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 >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第73部分阅读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第73部分阅读

    澳大利亚的荒原很适应,虽然这里的条件远没有越南好,也吃不上那些美味味的小鱼;但是对于特别好吃,好吃稀奇古怪的野味的他来说,这就是一次终生难忘的历险。短短一个星期,这个家伙肚子里就装进去了袋鼠、海蟾蜍、鸭嘴兽、鳄鱼等等数不胜数的新鲜野味,现在他竟然因为这个特殊爱好被升了官

    李豁嘴排长的一大乐趣就是和几个广西老部下弄出丰盛的野味宴席,看着那些来自陕甘地区的西北大汉像吃药般难受地吞下这些蛇虫鼠蚁

    “嘶”的一声在头顶处忽然响起,李豁嘴一个侧扑甩手扔掉装满红烧袋鼠的脸盆滚向旁边的低洼处,嘴里大叫起来:“敌袭”

    在荒原上他们经常会和日军发生各种小规模的互相偷袭战,这些部队的战士在一周后还活着的人基本都练成了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本事了,而他们最熟悉也最痛恨的就是日本人的掷弹筒发出的这种轻微的,像毒蛇的声音;在这“嘶”的一声后被炸死的战友实在太多了

    所有等着吃饭的战士四下扑倒滚到可以躲避弹片的地方,然后一个个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子弹上膛用枪指向各处可能藏有日军的丛林和障碍物。他们一个班就拥有两条布朗式机关枪和两枝搏杀式冲锋枪,论火力,现在一个排的部队就是碰上一中队的日军都能扛住;所以他们并不怕战斗——日军很少会有大于一个中队的部队同时出现。

    日军现在也很狡猾,在经过一周的正面较量后他们知道和中队拼火力是自讨没趣,所以往往会一击不中就全身而退;同时中队也是他们最喜欢攻击的部队,因为一旦消灭了一支小型中队所获得的轻武器装备就够他们维持差不多一周以上的战斗消耗了。

    连长黄小富和另外两个排的部队赶到时,日军已经撤退了,李豁嘴的排被掷弹筒弹片伤了一个,没有死人;而袭击他们的日军也诡异得很,连个影子都没暴露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黄小富对着地图看了一阵,就开始命令部队散开向西南搜索前进,并马上电告空军他们的位置和发现日军的消息

    像这样每天都发生的规模很小但却非常频繁的遭遇战,几乎是所有进入荒原的中队的家常便饭,虽然战斗不激烈,但是却要求每个人的神经都得时刻绷紧,随时准备战斗。从没有正规训练到训练有素缺少战斗经验到成长为任何时候都可以战斗的老兵,澳大利亚的清剿行动无疑给了中队一个极佳的单兵野外作战技能实战训练机会。在异常艰苦的荒野清剿战中,中人所担负的战斗任务是所有部队中最危险和难度最高的,每天都有不少的战士死在日本人的冷枪之下;但是他们的成绩也是最好的,除了直接击毙日军数是其他部队的十倍以上,还通过呼叫空中支援让空军击毙了更多的日军。重要的是,在这种艰苦作战环境下用实战去进行战术培训出来的部队,绝对是一支强军。

    温应星原本就担任过野一军的总训练官,他在看了这些战报和数据统计结果后,向谭笑提了一个建议:各整训完毕部队轮流出征澳大利亚作为期三个月的实战体验,日本兽是很好的练兵对象

    (作者:这章只是对中国如何进入澳大利亚做一个交代铺垫,近期的重点将是对日本收紧绞索。)

    第一卷  第一四七章 世界新格局

    第一四七章世界新格局

    在这个时空一九年的八、九、十三个月里,全世界都是在硝烟漫布中渡过的。美国西海岸的日本舰队袭击使这个几乎从未受过外战威胁的新兴强国遭到了重创,不光是沿海黄金海岸线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且大大打击了美国民众的战争热情;很多美国人开始变成了反战派、更加坚决的孤立派。

