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 >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第122部分阅读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第122部分阅读

    悲惨的苏联人民则在灾荒中饿死或者起义、响应中队的召唤调转枪头对付斯大林。现在,这一战术再次出现;那种原来就曾经在英国造成过灾害导致大批灾民逃往北美的土豆肉毒菌被中国的特殊部门再次培植并且加强,在英国的土豆接近收成的时候被广泛施放到农田里。中国对英、法两国的农业品种打击可不止一个马铃薯,像英国人普遍种植的大麦、小麦、燕麦、豌豆、胡萝卜……甚至是喂马的苜蓿都遭到了特殊打击,这些品种的农作物都将在这一年遭逢“天灾”

    丘吉尔成为首相最热门候选人是谭笑同意的,因为来自另一个时空的他知道这个粗鄙的家伙除了立场强硬之外一无是处,所以他在原来时空二战结束后很快就被赶下了台。现在的英国首相将要面对的问题一大堆,绝不是一个只知道打仗和不投降的家伙能够应付的,一个极端的决策者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所以丘吉尔成了最热门的首相人选。

    “也许‘老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给了大家太多的财富,大家都忘记了生存的基础建设了……”谢特神色黯淡地道:“在中国,我们的那个头号敌人谭笑,他曾经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中日大战,在国内的荒郊野岭,城际道路两旁的荒野上让人到处插上了木薯梗和播种了其他可以野生但产量很大的作物,他原来是为了备战的。后来,在中国很多地方发生水旱灾害的时候,谁都没想到这些作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漫山遍野的薯类植物足够灾民吃上一整年……咳咳……我还记得有一种豆子叫‘狗爪豆”味道真的不错……”谢特看着丘吉尔道:“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在时刻准备着战斗,在随时准备面对最困难的局面,那就是谭笑领导下的中国……也许,我们真的不应该去招惹一个有着六千年文明,被压迫了一百年后像火山一样爆发的民族……对于现在的英国面临的绝境,坦率地说,我没有办法……”

    代理首相的脸色很难看,他本以为一向强硬并且一度让英国经济复苏的谢特能够有办法,至少能给他些建议,但是谢特没有,他只是告诉他不要和中国为敌什么时候英伦硬汉成了这么个懦夫?丘吉尔带着满腔的郁闷离开了医院,一路上他看到的都是大街上已经关闭的商号,几乎所有商店都停止了营业——大家宁愿留着物资而不是面额连印刷费都抵不上的英镑

    丘吉尔刚刚赶到唐宁街就看到示威游行的老百姓堵住了道路,那些呐喊声就算他堵上耳朵还是能够听到……什么时候伦敦变得如此萧条什么时候英国变得如此彷徨落魄

    “这是怎么回事?”丘吉尔转了个弯,没有去首相府而是一下子跑到了专门给英国空军供应发动机和飞机的劳斯莱斯工厂,但是他到了这里却看见工厂竟然停工了

    “没有办法,原材料缺乏,而且最重要的是……”看守工厂的老头道:“现在工人们在工厂辛勤劳作一天的报酬还买不到一个粗麦面包……我想他们现在都到了泰晤士河边上钓鱼吧,要是运气好的话,他们能够钓上一条大鱼……”

    这才开战几天啊英国变成这样?丘吉尔整个人被震惊得无话可说。他没有想到这个局面,就是始作俑者谭笑自己也没有想到

    因为不管哪个时空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试过在遭受全球性股灾的同时又碰上货币大幅贬值成废纸,更没有一个国家在同一时间里会遭遇到史无前例的大灾荒,更更没有一个国家在这个时候和一个自己惹不起的敌人开战

    如果有一个精算师又曾经经历过这一切,也许他可以把曾经发生过严重通胀的墨西哥、阿根廷的损失再乘上那个农业绝收整一年的埃塞俄比亚再乘上历史上不得不对日开战的中国……如果有人真的能够算出这种种不幸全部一起发生在一个国家身上时会是什么状况,那这个人肯定是天才,谭笑不是,他本来没想到能把英国和法国搞得这么惨

