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斯乌拉一直想要回到汗廷,不过又是谈何容易?时间一长,离汗廷越来越远,便也断了这个念头。
古时没有现代钟表。用漏壶计时,哈斯乌拉便在军中谋了个打管报时辰的差事,这一干就是快一年。
有一次阿敏帅账点将。看到大帐前头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长相很是俊美,不由得多看了一眼。就是这一瞥。阿敏忽然发现,这人长得还真是俊美无铸,便问是谁。哈斯乌拉忙磕头说了名字。人对美丽的事务总是不那么的有抵抗力的,阿敏不由得大为喜爱,便让他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随身侍候跟随。
一开始的时候,阿敏也只是喜其美貌而已,后来相处的时间长了才发现,这哈斯乌拉当真是个人才。
阿敏饱读诗书,汉文精通,便是放在大明,也算是饱学之士。可喜的是,周围的人都是粗鲁无文的大汉,别说是汉文了,连女真文字都不会写。有时候阿敏雅兴上来,随口吟上两句,那些侍卫听了也都是大眼儿瞪小眼儿,一脸的不知道。这让阿敏由然生出一股对牛弹琴的无奈,只得长叹一声高手寂寞。
但是却没想到,他偶然有一次自言自语了几句汉文典故,一边侍立的哈斯乌拉却是顺口接上了。
阿敏大是惊异,仔细一问才知道哈斯乌拉的过往经历,原来女真汗廷宫中都是进行的汉文和女真文的教谕,而且汉文的比重还要更大一些这几乎是大明朝周边所有国家的通性。哈斯乌拉在宫中读书十年,而且其中很多都是民间见不到的孤本、珍本,单说学识的话,怕是比阿敏还要强些。
阿敏憋了这么多年,终于是找到一个可以和自己高谈阔论之人了,心中很是欢喜。从那时候起,便对哈斯乌拉格外的看重,时刻不离身边,两人经常高谈阔论至深夜。
从此之后,哈斯乌拉成了军中的大红人。
而阿敏后来更是发现,哈斯乌拉熟读兵书,各种计策行军打仗之布置等等,无一不通无一不晓,堪可独当一面。
于是三个月之后,哈斯乌拉便是成了八万汉人奴兵的大统领,手下另有三千女真士卒。
从一个打更报时的,一跃而成为女真军中数得着的权力人物之一,其蹿升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可惜向来目光极准的阿敏这一次是看走眼了。
纸上谈兵永远和实战是不挂钩的某个名为赵括的男人把这一个词诠释到了登峰造极,而哈斯乌拉虽然不是汉人,但却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赵氏门徒。
他上任之后一直是没什么大型的战事,而且军中又有叶赫那拉秉忠也就是刘得财一干汉人高层为他操持着,因此整个汉人奴兵的体系运行的还是非常顺利的。未出什么差错,在阿敏眼中就是成绩。尤其是攻占阿里者卫这一战之后,更是当着军中高级将领的面很是夸奖了哈斯乌拉一番。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攻城战哪里有什么技巧?不过就是用人命硬填而已,谁不会?
而现在。一碰到蒙古人趁夜袭营,再加上心中的支柱阿敏不在身边。他立刻就慌了。
“入你娘,你个卖屁股的兔崽子。仗着大人的宠爱竟然踩在老子头上,这回完了吧!入你娘的,操,赶紧下决断啊!老子这么多兄弟都死了!”
看着哈斯乌拉满脸的惊慌失措,身后站着的刘得财忍不住心中暗骂。
他油光锃亮的脸上也满是焦急,嘴里神经质一般的嘟嘟囔囔着什么,他的手一个劲儿的哆嗦着,额头的大汗涔涔的滴下来,看着哈斯乌拉咬牙切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屡立战功,现在刘得财已经是被提拔为哈斯乌拉的副手,受封为汉军万户,也是女真军中的实权人物。
现在刘得财已经不需要朝除了阿敏以外的任何女真军官谄媚,反而是不少千户以下的女真军官见了他要行礼。
这是阿敏拉拢这些汉人高层而强制实行的命令,当然有许多女真军官是不情不愿的,但是至少表面上是干恭恭敬敬的了要的不就是个面子么!
