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之前,内城里面已经预留了空间为将来张绣登基之后,建宫室之用。材料方面钟繇早就准备好,现在一声令下,百工开动,在内城里面加紧建宫室。
也幸好平定江东以及荆州之后,一大堆的文臣都投靠了过来,使得钟繇手下不那么吃紧。而建设方面,也临时调配兵卒。
六部文臣和武将都忙碌,庞统、法正等谋士也没有闲着。利用这三个月时间,不停在各地制造异象。故此,这三个月之内,经常就听到诸如益州有凤凰啼鸣,飞向北方,降落长安城郊。又或者黄河有龙出没,更或者长安附近有麒麟等等不一而足。
张绣可以说是比较闲的一个,当然这闲是建立在贾诩、钟繇等人的忙上。说实在,张绣其实也是比较忙的。三个月来,张绣主要做的是收原孙坚手下的心,这事不容易。幸好孙坚也配合,故此比较顺利,至于最麻烦的,恐怕就算是周瑜了。
按周瑜的意思,他是想归隐的,不过张绣却是苦劝。最后,还是在成功劝服孙策之后,周瑜才答应,帮张绣平定天下。除此之外,张绣还去荆州将诸葛亮也请来。而诸葛亮也没有想到,张绣竟然能在短短一年之内,将江东也平定,因此也兑现承诺,在张绣手下出仕。
当然除了诸葛亮来了之外,还将教导了一年的姜维、费?、董允、马谡等人也一并带了回来。如此一来,张绣手下,实力猛然上升了一大截,此时张绣真正感受到,什么才叫做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了。
经过三个月的准备,终于在汉建安十四年春,张绣在长安即皇帝位。一切依照礼制,祭祀天地,而在祭祀天地之后,祭坛附近有龙吟、凤啼。瑞兽出没,足见天命所归,在场百姓,同时山呼万岁。
而当张绣回到长安之后,回到新建皇宫的正德殿主持第一次朝会。先定国号为“华”,改元景昌。汉建安十四年,即为华景昌元年(公元207年)。
国号之事张绣也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用能代表华夏民族的“华”字来当国号。
定好国号年号之后,剩下来的就是大肆封赏了。首先封陈瑶、蔡琰二女为东、西两宫皇后,甄洛、糜贞为妃。长子张泉为皇太子,有开府之权。叔父张济为皇爷,又为张家三代祖宗皆谥号。
将这些都定好之后,自然就开始大赏群臣。首先是为一些已经故去的人封谥号,如皇甫郦、张先、雷叙等。至于皇甫嵩、朱隽等张绣知道他们只愿为汉臣,亦没有给予他们谥号,不过对他们的子孙却是大肆封赏。
除此之外,就是张鲁、刘璋、刘表、马腾、孙坚、士?这些原本的诸侯,一律封侯。如张鲁就被封为汉中侯、刘璋被封成都侯、刘表襄阳侯等,不过众人都知道,这些都是只有食邑而没有实权的。
除了他们之外,第一个投靠张绣,此时双腿残废的胡轸,却是被张绣封其为北地侯。众人皆知道张绣是在北地郡成名,这个北地侯意义非同小可。
将一切琐事都处理好之后,才定现在在职之人官位。文臣方面,自然是将张绣之前定下的新版三省六部制搬上前台。
钟繇封丞相,领尚书省及六部总理天下政事;杨阜封御史大夫,领门下省,主理天下监察之事。杜畿封太尉,领司法省,主理天下量刑、判刑之事。如此一来,张绣便直接将太尉此职从军职变成文职,从此与军事没有丝毫瓜葛。
