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坐享其成 > 清穿之坐享其成第61部分阅读

清穿之坐享其成第61部分阅读

    汤来!”

    “我没有醉,真的!”

    本来被兰庭扶着躺在榻上的胤禛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直接就把兰庭按在了身下,“爷真的没有醉,庭儿,真的……”

    说着,四四俯身开始了他的美餐。

    兰庭是万万没有想到,她本来是过来看四四到底是怎么了,结果却是被人连皮带骨都给啃了个干净。

    266晋江v章

    看着趴在自己身上呼呼大睡的胤禛,兰庭有点无语,她不明白她是怎么到了现在这个样子的。

    想来想去,兰庭也只能是把账记在了四四的身上。

    只不过兰庭能不能找胤禛算,这是一个问题。

    胤禛这一睡,就是整整一天的时间,醒过来以后觉得神清气爽,拜他现在精神力所赐,四四很快想起他都做了些什么,难得的是胤禛没有喝酒脸都红了。

    “庭儿,昨天是我的不是,弄痛了你。”

    兰庭可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四四做深入的探讨。

    “爷,八弟那边你有把握把他给拉过来吗?”

    一听到这个话题,胤禛兴奋了。

    “让胤禩完全成为我这一派不可能,可让他不得不跟着我走是可以做到的。”

    兰庭点点头,表示理解了,就是同流合污嘛,这不难解释。

    “庭儿,你本来也知道的,我是打算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希望能奉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可中间两次都被于成龙劫胡了。”

    说到这里,胤禛也很郁闷,他是一个当过皇帝的人,知道朝廷上动荡的事情一次不能过多,不然会影响安定的。

    诚然,现在皇阿玛的位子可比他那个时候要稳得多,皇阿玛的威信也够高,可有些事情胤禛不敢做。

    因为你做了,时机不对的话,就不是为大清着想了,而是添乱。

    在康熙的眼中,就是不顾大局,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是皇位继承人的人选。

    所以于成龙在胤禛前面的两次奏折,弄得胤禛不得不把要上凑的折子又收回来,整个打乱了四四所有的安排。

    当然了于成龙的行事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这位大人弄得盐政和漕运干净了,让国库丰盈了不少。

    盐政改革一年来,国库收入多了九百多万,漕运改制以后,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也多了两百多万,这样就是大清五分之一的进账,有了这笔钱,四四想,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后面他要做的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摊丁入亩有了银钱的保证了。

    “爷,于大人是一个清廉如水的,现在他的清官之名,能臣之名已经是朝野共知了,估计于大人可能是要升官了吧!”

    胤禛点了点头。

    于成龙管理户部多年,可是职位却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年的扒堤行为,造成了上万百姓流离失所。

    他也曾经发誓了,不修成大堤,他绝不归乡。

    这些年当中于成龙的功劳不小,清名尤盛,康熙几次提出要给他升官,最后都被于成龙拒绝了,因为他要凑银子。

    因为这个借口,让所有的盐商差点没有气的吐血,早知道他们扬州盐商大家愿意用个两年的时间凑出来上千万的银钱来,对于他们不是难事,可是现在于大人这么一改,以后的收入那是锐减啊!

    现在他终于在节流的基础上,开源了,康熙跟于成龙长谈了一次,这次于成龙升任了户部尚书,二品大员。

    不过国库还是归他看管,同时于成龙入内阁,凭借盐政和漕运的改制能力,于成龙有了进入内阁的资本,而且他现在俨然成了汉人当中的代表人物。

    很多人都对他是又爱又恨,可又拿这位没有办法。

    你说于大人清廉吧,东西他也收,只不过第二天就被送到国库了,你还要有个贿赂罪名。

    一来二去的,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脾气,知道这位是急红了眼,钱财他就是一个管得严的,想要从他那里要钱,一个字,难。

    当然了,如果真的是哪里遭灾受难了,于成龙倒是颇为大方,不仅仅给你银子,还会派来不少的户部人员帮你干活,你就是想贪,也要全部买通才行啊。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于大人一般派来的都是一些死脑子的人,至少很有一些他的风范。

