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 >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第87部分阅读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第87部分阅读

    进的年轻将领一定是伟大统帅斯大林同志绝对信任的人看来反攻要提前了罗科索夫斯基思考着,还是等两个年轻将领到了再发动吧,否则有给他们下马威的嫌疑;现在作为军中重臣的他最主的事情是要先取得斯大林同志的信任

    “看到了吧?苏军吃上豌豆烩牛肉了这支可不是在东北跑两步都腿软的那些部队你们可别给老子丢人,见了硬角色就软蛋”张灵甫在一列军列上教训着手下,但脸上的表情却在告诉大家,他毫不在乎对手有多强大。在接到黄伯韬的紧急通知后,张灵甫兴高采烈:终于找到了一块可以练练牙力的硬骨头了

    在贝加尔湖北线迂回横扫了苏军的孙立人和戴安澜则在一起商议,“这次苏军看来是玩命了根据资料显示,乌拉尔山东部可都是矿区,那里有大批的挖掘机械,要是被苏军动员来修工事,还真是很麻烦”孙立人道:“难道还真得等到冬天才好发起总攻?”

    戴安澜看起来总是一副庄重敦厚而不失平和的样子,他看着孙立人道:“怎么,你觉得乌拉尔山以东的这场会战很难打吗?不像你啊,抚民,你不是一向看不起老毛子吗?”

    “是啊,老毛子打仗确实不怎么样,但是谁拼起命来不是加三分狠啊,我们这一路打来也太顺了世界第一大国要是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我还真怀疑他们的领土以前是怎么搞回去的”孙立人依然显得很谨慎,他总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彭汉柏在这天晚上收到了前指急电:马上把后方的清剿工作放下,明天全军开拔西进除了他的部队外,像王洪彪的部队等野战步兵主力部队也都通通收到开拔命令——黄伯韬感觉不对了,特别是在他和谭笑通过电报后,他发现元首对那几个苏军将领似乎非常的了解,称他们为不世名将这还了得?苏军来了三个“不世名将”,那可是真正的大决战啊于是他连忙调兵遣将,把全军精锐都西调,甚至让三大东北防守主力的部队也仅留下部分驻军便尽快西进

    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外国将领谭笑并不都熟悉,但是在原来时空的他可是解放军的一员,苏联那些名将能没听过吗?妈呀,除了已经战死的朱可夫外,苏军二战名将排前几位的全来了看来要击败苏联可真不容易啊,谭笑暗暗大吃一惊:他也被东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可以继续摧枯拉朽了。幸亏这次情报部门弄到的情报极其详尽,对手将领一清二楚,这才让他惊醒过来:东北大胜赢在布局,但北极熊依然很凶猛

    几乎集中了中苏猛将对垒的世纪大战一触即发,真正的决战开始了

    (作者:中苏大战还有得打了,看中国将领如何一个个把老毛子宰光吧)

    第一卷  第一八零章 血与火的洗礼

    第一八零章血与火的洗礼

    张耀明的第二十五野战军是由原来有着“千里驹师”之称的关麟征起家部队国民军第二十五师扩编而成,因为他是和关麟征当年一起投考黄埔军校时那十一个老兄弟之一,已经升作军区司令的关麟征才会把自己的起家部队交个他。这是一支不能失败也不能后退的部队,这是他们黄埔系西北帮的灵魂

    张耀明很快就否决了后撤的想法,就算前面是全苏联的部队来了,他二十五野战军也不会后退一步二十五野战军开始对自己的防线进行各种整固了,他们是最早接触到谭笑的那些新式战术的部队之一,训练和装备也是最好的部队之一,他们对于谭氏工事的构建和布置非常熟悉构建防线还有很多用得着的东西,比如那些被他们的“龙刚式”和“暴龙式”坦克击毁的苏军“t26”坦克,都被当成了火力支撑点拖到战壕里去;苏军挖掘出来的那些人工河现在也反过来成为了中队的利用对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本来就有大量的工事预制件,这在毫无险要可以利用的平原地带非常重要

