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地枪王张绣 > 北地枪王张绣第115部分阅读

北地枪王张绣第115部分阅读

    整个河内郡的世家,前后斩了两百多人。驱逐的则高达千人,收缴家资不计其数。这些世家自然对张绣是恨之入骨,但由于张绣是当着百姓的面前历数罪状,故此民心并没有太过浮动,都在张绣的掌控范围之内。

    加上张绣手下的官吏到达。一系列减少税收的政策大受百姓欢迎,民心也因此稳定下来。

    一边对世家是腥风血雨,一边则大受百姓欢迎。这时代无论天下还是人心都已黑,身处乱世。想要救天下,反而要杀尽天下。从来意图变天者都必须以血洗涤天下人心,世家要流血、军队要流血、百姓也要流血。只不过分别在于血是否白流,能否成功的反黑为白”

    这边河内世家在不断流血。张绣却是为一事头疼不已。

    事情的起因就是在张绣大军横扫河内的时候,袁曹之战一个关键的人物悄悄去到曹营。对,此人正是家人在邯城犯事被捉,不为袁绍所信任的谋士许攸。许攸此人性格上是贪财,但其能且泛很不错的,加!其最早就与袁绍、曹操为友,!后最甲联他袁绍。资历极老,故此在袁绍手下地位极高。

    而许攸乃是精明之人,发觉袁绍对他开始不信任,熟知袁绍性格的他知道,袁绍此人刚慢自用,若是信任。则会言听计从,若是不信任。任由你说得再有道理也不会听。

    以袁绍现在对他的不信任,若是袁绍胜了此仗,恐怕他日后的权势也会大减。

    相对而言,许攸与曹操亦有交情,若是此时投了曹操,助他胜了袁绍。许攸知道以曹操的性格绝对不会待薄他。计较已定许攸就悄悄离开袁绍大营,投奔曹操。

    正如历史上一样。曹操得了许攸的指点。率五千轻骑急袭乌巢。防火烧毁粮草,大将淳于琼被擒,曹操让其割去其鼻子放回。

    袁绍得悉此消息之后大为震怒,没有听从张颌之策救援乌巢,而听郭图之言强攻官渡。如此一来袁绍便只派蒋奇率领轻骑救援乌巢,大军则强攻官渡。救援乌巢的轻骑被曹操一战而击退,袁绍急攻官渡,没有再派兵前往乌巢,曹操却是有足够时间将乌巢的存粮悉数烧毁。

    而进攻官渡的张颌和高览所部也在夏侯?和已经伤愈的曹洪以及李典、乐进、于禁等将合力之下挡了下来。在淳于琼回到营中之后,郭图怕自己料错错误事后被袁绍追究,又见张颌和高览攻不破曹军大营,于是便污蔑张颌和高览没有用力。

    袁绍立即派人想去擒张颌,怎知道被张颌看穿,与高览一同降了曹操。之后曹操又从了许攸之计,以张颌、高览为前部往劫袁绍大营,袁绍损兵折将。而后荀攸用计。让曹操放出流言,一路攻邯城,一路走黎阳断袁绍老路。袁绍接连大败,其心已乱,听得流言便分兵去抵挡,袁绍分兵正应了曹操所想,夏侯?、曹洪、李典、乐进、于禁加上新降的张颌、高览还有曹操亲自率兵,八路大军齐出大破袁绍。

    袁绍只剩下八百骑返回河北,而在大营中养伤的颜良、文丑还有被囚在营中的沮授以及其余大小将领皆被曹操所擒获,至于投降的士卒则更多了,一时之间曹操也不知道降卒的数量。总之就是远远超过其大军的数量。

    至此,历时近一年之久的官渡之战以曹操的胜利而结束。

    曹操在官渡大胜袁绍,不过也已经方力再北上。而张绣大军则是屯驻在朝歌,朝歌此地离翼州治所邯城极近。以骑兵的速度,只要渡过湛水再走几天就可赶到。袁绍也是忌惮张绣大军。故此绕道黎阳,与屯驻在黎阳的蒋义渠会合,将大量零散士卒招集。

    而就在袁绍屯驻黎阳之时。张绣和贾诩、陈宫、赵云、马超四人正在紧急商议要事。

    只听见马超首先说道:“主公,机不可失啊,朝歌距离邯城只有三天路程。我大军如若日夜兼程。两天可到。如今袁绍在官渡大败,我军正可趁势取河北,也不需要将翼州整个取下,只需将邯城攻下,作为日后进攻翼州的前哨就够了。”

