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地枪王张绣 > 北地枪王张绣第127部分阅读

北地枪王张绣第127部分阅读

    望鲜卑人与我军硬拼,打一个两败俱伤,他们才有机可乘。不过匈奴人此次却是料算错了。主公一战而败鲜卑,草原形势大变。中部鲜卑再无能力掌控水草最为肥美的草原中部,无论东部鲜卑还是乌狂都会插上西部鲜卑又在西域大败,曾经强极一时的北匈奴难保不会东归,未来数十年,草原形势都会持续混乱。”

    张绣听得,摸了摸下巴,笑道:“草原大乱正合本将之意,本将只需维持草原各族的实力相对平均。哪个强的本将就组织草原上的弱者对付他,让夫草原始终不能统部之下,我汉人就可从中取利

    法正听得,赞道:“主公的合纵连横已经能做到顺手拈来,这却是草原胡人之不幸啊厅中众人听的。一同大笑。

    第五卷 三打益州 第四百六十四章 贾诩毒计

    大笑。陈宫却是开口说道!垂公,此时形势极为有利,如今并州、凉州皆在主公手中,明年可趁草原胡人大战之时挥师向北,将整个河套之地收回,大军将先汉所建北长城悉数夺回,主公对胡人之形势就进可攻退可守了

    张绣听得,郑重地点了点头小现在张绣所夺回的一段长城,乃是最南面的长城,乃是战国时的赵长城,后经反复加固修筑,可以说是汉人最后的防线。这段长城一旦失守,南面将无险可守。而秦皇和汉武两代则在夺回河套地区之后在黄河以北的地方修筑了两条长城,汉武时期所筑的较秦皇时期所筑的更北,这两段长城才是真正戍卫边疆之处将此两处长城夺回,就如陈宫所言一般,对草原是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得了河套地区,此地经过西汉和东汉两代开发,早就成为了一个肥沃不亚于益州的大粮仓,不过由于天气关系一年只能有一到两熟,不过粮草运输与益州相比又便利了许多,总而言之夺了此地对张绣发展极为有利。

    这时,见得张绣颇为意动的钟臻忽然清咳了一声,说道:“公台之言虽然有理,但今年大战出动了如此多兵马。各地存粮几乎耗尽。若要出兵。最起码要到明年秋收之后才耳以。

    而且缺以为夺此地容易,守长城却需要极多的大军,加上并州内部的守御,主公最起码需要增兵十五万,其中五万守雁门、壶关等各处对幽、翼险关要隘,十万乃是守北长城的边军,这里面步卒和骑兵都不可少,这里钱粮耗费极多。虽然夺回河套,主公可得一产粮要地,但关中存粮最起码要支撑边军第一年的耗费之后才能让河套之粮供给边军以及并州大军用度

    钟棘刚说完,诸葛糙又说道:“除此之外谨觉得夺回河套还有一介,大问题。南匈奴内附。朝廷已经允许南匈奴在河套地区内居住,但这些胡人强大之后就叛,弱小之时就附。如若不能有一有效的办法将这些胡人彻底解决,河套地区一日也不能完全安定下来。”

    张绣听得,默点了一下头。钟躲所提出的问题的确很重要,不过也并非没有方法可以解决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军出击。抢夺胡人的粮草。以战养战。只要以战养战一年,就可以渡过了第一年的消耗问题。边军就可以建立。而且还可以消灭不少对大汉有威胁的胡人。

    而诸葛谨所提出的问题点涉及到更加根本的问题,从中可以延展到对胡政策,不过在这方面历史早就给了张绣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进行民族大融合,让胡人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不过这汉化不是如历史上一般由胡人主导,所有磨难和痛苦都由汉人承受,而是反过来由汉人主导。至于胡人要承受多少磨难和痛苦,要流多少血,这就要看他们何不合作了。合作主动接受汉化,那就少流血。不接受那就等着张绣的大军吧。