    欧洲的战局则更是让人担心,苏联在被日本狠狠地破坏了他的农业区后,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解决庞大的人口的越冬问题;偏偏东欧战乱又起,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意大利乃至土耳其等国以各种借口完全封锁了各国与苏联的贸易,使这头不具备冬眠能力的北极熊到了饿死的边沿虽然斯大林遣派大批使者四处求救,但是在中国以东方战场做为要挟的情况结合德国等国的封锁战略下,根本收不到任何效果;在欧洲的第一场雪下来之前,苏联已经出现了数十万人因饥饿而丧生的情况;为此斯大林不得不削减前线物资以维持国民的基本生存条件,这直接导致了苏日前线的毫无进展,双方在贝加尔湖一带陷入彻底的泥潭战。而德国主导的瓜分波兰的大战在一个月内就全部结束,德国人很意外地在完成了对波兰的占领后并没有对紧张异常的苏联发起进攻,只是派人和苏联方面明确了双方的边界就让战争彻底平息下来。但是这更让英法两国担心:德国人不打苏联打谁?于是这两个国家不得不加紧备战以防万一,这使得它们不得不在远东战场失去话语权。

    给欧洲添乱的因素除了欧洲本身,这个白人世界遍布各地的殖民地起乱也是很重要原因。在意大利人全面侵略阿比尼西亚后,对于海上霸王英国来说威胁是相当大的,至少一处被称为世界钥匙的海峡到了非友好国家手里。英国人为此决定采取和原来时空很不同的做法:在背后偷偷大力支持阿比尼西亚

    当然,现在墨索里尼的日子也不好过,他绝没想到阿比尼西亚的抵抗竟会如此顽强,这些土著人的装备竟会那么好那些阿比尼西亚黑人手里竟然出现了大量法国人的75口径步枪和机关枪,这些勇猛的黑人虽然军事素质很差,但是当他们手里有了算是不错的单兵武器后,对于怕死畏难的意大利士兵来说,就已经很头疼了;他们没办法像狩猎一样显示自己的强大,于是这些面条们除了在大部队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就不愿意主动去进攻了。

    阿比尼西亚人得到的那些法国枪械其实来源于“东方眼镜蛇”公司,他们在和法国的交易中把法国部队的步枪折算价钱换装“野小子”后得到的大量武器都预先安置到了非洲;在阿比尼西亚遭到入侵的时候,这些枪就以正常几倍的价格就变成了大量的黄金运回中国。同时,由于这些武器贸易,中国的一些以东方眼镜蛇职员身份出现的特工就迅速地与非洲的土王们建立了关系,为以后中国的进入非洲布局。虽然现在中国的手还没那么长,但谭笑的心有那么大;未雨绸缪,先在黑色大陆打下钉子还是很有必要的。

    澳大利亚的局面则算是比较好的,在中国远征军那些不怕一切恶劣条件,勇于深入荒原作战的部队参战后,局面明显改观。经过一个月的残酷而不算激烈的游击与反游击战后大多数的日军被迫向中部的沙漠地带作战略性退却,盟军基本控制了大陆的精华地带。但是现在的最大问题是盟军各部在中国远征军的战斗力体现后,就更加不愿意深入到中部沙漠地带这种环境更加恶劣的地方作战,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再次和中国商量,要求中国派出更多的部队去清剿那些日益难以对付的日本“外来生物”。而中国则提交了一份报告,显示长期在荒原沙漠地带作战的士兵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思乡症;这样很容易对士兵造成终身的精神伤害,会让士兵有自杀倾向甚至更进一步变成严重的忧郁症同时中国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澳大利亚政府允许这些士兵的家属前往澳大利亚作为临时性居民,起到安抚士兵情绪和尽快恢复澳大利亚的农牧业生产的作用。澳大利亚政府对此表示强烈欢迎,因为日本人的大屠杀,澳大利亚的人口剧减了两成;现在这个国家的农牧业已经濒临崩溃,而在这个年代,澳大利亚还没有成为全球各种矿产出口第一大国,他们的主要经济是农牧业