    到了晚上游行示威的人散去了,英国的政要们终于可以聚在一起开会了。

    “其实我们的物资还是充裕的,如果不算运往前线的物资,我们的粮食足够全国公民吃上三年,另外我们还有足够多的石油等等物资储备;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我们的国民拿什么去换取这些物资,英镑的贬值太可怕了……还有就是恐慌,我们从来没有被困在岛上没办法出去,但是现在……我建议把我们的大舰队全部召回来,这样中国人就无法封锁我们……”外交大臣的建议得到了超过半数的支持,当然大家明白这等于放弃西亚和印度。

    “那么告诉我,这样做我们会失去什么?”丘吉尔站起来质问,虽然他还仅仅是个代理首相,但是他的直觉已经告诉他谢特不会复出。他大声地嚷道:“前线的战斗情况非常不利,现在撤回舰队就是告诉大家我们认输了我决不赞成撤回舰队……至于老百姓没有钱换生活用品,这很简单,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经济,所有供应凭公民身份证明由政府配给供应这样我们能支持三年不是吗?至于前线的物资,由北非运过去,他们用不着我们省下的面包牛奶我要的是工人回到工厂里干活,前线需要我们运过去的是大炮、是飞机……”

    丘吉尔的提议同样得到很多的支持,那些军方人士几乎都赞同——大英帝国绝不会这样窝囊地丢掉她的殖民地

    “这也许是个机会,在最危急的时候拯救英国的机会”丘吉尔道:“现在的英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我们没有办法拨乱反正,那么好吧,一切推倒从来这次的危机不是主要由于恐慌吗?那么我们就让恐慌蔓延下去,等伦敦买不到一颗粮食的时候,我们开始宣布战时经济,那时候大家会感激我们送过去的每一个面包,没有人会有意见……中国的舰队封锁住了大西洋,但他们封锁不了英吉利海峡,我们在欧陆还有朋友,我们能买到一切想要的东西。至于支付,我们可以用黄金换回英镑,我很想看看有黄金做抵押谁还不收英镑这样一来,我们的经济就会扭转过来,我们不会再下滑,只有向好的方面去”

    “对,就算是那些远方的国家,他们照样会认可英镑,只要英镑能够换到黄金……中国人可以封锁大西洋,但他们封锁不了全世界除了国内的金库,我们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和他国银行都有不少的黄金储备,我们根本就不穷”参政大臣也开始支持丘吉尔了,它本身就被经济问题折磨得死去活来,有一个推倒重来的机会正是他最欢迎的。

    “那个中国暴君以为我们是苏联,他以为我们面对这一切会像北极熊一样倒下,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有支持我们的人民,我们有几代人积累的财富,我们有用之不竭的殖民地资源……”爱德华八世也兴奋了起来:“现在的困境主要是恐慌造成的,只要大家不再恐慌或是已经习惯了恐慌,问题就解决了”

    丘吉尔的看法和他的打算在大家看来竟然非常合乎逻辑,是的,这不就是一个可以摆脱困境的办法吗?大家不用再愁眉苦脸地对着那盘烂帐,只要一切推倒重来,谁说大英帝国就会撑不住?感情上,哪怕最懦弱的英国人都不愿意对别人屈服,因为他们称霸的时间太长了,每个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一股优越感;特别是要他们屈服在三年前还可以随意欺负的中国人面前,这让他们很多人有比死了更痛苦的感觉

    “我想,只有一个足够坚强的人,一个最有魄力的人才可以在这个时刻带领英国走出困境,大家认为温斯顿丘吉尔先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魄力承担这一重任呢?”发言的是英王爱德华八世,他的意思很明显,他想把丘吉尔的代理两个字去掉,让丘吉尔成为首相

    英国是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同样也是个民主国家,他们不能由国王说了算,得要选举才行;但是这一刻,温斯顿丘吉尔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这些来自不同阵营的政客们在这一刻都觉得也许只有丘吉尔这样的大刀阔斧的人物才能把英国拉出泥潭。

