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头上发髻的发针是一个不多的武器,说时迟,那时快。李建泰快速从发髻上抽下发针,瞄准靠自己最近的一名卫兵射过去。哪卫兵粗布谨防,被一针刺穿胸口,直扎心脏。当场阵亡。李建泰跳起来,一个箭步就冲到哪名死去的卫兵旁边,夺剑就往另外一名卫兵投掷而去。这名卫兵虽然发现了李建泰的突然发难,但是这一切都来的太快了,都在一瞬间内。
抽针,甩针。跳起,抢剑,在投掷,一气呵成。当第二名卫兵被长剑刺穿胸口时。周延儒才意识到了危险,哇哇大叫道:“李建泰,你想造反吗?居然敢行刺当朝宰相,你不怕灭九族吗?”
就在周延儒发表他的官架子话的时候,李建泰又把最后一个卫兵干掉了,夺下长剑来到周延儒的面前。
“周大人,你是自己跪下让我绑起来,还是让我帮帮你?”李建泰阴沉沉的笑道
这个时候周延儒早已吓破了胆,哪还敢让李建泰动手,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手中还拿着一条麻绳。
李龙率领军队不停射杀营地里面的乱军,乱军在马青赶到以后,收拢了三四千残兵,马青料到东门已经被占领,往南门方向逃跑。而东门的李龙这边,已经成了尸山,血海,和臭人肉的味道。李龙命令军队冲进营地,火铳手把火铳背起来,拿出腰刀砍杀。长枪兵手持七米长枪不方便肉搏,就放弃长枪,同样拿出佩刀上前追杀逃兵。
南门的李建康已经和马青交上了手,五千精锐对上三千残兵,瞬间就让马青击溃。败退的马青往西门逃跑。
早已等待在太原城内的周遇吉见到火光燃气后,就率军冲过太原城的东门,三千晋军铁骑在周遇吉这样的猛将率领下,对周延儒的大营西门猛攻。、恰好这个时候逃亡的马青带的残兵和周遇吉相遇。
周遇吉是军事天才,勇武善射,加入行伍之后,在与后金的作战中极为勇敢,逐渐从普通士卒提拔为明朝军队的京营游击。为扭转卫所兵士战斗力下降而由兵部侍郎于谦改革兵制招募的一支军队,因为全部驻扎于北京,亦称京营。到了明朝末年,京营将领很多都是靠家庭背景和裙带关系取得职位的官宦子弟,他们对于出身下层忠厚鲁直的周遇吉颇为轻视,周遇吉曾对他们说:“各位都是家世良好的纨裤子弟,只怕将来难以征战疆场,平时为什么不勤于操练以抱效国家,而愧对朝廷的俸禄呢?”
长时间不上战场的马青如何是周遇吉的对手,交手一阵,马青顿时感觉周遇吉力大无穷,每一刀砍下来都有千斤之力。
“杀”周遇吉喊着口号,一刀刀如同泰山压顶一样杀到马青的刀上。刀刀阵的马青手脚发麻,战马也受不了周遇吉的力量,丝丝鸣叫着后退。而周遇吉的士兵和马青士兵交手以后,顿时分出了天兵天将和人间贼寇的差别,周遇吉的兵所到之处都是沾满鲜血的大刀在挥舞。溃逃,再次上演、
马青战不过周遇吉转身就跑,跑出三十步,就听“嗖”的一声,一只弩箭正中马青眉心。士兵们见马青已死,更无战意。纷纷放下兵器跪下投降。
李龙打马赶来,虽然他还是穿着“贼寇”的服装,但是一身的英武之气却无法掩盖,如果霸王项羽一般的气质。手中端着他的那柄小宝贝。
李龙看了看死去的马青,吐了口唾沫道:“呸,祸国殃民,死有余辜”
“走,快走,”一大群士兵在李建泰的带领下押着一个干吧老头来到李龙,周遇吉面前。
“跪下!”士兵猛踹周延儒的膝盖,年纪一大把的周延儒如何受得了这种折磨,两脚踢过去,周延儒就只会喘粗气了、。哀声栽倒:“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周延儒不是傻子,看出了李龙在周遇吉,李建泰中实力是最大的,这老不死的再找个时候还不忘使用“反间计”