    澳大利亚政府做出了一项让谭笑大喜过望的决定:他们请求中国能够向澳大利亚派遣移民两百万人帮助澳大利亚尽快恢复经济,同时欢迎那些在澳大利亚清剿日军的部队在完成战斗任务后继续居留在澳大利亚——此时的澳大利亚甚至还没有建设好完整的国防体系,他们希望这些刻苦努力而且纪律良好的军人留下

    意外到来的机会让谭笑欣喜若狂,但是他也在和澳大利亚政府的接触中发现,不摆架子、对人热情,乐于帮助陌生人、妇女、小孩和老人的澳大利亚人其实很容易让外来者认同他们的管治;这样的话,移民过去的华人在若干年之后到底会选择继续作为大中华的一员还是真的成了澳籍华人是很难说的。所以在经过斟酌后,谭笑把和澳大利亚全面合作的工作交给了赖云生去监督,在澳大利亚的华人移民中设置很多以帮会名义存在的情报机构去控制这些移民,以保证对他们的暗中统治。也是经过这次的事件,谭笑才真正对民主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他在原来的时空虽然接触过的事物远多于这个时空的任何人,但是非常遗憾,他从来没接触过一点点民主

    在亚洲,战火依然不断,但大多数和中国人无关。

    失去了山本五十六这个职业赌徒后,日本人的运气似乎也用完了,一板一眼的南云忠一在和美军越来越强大的舰队的消耗战中已经难以为继,他的舰队屡战屡败损失惨重,现在已经退守到琉球群岛一线,直接把太平洋上的那些岛屿全部丢下自生自灭去了。

    但即便是这样,美军也非常难受:日本人在澳洲出现危局太平洋上盟军舰队防卫真空的时间里,在太平洋上的那些岛屿上都增派了很多部队,现在每一个岛屿的收复都要美军付出极为高昂的代价;以至于在攻占了五个岛屿之后,美国政府已经在公众压力下停止了进攻,他们的伤亡人数实在太大了

    至于中队,虽然数量很多,但他们先后派往澳大利亚的部队就有五十万人以上,加上那些以各种借口留在英法殖民地驻守的部队,已经超过八十万人;为了防止日本人对沿海的袭扰,中国又把百万大军撒在长长的海岸线防御,另外中国在新疆和蒙古、东北都驻扎重兵,似乎也真的没什么部队可以支援美国人了撇开这些,中队作战的高昂费用也是美国人很难下决心动用的原因:现在的美国可不是原来时空一九四一年以后的美国,在刚刚经历了经济危机走向复苏的时候参加这样一场大伤国力的战争,已经把美国几年积累下的财富花得见底了

    出于各方的不同诉求,由英国人发起、联络和最终确定的世界五大国元首会议正式定案:十一月份在中国南京召开

    至于这个重要的会议在南京召开的原因很简单:谭笑不愿意离开中国

    虽然斯大林也不愿来中国,但是现在苏联被两边堵住,他们是有求于人最多的国家,所以他们最终同意出席会议,只是斯大林自己不来,将由另外的人代表苏联。

    除了因为安全问题,现在已成了世界上公认的大者的谭笑不肯离开中国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要斯大林无法出席——任何一个代表都不是元首本人,苏联不管派谁来,在四国元首面前绝对讨不到任何好处

    为了孤立苏联,彻底斩断北极熊和世界的关系,谭笑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他提出澳大利亚总理约瑟夫莱恩斯来出席这个会议:五大国元首嘛,当然得有五个元首,斯大林不来那应该换一个

    苏联也在想方设法给谭笑添乱,他们把蒋经国一家送回来了,因为这个缘故,谭笑不得不很不情愿地把远在美国的蒋介石请回来一趟——按计划谭笑本来希望蒋介石两年内最好都不要踏足中国。但是,人总要做些表面文章,既然斯大林把蒋经国送到中国,那么总不能第一时间把小蒋递解到美国吧?没办法,让蒋校长回来一趟吧