    弄的上下怨声载道,可是你骂吧,最后还要被老百姓仍臭鸡蛋之类的。

    所以大家最希望的就是赶紧让于成龙升官吧,只要调离了户部,调离京城,不要祸害全国了,去祸害某个省就行。

    这个时候就能看得出来每个省份的力量了,最弱的一方就是大家希望于成龙去的地方。

    “爷也没有想到有那么多的人合力帮着于成龙升官啊,这也是难得一见的景观。”

    “这不是跟前朝海瑞一样嘛,只不过海瑞官衔低,让当地的士绅受不了了以后,被他们联合让海瑞升官,于大人这样,也就说明了一点,所有的人都不能抓到于大人的把柄,可惜他们上蹿下跳的,最后不是还没有成功嘛。”

    “爷,本来听说好像是云贵总督,大家都希望于成龙去做,毕竟那里离京城最远,而且京城的利益集团也就那里的利益少,虽然有金银矿藏,不过这些都由八旗管理,于大人伸不了手。结果没有想到皇阿玛居然下了这么一道旨意。以后他们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胤禛很高兴,他现在觉得没有恢复记忆的他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之一就是给于成龙服用了灵液。

    有了这位汉人旗帜在前面开路,他做起事情来就要轻松的多了。

    “爷,既然于大人还是管理国库,你是户部的掌部阿哥,那么火耗归公的事情……”

    “这个功劳我不打算要,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爷都打算让于大人提出来,用现代的话说,这位已经能干到一定程度了,有些名声,爷我让给他。”

    胤禛知道他是一个阿哥,有些名声还真的不能要,满人提出来和汉人提出来还真的是不一样。

    “爷,于大人这些年护财已经成了习惯,估计只要稍稍的提出了火耗之事,相信于大人一定会有他的解决办法的。”

    “这个不用你说了,于大人那里我早就透漏了。”

    胤禛的两次折子都被于成龙打断了,最后四四一想,干脆我成全你得了,所以暗中胤禛引着于成龙注意了火耗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事情。

    于成龙上凑了漕运没有三天的时间,就被人引着开始思考这两方面的事宜,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也决定对这两个方面建议,因为这样一来能省不少的钱财,同时纳粮当差,也能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

    这完全是一件好事啊!

    为什么不上奏。

    所以这样老于同志就掉进了胤禛设计的坑里。

    267晋江v章

    于成龙看着自己费了不少心力写出来的奏折,很满意。

    天色已晚,于成龙一个人在书房当中,打开窗户,眺望开去,一缕月光倾泼下来。

    于成龙在独自思考着。

    “我能以心照明月,这两本奏折上去,必定要引起天下轰动,可是如今的我命早已经不属于自身了,皇上对我恩重如山,我欠了天下万民那么多,只能今生以此身想报了。不管是谁让我想到的这个方面,我都要感谢他,因为这能让官员对百姓的逼迫减轻,也能让我的心理好受一点。”

    老于同志虽然一向是清廉如水,可他也不是完全的书呆子,知道士林的分量,更加明白他这两个折子的重要性。

    可他仍然是义无反顾了。

    如果说换成是他没有扒掉堤坝,让洪水将万千百姓的家园淹没的话,可能于成龙就是想到了也不会上奏。

    毕竟他也是士林的一份子。

    可是自从他待罪以来,整个人就变了,不敢说是无欲无求,反正他求的不再是清名,而是希望能让因为他丧命的众多百姓得到安息,他现在是完全抛弃了自己这个小家,全心全意的为国家着想。

    “当差不好办,不过让他们去给更多的蒙童之类的教书,这是圣人之道,如果有人反对的话,那他就不配成为士林中的一员。老夫应该从哪里做起的,京城当中肯定不缺先生了,京郊当中,将几个休沐的日子凑一凑,老夫也去教书几天,算是老夫的当差。”

    于成龙现在是无欲则刚,所以他既然上了折子,就表示他肯定会第一个做到。

    所以第二天的大朝好看了。

    康熙面不改色的看着于成龙的奏折,仔细的听着他所说的种种。

    “于成龙啊!于成龙,朕本来以为你的才干也就这么多了,没有想到经历了上次的劫难之后,几年的沉浮你居然能做出这么一翻文章来,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有了盐政和漕运增长的银子打底,这到是可以做。可这完全是得罪了整个士林的政策啊!”

