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正德五十年 > 正德五十年第208部分阅读

正德五十年第208部分阅读

    悠悠的晃着,很是不着急的样子,而且还有闲心思来瞧瞧的远处的苍茫大地,阳光下的雪景。

    等到了辕门,又是过去不断的时间,眼瞅着这会儿太阳都是已经西斜了。东北的冬日,白天很短,这会儿才不过是下午四点不到的样子。

    夕阳映在大地上,连子宁看到了数百俄罗斯骑兵那高大的剪影。

    见到连子宁被众人簇拥着过来站定,一个身材高大的俄国军官下马。大步向前,走到辕门之外,深深鞠躬道:“俄罗斯使节库图佐夫,见过伯爵阁下!”

    连子宁打眼一瞧,眼中便是露出一丝笑意。眼前这人,身材高大,目光坚毅,却是只有一只独眼,一身俄罗斯帝国陆军少将的打扮,可不是库图佐夫是谁?

    这也是老熟人了。

    而且从这个细节上就能看出来。以库图佐夫在俄国军中的地位,俄罗斯那边还是很有诚意的。

    连子宁朗声笑道:“库图佐夫,数日不见,一切安好啊?”

    库图佐夫直起身子来,苦笑道:“托大人的福,我过得很不好。”

    他确实是过得不怎么好,俄罗斯这边儿已经是决定赔罪去了,只不过却是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最后只得库图佐夫亲自来了——当初扎赫雷夫做出让罗斯托夫过来并且手上什么都不带的决策的时候,他苦劝扎赫雷夫只是不听,而下现在却要给人擦屁股,这心情能好的了才怪呢!

    “这可不关本官的事儿,是你们做事儿先不地道,本官这算是脾气好的,若是换一个人,现如今怕是战事已经起来了。”连子宁微微笑道。

    库图佐夫招招手,身后便有一个侍从端上一个物事来,却是一个红漆托盘,上面蒙着一块儿黑布,也不知道乘的是什么物事。

    等到库图佐夫把那黑布揭开,连子宁顿时是眼睛一缩。

    那红漆托盘上,赫然是一颗头颅——不久前才在这里大放厥词然后被连子宁给狠狠收拾一顿的罗斯托夫的头颅。

    库图佐夫恭敬道:“这个该死的叛徒,竟然敢私吞我们赠送给大人的礼物,而且还跑回去大放厥词,挑拨我们两方之间的关系,用贵国的话,那就是罪无可赦!我们斩下了他的头颅,向伯爵大人赔罪,希望他的行为,不会对我们之间的关系造成损害。”

    连子宁深深的看了库图佐夫一眼,心中已经是起了极高的戒备——这个人,以后绝对是前途不可估量啊!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杀了罗斯托夫,不但全了双方的面子,更是可以消弭连子宁这边的怒火。而且以连子宁的心机,也是看出来一点端倪——罗斯托夫能被扎赫雷夫委以如此重任,显然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有势力,有背景的权贵,要么就是扎赫雷夫的亲信,更有甚者,甚至是兼具两者。

    无论是哪一个,他被杀了,都是对扎赫雷夫的一种削弱和打击。

    库图佐夫竟然是在有意无意的削弱扎赫雷夫的权力!

    连子宁抿了抿嘴,忽然脸上露出了笑意:“此等宵小之辈,算得了什么?我武毅军和俄罗斯人,情比金坚,乃是携手同心的友军,岂能因为此等小事就受到影响?”

    库图佐夫心中暗自腹诽,他自然知道连子宁说的乃是虚伪无比的客套话,只是就算是知道,也得跟着附和。

    两人谈笑几句,库图佐夫一指后面的大车车队,便道:“大人,我军的礼物就在那里,您可要查看一番?”

    若是换一个人,就算是想看,说不得也是忍着,只是以连子宁现在的身份地位,却是已经到了那等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他对这些俄罗斯人的巨炮觊觎良久,自然是恨不得现在就瞧瞧的。

    便道:“拿来看看吧!”