李龙答道:“周延儒,你可认识本大王?本大王就是李闯王殿下的首席大将,刘宗敏。如今大明朝被你们这些j臣祸国,本大王实在看不过去,本想就地处决你找个老王八蛋,但是闯王殿下说了,如果你能出的起赎金。本大王可以考虑放你回去”
李自成手下的首席大将刘宗敏,周延儒一听到找个名字顿时吓的浑身冷汗,找个人可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啊,如果让他稍有不称心的地方,绝对敢对我痛下杀手。什么,要钱。这就好办了,急忙磕头道:“刘大王,我愿意出钱把自己赎出去,刘大王你先放我回京城,到了京城我一定派人送来赎金”
“啪,啪,啪”三声响亮的耳光打的周延儒眼睛发昏。杨大力打完打怒骂着:“老家伙,不要给我们大王耍滑头。限你十日之内交来五百万两白银,否则,拖延一日,就砍掉你一条腿,拖延两日,定然让你做人彘”
周延儒早已吓破了胆,不停的点头,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李龙吩咐道:“杨三力(怕被周延儒的人认出来到皇帝那里告状),放周延儒的 亲兵回北京,告诉他们。十日之内,如果不把钱送到河间府衙门。就准备好牛车来拉周延儒的尸体吧”
四月初一,经过几天的血战,李龙击溃李建泰,并收服李建泰部。李建泰里应外合生擒周延儒,周遇吉,李龙,李健康三面出击。全歼马青部,马青被当场射死。李龙伪装成刘宗敏向周延儒所要银两五百万,不然就杀了他,周延儒的亲兵已经放回了北京,几日后估计才会有结果。
大获全胜后的李龙,周遇吉,李建泰联军进太原城犒赏三军将士,周遇吉把山西的士兵就地埋葬。李建泰和李龙则带上阵亡士兵的遗体准备返回自己的领地。
临走之时,李龙和周遇吉,李建泰进行了长谈。关于这次周遇吉,李建泰公然反抗朝廷的事情,以后该这么办。
周遇吉也很无奈,本来他对大明朝是忠心耿耿的,无奈的是周延儒这样的j臣,一而在,在而三的想谋害忠臣良将。前者袁崇焕就是一个铁的教训,所以这次不得不反。周遇吉喝了口龙井茶,无奈道:“二位总兵大人,如今我周遇吉已经走上了不归路,建泰兄还好,靠近山东。必要时两位总兵可以互相照应。而我周遇吉的谋反必然导致朝野震动,周延儒又被俘于“刘宗敏”,看来天下要大乱了“
李龙道:“周兄不必太过伤感,虽然谋反,但是当今朝廷无将可用,朝中无兵可用。还记得当年周兄来到山西,接任许定国做山西总兵的时候,在山西和李自成血战,当时朝廷只派来了两千老弱病残来助战,根本调不出军队,所以周兄不必担心。如今的崇祯帝不敢再多得罪一个有重兵的武将了,最多朝廷就是象征性的发发牢马蚤,表示周兄抗旨不尊什么的”
周遇吉笑道:“如果真的如此,哪我周遇吉就是万幸了。如果将来兄弟我有难,还希望李总兵拉兄弟一把则个”
李龙爽朗笑起,拍拍胸脯保证道:“如果那一天周兄愿意跟我李龙混的时候,首席大将军一定是周兄的”
周遇吉表示感谢。而李建泰就为难了,他没有周遇吉那么大的势力,让朝廷都怕怕的山西总兵。他只是一府的小总兵。手下只有河间府一府六个卫所。老弱病残都加起来还不到三万人。如今真有些为难,不知去往何方。
李龙看出李建泰的心事,非常想招降李建泰,招降李建泰同时可以得到河间府的领地和几十万百姓。于是说道:“建泰兄,不如归属我山东如何?”