而汉人奴兵中的平时事务,也都是刘得财操持着的。
他终于是再忍不住,大声道:“哈大人。现下蒙古人在大营中胡冲乱杀,咱们的人四散奔逃,既无章法,也无统领。到底该如何是好,你可是拿出个章程来啊!再这么下去,大军可就要溃了!”
他的话语中很是不耐烦。但是哈斯乌拉本就是甚为倚重他,现下更是慌了手脚。再加上本身性格也软弱,因此不敢计较。道:“那秉忠大人您说怎么办?”
“合着你这半天屁都没想出一个来啊!”
刘得财气的白眼一翻,眼睛扫了一眼战场,道:“当务之急,乃是给士卒们一个主心骨儿,把他们收拢集结起来,这样才不会被蒙古人肆意屠杀。请哈大人带五百名军兵往北门靠拢,以城墙为后背,就地驻扎。我带着剩下的一千五百骑兵出去冲乱那些蒙古人,他士卒们收拢至此,以人数御守。”
“啊?五百人?”哈斯乌拉吓了一跳,小心翼翼道:“会不会太少了?”
“不会!”刘得财对他一点儿也不客气:“蒙古人的目的是冲散咱们的人,好各自捕杀,五百人足够了,他们啃不下来,也不会自讨没趣儿。”
哈斯乌拉连连点头。
刘得财提醒道:“但是切记,切记,一定不能打开城门,便是城内的主动要开城门接应,也不准答应,否则的话,蒙古人一定会趁机偷城!明白么?”
哈斯乌拉又是点头。
一旁一个女真军官看不下去,斥道:“刘得财,你竟敢这般和哈斯乌拉说话!还不赶紧谢罪!”
“你又算是什么东西?”刘得财斜着眼看着他,不屑道:“你一个小小千户,竟敢跟我这般说话!还不赶紧跪下行礼!”
“你这个卑贱的汉狗!”那女真千户大怒骂道。
“我是汉军万户!”刘得财大吼道,手已经摁在了腰间的佩剑上,语气冷森森道:“这可是阿敏大人定下的规矩,怎么,你想违抗阿敏大人的命令么?”
“你!”那女真千户不由得怔住了。他没想到这个平日没什么脾气的的刘得财今日竟然是如此的强硬。要说真跟刘得财硬顶,他还真没有这个胆量,一时间站在原地下不来台,脸上忽青忽红的,心里已经是又怒又羞。
刘得财看着,嘴角微微一勾,冷厉中带着掩不住的得色。
没有人是天生喜欢谄媚别人的,就好像是许多人整天笑咪咪的,人都说其好脾气,只不过是对现实生活无奈的一种妥协罢了。
他若是有肆意对人辱骂不敬却又能承受得住这样做的后果,那么相比他脸上的笑连百分之一都剩不下。
这是人性。
刘得财也是如此。
谁是天生的贱骨头?谁愿意自己的女人被别人睡?谁愿意被人在背后戳着脊梁骨骂活王八?
以前刘得财那样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借此上位,谄媚他人。而他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以前的那些,自然也就要收起来了。
所以今天他表现的格外的强硬。而现在看来,果然效果还不错。
身为万户。不是谁都敢得罪的。刘得财眼睛一扫,众人看他的眼神中都是多了几分敬畏,心里更是爽利。
“大敌当前,且不跟你磨嘴皮子,回头再收拾你!”刘得财冷哼一声,大声点了几个人的名字,道:“带着你们的人,跟我走!”
他方才刚刚是教训了那女真千户一通,余威不止。大伙儿心中都是多了几分敬畏。而且现在众人都是慌乱,刘得财却是怡然不惧,昂然矗立,面不改色,单单是这等气度,就大是让人敬服,自然也就服帖他。
他们当然不知道,刘得财打的是一旦不妙,立刻带人投奔蒙古人的主意。
按理说他应该恨女真人入骨。可惜阿敏的手段太高,刘得财已经是给收拾的服服帖帖,成了女真人的忠顺奴才。而且他也舍不得现在的这万户官位以及带来的煊赫权势和无穷好处,因此反而是自觉的维护起这个体系来。不到万不得已时不会出下策的。
那几个人点其兵马,汇聚过来,刘得财向哈斯乌拉道:“哈大人。您看如何?”