    蒋介石既然要回来,谭笑自然要准备一番,除了盛情接待,更重要的是展示执政的成果和自己对政权的绝对把握,绝了蒋介石可能存在的野心。

    可以展示给蒋介石看的有很多,比如说航空母舰,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中国自己设计的航母已经开始动工了那些从日本过来的工程师们几乎不用花什么时间就把一艘航母的设计图给弄了出来:这些依然抱着日本天下第一思想的日本人原本是想糊弄谭笑的,他们并不是日本最优秀的航母设计师,他们只是参与完成了日本轻航母“龙骧号”的设计和改造,于是一幅以“龙骧号”为蓝本的航母设计计划就交到了谭笑的案头。

    “龙骧号”因为原先设计并不是艘航母,所以它的排水量不足,日本人只好在改造计划中把它的飞机仓库设计成两层以多运载飞机,并且该母舰没有装备大口径舰炮,只有一些小口径的高射炮;在日本人眼里,这艘防波性也不好武装弱得可怜的航母就是个畸形儿,拿它来应付一下中国正好。

    但是却没想到这正是谭笑要的航母谭笑对于在航母上装上十四寸炮甚至十六寸炮的做法一向嗤之以鼻,在他从后世得到的经验,航母最多装上些大口径高射炮就足够了,这种不是用来格斗的战舰根本没必要浪费排水量去装重炮所以他对于初步设计方案还是很满意的,只是在征求了德国专家意见后,要求该设计在排水量预算变大的情况下把航母的稳定性做好,把高射炮的位置和装置改进就基本算是通过了。

    虽然这不是中国的终极级别航母,但是作为首艘试产的航母,谭笑觉得能够做出大约相当于护航级别的就不错了。因为这关系到以后德国海军,所以这次德国人也把国内的造船业精英几乎一网打尽派过来协助工作,所以这艘航母的建造并不用谭笑过于操心。

    中国的首艘航母的排水量在二点九万吨,与条约型三万吨航母已经区别不大,在英美等国看来,这肯定是中国的终极航母了。这艘航母装备的大口径高炮是谭笑下令专门设计出来以后可能需要打擦边球规避条约的125高射炮,它们比条约中的限制标准127少了两个毫米,这样就不在数量限制以内了。另外这艘被设计成交叉飞行跑道的模样比较怪异的航母还在动力系统上做了比较大的改进,耗油量算是目前世界上最铺张浪费的,但是同样它的速度也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

    航母的护航军舰主要是由那些缴获的、打捞的各种驱逐舰和轻巡洋舰负责,这些军舰中半数在火力改造上全部配上各种口径的高平两用炮而去掉原来的各种舰炮;虽然德国的工程师认为航母护航舰队应该多装一些海战大炮,但在这件事上谭笑则不再参考他们的意见,完全以一言定之的态度决定了下来。虽然自己对海军远没陆军熟悉,但是对一些后世常识性知识还是知道的——航母的最大敌人就是对方的航母

    为了给航母配上最锋利的剑,舰载机方面也在改进,像“喷火女郎”的发动机就在进行着气冷发动机试验,而哈维兰则根据“无所不能”战机原始型号结合“he111”的坚固设计又改造出一款综合型飞机,以铝合金为主要材料的舰载轰炸机。这款配备可折叠机翼的轰炸机在防护性能上虽然由于那种铝合金的受弹能力较差而始终难以尽如人意,但是其实与同时期的其他轰炸机相比并不落下风,但是其载弹量和速度就要远胜于其他国家的舰载轰炸机了。

    至于由喷火女郎改型得到的攻击机则由于米切尔的病情加重而全部由中国工程师在继续改进,这款体积较大,可以同时作为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机使用的战机才是中国舰载机的主力。配置大量的攻击机改善航母本身的防守能力这个在后世中得到验证有效的方法将再一次在中国海军身上得到验证,中国航母舰队一旦建成,又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舰队了。

    为了能够给蒋介石回来营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谭笑觉得有一些人也要除掉或者废掉,比如胡宗南,这个兵变前第一个跑到谭笑面前给蒋介石说情的将领,军中的西北王。