李建泰心中非常想找个靠山,如今眼下有两个选择1,跟着山西总兵周遇吉,让河北南部划归山西管辖。、2就是归降山东总兵李龙。把河北南部划归山东管辖。而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李龙做出了表态,愿意接收李建泰部。这让李建泰很是感动。
李建泰没有多想,离座向李龙行礼道:“李大人,建泰携河北数十万百姓,带河间府二府三十八州归降山东。如有异心,天诛地灭”
李龙急忙扶起李建泰,赞扬道:“建泰兄是一员虎将,我山东父老乡亲欢迎李将军的加入,欢迎河北南部的百姓加入。”
“你我二人同姓李,不如就此结拜兄弟,义结兄弟如何,遇吉兄,我们三人一起结拜怎么样?”李建泰提议道
“好,龙愿和建泰兄,遇吉兄结为生死兄弟,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李龙慷慨道
李建泰也做了同样的誓词,然后李建泰说道:“我是万历四十七年正月初五出生的,今年二十一岁,你们呢”
李龙心想,我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如果按年龄的话,你可比我大三百多岁呢,我叫你爷爷都没问题。先看看周遇吉的年龄吧
“周兄,您的生辰呢?”李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问周遇吉道
周遇吉答道:“我是万历三十七年的,大建泰十岁。”;
李龙当即持香跪下道:“小弟见过周大哥,见过建泰二哥”
“哈哈,哈哈”当晚,三人在太原总兵衙门畅饮了三百杯不提。
只说李龙和李建泰在太原做客了五天,李龙和李建泰一道回了河间府。路上缓慢行走,加上有伤兵还有战死士兵的遗体,押着周延儒的囚车。所以行军速度缓慢。用了十天的时间才来到河间府。
到了河间府,周延儒的亲兵已经等在河间府的衙门了,经过了解,原来周延儒的亲兵到了北京以后到处传扬周延儒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俘获的消息。消息很快就传到崇祯的耳朵里、崇祯帝最器重的j臣被俘虏,心里非常难受。听亲兵说刘宗敏索取五百万两白银的赎金、。崇祯又开始哭穷,说朝廷现在一分钱也拿不出来,然后吃饭的时候故意拿出玉米面馍馍在朝会上吃,一边吃,一边唱:“愁啊愁,愁就愁白了头。,,,,”唱的众大臣伤感万分。
朝会下,周延儒的家人不停的筹钱,三天时间就从自家的仓库中搬运出一百万两白银和五万两黄金,珠宝,玉器无数。可见周延儒这个大j臣有多大的贪污啊。然后崇祯帝又责令朝中大臣捐款,得引七万两。崇祯又吝啬的拿出二万两银子。还哭着一把鼻子一把泪的。
史料记载,北京城被李自成攻克以后,在崇祯帝的宫里搜集到财宝六千万两,而在打击李自成的义军时,却不肯出一分一文的军饷,很多地方闹兵变”见吴晗写的《明朝大历史》
后来亲兵到了河间府后,告诉李龙一共带来了五万两黄金,三百万两白银。珍珠六百斤,绫罗绸缎三千匹,还带来了好快上好的金丝楠木。折合五百多万两白银。
金丝楠木为桢楠属树种,在中国约有34种,只要显现金丝明显的均可确定为金丝楠木。金丝楠木的名气很大,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但绝大多数人只是听过没有见过,因为自古以来金丝楠木就是皇家专用木材,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的建筑和家俱,古代封建帝王龙椅宝座都要选用优质楠木制作,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明清两代均严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筑使用金丝楠木。
因为明朝廷禁止民间使用金丝楠木,所以从李龙穿越过来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好的金丝楠木做一些好“东西”
这周延儒家里居然有那么多的金子楠木,看来他还真不是一般的能人啊,皇帝御用的东西他家到处都是。
“好吧,杨大力,把装银两的马车带上,回“山寨””李龙看这次来搞钱的任务完成了,就下令班师回山东了。
周延儒一听急了:“刘大人,你不是说只要我出了五百万两白银,就放我回北京的吗?”