此三人同列一品,地位相仿。而张绣也安排了副手给三人,如钟繇副手就是诸葛亮;杨阜副手乃是董和;杜畿的副手则是张既。这些人里面,除了杨阜比较年轻之外,钟繇和杜畿年纪已经不少,找诸葛亮和张既作为副手,意思不言而喻。
三省之长后面,就是六部了,户部陈松、吏部诸葛瑾、礼部邓芝、工部蒯良、度支部张?、刑部韩浩,这六部首长位列从二品。而其他文臣,诸如邓芝、阎圃、蒯越、蒋琬、孙权等一大堆老人和新人分别调入三省六部各个部分充任要职,而又各有封赏,就不一一详述了。
至于各州刺史,倒是没有改变,增加的就是定了官品为正二品罢了,统领各地军团的大将也没有改变。
文职封赏完之后,就到武职。贾诩为军师祭酒,领军机处文职,位列一品。李儒、庞统、法正、周瑜、鲁肃分别为中军师和前后左右四大军师,分别为从一品和正二品。往后就是陈宫、陆逊、吕蒙、成公英、马谡等谋士了。
大将方面则麻烦较大,开始时也让张绣颇为头痛,最后决定如此封赏。首先是七虎将,分别是赵云、马超、黄忠、庞德、甘宁、太史慈、孙策。除了七虎将之外,还封七良将,分别是徐晃、张辽、徐荣、华雄、张任、高顺、吕蒙。
虚衔过后,自然就到实职了。赵云封车骑大将军,领金印紫绶,一品官,位列众将军之首;徐晃为骠骑将军,位仅次于赵云;黄忠为卫将军,位与徐晃相同,皆为从一品。
除此之外,马超封征西将军、孙策封征南将军、庞德封征北将军、张辽封征东将军,太史慈封中军将军、甘宁为水军都督。除此之外,徐荣、华雄、张任、高顺四人为东南西北四镇将军。这四征四镇将军加上太史慈和甘宁,皆为正二品将军。而吕蒙则为水军副都督,从二品,官位稍次一些。
这十四人定好,后面就是郝昭、郭淮、马岱、文聘、魏延等将领了,而张泉由于有开府之权,故此一众小将都归属张泉的太子府管辖,在此就不一一详述。而一直作为张绣护卫的胡车儿还有周仓,分别封为中领军和中护军,为从二品。
麾下众文武各有封赏之外,西域、凉州、河套、南中等各族头领,亦各得封赏。
当所有封赏结束之后,已经到了日落时分。贾诩早就安排妥当,登基之日与百姓同乐。张绣先是与众文武前往内城的城头,在内城城头摆下筵席,与长安城内百姓饮宴同乐。这长安城的大宴,一直持续了三天。
新皇登基,张绣也大赦天下,本来张绣治下犯事的人便不多,大赦天下之后,更让囚徒感恩戴德。而张绣登基之事,也在一个月内传遍天下各州,张绣治下百姓官员和士卒自然同乐,不过消息传到临淄,汉天子刘协以及汉相曹操却同时勃然大怒,之后才召集文武,开会议事。
bk
第六卷 合纵连横 第六百三十三章 战略包围
半个月后,长安城皇宫正德殿内,张绣手下众臣齐聚。经过半个月的欢庆,长安城百姓虽然还未完全从热闹中恢复过来,但由于春耕临近,故此也恢复了生产。至于张绣与众臣,这是第一次正式的朝会。
张绣笑了笑,说道:“文和有话且说,朕虽然登基为皇,但朝会也是跟以前一般无二。”
贾诩点了点头,也没有纠缠这些,而是说道:“陛下,方今天下,我华国已拥七分。臣请陛下,出兵灭汉,定鼎天下!”
张绣听得,沉吟了一下,说道:“文和所言有理,只是去年才将江东平定,士卒疲累。若是再行大战,恐怕战力有所不接。加上从征南中开始,就没有停歇过大战,粮草方面恐怕也有些紧缺,此时展开大战,未免有些不利。”
钟繇听得,出列奏道:“陛下所言有理,粮草上的确有些紧缺,不宜进行大战。”
见到张绣以疑惑的目光扫来,贾诩笑道:“陛下和钟丞相所言皆有理,故此臣以为,今年出征,只为灭汉作准备。”
张绣一听,精神就来了,连忙问道:“文和有何计策?”