    胡宗南在西北经营的时间比较长,原来的一军影响也比较大,和自己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不和;但是谭笑还是决定对他动手。动手的理由很简单:胡宗南并没有严格执行谭笑对新疆少数民族的那种杀我一个兵就灭五百里的铁血政策,使得新疆的局面始终处于动荡当中,比刚拿回来的蒙古还不如。

    现在的谭笑已经不是刚开始上台时处理一些将官需要思前想后顾忌很多的谭笑了,经过二次的清洗运动,他已经成为了中国独掌大权的人物,真正的孤家寡人;所以谭笑在处理胡宗南的事情上就采用比较直接的方式:进军校进修,交出兵权

    这既是处理掉胡宗南一个人,也是给全军其他将领看:现在元首要拿掉谁就拿掉谁,都给我乖乖的拿掉了胡宗南及原一军大部分主官之后的空缺,则安排那些刚刚在台湾登陆战中立下大功而且杀性滔天的海军陆战队军官过去接手。在临行之前,谭笑还特意关照他们:到了新疆给我狠狠杀,有理没理照杀

    有了这个吩咐,谭笑可以想到结果绝不会比原来时空的王胡子要差,相信这次之后,新疆能够彻底安定下来了。

    经过这一系列的国外国内布局后,谭笑的心思终于回到了马上要召开的五国元首会议上,这个会议的最重要内容就是如何攻击日本本土;攻击日本显然中国是主角,所以这个会议谭笑会是当然第一号主角,攻击计划应该由他来提交。

    日本人目前把苏联折磨的够呛,但是,他们的作用也差不多发挥够了——再折磨下去,苏联再弱上一大截,怕苏联就不敢和中国开战了有时候,要消灭一个对手,还不能让它太弱

    灭日的计划还没出来,但是谭笑在这一刻满脑子的躁动:旅顺、济南、南京一个个在原来时空和大屠杀有关的城市名字一一浮现,是的,在这个时空日本人对中国的伤害远没原来时空大,但很悲哀,他们碰上了一个穿越人。

    在还没想好如何登陆日本的计划的这一刻,谭笑只在策划一件事:东京大屠杀

    (作者:终于赶出来了,今晚想想怎么打日本吧)

    第一卷  第一四八章 跨过鸭绿江

    第一四八章跨过鸭绿江

    五国元首会议还没召开,但之前的很多通气已经在各国之间密锣紧鼓的展开了,大家现在对于日本问题考虑得最多的不是如何灭它,而是把它灭了之后怎么分

    这场对日战争给全球参战国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战前的预料,其中以苏、美、澳、英四国的损失最大,苏联已经面临崩溃;美国则经过评估需要五年以上的发展才能回到战前水平;澳大利亚也要三年左右才能基本重建经济;英国损失也不小,他们的海军精华几乎全部被毁于一旦,没有三年左右的恢复时间也很难回到战前水平。虽然这都是各国自己报出来的损失,难免有些夸大,但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却是很真实的,那就是把整个日本拍卖掉都不可能弥补得了这四个国家任何一个的损失

    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是一桩亏定的买卖,但是大家还是希望能够从中拿到尽可能多的好处;为此在会议之前大家就已经拉帮结派,各自寻找盟友去支持自己的主张。

    从戴肯罗杰斯那里谭笑得知了这样一个惊人消息:美国、英国和法国将支持苏联得到日本的库页岛和北海道

    库页岛竟然被直接划归苏联?这些国家竟然丝毫不考虑中国的感受?要知道库页岛可是满清时期才被迫割让的领土如果库页岛划归苏联那么意味着这些国家肯定还支持苏联保有沙皇时期通过不平等条约从清政府手里强占的大块领土

    谭笑不禁陷入深思: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上的锋芒太露吗?但是,以前列强扶植日本,不就是为了限制苏联取得远东出海口吗?为什么现在他们宁愿选择帮助苏联呢?