“好,好!秉忠大人此计甚妙。一切都仰仗秉忠大人了。”
对于刘得财语气神态中的轻蔑,哈斯乌拉不但不以为杵。反而是深深一揖,满心感激道:“阿敏大人回来,我一定为秉忠大人请功。”
“好说,好说。”
刘得财打了个哈哈:“好说,好说。”
心中却更是轻蔑:“这个卖屁股的,还有啥本事?”
其实军中上下,对于哈斯乌拉,都是颇有微词。
一个男人长得这般逆天的漂亮本就是相当遭人嫉恨了,若是他还身居高位,那么当真就是要被人给恨得入骨。而且哈斯乌拉的上位,说起来也是不怎么光彩他和阿敏的关系,异常之亲密,亲密到了什么程度呢?
出则同车,食则同席,卧则同榻,亲密之极,大致也就跟汉哀帝和董贤,汉武帝和邓通的关系差不多。
有些归顺了女真人的酸文人厚着脸皮,瞪着一双大金鱼泡子眼称赞阿敏有古帝王之遗风!
嗨,什么古帝王之遗风啊,说白了不就是好男风么?
不过那些穷酸文人们倒也没说错,古代帝王,确实是喜欢搞这个的,尤其以西汉皇帝为甚,从高祖到文帝,从武帝到哀帝,历代皇帝就没一个不喜欢男人的。
当然,他们也喜欢女人。
或者说,他们只喜欢女人。
他们之所以喜欢这个男人,只不过是因为这个男人比女人还女人。
再说了,三扁不如一圆这句说画的也挺有道理的。
甚至前秦皇帝苻坚的男宠慕容冲后来还起兵反了苻坚,自己当了皇帝。
古代对于男人玩男人这种事儿,表现出一种异于寻常的宽容,这可能是因为历朝历代,规则的制定者都是男性达官贵人,制定的规则自然要为他们的喜好服务。
到了宋朝以后,更是男风泛滥。
在宋朝的时候,甚至有不少地方有这种专门的勾栏,里面没有姐儿,只有这些俊美柔弱的男子。
关内的汉人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们尤其喜欢这个而且这个时代对这种事儿也是相当之开放,民间玩儿兔子比玩儿女人常见度也差不多少的,人们说起来,那就是雅士风流。
不过这玩意儿也不是汉人达官贵人们的专利,女真人上层,也有些好这个的。
阿敏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阿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只能说既喜欢男人也喜欢女人,这种人的感情不能用‘恋’字来形容,他们只是把对方当成玩物而已。
这哈斯乌拉,其实就是阿敏的男宠。
这是事实,是故不少人背后都是称其为‘卖屁股’的。
刘得财率领的一千五百女真骑兵像是一阵狂飙yiyàng,瞬间席卷进了战场之中。
由于之前女真人表现出来的实在是太过于拙劣,因此那些蒙古人都是起了轻蔑之心,他们根本没想到。女真人竟然能隐忍这么久,突然发动袭击实际上是哈斯乌拉迟迟无法做出决断。那些骑兵都没有出动。
这时候,蒙古人都是分成了一小队一小队的。对那些汉人奴兵进行分割杀戮。
以少击多,兵力势必会分散,这是没法子的事儿。
但是现在,劣势就显现出来了,人数大多是几十,最多也就是百余的他们,根本没法子阻拦数量达到了一千五百的女真骑兵。
“杀!”
刘得财一声大喊,伸手前指,威风凛凛。
上千女真战士在他的两侧潮水般涌了出去。而他则是在十几个亲兵的簇拥下呆在原地一动不动,当真是深得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之道理。
女真人是穿着的皮甲的轻骑兵,这在女真所有骑兵中是位居在拐子马和披甲骑兵之下的第三兵种,但是对面的蒙古人和他们比起来,丝毫不占优势他们有的连皮甲都还没有呢,只穿着个袍子。
女真轻骑兵手中的马刀和蒙古骑兵标志性的弯刀狠狠的对撞在了一起,溅起了无数的火星。
“杀!”