贾诩点了点头,而后说道:“臣与另外几位军师商讨之后,确实有些得益。”
张绣听得便笑道:“文和且细细道来。”
贾诩淡笑道:“其实此计乃是陛下所出,臣等只是依葫芦画瓢。”张绣听得,轻“哦”一声,便没有再说话。贾诩招了招手,让兵卒抬将地图拿上来,而后一边指着,一边说道:“陛下当初平荆州之时,乃是从南中攻交州,再取荆州,迂回敌后一举功成。而取江东,亦是用此策,故此臣等商议之后,以为平天下亦可用此策。”
顿了一顿之后,贾诩接着说道:“去年曹操派兵到北方大草原上抢粮,与东部鲜卑打得激烈无比。大战过后,东部鲜卑损失不少,臣以为这是出兵的绝佳时机,陛下可派骑兵出大草原,一举将胡人扫灭,而且我等还可利用匈奴和羯族。”说到羯族之时贾诩向着张绣眨了眨眼睛。
张绣见得,则是会意地点了点头。贾诩接着指着地图说道:“只要扫灭东部鲜卑,我华国铁骑可直取幽州北部,将长城以外悉数拿下。如此将北面都拿下之后,就可对汉庭完成战略包围。而等到明年,我军就可大肆进攻,天下可定矣!”
张绣听得,摸了摸下巴,自语道:“先定辽东?”继而轻轻一笑道:“有意思。”同时其目光已经放在了地图上辽东右面的那个半岛之上。想了想之后,张绣问周瑜道:“公瑾,江东那边可有能出海的船?”
“能出海的船?”
听得张绣如此一问,众人都愣了一下。不过在场的皆是精英,听得之后便都若有所思起来。
周瑜想了想,便答道:“有是有,但不多,而且大部分的海船皆在夷州上。陛下若要用,就要将海船从夷州调来。”
张绣自然知道夷州是什么地方,而此时的夷州也是第一次有汉人踏足。想到这里,张绣便问道:“要从夷州将海船调来,需要多久?还有那里的海船可搭载多少人”
周瑜默算了一下,而后才答道:“通传加上调动,恐怕要三个月以上。搭载兵卒,应该在万人左右。”
张绣又摸了摸下巴,念道:“万人,加上其余战舰,够了!”说罢,张绣大声说道:“文和取辽东之计甚善,现在朕再多添一笔,将三韩也拿下来。”
众人听得,有些惊讶。法正皱眉道:“陛下,三韩乃是臣属,况且其地在北,拿下来用处不大。”
张绣听得,微微一笑道:“这三韩乃是汉庭臣属,而非朕的臣属。朕自然要将其拿下来,况且这三韩之地乃是商纣王的叔父箕子首先建国,说起来也是我华夏之地。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让我华夏遗民回归我华夏管治,也是时候了。而且朕听说,那些三韩土人,言孔夫子乃是他们的族人。”
庞统听得,有些不解地问道:“陛下为何会说那些三韩土人会言孔夫子是他们的族人呢?”
张绣轻哼一声,说道:“那些三韩土人面皮厚得紧呢。他们言箕子建国,就是他们族人,而孔夫子乃是箕子之侄,微子的后人,故他们会言孔夫子乃是他们的族人。”
张绣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齐声大笑,庞统更是不停拍着案桌笑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此说来,三韩之地岂不是我华夏之地乎?”
诸葛亮比较谨慎,进一步问道:“那些三韩土人真是如此说?”
张绣自然是认真地点了点头,同时心中暗道:“我可没有说谎,那些韩国土人的确是这么说,只不过时间是在一千八百年后而已。”
马超听得,怒道:“该死的土人,虽然俺不拜孔夫子,但孔夫子乃是堂堂华夏人,怎会成了那些土人,简直混账!陛下,且给超三千铁骑,超将那些土人全杀了,看他们还敢不敢说这大话!”
张绣听得,说道:“孟起不可大造杀孽,只需给予那些土人适当的教训就可。”
这时,张任就说道:“陛下,出兵夺三韩并无不可。但现在正值我军与汉庭对峙之时,若是分散兵力取三韩,恐怕不妥。”
张绣笑道:“无妨,三韩的实力不强,正如孟起所言,三千铁骑足以荡平。而且辽东苦寒,若是将辽东拿下之后,我军粮草供给就太远了,而且容易被曹操所趁。若是将三韩拿下,可以用三韩粮草来供应大军所需,三韩在辽东之后,粮道亦不会轻易为曹操所趁,如此一举多得。”
众人听得张绣所谋,齐齐点了点头。张绣见得众人同意之后,便说道:“朕以为,拿下右北平当以骑兵为主力。至于三韩之地,可从海路进攻。方才公瑾有言,从夷州调派海船要三月,这三月可将其余战舰加以改装,如此组成大军进攻三韩。算上路程,铁骑进袭三韩北面的时候,海路的军队也可在南面登陆了,到时两下夹攻,三韩、辽东皆可定也!”