    虽然选举的程序还是必须要进行,但是大家都已经在暗中默许了,也就是说丘吉尔在还没有经过选举就已经胜出了;在谢特首相住院不能管理国家的时候,英国需要一个首相,需要一个面对危机能够勇往直前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内部会议上全票通过

    第一卷  第二六一章 夜鹰折翼

    第二六一章夜鹰折翼

    法国人要发起逆袭?黄伯韬接到情报部门的急电后有点将信将疑:被中国空军反复蹂躏的法军还有能力逆袭?在火线上那些法军部队被胡椒弹伤害过后至少得两天才能回到战壕上,而且有大约十分之一会一直反复发作,就这样的状况法国人还有能力进攻?但是中国的情报部门一直以来的高效率和精确度都让黄伯韬不敢怠慢。

    由于法军当中中国间谍不少,这一次出其不意的大反击提前泄密了,当甘末林正在对这次反击战抱以厚望的时候。

    “我们现在的部队也有我们自身的弱点,我们的防区过大而部队却来自不同的集团军,也许这次是最好的对各部协同作战考核的机会。时间很急迫,法国人也许在几个小时候就会发起进攻,我们不知道他们选取哪一段作为攻击目标,也不知道他们投入的力量,所以大家必须随机应变……”黄伯韬的军事会议其实只是传达了一个消息:法国人要进攻,别的就没了,因为确实没有更进一步情报。

    “是时候要敲打敲打他们了,这些眼高于顶一个个习惯各自为战的家伙……”等送走了各路将领后,黄伯韬对参谋们说:“我们的部队主要守住二线,严防他们进攻我们的空军基地就行了……”

    原本黄伯韬是打算在幼发拉底河河谷一带给法国人迎头痛击的,但是后来他一想,这法国人如果进攻过来被黏住不是更好吗?而且他对于梁爽、孙立人、钟松等各部派在这里迷惑敌军的部队种种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也颇为不满,这次就趁机让他们来一次联合演习好让他们知道其他部队也不是吃素的……名将总是伴随着超级好运,黄伯韬这一下歪打正着:甘末林的反击竟然是打算全线进行,以幼发拉底河河谷为中心,从北部的草原到南部的沙漠,一字平推反击;但中国部队却也刚好安排了全线防御

    得益于前期的阵地建设,法国人的大炮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他们甚至开挖了可以让汽车通过的交通壕,大大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这一次甘末林打算在进攻伊始并不使用大炮、飞机或者坦克这样的重武器而是来一次偷袭——战争是互相促进的,法国人也从中国陆军的作战方式中学会了不少东西。

    “对,我们不能指望坦克部队,那些连炮都打不准的家伙……”甘末林对于视察时那枚打在身旁十几米的坦克炮弹还心有余悸:“但是,我们的坦克可以在进攻后压上,让他们分布到双方之间的地带,然后在地上挖坑把它们藏进去,充当部队万一被击退时的掩护火力点……”

    甘末林的坦克使用方法让人啼笑皆非,这是他源于坦克是步兵的移动堡垒这一落后的理念创造的战术,但是这种用法确实又会对步兵的大撤退掩护起到极为良好的效果,只要中国陆军追击他们,那么一定会遭到惨重的损失,因为法国人会在整条战线上推上几百辆坦克

    不得不说这是个笨办法馊主意,但是用在这一刻却是非常的高明,在法国坦克兵连他们的坦克开出一条直线都有困难,在他们的炮手根本无法在机动中打中目标的时候这样使用坦克确实是物尽其用了。

    凌晨一点,在被中国空军郁闷地蹂躏了一夜一天之后,法国人开始了他们的大反击。

    陷阱式防御是中国陆军的招牌式战术,那些平时总是在军营里拿中队的身高来嘲笑的法军菜鸟们在开战的第一时间就被他们眼中的“侏儒”们狠狠教训了一顿

    率先打响的的是位于塞尔萨尔凅湖西岸的中国防线,这一段由于有湖泊横在中央,不光是中队的主要淡水和土产粮食供应地,在塞尔萨尔凅湖的东岸更是中国空军的重要基地,这里的防御部队是孙立人集团的刘放吾师。