    还是戴肯罗杰斯比较好利用,他竟然事先把这么重要的讯息透露了出来,相反谢特已经基本变回英国人了谭笑心里对谢特开始感到不满了不对这里头怎么总有着些阴谋的味道呢?谭笑总感到有些不妥,但是却始终想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对

    “这不可能吧?列强竟然会支持苏联取得远东出海口?”王宠惠对戴肯罗杰斯的情报压根不信:“我觉得这是一个绝不可能的事情,列强想尽办法都要把苏联封住,他们绝没有理由违反这一个原则;苏联和日本一战之后势必衰弱无比,他们也没有实力对英法造成任何外交威胁,同时也没有任何可以和列强作为交换的等价筹码来换得列强支持;我认为这个情报有错”

    “这不可能”话刚出口,谭笑忽然打了个冷战:难道戴肯罗杰斯也不可靠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瞬间窜上谭笑的脑中,难道戴肯罗杰斯是背负着某种使命向自己透露这个情报的?谭笑看见王宠惠在自己一句不可能之后就不再发言,连忙客气地道:“其实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亮畴先生,适才是我太武断了,还请先生见谅”对王宠惠,谭笑还真是不得不客气,这个精通日、德、英语的法学博士是他手下为数不多的真正饱学而极富战略眼光的高人。

    在谭笑解释说这个间谍是美国参议员一级的人物后,王宠惠也开始深思,最后老人家直接就认为这个传递情报的间谍肯定是故意帮助美国等列强传出这个决定的,目的就是要中国在这次的瓜分会议上作出错误的判断、错误的应对

    很显然,这个把库页岛和北海道划给苏联的提案中国是肯定要反对的,那么中国对这个提案的反对就是列强的目的列强是希望中国和苏联留有这样一个永远存在的争端,不得不世代为敌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就好办了,这正是谭笑希望的结果。

    列强不是不知道谭笑对苏联的态度,但是他们还要亮出这一手,只能说明他们对中国已经非常的顾忌并且各自可能都有棘手的局面要应对,所以才会让苏联和中国之间出现这样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希望中国和苏联在灭掉日本后马上打起来

    是的,这也是中国希望的,至少是谭笑希望的,但是现在他明白一旦中苏开战,他将很难在列强身上再拿到足够的支持了,这些国家现在希望看到中苏拼得两败俱伤

    既然这样,那么一切的战备援助要求就必须要在对日作战完结之前拿到

    现在中国实际上国库非常有钱,可以马上拿出手的钱比美英法三国加起来都多——在各国忙于大战的时候,沙赫特已经不声不响地结束了白银狙击战,在长达两个多月的金融大战中他几乎把欧美的金融游资一扫而空中国的财政足以支撑和苏联进行五年以上的消耗战,这还是按照苏联在对日战争前的国力计算,但是,现在中国还要进行惊天动地的三军强化,这钱能用多久就难说了。

    对穷人的压榨决不能让他掏钱,因为他没有;但是,谭笑想起了他那个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计划了,王宠惠虽然不是金融高手,但是他的见识和处事手法还是值得信赖的。

    于是,谭笑决定召开一个小会,让王宠惠、戴季陶、陈重以及沙赫特一起参与,这个会议的议题就是如何把中国企业弄到美英法三国去融资;当然,以后要把这些企业搞垮的计划谭笑是不会说的。

    来而不往非礼也,对于戴肯罗杰斯这个牛仔的把戏,谭笑决定将计就计,也让他当一回传声筒,于是牛仔就被元首请来喝酒了。经过一番老朋友式的亲切问候之后,谭笑开始进入正题:“戴肯,我觉得美国政府太高估中国的力量了,中国确实在这次战争中得到了很多;但是还不足以对抗苏联,毕竟我们发现依靠各国的军事援助不能确保打赢一场大战,在登陆台湾一战中我们就发现战争的消耗远大于我们所能想象的所以,我们觉得,如果库页岛和北海道能够化解掉中苏之间的危机,说不定也是一件好事;也许,苏联人在蒙古问题上做些让步的话,我们会同意这个方案”