    “如您所愿。”库图佐夫微微一笑,心里却是在流血,这等大炮,着实乃是俄罗斯人此次最有利的几张底牌和军中最宝贵的东西之一,而现在竟然要割让与人?可惜自从远征以来,除了第一次炮轰女真北山防线的时候开过几炮之外。其他的时候,简直就是废物。若不然的话,怕是俄罗斯人宁肯开战也是不愿意交付给连子宁的。

    库图佐夫招呼了一声。便有押送的士卒把那些大车推过来。

    连子宁这时候却是被负责押运的那些俄罗斯骑士给吸引过去了。

    这些骑士都是极为的高大魁梧,胯下的战马也是极为的高大,静静的矗立在那里。不言不语,沉默的就像是一座巍峨的大山,而他们给人的压力也是如同大山一般,充满了压迫力。让人看了,就是生出一股不可战胜的感觉来。

    连子宁瞧了半响,向库图佐夫开口道:“库图佐夫,可能召几个你那骑士来让本官瞧瞧?”

    “这有什么?”库图佐夫回身用俄语招呼道:“扬科维奇,带着你的人,过来两个。”

    “是!”那些骑兵领头的那个坚韧如山的男人似乎很是沉默,只是应了一声。便带着两个手下策马向这边过来。

    只是在辕门起了争执,守卫门禁的士卒一定要他们下马交出武器,而那几个俄罗斯骑兵也不说话,反正也不交,更不下马。紧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双方就这么僵持起来。

    库图佐夫刚要出言训斥,连子宁摆摆手便是制止了他,笑道:“他们都是哑巴么?”

    他扬扬手:“放他们过来!”

    几个骑兵策马来到连子宁身前大约两丈之外,石大柱等一干亲兵策马上去便是将他们围了起来,一旦有什么异动立刻斩杀。

    这几个骑兵显然是有些愤怒。抄手就把武器拿在了手中,库图佐夫心里一凛,赶紧大声训斥。

    连子宁只觉得呼吸为之一滞,近距离再看,这些骑兵当真是威武高大的如同天神一般!

    他们若是站在地上,身高怕是足足有两米左右,而他们骑乘的战马,也是比别的战马高出来一头,以至于他们坐在马上,竟然比周围的武毅军骑兵要高出半个身子!这等身高体格方面的差距,若是真要战场对阵起来,显然是占尽了优势,只要是用重武器凌空狠狠的往下砸就行。

    更何况,他们不但是高,一个个也是极为的粗壮,浑身的肌肉勃发,胳膊粗的好似人腰,就仿若是一头头来自高加索的大白熊一般!

    他们的铠甲也是很精良,披挂得乃是浑身的重甲,乃是最为典型的西方样式的板甲,赤红赤红的颜色,如火一般,钢铁手套、钢铁护腿、钢铁战靴、精钢的三层重盔,用大块大块的钢板砸成的铠甲的本身,以连子宁毒辣的阳光,一眼就能瞧出来,这一身就算是在西方的骑士阶层中都有算得上是重型的板甲,整体重量至少也超过了八十斤!这些骑士穿戴上钢铁重型板甲,简直就像是一个个的钢铁魔像!而他们的战马,也是披挂着略微轻薄但是同样防御力很是惊人的马甲,外面还披挂着大红色的罩衣!

    他们的武器,则是一柄柄的青铜重锤,柄不长,大约只有两尺左右,但是锤头却是极大,跟个小西瓜也似,分量怕不得有数十斤,暗青色的锤子表面有着浓厚的红色的血垢痕迹——一看就让人心惊胆寒,不用想也知道,若是挨上这么一下,想不死都难。

    这数百个烈焰一般的骑士,气势胜过千军万马!