    刘放吾的部队自从在苏联狠狠地打了雪夜一战后,等他们赶到莫斯科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后来一直处于训练和整顿中,部队求战非常高。由于孙立人部主力抽调南线,在原来的会师地点附近保留的只有一个打着集团军番号的机械化步兵师,出于对刘放吾的稳重和全面考虑这个任务就交了给他。本来因为没有能够捞到南线主攻任务生了一肚子气的刘放吾在得知法国人居然要主动进攻时那可是有喜从天降的感觉,他一看地图就明白自己防守的这一段极有可能会成为法军的反击段,所以非常卖力地进行布防,果然他们的部队打响了第一枪

    法军不用炮火掩护直接摸上阵地的异常进攻手段并没有取得效果,因为他们的总体行动已经泄密了,在他们前进途中就已经被刘放吾派出的侦察兵发现了。

    法国人没派出坦克?这多少让刘放吾感到意外,但是他也马上将计就计设置了新的陷阱。等法国人的侦察兵好不容易学着中队突进莫斯科的方式在阵地前沿摸上来布置好那些音响等等佯攻装置后发动时,那些躲在工事里的中国官兵已经把训练场上用的那些假人准备好了;在法国人枪林弹雨中被打倒的是假人

    中国人的眼中只有一团团白花,他们看不见我们法国士兵们在镁光弹爆炸后一个个满怀自信,他们开始疯狂发起冲锋,要赶在中队视力恢复前占领一线阵地并且向二线阵地进发;他们的冲锋战斗群密集程度完全可以媲美在上次大战中的情况

    但是中队的视力根本没有被他们的镁光弹干扰到随着“索索索”的“g第一道战壕前十公尺的法军忽然就被一道火网反卷回去,甚至最前面的士兵都不能借着惯性倒进战壕,他们被密集的子弹撕扯成碎片倒飞回去

    在中队面前的开阔地上,密集的法军被席卷一切的弹雨像割草一样一样一茬茬地“收割”,仅仅在五分钟内第一波次的进攻就被打得荡然无存。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菜鸟们碰上了真正的世界第一陆军,几乎一触即溃

    法国人后续的进攻波次很聪明地没有继续采用这种送死式冲锋,他们采取了先进的小组攻击前进战法,阵地上终于出现了胶着,枪声、枪榴弹、手榴弹、迫击炮、战防炮等等轻武器全部开始嘶鸣,大约四十公里的整个湖西防线上战火滔天。

    因为守军的人数劣势,法国人也采取了见缝插针的穿插战术,在大约开战一小时后,他们已经觉得完全摸清了中队的阵地布防了,那些担任穿插迂回作战的经验丰富些的老兵开始出发了。在这些老兵的头顶是法国人早就预备好的重炮炮弹整群地向东飞去——法国人这次很谨慎,他们的大炮是在得到前线的侦察部队信息之后才有的放矢向中队的阵地轰去的。

    中队的前沿阵地几乎在一瞬间就完全被炮火覆盖了,如果不是中队各个班都有那种轻便的对讲机,能够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通讯指挥的话,这一轮炮火足以让法军夺去第一道防线。

    “法国人进步很大啊”刘放吾看着地图一边在听着参谋们的战情报告:“法国人的大炮肯定还不止这些,他们还会有更大的炮群等着我们的炮队……命令夜间轰炸机群三个分队起飞,到法军阵地高空准备,准备完毕回报……命令后方重炮部队准备还击,等空军到位再开火……”

    虽然法国人在大战略上、对军种、装备的理解上陷入了不小的误区,他们的士兵也是菜鸟居多,但是法军的陆军战术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中队身上学去的很多花招开始正式派上用场了。

    眼看中队的前沿阵地上完全被硝烟扬尘覆盖,法军的火线指挥员们马上发动了第二波次的集群进攻。他们的部队依然遭到了中队的强横火力打击损失惨重,但是他们好歹是冲上去了……在浓烟中伸手不见五指,法国的突击队们几乎是马上就遭到了中队的那种小地雷的袭击,那种看着不起眼,曾经让苏军吃尽苦头的塑料小地雷再次在战场形势吃紧的时候发挥了惊人作用。耳鼓被大炮震得发疼的法国人冲上来后根本不可能发现这些地上的小玩意,他们糊里糊涂地被炸得倒了一地,更悲哀的是这一切都被遮天蔽日的扬尘阻隔开,后边的战斗观察员根本看不到于是继续一波士兵嚎叫着冲进战团,一群群士兵被炸得在地上乱滚哭叫……