    为了掩护二十五野战军进行布防,中国空军派出了大量的侦察机在苏军阵地上空到处飞,这也让很多想向他们开火的苏军炮兵部队不敢轻举妄动。

    中队开始加固防线?罗科索夫斯基又吃了一惊:在他的概念里中队几乎是不修筑工事的,他们在横扫整个新西伯利亚时基本就是以装甲车和坦克车作为掩体驻扎,然后一直以钢铁洪流的形式冲垮苏军什么时候中国人会挖战壕了?没经过东北血战的苏联名将不知道,在钢铁洪流诞生以前,中队的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就是修筑工事

    看来那两个集团军的到来确实惊动了中国人了但是,现在要发起总攻似乎还是不好,毕竟中国空军太厉害了,而且一旦这个时候发起进攻就是明显和两个新锐将领抢功劳啊罗科索夫斯基的这一决定,给二十五野战军的准备工作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作为半机械化部队,二十五野战军也是有很多的工程装甲车的,他们修筑工事的水平和速度远远超过苏军

    与最前沿双方的暗中使劲不同,在后边的郑洞国的二十六野战军已经对鄂木斯克开始了连续第二天疯狂的进攻

    在得到关麟征的命令,必须二十四小时内拿下鄂木斯克后,郑洞国也开始不计成本了。但是在他们面前的鄂木斯克城里的部队是罗科索夫斯基准备用来拦截中国后撤部队的最后一道杀手锏,这个城市的守军数量与弹药粮食配给都非常多,远超过有伊西姆河为屏障的伊西姆城,守军的作战意志也是空前的,他们的最高指挥官都知道自己的使命——他们不是为了死守一座城市,他们是为了大反攻,是为了胜利而战

    连续一个小时的轰炸和大炮轰击后,二十六野战军的一次疯狂进攻竟然还是没有解决问,城里胶着地打成了逐屋争夺战;在城外用望远镜观察战情的郑洞国有点气急败坏了,他已经输了一瓶法国红酒给覃异之,要是今天拿不下,再输第二瓶他可就把脸丢光了

    “怎么搞的,不是打进去了吗?怎么还没拿下”郑洞国踩熄香烟,走出了观察哨顺着交通壕往最前端的战壕走去

    城里的战斗非常激烈,受过专门巷战训练的中队在大量的冲锋枪、手榴弹和迫击炮、掷弹筒等巷战利器的支持下,杀伤的苏军数量非常惊人,几乎每条街道上、每栋建筑物里都塞满了苏军的尸体;但是,苏军不管死了多少人总有人顶上,中队每占据一处火力点都要经过反复多次的争夺才能如愿。

    冲锋枪确实是巷战的利器,但是他们的耗弹量也非常惊人,由于苏军的冷枪冷炮也不少,战斗在第一线的士兵经常会被切断了弹药供应,很多火线上的士兵已经开始使用缴获的“莫辛纳干”步枪了当中队的火力一旦不能强于苏军的冲锋密度时,苏军反冲锋上来的部队就会冲上来通过近战杀死他们。冒进的部队已经战死了不少人了,但是还没看到苏军有崩溃的迹象,每次的反冲锋都还有那么多的人

    “钧座,我看这城里的守军数量是我们预料的五倍以上啊难道就有那么多的逃兵逃回来参战吗?逃兵一般是没有那么强悍的战斗力的”一个参谋觉得有些什么不对劲,他对郑洞国道:“我怎么觉得这里的苏军像是一支有作战任务的伏兵啊”

    郑洞国听到这番话后沉默了,那股子火气也被压了下去,片刻他下达了命令:“巩固已经占领的阵地,突击部队停止进攻马上汇总歼敌数目呈报上来”

    一个小时后,当数据呈报到郑洞国面前时,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已经歼灭了超过四万名苏军天啊,城里有多少守军?这很不正常啊,如果苏军在城里有十万人的话,那么光被杀的就达到四万人的苏军受伤丧失战斗力的人应该倍于此才对,他们应该早就没有了反攻能力了郑洞国仔细地看着战报汇总,发现很多部队都在占领的阵地上发现相当不错的防空工事,这些地下室加固成的工事甚至可以让上边的楼房抵消了空军50公斤航弹的袭击而里头的人安然无恙这可以解释到为什么中队经过猛烈轰炸和炮火覆盖后,进攻依然困难重重;但是更让郑洞国心寒的是:这城里到底有多少这样的防空工事?到底藏了多少部队?