    这不是数百个骑兵,而是数百个骑士——骑士跟骑兵的概念,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西方,骑士是身份地位极高,拥有自己的采邑封地,固定的收入的上流阶层,身份地位远远高于平民和商人,贵族未满而已。而骑兵,相当大一部分乃是骑士的扈从和仆人,在他们的燕尾型三角旗的末尾被剪掉之前。

    这样雄壮的身体,这样精良的铠甲。这样沉重的武器,简直就是战场上无坚不摧的一把重锤!

    而俄罗斯人派他们来护送的目的自然也是呼之欲出了——示威而已。

    连子宁却是为之失笑,很有些好笑的摇摇头,斜睨了库图佐夫一眼,心道你们干正事儿不行弄这些歪门邪道倒还是挺精通的。

    有用么?

    可以想见,虽然说由于生长环境的缘故,就算是俄罗斯人的体格普遍的比汉人要雄壮威武。但是平均身高在这个时代也不过就是一米七出头而已,像是这等体格的绝对是少数,因此数量乃是个硬伤——若是小规模的精兵战斗这些雄壮如山一般的骑兵的用处自然是极大。堪称是所向披靡。就算是大规模的会战,有这样的一支精锐骑士,在关键时刻拿出来。只要是用的好一点儿,那么是具备扭转战局的实力的!

    但是前提是,他们面对的敌人千万别是武毅军!

    火药炸碎了西方骑士和贵族的城堡,精良的火器乃是重装骑士的克星,而偏偏武毅军拥有这片土地上规模最大,最为完善,经验也是最丰富的火器队伍。

    当然,若是这些骑士在连子宁手中,自然是能发挥出数倍以上的威力来。

    库图佐夫略有些自矜的笑了笑,道:“伯爵阁下。这是我们俄罗斯的近卫军,‘雷神之锤’军团的骑士。”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他们是前天刚刚赶到的,受伟大的沙皇陛下的委托。”

    意思显然就是,若是他们早就来到。怕是女真人也不会那么好过的。

    “雷神托尔?”连子宁笑道:“你们的沙皇陛下,心很大啊!看来现在已经在打瑞典王国的主意了吧?”

    “伯爵阁下果然是知识渊博。在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和瑞典王国已经开始交战了。”库图佐夫叹了口气,他现在早就已经对连子宁似乎无所不知这一现象见怪不怪了,他却是很想知道,这位明国的大人。到底有什么是不知道的?

    “双线作战,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连子宁淡淡的说了一句,却是正好切中了俄罗斯人的要害,让库图佐夫不由得脸色一僵。

    他上下打量了这些骑士一眼,忽然问道:“他们是不是来自黑山?”

    这一问,彻底的就让库图佐夫服气了。

    这位武毅伯,不但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手握重权,带兵打仗如此厉害,而且还只是如此渊博!

    不,已经不能用渊博来形容了,简直可以说是你无所不知。

    库图佐夫也是出身于莫斯科的豪门贵族,生来就是居于人上,后来的仕途也是一片坦荡,不但有权有钱,更是被人赞誉有加,誉为莫斯科年青一代之翘楚!后来虽然眇了一目,但是反而因祸得福,得到了沙皇的接见和赏识,这才不到三十岁,就已经有如此权势,手下几万大军,放在明朝,这也是九边重镇总兵或者是地方督抚一个级别的。这样少年得志的天之骄子,本来只有别人艳羡他的份儿,他是从来没羡慕过别人的,这时候,却是不由得对连子宁产生了一种艳羡嫉妒交加的感觉。

    这个男人,实在是太完美了。

    尤其是在学识,在这一点儿上,库图佐夫毫无疑问,打心底儿里佩服连子宁。

    “黑山在我们帝国的典籍中,称之为杜克利亚,也叫泽塔,不过民间都是称之为黑山。那里生长的是斯拉夫人种,伯爵阁下,我非常好奇,实在冒昧的问一句,黑山不过是三年前才被我们伟大的俄罗斯帝国征服的,我们帝国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包括许多高级军官都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而您,是怎么知道的?”