一个女真骑兵恶狠狠的挥刀斩来,对面的蒙古骑兵举起弯刀招架。但是如此一来,左手边空门大露,另外一个女真骑兵一刀便是狠狠的刺了进去。
这蒙古骑兵一声惨叫,他的腹部被割开了一个大口子。内脏鲜血从中喷涌而出,跌下马背,眼见是活不成了。
这一幕在战场上频频上演着。
不得不说。现在的福余卫骑兵,和他们的老祖宗。当初那支纵横天下所向披靡建立起来一个史无前例的诺大帝国,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骑兵来说。差距当真不是一星半点儿。福余卫和女真人双方的战力差不多,装备差不多,而女真人的数量是这支女真队伍的三十倍。
碰撞,几乎是在瞬间便告结束。人数上的巨大劣势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
一千五百骑兵几乎无损,而对面的五十个蒙古人却是死的一个不剩。
刘得财冲着被这些蒙古骑兵围困的大约二百来个汉人奴兵大叫道:“快往北门退!结阵迎敌,快!”
“是,大人!”
“大老爷,您是救命恩人呐!”
……
那些汉人奴兵本已绝望,却没想到刘得财横空杀了出来,都是大为感激,纷纷磕头称谢。
刘得财不耐烦的一挥手:“快滚,别啰嗦!”
然后便是带着人杀向下一个目标。
不过片刻的功夫,刘得财便是已经带人杀光了五队蒙古骑兵,冲溃冲散了七八队,足足有两三千被分割包围的汉人奴兵给解救出来,向着北门方向退去。
战场的情势,顿时是为之一改观,向着女真人的方向的倾斜了一点点。
而刘得财之所以能迅速取得这般可观的效果,和蒙古人的策略是分不开的。
由于海日查盖的影响,这些蒙古骑兵们变得嗜杀,残暴,他们不放过一个人,肆意的杀戮。
而这和之前定下的击溃奴兵,驱使一部分入城,同时借机躲城的策略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海日查盖并不是想要故意造成这种后果,但是他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脾气,自己的杀心,这直接就导致了不可预料的后果的出现。
狗急了还跳墙呢,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大活人!还是见过血、杀过人,虽然算不上精锐好歹也能称为战兵的一群士卒。他们一开始被偷袭,被蒙古人的大军压境给吓到了,再加上本就不是很愿意为女真人效死,因此抵抗意志低的可怜,只想逃命。但是当他们发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反而面临更深的绝望的时候,他们也爆发了。
反正左右是个死,不如拼了!
人心中已经不抱着活下去的希望,只想着杀一个够本儿,杀两个赚一个,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使得他们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一个个奋力杀敌,便是蒙古骑兵们一时也拿他们没法子。
在这个时代,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本来就有五六成是取决于士卒的勇气和战斗意志的。(未完待续。)
第四卷 烽火山东 六九三 僵持
(今天只有五千字,向兄弟们说一声道歉,不是不想多更,实在是更不了了。后天的火车,没法写,要为后天攒稿子。而且这两日要忙着收拾东西,卖一些破烂,事儿太多了。再次说一声对不起。)
蒙古人把奴兵们给逼急了,也就只好吞下自己种下的恶果。
刘得财率领的一千五百女真骑兵如同虎入羊群,不断的发动,冲击,冲击,再冲击,很是轻易的便是接连将蒙古人的队伍给击溃。
说句实在话,福余卫蒙古人的战力也就是这样,顶多跟这些不披甲的女真轻骑兵差相仿佛。本来女真人心中不少都是存着畏惧,现在这畏惧也是荡然无存,士气大涨,大呼酣战,奋勇拼杀。
而他们的这种精神也是激励了那些奴兵们,他们也是拼尽自己的全力进行抵抗,便是死,也要拉着蒙古人一起。
作为这一次战役的总指挥,海日查盖那边各种信息不断的汇聚着,各部报告的骑兵走马灯一般的过来。
只可惜他们由于兵力过于分散,全都摊在这偌大的战场之上,因此信息汇聚的很是不及时。
差不多足有一盏茶的时间之后,海日查盖才收到了刘得财率兵出击的消息。
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之类的情绪,反而是兴奋。
“他奶奶的,终于来了个有点儿分量的了!”海日查盖舔了舔嘴角溅落的人血,哈哈大笑:“杀这些汉狗子都已经杀腻了,杀烦了!”