    “二十六军郑军长来电我军发现鄂木斯克城内守军人数应该远在二十万以上,其部队都有非常完备的防空工事,普通航弹和重炮对其打击并未能造成足够效果,请调动空军大量使用燃烧弹和毒气弹协助另我怀疑这部苏军是另有作战任务在身,从他们前几天一直未主动攻击并不断与我军的白俄代表谈判种种迹象表明,苏军似乎在拖时间,等待某个出击命令”参谋念到这里,关麟征忽然从地图前离开,拿出早前覃异之的电报认真看了起来“歼敌数量过十万过十万”自言自语了几句,关麟征命令参谋马上发电报给覃异之让他把自身伤亡数字呈上,要求不带一点水分,死了多少、重伤多少、轻伤多少全部呈上

    “命令第二骑兵军派出得力一部,连夜沿我军和新疆兵团防区结合部攻击前进到佩图霍沃以南驻守,防止敌军迂回包抄,命令铁路沿线各部全部进入临战防御状态,提防任何一处被切断,命令空军在佩图霍沃到马库西诺铁路沿线南北八十公里范围内作精确侦察,确保这一地区一切异常情况都得到监视”关麟征还没等到覃异之的报告便马上做出调动,他也发现很不对劲了:苏军在那些被围困的城市里居然留下了这么多的潜伏部队,一定是有重大企图的,张耀明的部队悬了

    一向以用兵快准狠而且判断准确著称的关麟征此时想的却不是消极抵抗,苏军要全歼张耀明的二十五野战军,一定要切断他的归路这样的话,苏军的出击部队要走的路线极有可能就是中国两大兵团的结合部,那里并没有大量的湖泊、河流以及防坦克壕如果出击苏军真要在那个地域遭遇到中国的坦克部队,关麟征绝对相信自己能够一口把这支出击部队吃掉

    “光亭,我估计苏军绝不止在这两个大城市藏军,我估计那些小城镇都会有不少部队隐伏,你就理一下资料,看看哪些城镇是投降态度特别好,我军没有驻守的,甚至是没有去过的,让骑二军的大部队全部连夜进行破袭你亲自指挥这场袭击战,再加派一个师的步兵跟上骑二军,不管是不是有苏军隐伏,把这些城镇全部给我杀光”他沉默了一下,狠狠压住自己亲自出动的冲动道:“命邱清泉坦克部队五个坦克团全部上铁路,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迂回,到佩图霍沃正南半途下车,开到离佩图霍沃南面四十公里处隐蔽待命”

    关麟征实在找不到苏军更好的进军路线,除了佩图霍沃以南的荒漠地带和所有的名将一样,关麟征也是那种爱赌一把的将领,这几乎让他在与红军作战时战死疆场。这次他就赌苏军会在那个方向迂回,他把兵团直属的坦克师竟然全部直接扔到荒野里守株待兔这可是一次大手笔动作:不光是把手中最强的坦克部队扔在暂时没有任何作战迹象的一处,严重削弱手上的可用预备部队,还要为了防止这些机械化部队在火车上被袭击,分兵在行进的铁路沿线进行严密的侦察和保护;这就不是他一个方面军的事情了,他必须要得到新疆兵团唐凡的配合,说得难听点他是在以蒙古兵团司令的身份命令新疆兵团执行任务

    好在新疆兵团司令是唐凡,在给谭笑当司机的时候他就知道关麟征在部队中的威望和霸气,是连元首都要敬三分的人物;所以在关麟征将星闪耀时他还是个中尉军官的唐凡在接到电报后也没有刁难,直接就命令驻彼得罗巴甫尔的右路军全力协助

    罗科索夫斯基是在门口迎接华西列夫斯基和科涅夫的,在两位将领还以为罗科索夫斯基是客套时,罗科索夫斯基竟然一手一个把他们直接拉进了早就准备好一切的指挥部,把自己的计划向他们说明了