    官渡之战后的形势发展都出乎了袁绍、曹操和张绣三方的意料。因为张绣着急灭河内世家,故此在官渡之战还未分出胜负之时就出兵河内。而恰好袁曹双方就在张绣横扫河内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大逆转,曹操大破袁绍,所以当张绣刚攻破朝歌的时候。袁绍却是已经大败逃向黎阳。

    如此一来形势就变得有点微妙,袁绍在黎阳不断招集散余兵卒。而黎阳就在朝歌的东面,双方之间距离也就三日路程,与去邯城相差方,几。而曹操大军则屯驻在官渡,却是在张绣大军的西南面的黄河南岸,曹操虽然粮草不继无力北上小但由于大胜袁绍,士气高涨,守成绝对是绰绰有余,三方形势变得微妙至极。

    张绣大军只有五万,但全部都是精锐骑兵,袁绍降卒暂时还不知道招回多少,但应该也有十万之数,而且袁绍已经发信让青州袁谭、幽州袁熙、并州高干领兵来援,不过这三路大军最快也耍十天才到。

    曹操一方大战之后兵力仅剩下数万,而且还有近十万袁家降卒需要处理,加上曹操粮草早已不够其出征北上,单论三方兵力在十天以内是张绣有利,十天之后袁论、袁熙、高干三路大军陆续赶到,就重新变为袁绍占优。

    马超说完,旁边的赵云皱眉说道:“孟起所言虽然有理,但邯城并非那么容易攻陷,其城外首先有一条引漳水绕城而挖的活水护城河。如今虽然天冷,护城河上结冰,但此时未到隆冬,冰层还不厚实,不能供大军渡河,这是攻邯城首先要面对的第一道难题。而邯城守军虽少,但其乃是河北第一坚城,我军既无攻城器械,又无步卒,强攻耶城极难。如今唯一能攻破邯城的希望就是袁绍大败,导致军心散乱,邯城之内又无能人,守军惊惧之下开城投降才有机会攻陷邯城,不然若只是强攻。实在太难,而且我军只有十天时间。”赵云乃是河北人,他对邯城甚是了解,故此他所言在这里是最有权威的。

    赵云说完,贾诩和陈宫都点了点头,顿了一下,陈宫说道:“但此时形势对主公极为有利,乃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若不趁此时坐收渣翁之利,待得袁绍援军来了就再无机会。”

    马超听得,说道:“既然如此,不若进攻黎阳,击杀袁绍,那整咋。河北就乱成一团,明年主公就可进攻河北。”

    陈宫听得,摇了摇头道:“黎阳大营此时怎么也有十万大军我军要去黎阳首先就要三天时间,只要有袁绍在。凭十万大军要坚守大营七天绝不成问题。”叹了口气。陈宫一拳打在桌案之上,说道:“可惜时间太短了,如若多上十天,不小只耍五天可以做的选择就多上许多,我军亦不需诸多顾忌,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无论是攻黎阳还邯城,把握都大上许多。”

    第五卷 三打益州 第四百三十一章 收渔翁之利

    第四百三十一章 收渔翁之利

    正在赵云、马超和陈宫都愁眉不展的时候,贾诩忽然开口说道:“主公曾经跟诩说过,两国交兵,打的是资源。”

    赵云听得,若有所思,马超和陈宫跟随张绣没有贾诩和赵云长,对张绣忽然冒出的新词听得有些迷糊。

    张绣点了点头,反问贾诩道:“文和的意思是?”

    贾诩答道:“主公曾经说过,这资源普通人所看到的仅仅是钱、粮、兵器、战马等物,但其实人才是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

    张绣听得,眼前一亮,说道:“文和的意思是掠夺人口?”