贾诩等人相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张绣见得,便说道:“兴霸,海路大军由汝领兵,孝直为随军军师,霍峻、徐盛、凌统、、朱桓为副。朕会加派工匠改造战舰,另外也会让子义他们那里进行配合,当夷州的海船都到达之后,就率军出发,大军就从江东军团里面挑吧。”
甘宁等人听得,同时出列应道:“诺……”
江东军团现在人比较多,首先是张绣留给太史慈那里有七万人,其次还有投降的十万江东军。十万江东军现在太过散乱,张绣借此机会,让甘宁将这十万大军整训,也是好事,顺便也可以减轻一下太史慈的压力。
从海上进攻一路还是比较轻松的,毕竟对手只是三韩那些土人。而且三韩现在也不是统一,张绣相信有法正坐镇,就足够了。
转过头,望向贾诩,问道:“文和,出兵大草原袭辽东,恐怕曹操会派兵阻拦。朕以为,此战当用精锐。”
贾诩听得,点头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草原作战,当以骑兵为先,曹操肯定知道这点。诩以为,此战雷骑、云骑、飞羽弓骑、羌胡铁骑一齐行动,务必将曹操派出的骑兵一举歼灭,如此平天下之路就扫去一大障碍!不过此战并非最后决战,故此陛下无须亲征,只需派大将领兵就可。”
张绣听得,点了点头,同时目光也落到赵云身上。赵云见得之后,立即出列道:“陛下,臣愿领兵出大草原袭辽东!”
张绣大声说道:“好!此战就由子龙挂帅,领两万雷骑、三万云骑、两万飞羽弓骑和三万羌胡铁骑,共十万大军进袭辽东!孟起、伯符,你们二人为副将,士元、子敬,你二人为随军军师。”
马超听得大喜和孙策、庞统还有鲁肃一同出列应道:“诺!”
张绣微笑着对赵云说道:“子龙还要何人随军,拟好名单交给朕就可以了。”赵云听得,拱手应是。
这时,张泉忽然出列道:“父皇,孩儿希望与赵将军一同出征!”
张绣听得不答,却是转过头望向赵云,问道:“子龙,汝以为如何?”
赵云想了想,点头道:“有太子殿下相助,自然甚好。”
张绣便说道:“如此,汝就和太子府的人随军出战吧,不过一切要听子龙吩咐。”
张泉听得,拱手道:“孩儿明白,请父皇放心!”
张绣点了点头,而后一摆道:“如此,退朝吧!”
……
张绣登基,华夏西面和南面是一片欢腾,而东面,则是死气沉沉。临淄丞相府,一众朝中文武重臣,几乎齐聚府中。
bk
第六卷 合纵连横 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下形势
曹操出兵之事,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城中。而曹操的出兵,也确实大出张绣的意料,如若是曹操将骑兵都派到幽州,与自己大军对抗,那还正常。然而现在看架势,曹军仿佛不惜任何代价一般,对张绣的地方发动猛攻,要知道曹操所占之地,仅是张绣所占之地三分之一左右罢了。
得悉曹操进攻的消息之后,张绣立即将贾诩、周瑜、陆逊、陈宫等谋士召到了御书房中。
只见张绣将斥候探得的消息递给众人而后说道:“曹操有所异动,而且主攻我军薄弱之地,情况有些不妙。”
贾诩扫了纸上的消息一眼之后,淡笑道:“陛下何须担忧,曹操此乃以攻代守之策也。”
张绣听得,眼眉一挑。而一旁的周瑜已经接过话头,笑道:“贾祭酒所言不差,现在天下形势,乃是陛下完全占据优势。曹操自然知道,陛下不动则已,一动就已经有把握横扫天下。而且陛下出兵,战斗的地方就在曹军治内,其损失更是不会少,因此其发动进攻,实质只为防守矣!”
