可她恨只恨没有在多年前暗杀刘肇滨,以至隐在南羯的暗探被刘肇滨找到,传出假消息使宋毕昇父子中计涉险。隐藏在刘氏兄弟身边最深的棋子七年前已经暴露,如今甚至反咬她一口,叫她怎能不恨。

    前王后藏嫣原是东启人,本姓杨,是杨氏一族潜入南羯密探的后人。藏嫣不在棋子之列,杨氏甚至没有想过要将藏嫣当成棋子。藏嫣的父母死后,杨氏本来准备放弃藏嫣,毕竟藏嫣从不知道自己的父母身上的秘密,谁知她被选入王宫中,成了老南羯王的宠妃,阴差阳错与刘肇慬有了关系。在对藏嫣的观察中,杨氏发现想要控制藏嫣很难,这是一个任性的女子,于她而言,除了生死无大事。正在杨氏苦恼时,杨氏偶然得知藏嫣通兽语,机会来了。

    刘肇慬攻打西岐时,杨氏利用手中关系,设计藏嫣与刘肇滨有私,刘肇慬安插在藏嫣身边的人发现了藏嫣与刘肇滨的私情,发密信通知刘肇滨,却被藏嫣从鸟儿嘴中得知消息,联手刘肇滨密杀线人,随后刘肇滨先发制人,毒杀刘肇慬,才有了南羯的王位变更。

    杨氏这一手棋走得妙,但是再精妙的局也有破绽,何况刘肇滨不是刘肇慬,不会纵容藏嫣,当即审问藏嫣详情,得知动手的人不是藏嫣,刘肇慬心中已有思量。当年杨氏收手及时,没有被刘肇滨立刻抓到,但刘肇滨此人心狠,缺乏容人之量,被人设计堪称大辱,怎能容忍。杨氏密探不可能撤出南羯,在刘肇滨的清洗下,杨氏密探落入刘肇滨手中,当年的事水落石出。刘肇滨继位几年来,渐渐将南羯政权收拢,郑源徵既有野心统一天下,刘肇滨绝非仁义之人,趁东启军队凯旋放松之际,刘肇滨挑起战火。

    自杨氏出京前往战场寻找宋毕昇父子后,宋敏舒的心一直无法放下,杨氏已经是六十的人,比不得当年执掌杨氏一族盛极一时的状态,即便赶去战场又能做什么。后来,宋敏舒明白了杨氏的执着,生当同衾死同岤。当宋敏扶父母的灵柩回到宋府时,宋敏舒泪如雨下。

    天恒三十六年,武安侯宋毕昇攻破南羯王都,大军归途中,武安侯旧伤复发,闻妻杨氏千里寻夫,不见踪迹,带伤寻找,月余获信,寻得杨氏,夫妻相聚,两日夫妻具亡。帝感念夫妻情深,追封武安侯正一品英烈公,妻杨氏,贞烈贤淑,追封正一品贞德夫人。

    又三年,宋敏行率军平定南羯各地起义,至此,天下一统,天恒帝郑源徵改国号启,改年号启元。

    启元二年,在万佛寺清修的老太后薨,举国哀悼。启元五年,郑源徵驾崩,十一皇子郑明瑞以五岁稚龄登上皇位,原因无他,在他前面的十个哥哥夭折的夭折,被贬的被贬,残废的残废,等郑源徵死之前,只剩一个五岁的娃娃在身边,没得选择。大约郑源徵没料到自己的寿命即将走到终点,临终之时,拉着自家哥哥贤王郑源辄的手托孤,最后不忘下旨命幼帝的亲生母亲殉葬。

    值得一说的是,幼帝的母亲与贤王妃有七分相似,后来这一说法直成为民间经久不衰的话题。

    郑源徵的遗体葬入帝陵后,郑源辄安置好小皇帝从宫中回来时,给宋敏舒带了一件礼物,来自郑源徵的临终馈赠。宋敏舒打开紫檀木盒子,一块灰色的葛布印入眼帘 — 藏绿。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熬到完结了,今日三更结文,撒花!

    第102章 故事

    眼前的藏绿是一块拼接过的葛布,灰色的布料丝毫不起眼,宋敏舒抹了抹这熟悉又陌生的东西,疑惑地看向郑源辄。

    郑源辄示意宋敏舒别急,不一会儿,一个满头银发的妇人走近来,此人正是曾今永和帝身边那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官红姑,原名文红乐。

    红姑关上所有窗子,昏暗的环境下,原本灰不溜秋的藏绿放出盈盈绿光,宋敏舒瞬间想起当年她与郑源辄讨论藏绿秘密时,戏言能制作出藏绿。时间一晃几十年,她没有做出藏绿,真正的藏绿却回到她手中。

    红姑取出藏绿,将其放入一盆水中,清水瞬间染绿,葛布再次变成灰色,只是水中多了一副画,画的背景是被雷电毁去前正寰宫的摸样,一名女子坐在正寰宫的屋顶上看星星,依靠在男子身上,满脸笑容。

    “画中人是谁?”