    库图佐夫叹了口气,言语中却是有着试探。

    连子宁微微一笑:“做梦梦见的。”

    不出库图佐夫预料的也是,连子宁果然在含糊其辞,不过严格说来,倒也不是完全含糊其辞,对于连子宁来说,前生已经是恍然若梦一般了,说是做梦梦见的,倒也不是完全骗人。

    连子宁上下打量了一番那些魁梧雄壮的骑兵,点头道:“嗯,来自黑山,那就错不了了。”

    也难怪连子宁能一猜一个准儿,着实是因为这个国度虽然不怎么大,但是名气着实是非常十足的。

    黑山人乃是斯拉夫人的后裔,在大约中国隋朝的时候,斯拉夫人来到黑山地区定居。在三百余年之后建立国家,起初名为杜克利亚,后改为泽塔,约在大明永乐年间年得名黑山。

    他们一度并入塞尔维亚国,到大约元朝末年时候重获独立。也是从那时候起,黑山人民对土耳其的入侵进行了长期的反抗,凭借崇山峻岭进行了长达数世纪的武装斗争,使黑山成为巴尔干半岛唯一未被土耳其征服的地区,从而保持和发展了本民族的独立。

    不过没有被土耳其人征服不代表着不被别人征服,俄罗斯人在伊凡雷帝的带领下不断的扩张,势力在急剧的增加,周边的国家都是受到了其影响,此人更是穷兵黩武,在和北欧强国瑞典积极备战的时候,也出动大军拿下了强悍的黑山地区,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原因,自然是把黑山作为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战的一个墙头堡。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擅长山地战,不代表俄罗斯人不擅长,他们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大军压境,而征服黑山的过程中,同为斯拉夫人血脉的关系也导致黑山人的抵抗并不是那么的强烈,最后得以成功。

    土耳其的侵略扩张引起了巴尔干居民的动荡流徙,遂使黑山人在民族成分上日益复杂,其中有来自塞尔维亚、黑塞哥维那等地的难民以及阿尔巴尼亚人。地理环境的闭塞,连绵不断的战争,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军事化生活,阻碍了黑山的社会经济发展,使之长期保持古老的宗法部落制度,一个大家族就居住在一座依据险要地势而修建的巨石城堡中。

    斯拉夫人本就是以体型威武雄壮著称,而后来更是融合了相当多的民族的血脉,众所周知,混血儿身上汇聚的更多的乃是父方民族和母方民族的优点,而非缺点。而且由于黑山山地多,平原少,族中的男子多半以捕猎为生,是以生活习惯中肉食和占了大半部分,虽然因为食物总量的限制而导致总体人数不会太多,但是能活着的,体格儿都是极好。

    血脉传承和长久以来的居住,饮食习惯,导致了黑山成为连子宁那个时代最高的国家——男子平均身高在一米九五以上,女子则是一米八五以上。

    无论西欧还是东亚,都是自惭行愧。

    如果说能够在哪个族群中挑出这么一群平均身高在两米左右的骑兵,那么是非黑山莫属了。

    连子宁看向他们的眼光深处藏着巨大的贪婪——他的性取向当然是没问题,不过乃是本能的对好东西的占有欲望。

    “这些骑士在俄罗斯人麾下,当真是糟蹋了。若是放在我手里……”连子宁脑中转了转,已经是有数十个适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形战场的战术衍生出来。

    这想法若是被对面的库图佐夫知晓,只怕会生生气死。

    再好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也是白搭,连子宁把目光从那些黑山骑士的身上挪过来,开始审视其面前的这些庞然大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德五十年5200 第四卷 烽火山东 五六八 伊丽莎白女王的手枪