    康熙心中也在几番思考,可是他也明白,只要能实施,实际上对于整个大清来说是一件好事。

    “皇上,圣人说过,有教无类,我们士林中人自然要做到这一点,当差,读书人自然不能跟其他人一样,天下的蒙童有那么多,可以让他们在就近的村落当中,用纳粮的款项修建学堂,他们可以充当先生,从廪生到举人到进士,不需要占用每个人多少时间,根据品级可以定下当差的时间,纳粮的款项不仅仅可以修建学堂,还可以帮助鳏寡孤独,这也是德政一件,臣以为如果有人反对的话,那么他一定是士林当中的败类。”

    得了,老于同志也学会腹黑了。

    四四一听,暗中竖起了大拇指,“前世朕怎么就没有想过当差的分别呢,所有的人都认为是要修桥补路之类的,完全可以开辟一个新的行业嘛,读书人爱面子,给他们面子也就是了。”

    这说起来跟四四和老于同志所处的地位有关。

    胤禛那个时候是皇帝,自然一切都是从皇上这个角度去想。

    而于成龙本来就是士林当中的一员,他就是再为百姓考虑,本身应有的骄傲是少不了的,所以既然胤禛已经让他把当差往教书这方面去想,那么只要思路一打开,于成龙自然可以做出一篇锦绣文章出来。

    本来所有的朝臣听了以后,脸色都是灰白灰白的,一个个都在心里暗骂,你这个于成龙,你是吃饱了撑的,怎么什么闲事你都要管啊!

    盐政、漕运,该得罪的你都得罪了,现在可好,你后面觉得原来得罪的不够,整个读书人你都要杠上,这次我看你要怎么说。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于成龙所说的当差,指的是这个。

    结果原来太子太傅王大人,此人一向忠直,走上前对康熙说道。

    “皇上,于大人所言甚是,如果这样一来,可以为你大清培养更多的人才,也是我们士林中人愿意做的。老臣不才,愿意在于大人之后,纳粮当差。”

    这位王大人,叫王掞,是明朝首辅王锡爵曾孙,康熙九年进士,一直教导胤礽,很受康熙的看重。

    而且在士林当中的影响很大,他这么一带头,汉人当中的大臣也只能一个个的赞成。

    本来康熙还在犹豫呢,结果这么一看,这事情本来就是汉人那一关最难过,现在看看汉人当中,就连在朝的孔家人都同意了,康熙怎么可能反对。

    大笔一挥,同意了。

    至于火耗归公,反正是一个折子上面的,那么也就一道批准了。

    于成龙本来是写成了两个折子的,结果后来一想,这两个事情都不小,相比而言,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影响更大,既然肯定会引起风波,干脆一个折子得了。

    于成龙自己都没有想到,后面的事情居然都围绕着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来,而最后皇上应允了以后,康熙趁着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宣布下朝了。

    结果等到康熙走了,才有人想起来,不对啊,就算是同意了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可是火耗归公呢,这还没有议呢,就被批准了。

    这不等于,原来的火耗政策直接废除了吗?

    有的人还想找康熙再去说,可是一想,刚刚的那份折子可是所有的汉人重臣一起同意的,皇上的话是金口玉言,难道还能出尔反尔,所以他们也只能是不了了之了。

    胤禛出了大殿,心里正高兴呢,觉得这个事情就算是现在的他来做,都不可能有于成龙这样的效果,毕竟老于同志的名声好,他又是汉人当中的代表,自己出自皇室,肯定不合适。

    不过好在是皇阿玛当政期间实行,估计这一次这份差事交给自己和老八的可能性最高,想起前世胤禩一个劲的反对,现在却必须全心全意的办差,胤禛的嘴角就翘了起来。

    这边胤禛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呢,结果就听到李德全过来传旨,让四阿哥和八阿哥到乾清宫去一趟。

    胤禛一听,就知道,他盼着的事情来了。

    而胤禩呢,就有点愁眉苦脸了,怎么这样的事情又要轮到他了。

    八爷党真的没有剩下多少人了,皇阿玛!

    268晋江v章

    胤禩从听到于成龙上折子开始,就觉得他的头开始疼了。

    本来看到康熙很痛快的退朝了以后,胤禩已经想好了,他要赶紧撤,虽然假期已经用完了,老九那里的差事,肯定能找出不少的疏漏来!