以战略进攻代替战略防守,对于这种打法,张绣自然比较熟悉。历史上蜀汉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六出祁山,在姜维的带领下九伐中原。除了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机会大点之外,后面的说白了其实就是以战略进攻代替防守罢了。
但以战略进攻代替战略防守,虽然主要目的是防守,然若是有成功的机会,就会立即转化成可能。这才是让张绣比较头痛的。
这时,陈宫摸了摸下巴,说道:“陛下,若是臣所料不差,这次曹操进攻的重点是在南面的荆州和江东。这些地方乃是陛下新得之地,民心还未完全归附,曹操有可趁之机。至于进攻河内的夏侯渊,恐怕还是如去年一般,用以牵制我军。”
马谡听得,却是开口道:“话虽如此,但曹操向来狡诈,河内之上如若我军不放太多兵力下去,恐怕夏侯渊就会发动进攻。”
张绣此时却是不住摸着下巴,口中喃喃地念道:“夏侯渊、曹仁、关羽。”张绣很清楚,这三人哪个都不是轻与之辈,特别是关羽,他的进攻可以说是最强的,而且曹操还派他攻荆州,这一路威胁才是最大的。
而张绣也为将领而发愁,赵云去进袭辽东,带走了不少人。剩下的人里面,能挡关羽的大将,也是不多。
沉吟了一下之后,张绣已经拿定主意,开口道:“曹仁一边,就由子义和文忧领兵抵挡,徐荣在后接应。而河内那里,就由汉升领十万大军(高顺训练新兵)抵挡,伯言为随军军师。至于关羽,公明那里不动,公台去助他;再让文远去襄阳郡、子明去南郡,分别从长安以及江东拨兵马前去调用。公瑾去襄阳郡助文远,此战由文远来指挥!粮草等一应调配就不必担心,至于洛阳防务,暂时交由公义来处理。”
以这个阵容来迎战关羽,张绣还是比较放心的。关羽的进攻虽强,然而张辽如铁桶一般的防御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而且以关羽历史上对张辽的态度,应该是比较认同张辽的本事,由张辽来领兵抵挡关羽,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况且这里面还有徐晃和吕蒙两部为辅,加上周瑜坐镇对付曹军的军师,张绣就不信这样的组合关羽能翻出什么大浪来。
将领是没有太大问题,兵力上也没有太大问题。赵云领去的只是骑兵,前年张绣征兵二十万,现在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南阳徐晃自上次大战之后,再次补充满六万大军,长安张绣可调用的大军有七万,张绣便直接拨了五万到襄阳郡,至于南郡,则由太史慈调了四万去防守。
而太史慈自己,则领本部剩余的三万大军和徐荣所部的五万大军去迎战曹仁,有合肥重镇防守方面是绰绰有余。至于江东那十万降兵,暂时由甘宁接管进行整训,等候海船来到之后就从海路领兵进攻三韩。
至于曹操方面,休养生息了两年时间,实力恢复了不少。加上一直采用屯田制,既能保证兵力,也能保证粮草。单单看这次调动就知道这两年休养生息的成果,邺城调动兵力二十万。许昌出兵二十五万。寿春方面倒是少一些,只有十万,不过这十万乃是百战精锐,加上固守淮南多年,对地形极为熟悉,相反太史慈则是第一次在淮南作战。
一下子就调动了五十五万大军,张绣自然清楚,曹操这是在孤注一掷,不计代价地进行征兵。这种状况只要持续几年,恐怕曹操治内男丁就会急剧减少,再拖下去曹操必败无疑。
不过这些已经不是张绣要考虑的,调令下达之后,张辽、周瑜、吕蒙还有其余大将跟着领兵出发,春季刚到,大战又要再次开启!
……
先按下中原的大战不表,且说这边,赵云领着十万精锐铁骑进入了河套,继而过了黄河到达外长城。在外长城处,赵云却是先让大军停了下来,而后找上了守将郭淮,了解一下现在草原的形势。
赵云大帐处,众将赫然在列。这次赵云选将,倒是只点了一个魏延,实在是张泉和手下的一帮小将人数太多,大小将领上已经完全够用了。
见到郭淮之后,赵云便问道:“伯济,现在大草原外的情况如何?”