    “对,就是这样,虽然我们的牺牲巨大,但至少可以把中队的先头部队将近十万人一口吃掉”罗科索夫斯基非常有把握地道:“我的迂回部队已经出发了,应该在明天下午可以对佩图霍沃发起进攻”

    两位新晋将军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用兵由衷赞许,苏联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哪怕是代价惨重的胜利就在他们表态完全支持罗科索夫斯基的时候,鄂木斯克的电报发来了:中国空军连夜出动大量轰炸机对鄂木斯克发起惨无人道的大规模燃烧弹以及毒气弹袭击

    罗科索夫斯基眼神中闪耀着泪光,因为激愤也因为高兴——中队在这一带的野战机场数量有限,他们的轰炸机数量也不是非常多,按照鄂木斯克的报告,应该是倾巢出动了这个晚上,苏军对张耀明的二十五野战军的攻击将会是在没有中国空军威慑的情况下进行的

    一直隐伏着的苏军各个炮兵群全部在夜色中悄悄褪掉伪装,一颗颗锃亮的炮弹已经纷纷上膛,接近一百五十门120以上口径和三倍数量于此的其他各口径大炮全部把射击坐标调到了中国第二十五野战军的阵地,连最前沿的迫击炮和步兵炮也都准备好了;只要一声令下,二十五野战军长达十公里的布防阵地将全部被覆盖

    剧烈的爆炸伤、因为高温而形成的特殊气压人为造出来的飓风烈焰狂飙席卷着鄂木斯克的一切除了燃烧弹和毒气弹外,中国空军还使用了一种在高温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大量消耗掉氧气的化学弹,这种化学弹可以在长达数分钟的时间一直产生反应,让地表一米左右都成了缺氧区;这种化学弹夹杂在本身混合了氧化剂的凝固汽油弹中使用,不会让燃烧弹失效却会让燃烧弹的燃料大多数都处在不完全燃烧状态中拼命释放一氧化碳,这样一来整个地面就全部陷入在超过三种毒气的覆盖、缺氧和高温中。这是用来进行地毯式轰炸有着坚固防空工事的阵地的最有效打击,中国空军除了在台湾登陆战和东京大轰炸以及四方台前沿中使用过之外,这样的混合轰炸还仅仅是第四次出现在战场上;而这次的轰炸强度也足以媲美台湾登陆战的强度,几乎把蒙古兵团的储备花掉了四分之一

    郑洞国没有参加过对台湾的战斗,也没有参加过对日本的屠杀,他仅仅是听那些飞行员们炫耀说过他们有一种对付城市防御的终极杀伤性轰炸,几乎可以夷平整座城市现在他算是大开眼界了:整个白天都像钢铁般强硬的鄂木斯克正在高温中融化,这个城市已经变成了《西游记》当中的火焰山

    据说这些新式炸弹全都是研究人员在元首的亲自指导下完成的空军们的话又一次忽然在郑洞国的耳边响起来。这到底什么炸弹啊?这样的威力,还要陆军来干什么啊?明天早晨,等火灭之后,鄂木斯克还会有人活着吗?戎马半生的一代名将也被这种其实远逊于后世的温压弹、更高级别的各种燃烧弹等组成的混合轰炸但在这个时代绝对震撼的大轰炸完全惊呆了

    同样像在地狱里受煎熬般难受的还有中国的二十五野战军,他们的火炮也不少,但还是被苏军四倍于己的炮火压制得难以招架:欧战的炮兵生存条件可比亚洲战场艰险多了,交战方的大炮数量都足够惊人,而且地理条件相对平坦加上运输条件好,重炮特别多,在欧战中的炮战基本就是以命换命,绝对的拼消耗

    仅仅两个小时的激烈炮战,二十五野战军军属炮兵旅和各师属炮兵团全部已经折损过半,每个炮兵阵地上都撒满了各种口径大炮的零部件和断肢残臂,很多的大炮藏炮坑里都是一大群不知死活的炮兵全部以各种姿态倒伏在那