    甘末林对着地图,很严谨的用放大镜研究着,他似乎并不太关心塞尔萨尔湖西岸的战斗——那个地区后边就是中队主要的空军基地,防守当然是密不透风的,拿那里作为主攻方向除非是大反攻,像这样的防守反击是不能那么硬干的甘末林的主攻方向就在幼发拉底河河谷一线这里虽然是中队正面防守纵深最深的一处,但是法国人赌的就是中国人以为他们不会在这一线作为主攻,甘末林还有杀手锏

    由于法国人长期在幼发拉底河一带作为统治者,他们在河上有一支水上武装力量,大约五十条巡逻炮艇;现在这些炮艇已经被装上了口径更大的火炮,他们已经在白天被从上游调动过来,就等着大反击从幼发拉底河打过去

    中队的防线可以说没有短板,除了水上力量远道而来的中队或者是隆美尔的德军都不可能拥有水上作战装备,而在旱季和雨季水流量变化极大的的幼发拉底河两岸也是很难以建造好岸防工事的。就这样,在这条两岸一公里左右长满了植物但一公里开外就黄沙遍布的奇怪的河流沿河一线几乎就没有了像样的防守;甘末林发现了这点,也准备好了利用这点

    “轰轰……”在塞尔萨尔凅湖西岸的防线上中国炮兵终于开始还击了空中火蛇万道,全是两军的大炮对射,地面上的中队也在每道防线后隐藏着的装甲车带动下发起反冲锋,战斗的激烈程度一下子提升了不止一个级别。

    法军的穿插迂回部队则几乎在同时遭到伏击——他们的迂回包抄战术在中队眼里实在很业余,中队可是这种见缝插针的穿插战术的老祖宗

    因为之前就知道法国人并没有派出坦克上阵,所以这次中队布置在阵地间隙的伏兵就以装甲运兵车装载步兵和侦察坦克为主,这样的布置机动性好可以迅速转移去封堵新的漏洞,大大弥补了兵员不足的困局。

    因为地理原因这里的阵地之间间隙并不是险要的山地,几乎都是一马平川的沙漠和干旱草原;全是步兵的法国穿插部队在经过两小时的迂回急行军后忽然面对全是坦克装甲的伏兵,完全没有招架之功,被钢铁巨兽冲进队伍中机枪横扫,车身直撞,每一处战斗都是中队砍瓜切菜般屠杀对手

    中国空军的夜间轰炸编队开始进攻了,但在进攻之前他们首先事发了一通电报回基地:发现法国人的炮群,超大的炮群,有至少五百门大口径火炮然后他们才开始从高空闪电般冲下来……

    地面上很快就变得烟雾弥漫,如果不是法国人的炮口焰暴露位置,被炸起来的沙尘已经掩盖住了一切视线……在沙尘下,很多法国人正在往油桶里扔进去一小包加上增响增亮剂的火药,然后就是“轰”的一声巨响

    拿破仑的子孙当然不会是战场上的木头脑子,他们也会伪装自己,仅仅出动了四十余门大口径火炮的法国炮兵们把声势打得像五百门大炮齐射

    听说法军的炮兵阵地如此庞大,中国空军的夜间轰炸机群几乎是空群出动,准备去狠狠吃一顿大餐这一次,中国空军终于上当了,法国人除了布置了很多充当诱饵的假大口径炮外,在这一片大地上他们还把战线上一半的高射炮都转移了过来