    他一定要赶紧去帮忙。

    可他的脚步再快,也没有能及时的跑出宫去,最后还只能是乖乖的去见康熙了。

    皇阿玛,儿子的人脉已经折损了不少,你还没有给儿子补充呢,不能再让儿子损兵折将了啊!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不管胤禛和胤禩两人的想法如何,他们两个都来到了乾清宫当中,见到康熙,自然是要行礼的。

    “起来吧!”

    胤禛和胤禩起来,站立到了一旁。

    “给老四和老八看座!”

    李德全赶紧搬了两个凳子来,胤禛和胤禩坐下以后,康熙又开口了。

    “你们两个对于成龙的折子怎么看啊!”

    “启禀皇阿玛,于大人的法子甚好,不仅仅能让国库增加收入,最关键的是让朝廷站在了制高点上面,士绅在纳粮当差上面,完全是秉承了圣人的教诲,这是于大人的功劳,儿臣觉得可行。”

    胤禛身为兄长,自然是第一个开口。

    四四思索,这是爷多年所得,还有实际的经验教训,这个政策肯定是好的。

    这个其中兰庭奉献的就是读书人当差可以用教书等来替代,至于以前四四是不是这么想过,兰庭就不知道了。

    反正最后胤禛给于成龙的点子里面就有这个,而老于同志后来又自我发挥,就成了康熙面前奏折上面的内容了。

    胤禩在一旁腹诽,“皇阿玛都已经下旨了,不可行也可行,四哥,你这个马屁可是拍的不好。”

    “胤禩,你的看法呢!”

    正在胤禩思考的时候,康熙开始问他的想法了。

    “皇阿玛,儿臣认为四哥说的有理,这对于大清是一件好事,尤其难得的是这是汉臣自己提出来的,连孔家人也都不反对,皇阿玛顺势利导,儿臣认为最终能成功。”

    胤禩的话,正是康熙想的。

    “这个事情虽然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他毕竟是得罪了大多数的读书人和士绅,虽然他们口头上面不占理,可他们要是不配合,一样事情难成。”

    这一点,胤禛是深有体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内容,这一点也着实不易。

    “皇阿玛说的甚是!”

    “所以朕考虑了一下,此事要有刚有柔,最后才能圆满达成,所以朕叫了你们两个来,火耗归公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就由你们两个负责了。有问题吗?”

    “儿臣遵旨!”

    胤禛想的是,果然不出我所料,说实话,要我刚容易,柔就难了,说白了爷就是一个唱白脸的,不过爷可不是小白脸啊!

    胤禩也懂得康熙的意思,反正他是跑不了的了。好在他应该是一个唱红/脸的,总算还是好一点。

    看着两个儿子,康熙点了点头,他们两个合作,刚柔并济,这样事情才能达成嘛!

    胤禛看着胤禩,“八弟,后面要多劳烦八弟了。”

    说完心里还想,不要认为爷只能唱白脸,实际上有点时候爷也是一个冷面菩萨。

    怒目金刚也有另外的一面啊!

    “四哥说的哪里话,一切都是四哥主持。”

    康熙一看,这样可不行。

    “这事情你们二人负责,胤禛总负责不假,不过关于和人交流一面,胤禩主要是你来,这一点上你比你四哥强。”

    四四一听,赶紧领旨谢恩。

    胤禛满意极了,要知道跟人交流这是最麻烦的,因为那都是得罪人的,毕竟这个差事是绝对得罪人的,本来还想着怎么忽悠老八来负责这方面的事宜呢,现在好了,皇阿玛直接下旨,这是最好的了。

    爷只需要办事就成了。

    胤禩一听,脑袋都大了。

    他以前比不上二哥,怎么和四哥相比他也是一个受虐的啊!

    他就算是能力再强,这个事情也不好办啊!

    可是他还不能拒绝,算了吧,只能是硬着头皮上了。

    胤禩也只能是跟着胤禛一起磕头了。

    “你们两个这样很好,这个差事本来不易做,也许不仅仅你们白天要忙,有的时候可能晚上也要操劳,好在你们两个也就是一墙之隔,这更便于你们商量。事情办成了,朕有重赏!”