李龙阴笑道:“我有说过吗?你们谁听到了?”说着看着杨大力和自家的士兵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我们大人向来都是说的出做的道的,没说就是没说”不少的士兵纷纷为李龙“辩解”
李龙补充道:“就是,我只是说,拿五百万两白银来,可以饶你一条狗命,可没说要放了你。。。如果我放了你,哪崇祯皇帝还不知道让你给蛊惑成什么样呢,搞不好还敢调来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和关宁铁骑和老子战。不管山海关的安危了,所以我为了天下百姓着想,决定还是带着你吧,放心,管吃管喝”
瀑,周延儒吐了一阵血雾,怒骂道:“刘宗敏,算你狠”
第一卷 20日本的动向
崇祯十五年,五月一日,日本兴兵三十万进攻朝鲜的釜山,朝鲜国王向大明崇祯皇帝告急,请求大明出兵。可崇祯帝被满清和李自成,张献宗打的自身难保,哪里还有力量救援朝鲜。
如今大明公认的强兵,就是驻扎山海关的吴三桂了,吴三桂手中有三万关宁铁骑,是一只唯一敢于清兵进行野战的部队,也多次在野战中击败清兵,可是不光崇祯帝明白,任何一个百姓都明白,如果动用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去抗日援朝,山海关一定会被清兵趁机突破,到时候,十几万清兵就会如潮水一般涌入华北,北京就会危险了。
周延儒被俘,虽然给“刘宗敏”送去了五百万两白银的赎金,可是“刘宗敏”去反悔了,不肯放人。眼下崇祯皇帝连个可疑商量的人都没有。因为崇祯不相信忠臣的话,只信j臣。
锦衣卫指挥骆养性出班奏说:“陛下,眼下只有一人是闲人,他地处大明内陆的防区。南,不用和李贼,张贼斗。北,不用抗击清兵。然后却手握总兵大印。前几日,陛下下旨周大人(周延儒)为督军,调拨三府总兵,加山东总兵,陕西总兵一起讨伐山西的周遇吉。然而孙传庭行动缓慢,拖延时间,迟迟不肯到达山西战场。而山东的李龙压根就没出兵。这都杀头的抗旨行为。眼下藩国朝鲜遭到日本的攻击,向我大明求救。陛下正好可以派李龙前去抗日”
崇祯问道:“哪李龙上次都能抗旨,这次如果还是抗旨不去,朝廷也没有办法啊”
锦衣卫指挥骆养性又道:“圣旨只要下达,去于不去,哪是李龙的事了。陛下对朝鲜算是仁至义尽,至于下臣不听圣旨,哪也不是陛下能左右的了”
崇祯想通了以后,喜笑颜开道:“骆养性,这真是个好主意,马上发出圣旨,八百里急报,报往山东。”
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可惜他死的太早了。。李龙来的时代,丰臣兄弟已经去世五十年了。所以为了剧情需要,我们需要丰臣秀吉还没死。
在出兵之前的几天。
天黑了,仆人们急忙把所有的灯笼都点燃,他们的主人喜欢金碧辉煌和热热闹闹的生活。不一会儿,千万盏形态各异,精致玲珑的红灯笼就被挂了起来,把公元1642年的日本大阪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难怪被被从西方来的修道士称之为自君士坦丁堡以东最大城市。
在城堡的周围和中心部分,列满了负责警卫的武士,严肃的气氛表明今天这里有许多的重要人物。
果然,全日本大部分的大名和商人们都应担任摄政的关白大人邀请,来到大阪开会议事。会议争吵得很激烈,城堡下的人们都被这声音不由自主得吸引了过来,然后又被粗暴的守卫驱赶开。
大厅里吵的沸反盈天,与会者都忘记了平时应遵守的礼节,放下了贵族架子,争得面红耳赤。
在中间一把虎皮椅子上就坐着关白。他身穿一件金色长袍,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了。这袍子似乎是大了点,其实是关白出身贫农,身材矮小。关白皮肤黝黑,相貌丑陋,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简直跟刚出生的早产婴儿一般,用天皇的弟弟,关白的崇拜者,北之宫亲王的说法是,他活像一个庄稼汉。但他不是庄稼汉,至少小时候是,现在不是。因为他就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丰臣秀吉!