    张绣既然计较已定,便笑道:“元常所言亦容易解决,明年秋收之后大军出征,三月之内攻下河套。打到北长城那里。至于粮草问题我们也学一回胡人,他们抢我们汉人这么多,难道我们就不能抢回他们?抢夺胡人粮草,加上关中的支持小我军就可渡过冬天。至于后年那就出长城外抢,如此一来大军之补给就解决了。至于子瑜所提出之问题,本将就要治下胡人包括羌氐等族,皆要穿汉服、学汉话、学礼仪改汉名。匈奴人哪个不服就打到他服。西凉这边则可慢慢来,如今几年下来这些羌氐胡人已经学了汉话和礼仪,有些胡人也开始穿汉服,至于改汉名就暂且让他们同时拥有汉名和本族名,不须百年,这些地方就再无汉胡之分了

    众人听得,纷纷倒吸了一口气,张绣此举说难听点就是灭族不是从血缘上灭族,而是从文化根源上灭族,这与胡人要灭汉人衣冠宗庙的情况一模一样。从三代开始汉人就不住与胡人接触。从东夷、北秋、西戎再到后来的匈奴以及现在逐渐强盛起来的鲜卑、乌桓,这些民族通过不断的战争或是自愿汉化已经有不少融入了汉民族中。但这仅是少部分。胡人的种族实在太多了。

    可能现在鲜卑、匈奴、乌狂都灭了之后,柔然、突厥、契丹、女真就会接二连三地冒出来。如果单纯以武力。张绣相信就算国力再强,打得多也会有衰败的一天,故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胡人汉化。以武力征服还不如以文化征服为主,武力征服为辅。双管齐下才是最好的办法。

    张绣刚提出此法,众人心中还有些疑惑,在这时代的人眼中。胡人都是不服教化的,若非如此这些胡人就不会如此蛮横,胡人汉化从来都是他们主动的,不然的话就算汉人要他们汉化也无用。但在张绣看来却不是如此,胡人不服教化那就强制教化他们,文明程度低的民族用不了这种办法,但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却可以用这种办法。张绣自问,就算穿越之前的一千八百年后,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文明程度高于中华文明。一千八百年后的人觉得自己的民族文明落后,那是因为受挫折太多了,失去了自信的同时还将自己民族的长处也抛弃了,反而将别的文明弃之不要的糟粕争着抢回来,这在张绣看来明显是愚蠢至极。不过一千八百年后的张绣改变不了现状,但身在汉末这个大时代,以张绣现在手上的能力确可以。

    以科举和其他各项制度对世家的特权进行改造。是为了让汉民族的发展更具活力。而对胡人的强制政策则是拓边之策。在现在这个时代,世界上能形成独立的高等尖明的仅汉民族一家,西面的伊斯兰文明还未兴起,更西面的罗马文明也逐渐衰败,走下去就是西方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直到千年之后他们的文明才正式升起,这时代就是汉民族发展的最好时

    张绣的野心很大,但他知道人的生命有限,在他有生之年能平地大汉中割据一方的诸侯,结束乱世已经很了不起,要更进一步只能依靠他的后人。但张绣并非只有勇力,还有领先这时代的知识,只要确立好制度,汉民族就能一直发展下去,并且以高等的文明一直进行着文化征服。

    扯远了。张绣提出此法,就料到手下文武可能一时之间接受不了,不过张绣相信。具需要一段时间,这些站在时代顶端的精英就会想明白张绣此法的用意。

    听完了张绣的话,武将一边最先作出反应,赵云和太史慈虽然不是太赞同抢夺胡人的做法。但也不反对。无论是出身在河北的赵云,还是少年时候曾经在幽州游历的太史慈。都知道胡人的残暴,故此他们不会出言反对。

    庞德出身在凉州,对于这种抢夺粮食是司空见惯,不过对汉军抢胡人这种倒逆过来的方法,初听之时觉得有些奇怪。但细想之下亦觉得张绣所言有理,怎么胡人抢汉人可以,而汉人则不能抢胡人。

    其余高顺等将自然也不反对,如此出来。张绣所提出明年出击河套地区抢胡人粮草以供大军用度之事武将一般没有一人反对。

    众武将不反对,文臣那边也没有提出质疑。此事的基调就此定下,至于强制胡人汉化之事,张绣知道此事干系不少,便给些时间众人回去再细想。商议之事完毕。张绣又一一封赏了有功之人,最后才开始筵席。

    筵席结束之后,贾诩独自一人留下,张绣见得便知道贾诩有话要说,将他带到书房之后问道:“文和有何要事?”

    贾诩拱手道:“主公,诩有一策。可让草原胡人有灭族之灾

    张绣听得,眉毛一挑,问道:“不知文和有何策?”