    “儿臣多谢皇阿玛!”

    胤禛心里是真高兴,因为这样一来,老八自己的势力他本人可是得罪的越来越多了,而且帮着自己可是办了不少的事情。

    胤禩,朕相信你今世一定会成为朕手下的一个贤王的,现在你已经帮着皇阿玛和朕扫除了不少的障碍了,这个本事整个宗室当中也就你一人独有啊!

    对于这一点,胤禛也不能不佩服胤禩,他就算是修炼了几百年,多了那么多的见识,可在这个方面跟胤禩相比,还是小学生的水平。

    胤禩这个郁闷啊,怎么和老四住得近都成为办差的理由了,这个商量是一定要的,大半的黑锅一定要让老四来背。

    就算自己一定要得罪人,胤禛也不能逃过去。

    胤禛对于这一点心里也有数,不过想把最大的责任载给他,胤禛肯定不会让胤禩得逞。

    虽然四四在人际交流方面是不如老八,奈何有些方面的手段,胤禩就不如老四了,这个责任是一定有的,只不过兄弟兄弟,坑不能一个人跳吧!

    胤禛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差事他负责了以后,还能得到多好的名声,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有老八一起陪着那就好过的多了。

    兄弟,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所以老八,哥哥估计能承担一少半,一多半就归你了。

    你放心,四哥一定会让你人尽其用的,这一点你不用担心的。

    “四哥,不知道这事情四哥心里是否已经有了章程。”

    出了宫,胤禩和胤禛通车,胤禩开口询问。

    “八弟,这个差事来的这么突然,你觉得咱们谁会有准备。”

    “弟弟想的是四哥和于大人同在户部多年,或许能知道一二。”

    胤禛长叹了一句,“八弟,你觉得于大人能和谁说啊,从盐政到漕运,现在又是火耗和官绅,八弟,你我已经各自劳累了一次了,这一次两件差事你我一定要联手合作啊!”

    胤禩一想也是,老于同志坑了你我一次,这一次他是还要继续坑啊!

    269晋江v章

    兰庭看着胤禛,自从他回府以来就显得极为高兴。

    “爷,有什么好消息吗,难道是八弟那里……”

    前面胤禛给兰庭透漏过一些,兰庭一下子就想到了那里。

    “庭儿果然聪慧,你没有猜错,几天于成龙上了折子,火耗归公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皇阿玛已经准了,并且交给我和老八负责。”

    康熙居然能准了,众臣都没有反对。

    一次上奏就成功了。

    兰庭有点晕,因为她本来认为就算是能够实施,也是需要扯皮的时间的。

    “爷,一次就通过了?”

    “嗯!”胤禛大概给兰庭说了一遍经过。

    “爷,你原来给于大人服用灵液真的是非常好的主意啊!”

    兰庭对胤禛的这一手笔是真的十分佩服,多了一个多么好的背黑锅的人哪!

    虽然他坑了你也有几次,不过陪着你一起跳坑的不是还有胤禩吗?

    四四八八相爱相杀没有看到,倒是一起历经磨难她瞅见了不少。

    天地会的刺杀,还有老于同志的挖坑等等。

    天马行空的兰庭突然觉得这样的苗头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爷,这个你和八弟虽然关系目前还不错,可爷你要记得你是十个孩子的阿玛,是我的丈夫啊!”

    兰庭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胤禛完全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根本听不懂兰庭的意思。

    想了半天,四四才说道,“庭儿你放心,今生我会让老八老九好好的为我服务,其他的我没有多想。”

    脑袋还在另一个方面思考的兰庭听了这一句,赶紧补充道,“爷你说的正确极了,八弟内有八弟妹关心,外有九弟照料,至于爷,你只要吩咐一声就行了。”

    四四怎么越听越觉得不对啊!

    想了一会儿,顿时脸黑了。

    “福晋你是往哪里想啊!”

    “不是爷你说的吗?我只不过是在交代了一句而已。”

    兰庭想想刚刚自己听到胤禛说的那一番经过的时候,就想到了她看的耽美小说,要知道现代网络小说当中这样描写四四八八的真心不少啊,也难怪她想歪了。

    “你脑子中的乱七八糟就不要多想了,爷正常的很哪,不过你说的外有老九倒是真的,他们两个原来关系就不一般,你不知道,老九为了表示对老八的忠心,一直都随身带着毒药呢!”