他一挥手中的长柄青铜重锤,大吼道:“儿郎们,跟我走,杀光那些女真狗子!”
“杀!”
麾下士卒齐声大吼道。
海日查盖一打马,便是带着手下这数十人向着刘得财的方向奔驰而去。
他也不是傻子,一路上便也不断下令,打着呼哨命令周围的那些蒙古骑兵加入自己的队伍中。
等到了距离刘得财不远的所在,他手下已经扩大到了三百余人。当然,趁机逃跑的汉人奴兵也有数千之数。不过对于海日查盖来说,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能够击溃面前的这一支女真骑兵,就可以彻底奠定整个战局的胜利。到时候逃了的这些汉狗子。再追回来就是了。
“杀!杀光这些女真狗,这一仗,咱们就赢了!”
海日查盖坐在马背上,他在队伍的最前面。手中大锤前指,扬声大叫。
在他的带领下,蒙古骑兵们发出围猎时候恐吓猎物的怪叫声,如潮水一般向前涌去。
看着不远处汹涌而来的蒙古骑兵,刘得财深深的吸了口气。胸中热血。
由于激动,他整个人都是不由得轻微的哆嗦了起来,皮肤上起了一层细小的颗粒,心里有一股难言的情绪在激荡。
蓦地,他回过身来,面朝着所有的女真骑兵,嘶声叫道:“弟兄们,这一战,赢了。咱们活下来,若是输了,咱们身死,妻女沦为奴隶,海西女真就此消失!杀光这些蒙古鞑子。为了活下去!”
“为了活下去,杀!”
这一刻,他发出了今夜战场上最为铿锵有力的一句音节。
“杀!”
女真骑兵也开始了冲锋。
五百对一千五百,这是一场规模不算很大的战斗。但就是这一场战斗,却足以决定整个战场的局势。说大一点儿。甚至是可以决定整个福余卫和海西女真这北地两大势力的兴衰存亡!
震天的喊杀声中,战马狂奔,双方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双方差不多的战力,差不多的高涨士气,但是还是有些区别的——人数。而且一个是为了胜利而战,一个则是为了生存而战,在这两种不同想法的支配下,所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海日查盖未免太高估自己手下的士卒了一些。
几乎是从双方接战的一开始,蒙古这边就已经是出现了不支的状况。
女真骑兵们为了生存而战,各个奋不顾身,拼死力杀,甚至是完全不顾自己安危,要和蒙古骑兵们以命换命。这种不要命的打发儿,直接打了蒙古骑兵一个猝不及防,他们心中大是震恐,还从未碰到过这样的对手。
蒲一接战,不过是几个照面的功夫,前面的那些蒙古骑兵便是被杀的一干二净,当然,女真人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乎是一命换一命。可是别忘了,女真人的数量,足足是蒙古骑兵的三倍!
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差距。
双方混站在了一起。
每个蒙古骑兵都骇然的发现,自己身边的敌人永远都比袍泽多,而自己每时每刻需要面对的,都是两三把锋锐的马刀刀锋。
敌人数量不但多,更是悍不畏死!
这让他们心生畏惧,终于,心中的恐惧惊慌字啊也压制不住了。有的蒙古骑兵发一声喊,向后逃去。
这些十几天前还是牧民的士兵们,终于是承受不住巨大的战场压力,开始了溃逃。
千里之堤毁于蚁|岤,一个小小的缺口,就足以引起整个大堤的崩解。有了第一个逃兵的出现,之后便是接二连三的出现。
转瞬间,女真人已经是完全占据了完全的上风。
海日查盖挥舞着巨锤狠狠的砸碎了一个女真骑兵的脑袋,但是他忽然感觉到后腰位置一凉,然后便是一阵剧痛传来。海日查盖知道自己受伤了,他又惊又怒,身体的疼痛更是刺激了他的凶性。他如野兽一般的嘶吼一声,轮着长柄巨锤便是狠狠的砸在了偷袭他的那女真骑兵的胸口,当场便是把他给砸的筋断骨折,口喷鲜血,直接从战马上飞了出去,重重落地,当即身死。
他环顾四望,不由得心中一阵心悸,放眼望去,四处可见的,竟然唯有女真人。蒙古骑兵是一个也见不到。
到处都是敌人!