    贾诩脸色平淡,问道:“不知主公可知捣族人?”

    张绣听得,心中一惊,捣族人张绣自然知晓,捣族可以说是历史上所有民族中最为凶残的,历史上捣族得势之后报复匈奴人,杀得匈奴十不存一,匈奴之后的灭族也与愕族的大屠杀有关,除此之外还有鲜卑,鲜卑后来收容了捣族,也被捣族报复杀了个几近灭族。

    汉民族同样如此,被溜族杀得差点灭族。五胡乱华前汉族还有一千多万人口,但到冉闰颁布屠胡令之时,汉民族仅剩下五百万人不到,短短数十年间减少了一半有余。在他们眼中汉人只是两脚羊,汉人女子可以任意污辱,就是军渠与其相比,其恶也不及蝎族之十分一。可见这伤族的凶残至极,根本不配称之为人。

    张绣听得,凝重地问道:“文和有何策?”

    贾诩脸上还是一片平淡,不过张绣注意到其眼神深处闪过一丝狠辣的神色。只听见贾诩说道:“诩之策是将这些捣族人放到草原中。让他们对胡人进行屠戮,有此恶狼在,草原胡人将遭受灭族之灾。”

    张绣听得,摇头道:“文和此策确实可让草原胡人有灭族之灾,但踢族乃是双刃剑,既然可以伤胡人,待其强大之后自然也可以伤我汉人”!张绣虽然知道用溜族必然会在草原上舌起一次血腥大屠杀,但他可不想蝎族得势之后南下来杀汉人。

    贾诩微微一笑,不过这笑容在张绣看来很是阴森,只听见贾诩说道:小善于医术者必善于毒术,诩闻华先生曾经偶然研制了一种毒,此毒并非立即发作,而是五年乃至十年之后才发作,毒发之时将七窍流血而死,无药可救。主公只需在狗族人的饭食之中下毒,而后将中了此毒的捣人都放到草原中,且分其武器,要其攻略草原各部。毒发之前数年,恐怕整个大草原会变成血腥草原,而当毒发之时,所有蝎族成年男子皆亡,其留下的老幼亦难逃草原上遭其毒手的各族的屠刀。”张绣听得此言,想法又变,不过还是问道:“此毒可稳妥?。

    贾诩点头道:“请主公放心,诩早就问华先生要了配方,着人配了药,之后找了不少降卒来试验,这些人中身体最强壮的十年就死弱的五年不够就死,主公若不放心那些狗族人,下药的量可以多点,以酱族之凶残,只需用他们三到五年,草原各部恐怕就损失惨重了。”

    张绣听得,心中犹豫了一阵,最后说道:“除了下药之外,将愕族老幼都扣起,只将青壮放出草原小酱族的青壮不多,也就三万余人左右。他们再能战,三、五年后这三万人也肯定死伤不少,到时就算他们要反噬,本将也有把握对付他们。至于那些老幼,秘密将他们”。说到最后张绣以手在空中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

    贾诩听得,点了点头,他知道张绣还是担心酱族,如若将所有捣族放出去,恐怕会有漏网之鱼,而若是只放青壮出去,就算这三、五年内诞下了后代。对付这些还未长大的揭族后代,张绣也有许多方法。这么做虽然在草原上刮起的血腥风暴会少一些。但对张绣来说却稳妥许多。

    张绣说道:“如此,文和且去大量准备那药,明年出击河套之时,本将就可与这些蝎族联系,之后再将他们放出草原。”

    贾诩点头的:。主公英明。”

    贾诩走后,张绣心中默默盘算。现在河套地区还有益州都已经是囊中之物了,不过受限于粮草,这两地还不能取下来。若是有粮张绣还是属意先取益州,不过由于明年秋收之前不能动刀兵,而益州冬季大雪封山,行军困难,故此只能先取河套,益州只能暂且缓一下。不过现在鱼复和汉中都在手中,进益州的道路都被张绣控制,也不惧怕益州会被其他诸侯染指。而收得益州和河套之后,就是张绣兵锋横扫天下之时!

