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集团司令员魏特里勒古的一声令下,法军第一进攻集群大于05口径的所有大炮便开始了齐射,密集的炮弹几乎把半边天照得火亮,流星雨般直洒向华军的阵地。经过多日的侦察,法国人确信他们已经掌握住了打击重点:中队狡猾地把一大段前沿阵地留空,并且在上面安装了很多木头做的的假战防炮;实际上中国人的阵地至少离开这些阵地有三公里甚至更远,所以中队真的的前沿阵地应该在离假目标半公里左右开始;而中队重炮的固定阵地和主要指挥阵地以及军营也都已经在他们的掌握之内,看着漫天炮弹,法国人都开始欢呼了,他们确信这一轮炮击能够把对手揍得够呛
怪叫着的炮弹从头上越过的感觉实在不好受,特别是从半天高越过的炮弹因为数量众多竟然还是把整个潜伏战壕的温度提升到了灼人的程度……张灵甫仰头看着越过去的炮弹,心里一边等待着那些震耳欲聋的爆炸响起一边条件反射地张大口,默默在庆幸着准确的情报带来的运气——在这个时空的中国可是世界第一情报强国
由于容慧本身有过建设法国外籍兵团的经验,加上长期的法国生活,在法军当中的情报网建设是非常到位的,在戴高乐的准备攻击命令下来后不到一小时,中国前指黄伯韬司令就已经知道法国人要打过来了。
在这一段相持的日子里,黄伯韬的各部都已经开始撤退,准备各阶段的后撤战法;而留守前沿的张灵甫所部则做了很多的假动作,像故意暴露出假前沿就是其一。在收到法军要进攻的消息后,他已经把全部因为缺少机动车辆而无法携带的各式大炮安排妥当,其中那些轻便的战防炮和机关炮一类就全部前移到了那些已经被法军判断为假目标的阵地上取代了原来的木头炮;而那些75以上移动较为不便的大炮也做好了转移,全部到了真正的预设阵地上待命了。
一向以铁血军人自居的张灵甫自己则直接把前沿指挥所设到了阵地的第三道战壕,可以直接以肉眼看到敌人的进攻
法国的炮兵们那些欢呼声还没有全部消停下来,中国人的炮弹就已经准确地落在了他们的头上在这样的地貌下,双方的炮兵阵地都是主要以挖到地下为掩护的,虽然被打击得比较突然,但是法军的损失远远比看上去少。尽管放眼四周依然是遍地的断肢残臂和炸烂的大炮,间中还有殉爆的弹药在发出巨响,但是这依然无法压制住法军众多的炮阵
经历过最惨烈的巴黎保卫战的法国人在大炮的对抗中显示出了惊人的强悍,他们迅速就找到了对手的阵地,和中国炮兵开始了炮战,双方都为对手的优秀感到震惊。
中队因为很多车辆的损失,那些无法运走的大炮数量也不少,尽管只是把一半火力暴露出来,但短时间内在炮火对决中并没有完全处于下风;但是中国人还是很快就狡猾地选择了不和法国人对射了,他们总是在开火打上一阵后突然全部停火,然后不久在另一个炮兵阵地开火,造成一种他们在依靠机动车辆游击的感觉,实际上在法军的炮击中,他们的炮手们还是只能躲在防炮工事里忍受着天翻地覆的感觉……
被中国炮兵们迷惑住的法国人不断寻找着对击速度居然出奇的快,素质上远比中国人曾经对决过的苏军强多了。但是中队干脆放弃了对射,而是把炮火设定到了法国人准备出击的坦克部队头上,这种打击让法军的损失就大多了,布置得比较密集的坦克集群被大炮炸坏了不少,那些准备随着坦克冲锋的步兵更是被炸得哀鸿遍野……
很显然,中国人也侦查到了他们的出发阵地对手的水平很高啊……但是,这出发阵地是临时确定的呀中国人怎么知道的?勒古忽然觉得有点心里发凉:到底是那些传说中无所不能的中国侦察兵已经在他们的周围为炮兵校射还是他们的内部有敌人的潜伏者?