    这些大车都是那等大板车,足有三米来高,宽度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儿,接近三丈的长度,底盘甚至是用一块整个的巨大木板做成的,足有一尺多厚,下面整整八对铁轮子,可说是这个年代的十六轮大车了。在大车上面,四面都是用大木钉成了厚厚的车壁,从上面看的话,就能发现,中间留了一个大约八米长,两米宽,两米深的长条儿形空间。

    都是用极为坚实的大木,甚至是只经过草草的加工就制作而成的,虽然很粗糙,但是绝对够大,够结实,使用效果极好。

    典型的俄罗斯人的风格。

    那庞然大物,便是放置在长条儿型的空间之中,在四壁上伸出来无数手臂粗细的绳子,捆的结结实实将其牢牢地固定在那个空间之中,很是稳当。在上面盖着厚厚的防雨的毡布,因此也看不清楚其中的形状。

    仅仅是这辆大车,怕不得有数千斤重,再加上那上面放置的巨炮,万斤总之有的,因此足足用十匹驽马来拉。

    库图佐夫走到一辆大车之前,大声招呼着:“放下来,放下来,给伯爵阁下看看。”

    按照他的吩咐,士卒们纷纷爬了上去,先是把大车后面的车壁给落下来,原来这后车壁设计的很精巧,落下来之后,正好搭在地上,形成了一个斜坡。而连子宁这会儿也看出来了,原来那大车内部,并不是平整的。而是一个向后倾斜的斜坡。

    俄罗斯士兵们掀开毡布,开始解绳子,连子宁的心一下子便是一紧。

    他不由的失笑一声,心道自己怎么这么沉不住气儿了?

    等到那绳子解下来的足够多了,这巨炮便是开始慢慢的向下滑动,终于是顺着大车底部刻画的凹槽,滑到了地上。

    地上早就已经摆好了毡布。防止潮气渗入。

    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连子宁心里不由便是一阵难以按捺的激动。

    这是一尊巨炮,毫无疑问的巨炮!

    前细后粗的漂亮炮身。足足有两丈三尺左右的长短,炮口大约有人腰粗细,而到了后面。则是足足有一张方桌一般粗细,连子宁大略观察,口径至少也是在十厘米以上!黑沉沉的庞大炮身,横置在地,泛着冷森森的沉重金属光芒,给人以极为浓烈的威胁。

    连子宁忍不住下马走上前去,轻轻抚摸着炮身,入手冰冷铁硬,但是摸上去感觉很是细密光滑,而且连子宁注意到。这炮身上并无铁箍固定,防止炸膛,显然,一个是因为炮身的管壁非常厚,第二则是其铸造技术已经是相当的高超。

    连子宁深深吸了口气。

    终于是看到了啊!

    这等大炮。在后世的明朝,被称之为红衣大炮,在这个时代,乃是不折不扣,最顶级的凶器啊!

    周围的武毅军将官也是看的有些傻眼儿,武毅军中火炮尽多。他们自认为也是见过世面的,但是武毅军中的大炮跟这个一比,那当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等人类机械的顶级造物,重达数千斤的厚重钢铁,超级重型的凶器,本就是有着震慑人心的力量,众人都是被震撼住了!

    太大了,太强了!

    前所未见,前所未有。

    接着,别的大车的后面板壁也是被一一卸开,然后俄罗斯的押运士兵们便是将上面的那些巨炮一一的放了下来,这些巨炮一共是有七门,都比第一门巨炮小了一些,长度约在两丈左右,身型看起来也要小上一号儿,只是同样的凶悍,同样的威慑力十足。

    不客气的说一句,这八门巨炮放在一起所产生的强悍猛烈的气势,绝对超过了八十门佛郎机炮摆在一起——这也很好理解,就像是巨人永远比普通人更能吸引更多的目光一样。

    库图佐夫走上来,在这些巨炮前面一一走过,一一抚摸,他眼中露出强烈的不舍,抚摸这些巨炮的躯体,就像是在情人的身上流连一般。

    连子宁只是在旁边微微笑着,也不阻止。他是那种很现实的人,既然自己这边儿已经得了好处,那么让库图佐夫摸摸看看那又怎么了,就让人缅怀一下吧!