由于他的铠甲精良,一看就知道乃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因此围在他身边的女真骑兵格外的多。
四面的女真骑兵又是杀了过来。
海日查盖虽然悍勇,但是双拳也敌不过四手,很快身上便又是多出来几个伤口。他只觉的疼痛一阵阵袭来。鲜血奔涌而出。若是这样下去,光光是流血就能把他给流死。
“我难道要死在这里?”海日查盖的实现一阵模糊,脑袋有些晕眩。
他忽然狠狠的咬了咬舌头,剧痛传来。头脑中瞬间清明,大吼一声:“我怎么会死在这里?”
“我不能死,我是蒙古未来的大汗,我还要一统漠北,征伐大明呢!我怎么能死!?”
他嘶吼着向着南边儿的方向冲去。一瞬间爆发出来的凶悍战力,竟是冲开了几名女真骑兵的阻拦。
但是谁都瞧得出来,他已经是强弩之末。
刘得财一直在关注这边,他尖声大叫道:“快,快,快杀了他!他撑不住了,留下这个蒙古狗!”
他话音未落,便是有一队蒙古骑兵奋力杀了过来,将海日查盖抢了出去。
正是海日查盖的亲兵。海日查盖仗着武勇,一往无前,杀入了重围之中,结果亲兵们没跟上,这会儿才杀了过来。
看到那一张张熟悉的脸。海日查盖直觉的心里一松,眼前一阵模糊。
他在最不应该晕厥的时候晕了过去。
这人的意志,往往在不该坚强的时候胡乱的刚硬,但是在最要命的时候往往变得薄弱的太多。他甚至是连一句命令都没留下!
这一下坏了。
这些蒙古骑兵本就身处下风,海日查盖一昏迷。群龙无首之下,更是大溃。五百蒙古骑兵,被宰了二百余,余者大溃。
刘得财眼见海日查盖被救走,吧嗒吧嗒嘴,心里暗道可惜。
光是亲兵就这么多,已经不是大人物可以盖之的了,这么年轻,说不定就是福余卫大汗的儿子,这要是把他宰了或者是俘虏,那真是……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击溃了这一股唯一有些力量抵挡自己的兵力,他立刻把手头的人分成三队,各自向着目标杀去。
女真人这边儿连战连捷,士气如虹,而福余卫那边海日查盖昏迷,群龙无首,哈不出离得远一些又来不及指挥,竟是直接导致蒙古人开始全面处于颓势。
不断有被分割围困的汉人奴兵被救走,女真人已经是渐渐的把局势给扳了回来。
而更重要的是,汉人奴兵们也是开始自救,他们仗着人多,背靠背结成了巨大的阵型抵抗蒙古骑兵的冲击,他们手里拿着的固然都是廉价的木矛竹矛,甚至连铁头儿都没有装上,简陋到了极点。但是被削尖了的木矛给刺一下照样也是会死,被竹矛刺中了,由于竹矛中空的特性,那伤口比被铁枪刺中了还要来的大。直接就是从身上开一个恐怖的大口子,那鲜血当真是哗哗的往外流,止都止不住。
而且这竹矛木矛还有一桩好处,他们对面的蒙古骑兵用的都是弯刀,而这长矛和弯刀一碰撞,基本上就是被削断的命。可是削断了没关系啊,除了极小的可能性之外,长矛尖端的切面还是个斜角,头儿依旧是尖的,还可以接着用。
以至于许多时候蒙古骑兵们骇然发现,对面无数的长矛刺过来,自己一刀挥去,长矛头纷纷断裂落地,但是对面长矛势头一点儿没有减弱,已经是狠狠的刺了过来。
然后便是一个全身被刺穿了无数窟窿眼儿的蒙古骑兵从马上掉了下来。
这装备简陋是够简陋了,但是却也实用,史书中常有斩木为兵一词,多用来指农民起义军,刚刚起家的时候没有兵器,物资匮乏,便用木头竹子做成长枪当做武器。其实效果还不错。
若是对上拐子马、福余卫近卫军这种铠甲厚度惊人的超级重型兵种,竹矛当然是毫无作用,刺到人家的铠甲上也就是给撞得疼一下,根本捅不进去,但是面对裹着袍子的蒙古轻骑,那就效果再好不过了。
福余卫的近卫军,已经是在之前的鹧鸪镇一战中损失殆尽,只剩下数十人了。