    第五卷 三打益州 第四百六十五章 糜贞与甄洛(上)

    酒霎是在下午举行,此时怀只是日落时分。(《《--》》送老霄搬绣前脚才步入后堂,迎面就是一道香风撞来。

    “,”

    一声低呼传来,那道倩影撞了张绣一个满怀,张绣反应极快一把将前面那人拦腰揽住,低头一看时,见到正是甄洛那精致的容颜。

    闻着甄洛身体处飘来的阵阵幽香,张绣心猿意马,正在此时,只听见后堂侍来蔡琰的声音,问道:“夫君,可有大碍。”

    张绣心中一突,立即送开了环住甄洛腰间的手,那边甄洛脸色酡红,小声地对张绣说道:“大将军小女子先行告辞。”说完急急离开,连后面追出来的蔡琰叫唤也没有答话。

    张绣见得,单手环住蔡琰,说道:“琰儿不用叫了,都走了。”

    蔡琰听得,抬起头白了张绣一眼,说道:“刚才抱得很过瘾吧。”

    张绣被蔡琰一问,清咳了几声,而后说道:“琰儿,这甄小姐缘何又来了?”

    蔡琰虽然明知道张绣是要扯开话题,但也没有揭穿他,只是又白了张绣一眼,才叹了口气说道:“还不是那些商人的问题。”

    张绣一听,扶着蔡琰走进后堂坐下才问道:“商人?他们不是组成了商会吗?还有商会之事不应该找元常明。缘何来这里?”

    蔡琰叹了口气,说道:“这也是今年之事,夫君你扶植糜家。又安排甄家与其竞争制衡糜家,此事他们两家都心知肚明,不过两家相斗却是有些过火了

    张绣听得,皱眉问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蔡琰点了一下头,将两家相斗之事详细讲了出来。

    原来自从去年甄洛出计,让张绣治下商人将凉州冻死的牛羊运到长安、洛阳这边之后,商人的作用广为众州郡所知。张绣安排在各州郡的人可都是大才,加上一直以来张绣都并不抑制商人,而且又鼓励商业。故此商人的地位已经没有以前那般低下。

    不过商人重利乃是天性,地位得到了提升之后商人们觉得还不够,还想继续提升。不过这些商人实力都不太强。不能直接和张绣或者钟猜等高层对话,这么一来就只能寻找甄家和糜家两家来说了。

    商人要提高自己的地位,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当官,不过张绣设立科举时,定下三代以内有从商者不得考科举的规定。这项规定定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问题,那时候张绣治下商人并没有形成一个势力,也没有想过争取什么,故此也没有人来反对。

    不过由于去年的大雪之后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使得商人争取地位提高和获得权力的野心开始出现。

    这事其实很正常,也在张绣的意料之中。当初定的那规定就是为了防止这些。不过当时张绣并不在长安,事情就生了不少变化。其中就掺杂上糜家和甄家的斗争,去年由于甄洛提出了运牛羊到长安等地的计策,不但将张绣还有牧民的损失减到最少,更令到商人大赚一笔,百姓有肉吃欢喜而得民心。总体来说,那场大雪非但没有让张绣损失,更让张绣获益不少。

    这件事上让甄家的声望急上升,甚至盖过了糜家,如若不是张绣对糜家的扶植和支持,甄家很可能就取代了糜家商会会长的地位。

    而在商人争取地位上,糜竺却是一开始就持反对的态度,这就让甄家看到了扳倒糜家的机会,于是甄家就开始或明或暗支持这些商人,又大肆攻击糜家和糜竺。这事钟森做不得主。便压下不说,而张绣网出征回来还未禀报。那边聪明的甄洛立即就来走“夫人政治”了,故此才会出现在膘骑大将军府。

    蔡琰将事情说完,就没有表意见,她知道张绣不喜欢她们干政,自然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

    张绣听完之后,皱了皱眉头,甄洛的急切表现让张绣有些担心,反倒是糜竺的表现让张绣大为改观。不过以张绣所认识的甄洛,虽然冰雪聪明,但并没有太大野心。但历史上甄洛是可以成为皇后的人,后宫斗争从来都不会少,故此对于甄洛是否在内心之中藏有野心也不可知。