战场上的每一个瞬间都会让将领迷惑,但是却没有时间想清楚,勒古只能当机立断下令坦克集群冲锋了
法国人从来没试过这样的进攻方式,使用二百辆主战坦克直接压过去而在后边不跟步兵而是上轻型坦克;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实战检验
当法国坦克们掀起的沙尘像墙一样压过开阔带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还是低估了中国的炮兵,中国人竟然在刚才的炮战中仅使用了一半的火力这个时候,当他们的坦克都开始进入到最有利于打击的地带时,中国人的大炮才开始尽情倾斜弹药
一辆辆坦克,平时像怪兽般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家伙在炮火的包裹下却显得那么脆弱:直接被大炮命中的固然不在话下,那些被炸起的碎石泥块遮挡了视线的坦克车也会出现混乱,而那些被爆炸震得抛起或是颠三倒四的坦克也不在少数,威武雄壮的坦克集群竟然像遭遇龙卷风的非洲野牛群一样开始混乱了起来
偏偏这时法国人的炮兵却帮不上忙:天空上忽然来了上百架的夜间轰炸机,这些航程远速度快据说是用木头做的家伙携带的弹药却不少,他们整群地出现在夜空里对那些已经暴露的法军炮兵阵地进行毁灭打击航弹的威力当然不是一般炮弹可以比拟的,更要命的是这些炸弹中夹杂着大量的燃烧弹,不光能够覆盖着阵地燃烧而且在火焰中还会释出让人闻到就咳嗽昏迷的重气体这些重气体会罩着阵地慢慢凝集到战壕里和炮坑里让那些炮兵们在极度难受中昏迷死去……
可以支援这场揭幕战的中国夜间轰炸机只有二百余架,第一次出击就出动了一半;因为对敌人出击时机的出色判断,这些飞机实际上是在半空中待命的,所以他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夜空上观察清楚了所有法军炮兵阵地才施以最大力量的打击
法国人的夜间战斗机不多,而且素质上也跟不上,他们起飞的二十余架战机很快就和护航的中国战机打起来了,在数量相当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无法起到防卫作用而且很快就成为被消灭的对象,只能一边落荒而逃一边眼睁睁看着中国空军蹂躏他们的炮兵。等第二批盟军战机赶来,那些较为先进的英国飞机到达时他们才发现中国飞机有多优秀:这些传说中很差劲,用木头做的可以用下来的飞机不光非常耐打,而且在把炸弹扔掉后竟然直接就充当战斗机和他们干了起来联想到对方已经在空中战斗了那么长的时间,可以知道这些战机的油耗水平有多出色,航程有多远很显然,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盟军都必须要在空中劣势下作战,这是勒古在地下观看的感知
夜色与硝烟中,法军的坦克集群终于一头扎进了中国人的前沿阵地当勒古在望远镜里看到了前锋的坦克被击中殉爆的地点时,他连忙命令第二梯队前进,并且开始指挥步兵们也跟在第二梯队身后上去了
移动堡垒意识严重的法国坦克部队,始终没有完成本质上的转变,他们的第二个梯队开始复原了和步兵同时前进的方式——送死的方式
中国炮兵们竟然不管那些疾风般冲过去的坦克而是开始截击第二梯队移动速度慢而且夹杂这无数步兵的队列完全是在死神的阴冷笑容注视下前进的,每前进一步都会有坦克被命中,每一秒钟队列中都会有炮弹落下,如果不是士兵们在炮火和浓烈的硝烟中已经晕头转向的话,估计全部要变成逃兵了
冲啊全速冲刺……在慌乱中那些经过系统训练的坦克手们发现不能再这样前进了,他们开始选择了正确的做法,抛开步兵直接冲过死亡带……
和中国人打仗真是艰难啊,不是说这支部队已经把自己折磨成半残废了吗?勒古开始感叹,现在他已经没有得选择了,他开始把所有的坦克、装甲全部投入战场作全力一击各个坦克装甲分队开始迂回穿插,各部配属步兵也开始压上冲锋……