集结起来,形成规模优势,同时心中又战斗精神高涨的奴兵们再也不可小觑。他们给蒙古骑兵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那些想要靠近了对他们进行肆意杀戮的蒙古骑兵每每发现,自己要面对的是四五倍于己的木矛竹枪,甚至有的蒙古骑兵连人带马都被刺穿刺死。
交战至此,稳住阵脚的奴兵们已经杀了至少一千数目的蒙古骑兵。
步兵在面对骑兵,且已经被冲垮阵型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够给敌人造成这样巨大的损失。也当真是不多见了。
蒙古骑兵虽然把他们击溃,却没有效的驱散,因此使得奴兵们方便集结。而且这些蒙古人也太狠了,太嗜杀了。一点儿活着的余地都不给别人留,这些奴兵们自然是要奋死反抗。
奴兵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他们有三个人。
三个出色的领袖。
除了以一颗投降之心作为退路的刘得财之外,便是苏骥和赵慢熊二人。
他们侥幸逃过了一死,本来是想着趁机逃走或者是干脆投奔蒙古人。结果却是看见了蒙古人肆意屠戮的暴行。这么看,蒙古人是根本不给人留活路啊!得,也别跑了,也别投降了,想要活命,还得拼杀一途。
他们便是专门拣着蒙古人忽略的区域,一路上收拢溃兵奴兵,结果队伍在不断的壮大,过了没多久。竟是已经达到了千人之规模。
后来虽然被蒙古人盯上,但是他们人多,蒙古人也是无可奈何。
现在他们两个的部下已经是形成了两个巨大的步兵方阵,各自有数千人。这两人兴许是天生有指挥才能,只不过之前一直被埋没而已。这会儿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完全的爆发了出来。
在他们拳打脚踢,大吼大叫的指挥调度下,士卒们有的在内圈休整,有的在外面御敌。进退有度,互相照应。竟是有条不紊。
战场,永远是造就英雄的所在。
当哈不出终于赶到战场上的时候——他之前一直是在后方调度,实际上就是上因此在鹧鸪镇被打怕了,生怕再次被围——大部分奴兵已经都是撤到了阿里者卫北门附近,据险防守。
看到昏迷的海日查盖,哈不出气的暴跳如雷,骂声连连,恨不得把自己这个好儿子一脚踹死。
姜还是老的辣,哈不出立刻做出了这时候最正确的选择,集结兵力,放弃和那些汉人奴兵纠缠,同时集中兵力,狠狠的从奴兵身上撕了一大块肉下来——大约有两万左右的奴兵被分割包围了,而剩下的奴兵,则是都放弃了。
似乎是双方有默契一般,刘得财也是见好就收,正好留下那些奴兵当弃子缠住这些蒙古人,自己率兵退了回去。
趁着这个时候,阿里者卫守军打开城门,各部逐渐撤入城中。
随着最后一支断后的女真骑兵也撤进城里,这一场仗,也便告结束。
福余卫趁夜色偷袭奴兵大营,顺势偷城,攻占阿里者卫,彻底吞并海西女真残余势力的打算,就此彻底的破灭。
此役刘得财立下大功,威望一时无二,女真,汉人奴兵尽皆臣服。他掌控奴兵,据城固守,册封立下大功的苏骥和赵慢熊为千户,协助统领。
此一战,福余卫虽然没有达到战略目的看,却也杀伤俘虏奴兵超过三万五千,使得敌人战力减半,当然,自身也损失超过三千骑兵。
此一战后,福余卫与城外驻扎围困,准备将阿里者卫中军兵生生困死。
——————————分割线——————————
正德五十三年,白莲圣国辛开元年,五月初四这一日,天还没亮,也就是后世四点来钟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钟声响彻了整个塔山卫。