    中队通过阴谋暗算了英法联合空军,而甘末林也想出了一个暗算中国空军的办法;战场上本来就是尔虞我诈的一场终极较量

    二十分钟后,在塞尔萨尔凅湖防线以西大约十五公里的一大段阵地上上演了人类史上最大的一次空地对抗战:一千多门各种口径的高射炮和三百多架夜间轰炸机大对决

    不用瞄准,以最快的速度装弹然后把炮弹往天上打出去这就是法国人的战术

    不用瞄准,下边全是大炮,把炸弹扔下去就行这时中国空军的战术

    双方都对对方的火力迅猛感到吃惊,但是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必胜的一方

    双方都有准备,双方都很乐观,中国空军错误地判断了这是法军的主力炮群;法国炮兵则轻看了中国空军那种主要用木头做的夜间轰炸机的抗打能力

    机身下边装上了钢板的木制飞机具有极好的抗弹和受弹能力,很多轰炸机被打得弹痕累累但还能坚持作战,直到把炸弹扔光才回航。

    “报告司令这是地勤基地的紧急情况报告……”高志航在前线空军指挥部里接到了地勤工作人员的紧急报告,请求他禁止那些回航的轰炸机再次起飞参战:……在我们的检查中发现所有回航战机全部带伤,有半数以上伤情到了再次起飞有自坠危险的地步……

    天啊这么大的损伤?高志航吓了一跳,这是中国空军从来没试过的大规模损失,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补充的话,中国夜间轰炸编队将会在一段时间内丧失出击能力……但是更让他痛不欲生的报告接踵而来,中国这次出击的夜间轰炸机从前面的回航率来看只有八成,这意味着中国空军在这次出击中被击落两成的战机,其余全部被击伤

    陷阱这是个陷阱高志航浑身冒出冷汗:“命令各夜间轰炸编队马上放弃轰炸返回基地……”

    在幼发拉底河的叙利亚一边,甘末林亲自来到出发的汇集段,在这里各种船只云集,充当第一梯队吸引敌人火力和撞开河面水雷的一批驳船多达五十条,后边跟着的炮艇对和海军陆战登陆部队更是看不到边法国人打算从幼发拉底河水路突破到中队身后,然后利用突击队决死进攻,彻底打乱中队的防线,摧毁中国的前线空军基地

    中国人喜欢玩突破分割,隔断别人的后路,今天法国人要以其人之道还自其人之身甘末林很自信,当他收到了中国空军夜间轰炸编队的攻击力度数据后就确信一点:中国人上当了

    第一卷  第二六二章 天炉

    第二六二章天炉

    中队确实上当了,空军根本没想到法国人会给自己布下这么一个大型的高射炮陷阱,陆军也上当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法国人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攻击塞尔萨尔凅湖防线竟然只是虚晃一枪。法国人竟然敢在中国重兵云集的幼发拉底河沿岸发起强攻?不光黄伯韬,任何一个将领都没想到

    一次行动被击落超过六十架战机,而且是被地面火力击落?这在中国空军成立以来的所有战史上都是个耻辱,任何一个空军将领都无法忍受在下令回航之后不到三分钟,前线仅有的二十架重型高空轰炸机全部发动,高志航不管一切阻扰命令,亲自率队前往,同时他还命令了日间轰炸编队待命随时出击……

    “我们这一仗至少干掉了中国人上百架轰炸机,就算那些飞回去的飞机估计也很难在半个月内重新投入战斗了”法军总指挥部的参谋们一个个兴高采烈,他们面对世界第一空军打出了非常出彩的一仗

    “好了让我们的英雄们停火,在天亮前全部转入隐蔽吧……另外,那些伪装车的工作要做细,不能露了马脚……”甘末林对于击伤大量中国夜间轰炸机的结果还是满意的,但是他对击落数量还是觉得有点遗憾,他以为这样精心的伏击圈至少能够打落多一倍的战机。对于高射炮队的英雄们他也早就做好了安排:在通往战团的道路上,很多重型卡车在夜间硬是伪造出了大量的炮队转移假象,而那些高射炮部队则会停留在原处,以各种伪装欺骗中国空军的侦察机——谁会想到他们的这一招呢?甘末林对自己的小把戏很是得意。