    “空军呼叫空军”在难得一见的一处小山包背后的放炮工事里,脸色惨白的张耀明拼命地喊叫,发报人员一次又一次地发报,经常由于被炮击震动而错发的电文断断续续地发往司令部外边的天线被炸断了两次,是通讯兵们付出了大量的牺牲才终于维持着通讯的畅通;整个二十五野战军的阵地都在颤抖

    第一线的步兵放炮工事里,几乎所有的官兵都被震得晕晕谔谔,只有那些经历过长城抗战等死战的基层军官还能够忍着胸闷和眩晕不断地轮着拍打着士兵们,让他们保持镇定和时刻准备战斗,不时有被连续直接命中的工事扛不住倒塌,整个班整个排地被活埋那些不要命想要挖出同袍的工兵们最后也由于自身的伤亡过大而被禁止走出工事——这才是真正的覆盖性打击啊,中队被苏联人好好地教育了一堂课

    “苏军上来了快快上去”随着基层军官的连踢带喝甚至是那刺刀尖去戳,很多被震得失了魂的士兵才算是反应过来开始向战壕扑去,面对面的厮杀开始了

    (作者:血战连场是最容易写的,但是在紧张的战斗情节中要穿插别的内容而不破坏掉战斗气氛则)

    第一卷  第一八一章 残酷,更残酷!

    第一八一章残酷,更残酷!

    前线烽烟正浓,后方醉生梦死。由于战争的需要,各种物资的贸易和加工都让中国的经济再次畸形腾飞;国土的膨胀,基于国土而发行的货币流通量也在增加在前线的将士浴血奋战的时候中国大多数的城市里人们却更关心手上各种的货是否俏销赚到钱的人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在各种销金窝里尽情挥洒,显示着他们的男人气概战争经济造成的燥热和此时的天气并不匹配,几天前已经忽然降临的秋风把城里法国梧桐的--绿@色#小¥说&网--然升起无限柔情,但是他止住了自己的冲动。她是一个很纯很纯的女孩,不管经历了什么,她依然是在后来的交往中,许毅桐一直非常小心地呵护着这段来得非常神秘而意外的感情。

    “别担心,亲爱的”许毅桐鼓起勇气,以时下恋人们习惯的称呼对吴德磬轻轻地道:“硫磺岛那么惨烈的战斗我也经过了,没什么的,我只是个电讯军官,只负责电讯联络,我不用战斗在第一线的其实这还真是一种遗憾”看见吴德磬的神色又开始黯淡下来,许毅桐连忙住嘴了

    “其实我不应该反对你上战场,我自己也是个军人”脑海里,吴德磬却出现了以前她在零陵军用码头告别谭笑的一幕,她曾经那么盼望可以和容慧一样穿着笔挺的军装出现在他面前现在,自己不是已经爱上了眼前的人了吗?怎么他还会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在两人独处的这个夜晚吴德磬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她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想起另一个人

    “没事的,报纸上不是也说到了吗?我军把数百万苏军向赶鸭子一样赶出他们在清朝时占领我们的土地放心吧,亲爱的,我会再一次在胸口挂满勋章回来的”许毅桐不光是为了安慰吴德磬,他真是抱着这样的希望去出征的:吴德磬的家世太显赫了,父亲是全国有数的财阀和地方官,哥哥们不是一方巨富就是某地行政长官,还有个当上了军长而他呢?虽然也是前朝的望族出身,留洋爱国学子,现在也是中央军校的高级教官但是,大家的差距还是很大啊

    许毅桐在接到出征的通知时,心里是很高兴的,虽然他不舍得南京,不舍得在南京的爱人;但他知道,只要这次再从前线挂满勋章回来,他以后是非常有机会成为中央军校的校长一级至少是教务主任一级的教官的。在中央军校担任到某个系的主任或者教务主任的教职,在军界的感觉就不会低于一个师长,甚至会在名声和社会地位上更高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爱人能够在成为许夫人之后得到来自丈夫那里的荣光,许毅桐非常努力,在一切的工作中都非常努力

    我们结婚吧吴德磬几乎要把心里的那句话说了出口但她生生把话吞下去了。经过着两个月的接触、相处,吴德磬忽然发现这个人才是她真正合适的丈夫,而谭笑更像是让她难以忘怀的坏坏的儿时玩伴她真的爱上了他,爱上了他写的那些带着法国情调的现代诗但是,现在自己的爱人要远行,到遥远的西伯利亚,到战火纷飞的战场