丰臣秀吉有一副机智的笑脸,一双目光锐利的眼睛,说话的声音宏大而开朗。他是个爱把自己的真情表达出来的人,就像他脖子上的青筋总是露着那样。这是个罕见的人物,做事总是那么认真,即便说假话的时候,也能说得十分诚恳。他可没看起来那么愚钝,只知道一味地诚实,无论是诚实还是真情,他都准备着好几套,正如他身体里有着好多根血管那样。举例来说,当思念故主织田信长的时候,丰臣秀吉的忠诚之心甚至会使他流泪不止。然而另一方面,他又不把织田信长的政权交予其子,而始终为了把政权抓在自己手中而全力以赴地展开各种活动,或政治的,或军事的。事实上,他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野心,才率领兵马,纵横驰骋,转战各地而最终统一了日本。
尽管才刚刚和大名们吵完,还没有休息,但丰臣秀吉又再次加入了争吵,“叫什么叫!一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现在却和荒野村夫一样没有教养!”丰臣秀吉这样说,似乎忘了自己也是在大声嚷嚷。话起了效果,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大家都乘机休息一下。
“都议了三天了,为什么还不能达成一致?难道各位就不能看到出兵朝鲜有多么大的好处吗?”丰臣秀吉叫道,目光在众人头上飞快得掠过。
会津大名蒲生氏乡不服站起来大声叫道:“关白大人,日本刚刚统一,百废待兴。不该再对外发动战争,要让老百姓好好休养生息才是上上之策。”
丰臣秀吉也把音量开到了最大,泼水般说道:“正因为日本才统一,所以那么多英勇的武士该怎么安置?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不可能让他们去种田吧!难道由你来养他们?日本国本来就小,要发展就只有背靠大海向大陆进发。”
“可是朝鲜并不是很富有,土地也不多。”有人反对道。
丰臣秀吉无言以对,他看了看在座的所有人,声音小了下去,“迟早都会知道的,那我现在就告诉你们吧。我们打朝鲜其实是为了……”丰臣秀吉停了一下,所以人都感到气氛不对。
丰臣秀吉的脸更红了,他似乎是在积蓄力量,脖子上的青筋都鼓了起来。终于,他叫了出来,“我们打朝鲜其实是就为了进攻明国!”
众人一片哗然,大殿里再次炸开了锅,而且比刚才还要喧闹,几乎是混乱,争吵声差点掀翻了屋顶。大家都知道,明国可就是曾经的那个唐国!
蒲生氏乡再次跳了起来,“关白大人没有学过历史吧。日本为什么要学习唐国吗?难道您不知道我们和唐国在朝鲜的白江口之战?此战我们全军覆没!正是从那时开始日本才向唐国学习的。”
丰臣秀吉很反感别人提他的出身,讽刺和嘲笑他没有受到过了良好的教育。他不明白蒲生氏乡这七老八十都快进棺材的人怎么还这么好斗。不过现在要让所有人心服口服才行,不能发火,要把他们说服才行。短短的时间内,丰臣秀吉便考虑了很多因素。“我当然知道白江口之战,但那是快一千年的事情了。我们是向唐国学习,但现在已经是明国了。我来说个近的,就是三百多年前的‘文永之役’以及‘弘安之役’。气势汹汹的元朝蒙古人从海上朝我们发动了两次进攻,数十万军队,几乎被我们消灭殆尽,这是何等的胜利!”
“那是两场台风的帮助。”又有人补充。
丰臣秀吉生气了,语气强烈起来,“不!那不是台风,是神风!上天是保佑我大和民族的。几十年前让明国头痛不已的日本海盗,也就是他们所称的‘倭寇’,仅仅是一些浪人和农民而已。而现在,我们的是正宗的日本武士!各位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这一席话,还真的起了作用。但很明显,没有几个大名想和明国这个西方的巨人较量。
丰臣秀吉转过身来,指着旁边跪着的一排衣着华丽的商人说道:
“这些都是来自京都、九洲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商人代表。听他们怎么说吧。”说完,朝这些人点点头,示意他们起来讲话。
一个商人站了起来,规矩得向所有人行了一个礼,“小的来自北九州,多年在明国和那里的海盗以及沿海居民做买卖,收获颇丰。可惜明国不同意和日本贸易,我们只能做走私。如果能让明国同意和我们正常贸易,那我们就能赚更多的钱!”