郭淮将一叠纸递给赵云,而后简单地说道:“自从上次大将军将南匈奴和中部鲜卑主力击败之后,这几年,整个大草原几乎每几个月就有一次大变动……”
南匈奴和中部鲜卑当初被张绣击败之后,虽然未到灭族,但实力大为削弱。特别是南匈奴,以前归附于汉庭,汉庭就特许南匈奴生活在河套地区。只不过张绣根本就不理这一套,出兵将河套夺来之后,就将南匈奴都逐出河套。如若不想走也可以,不过就要强行汉化。这么一来,就迫使南匈奴再次分裂,一部分愿意接受汉化或者不愿意回到大草原过漂泊生活的匈奴人则选择留在了河套,过上农耕为主,畜牧为辅的生活。几年下来,大都安定了。
这些愿意接受汉化的匈奴人倒是没什么可说的,而另外一批匈奴人,则是回到了大草原中。这时,中部鲜卑由于上次被张绣打得损失惨重,就出兵进行报复,匈奴人首先大败了一通。不过这时,张绣放出去的羯族也露出了其狰狞的獠牙,趁着匈奴元气大伤,大举屠杀匈奴人。
羯族原本乃是匈奴人的奴隶,一直被匈奴人虐待,而历史上匈奴灭族,也是遭到羯族的屠杀。现在羯族提前有了复仇的机会,怎会放过。十亭匈奴人,最起码被羯族杀了六亭。而这时,嗜杀成性的羯族已经不满足只杀匈奴人,其将屠刀也架到了元气大伤的中部鲜卑头上。中部鲜卑被羯族杀了一个措手不及,而遭到羯族屠杀之后,中部鲜卑便决定与南匈奴联合,对付羯族,如此总算顶住了羯族的屠杀。
只不过羯族的屠杀仅仅是草原大乱的开端,就在中部鲜卑和南匈奴元气大伤之时,东部鲜卑也加入了进来。除此之外,已经西迁的北匈奴也发生了分裂,一部分决定继续西迁,而另外一部分却是知道草原大乱,决定杀回大草原,对鲜卑族进行报复。
北匈奴东归,首当其冲就是在西域折戟的西部鲜卑,直接被凶悍的北匈奴杀得那个大败。而东边,由于东部鲜卑的强势介入,逼使元气大伤的中部鲜卑和南匈奴节节败退,羯族也趁机举起屠刀,大肆屠戮。
而由于北匈奴的东归,南匈奴便以同族之谊,归附于北匈奴。中部鲜卑见得情况不妙,也归附于东部鲜卑。转眼间,大草原就变成了双雄对决,最终还是实力更为强大一点的东部鲜卑取胜。
而双雄对决,自然便宜了羯族,大肆对两族进行屠杀。而东部鲜卑和北匈奴虽想将羯族找出来,可惜草原太大,羯族随便一躲,两族就毫无办法。不过对于羯族,他们还是有了防备。
而两族对决之后,北匈奴战败,被东部鲜卑追逐,再次被赶出了大草原。北匈奴就如同历史上一般,再次回到了西迁的进程当中,而这次西迁,是将南匈奴也一并带上。可以说,现在除了河套地区那些正接受汉化的匈奴人之外,在世界的东方已经没有了匈奴族的身影了。而他们的目标正是大陆最西方如大汉一般繁荣的国度――大秦!