“瞄准……开火”随着一声令下,一门潜伏在早就被法国人划定为假炮阵地的炮壕里的战防炮开火了,它离目标只有两百米。在今天早些时间里,中国战防炮手们才得到了最新的通知:经过分析,法国人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夏尔b”坦克确实很难在五百米左右被正面击穿,除非是击中他们侧面的通风窗;这款坦克的通风窗竟然占了侧面三分之一大小瞄准中部,用穿甲弹打击,就会有三分之一的击毁概率;距离更近,炮火轨迹更精准,命中率会大大提高而到了炮弹完全以垂直方式打击到坦克表面时,也就是三百米内时,不论是穿甲弹或者破甲弹都能够对“夏尔b”完成全车体绝杀了
优秀的炮手们在两百米的距离,虽然是在夜间,但也能够一击即中这些一直隐伏的战防炮们终于等到了发威的时刻,他们开始直接绞杀法国人的主战坦克
在主战坦克身后的那些轻型坦克集群连忙向中国的反坦克炮兵阵地猛扑,中人就以血肉之躯使用着枪榴弹、平射迫击炮、反坦克手雷和地雷和对手拼死决战
中国人的阵地纵深非常深,最前面被击毁的法国坦克竟然已经深入了八公里,但还是没有凿穿阵地,而逐渐因为素质欠缺,互相配合水平还不到位被中国的反坦克战打乱了队形的铁流已经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混乱,无论是攻击方向还是互相掩护都开始错乱了,这样就造成了更多的坦克被击毁……勒古的四个坦克梯队中只有一二梯队是“夏尔b”作为主战坦克的,后边的都是以“索摩亚s-35”中型坦克作为主力,他们的冲击力在对付步兵时其实还要更加占优,但是出于对“夏尔b”的崇拜和信仰,当看到自己最厉害的主战坦克被打得死伤遍地时,后边的三、四梯队坦克都害怕了,他们并没有采用前赴后继的冲锋去战斗,而是更多依赖步兵去清扫阵地——又是一场灾难
中国的第二批夜间轰炸战斗机到了这一批轰炸机就是专门为了对付法军步兵而来的,他们主要携带的就是那种可以覆盖五个足球场面积专为杀伤地面部队的“散花”子母弹
这时刚刚因为中国炮兵们在连续的炮战中已经难以为继而得以快速前进的法国步兵们正在轻装甲的掩护下冲到中队前沿,密集的冲锋队形恰好撞上了这个时空最强有力的地面杀伤武器
散花式子母弹在数分钟内便把整片大地笼罩在烟火扬尘中,诺大一个法军冲锋集群竟然在望远镜里消失了这惊人一幕让勒古这个从北非军团调过来的法军少壮派准将吓得目瞪口呆法军整个进攻集群彻底陷入混乱,升到半天高的尘泥也把后方的支援炮火全部阻隔了。
在乌天黑地的战团中,牢牢守着自己阵地的中人成了最清醒的一群,而晕了菜的法军开始变成了被屠杀的对象经常可以看到慌不择路的装甲车甚至是重型坦克在昏暗中被某处射出的炮火打成一团火球,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失去了方向感的法军士兵在冲锋枪和机关枪突然喷出的火网中整片倒下……冲进了中国防御带的法军、伊拉克军和其他的盟军部队全部如同身陷地狱,在承受着无尽的杀戮煎熬
作为法军现代化改革的代表作之一的盟军第二坦克集群竟然在一场没有中国坦克部队参战的大战中,在他们的理论里可以轻松突破的坦克对战壕的对决中被打得惨败
勒古不敢相信在望远镜里看到的一切,他的部队不是没经过大型的军事演习,他们在每次的演习中都能够轻松突破人肉防线;但他们在中国的血肉长城前把钢铁洪流撞得粉碎
这是一支怎样的魔鬼军队勒古已经心惊胆战了,他没有收拢部队的办法,只能让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全力防守准备迎接对手的反攻……
天色开始亮起来了,中队的反攻也开始了,从天上开始幸亏在后方得知前线惨败的戴高乐命令英国人队的昼间攻击集群;天空上是两百余架战机在纠缠,地面上是法军在中国人的炮火中仓皇撤退……