    “嘭”的一声在兰庭脑中响起,四四也被带坏了。

    不过老八老九似乎更有爱啊!

    这是什么情景。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却是我兄,或者是君生我未生,我生才发现君和我都是同性。

    一时间兰庭脑袋当中想起了若干的情节。

    “啪”的一声。

    “好疼啊!”兰庭捂着脑袋怒目瞪着胤禛。“你怎么突然打我啊!”

    “你以后在胡思乱想,爷还是照打不误!”

    胤禛很豪气的冲兰庭甩了甩袖子,这位大爷在撂下这么一句话之后,他居然走人了。

    弄的兰庭气愤不已。

    “不对啊,今天我的反应怎么这么怪!难道……”

    兰庭想到了一种可能,赶紧让人去请方太医过来。

    很快的太医来了,给蓝提纲细细的诊脉。

    “福晋有些虚火上升,其他的都很好,我开上两幅去火的药,您吃上几天就好了。”

    兰庭一听,跟自己想的不一样。

    因为医不自治,兰庭对自己的脉相从来把不准。

    “方太医,不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吧!”

    兰庭在那里小心的探问着。

    “难道福晋还有其他的不是吗?”

    方太医觉得怎么今天四福晋这么奇怪呢!

    “方太医,您在我们府上这么多年了,我也就直说了,这两天我总是东想西想的,而且小日子也晚了,不会是又怀孕了吧!”

    天知道,兰庭是真的不想生了,她已经有八个儿子两个闺女了。

    再多就真的是要组成足球队了。

    “这个我真的是没有诊出来,我能肯定福晋的脉相一定不是滑脉!”

    方太医看到四福晋一幅我真的不想再有身孕的样子,心里就想笑,有多少妇人都是欲求子而不得,可是四福晋,确实是儿子真的不少了。

    兰庭也是很相信方太医的水平的。

    “既然你这么有把握,我就放心了。这个事情就不要告诉王爷了,王爷问起来,你就照着我的脉相说就成了。”

    “明白!”

    方太医在王府多年,已经知道四福晋是内宅的绝对主人,他现在就是王爷、福晋加上几位小阿哥和小格格的贴身太医,反正他今生肯定是不能离开王府了,有这么一个好的主人,也算是不错。

    跟其他的太医相比,方太医觉得他的日子过得还是挺好的。

    他的两个儿子,雍王爷已经安排好了,就是女儿也找了合适的人,虽然是常驻在王府当中,不过有一个专门的两进小院子,自由的时间也比较多,日子过得还是挺逍遥的。

    “王爷既然已经作为了总负责人,那么事情就要快,总体章程还有各种细节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不过于大人还真的是一个细致的人。”

    邬思道有的时候也是真的佩服于成龙,因为每一次改革,他都能写出具体的办法,甚至于章程基本完备了。

    这一次也一样。

    “王爷,于大人的这个跟我们想的多少有些出入,虽然不大,不过我等觉得按照于大人写的可能更好。”

    原因很简单,因为于成龙这样的折子很快就会传遍天下的。

    “你们在细节上面稍稍改动也就是了。皇阿玛让我和老八负责,所以这两天,估计我们两个需要商议的时间会多少不少的。”

    “王爷的意思是去八爷那里?”

    邬思道反问,他不认为回去胤禩那里。

    “这倒不会,我是兄长,八弟肯定是来这里。邬先生你在后面倾听,如果有什么意见的话,后面可以告诉我,顺便你可以看看八爷。”

    最后的一句就是话中有话了,邬思道的观人之术不错,可他就是观察过胤禩,也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长时间的了解过胤禩,胤禛觉得可以提供这么一个契机,说不定邬思道能给自己一些建议。

    让他更好的让胤禩为自己服务,这也是有可能的事情啊!