只不过胜利者东部鲜卑也不好过,盖因其追逐北匈奴的时候,曹操也派兵出长城,学着张绣一般让手下骑兵到大草原自行猎食。知道情况危急,东部鲜卑单于轲比能立即放弃追逐北匈奴,回师对付曹军骑兵。
东部鲜卑虽然厉害,但毕竟与北匈奴硬拼了一场,又经过了羯族的屠杀,实力损失不少。当轲比能领大军与曹军对上之后,才知道为何中部鲜卑和南匈奴会在对付汉人的时候折戟。曹操三子曹彰引着虎豹骑,直闯入东部鲜卑大军阵中,将轲比能枭首,东部鲜卑大败。
轲比能一死,原本十分团结的东部鲜卑遂分裂,其中比较大的部族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东部鲜卑分裂,羯族又出来开始大肆屠杀了。只不过这次羯族只屠杀了几个月之后,整个部族就忽然间全部离奇死亡。整个部族死亡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死地,污血流到草原上,所有植物尽皆死亡,很快就变成了一片死地。
羯族的离奇死亡,让草原上残存下来的各族都松了口气。自东部鲜卑大败之后,仅仅数月时间,羯族就屠了东部鲜卑三成的人,由此可见这个吃人种族的可怖。
连场大战下来,整个大草原所有部族,全部元气大伤。大的部族老弱加起来,男丁也就万人左右,小的更是只有数百。如此沉重的打击,恐怕比之当年武皇帝打败匈奴之时犹有过之。草原各族要恢复元气,恐怕非百年不可。
赵云听完郭淮所言,感叹道:“不想草原上的腥风血雨,比之中原的大战也分毫不差。”
郭淮听得,点了点头,说道:“陛下也确实厉害,将羯族都放了回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草原上死的人,起码有一半都是为羯族所屠。幸好这个羯族忽然全部死了,不然的话我们以后与其对上,也是烦。”
赵云听得,点头笑道:“如此说来,本将率军突袭辽东,中间应该没有太大的阻碍吧。”
郭淮听得,倒是摇了摇头,说道:“赵将军只说对了一半。现在并州北面的大草原上确实已经没有太大的部族,而幽州西北面的乌桓族之前也被曹操击败,现在归附于曹操。赵将军出兵辽东,这些乌桓族恐怕会来助战。”
赵云听得,笑道:“这个倒是无妨,谅些许乌桓骑兵,也翻不出大浪来。”
郭淮听得,也点了点头,而后继续说道:“乌桓元气已伤,确实无妨。不过乌桓的东北面,还有一扶余族,这扶余族在幽州东北面建了一扶余国。其实力虽不比当初的东部鲜卑,然而扶余人骁勇善战,赵将军也要小心。”
赵云还未说话,一边的庞统就已经笑道:“那简单,陛下命我们将三韩也拿下来。如此也不差这个扶余国了,他们若是不来就留他们一段时间,他们若来,直接灭掉就是了。”
马超听得,大笑道:“士元说得好,超正想说这话!”
马超的话,却是激起了其余一众小将的战心,纷纷高声邀战起来。赵云见得,无奈地摆了摆道:“好了,且住。我们此战的目的是夺辽东,扶余族不来我们也没有必要招惹他们。待定鼎天下之后,相信陛下亦会出兵。”
完之后,赵云转过头问庞统和鲁肃道:“士元、子敬,攻略幽州北部以及辽东有何妙策?”
――――――――――――――――――
嗯~~大家都看到了本书已经进入尾声这个月内完本是一定的了具体日期还没确定。小弟新书也已经积极准备当中弟也学唐三大神不会休息旧书结束之前就发新书!谢谢大家对小弟的支持!v
bk
第六卷 合纵连横 第六百三十五章 鲁肃之策
听得赵云的话,鲁肃却是长身而起,走到地图之前。赵云见得鲁肃走出来,也没有太大意外,张绣此次让庞统和鲁肃为随军军师,搭配还是十分不错的。鲁肃擅长于布局以及战略谋划,而庞统则更擅长于奇谋和两军对阵时出谋划策。
现在是大战之前的布局阶段,自然是由鲁肃来出谋比较合适了。只见鲁肃指着地图,说道:“此次我军出兵,几乎将所有骑兵都调动,应该是瞒不过曹操。而对于我军要夺辽东,曹操恐怕也会派出骑兵出长城进行阻拦。辽东位于幽州东面,我军既然要对曹军进行战略包围,辽东只能作为后方。而真正对曹军进行战略包围的前线,乃是右北平!”