因为要保存实力而打得非常诡异的中国战斗机们开始严格执行那种打了跑战术,在性能上占据一截优势几经改造的“喷火女郎”在对付着相当于它们中期改型的“224”型时虽然不能随意蹂躏,但是占据高点利用速度冲刺和强横火力突袭打掉对手一架然后利用速度和灵活性摆脱的战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他们的双机编队战术把保守的英国五机编队打得落花流水,很意外地在一场性能相差有限、六十对一百五十的战斗中最终创造了四十七比三的优异战绩
这个时候的法国人才感觉到中队实在太可怕了,他们竟然还有那么多的大炮,中国炮兵们在完全没威胁时,根本不管消耗,随意在炮兵航空兵校射下把大量的炮弹尽情往法军撤退群落里倾泻……事实上他们这些大炮就是带不走的集团军所属大炮,它们本来的使命就是要在这场大战中消耗光,把炮弹打完然后炸掉
所以这次逃亡的法军有幸了,他们受到了黄伯韬整个集团军所有无法带走的大炮的追击不知就里的法军还以为他们陷入了中队的歼灭陷阱中,是中队集中全力要消灭他们;当中队掩护撤退的一支坦克小部队,十辆“龙刚式”轻型坦克出现时,法军已经完全崩溃了。而杀得兴起的张灵甫更是即兴把掩护撤退用的三个骑兵营集中起来搞了一次骑兵冲锋……
法军最精锐的盟军第二坦克集群竟然几乎被中国步兵全歼?整个盟军司令部陷入在一片死寂当中,没有人敢相信这是真的,在荒野中,在战壕里中国人竟然凭借空军帮助靠步兵全歼对手机械化部队?
“这不可能”戴高乐宁愿相信是自己的部队胆小如鼠导致的失败,因为这如果是真的话将颠覆掉他的全套现代化军事理论
“我会亲自去一趟”戴高乐跳了起来,他真的挎上冲锋枪冲了出去在他手里紧紧把一张对方将领的照片攥成一团……
第一卷 第二三三章 将领们的犯错
第二三三章将领们的犯错
大战过后的荒野在烈日下恍如十八层地狱中的晒尸场
无数的坦克遗骸蒙着沙土带着各种的光怪陆离的伤口和残破一辆辆、一堆堆像化石般趴满望不到边的战场;人的尸体和着干凅的黑血和沙土凝成一滩滩疙瘩却完全融入到了环境色中,一眼扫去竟是好像已经尘归尘土归土了……
张灵甫肩上除了依然挂着冲锋枪外,还用三角纱巾吊着一条右臂膀——他受伤了,还不轻,一块弹片从大臂划过,一二头肌的肌肉都划断了,而且还震折了骨头。但是他依然带着那支冲锋枪,依然要让所有人看到他们的副军长还有战斗力;一个多小时坐在车里颠簸在荒漠中,他算是以最高效率检查完了战场了;在麻药开始失效,伤处每一刻都带来疼得要晕过去的感觉时他终于停下来和参谋们在一处背阳的地方开起了军事会。
“师座,我们大胜,把阻击战打成了歼灭战,几乎全歼‘伊拉克’部队前锋第二装甲集群……”一个参谋任由骄傲的泪水从布满泥粉的脸上滑落,一边报告着最新的数据统计,这个会议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流泪,他们的样子看上去也完全一模一样,每一个人都被汗水、血浆混和着沙土包裹了一身。
本来,张灵甫的部队的作战任务就是死战一场,用钢铁般的意志死死顶住对手的主力部队,令盟军其他的穿插部队也不敢冲过去快速深入,让后撤部队可以尽量地把能带回去的物资带走。所以在张灵甫在准备当中把他的阵地布置得很大,不到两万人的部队竟然防守着一个集团军的阵地;他打算在这里死战两到三天,让法国人吃尽苦头后在对方其他包抄部队的缝隙中分散突围
这样的仗也只有他张灵甫敢打,这就是死仗,他的部队是为了全军大踏步后撤集结准备的弃子战前他就已经做好了战死殉国的准备了,所以他非常夸张地把自己的指挥所放到了第三道战壕,而在战斗中法国人的突击车队一度打到了第十二道壕他还不知道曾经有一支迂回的法国坦克轻型坦克侦察连到过他们的阵地后方十五公里处,正在犹豫要不要从后边突袭;他更加不知道他们就这样钉在这里把那些实际上已经把他包围了的其他各路盟军搞糊涂了,到底要迂回配合吃掉他们还是继续前进……