    连大人还是很会体谅的人的。

    过了好一会儿,库图佐夫才是长叹一声,斜靠在最大的那一门巨炮身上,悠悠道:“在十三年前,也就是沙皇陛下即位的第九年,如果换成你们明国的纪元的话,就是正德三十九年,那一年的七月,英国建造了一门大炮,轰动了整个欧洲。”

    “这门大炮,是自从上帝造物以来,人类的文明史上威力最强大的武器,它叫做‘een elizabeths pocket pisto’,如果翻译成你们明国的话,就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手枪’。”他微微一笑:“名字是不是很怪异。不过虽然名称如此怪异,其建造倒是中规中距,当然除了变态的长度和直径以外。这门大炮是亨利八世收到的一个礼物,在我看来,这是英国的设计师们送给整个欧洲的礼物。”

    “伊丽莎白女王的手枪,炮膛口径4又3/4英寸,全长23英尺。这个变态的家伙可以把12磅的炮弹发射到7英里之外,这门大炮,是整个欧洲射程最远的大炮。”

    连子宁估算了一下,4又3/4英寸,如果换算成后世的单位的话,就是121毫米,这个口径,在后世巨舰大炮的时代也是一个很拿的出手来的数字,在这个时代,更是堪称独一无二。不过,跟它那足足有人腰粗细的炮口管壁相比,这个口径还是有些小了,显然是由于铸造技术比之后世相差甚远。因此就只能通过加厚管壁的方法来防止炸膛。至于二十三英尺的长度,也就是超过了七米,对于今天的火炮是一个寻常的数字,对于十六世纪的火炮的确只能用变态来形容。

    至于射程,那就更变态了——七英里,也就是十一点二公里,一万一千两百米。三千六百丈!

    要知道,连子宁现在手下的所谓‘重炮’,射程也不过是在三百多丈而已。和伊丽莎白女王的手枪的射程相比,整整是人家的十分之一!

    太变态了。

    这是一个跨时代的产物,就像是英国在一九零六年建造了超时代的无畏舰。宣布大英帝国的海军实力整整领先其它国家一个时代之后,引起了其他所有强国的恐慌,于是纷纷仿制、剽窃,大量的建造无畏舰。

    毫无疑问,伊丽莎白女王的手枪这门巨炮,也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它的射程,它的威力,乃至于是它的体型,都是空前的。

    只不过现在所不同的是,大明朝对于这等巨炮的出现根本就是毫无所知。甚至因为某些人的短视,而导致火器在大明式微之极,近乎于绝迹。若不是武毅军、连子宁的出现,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

    似乎知道连子宁所想的一般,库图佐夫继续道:“当亨利八世陛下向其他国家宣布了这门巨炮的消息的时候。整个欧洲在短短的时间内都了。法兰西王国、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神圣罗马帝国、乃至于是偏居于北欧和东欧的瑞典王国和我们俄罗斯帝国,都是纷纷起来效仿。只不过,我们的炼钢铁技术和英国比起来,都是相差甚远,倒是能建造出那么大的来。但是不是炸膛就是寿命很短。尤其是我们俄国,更是远远落后别人,等到了近几年,别的国家都已经仿制出来了,我们还在摸索起步。”

    库图佐夫看起来感慨万千,他又指了指那剩下的七门略小一些的巨炮:“在我眼睛受伤之后,先后在欧洲各国养伤,后来也曾被派到周围的各个军事强国学习,在英国呆的那一段时间,我们花费了无数的钱财,终于是打通了关系,从那里购买了三门大炮。”

    他指了指那最大的:“这就是其中一门,和伊丽莎白女王的手枪一个规格的,一批铸造了十门,没有任何的区别。至于剩下的这些,都是我们仿造的,要小一些,其它的各项数据也要差上一些,我就不一一说了。数量不多,给了你们这么多,真不知道回去之后该怎么交代。伯爵阁下,这一次,我们的诚意您应该也看到了吧?”