    现在甘末林最关心的是自己突击河谷的部队的进展如何,这里才是足以影响战局的战斗。期待着战报马上到来的甘末林首先等到的是塞尔萨尔凅湖那边的高射炮部队战损统计,在四个小时的激战中,一千多门高炮竟被炸毁炸伤了七百门之多,而为了可以连续作战抽调过去的正选和替补三千多个炮组伤亡更是惊人:仅存完整的炮组不足十个,其他的都是临时从被炸散的各组中拼凑出来的

    “我们在差不多天亮的时候遭到了他们高空轰炸机的突袭,是那种被他们称为地毯式轰炸的打击……一枚炸弹下来,就有一个足球场大的范围连人带炮被活埋……”那个亲自赶来报告和领受处分的炮兵师长身上头上绑满了绑带,隐隐渗出鲜血,但是他脸上的泪痕显然比鲜血流得还多:“我的部队全打光了……”汇报完的炮兵师长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本来地空对抗就是空中占优,虽然法军占了偷袭的便宜,但是中国空军的抗击打能力很强,他们在战斗中依然能给那些炮群以极大的打击,到了高志航出动全部高空轰炸机的时候,最后一批收到返航命令但依然故意逗留了一段时间把炸弹扔光的轰炸机延迟了对手的撤退。仅仅几分钟,这几分钟却对法国人的高炮部队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他们没有来得及隐蔽好自己,被高志航的高空轰炸机群的无差别打击给炸了个死伤遍野……很好的计划,理论上完全行得通的计划,但在执行中不见得就一定能够成功,因为这是战场

    除了灵活的头脑、丰富的想象力之外,战争打的就是实力啊甘末林同样感到无限悲哀,他可以忍受伤亡过半,只要能拼下足够多的中国战机,但是他也无法承受全军覆灭——这可是整个叙利亚主战线上一半以上的高射炮和百分之八十的及格高射炮组但是他也没有去责怪那个炮兵师长,他知道这一晚所有参战高炮部队的官兵都是英雄,他们全部拼到了最后……只是,这一个意外让原本还比较乐观的甘末林心里有了一丝不详的预感:中队会不会硬是凭着实力把他的巧妙进攻计划全部化解呢?

    但是赌注已经下去了,只能把牌开到底了

    甘末林的手上还有一张皇牌:空军在饱受中国空军蹂躏的当天傍晚来自英国皇家海军的二百架海战型“224”战机已经到达,他们休息了一个晚上,将在今天的早上出其不意对要袭击他们水上突击队的中国空军进行打击,这是甘末林手上最强的一张牌

    出于海军强国的传统,英国配属皇家海军的航空部队实力非常强,比他们的陆战空军要强得多,不光是他们的座驾,那种在火力上和速度上与中国“喷火女郎”不相上下的战机;而且在飞行员的飞行和作战技术上都要远远强于陆航部队。这次来的两百架“224”战机,全部经过了英军最新改造,特别是副翼技术在进一步得到中国的“喷火女郎”副翼资料后的改进,已经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说以前的“224”与中国的“喷火女郎”相差了一个级别以上的话,现在已经拉进到了一个级别以内了,也就是同一级别稍逊一筹罢了

    只要法国人的内河攻击部队能够突破中国的幼发拉底河防线,那么中国一定会派遣大量的轰炸机对其实行歼灭,那么他们的“224”型战机就能够给中国的白天作战轰炸编队以极大的打击——甘末林现在最恨的就是中国空军,只要有机会一定要把中国空军惦记上

    丘吉尔在一大早就被电话叫醒了:由于特伦査德秘密回了英国开会,甘末林临时决定的大反攻并没有找到他商量,而甘末林这一在下午作出决定晚上马上执行的进攻行动完全超出了一向行事严谨的英方的认知;虽然他们最后还是在甘末林执行总司令的职权下同意了派遣海航部队参战,但是他们的空军司令特伦査德是在战斗已经打响后才到达红海一线的,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清楚进攻计划由于这种种原因,伦敦方面也是在这一刻才知道分法国人竟然在谁都想不到的情况下发起了反攻

    很好丘吉尔接到电报后没有一丝的不悦,他马上下命令让英国国防部在本土再抽调两百架战机飞赴战区,补充到被调走的部队去,并且电告特伦査德,那些已经开到前线的战机就留在那里了