    贾诩点头道:“不错,冀州经过袁绍数年治理,元气恢复不少,而邺城附近聚居的百姓也极多。主公今日大军攻至朝歌,袁绍手下有识之士自然会注意到这威胁,若是诩所料不差,袁绍缓过气来之后应该会派兵将河内东北这一片攻占,不让主公大军可长驱直进威胁邺城,明年开始我军与袁绍应该以怀县为界。既然如此,主公何不将邺城附近百姓以及官渡败兵和河内百姓全迁往河南和河东,如此一来可削弱袁绍实力。另外曹操粮草不多,其俘虏近十万袁军恐怕只能整编三成,其余七成以曹操一贯的手段应该是杀之,主公如今粮草丰足,且去信与曹操,向其要七成袁家降卒。如此一来,主公可立得十余万久经沙场的步卒,只需加以整训,大可用这十余万步卒为前部进攻益州。而且这些兵卒家人都在冀州,他们战死了主公不用给予其家属抚恤的钱粮,这里面省下的大笔钱粮足以主公再组建一支精锐部队。”

    张绣也是精明之人,一听之下当然明白贾诩的意思,以益州易守难攻的态势,如若张绣大军强攻,恐怕单是对战死士卒的抚恤金就是一大笔的钱。这抚恤金乃是张绣定下的规矩,使得军人不再是以往那种低贱的职业。加上关西人尚武,张绣此举在关西极得民心,从军在张绣治下已经是一种荣誉。

    虽然由于西域商路的打通使得骠骑大将军府的收入翻了数倍,而抚恤金也改为不发粮食只发大钱。但强攻益州绝对要死上大量兵卒,如若按贾诩之谋,的确在这里面省去的钱粮足以再组建一支精锐部队了。

    而这里面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这些降卒的士卒问题,想到这里,张绣开口说道:“文和此计虽然好,但士卒们若是士气不高,到时入益州作战恐怕会拖累我军精锐。”

    贾诩听得,微微一笑,道:“无妨,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主公对其重赏即可。”

    张绣听得,喃喃地念道:“重赏?”继而瞥见贾诩忽然露出的神秘笑容,张绣当即明白贾诩的意思。

    贾诩口中的“重赏”其实也就是空赏,如若成功收降这些袁家降卒,他们的家属皆在河北,张绣给予他们的重赏首先就没有机会拿回家。这么一来只能在张绣治下用掉,张绣身为穿越者自然明白金钱流通的好处,巴不得他们多用。而若是这些士卒不用,留在身上或是营中,在他们战死之后这些赏钱也会被收回,如此一来张绣给出的所谓“重赏”转了一圈其实还是流回张绣的袋中去了。

    张绣想明白其中因由,暗赞道:“果然是毒士,只简单一个计谋,既可削弱敌方,又可增强自己实力,更节省了张绣所需花费的钱粮,一举多得。”张绣感觉到这次出兵绝对没有白费,拿下河内还有收缴了河内不少世家积淀百年的财富,加上这十余万老兵和邺城附近的百姓,张绣感觉到这次出兵绝对是物超所值。大仗没打过,小仗轻松取胜,但收益却是巨大的。

    张绣想明白的同时,那边陈宫也已经想清楚,击掌赞道:“文和好计谋!宫服了!”

    张绣知道陈宫也非迂腐之人,贾诩此计忽悠了十余万降卒,但陈宫也没有觉得不妥,对于贾诩也变得心服口服起来。

    那边赵云若有所思,马超则直接是不明所以。张绣也没有多说,只是微微点头道:“子龙、孟起,汝二人各领两万骑兵入冀州,限十日之内尽量将冀州百姓都迁入河内,本将会让仲邈领水军帮忙迁百姓往河南。除却百姓之外,还要尽量收降官渡败兵。”

    赵云和马超听得,同时拱手应道:“诺……”

    这时陈宫问道:“主公怎么怎么向曹操讨要那些袁军降卒?”

    张绣听得,转头问贾诩道:“文和以为如何?”

    贾诩微笑答道:“逆贼刘备逃至荆州,随时可能北上取许昌,南阳郡淯水东岸的新野、义阳等地缺乏兵卒守御。而西凉玉门关年久失修,加上北方鲜卑蠢蠢欲动,如若边境守不住,主公就要避祸许昌了。主公只需将此情况上书朝廷,请朝廷将曹司空大败袁绍所收的降卒给主公就可。”

    张绣听完,心中一凛。以往张绣都以为当世算计人心最强的莫过于郭嘉,但如今看来贾诩亦是不差,这里面第一条说的是刘备问题还是形势的问题,但第二条和第三条则是直指曹操的本心。j雄之心可不是谁都看得透,曹操虽然是j雄,但其拳拳爱国之心张绣这个穿越之人也是知道的。曹操年少时的志向可是成为卫霍一般开疆辟土,名垂青史的人物。直到现在曹操权倾朝野,这心也没有改变。