赵云等人听得,都不自觉地点了点头。右北平的东面就是辽东属国,而西面就是渔阳郡。可以说,右北平郡就是汉庭对辽东属国管治的跳板。虽然右北平郡在长城以外的地方,然而将此地方夺下来之后,就等于在幽州的东面下了一子,与西面的并州雁门一起,对幽州形成钳制。只要两边齐攻,幽州是首尾难相顾。
这时,鲁肃看了一下众人之后,又继续说道:“不过要取右北平不易。首先曹军会出兵阻止,其次右北平郡和北面的地方有乌桓人活动,这些降了曹操的乌桓人,恐怕会被曹军调来助战。除此之外,辽东属国为公孙康所掌,其当初在袁曹大战之时,选择了不庇佑袁家兄弟并将投靠他的袁家兄弟杀死,将首级送与曹操,可见此人狡猾,且手段狠辣。”
到这里,鲁肃又顿了一顿,说道:“除此之外,三韩之地北面的高句丽国,难保不会掺和进来。高句丽实力强大,不可小视。虽然陛下派水军从海路进击三韩,但要等兴霸他们将三韩之地都拿下之后,我军才有足够的实力拿下高句丽。而这高句丽野心勃勃,这些年来就一直进攻辽东,与公孙康屡次交手,我们远征辽东,难保其不会趁火打劫。更为重要的是,肃曾从典籍记载得知,这高句丽和这扶余国之间,好像属于同族。如若他们能单独对付我军,自不会联合,就只怕他们发现我军实力强大,联手对付我军,到时麻烦不小。”
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幽州东北部的形势了。辽东半岛乃是为公孙康所掌控,而辽东半岛的北面,乃是扶余族所建立的扶余国(今吉林省东北部)而扶余国的南面,就是高句丽国了(今吉林省南部和朝鲜北部)。如若历史没有改变,高句丽国后来会与曹魏联手对付公孙康之子公孙渊,使得曹魏收得辽东属国。曹魏收得辽东属国之后,就跟高句丽反面,将其打回去。不过高句丽存在时间极长,在五胡乱华到后来的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国向南发展,深入到朝鲜半岛内,几乎将整个朝鲜半岛统一。后来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到唐太宗时又打了数次,直到唐高宗时代,才出征灭掉高句丽国。
整个高句丽国,前后持续了八百年,寿命可谓极长。而所谓的高句丽人,亦是中国东北部民族的人,而并非朝鲜半岛本土的人。当高句丽国灭国之后,大部分高句丽人都迁回了中原,留在当地的只有极少部分。这也是为何,历史上隋唐时期的高句丽人如此英勇善战,面对中原皇朝几次三番的进攻都能挡下来。但高句丽灭国之后,朝鲜半岛上的那些国家的人打起仗来如此草包。说白了根本不是一个种族的人。
且说回来,整个幽州东北部,有曹操、公孙康、高句丽、扶余四个大势力。赵云也没有料到,这次出征辽东,会牵涉到四个势力在里面。曹操是必须击败的,公孙康的辽东赵云亦要拿到手,然而高句丽和扶余这两个野心勃勃的外族,却是会当黄雀。当然赵云这边也有奇兵,不过全部要硬碰硬,赵云十万精骑,到最后恐怕损失不少,这么一来完全是得不偿失。
拍了拍脑袋,赵云便问道:“子敬,可否先用计,让他们打起来,我等可从中浑水摸鱼。”
鲁肃沉吟了一下,说道:“其实要用计不难,高句丽一向对辽东虎视眈眈,两边冲突不断。高句丽之前已经几次出兵攻打辽东,公孙康亦是亲自指挥。如若我军派人联系高句丽,联手对付公孙康,问题不大。而后再派人联系扶余,让其出兵取乌桓,许其得乌桓之地。如此有扶余拖住乌桓,又有高句丽拖住公孙康之后,我军可先对付曹军,而后看南面兴霸的情况择机夺辽东。夺取辽东之后,可再配合南面的兴霸他们,夹击高句丽。而扶余的实力我等并不清楚,而若是其在我军夹击高句丽之时吞掉乌桓,对我军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军亦可留伯济在此将草原上的各部人马请来,备言扶余强大,要侵占草原之事,让他们联合到一起对付扶余,如此可进一步对草原各族和扶余进行削弱。”
鲁肃此计环环相扣,将草原各族以及扶余、高句丽、辽东等势力全部都算计进去。不过赵云等人都知道,张绣是不太喜欢与外人联合来对付自己人的,故此对行此计,众人都有些踌躇。
见到主位之上赵云愁眉不展,张泉忽然站起来,说道:“赵将军,泉同意行子敬先生此策。若是父亲怪罪,就由泉一力承担吧!”
赵云听得抬起头来,看着张泉一脸坚定的神色,说道:“太子殿下,要知道陛下对于外族极为痛恨。如若知道我们与外族勾结,只怕太子殿下在陛下心中地位大降,这么一来……”
后面的话赵云没有说,不过谁都清楚,赵云话里的意思?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