大胜惨胜虽然胜利的降临让他抑制不住泪如泉涌,但正和身边的将士们理解的一样,张灵甫的眼泪实际上是为了那些埋骨他乡的手足们流的他的部队自东北整军组建,杀过鸭绿江、横扫东海省;千里追苏军,打到乌拉尔;南下土耳其,跃进波斯湾……在所有的大战中,自出道以来他一直都是当先锋的,论勇锐,他的部队当为全军第一为了大局,为了吓住盟军不要肆意冲进,中队不惜牺牲他们这支超强军作为弃子断后,可见大局之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他张灵甫就敢接了这样的任务,他把自己的起家部队都赌上了;这场大战后他的部队一定要重整,一定会成为中队的另一面精神旗帜,就冲这他已经把自己当死人看了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留下作战的一万七千多人在此战后竟然只有不到一万人能够站起来时,他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痛心疾首……
有句战争名言这样说,每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都充斥着双方将领的错误与谬误……法国人错误地以为他们将会摧枯拉朽般就突破张灵甫的防线,所以他们没有采取各个分段战术组合的打击方法,而是一开始就尝试那种以坦克集群全力冲击的全新战术,但是他们的其他部队进攻时却依然采用和上次大战完全一样的疯狂的步兵集群冲锋而且和坦克部队之间的配合宛如陌路。他们的坦克部队很幸运,因为张灵甫要防守的面积太大,他们很轻松就突了进去;但他们更悲剧,张灵甫的部队集中了整个集团军运不走的大炮——因为中队向来大口径火炮都不算多,为了以后的决战,更是想尽办法尽量把大家伙运走,所以后撤部队留下了大量的战防炮和小口径步兵炮以及高射炮这样的反坦克利器;中队用它们在庞大的阵线上布置了无数的反坦克阵地,而更配合的是法国人的高速深入总是把自己最弱的侧面暴露给一处处的伏击点
在昏天黑地的乱战中,同样不分东西的中国士兵们丰富的战斗经验让他们成了最后的赢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伤亡却严格地执行了战场纪律,每个人都只管完成自己接到的任务、每个人都在用生命坚守阵地;而缺乏实战经验的法军们在这样的大混乱、全凭意志与经验去坚持的角力中被折磨得崩溃了。
法国人有过无数的胜机:他们任何一支其他的坦克迂回小集群如果毫无顾忌地从侧背包抄冲进中队的阵地,至少会让这场战斗中的法军不会最后大乱起来甚至会获胜;但是在他们得知主力集群面前中队的火力是那么的强横,看上去非常有卖破绽要歼灭掉第二坦克集群的意思,特别是他们在整个晚上没碰上一辆中国坦克时,他们反而害怕了,他们觉得自己会中计当得知恐怖的中国空军几乎把第二坦克集团的配属步兵全部席卷后,这些部队更加没有任何迂回进攻或是直接挺进的动作,他们只是在大战场的周围相隔数十公里的地方待命甚至悄悄退却
一道道整理好的报告在不断地给后方发去,大家在很短的时间里都已经从损失惨重的悲伤或者大获全胜的喜悦中平静下来了,这时张灵甫却收到了一个让他喜出望外的好消息:尖兵们一直追杀过去,发现法国人的大量炮兵阵地,那些没被炸坏的大炮竟然有超过两百门这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这些大炮的运输工具竟然大量被留在那里,那些汽车
法国人似乎没有打败仗逃亡要销毁武器的习惯,他们在看到中国的空军们都喜欢追着汽车打的时候,他们甚至放弃了汽车
一个小时后,重新打过止疼针的张灵甫已经看完了这连绵不知道多少公里的法国炮阵:法国人太他扯淡了这还是军人吗?张灵甫无法相信他看到的一切:全是最新式的斯奈德大炮,而且大多数口径都在20以上无论是汽车上还没卸下来的还是已经塞在战阵地坑、壕沟里的弹药都让人看得眼热,这可比中队一个主力集团军所有的大口径炮和弹药加起来还要多;可以使用的汽车经清点是六百九十二辆……乖乖,法国人全是辎重兵吗?