    无限的担心和即将到来的牵挂,让她放弃了一切的矜持,她扑到了他的怀里,啜泣的秀发边隐隐传来他有点不知所措的轻轻的宽慰:“没事的,真的没事的,硫磺岛”

    战场永远是残酷的,绝没有愤青们想象的那些热血,有的只是残酷,和更加残酷

    “为了胜利冲锋”“为了祖国冲锋”“为了斯大林,冲锋”加上两边的侧翼阵地,延绵近三十公里的防区各方向,全是黑压压扑上来的苏军,中国第二十五野战军的阵地在重炮轰击后满目疮痍,看起来甚至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似乎在苏军的“乌拉”声中要被人潮淹没

    “砰,砰砰”越来越多冲在最前面的苏军士兵被那些小地雷炸倒,这些苏军士兵甚至无法得到同伴的援助——人潮太汹涌了,倒下甚至会被夜里看不清的同袍踩到;一次、两次受伤的士兵不少被自己的战友踩死在阵地前

    密密麻麻的苏军一下子就扑进了那些人工河里。只要几秒钟,他们既能越过这些只有不到十米宽的水障“轰隆轰隆”沉闷的爆炸声连片想起,人工河变成了高高竖起的水墙,水下有炸弹水传递冲击波可比空气要强得多,强大的冲击波瞬间就把那些扑进水里的苏军一个个五脏六腑震得糜烂后边的苏军士兵义无反顾地继续扑进水里,又是一连串的沉闷爆炸声,填满河里的苏军士兵瞬间就成了双眼通红口鼻冒血的恐怖的浮尸只要往水里布置一些需要特殊条件引爆的炸药,不会被诱爆的炸药,然后在引爆的物理装置上做文章,就可以在同一片水域安置多层次的爆炸链反复炸出几次中队充分利用环境和科学作战的精髓再次得以完美体现,连续六次的水下爆破,横在苏军面前的人工河已经被尸体塞满了河底炸起的泥土、人体流出的血液、糜烂的肉块整条人工河一下子变成了粘稠的肉酱泥沟十五分钟后,苏军经过付出了惊人的伤亡终于用生命填平了拦在面前的人工河

    一个个连爬带滚越过那条填满尸体的壕沟的苏联士兵到达了对岸,这些沾满血肉泥浆的士兵像地狱中爬出来的恶鬼般狰狞地继续往前扑

    “该轮到他们了”战壕中一个七窍流血的老工兵在单筒望远镜里看着已经越过人工河的苏军,淡然呢喃出了最后的一句话然后头一歪倒下了——在炮击中被严重震伤内脏的老工兵全凭一口精神顶着,坚持到引爆了最后一批水下炸弹,完美地完成了他作为军人的最后任务像这样负责起爆人工河底爆炸装置而布置在最前沿的工兵在此战后一人不存,把他们那些感人的故事通通随着爆炸散播在风力,不留一点痕迹

    人工河的这边还是布满了小地雷,凶神恶煞的苏军上了岸还没跑几步便纷纷被炸倒——这次后面没有践踏他们的人,这一批受伤的士兵全部变成了哀号着的滚地葫芦一些英勇的红军伤兵,经过了短暂的慌张后,竟然开始用他们受伤的躯干去为战友滚出一条安全通道——苏军已经被中队长时间压着打打得胸中积满了戾气,在渴望胜利的这一刻,所有人都豁出去了

    雷区、人工河、雷区前边的各种防御机关大大迟滞了苏军的进攻速度,那些被大炮震得暂时失聪、头晕眼花的中国士兵越来越多地回过神来,他们已经用手中的武器准备好了捍卫中人的荣誉

    “索索索”“索索索”撕裂亚麻布的声音“谭笑的电锯”“g24”虽然很多士兵被炮击震死了,但是被损坏的枪械并不多,活下来的士兵已经把威力最大的武器全部顶到了第一线成百上千条火舌瞬间编成了火网,向苏军汹涌的人潮卷过去,人潮竟被中队的火力网直接撞得向后倒卷无数的躯体被成片的机枪子弹带着向后飞撞然后在更多的子弹多方向撕扯下变成碎块中队的火力竟然强劲如斯