    糜家现在的实力大不如前。若不是有张绣扶持早就被甄家干掉了,不过甄家也有一个弱点,就是现在掌权的甄逸年纪渐老,而甄洛又是女儿身,甄洛那两个哥哥又没有什么大魄力掌控甄家。而糜竺的能力不差,只不过之前心中顾念旧主,不肯出大力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糜堑对张绣的敌意开始减少,出力的程度也更深了。这让甄家有了顾忌,如若不能趁此时将糜家扳倒,未来十数年,糜家肯定可以压甄家一头,故此甄家才表现得这么急切。

    正在张绣不住理清楚思路的时候,外面一名亲卫进来禀报道:“大将军,糜子仲先生派人送来请帖,请主公今晚过府一聚。”

    张绣听得,点了点头,长身而起接过请帖之后挥手让亲卫出去。而后回过头对跟了上来的蔡琰说道:“琰儿,对不起了,为夫公务繁忙,冷落你们了

    蔡琰展颜一笑,说道:“除了出征,夫君可是长安城中最出名的闲人呢

    张绣听得,轻笑着换了蔡琰的翘臀一下,说道:“为夫终日闲在家中,就是等你来侍候

    蔡琰一听,脸色一红,加上翘臀上传来的快感使得她双腿不自觉地夹紧,张绣自然看到了蔡琰的变化,轻笑一声再蔡琰耳边低语了几句。说完之后蔡琰脸色更红,轻拍了一下张绣宽阔的胸膛,说道:“夫君,你真坏

    张绣听得,哈哈一笑,而后快凑到蔡琰鲜艳欲滴的唇边吻了一下,而后说道:“为夫出去了,记得为夫方才所说的话哦。”说完不顾红着脸不住跺脚的蔡琰,转身离去。

    张绣赶到糜府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张绣来到糜府前,糜竺和糜芳兄弟一同在府前迎接,糜竺让糜芳带胡车儿

    。自只则陪着张绣到厅中!后分宾主坐下

    糜竺拿起酒盏先向张绣敬了一下,说道:“大将军待我们兄妹甚厚。堑先饮为敬。”

    张绣微微一笑,将酒一饮而尽,一杯下肚加上下午的酒宴所饮的酒气还未散去。张绣不由得感到身体有些燥热。定了定神,笑道:“不知子仲请本将来有何要事?”

    糜竺笑道:“相信大将军也知道商人希望考取科举之事,此事堑一力反对,毕竟商人重私利,若是让商人为官,岂不是让他们以公权谋私利?虽说亦有一心为公的商人,但这仅是少数,大部分商人还是以私利为先。堑世代卓商,对于此事知之甚祥,故此堑以为不可让商人考取科举而为官,有商会团结商人,维护商人之地位已经足够。”

    不得不说,糜竺的想法与张绣的想法不谋而合,商人重私利,若他们加入政治圈,最终只会以权谋私。此事就算张绣穿越之前的西方社会也不能避免,政府完全是为了商人而服务。西方社会都如此,在中国此举更加行不通,中国自周公定礼乐开始到孔子重定礼乐,之后到武帝独尊儒术。这里面固然有不好的地方。但总算是将中国引入到以道德为标准的社会,社会上的名人都以德行和学识、才华定的,这样就使得整个社会都崇尚道德、知识。在张绣看来,这一点极好,可算是儒家立下的大功。

    如若是让商人可为官,以商人谋取私利的天性,社会就会变成以崇尚金钱为标准的社会,也就是张绣穿越之前的社会现状。到时只会道德沦丧、礼乐崩坏,知识为金钱而服务,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这里面或许会有所夸大,不过穿越之后的张绣决不允许那种道德沦丧、礼乐崩坏,一切以金钱为中心的境况出现,那是一种人性的堕落。故此张绣要将这苗头直接扑灭,而定考取科举之条件,三代以内不可有人从商就是此理。

    糜竺的想法与张绣不谋而合,张绣立即就赞道:“子仲言之有理。”

    糜竺听得,微微一笑,又与张绣对饮了一盏。张绣右手把玩着酒盏,微笑地问糜竺道:“子仲想来巴经有良策吧?”