在张灵甫的加急汇报和要求下,中国空军开始竭尽全力向盟军的后续部队进行袭击,让盟军部队以为中国人要反攻而给张灵甫争取时间处理战利品。同时黄伯韬直接和彭汉柏联系,让他把黑海军区的那些保留的的大运输机和远程轰炸机出动,紧急给张灵甫支援一个整编团的从黑海军区抽调的中德两国机械工兵——经过中国士兵们的检查,他们发现很多的法国坦克在经过几辆并一辆的处理后,是可以使用的;特别是那种主战坦克“夏尔b”由于有分隔仓设计,只要不是伤在一处的两辆车拼在一起就有八成机会能复活
能够复活就行,能不能打仗倒是其次的,中队现在缺的是运输工具;只要多一套可以开得动的底盘就意味着可能多拉走一门炮在这场大捷中张灵甫的部队还缴获了那么多的中队较为缺乏的大口径炮也让黄伯韬无法舍弃,本来准备丢盔弃甲到后边等待和孙立人会师的黄伯韬现在可有点抖起来了:只要能够把缴获的物资大部分好东西运到集结地,他根本就不用支援也能迅速恢复过来,当然除了坦克车外。
临时的调动让中国空军马上成了最忙的人,他们既要马上对“伊拉克”军队进行压制,还要对付大量的运输任务,除了往前线空运油料和空战物资以及人员外,还要把大量的缴获和原来计划中运不回来的物资、上万名伤员火速运走
张灵甫的部队就剩下几千人了,他们除了要负责守住阵地外,还要充当辎重兵帮忙搞运输;因为这场大胜对敌人打击极大加上空军的疯狂出击,他们估计敌人最少三天甚至十天内是无法向他们进攻的;这可以抢运多少物资、后续部队可以多了多少的布防机会啊每个人都像疯了似的劳作着,他们自己也知道,如果身后部队的撤离顺利,他们甚至本身也都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得益于在零陵时就特训出来的中人特有的灵活方式,很多的大炮竟然被固定在回航的战斗机上被运回去,几个野战机场也完全使用了那种加油接力式运作;一门门重炮竟在无法降落重型运输机的前沿机场上被分解锁上了载重力强的木头战斗轰炸机再颤颤巍巍地起飞运回了后方
战争就是这样,根本不知道法军后面蒙哥马利第一坦克集团其实已经接手了第二级防线并且可以随时反攻的张灵甫让他的部队全部当了辎重兵而防守交给了空军去负责
一辆辆复活的履带车拉着弹药、大炮甚至是待修的其他坦克装甲车重要分解部件、一辆辆货车运载着大量的其他物资车水马龙般向后狂奔;而路上的简易接应点上都是王洪标原本散入到荒野的部队,他们重新出现在大路附近接受空投的油料、为路过的运输队提供吃喝加油……当然他们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很多本来就没打算运回去的笨重的不重要的坦克部件遗骸放在适当的地点炸掉制造现场,这样就能够给“伊拉克”军队在进军路上不断看到中队沿途毁弃的物资,让他们充分相信自己实际上已经取胜
在玩这些小把戏装神骗鬼上,全军可没一支部队玩得比王洪标好,他的出身就是专门在军训基地扮演日本军队;他们对于如何蒙骗别人已经驾轻就熟。
“简直不可思议,这个黄伯韬,这个张灵甫……”实际上负责对占局变化进行临机决策的白崇禧眉花眼笑,这样一个阻击战后,他悬着的那颗害怕后撤时损失过大的心终于放下了,现在留给中队准备决战的条件好得多了。
白崇禧是在整个战斗全部结束后的六个小时收到了全部战报和数据的,中国空军在前线指挥李桂丹的率领下配合张灵甫部在一晚的疯狂大战中总共击毙敌军约两万四千余人,击伤当在四倍以上,击毁敌军主战坦克三百二十二两、中型坦克一百四十四辆、各种轻型坦克装甲车等达到惊人的六百辆张灵甫部这样一支准备作为弃子用的的部队在一场自杀式防御中竟然彻底打残了“伊拉克”军最庞大的坦克集群并且几乎全歼了这支部队