    连子宁心怀大畅,哈哈大笑:“看到了,看到了,本官就说么,库图佐夫你一定是个信人。”

    这些巨炮的数据参数和连子宁现在手中的佛郎机炮来比,当真是每一项都胜出一大截啊!

    或者说,两者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就好像是拿手枪跟重机枪对比一般,差距极大,根本没有可比性。

    “这,就是红衣大炮啊!”连子宁手扶着冰冷的炮身,只觉得心中颇有些唏嘘和感慨。

    其实这种大炮,在中国有个名头,在百余年之后,就叫做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许多人以为其名字的来源乃是因为在明清两朝总是喜欢在这大炮的外面罩上一层大红色的罩衣,其实并非如此,红衣大炮,理当叫做‘红夷大炮’才是。

    红夷者红毛荷兰也,因此大部分人认为红夷大炮是从荷兰进口的,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具考证,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较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

    仅此而已。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优点多多,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险;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十里相当于现代五公里多,相当远了,这数据相当准确——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五点五公里。

    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开花弹。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铁骑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射程,然后用开花弹集火射击,效果非常显著,连努尔哈赤都被炸死。很长时间内,后金骑兵不敢进攻装备有红夷大炮的宁远、锦州、山海关等战略要地。

    红夷大炮在实战中表现优异,引起了明朝的重视,除了进口以外还大量仿制,但是明朝末期国力不济,无法铸造和进口更多造价昂贵的红夷大炮。但是红夷大炮以逐渐成了明朝军中重型火器的中坚力量,将原来的重型大口径火铳淘汰。

    只不过,由于连子宁的存在,本来要在接近一百年后,也就是大明朝崇祯末年和辽东女真交战时候才会出现的红衣大炮,却是提前了百年进入了大明的土地。

    而连子宁的眼光,也绝对不是明朝的传统官员们所能比拟的。

    他对火炮的理解,重视,已经在发展投入上的不遗余力,可以说是千余年来中华大地上第一人。

    这些提早到来的红衣大炮,又会在连子宁的手中,焕发出何等样绚丽的光芒?

    连子宁已经开始在思忖怎么好好使用这些大炮了。

    连子宁又看了一眼,忽然脸上的笑意收敛,盯着库图佐夫道:“你们不是有二十门巨炮么?怎么这里只有八门?”

    刚才过于兴奋了,以至于竟然这会儿才注意到问题,连子宁心里有些被人欺瞒之后的恼怒。

    “我们也想给您十门。”库图佐夫苦笑道:“可是我们之前和女真人打了一仗,给抢了四门去,现在就只剩下这些了。”

    “哦?也就是说女真人手里,现在也有四门是吧?”连子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若有所思。

    见他心情还不错,库图佐夫趁机道:“伯爵阁下,此次我受我们总督大人的委托,还想要跟你商谈一下关于下一步对女真的军事行动的意向,您看如何?”

    连子宁已经打定了主意稳坐钓鱼台,不动如山,但他也是很想听听库图佐夫的意见的。

    便一伸手:“请!”

    两人正要往中军大帐行去,石大柱已经开始指挥两眼冒光的炮兵千户所千户刘振等人把这些大炮给接收过来,就在这时候,忽然一行人急匆匆的跑了过来,他们却没有穿明军的大红胖袄或者是铠甲,而是一身厚厚的大皮袄,脑袋上还戴着厚厚的皮毛翻上去的那种大帽子,跟山间的猎户也似。

    这些人捂着帽子急匆匆的跑过来,一边跑还一边喊:“大人,且慢些,且慢些。”

    连子宁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挥挥手。士卒们止住了动作。

    来的人正是冈萨雷斯,他们几个跑到连子宁面前,跪下行礼:“见过大人。”

    连子宁哈哈大笑,走上去把冈萨雷斯扶起来:“老冈,瞧瞧吧,这一次,我可是给你送了一份儿大礼啊!”