    贾诩之谋先是以理压曹操,意思就是如若你不将降卒给我张绣,新野那片地方就不帮你守,等刘备起兵取许昌。第二条和第三条则是以情来说曹操,意思就是我张绣跟你有相同的志向,都是希望成为卫霍一样的人物,开疆辟土。当然这里面也是给曹操一个借口,将降兵送给张绣。最后自然还是威胁,如若曹操不将降卒送来,张绣就会“避祸”许昌,意思不言而喻。

    如此一来却是软硬兼施,就算曹操看穿了张绣所谋,但此时形势不如人,曹操刚与袁绍结下大仇,如若实力比之他要强大的张绣此时来攻曹操只能是如对付袁绍一般死守。若是张绣与袁绍结盟,他曹操官渡之战的胜果就等于没有了。故此无论是曹操本人,还是曹营那些军师谋士,应该都明白犯不着为那将要杀死的降卒而得罪张绣。

    由于袁曹交战和郭嘉对益州实力的错误高估,使得张绣得了一个机会占了巨大的优势向袁曹两边都讨了一大份好处。

    张绣这边计较已定,赵云和马超就各领两万精兵分两路入冀州,赵云一路率领两万雷骑先向南走至黄河边,而后向东直奔黎阳,为的是尽量收拢官渡败兵。而且由于这些袁家散兵都知道袁绍现在在黎阳,纷纷去投,所以赵云这一路是以收降败兵为主,迁徙百姓则比较少,毕竟黄河边之前就是战区,大部分百姓都离开了。

    而马超一路则挥师东北,迁魏郡(治所邺城)百姓入河内,由屯兵一万在朝歌的张绣安排陈宫接应,而后将百姓经由水路和陆路两条道路迁往河南和河东两处。

    而就是赵云和马超挥军入冀州的时候,张绣的书信已经送到官渡的曹操手上。

    “当当当……”

    大帐之中,曹操不停地在摔着桌案上的器皿物什,同时口中不住骂道:“卑鄙的张绣小贼!啊!”骂完直接抽出旁边兵器架上的倚天宝剑。

    “唰唰唰……”

    “咔嚓咔嚓……”

    倚天宝剑连挥,那一个用上好金丝楠木制成的案桌被倚天宝剑大卸八块,变成一堆残破的木料。

    曹操在大帐之内大发雷霆,守在帐外的许褚和典韦互相看了一眼,二人久随曹操,他大发雷霆的次数极少。就连许褚也是第一次见到,也就是典韦在曹操丧父的时候见过一次,那次曹操发雷霆之怒,却是屠徐州大小城池数十,泗水为之断流才止住了曹操之怒。这次曹操大怒,也不知要流多少血才能止住,这是二人心中共同的想法。

    未几,许褚和典韦就见到一大帮文士和武将从远处走来,文士一方为首一人正是郭嘉,后面跟着荀攸、戏忠、程昱等人。武将则以夏侯惇为首,后面是于禁、李典和新投的张颌等人。

    许褚见得,上前几步,向郭嘉说道:“郭祭酒,主公在帐内大发雷霆。”

    郭嘉点头道:“嘉正要去平主公怒火。”

    许褚听得,点了点头,便放郭嘉等人进去。果然,当郭嘉等人入到帐中之后,许褚和典韦就再也听不到曹操那暴怒的咆哮声。

    此时大帐中,曹操阴着脸问道:“奉孝,这张绣小贼是在趁火打劫!趁火打劫啊!”说完将张绣的书信大力扔到地上。

    郭嘉施施然地将曹操扔到地上的书信捡起,然后打开观看,看罢又将书信递给荀攸等人。才说道:“主公,是嘉料算错误,高估了刘璋的实力才致张绣有机可乘,请主公责罚。”

    曹操听得,定了定神,而后叹了口气摆手道:“奉孝对益州的情况根本不熟悉,单凭之前的消息和张任、严颜的表现就算本司空这次也高估了刘璋。”说完又摆了摆手,意思是不怪郭嘉。

    这边荀攸看完书信之后,皱眉道:“主公在此与袁绍打生打死,才击败他,收了十万降卒,他张口就要七成。这些河北降卒虽然不全是跟随袁绍与公孙瓒打了数年的精锐,但怎么说也与我军交手一年之久,也算是老兵了,如若落到张绣手上,加以训练就是一支能战之军。张绣不费吹灰之力而得七万老兵,真是打的好算盘。”