    糜竺点了点头,说道:“一切都瞒不过大将军,不过堑不知如此好是不好。故此才向大将军相询。”

    张绣听得,摆了摆手,说道:“子仲,此事放心去办吧。”

    糜竺一拱手,说道:“多谢大将军信任。”

    张绣又饮了一盏酒,感觉到全身暖烘烘的,很是舒爽,便笑道:“子仲你家的酒比本将的还要好啊。”

    糜竺笑道:“此乃糜家商队从西域寻来的美酒,只有一坛,今日大将军大家光临,堑自然要将最好的美酒拿来给大将军享用。”

    张绣哈哈一笑,糜竺见得张绣欢喜,便一边与张绣谈安,一边频频劝酒。大概饮了个把时辰,只听见“砰”一声,张绣醉倒在桌案之上。

    糜竺见得,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莫名的神色,而后神色坚定,将两名下人唤了过来,对其中一人说道:“对胡将军说,大将军饮醉了,今夜不能回膘骑大将军府,今夜只能在糜府歇息,让胡将军领兵卒来保护膘骑大将军安全。之后你再去膘骑大将军府一趟,将此事禀报。”

    这名下人应了一声之后转身就离去,糜竺又对另外一名下人说道:“去将小姐唤来。”这名下人听得之后也领命离开。

    未几,一名年约二十,身披雪白招皮,既有少女稚嫩的绝美容颜,又有成熟少妇气质的女子踏着莲步走了进来,到得糜竺跟前轻声唤道:“大哥。”这名绝色女子正是被张绣从汝南夺来糜竺的妹妹、刘备原来的妻子徐州第一美人糜贞。

    糜竺轻叹了口气,指了指伏在桌案之上的张绣,说道:小妹,委屈你了,是大哥对不起你。”

    糜贞脸上凄然一笑,说道:“大哥,为了糜家,这些算得了什么,况且小妹也非完璧之身,膘骑大将军乃是当世英雄,他也未必能看得上小妹。况且大哥也说得对,只有小妹与膘骑大将军有此姻缘,方可保糜家还有甘姐姐他们平安。

    糜竺脸色黯然,叹道:“如此就交给小妹了。”说完转身离开,应付胡车儿去了。

    这边糜贞走到张绣身边,同时叫上两名小婢上前帮忙,三人合力扶着张绣进了后面的房中,将张绣放在榻上之上糜贞又挥退了小婢整咋小房间中只剩下张蒋和糜贞二人。

    此时张绣有些迷糊,身体内也一阵燥热,迷迷糊糊之间感觉到自己被人扶到榻上躺在,口干的张绣连忙喊道:“水,”水”未几,张绣就感觉到一股柔软贴在自己唇间,一丝硬物将牙齿打开,凉水就从这柔软里面注入自己喉间,同时一柔软的物体与自己的舌头缠绕在一起,张绣感觉到那柔软传来甘甜的味道,于是不断吭吸。

    吭吸了一下,张绣感觉到身体更加躁热,喃喃地说道:“热”之后很快就感觉到衣裳被人脱去,之后就感觉到一冰冷的东西贴在自己身上,张绣的双手摸着那冰冷的东西,本能地柔捏,然后就感觉到那冰冷的东西越来越热,令到原本已经觉得热的身体变得像火烧一般难受至极。

    张绣只是不住吮吸嘴中那柔软的物体。希望那甘甜能降下自己的火起,不过越是咣吸,身体越是燥热。正当张绣难受至极的时候,忽然就感觉到被一温热包裹着,张绣感觉到一阵舒爽传来,而后本能地进行冲锋,同时听到耳边传来好听的低吟。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张绣就感觉到体内的燥热一扫而空,之后就感觉到脑袋一阵疲倦,抵挡不了这疲倦的侵袭,张绣抱着那具温热的躯体沉沉睡去。

    第五卷 三打益州 第四百六十六章 糜贞与甄洛(下)

    第四百六十六章 糜贞与甄洛(下)

    第二天一早,张绣从睡梦之中醒来,眼睛还未睁开,就感觉到怀中抱着一具温热的躯体,心中顿时一惊,所有睡意立即被驱散。睁开眼睛一看,就见到睡在自己怀中的乃是一名绝色女子。

    只见此女脸容精致,娥眉轻颦时自有另外一种美态,小嘴微翘,仿佛做着什么美梦一般,此时还未醒来,却是好一幅睡美人图。

    张绣抚着此女光洁的后背,看着她彷如玉石一般晶莹的肌肤,再望到她鲜艳欲滴的朱唇,张绣一下子就有了反应。

    “嗯……”