    “画中人是孝义皇后和元泽帝。”

    从红姑的叙述中,宋敏舒终于弄明白藏绿并不是藏宝图,而是孝义皇后对一段往事的追忆,因为不能说出来,又不愿意忘记,便用了特殊方法制作的藏绿将这段故事中最美的部分画下来,预备带到棺材里去,只是不知道当年出了什么差错,这幅画没有入殓,阴差阳错落到元泽帝手中,成为元泽帝晚年思念老情人的宝贝。元泽帝死之前交代永和帝将藏绿陪葬陵寝中,不料中途再出意外,藏绿的存在被有心人当成了东启宝藏的地图,给盗了出去。永和帝费了大工夫从盗贼手中夺回藏绿,却只是一部分。丢了藏绿,永和帝只觉对不起元泽帝的临终交代,便开始暗中寻访藏绿,这一访就是一辈子,永和帝到死也没有找回藏绿。只是将藏绿交给红姑,以便集齐藏绿的那一日放到元泽帝陵寝前焚化。

    “说来惭愧,为了完成先帝爷遗命,我对不住娘娘。”

    “都这么多年的事,我早就不记得了。”

    红姑话一出,宋敏舒就知道她要为当年将藏绿放入她手中,利用她集齐藏绿道歉。话说回来,如果不是红姑起了心思,想将一部分藏绿藏到她的寝宫中也不会发现她中毒,继而打破花瓶,引起随缘的注意,她的小命早就给阎王爷收了,算起来,红姑救了她一命。也是她命不该绝,郑源辄曾说过,南羯公主琼瑶几次三番想对她下手,都没有成功,当年皇宫中闹得沸沸扬扬的宫女被杀案,也是琼瑶折腾出来的。明明是十几岁的女孩子,手段狠辣,让宋敏舒现在想来都觉得可怕。

    有了开端,后面的事顺理成章,红姑通过不同的方式将藏绿送到宋敏舒手中,借宋敏舒的手交到郑源徵手中,同时引出盗走藏绿的人,最后将藏绿集齐。只是中途她的动作被郑源徵发现,她只得将全盘拖出,郑源徵将计就计,将暗中搜集藏绿以期找到东启宝藏的人一网打尽。藏绿集齐后,郑源徵将藏绿收起,此后二十多年,红姑再未见过藏绿,直到郑源辄召她入王府,她才见到藏绿。

    听了这故事,宋敏舒很为那批费尽心思夺取藏绿的人不值,如果藏绿真是一张藏宝图,死也就死了,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惜藏绿只是人家老情人间的纪念,也不知道当初是谁提供的消息,真该被群殴。不过郑源徵临死之前将藏绿给她,宋敏舒十分疑惑。心中一个激灵,宋敏舒睁大眼睛看着郑源辄。彼时红姑已走,郑源辄坐在一旁,看宋敏舒脸上表情突变,轻轻一笑。

    “当年你受藏绿之累,委实纠结了一些时日,皇上大约不想你一辈子挂着这么件事,便托我将藏绿带来,引红姑说这段故事,为你解惑。”

    真没其他?为什么前二十年不说,非得等临终才说,再者弄不清事情的真相,我也不会纠结。当时没及时解决,事情都过这么久,我没必要追根究底。不过这话也不能找郑源徵问清楚,现在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无法交流。

    宋敏舒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管家来报,随缘带着孙子孙女请安。自一年前,刘潜过世,随缘很少外出走动,这一次带着孙子孙女过来,实属难得。只是见了随缘,宋敏舒才知道,她是来辞行的,随缘准备带着全家搬离京城。刘潜的死,让宋敏舒心有疙瘩,以至于在郑源徵生命的尽头,也推辞不愿意进宫去见他。

    刘潜一向身体硬朗,怎会从宫中出来后三日不到,突然病故。政治这东西,宋敏舒没办法干涉,或许刘潜在给郑源徵做事的那一日就知道结果,不得善终。宋敏舒记得刘潜死的那一日,她抓着郑源辄的手问,他们会不会也知道得太多,有一日落得同样的结果,郑源辄告诉他,刘潜与他们不一样。

    是啊,刘潜不是郑家人,却知道皇庄地下的密道,就像当年跟随郑源徵一起走进地宫,后来一个个消失的人一样。宋敏舒不知道的是,刘潜的死除了他知道地宫的存在,参与绘制地宫地图,宝藏的挖掘,还因他执着为两大家族翻案,换句话说,他是被自己的执念,强行背负的责任坑死的。