    苏军不是没见识过“g24”的威力,中国的坦克车、装甲车里都装备这种机枪,但是他们在面对这些钢铁巨兽的时候,都被这些巨兽的本身给震慑了,没有过多留意巨兽的锋爪利牙强冲锋碰上强阻击,就看是冲锋密度大还是火力的密度大金属风暴的狂飙在瞬间便把苏联红军的钢铁意志给刮得荡然无存,延伸的火力一直把那条塞满尸体的壕沟对面两百米全部变成了陈尸场

    后边的苏军这时才惊醒过来:敌人的火力太强横了后边的苏军终于全部趴了下来,没有人敢于再以血肉之躯挑战火药发射机械了。但是,灾难才刚开始,会这么快结束吗?答案是不,中国迫击炮部队给出的答案

    虽然在重炮对垒中中队的军直属炮兵无法和整个地区的苏军大炮抗衡,但中队一直分配到连级的各单位迫击炮部队在苏军发起冲锋时,已经从各自的防炮工事中出来准备好射击了无数的迫击炮弹发出尖锐的复仇怪叫,落到那些趴伏在地的苏军头上十到五米的空中开始空爆,半空中暴撒而下的灼热钢珠覆盖了整片大地上的几乎每一寸

    数以万计的苏军士兵被中国迫击炮部队的散弹直接打成筛子,这些趴伏在地上的士兵再也没有站起来的机会了在中国迫击炮部队同时发射的照明弹照射下,两军的前线指挥员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发生在两军战壕前的这一幕中队太强大了苏军的前线指挥官们的万丈雄心被二十五野战军那种打不死、炸不晕的精神和那让苏军难以想象的火力强度给彻底打灭了这样的防线怎么能够突破?一百万人的伤亡?付出一百万人的伤亡就可以吗?谁都不敢下结论,中队的防守强度超过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进攻用你们无所畏惧的精神,把中国人踩成肉酱”罗科索夫斯基钢铁般铿锵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的时候,苏军最前线的军官们只想哭当战争的一些元素在其中一方的认知范围以外的时候,这场战争就会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屠杀苏军继续着第二次、第三次的冲锋,罗科索夫斯基不愿听前线军官们的解释,他只知道他有着十倍于敌的军队,他有着更多的大炮,中国空军现在在“放假”为了不让华西列夫斯基和科涅夫看低自己,罗科索夫斯基在总指挥部里只是在对着地图指挥,他根本无视火线上的一切进攻,进攻,再进攻这就是罗科索夫斯基的所有命令

    覆盖性狂暴打击后,苏军的大炮开始接受火线上的军官的支配,开始有目标地向阵地的主要火力点开火在大炮的支援下,连续四次冲锋受阻死伤无数的苏军开始了第五次的进攻

    在苏军还没有发起进攻的当天下午,中国最接近前线的重型轰炸机场迪化(今乌鲁木齐)机场上就已经有十架“b17”轰炸机起飞了,这些重型轰炸机准备是飞到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坦纳的;中国空军计划中要在哈萨克斯坦境内部署一百架重型轰炸机,这样整个乌拉尔中区和南区就全部在中国空军的打击之下了。但是重型轰炸机对机场的要求太高,阿斯坦纳机场难以安置这批飞机,所以在阿斯坦纳机场建设好以前就一直停在迪化。

    唐凡是在零陵就跟着谭笑的,零陵军用机场也是在他的眼皮底下建成的,在他的部队占领阿斯坦纳后,见识过香港和珠江口大战对于空中力量的运用非常重视的唐凡便马上着手改建阿斯坦纳机场了。原本的老机场其实跑到和停机坪的建造质量并不低,只是吞吐量太小而且地勤保障较差,但一条主跑道却可以让像b17这样的重型轰炸机起降。