    戴肯罗杰斯这个草包竟然没有任何让谭笑觉得可以怀疑的反应,他只是耸耸肩:“哦,是吗?但我觉得那是中国和苏联之间的事情,嗯,坦率地说,朋友,你说的那些我根本就想不明白;这个国家那个国家的,一团乱麻,我想还是威士忌比较容易看得透”

    也许,牛仔根本不清楚美国和英国在想什么,他只是一个被利用来作为传话的窗口谭笑心里又在思考:这个牛仔只要和他相处三天就会发现他并没有什么心计,喝多了还会乱说话,这样的人不会适合做间谍美国人肯定也看到这点,所以仅仅是利用他来传递消息;但是谢特不同,那个家伙一定知道美英法的图谋

    对谢特的接待,谭笑就小心多了,这个看起来和蔼可亲的小胖子并不是个好对付的人。一开始谭笑和谢特谈的和对日战争以及战后善后毫无关系,他们谈的是关于“东方眼镜蛇”公司在最近的暴利:由于意大利对阿比尼西亚的入侵,东方眼镜蛇把那些从法国收来一直派不上用场的75口径步枪全部倾销到了非洲,狠狠地赚了一笔。

    对于“东方眼镜蛇”在非洲的商业活动,英法都是乐于看到的,毕竟他们没有足够的军火去支援那些黑人,而“东方眼镜蛇”则手上有大量英法两国换装的枪械。谢特本身就是“东方眼镜蛇”的股东,在这项按贸易中是名利双收;也只有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谢特才恢复了他唯利是图的一面。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武力都是为了利益,不是吗?”谭笑道:“现在,苏联人我估计情况比我们要糟糕得多,我是说他们不见得敢挑战中国,所以我很不明白大家为什么会容忍他们的要求,那个得到北海道和库页岛的要求但是,细细一想,我觉得大家的决定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和损耗后,谁都不想再打了,包括我们。”

    “元首的意思是,中国不准备和苏联人开战?这真让人意外,说实话,我并不认同国会那个用北海道和库页岛换取和平的方案;我觉得苏联人不会因此而给世界以和平,他们太贪婪、太无耻”谢特开始发表他的看法:“我认为一切对苏联的姑息都会给以后的国际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但是我确实没想到元首竟然也会这么想嗯,说实话,我觉得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但是经过登陆台湾一战后,我觉得战损实在太大如果对面站着的是那头庞大的北极熊的话,结果会更糟糕;我是很想打,也在准备着打,但是我觉得条件还不成熟。一旦我们在对日本的最后决战中损失很大的话,我们就很难再继续和苏联作战下去;这是很有可能的,大家都看明白在登陆日本的战斗中我国将担负什么样的角色。”谭笑道:“除非我们能够得到的物资在战后的储备可以不少于目前,否则,这一仗我没有把握”

    显然,大方了一阵的谭笑又开始重操旧业敲竹杠了。他给美英法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中国有退路,可以不和苏联打,除非战略物资储备达到谭笑心目中的可战水平,否则中国宁愿让苏联分得北海道和库页岛

    对于一心希望中苏在对日战争后马上开战的列强来说,谭笑的态度无疑是个晴空霹雳:中国不和苏联对耗的话,那它实在太强大了,他肯定能够重新成为东方霸主但是,如果要达到谭笑的那个开战条件,要列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又是一个空前大的竹杠

    在南京的各国政要们在耍着花枪,玩着手腕的时候,在沈阳的中队却是一派紧张:为了在战后分得更多的利益以及取得更有利的布局,中队已经在准备进攻朝鲜了

    这个时代的朝鲜和清朝时候的分别并不大,整个朝鲜的交通状况都很差,除了一条大路直通外,其他的运输还不如走水路。而这条交通要道将是中队再演好戏的舞台,为了演好这一出戏,谭笑可没少动脑筋把原来时空积累的朝鲜战争认知给总结出来。