    可能是被张绣顶住不太舒服,糜贞渐渐转醒了过来,感受到那充实感,糜贞睁开了水汪汪的眼睛望着张绣,轻唤了一声:“大将军……”

    张绣哪里经受得住这样的诱惑,大嘴一下子就朝糜贞的朱唇处吻去,也不顾糜贞的惊呼,就立即开始新的一轮冲锋了。屋外虽冷,然房中却是一片春色,男子的喘息和女子的低吟交织成一片。

    半个时辰之后,云雨尽收。糜贞用两条雪白的手臂勾住张绣的项颈处,脸色红红地说道:“大将军,你喝醉了也弄了奴家四次,真的……”

    张绣听得,立即就被勾起昨天晚上的事,迷糊地记起喝醉之后就和此女来了一次,睡到半夜醒来酒还没有醒又进行了两次,算是此次就是四次了。不过这并非重点,重点是张绣从来都是一个理智的人,昨天晚上虽说是喝醉了,但不可能那么渴望,而张绣此时已经清晰地记得那种燥热的感觉,正是那燥热感鼓动着他前进。

    心中一凛,已经猜到了一些前因后果,不过看着怀中的绝色女子惹人怜惜的模样,又不忍心责备,只得柔声问道:“汝是何人?”

    糜贞用有些幽怨的目光望着张绣,而后气鼓鼓地用很是正式的语气答道:“小女子糜贞,见过骠骑大将军。”

    张绣一听,心中一凛,连忙问道:“糜子仲是你什么人?”

    糜贞小声答道:“正是家兄。”

    张绣听得,心中暗呼:“糜竺的妹妹那不就是刘备的老婆了?”而后心中呆了一下,暗自道:“那我不就是上了刘备的老婆?”

    联想到昨夜的事,张绣已经明白是糜竺设定的局,脸色一沉,低声骂道:“好一个糜子仲!”

    糜贞听得,连忙拉住张绣,说道:“大将军请勿怪家兄,只是小女子仰慕大将军风采,求家兄成就好事,大将军要怪就怪小妹吧。”

    张绣冷冷一笑,看着眼前一副楚楚可怜模样的糜贞,张绣确信这是她装出来的。若是糜贞不说穿身份,张绣还可能会信他,可惜她的身份让张绣知道,糜贞的本性并非如此,实乃一烈女。而能让此烈女投怀送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糜竺希望以糜贞来维持他糜家在张绣手下的地位。

    而糜竺有此想法,张绣也可以肯定糜竺已经是真心投效自己,不然也不会让妹妹来投怀送抱,这就与糜竺当初嫁妹的想法一般无二。

    想到这里张绣脸色怒气一收,转而叹了口气,自顾自地说道:“本将知道你本性并非如此,若不是糜子仲设计,以糜家生死要挟,恐怕你也不会如此。只不过糜子仲想错了,本将手下想得高位,想保住地位,完全是各凭本事而不是用世家那一套。”说完回过头摸了摸糜贞精致的容颜,柔声道:“确实委屈你了,以后有事随时来找本将。”说完叹了口气走落榻下,自顾自地穿好衣裳之后推门离开。

    糜贞看着这名逐渐远去的男子,心中很是慌乱,眼神之中也带着许多迷茫。毫无疑问张绣是天下有数的英雄,冠绝天下武艺,权势最强大的诸侯,平羌祸、复西域,现在又大败鲜卑和匈奴,此等功绩比之先汉时的卫霍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备与他相比,刘备只能算是潜龙犹如地上之萤火,而张绣则已经是真龙,彷如天上之皓月,一天一地,相差极大。

    而且刘备是视妻子如衣服的人,一心只顾着大事,虽然刘备见到她也满嘴甜言蜜语,不过心细的糜贞感觉到,其实刘备并不在乎他。然而张绣却不同,虽然和他只说了几句,但那一声“委屈你了”以及“有事随时来找本将”正是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关心以及作出的郑重承诺,一个承诺胜过千万句甜言蜜语。

    糜贞自小就渴望长大后嫁给英雄,那骨子里刚烈的性格也由此而生,可惜命运弄人,到此时竟落得如斯田地,轻叹了口气,眼神有些迷离,喃喃地说道:“你怎么出现得那么迟,如若早上几年,那么……”说到这里,只换来一声叹息。