    伴君如伴虎,帝王啊,离她有多远滚多远,只是宋敏舒从没想过,她与帝王的缘分会如此深。

    一个人的相貌有没有可能与实际年龄相差二十岁,宋敏舒的回答是完全有可能,不信请看她的脸。郑源徵五十五驾崩,比郑源徵小了四岁的她已经做了祖母,却顶着一张看上去顶多三十出头的脸出入宫廷,叫各方人马心有千千结。操劳的人容颜过早的凋谢,善于保养的人则能尽可能的留住青春,时间对每个人很公平,对宋敏舒尤为公平,因为她常年不思考,儿女未长大之前有郑源徵操心教育之事,女儿出嫁儿子长大娶媳妇后,有儿媳掌管家事,她吃吃喝喝有人伺候,大事不愁小事没有,又有李颜研究的美容养生品滋补着,能老才怪。

    宋敏舒以为她这一生也就这么悠悠闲闲的走下去,谁知道半路杀出个郑明瑞,将她的好日子全毁了。坐在紫宸宫寝殿内,看着龙床上那白白嫩嫩的皇帝陛下拉着她的手指睡得香甜,宋敏舒毫无形象的歪在龙床边上。想她年轻的时候没爬过龙床,年老了补偿她一把么?郑源徵就是个巨大坑,小时候坑她一把,临走了还不忘再坑一把。

    被郑源徵带走的郑明瑞的亲生母亲,宋敏舒完全没有印象,这源于她每次进宫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即便在宴会上,她也不改吃货本色,除了享用美食,其他人事一概不关心。关于两人相似的言论极少有落入宋敏舒耳中的时候,在贤王府,宋敏舒的身边是最清净的地方,没有嚼舌头的人,所以当郑源辄领着五岁的皇帝陛下到王府一游,她被一个白嫩可爱的娃娃抱住大腿,喊母妃时,着实惊了一把。要说宋敏舒聪明,这话要经过论证再说,要说她糊涂,绝对是真相。因为她无视了皇帝陛□上的龙袍,只听见了母妃两个字,脑子里顿时成了一团浆糊,郑源辄一大把年纪竟然给她带绿帽子,还闹出人命,他怎么生出来的。

    为了在小辈面前维持经营已久的形象,宋敏舒没有失态,可正是因为她的判断错误,导致一干人等傻眼。

    “小可怜,饿不饿,母妃带你去吃东西。”

    皇帝陛下年幼不知情,屁颠屁颠的跟着宋敏舒走了,留下了解宋敏舒习性的郑源辄哭笑不得。郑源辄让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退下,夫妻间的事,不好叫小辈看见。等郑源辄将前因后果说明,皇帝陛下已经赖定宋敏舒这个和母妃长得很像的婶婶,与此同时为宋敏舒常年皇宫王府两头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夫妻两一个忙前朝,一个忙后宫,让宋敏舒有苦说不出,莫不是郑源徵报当年杨氏逼他同意她二嫁之仇,临到头弄了个小孩子折磨她,想她连孙子都很少抱,到现在居然成了小娃娃的保姆,偏偏这小娃娃就认定她,她还不能拒绝。

    郑明瑞七岁的时候,拉着宋敏舒去御花园捉迷藏,小孩子在假山洞里跑来跑去,精神头十足,宋敏舒虽然保养得宜,也是五十多的人,加之平时也不爱动,玩不了多少时间,体力不支,只得向皇帝陛下讨饶,这让皇帝陛下明白一个道理,婶婶很好欺负,自此宋敏舒的生活中被强行添加了一项运动,陪皇帝陛下捉迷藏。

    郑明瑞八岁的时候,将婶婶家一岁半的小孙孙郑云连抱到皇宫,说是为了缓解婶婶对王府的思念,让郑云连给宋敏舒解闷,宋敏舒要将郑云连送回去,郑明瑞不乐意,最后郑云连一直养到五岁,才回到王府自家娘亲身边。

    郑明瑞九岁的时候,最喜欢的鹦哥死了,郑明瑞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找到婶婶哭诉伤心事,宋敏舒

    无奈找了只相似的鹦哥给郑明瑞,郑明瑞却说,他的鹦哥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其他鹦哥不能代替,最后将宋敏舒千辛万苦找到的鹦哥喂了新宠,一只大白猫。

    郑明瑞十岁的时候,喜欢上了画美人,只不过美人的性别为男。后宫中不能随便进来外男,郑明瑞便偷溜出宫,甚至为一个相貌清秀的男孩子与人动手,事情闹到宋敏舒耳朵里,宋敏舒忧伤了,心说老郑家的苗可以歪,但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一根坚决不能歪。于是宋敏舒有意找来各色美人,引导郑明瑞画真正的美女,可郑明瑞如同换宠物似的,已经改了爱好,迷上了大气磅礴的山水画。