一提到钱,听众被打动了,人群开始切切私语,似乎有回旋的余地。
丰臣秀吉让商人坐下,又继续说道:“看吧,要让明国同意和我们贸易,就只能和他打,可是我们的水军是绝对打不过明国,连打朝鲜的水军也成问题,就只能通过朝鲜从陆地出发,直接拿下明国首都北京。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横扫明国四百余州了。”丰臣秀吉的演说很慷慨激昂。说完他用眼睛扫过人群,“德川殿,你总是一言不发。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胖胖的德川家康颤微微得站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因为他是大名之首,是唯一在战场上打败过丰臣秀吉的人。“一切听关白大人的。”德川家康小声说完,便又颤微微得坐了下去。
看着德川家康这副不闻不问的模样,丰臣秀吉心里很不是舒服,但他又不能发泄出来,“既然德川殿也这么说了,那就算通过了。”
其他人可不干了,他们还没有想好和表态呢!
“关白大人,难道除了打仗,我们就没有其他办法吗?”
“关白大人,明国有两百多万军队啊,我们不一定能打赢。”
“如果打败了怎么办?”
…………
大厅再次又吵闹起来。
“安静!”丰臣秀吉也不甘示弱。终于,他生气了。“各位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今天必须要有个结果!实话告诉你们吧,在你们来大阪的时候,征兵令就下到各藩了。进攻朝鲜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是打也要打,不打也要打!”话说到这分上,所有人愣在了那里感到被丰臣秀吉耍了,他们高声叫冤,大殿里一片狼藉,只有德川家康还在那里喝茶装傻。
而丰臣秀吉呢?早把众人扔在一边离开了。
丰臣秀吉的正室,官名叫北政所,不过丰臣秀吉一般叫她的小名,宁宁。她是丰臣家庭的主宰者,早年丰臣秀吉打天下时,为丰臣秀吉付出了很多,丰臣秀吉现在已经位极人臣,有了许多漂亮高贵的侧室,他还是深深得爱着他的宁宁。北政所为人爽直,性格开朗。就是在官居从一位之后,也一点不摆架子,始终操着一口她的出生地,故乡尾张的方言,与丰臣秀吉说话时也不避人前。她很胖,但都说相爱就是互补,高大的男人喜欢娇小的女子,而矮小的丰臣秀吉呢,自然就喜欢宁宁那粉嘟嘟的脸。
晚饭已经准备好了,丰臣秀吉进来端起碗便狼吞虎咽得吃了起来,看来吵架还是很消耗体力的。
“真是饿死我了。”丰臣秀吉包着满嘴的饭朝北政所笑了笑。
北政所有心事,并不急着吃饭。“你们今天是不是又在讨论出兵朝鲜的事?”
丰臣秀吉似乎没有听到,“这萝卜味道很不错啊,既甜又脆的,新做的吧。”
“你们今天是不是又在讨论出兵朝鲜的事?” 北政所又重复了一便,她的声音有点小。
忽然丰臣秀吉一下子站了起来,把碗往地上一摔,喷着饭菜大叫道:“宁宁!怎么,连你也要反对我吗?”
周围的侍女吓得急忙跪下,请求饶恕。而北政所却仍然面不改色坐在饭桌旁。丰臣秀吉是从来不抑制住自己的心情的,整日价合不拢嘴,要么说笑喧闹,要么歇斯底里,以致周围的人都担心他会不会因此而发狂。这一切北政所早已经习惯了,她抬起头温柔得看着狂怒的丰臣秀吉漫不经心得说道“我怎么可能反对我的丈夫?多年来我一直是支持你的,一直在你的背后默默得帮助着你。”
听见北政所这么一说。丰臣秀吉的怒火瞬间便飞到了九霄云外。他又坐下来接过侍女重新盛的饭津津有味得吃了起来,“那你问这个干什么?这是男人们的事。”
我想向你推荐一名先锋大将。”
丰臣秀吉吃饭的速度慢了下来,“我知道你说谁了。
“那你看可以吗?”