    “这个月我们能够增加五百架各种战机,而中国人无论如何狂妄,在本月都不可能直接空袭英国本土,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地调动空军参战”丘吉尔专横独断地作完了安排才向其他的决策者们解释道:“法国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起反击,是因为他们一直都在准备进攻,换一块阵地都不可能做得到,所以我们必须要支持,全力支持我想,中国人也绝想不到法国部队会在被袭击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能够反击”

    首相说的很有道理,大家都不反对这个仓促的决定,现在,就看法国人在幼发拉底河两岸到底能够打出什么战果了

    在这一天的早上,丘吉尔和法国总理勒布仑通电之后,满足了法国人的要求,继续把驻守在大马士革一线的二线英法联军抽调出一半赶赴战场;由于这一线有不错的铁路和在德黑兰外围的会战期间英法工程部队修筑的非常好的公路,所以这些部队预计在三天内就可以抵达前线编入作战序列。

    英法联军终于被调动开了他们的后方将会显得很空虚黄伯韬在接到大马士革的间谍密报后马上作出部署:三天后南线部队发起总攻

    “报告司令,法国人已经突破了沿途三道封锁,正在沿着幼发拉底河东进……”一名参谋有些慌张地走进来拿着火线上的急报向黄伯韬报告。

    “怎么?怕了?”黄伯韬镇定自若地道:“他们能够来多少人?顶多在沿河开几炮顶天了他们真敢登陆我还求之不得呢”

    自从得知法国人竟然意外地从幼发拉底河打过来之后,黄伯韬仅仅郁闷了不到十分钟便笑逐颜开了:沿河打进来,进得来出不去他一边下令其他各线防御务必严防死守不让法军其他部队推进,一边安排后方各部做好迎战准备,除了他自己的直属坦克团之外,竟然没有动任何一支部队的防区

    只要法国人进来了,光是空军就可以让他们的庞大船队有来无去至于法国人登陆更不在他的担心之内:从内河船上登陆的部队能够有多重的装备?就这么一支轻装部队,就算他真的穿插到了空军基地附近,也无法突破空军直属警卫部队的坦克连防御,说不定还要被狠狠地收拾一顿

    “给各部下令,紧守防区,不要轻易出击,等确认了对手的登陆部队主力去向后再动”黄伯韬胸有成竹:“我们是佯攻,没有大的作战任务,能够吃掉一支送上门的部队也不错,大家别错过了”

    一场大战,双方都会有失误,就看谁的失误小了

    法国人一直判断幼发拉底河的沿途不会有强力的防御,他们找不到中国人可以快速修筑要塞级基地的地点,这没错;所以他们大胆地把不少的重装备送上了货轮,他们直接把这支突击部队的规模和装备加强到了机械化步兵师的级别但是在他们忘了他们留给中队多少礼物——那些在中国人眼里落后的坦克中队虽然不屑于大量使用这些坦克,但是在精锐机械化部队南调的情况下,这些坦克还是大有用途的,特别是把他们的炮塔拆下来安置到岸边上然后把75坦克炮换成75高射炮,就是现成的良好岸防工事

    黄伯韬确实没有办法把漫长的河岸防守得更好,但是一连三道截击阵地,三十门75高射炮已经够法国人受的了——幼发拉底河从叙利亚过来的很长一段都只有四五百米的宽度,这些高射炮可以打沉法国人的任何船只

    由于中队的催化作用,法国人也知道了高射炮的作用,所以他们也在所有船只上都安装或者换装了75到100的高射炮作为主要火力;他们一直认为他们将会摧枯拉朽般横扫中国人的岸防工事——伊拉克人原来仅仅在紧靠边界的河心岛上有一个炮台,上面用的还是老式要塞炮,那种打一发等老半天的古董;而这个炮台本身就在法国重炮部队的打击距离之内,就算他们再换上先进的大炮都不会成为威胁

    法国船队遭到的第一个重创就来自于这个小河心岛上的一个营这个孤悬于河心的守备营有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