    冈萨雷斯笑道:“标下一听大人说。立刻就心里痒痒的不行了。”

    连子宁一指那些巨炮:“瞧瞧去吧!”

    “是,大人。”冈萨雷斯早就等着这一句了,他还有手底下几个得力的匠师。几乎是以一种恶狗扑食一般的姿态扑到那极尊巨炮的旁边的。

    “我的天哪!”冈萨雷斯看到这巨炮那巨大的炮身,一声惊呼,脸上露出了巨大的痴迷。围着巨炮一圈圈儿的转着,嘴里念念有词。

    那几个匠师也强不到哪儿去,脸上又是震惊,又是激动,又是痴迷,就跟得了癔症也似。

    看这样子,暂且是缓不过劲儿来了。

    库图佐夫心中暗惊,心道难怪这武毅军的炮兵如此厉害,原来竟然有欧陆之人在其军中效力!

    连子宁已经是向他招手:“库图佐夫,不用管他们。走,咱们去帐中议事。”

    两人在连子宁的大帐之中,足足呆了一个时辰。

    这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武毅军大营之中,无数灯光闪耀。牛油大灯和火盆子到处都是,这会儿已经进了腊月,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之一,在夜间,气温已经低达零下二十多度,寒风席卷。把火苗吹得生灭明幻。

    连子宁站在辕门之上,看着在数百骑兵簇拥着离去的库图佐夫,目光深沉。

    今天和库图佐夫谈了整整一个时辰,连子宁说的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毕竟连子宁现在以不变应万变,他也没什么好说的。而库图佐夫显然已经是酝酿了很久,而且说不定已经是和俄罗斯军中智囊团们,商议了许多遍了,已经是研究出来一个庞大严密的完善计划。

    这个计划,并未全部透露给连子宁,只不过就是连子宁听到的这些,已经是让他断定,如果自己的武毅军和俄罗斯人合力的话,是不难将完颜野萍这几万大军击溃的。

    注意,是击溃,而不是全歼!

    从而扫清通完女真汗廷的最后一道障碍,将这个大金国,彻底的覆灭。

    不过他的这一番心思注定是白费了,连子宁现在的心境已经和誓师北上的时候大不相同,有了另外的打算。

    连子宁的眼光从那些黑山骑士身上挪开,投向了远处的那两座大营,一座在正西偏南,一坐在西北。武毅军大营所在也是一处高地,因此能看的到,那两座大营也是繁星点点。

    连子宁久久的盯着他们,目光闪烁,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直到在这寒风中脸都被刮得生疼,身子更是冰凉冰凉的,似乎那寒意,已经渗透到了骨子里面去。

    野奈心疼了,瞧瞧的拉了拉他的衣角,连子宁回身一笑,拍了拍她的小手儿。

    冰凉。

    这才转身,下了望楼,往中军大帐走去。

    一路走去,不断的能见到巡夜的士卒,虽然天色已经格外的冷了,但是在夜间巡逻的骑兵反而是多了一倍,无数的以小旗为单位的骑兵,步卒,不知道有多少个,在大营之中,还有大营外围三里远的所在,不断的巡伺,防止一切意外事件的发生。这会儿冬天,为了御寒,夜间取火比之前多了许多,而且此时三方势力犬牙交错,很是复杂,也要防止敌人袭营。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火,这么干燥的气候,真要是走了水,那可不是小事儿。

    连子宁侧身对石大柱道:“刚才站了片刻,就冷的受不了了,这些士卒巡夜也很是辛苦。现在这时节,也越发的冷了,这还不算什么,更冷的还在后头。此次出来,后勤上理当带着不少的皮毛棉絮吧?待会儿去告诉王大春,让他赶制一批皮衣棉被来,给士卒们发下去,省的冻出事儿了。”

    石大柱?br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