“不行,绝对不行,也许你很伤心,但我可不想自找麻烦。就不要再说了吧。”说完,丰臣秀吉把碗一扔,“我吃饱了,今晚我在别处睡。”
北政所心里有点不高兴,但仍然装出无所谓的样子,“我知道你去哪里。”
丰臣秀吉没有回答,急急忙忙得便离开了。
看着这个样子,北政所心里很难受,尽管她知道丰臣秀吉还是也将永远爱她的。可惜她不能给丰臣秀吉生个一男半女。不仅是她,所有的侧室都没有,似乎是丰臣秀吉自己有问题。但今天晚上的那个女子却做到了。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屋里,也照在了丰臣秀吉和躺在他身边的这个美丽女子身上。这个美丽的女子,后来被称为淀姬,但丰臣秀吉叫她茶茶。淀姬的来头可不小,他的母亲是丰臣秀吉的主人织田信长的妹妹,叫阿市。丰臣秀吉对阿市一直是朝思暮想,可惜当时他还叫羽柴秀吉,没有什么地位,而不是像现在被天皇赐予丰成的姓氏,所以他根本没有资本追阿市。后来阿市的丈夫形式所迫和织田信长打仗失败而亡。丰臣秀吉和另一个叫柴田胜家的将领便争夺成了寡妇的阿市,可丰臣秀吉再次失败。再后来,丰臣秀吉终于打败了柴田胜家,而阿市却和柴田胜家一起自焚了。没有得到阿市给丰臣秀吉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好在他得到了阿市的女儿淀姬,一个疯狂的想法便在丰臣秀吉这个怪人的脑袋里形成了:得到阿市的女儿。
此时淀姬已经睡着了,而丰臣秀吉却很清醒。丰臣秀吉身边有许多美丽的贵族女子,她们对丰臣秀吉都很好,而丰臣秀吉对他们也很不错,这可让那些贵族女子受宠若惊。丰臣秀吉对淀姬更好,但淀姬却不领情,她对丰臣秀吉一直很任性,但丰臣秀吉一直很让着她。丰臣秀吉喜欢贵族女子,但他喜欢的是出身武士世家的贵族女子。在他的心目中只有故主织田信长家的女子才是真正的贵族甚至是天上的仙女,其他的不过是庸脂俗粉罢了。
他又回忆起了和淀姬的第一次。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丰臣秀吉长前线赶回大阪。“已经和茶茶在一起那么久了,他对茶茶不是一般的好,石头也该化了吧。”他这样想着,来到了淀姬的住处。在此之前,当丰臣秀吉看到发育完全的淀姬时,他就被迷住了,真的太像阿市了。迎接他的是淀姬的奶妈,一个已经被丰臣秀吉收买了的人。
丰臣秀吉双手将一个盒子给奶妈,“这是我的诗。是由细川幽斋帮助修改的,写的不好,请见谅。”奶妈明白了,拿起盒子带丰臣秀吉去了淀姬的房间。
丰臣秀吉那阵子对作诗十分热心,出于和朝廷里的宫卿贵族交流的需要,他正在努力学习贵族们的风习。这一点,奶妈也是知道的。但是,难道连谈情说爱也要模仿贵族?或者丰臣秀吉这位勾引女人的天才,唯独在对待淀姬时,想通过这样的时髦花招,以显示对淀姬的尊重呢?要不,是丰臣秀吉在故意采用开玩笑的方式,以避免裸地提出问题。
在房间里忐忑不安的淀姬急忙拿过盒子打开
睡梦里,魂儿飞向大坂城。
今宵喜逢君。
但愿人如意,共床枕。
这首诗很符合短歌的韵律,意思也很清楚。
“请告诉关白大人,我近来不舒服。”她拒绝了。
当奶妈为难得把这个告诉丰臣秀吉时,丰臣秀吉撕下了文雅伪装,露出乱世枭雄的本性,他厉声命令道:“叫她在卧室呆着,躺下来等我。”
然后丰臣秀吉直接进去,用壁龛里的花瓶里的水把灯熄灭了……
争气的淀姬为丰臣秀吉竟然生了一个儿子叫鹤松。尽管后来鹤松夭折了,但丰臣秀吉总是对淀姬很宠爱,更多的是希望淀姬能给他个孩子,好继承他丰臣秀吉的大业,他还是爱北政所的,他对北政所说那是淀姬一个人的孩子,不是他丰臣秀吉的孩子。
想到这里,丰臣秀吉抬抬头,月光还是很皎洁。
第二天一大早,丰臣秀吉便被吵醒,原来是有人求见。于是他来到大厅坐下,用手撑着脑袋。
门外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有节奏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一个强壮矫健的贵族青年进来了。他叫加藤青正,气度不凡,是丰臣秀吉的养子之一,也是丰臣秀吉手下的“贱岳七本枪”之一。
加藤青正向丰臣秀吉恭敬得磕了一个头,中气十足得说道:“非常感谢大人的恩惠,封我做了先锋大将。”
丰臣秀吉很大度得摆摆手,坐正了身子,哈哈大笑。“那是你应得的。我知道你立功心切,所以昨天吃饭时你养母刚刚一说我就同意了,我对你一直是很欣赏的。”
加藤青正又向丰臣秀吉磕了一个头,“我一定不辜负您的寄托,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死可不行,你,还有所有人都要活着回来!你现在有多少石的领地?”