因为中队在通讯基础技术上虽然不比英法等国要强,但是他们在电子板、小电子元件上却领先太多,所以中国的军方通讯技术应用是全世界最普及的;他们能够即时把发现的新情况通过简易电台直接以对话方式报告上头,而汇总的材料也可以马上被转发南京。
六个小时,南京就对战斗情况了如指掌,这在戴高乐看来是不可能的;现在盟军“总顾问”正在一边抱怨着路况,一边忍受着骆驼与马粪的味道,逆着败兵的后退方向以时速不到十八公里开进……
在干旱而昼夜温差大、到处是沙砾和碎石的荒漠上行车,对汽车和坦克都伤害极大,中国的三个集团军全部轻重坦克装甲仅剩下两百多辆“龙刚式”可以用就是明证——这个数字只是相当于正常情况下其中一个集团军配属的坦克师的一个坦克团的数量作为这一带的老牌殖民国的英法部队当然不会随便拿坦克车往荒野上撞,所以戴高乐的车只好挤在那些负责运输的阿拉伯军队的运输队中摇摇晃晃地前进。
“隐蔽……”随着开路汽车的讯号,他们马上驶入到了荒漠中,拉起伪装网,人员则一个个到了车外趴下……很快天边就飞来了两架中国战斗机,不是“喷火女郎”而是“无所不能”型战斗轰炸机,这款木头飞机就在盟军总司令的头顶上骄傲地盘旋,肆无忌惮地选择着地面目标然后狠狠地冲刺了多回直到把这支运输队打得落花流水才飞走。
汗流颊背的戴高乐无奈地看看跟来的英军参谋,他也不好意思说——英军那些号称不会比“喷火女郎”差的“224型”战机被中国人打得找不到北,越往前线去就越不见踪影了;在出发后他们在地面上也亲眼见过这两款战机对决,无一例外是“喷火女郎”干掉了“224”。但是戴高乐连抱怨都不敢吭一声——法军的脸才丢得大,不光几乎被全歼,而且全线溃败,甚至把伊拉克边界上原本和中国人对峙的那道屏障式防线也弃守了人员和物资的损失都不知道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前边运上去的物资肯定是全部丢光了;这场战争的闪电攻击开始要面临物资短缺
更让戴高乐大光其火的事情其实他还不知道:那些负责分进合击的轻型坦克集群已经在他们前进的时候,擅自后撤了
“看来我们中了全套,那些中国人一直在假装撤退,但是他们却在往前线增兵,昨晚集中主力打了那一仗……”一个英国参谋在看到中国飞机走后,解讪似的道:“但是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们在获得如此辉煌胜利后没有继续进攻呢?要知道中国人打仗好像是很喜欢一鼓作气打到底的……”
“你怎么看?”戴高乐忽然脑中似乎也抓到了些什么:“你不会是认为昨晚实际上我们把对手也干掉了吧?”
“是的,我真的是这么看的……”英国人回答道。实际上这个英国佬只是一路上都看到英国飞机被中国人打下来,到了后边他们头顶已经没有了掩护而说一些振奋人心的话。
但是在戴高乐听来,他忽然觉得这个英国人的分析是对的:他有过那么多的演习数据,他相信昨晚一战中国人肯定不会好受,甚至他们的伤亡应该是自己的数倍。只有这样才合理,至少,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那么,如果此时直接让蒙哥马利的第一坦克集团压上去呢?会不会取得决定性胜利?