    270晋江v章

    胤禛想的没有错,第二天晚上,胤禩就来了。

    高无庸一声通报,胤禛表示明白了,同时暗示了高无庸去暗中把邬思道找过来。

    “四哥,打扰你了。”

    “八弟你说的哪里话,到四哥这里,你还需要客气什么。”

    胤禛出门迎客,一把就拉着胤禩的手,然后就往书房走去。

    胤禩本来还想着跟胤禛客套几句,可是没有想到四哥的脾气急,估计差事方面本来就是等着他上门来商量呢,所以自己一来,就直接奔书房,冲着主题而去了。

    “八弟,咱们两家离得近,你来的却不多,可惜现在不是时间,不然四哥可以带你好好转转,四哥这里还是有几处不错的地方的。”

    胤禛边走边说,胤禩也在一旁倾听,这个时候,胤禛已经把胤禩的手放开了。

    很快的两人就到了书房。

    “八弟,先喝喝茶,四哥这里可没有老九那里的东西好,好在也能入口!”

    “四哥的东西一直都不错,弟弟还是要好好的品品的。”

    胤禩明白几个阿哥当中,最富裕的是胤禟不假,然而胤禛这里钱财也绝对不少。

    毕竟有皇贵妃,而且胤禛平常的商贾事情不多,几次机会却把握的不错,赚了不少的银子。

    胤禛这次拿出的茶叶不是空间当中的,空间里面的茶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在外面也终于快要成形了,后面有了东西,就能让康熙和佟佳氏喝上好茶。

    同时胤禛的打算是让几个不听话的弟弟染上口腹之欲,这样也方便他日后的威胁啊!

    “四哥这里的清茶味道不错!”

    胤禩后面的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素了一点,跟去庙里喝的味道有些像。

    “八弟,皇阿玛已经吩咐你我来负责此事,不知道八弟是怎么想的。”

    这就算是进入正题了。

    因为胤禛这个时候已经注意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坐着的椅子稍稍的动了两下,表示邬思道已经到了。

    既然这样,那就不用在耽搁时间了,直接进入正题就好。

    “四哥!”胤禩把手中的茶杯轻轻的放下,“昨天回去以后,我好好的将于大人的折子研究了一遍,同时掉了一些档案仔仔细细的看了看,四哥你我的差事不好办啊!”

    胤禩说的也是真心话,就算是有汉人重臣的同意,这事情还是难办,毕竟牵扯到的人太多了。

    “八弟说的是,我也想了想,这事情难办咱们兄弟也要办,这两天我有了个想法,有两个地方是可以先动手,一个是京城不用说了,另外的一个是山东。”

    这也是跟邬思道商量好了的,京城作为全国最关注的地方,这里只要动起来,自然会让人感觉到朝廷的决心,毕竟京城的贵族最多。

    山东实际上主要是两家,一是孔家,不用问了,衍圣公家,天下儒林的代表,二是孟家,就是亚圣孟子的后裔,世袭五经博士,也是受到儒林瞩目的家族。

    只要这两家都拿下了,其他的家族就好办的多了,有他们的配合的话,至少读书人就不能说出什么不是来。

    胤禛的话,胤禩立刻就明白了。

    “四哥,这两家不好办啊!”

    胤禩明白就算孔家人在朝堂上面应允了,可是不代表他们能真的配合。

    “八弟说的是,你我有分工,如果我的思路你同意的话,这两个地方你我各选一处,同时实行就是。”

    胤禩知道胤禛的意思,这是有比试的心思在里面呢,可以让康熙好好看看。

    说句实话,京城代表了权贵,当然也有读书人的利益,可山东那里,孔家也不是那么好办的。

    胤禩琢磨了一会,“四哥的想法顺理成章,弟弟觉得可行!”

    胤禛也知道第一步不好做,头是一定要开好了,虽然江南占了半壁江山,可是说到底只要风气起来了,江南那里反而比较好办。

    胤禩原来想的是要怎么在江南动手,可是没有想到胤禛的想法完全跟他不在一条线上,然而胤禛的法子似乎更好一点。

    孔家都办了,难道你江南士林能不同意,江南就是有千位才子,也抵不过北地有一个圣人啊!

    士林动了,京城的权贵动了,难道江南那里还能扛着不吱声。

    肯定不行啊!