    戏忠点头说道:“还不止,张绣如若用这些兵卒攻益州,所耗的仅仅是粮草,如此一来就仿佛变为主公出人,张绣出粮草为他自己打下益州一般。奉孝之前的算计可算是白费了,这贾文和果然厉害。”

    后面程昱亦开口道:“其实主公未必不能吞下这些降卒,张绣的意思是主公若有降卒就给他,但若是此军都变为主公麾下士卒,张绣也无法讨要。”

    荀攸听得,摇头道:“集合治内新近收成之粮草,主公的确勉强够收编这些降卒。但明年我军就不可能进攻河北。须知道河北底蕴深厚,袁谭、袁熙、高干三路来救冀州,袁绍也开始收拢败兵,四路大军聚集,我军若不能乘胜击破袁绍,官渡战果化为乌有。”

    荀攸、戏忠、程昱争相讨论,现在的情况是给是资敌,不给也没有好的理由,到时若真是张绣进攻许昌,他曹操是首尾难相顾。

    脸色阴沉如水,曹操转过头问郭嘉道:“奉孝可有良策?”

    郭嘉微微一笑,说道:“诸位所言都有理,但张绣就算要了这七万降卒,其实好处未必有诸位想的那般大。首先张绣要将这些背井离乡,又遭逢大败的士卒重新整训成可战之兵就需要一大段时间。其次张绣要用此兵进益州,兵卒虽多,然益州道路难行,攻打益州首先要解决的是粮草问题,这七万兵卒不可能一次投入益州的战场,张绣短时间内要花费的粮草其实比之前更多,这里也同时制约了张绣,使得他不太可能再插手河北战事。而有了这缓冲,益州刘璋已经可以将张绣牵制,主公可从容攻打河北。而诸位所担心张绣会快速将益州取下,其实也很容易解决,就是为张绣再树一敌。”

    荀攸、戏忠、程昱听得喃喃地念道:“再树一敌?”继而异口同声大声念道:“刘备!”

    曹操听得,大笑道:“原来如此!妙!实在妙啊!好一个鬼才郭奉孝,竟然将本司空也瞒了过去。”

    郭嘉听得,苦笑道:“主公,嘉可征得你的同意,可没有瞒你。”

    曹操大笑道:“本来操还不明白奉孝的用意,现在可算是明了。”

    荀攸听得疑惑,便问道:“奉孝又有什么算计,竟然瞒着我等?”

    郭嘉微微一笑道:“无他,嘉只是让妙才将军追击刘备之时手下留情罢了。”

    荀攸、戏忠、程昱、夏侯惇等人听得,纷纷张大了口,惊讶不已!

    第五卷 三打益州 第四百三十二章 原来如此

    且是忠与郭嘉最为熟悉,听得郭嘉!言,大步卜并揪着郭爷办襟,大声问道:“你这浪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郭嘉被戏忠捉得紧,连忙将他的手拍开,喘了两口气。戏忠见得他还在装模作样,挽起衣袖就要上前,郭嘉见得才嘿嘿一笑,说道:“志才莫急,嘉说了。”

    戏忠轻哼一声,说道:“快说!若是不说,忠管教你家所藏的美酒全数不翼而飞。”

    郭嘉听得,脸一绿,嗜酒如命的他可是知道戏忠说到做到,连忙说道:“志才不要!嘉现在就说!”顿了一下,只听见郭嘉说道:“当日刘备逃到汝南,嘉定计让张绣对付刘备。后来文若传来消息,张绣出动三员虎将,加上三万精兵,看情况是想一举将刘备击杀,当时嘉就看出有些不妥。”见到众人包括曹操都望着他,郭嘉却是问曹操道:“主公觉得刘备此人如何?”