戴高乐有点后悔跑这一趟了,如果他在总指挥部,现在也许会和蒙哥马利商量进军的事情。但是自己这一回,从火线上开始视察到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然后绕回总部开会,至少也得是后天的事情了。
第一卷 第二三四章 蒙哥马利冲锋
第二三四章蒙哥马利冲锋
也许这是个不容错过的机会……中国人不可能知道我们有另一个坦克集团马上能够跟进接着进攻,但是……哦,不可能,中国人不会那么弱,他们甚至击败了突袭强攻的法军;英国人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进攻一支直接打残一个法军机械化集群的部队……路上戴高乐一直在在沉吟犹豫中错过了扳回战局的重要时机——此时原本作为跟进主力的蒙哥马利第一集群如果接着顶上去,打了一晚还做了半天苦力正在休整的数千中国部队甚至连他们坦克集群冲锋的一个小时也顶不住但是出于对能够不用坦克对决凭血肉之躯全歼第二坦克集群的中队的敬畏,加上心底里有种不希望替人作嫁让英国人占太大便宜的心态,戴高乐始终没在路上给蒙哥马利发报……
危险就这么幸运地从张灵甫身边绕开了,谁能说战场上的英雄们,那些百战不死的将领们不同时又是一个运气好到极点的家伙呢?这个勇到极点自负到极点的家伙完全相信对手没有在两天里进攻的能力,把部队全部当成了搬运工和机修工;中队就在那里大模大样地把物资搬运到刚修好组装上的坦克或是仅仅是个可以行走的底盘上,加满油一辆辆地拉走
蒙哥马利的第一坦克集群主战坦克是新鲜出炉的“a2马蒂尔达”六十辆,这款坦克是在发现中国的“龙刚式”轻型坦克的优异性能和吨位后加速改进的一款步兵坦克,重量达到27吨,但是速度和炮径都让人很不满意,唯一的优势是78主装甲的厚度可以成为绝佳的防御。至于那些更轻的,原来以为很不错的“a”型则完全可以在和“龙刚式”对比后扔进熔炉了。另外的三款巡洋坦克实际上除了炮火威力不大外速度也不够,这样的坦克集群如果在对上中国的“暴龙式”主战坦克集群,只有送命的份;但是现在他们却凭着吓死人的数量在中国坦克极度缺乏的时候威力无伦地压到了前线。
蒙哥马利对于进攻中国人是怀着非常小心的态度的,毕竟他比较清楚中队在土耳其人面前表现过的素质,这才是真正的陆军当然,在他眼里他的部队也不错,因为出征土耳其时他的反对,这些训练时间很长的英国坦克主力部队并没有和那些步兵一样到了黑海东岸,他们都在直布罗陀待命;现在他们成了英国陆军的骄傲——他们的训练熟练程度远超过法国人自诩为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军坦克部队。但是,蒙哥马利还是很知道深浅的,那些“夏尔b”的威力如何他很清楚,如果让他马上跟上去进攻一支能够正面击垮盟军第二集团的部队他还没这个胆量。
小心翼翼的蒙哥马利现在花得更多的功夫是在为他的坦克部队增加防空火力和伪装来对付可怕的中国空军,还有就是向后方要求开辟更多的野战机场,顶上来更多可以作战的飞机。现在的局面让他也有些感到突然,本来作为总后备机动力量的他们竟然刚上战场就被顶到了最前沿,法国人丢掉真正的最前沿后的最前沿。
蒙哥马利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虽然他有时看上去好象很弱势一样;现在,这位司令长官在计算了戴高乐至少要两天才能回来后,自己也就马不停蹄地视察自己的部队去了;他的部队很多已经接替了原来二线的法军,因为他们的士气比较高。
到了各处前沿,他很满意地看到士兵们一板一眼的做着空防准备,伪装布置很严密,部队之间的间隔也非常合理。
“小伙子们,和中国飞机较量的感觉怎么样?”蒙哥马利知道这段战壕在早上打掉了一架中国战斗轰炸机。
“那些胆小鬼经常来马蚤扰我们,但是他们已经很少会俯冲下来了,他们也害怕我们的炮弹……”高射炮手们的回答让蒙哥马利更加兴奋:他终于找到了全军中唯一不怕中国空军的部队,要知道他们的空军已经被中国人欺负得根本不敢主动挑战对手
英国坦克部队的空防营的素质是不错,但是中国空军让他们轻视的原因其实仅仅是中国空军从没真的对他们下过重手
现在中国空军的战斗轰炸机已经被证明可以用来锁上大炮起飞带走,虽然不是50以上的大家伙,但是05口径的大炮已经基本由他们包运了。因为它们不错的作战性能,现在中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