    胤禩一想,胤禛的想法更加的高兴一些,就算是康熙估计也会同意的。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两个谁在京城,谁去山东。

    “八弟,你是弟弟,所以你先挑,京城和山东,你选了以后,剩下的是我的事情。”

    胤禩倒是没有想到胤禛这么大方,居然让他先选。

    但是这真的不好选择啊1

    “四哥,弟弟本来想的是京城和江南各自动手,你我负责其一,不过现在看了四哥的,这样更加的稳妥,江南第一个动手不一定合适,如果出了什么岔子的话,反而不好办了,容易影响到大局,可是山东这边就好办一些,而且山东做好了,江南那边反而能顺理成章,四哥的想法弟弟要说一声妙了。”

    胤禩说着,喝了一口茶水,接着开口。

    “四哥,你是哥哥,自然是先选。”

    胤禩觉得这两个都不好做,胤禛让自己先挑,说不定会在哪里等着自己呢,不如先让他选。

    “八弟不用客气,我是哥哥,自然是你先选。”

    胤禛把话又推了回去,实际上胤禛去哪里都无所谓,反正胤禛都想好了法子,当然如果比起来的话,胤禛更想留在京城。

    山东那边看起来简单,实际上牵扯的更为复杂一些,而且在京城当中,有后盾康熙啊,胤禛的表现,康熙也能随时了解的清楚明白。

    这一点是在山东不如的。

    然而去了山东的话,胤禛也不怕,不就是孔家吗,既然孔家的人已经同意了,那么自然是要让他去打头阵的,剩下的胤禛怕什么,前世他都不怕,更何况今生,而且还有兰庭的催眠术在呢!

    只不过离康熙远一点,不能让康熙更清楚的知道他的所作所为。

    胤禩看见胤禛又让他先挑,胤禩这次也不拒绝了。

    “四哥,我要好好的想想,两天后给你答复行吗?”胤禩问道。

    “没有问题,八弟可以慢慢的思考。”胤禛是一口就答应了。

    271晋江v章

    既然事情处理完了,胤禩也就告辞了。

    胤禛送了胤禩出去,回到书房里,这个时候邬思道早已经恭候多时了。

    “邬先生,您觉得老八会选哪里?”

    “王爷,八爷是一个聪明人,京城这里纵然是有皇上坐镇,可是水太深了,而山东那里就不一样了,八爷出京,身份不用说了,关键是八爷本身的附庸被皇上打散了不少,在京城当中,八爷估计汇集不了多少力量,可如果能结交好了孔家和孟家,八爷在士林当中的支持者肯定会多不少。”

    “邬先生没有完全说实话啊!”

    胤禛略带微笑的看着邬思道。

    “老八的结交能力,爷是佩服的,如果是我到了山东,估计风波不少,纵然最后能完成差事,肯定也不如老八办的漂亮,而且孔家也不是那么好得罪的,爷是冷面王,老八原来是八贤王,现在是笑面虎,他处事多半比我要温和,如果他选的是山东的话,那么我就坐镇京师了。反正这里除了皇阿玛这个最大的靠山以外,还有于大人这杆铁枪,爷至少也有帮手。”

    “王爷考虑的齐全,纵然是八爷能做的事事全面,可邬某敢肯定,八爷最后的差事办的不如王爷彻底。这是性子使然,只是不知道皇上如何看待了。”

    “邬先生,就算这一次老八比爷办的漂亮,也没有什么,邬先生,那份大礼准备的怎么样了。”

    一提到这个,邬思道整个人都变了。

    “已经差不多了,待王爷办完这一次的差事就成了,王爷此举功德无量,这让天下的苍生不在有饥饿之苦了。”

    邬思道是全面负责此事的,所以一想到这里就很高兴,这事情是在他的手上完成的,将来也能在史书上留上一笔。

    “烦劳邬先生费心了!”

    “这是玉露的福气!”

    “邬先生,这几年下来你的腿脚已经好多了,虽然经脉不能完全的续上,可是只要再有几年,邬先生的走路就能和常人无异,到时候邬先生可愿意出仕。”

    邬思道也被胤禛暗中灌了灵液,效果也挺显着的,至少他的腿脚好了不少,而且为了他着想,胤禛让其将伤处重新弄开,这样才能彻底的治疗。

    只是恢复起来比较慢。

    “王爷的大恩,思道终身难报,愿意在王爷身边效力。”

    邬思道也是一个聪明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