    曹操神情凝重地答道:“刘备,枭雄也!如今仅存的诸侯中,张绣乃是吾毕生大敌。孙坚这猛虎现在仅是潜伏。然一旦扑出。定会再次震惊天下,不过孙坚的威胁还远不及张绣。最后剩下这刘备,若是他早些年得势,只会是另外一个张绣,不过现在时势已经不同,最多也是另外一个孙坚,成为一大患

    郭嘉点头道:“不错,刘备若是得势就会成为大患,这大患不仅仅是对主公而言,对张绣而言亦如此。故此张绣才意图在汝南击杀他,不让他逃到荆州。这种情况只会有两种结果,一就是刘备被击杀。嘉算计过,刘备若是被击杀。情况其实对张绣有利而对主公无利,此时主公已经弱于张绣,再此消彼长之下主公势力更非张绣敌

    到这里,夏侯?打断道:“奉孝且住,刘备此人乃是当世枭雄,一直以来都是主公之大患,若是将他击杀。对主公怎么会无利。”

    见到众将都是一样的眼神荀攸等人则是若有所思,郭嘉微笑答道:“元让将军却是不知,若是刘备还在徐州、汝南,威胁的自然是主公。但若是他逃到荆州,受其威胁最大的是谁?”

    荀攸等人听得郭嘉此问,异口同声道:“张绣!”

    郭嘉点头道:“不错!刘备在荆州,虽然北上可攻许昌,但路途并不近,中间也有缓冲,主公可随机应变。但张绣治下的南阳郡和荆州襄阳仅隔汉水,且南阳乃是张绣硬生生从刘表手中夺去,刘表若有刘备为助,想的必然是先收复南阳,以巩固襄阳。加上荆州与益州相接,现在张绣攻益州,以其强势虽然花费时间不短,但刘璋必不能挡,如此情况下主公大可以天子名义,必耍时让刘备入益州,为张绣制造麻烦。以刘备枭雄之资。关张之勇,对张绣而言绝对是大患。”

    夏侯?听得。点了点头,说道:“奉孝且继续说。若是刘备被张绣击杀,当如何?”

    郭嘉神色有些凝重地说道:“若是刘备被击杀,将大不利于主公。

    益州刘璋暗弱,荆州刘表守成之主。两人都是守成有余,根本对张绣构不成威胁,若是刘备被成功击杀。若嘉是张绣,见到主公与袁绍杀了个两败俱伤,完全可以先抛却南面不顾,出兵联袁绍先败主公,再回头灭袁绍,收四州之地,再从容进击中原,到时天下将再无人是张绣敌

    夏侯?听得,问道:“那还有江东孙坚,若是如此,主公大可联孙小坚以抗张绣。”

    郭嘉听得,摇头道:“非也。张绣若是成功收四州之地,不,就算只收幽并翼三州,他就可以沿黄河防守,派兵先攻益州。而江东孙,坚若是与我军联盟,不外乎攻荆州,刘表虽然进攻不足,但守成有余,两家联手亦未必能一举拿下荆州。而张绣只要收得益州,大汉天下已拥六分,且各处险要关隘都为其所有。先就立于不败,其只需休养生息数年,以强兵力压中原,到时主公如何能挡。故此刘备此人必须留下!”

    上马的言论虽然都是郭嘉基于刘备被击杀之后的推断。其中可能还有其他变数,但毫无疑问,刘备被击杀,获利最多的将是张绣。

    曹操听得,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说道:“怪不得奉孝之前听得妙才攻陷了汝南,就要他对刘备手下留情,而且还要暗中保护他手下的人

    戏忠听得,立即又上前揪着郭嘉的衣襟,说道:“你这浪子,好算计。连我等也瞒着!”

    郭嘉连忙将戏忠拍开,喘了口气说道:“这也是逼不得已啊,当时情况有点急,已经来不及商量了,故此嘉才直接向主公献计。”

    后面新投的张颌却是不解地问道:“那奉孝先生为何要妙才将军暗中保护刘备的手下。”

    郭嘉笑道:“刘备虽然是枭雄,但其一直所依仗的都只关张之勇,犹如其双臂一般,若是双臂被断。刘备纵有大能,也无人可用,故此要妙才将军暗中保护。”

    夏侯?疑惑道:“不过妙才可是射杀了刘备手下的简雍。”

    曹操听得,笑道:“这事妙才已经跟操说过,当时其手下大将廖化负责保护简雍和陈震,其先与陈震失散,但这简雍则被廖化死死护着。简雍此人没甚武艺在身,拖累廖化也冲不出去,故此妙才将简雍射杀,等廖化不用再护着他直接冲出去。”

    荀攸听得,不解地问道:“但就算如此,刘备也未必这么容易冲出去。”