    现在盟军已经开始集结到上海一线的沿海驻扎,摆明就是要玩登陆战,并且从中国起飞的轰炸机已经开始对日本进行着规模越来越大的空袭了;包括盟军的各部都没有接到关于中国会进攻朝鲜的通报。甚至中国还故意摆出一番理由:朝鲜交通不便,难以进军;就算占了朝鲜也不是打击到日本本土;中国缺少物资这些理由也通过土肥原传到了日本人的作战大本营,现在没有人会相信中国将沿着朝鲜进攻。

    由于台湾登陆战之前日本人的强硬,以及中队登陆后的大屠杀,已经让日本人对中国这条后路开始存疑,或者至少觉得很委屈;有的日本人甚至开始抱怨把财富基本都转移到了中国所以,在朝鲜的战斗难免是一场恶战。

    但是谭笑一向反对恶战,他在经过对朝鲜的情况认真分析后,和总参谋部制定了这样一个策略:首先是打草惊蛇,在鸭绿江一带打出威风气势,然后在进军的过程中却拖沓不前,y大量的日军赶来;接着就是利用空中力量把朝鲜的贯通大道给彻底炸掉——接着马上就要到的冬天是中国最好的盟军,这里恶劣的冬季状况足以让这些被封在山里的日军崩溃

    历史上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其实不少,达到数万,但是基本上与清兵关系不大,他们是因为在恶劣的环境中被冻死和饿死的现在,日军的物资条件依然很差,朝鲜的自然条件还是很恶劣,而当中国垄断了制空权后,谭笑看不出这些日军的下场能够比甲午战争中好的可能

    同时,这样的一场战争可以把日军的本土防御力量大大减弱,还可以迫使日本人私下里做进一步妥协。而单独进军朝鲜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国决不能容忍朝鲜成为战后大家瓜分的标的,朝鲜必须由中国独占

    少帅张学良重回东北后,手上没了军权,人也低调了很多,只是全力去支持小克虏伯对东北的重工业进行各种的调整;对于这些工业生产的原料来源,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工业原料大多数是日本人从苏联运来的

    现在的东北不光是沈阳,像哈尔滨等地的工业基础也不错,在稍作调整后,坦克生产基地已经能达到月产八十辆“龙刚式”坦克的水平,并且还在提高。但是这些产出都被刻意隐瞒,除了军方的最高层极少数人外,大家还根本不知道东北军工生产已经全部可以正常运作。现在东北各部的各种装备还故意千里迢迢从南方运去,这一切都是为了到时候给苏联一个“惊喜”;但是这就让黄伯涛很不满意,他总觉得德国人的工作效率太低,那么一大堆重工业基地竟然还没产出,让他的部队难以及时得到装备——他的部队可是入朝作战主力

    为了树立黄伯涛的威信,同时隐蔽好孙立人这位军神,这次的入朝作战陆军刚开始就只有黄伯涛部作为主力,在他们得手后再让黄维和陈明仁去接受练习防守。

    当然,对一场大战的准备谭笑绝不会过于草率,像一直在东北集训的梁爽、王洪彪部以及衣锦荣归回来整顿和补充的半个骑二军都是预备队。他们将在万一出现战情意外时可以进行增援,同时也将是战场稳定后参与轮战的受锻炼部队。

    在南京,随着五国元首会议正式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盟军的对日作战计划也开始浮出水面了:就是毫不取巧地一个个岛去拿下来

    提出这个作战方案的是温应星,其实在中国参谋部的研究中,早就有了类似原来时空的跳岛战术的方案,但是那个方案太好了,可以迅速击败日本人,所以那是一个“坏方案”

    谭笑要的就是各国再把整个东部沿海像原来时空打朝鲜战争建设日本、像前一段时间南洋混战建设两广一样,把整个东部沿海再来一次大建设:任何的工程队都不可能像列强的工程部队一样两个月给你生生弄出一个像钦州湾新港城那样规模的工业城

    对这个“坏方案”进行最后定案的日子到了,盟军总司令温应星威风凛凛的坐在主位,他目光缓缓扫了一遍到场的各方一把手后,开始了发言:“为了更好策应这次的作战,尽可能调动日本本土驻军外流;中队决定再次单独发起一场规模浩大的战斗,今天凌晨,我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