所有人都被这巨大的音量给惊醒。
官员们纷纷披衣而起,心中诧异。
他们能分辨的出来,这钟声,赫然竟是白莲圣王于王宫中敲响,召集众人上朝议事的信号。
攻下塔山卫之后,徐鸿儒便是把城中最大寺庙之中的巨型铜钟给搬到了王宫之中,名曰为景阳钟,敲响了一次,当朝和众人约定,钟声每隔五日之寅时中也就是凌晨四点敲响,乃为上朝之信号。各位臣工听到信号,便穿上官衣,去宫中上朝议事。
一般来说,钟声雄浑而悠远,让人听了心旷神怡,心中亦是爽利,而这大钟也不知道本来就是如此,亦或是运送的过程中被那儿碰撞了一下形成了暗裂暗伤,敲出来的声音很是嘶哑尖锐,跟丧钟也似,让人听了真真是说不出来的别扭。
约定是这么约定的,但是这钟声却是第二次在塔山卫中响起。第一次是在刚入主塔山卫试钟的时候,距离现在已经好几个月了。
原因自然是很简单的,太平圣王殿下自从那一日之后,便躲进深宫之中,沉溺于女色,不理朝政,别说是一般朝臣了,就算是那位高权重的心腹等闲也见不到一面。
看这样子,今日圣王殿下要上朝了?
想到这一点,还有很不少对白莲教忠心耿耿的臣子们是极为高兴的,心中振奋,纷纷起身穿衣,整理形容。
在寅时末也就是大约五点钟的时候,圣王王宫已经是聚满了臣子。
徐鸿儒好面子,讲排场,规矩森严,在白莲教时期便是如此,后来据城而称王,就更是不会忽略这一块儿,进了塔山卫的第一日,便是下诏为百官统一官衣,统一官帽,统一仪容装扮,定下上朝以及日常行止的礼仪等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九卷 扫荡女真 六九四 大明官
(预告一下,再过一章,大到了)
王宫是原来的塔山卫指挥使衙门改建的,现在改建的工程也并未完工,不过可以看得出来,这里的工程已经是完成了外面部分至少看起来,这座王宫现在很是光鲜辉煌。
指挥使衙门的外墙被拆毁了,取而代之的是足有三丈高的,外面刷了涂料,整个呈现出一种明黄|色的城墙,城墙上面盖着黄|色的琉璃瓦。王宫正门唤作鸾凤门,被改成了类似于京城正阳门,承天门之类的那种形式。作为王宫的门面,鸾凤门是下功夫最大的,这会儿也已经完工,光光是一个基座就有四丈多高,再加上上面三层的华美城楼,便是在城外也都瞧得见。据说在天色晴朗的时候,登上鸾凤门城楼远望,可以远望处数十里去。
这会儿一大清早,圣王宫的的后面便已经有许多人在忙碌了,已经是被改成了大工地,上面许多工匠役夫正在干活儿,御花园已经进入尾声,就快完工了。
维持礼仪风纪的官员正在不断的走动,锐利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身上扫过,看看谁的仪容不够好。
文左武右,官员们排成了两排长长的队伍,一眼望去,白衣如雪。
白莲圣国的官衣,最那种最为典型的宽袍大袖,大袖飘飘,都快要拖到地面上。底色都是白色的,至于如何分辨级别,则是看领子和袖口的颜色。从领子一直到袖口,用红色的丝线绣着繁复的花纹。看上去极为的精致华美,而若是把衣服脱下来两边儿并起来一看的话。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莲花图案。
根据明朝的规制。徐鸿儒也把官阶分为正九品、从九品一共十八品,其中正一品到从三品袖口和领子是煊赫的大紫色,正四品到从六品为天蓝色,正七品到从九品则是绿色的。而如何具体区分品级,则是依靠胸口绣着的补子,文官绣白鹇等禽,而武官则是绣狮虎等?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