    郭嘉叹道:“此事刘备亦得上天眷顾。竟然在最后关头有高人指点荆州军来救,加上妙才将军暗中帮助。须知道当时之伏击点,马超仅有千余人,而妙才将军则有四千余人。大部分弓箭手都是我军。而徐晃大部分兵力都安置在前段伏击刘备的士卒上,故此才让刘备逃了出去。而且追击之时妙才将军也没有用力,不然以妙才将军领兵之神速。要在刘备进入新野之前追上他自然不难。”

    于禁听得,了然道:“原来如此,记道刘备缘何众绝境都能盅集去,原来是郭祭酒点谋和的才四军暗中相助。”

    郭嘉微微一笑,向曹操拱手一礼道:“此事还是主公英明,正确判断。”

    曹操听得哈哈一笑,郭嘉特意捧他,曹操自然乐得不说穿了。

    众人见到曹操一声大笑,方才的怒气也随着这声大笑一扫而空,众人见得都暗中松了口气,暗赞郭嘉厉害。

    曹操笑罢,便问郭嘉道:“奉孝。那以你的意思是将七万降卒送与张绣?”

    郭嘉点头道:“然也,不过主公要将精壮挑出,将其余老弱给张绣就可以了。另外主公缺粮之事张绣亦知,正好趁机向他讨要粮草。”

    曹操听得,奇道:“以张绣之性情,岂会肯吃亏。”

    郭嘉笑道:“主公只需回他。这些降卒若是在路上吃不饱饿死了,不干主公之事。而北面和西面还有大量袁家乱兵,恐怕降卒会被其所劫。而送往南阳方为稳妥。如此一来虽然诈到的粮草不多,但主公亦没有输掉气势。”

    曹操听得,哈哈笑道:“好一个郭奉孝!”

    其实郭嘉此策就如他自己所说。要到的粮草其实并不多,但自古两国交兵,除了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之外,场外面皮,气势的争斗也不可以输掉的。诚然张绣这一着是逼曹操将降卒送与他,若曹操就这么轻鼻送出,岂不是屈于张绣之势?故此郭嘉献上一计还以颜色。

    虽然张绣真的不给曹操也奈何不了张绣,但现在双方还未真正撕破脸皮,无论曹操还是郭嘉都相信,张绣肯退半步,给双方都留些面子,这也算是默契了。

    果然如曹操所料一般,张绣提供了一万石粮食,供七万降卒所用,但同时张绣也要曹操将七集降卒押至黄河边,等霍峻的水军运入河南。

    如此一来双方各让一步,达成了共识。

    曹操这边好办,赵云一边收拢官渡败兵也容易,只要见到败兵,大军围上,这些败兵就立即跪地请降,一时之间黄河北岸只要稍为大股的兵卒,都会引来赵云大军,最后被其收降。

    赵云一边收拢有武器的败兵都这么容易,马超一边收拢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自然更加容易。不过马超迁了一天的百姓就觉得乏味了。这事做起来太简单了,赵云一边有时还会遇到零星的抵抗,马超这边就算偶然有百姓反抗,也提不起马超丝毫兴趣。

    马超乏味了一天。见到第二天情况都是如此,就觉得这样连续十天。比他平时不出征,在家中练武练十天更加苦。这时忽然记起之前自己献过的那进攻邯城之策二喃喃的说道:“去邯城走一趟也非坏事,若是邯城守将惊惧,开城投降本将岂不是立下大功?而且就算攻不下,去吓他们一下也不错,总好过在这里闷出鸟来。”

    马超在这里喃喃自语,旁边的庞柔则是问道:“将军,怎么了?”

    马超被庞集一叫,立即惊醒道:“庞柔,汝领五千士卒在魏郡继续迁徙百姓,本将耸剩余兵卒去邯城走一趟。”

    庞柔听得大惊,连忙说道:“将军不可,贾长史和公台先生都说耶城攻不下,将军若去,损兵折将恐怕主公会追究。”马超听得,笑道:“嗨,放心吧。本将自然知道骑兵难攻城,而且子龙也说邯城有一条活水护城河。本将去也就看看河北那些胆小之人会不会开城投降,若是降了本将就立下大功。若是没有降,本将去邯城走一趟也总好过在此闷出鸟来。”

    庞柔听得,只能苦笑,马超的性格如何他自然一清二楚,要马超这么一个大将做这些收拢百姓的事自然是委屈了他,他有这样的想法也说得过去。见得阻止不了,庞柔只能叮嘱道:“将军此去邯城切要小小心。不可大意。”