    郑明瑞十一岁的时候,因为淘气,被太傅布置数量庞大的作业,伴读被太傅关在门外,不许帮忙写作业,写不完作业的郑明瑞在御书房里放了一把火,将书纸烧毁大半,自此太傅再也不敢给郑明瑞布置很多家庭作业。

    郑明瑞十二岁的时候,和宋敏行进宫玩耍的小儿子宋昱之谈论人生哲理,宋昱之自小随爹爹宋敏行东奔西跑,见的多了,在郑明瑞跟前大侃特侃,勾起了郑明瑞读万遍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欲望。当晚郑明瑞准备来个不辞而别,结果还没出皇宫门,就被宋敏舒逮了回来学习修身养性。

    郑明瑞十三岁的时候,大臣开始给郑明瑞物色妃子,每日有大批量的美人画像送入紫宸宫给郑明瑞挑选,不久后送画入宫中的女子闺房中被发现大量癞蛤蟆加恐吓信,信中声称谁敢入宫伴君,一律到冷宫坐小板凳(出处--宋敏舒的睡前小故事),宋敏舒顶着巨大压力发动儿媳弟妹及亲朋

    好友拉动关系,到受惊吓的姑娘府邸登门赔礼。

    郑明瑞十四岁的时候,逛园子的时候捡到了一个长得粉嘟嘟的七岁小宫女,顺手带回了紫宸宫,同吃同睡好一段日子,宋敏舒以为郑明瑞要玩妃子养成,特意熬夜写腹稿,准备向郑明瑞进言,比如注意身体之类,结果的结果是,宋敏舒将小宫女领回宫中交给领头宫女教导,至此皇帝陛下的妃子养成计划搁浅。

    郑明瑞十五岁的时候,迎娶丞相之女为后,摄政王郑源辄将朝中大事与皇帝陛下交接完毕,带走了在郑明瑞后宫中操劳了十年的爱妻,那一刻,宋敏舒热内盈眶,终于逃出苦海,她做牛做马矜矜业业的十年保姆生涯宣告结束。

    大红宫墙外,前摄政王,现在的老贤王郑源辄拉着贤王妃宋敏舒的手离去,长长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越来越淡,直到消失不见。皇宫城楼上,皇帝陛下郑明瑞目送那对远去的身影,轻轻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对于这样的结局,我个人比较喜欢,最后保持欢快的步调,也是我要的效果,女主很二,但是她有一个好娘,一个好丈夫,所以她的人生才会如此舒适。郑源徵送藏绿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咱不特意写了,无限yy最美好。

    现实中的我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烦恼,无法向书中的女主一样有那么多大腿可以抱,但小幽希望各位的烦恼能随风散去,做一个每时每刻都快乐的人。

    还有一章番外,也是对正文剧情的一个补充。

    最后小幽对一再本文拖延更新,向各位亲表示抱歉。

    第103章 番外

    慈安宫中,太后贴身伺候的人全部退到寝殿外,空旷的寝殿中,太后身着大红亵衣坐在铜镜前,褪下头上钗环,一头乌黑浓密的青丝散落在肩,太后从雕花盒中取出金镶玉梳,挑起一缕青丝,有一下没一下的梳理青丝,不多时又从梳妆台中取出一盒胭脂,太后揭开胭脂盒盖,玉指一挑,落在唇上,铜镜中,妇人红唇妖冶,眼角斜飞,勾魂摄魄。

    这些年,后宫中一应事物有皇后处理,如非宫宴,太后几乎不踏出慈安宫,每日在慈安宫中吃斋念佛,一张脸保养得极好,如果不是知道太后的实际年龄已有四十多岁,单从外表看上去,恰似风韵十足的三十妇人。

    “阿宁,阿宁。”

    一双属于男人的臂膀从后面拥住太后,太后回头,迎向男人急促的吻。

    衣裳散落,寝殿中充斥着男女交缠发出的靡靡之音。许久,□平息,中年男人强劲有力的臂膀搂住明艳醉人的太后,粗厚的大掌有一下没一下抚摸着太后玉白的身躯,惹来太后浅浅呻吟。

    “阿宁,你为何让张柳丘得知皇宫中密道的存在,你就不怕?”

    “怕?我有什么好怕的,我现在与你做的事,足够死千百回,张权死后的张家,我岂会怕。从前

    永和帝在位时,我不能公然与你在一起也就罢了,他都死了十多年了,难道让我守活寡。永和帝无能,只该皇帝知晓的密道,却被我探得,成了这些年我与你私会的捷径,你说他在地底下知道了,会不会生生气活过来。”

    男人摇了摇头,不赞同太后的冒险举动。

    “你与先皇硬抗了这些年,现在又引起皇上关注张家,又是何必呢?张家毕竟是你的母族,再大的恨也该放下了。”

    “放下,我早放下了,不然你以为张权死后张家还能存在。现在的张家若老老实实,我保他们一?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