“这,我在贱之岳战役中立了战功,已经是三千石的小大名了。”加藤清正有点难堪。
“就这点土地,那你哪里来的军队和供应军队的粮食?”丰臣秀吉严肃得问道。
“我不知道。但哪怕只有一兵一卒了,我也会为大人尽忠” 加藤清正说道。
丰臣秀吉满意得点点头,“你说的不对,我和你都应该是为天皇殿下尽忠。”然后他看了看加藤青正,轻描淡写得说:“既然你现在已经是先锋大将了,你的领地应该符合你的身份,我会给你半个肥沃的九州,也就是二十五万石。”
从三千石到二十五万石,在头晕目旋的荣升后加藤青正并没有太大反映,不愧是一个贵族,“我无法报答大人的如天大恩,只要多杀敌人。多为日本征服土地!”
“好!不错。你一定要好好干,和你的伙伴,另外一个先锋大将配合好。”丰臣秀吉笑了。
加藤青正愣了一下,“请问大人,另外一个先锋大将是谁?”
丰臣秀吉裣了裣衣服,“小西行长。”
“什么?那开药铺出身的小西行长!” 加藤青正失声叫道。
小西行长是丰臣秀吉作为织田信长手下的一员将领时发现的人才。由于他足智多谋、善长外交,为丰臣秀吉帮了许多忙,丰臣秀吉便将他收作了自己的部下,担任下级的参谋军官,并让他出使过许多地方。在夺取政权之后,丰臣秀吉由重用加藤青正这样的善于野战攻城的军人,改为重用小西行长这样具有经济眼光的行政管理人材,是理所当然的事。另外,由于经营药材的关系,小西行长这一家,祖祖辈辈精通对朝鲜的贸易,小西行长也曾几次渡海去过朝鲜,对朝鲜的山川地理和政治形势了如指掌,而且还通晓朝鲜语和汉语。这些经历和能力,对丰臣秀吉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打算让小西行长担任对朝鲜的外交工作,而且出兵征讨时,可让他与加藤青正两人配合,共同挑起先锋大将这副担子。加藤青正的骁勇,再加上小西行长的智谋和外交知识,两者要是能互相配合,那么日本军简直是如虎添翼了。
“怎么?你有意见吗?”丰臣秀吉没有了笑容。
“我不敢,也不会对大人有意见。我只是感叹世道衰落,沧海横流,那种虽然没有什么武功,只会在府衙的铺席上对您阿谀奉承、献媚取宠的武士,却比立了赫赫战功的人越来越受到重用。所谓武士,有武功才有价值。”
“混蛋!亏你长得那么标致,做事要靠脑子!我的武功也不好,但我夺得了天下。”丰臣秀吉有点恼火。
加藤青正的脾气很倔,“我和他关系不好。如果真的这样,那,”他犹豫了一下,“那这个大将我不敢保证能当好!”
丰臣秀吉有点生气了,“好啊!你还敢恃才傲物!现在你可以走了!我自然会找到比你还有优秀的人选!”
加藤青正没有再说什么,起身朝丰臣秀吉拜了一拜便气冲冲得离开了。
丰臣秀吉的气慢慢也消了,他知道没有加藤青正当先锋大将可不行。于是他搬出了武士的荣誉,让加藤青正服从安排,以日本国的利益为重,这才又体面得把加藤清正召了回来。能使用这样的政治手腕和用人之道的,除了丰臣秀吉还有谁。
第一卷 21日本进攻朝鲜
山东青州府西门,一匹快马如同离弦的弓箭一样飞?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