    马超点了点头表示应允,只留下五千人马与庞柔,自己则领着其余一万五千兵马急往邯城出发。庞柔在马超走后,立即派心腹将马超往攻邯城之事急报回朝歌的张绣知道。

    由于马超和庞柔从河内出发是一路迁徙百姓一路前进,故此只行了一日的路程并不是很远,庞柔派出的快马不到一个时辰就赶回朝歌。

    陈宫在都忙于迁徙百姓之事。霍笃则安抚有些浮动的人心。连日来河内发生的变故实在太大了,先是张绣大军横扫河内,继而张绣是在短短一天之内将河内的世家大族都判了刑,虽然张绣将这些世家大族的罪状都公开了,稳定了不少人心。但变故来得这么快,百姓也有些措手不及。河内世家大族死的死、走的走,之后张绣又要迁徙百姓,人心如此浮动,张绣自然要派人安抚人心了。

    朝歌城的县衙中,只剩下张绣和贾诩二人,当庞柔的心腹将马超的消息送到张绣手上之后,贾诩却是笑而不语。

    主位之上的张绣见得,便说道:“文和原来早就知道?”

    贾诩笑道:“迁徙百姓和收拢降卒都要派孟起和子龙两员大将加上如此多的兵卒,主公自然是对耶城不死心。”

    张绣笑道:“取下邯城的诱惑实在太大了,由不得本将不动心。”

    贾诩点头道:“主公这安排也妥当。若是下令让孟起进攻邯城,那只会损兵折将,但如今给机会孟起。让其私自行动,那孟起顾虑就会多了不少,不会强攻。再有子龙一军牵制黎阳的袁绍,如若邯城守将是一无能之人,应该会开城投降。”

    张绣点头道:“不错。袁绍手下能人都被他带在身边了,希望孟起这次能成功,如此一来本将倒要看一下曹孟德那惊讶的模样。”顿了一下,仿佛对曹操说话一般自语道:“不耍以为打败袁本初河北之地就能尽数收下,还有本将在此呢。”说完,嘴角一翘,微笑着望着西南方官渡的方向。

    第五卷 三打益州 第四百三十三章 麴义与田丰(上)

    张绣大军分两路入寇翼州,一路是年下第大将赵云大军混跳阳要灭袁绍,一路由大将马超率大军来攻邯城,欲一举夺河北的消息在邯城内疯传。

    之前袁绍官渡大败的消息传来之后,邯城内上至各世家大族主事之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是一阵恐慌,担心曹操什么时候会打到过来。但官渡大败的消息网过去几天,更坏的消息就传来了,关中张绣的大军无声无息地已经杀到。

    对于张绣的惧怕,上至世家大族。下至平头百姓,其恐惧更甚于曹操。关西乃是野蛮之地这是关东人普遍的认识,加上有董卓这个前科在。而且派来的还是马超这么一个横扫凉州西域,凶名在外的西凉大将来,由不得邯城上下不惧怕和恐慌。

    现在邯城内虽然还有两万余守军。但这样守军受到袁绍官渡大败的影响,士气极度低迷。而城内百姓担心马超不知何时杀到,都不敢出门上街,使得原本北国繁华的大城变得冷冷清清。

    不过这种冷清也仅仅存在了半天不到的时间,整个邯城就升起了逃命的风潮。之前说过百姓不能逃跑只能留在家中,世家大族则直接得多了。一听到马超杀来的消息,想也不想。立即就下令收拾细软,让私兵护卫离开,准备逃往青州或者翼州北面。

    这些世家大族所谓的细软可不仅仅拿一些财物和衣物就走,而是将存放在邯城内的所有财富用大车一车车运走,故此才让邯城冷清了半天。半天过后,这些装满财物的大车就一架架开到邯城的街道上,分别向着邯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聚去。

    邯城内汇聚了河北所有大中世家。大世家的根虽然都在他们原来盘踞的地方,但由于他们家族中的子弟都在袁绍手下供职,所以这些世家都派了大量人手留驻那城。还有那些中世家和比较有实力的小世家,都迁到邯城来希望累积人脉,而后被袁绍所看中入去当官,故此邯城内聚集的世家比之南方的许昌还要多。这些世家一准备逃跑,邯城内部的混乱是可想而知。

    现在的耶城守猪乃是牵招,其闻听城内世家纷纷出逃,邯城四门为之堵塞,顿时大惊。当他去到最近的西门之?br />