    在得知苏军来了非常精锐的主力部队后,唐凡感到要加快机场的投入使用速度了,为了能够让这批轰炸机动起来,它调用了大量的军车充当后勤的各种补充性服务保障,同时用最浪费但最有效率的方法建起了停机库;虽然跑道不够用,但只要部署得当,一架架地起飞还是可以满足的,于是他当机立断命令在迪化待命的机群派出十架前来部署

    这是一次比较有难度的转场,中国空军的飞行明星高志航亲自带队,因为这个机场的起降条件很差,十架飞机不知要轮候多久,所以他们为了保险这次只装了一半的载弹量,而且外挂了副油箱,这使他们的航程已经可以到达三千五百公里以上。

    罗科索夫斯基千算万算就是算漏了这批飞机他用尽心机,让鄂木斯克坚守,让伊西姆坚守也是为了把中国空军的作战距离拉远——就算是苏联最出色的“伊16”在中国的“喷火女郎”面前也是不堪一击,更别说数量上的巨大差距了。这一招很有效,只有简易野战机场可用的中国空军在最前线只部署了数量不多的轻型轰炸机和战斗机,虽然苏联空军依然没法占到便宜,但是他们也可以躲过中国空军的大规模空袭。昨晚鄂木斯克大轰炸,罗科索夫斯基可以肯定苏军在六小时内不会遭到中国轰炸机的袭击,所以他的作战计划也是在六小时内完成的。

    已经三个小时了,还没能拿下中队的阵地?罗科索夫斯基脸色越来越难看

    三个小时的疯狂攻击,特别是苏军重炮部队开始精确打击前线火力点后,二十五野战军已经危危欲坠,很多的防线被突破了,但为什么就是无法撕开阵地纵深突破造成中队的崩溃呢?罗科索夫斯基百思不得其解。

    华西列夫斯基和科涅夫也脸色阴暗,从前线报来的伤亡数字看,苏联红军一如既往的勇敢,而且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难道,对面的中队更加优秀?中国步兵竟然比苏联红军更加优秀?这绝不可能中国人只是装备好为了证明这一点,两个新晋集团军司令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决定出手了

    (作者:我从没有听过一个认识的老兵讲起战场上的事情是带着浪漫色彩的,这就是真实的战场。)

    第一卷  第一八二章 英王是个性变态?

    第一八二章英王是个性变态?

    二十五野战师训练有素的弹性防御、陷阱式防御让苏联人吃尽了苦头,虽然这支部队没有经过在朝鲜的实战检验,但是这支部队有的是打过长城抗战的老兵经过那么多鲜血淬炼出来的军队不用把每一种新战术都拿去实战才会运用纯熟,他们的训练和演习就已经可以完成质的蜕变。

    中队的阵地到处是被撕开的口子,但苏军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无法达成突破;而且由于双方距离拉近,使得苏军的重炮威力无法发挥,而中队大量的迫击炮和枪榴弹则大显神威,中苏两军的伤亡交还比开始越拉越开,苏军要歼灭一个中人,至少得付出十五条命

    张耀明可不是吃素的,能够率领“千里驹”军的将领当然不简单,他很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他在苏军的重炮开始精确打击二十五野战军防线后,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死守,而是把坦克部队分拆使用作为局部反冲锋箭头,组织起很多的反冲击编队,一旦哪里吃紧就让战士们弹性防御,等实在难以为继就干脆放弃阵地;而苏军一旦占领阵地后就会吃到一顿精心准备的炮火覆盖,然后就要面对坦克车装甲车的冲击。在这种犬牙互错的拉锯式战斗中,战术修养高和装备先进的一方占尽便宜,苏军的进攻徒具声势而无法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火线上的苏军将领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乎把总攻部队打光的时候,才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兵嘴里把中队的战术轮廓一点点积累描绘出了个大概这样打,除非中队弹尽援绝,否则永远打不下来他们把结论向罗科索夫斯基报告,并且要求派出苏军的坦克部队和空军支持

    华西列夫斯基和科涅夫的到来,在空军和坦克部队方面给罗科索夫斯基很大的帮助,他们两个斯大林的嫡系部队都有权直接召唤空军参战而且这两个部队都各自配备了六百多辆坦克——这可是目前26”坦克外?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