    糜贞在榻上默坐,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屋外传来糜竺的叫唤声,糜贞应了一声,快速穿好衣裳推门而出。糜竺一眼就见到妹妹脸上容光焕发,但心细的他立即就发现妹妹仿佛心中有事,低声说道:“小妹你……”

    糜贞摇了摇头,说道:“大哥,小妹没事,现在有些乏了,小妹失陪了。”说完也不顾糜竺,就立即关起了房门。糜竺正想离开,房内就传来糜贞轻轻的一句说话:“大哥,昨晚大将军亲口说过,要保住地位和争取权势,各凭本事。”

    糜竺一听,心中一突,同时一脚踏空,脸上更是变得一片惨白,只是喃喃地说道:“错了!错了……”之后不住念叨,不住离开。

    ……

    且说这边张绣走出了糜府,忽然对跟在身边的胡车儿说道:“老胡,你先回去,跟你两位主母报个平安,本将想到长安城中走走。”

    胡车儿昨夜一直守在屋外,自然知道张绣做了什么,听得之后,有些为难地说道:“主公,这……”

    张绣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在长安城内何人能伤我,老胡你自己先回去吧。”说完走到河边,跳落一小船上,说道:“去市集吧。”

    那名艄公应了一声:“是,主公。”之后就驾着小船前往市集。

    张绣无奈一笑,贾诩在长安城内布置了不少暗影的人,每当张绣出行都会在附近暗中保护,这些驾船的艄公是暗中保护的人也非第一次了,张绣也见怪不怪。而另外一边,胡车儿则交代好暗中保护的人后,才赶回骠骑大将军府中。

    辰时的天色已经大亮,坊市中的小商贩已经开档一个时辰有多了,满大街都布满了叫卖吆喝声,见到此情此景,相信任何一个现代人都不会相信这是汉末,反而更似是宋代。坊市的打破确实让商业买卖有了井喷式的发展。

    张绣望着热闹的坊市,原本因为糜贞的事而有些郁闷的心情渐渐散去。忽然旁边一名朴实汉子朝张绣喊道:“将军包,将军卷,想成为大将军就要来尝尝全长安最好的将军包和将军卷了。嗨,老兄,还没吃早膳吧,要不要尝尝俺这将军包,全长安城最好的。”

    张绣听得这汉子一喊,原本因为烦恼而忘却的饥饿立即遍布全身,与糜贞这个久旱逢甘露的少妇大战四场,此时的张绣已经饿极,听得那汉子一喊,便寻了一张干净的桌子坐下,喊道:“先来三个将军包,两条将军卷,可有茶?有茶就来上一壶,没有就帮忙买些稀粥来。”

    此时的茶已经开始在张绣治下逐渐普及,汉中、南阳一带的百姓开始大量种植,使得普通百姓也能喝上茶这种饮品。当然这茶并不是珍品,制茶的技艺也比较粗糙,但总的来说比凉水要来得有味道,深受百姓欢迎。至于珍品和极品的茶叶,还是那么紧缺,只有张绣以及手下重臣家中才藏有一些。

    很快,那名朴实汉子就送上一壶热茶和张绣所叫的包点,这所谓的将军包和将军卷其实就是后世的菜包子和馒头。由于张绣嫌弃这时代的菜式单调,于是便吩咐家中厨子做了各种各样后世才出现的菜式和包点。之后这些厨子将制作的方法流传了出去,百姓知晓之后争相效仿,由于是张绣这个骠骑大将军所“发明”,故此就有“将军”系列包点和菜式的出现了,整个长安城内各大小食肆,菜式名字出现得最多的字眼就是“将军”了。

    天气寒冷,张绣先喝了几口热茶,将体内寒气驱走,喝着这些略带甘苦的劣茶,张绣仿佛想起了潜藏在脑海深处的那段来到汉末前艰苦奋斗的记忆,暗中感叹世事之奇妙莫过于此。

    咬了几口松软的将军包,张绣不由得开声赞道:“这包子做得不错,快赶上我家厨子的手艺了。”

    那名朴实汉子早就见到张绣身穿锦袍,是大富之人,听得他的称赞,咧嘴一笑道:“老兄,俺没有骗你吧,俺做的包点全长安城最好的。”

    张绣点了点头,随口和这汉子侃道:“兄弟,你这样卖包点家中可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